河南污泥无害化处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例文参考

来源:二年级 发布时间:2021-01-23 点击:

  河南污泥无害化处理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泓域咨询

 MACRO

 报告说明—

 世纪 60-70 年代,中国污水处理厂比较少,污泥量较少且成分简单,此时的污泥经简单处理后被用作农肥等资源使用。这一时期,污泥处理大多采用中温厌氧消化,技术和设备几乎全部依靠进口。污泥产生量较小,以土地利用为主,污泥主要用于农业。

 该再生污泥项目计划总投资 11733.26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8242.29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70.25%;流动资金 3490.97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29.75%。

 达产年营业收入 29405.00 万元,总成本费用 22576.06 万元,税金及附加 246.22 万元,利润总额 6828.94 万元,利税总额 8017.08 万元,税后净利润 5121.70 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 2895.37 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58.20%,投资利税率 68.33%,投资回报率 43.65%,全部投资回收期 3.79年,提供就业职位 626 个。

 污泥处理是指对污泥进行稳定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的过程。污泥处理包括浓缩、脱水、厌氧消化、好氧发酵以及干化等工艺过程。污泥处置是污泥经处理后的产物,回归自然环境或再利用,能够达到长期稳定并对生态环境无不良影响的最终消纳方式。污泥处置包括土地利用、填埋、焚烧以及建材利用等不同的方式,污泥焚烧后的灰渣可填埋,也可进行建材等方面的综合利用。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第二章

 项目投资单位

 第三章

 建设背景分析

 第四章

 项目市场前景分析

 第五章

 建设规划

 第六章

 选址评价

 第七章

 土建工程设计

 第八章

 项目工艺原则

 第九章

 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

 第十章

 项目职业安全

 第十一章

 项目风险情况

 第十二章

 项目节能可行性分析

 第十三章

 项目进度计划

 第十四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十五章

 项目经营效益

 第十六章

 项目综合评估

 第十七章

 项目招投标方案

 第一章

 总论

  一、项目提出的理由

 污泥是污水处理后的产物,是一种由有机残片、细菌菌体、无机颗粒、胶体等组成的极其复杂的非均质体。污泥的主要特性是含水率高(可高达99%以上),有机物含量高,容易腐化发臭,并且颗粒较细,比重较小,呈胶状液态。污泥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如苯、氯酚、多氯联苯、多氯二苯并呋喃和多氯二苯并二恶英等;寄生虫卵等病原微生物;镉、铬、铜、锌等重金属,如处理不当,很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历年来五年规划对环保投资不断增加。不论从国家层面还是省市层面,十三五期间新增污泥处置处理规模较大。同时盈利模式的逐渐增多也使行业的利润变得可观,加上政策扶持,技术不断突破,污泥处置处理行业将迎来蓝海市场。

 二、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河南污泥无害化处理项目

 (二)项目选址

 某某新区

 河南省,简称豫,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郑州,位于中国中部,河南省界于北纬 31°23"-36°22",东经 110°21"-116°39"之间,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总面积 16.7 万平方千米。河南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河南省地势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地势西高东低,由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水面构成;地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热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河南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是中国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河南省下辖 17 个地级市,1 个省直辖县级市,21 个县级市,83 个县,53 个市辖区。2019 年,河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54259.20 亿元,同比增长 7.0%;总人口 10952 万人,常住人口 9640 万人。

 场址选择应提供足够的场地用以满足项目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及辅助生产设施的建设需要;场址应具备良好的生产基础条件而且生产要素供应充裕,确保能源供应有可靠的保障。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 33296.64 平方米(折合约 49.92 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 74.29%,建筑容积率 1.12,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6.72%,固定资产投资强度 165.11 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

 项目净用地面积 33296.64 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 24736.07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37292.24 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 26635.70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 2507.65 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 129 台(套),设备购置费 3563.47 万元。

 (七)节能分析

 1、项目年用电量 1346200.47 千瓦时,折合 165.45 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 29542.05 立方米,折合 2.52 吨标准煤。

 3、“河南污泥无害化处理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 1346200.47千瓦时,年总用水量 29542.05 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167.97 吨标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 62.13 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 25.42%,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

 项目符合某某新区发展规划,符合某某新区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 11733.26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8242.29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70.25%;流动资金 3490.97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 29.75%。

 (十)资金筹措

 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 29405.00 万元,总成本费用 22576.06 万元,税金及附加 246.22 万元,利润总额 6828.94 万元,利税总额 8017.08 万元,税后净利润 5121.70 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 2895.37 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 58.20%,投资利税率 68.33%,投资回报率 43.65%,全部投资回收期3.79 年,提供就业职位 626 个。

 (十二)进度规划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 12 个月。

 科学组织施工平行流水作业,交叉施工,使施工机械等资源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率,做到现场施工有条不紊,忙而不乱。项目承办单位要在技术准备、人员配备、施工机械、材料供应等方面给予充分保证。

 三、项目评价

 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某某新区及某某新区再生污泥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某某新区再生污泥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2、xxx 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河南污泥无害化处理项目”,本期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某某新区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就业职位 626 个,达产年纳税总额 2895.37 万元,可以促进某某新区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

 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 58.20%,投资利税率 68.33%,全部投资回报率 43.65%,全部投资回收期 3.79 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 3.79 年(含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统计数据显示,民营经济如今已成为中国经济的中坚力量。截至 2017年年底,我国实有个体工商户 6579.4 万户,私营企业 2726.3 万户,广义民营企业合计占全部市场主体的 94.8%。而且,民营经济解决了绝大部分就业,是技术进步和创新的巨大驱动力:创造了 60%以上 GDP,贡献了 70%以上的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提供了 80%以上的就业岗位。十九大报告提出,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国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是明确的、一贯的,而且是不断深化的,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更不是过河拆桥式的策略性利用。对于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三个没有变”的判断:“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同时,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写入党章和宪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不会变的,也

 是不能变的。进入新时代,中国的民营经济只会壮大、不会离场,只会越来越好、不会越来越差。民营企业贴近市场、嗅觉敏锐、机制灵活,在推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认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培育工业设计企业,有助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升级。同时,大量民营企业走在科技、产业、时尚的最前沿,能够综合运用科技成果和工学、美学、心理学、经济学等知识,对工业产品的功能、结构、形态及包装等进行整合优化创新,服务于工业设计,丰富产品品种、提升产品附加值,进而创造出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

 把握发展方向,坚持分类指导。立足现有产业体系和发展基础,准确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要方向,加强战略谋划和前瞻部署,加大创新投入,提升创新产出,激发创新活力,做强做优先进制造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产业体系向结构合理、发展集聚、竞争优势明显的方向发展。

 四、主要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占地面积

 平方米

 33296.64

 49.92 亩

 1.1

 容积率

  1.12

  1.2

 建筑系数

  74.29%

  1.3

 投资强度

 万元/亩

 165.11

 1.4

 基底面积

 平方米

 24736.07

  1.5

 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

 37292.24

  1.6

 绿化面积

 平方米

 2507.65

 绿化率 6.72%

 2

 总投资

 万元

 11733.26

  2.1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8242.29

  2.1.1

 土建工程投资

 万元

 2679.82

  2.1.1.1

 土建工程投资占比

 万元

 22.84%

  2.1.2

 设备投资

 万元

 3563.47

  2.1.2.1

 设备投资占比

  30.37%

  2.1.3

 其它投资

 万元

 1999.00

  2.1.3.1

 其它投资占比

  17.04%

  2.1.4

 固定资产投资占比

  70.25%

  2.2

 流动资金

 万元

 3490.97

  2.2.1

 流动资金占比

  29.75%

  3

 收入

 万元

 29405.00

  4

 总成本

 万元

 22576.06

  5

 利润总额

 万元

 6828.94

  6

 净利润

 万元

 5121.70

  7

 所得税

 万元

 1.12

  8

 增值税

 万元

 941.92

  9

 税金及附加

 万元

 246.22

  10

 纳税总额

 万元

 2895.37

  11

 利税总额

 万元

 8017.08

  12

 投资利润率

  58.20%

  13

 投资利税率

  68.33%

  14

 投资回报率

  43.65%

  15

 回收期

 年

 3.79

 16

 设备数量

 台(套)

 129

  17

 年用电量

 千瓦时

 1346200.47

  18

 年用水量

 立方米

 29542.05

  19

 总能耗

 吨标准煤

 167.97

  20

 节能率

  25.42%

  21

 节能量

 吨标准煤

 62.13

  22

 员工数量

 人

 626

  第二章

 项目投资单位

  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一)公司名称

 xxx 有限责任公司

 (二)公司简介

 公司始终坚持“人本、诚信、创新、共赢”的经营理念,以“市场为导向、顾客为中心”的企业服务宗旨,竭诚为国内外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一流服务,欢迎各界人士光临指导和洽谈业务。公司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建立了基础设施较为先进的技术中心,建成了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合作和引进消化吸收等多种途径,不断推动产品技术升级。公司主导产品质量和生产工艺居国内领先水平,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

 公司经过长时间的生产实践,培养和造就了一批管理水平高、综合素质优秀的职工队伍,操作技能经验丰富,积累了先进的生产项目产品的管理经验,并拥有一批过硬的产品研制开发和经营人员,因此,项目承办单位具备较强的新产品开发能力和新技术应用能力,为实施项目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技术人才资源保障。公司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中心,在品牌建设方面不断努力。先后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等资质荣。

 二、公司经济效益分析

 上一年度,xxx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6831.49 万元,同比增长 8.81%(2171.40 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再生污泥生产及销售收入为24481.35 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 91.24%。

  上年度营收情况一览表

 序号 项目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合计 1

 营业收入

 5634.61

 7512.82

 6976.19

 6707.87

 26831.49

 2

 主营业务收入

 5141.08

 6854.78

 6365.15

 6120.34

 24481.35

 2.1

 再生污泥(A)

 1696.56

 2262.08

 2100.50

 2019.71

 8078.85

 2.2

 再生污泥(B)

 1182.45

 1576.60

 1463.98

 1407.68

 5630.71

 2.3

 再生污泥(C)

 873.98

 1165.31

 1082.08

 1040.46

 4161.83

 2.4

 再生污泥(D)

 616.93

 822.57

 763.82

 734.44

 2937.76

 2.5

 再生污泥(E)

 411.29

 548.38

 509.21

 489.63

 1958.51

 2.6

 再生污泥(F)

 257.05

 342.74

 318.26

 306.02

 1224.07

 2.7

 再生污泥(...)

 102.82

 137.10

 127.30

 122.41

 489.63

 3

 其他业务收入

 493.53

 658.04

 611.04

 587.54

 2350.14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 7050.28 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 1599.13 万元,增长率 29.34%;实现净利润 5287.71 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 563.45 万元,增长率 11.93%。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

 项目 单位 指标 完成营业收入

 万元

 26831.49

 完成主营业务收入

 万元

 24481.35

 主营业务收入占比

  91.24%

 营业收入增长率(同比)

  8.81%

 营业收入增长量(同比)

 万元

 2171.40

 利润总额

 万元

 7050.28

 利润总额增长率

  29.34%

 利润总额增长量

 万元

 1599.13

 净利润

 万元

 5287.71

 净利润增长率

  11.93%

 净利润增长量

 万元

 563.45

 投资利润率

  64.02%

 投资回报率

  48.02%

 财务内部收益率

  21.10%

 企业总资产

 万元

 23179.59

 流动资产总额占比

 万元

 38.36%

 流动资产总额

 万元

 8892.44

 资产负债率

  21.04%

 第三章

 建设背景分析

  一、再生污泥项目背景分析

 世纪 60-70 年代,中国污水处理厂比较少,污泥量较少且成分简单,此时的污泥经简单处理后被用作农肥等资源使用。这一时期,污泥处理大多采用中温厌氧消化,技术和设备几乎全部依靠进口。污泥产生量较小,以土地利用为主,污泥主要用于农业。

 1984 年 5 月中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发布《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对污泥中的有害物质含量进行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对污泥农用的安全性给与指导,但对污泥处理方面投入的资金、技术等不足,为周围环境埋下隐患。此阶段,公众对污泥认知度较低,污泥成为环境污染隐患,污泥处理行业开始萌芽。

 1993 年 7 月,原建设部发布《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污泥排放标准》(CJ3025-93),要求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进行脱水处理、且含水率低于 80%,对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排放标准进行具体规定,推动污泥处理技术的创新,污泥处理方式开始多样化,如土地利用、填埋、焚烧和建材利用等。中国城市发展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加速污水处理厂建设,1996 年城市污水处理厂达到 309 座,比上一年增长 119.1%。1999 年生

 活污水首次超过工业污水排放量,污水排放量和处理量大幅增加产生大量污泥,驱使污泥处理行业进一步发展。

 环保法规日趋严格,传统污泥处理方式已不能满足环保要求,污泥处理出现新的环境污染问题(如臭气)。2000 年 5 月,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和科技部联合发布《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对污水处理提出要求,规定城市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应采用厌氧、好氧和堆肥等方法进行稳定化处理,也可采用卫生填埋方法进行妥善处理。2010 年 2 月,环境保护部出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试行)》,指南选择污泥中温厌氧消化和污泥好氧发酵为污泥处理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污泥土地利用和污泥干化焚烧为污泥处置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为中国污泥处理处置及防治污染指明方向,促进中国污泥处理的发展。此阶段,污水排放量和处理量提高,污泥产生量增加,而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中温厌氧发酵、好氧发酵、土地利用、干化焚烧等)仍在探索中,污泥处理行业缓慢发展。

 2011 年 3 月,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污泥处理处置工作组织实施示范项目的通知》,要求各地有关部门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污泥处理处置工作,污泥处理处置工作开始成为政府

 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扎实推进污泥处理处置工作。2012 年 4 月,国务院出台《“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提出到 2015 年,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 80%,其他设市城市达到 70%,县城及重点镇达到 30%。该政策首次对污泥处理提出明确指标,污泥处理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推动污泥处理行业的发展。

 2015 年 4 月,国务院发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开始实施,提出现有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应于 2017 年底前基本完成达标改造,地级及以上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应于 2020 年底前达到 90%以上。“水十条”对污泥处理提出更高的要求,迫使污泥处理行业进行技术创新以满足新政策的标准。2016 年 12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十三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要求到 2020 年底,地级及以上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 90%,其他城市达到 75%,县城力争达到 60%,重点镇提高 5%,初步实现建制镇污泥统筹集中处理处置,进一步重视污泥无害化处理。此阶段,相关国家政策频繁发布,指明污泥处理的目标,明确污泥处理的收费细则和补贴方向,倒逼企业重视污泥处理处置,促使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的研发,污泥处理行业快速发展。

 由于城镇化和经济发展需求,中国近年来污水产生量和处理量呈上升趋势。根据住建部数据显示,截止到 2017 年末,城市污水处理厂达 2,209 座,比上一年增加 170 座,2013-2017 年城市污水处理率年复合增长率为 1.4%;县城污水处理厂 1,572 座,比 2016 年增加 59 座,因县城数量减少 2016 年比 2015 年少 86 座,2013-2017 年县城污水处理率年复合增长率为 3.5%。

 由于污水产生量和处理率提高,污泥产生量随之增加,2018 年中国污泥产生量为 8,026.3 万吨,比 2014 年增加 179.3 亿吨,年复合增长率为 0.6%,其中生活污泥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3.7%,而工业污泥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3%。

 目前中国污泥最终处理方式主要为填埋、焚烧、堆肥、建材利用等方式,分别占比为 47.5%、22.5%、18.1%、11.9%,可见中国污泥处理仍以填埋为主。其他国家进行污泥处理时使用填埋方式的占比如下:美国约 20%,日本约 31%,欧洲约 35%,因填埋方式对污泥处理是不彻底的,若污泥处理技术越成熟,填埋方式占比应越低。总体而言,中国污泥处理技术相对落后,大量污泥未达到无害化、稳定化的标准,易造成“二次污染”,威胁生态环境。

 从成本来看,污泥处理行业中,总成本最高的处理方式为焚烧,每吨处理成本超过 250 元,填埋的总成本较低,每吨污泥处理成本在120 元以下。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污泥处理成本较低,如日本每吨污泥干化焚烧的成本为 500-600 元。另一方面,中国存在“重水轻泥”现象,污泥处理费用占污水处理费用的比例较低,例如,江苏每吨污泥处理费用为 0.2 元,占污水处理费用 15%,而发达国家污泥处理投资、运行成本占污水处理厂投资的 30%-50%。现阶段,污泥处理费用征收较为困难,影响行业发展。

 二、再生污泥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污泥是污水处理后的产物,是一种由有机残片、细菌菌体、无机颗粒、胶体等组成的极其复杂的非均质体。污泥的主要特性是含水率高(可高达 99%以上),有机物含量高,容易腐化发臭,并且颗粒较细,比重较小,呈胶状液态。污泥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如苯、氯酚、多氯联苯、多氯二苯并呋喃和多氯二苯并二恶英等;寄生虫卵等病原微生物;镉、铬、铜、锌等重金属,如处理不当,很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我国污水分为工业和城镇生活两部分,中国环境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09 年-2014 年我国工业污水排放量基本维持在 210 亿吨/年左右,

 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自 354 亿吨增长至 510 亿吨。保守估算,按照工业污水排放量每年 210 亿吨,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年增长率 4%计算,则 2020 年我国污水排放总量将达到 855 亿吨。2014 年,我国工业污水有效处理率为 96%,城镇生活污水有效处理率为 97%,2014 年工业污水处理量为 200 亿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量为 495 亿吨。假设污水有效处理率保持不变,则 2020 年工业污水处理量为 200 亿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量为 626 亿吨。

 一般情况下,污水处理厂处理 1 万吨生活污水可产生含水率 80%的污泥 5-8 吨,处理 1 万吨工业污水产生 10-30 吨污泥。分别按照 7 吨和 20 吨单位产出进行推算,则 2020 年我国城镇生活污泥产生量为4382 万吨,工业污泥产生量为 4000 万吨,共计 8382 万吨。与污泥产量连续递增趋势相背,我国污泥无害化理率依然低下,大量污水厂采取直接倾倒或是简单填埋处置手段处理污泥,E20 研究院数据显示,2015 年全国各地区湿污泥无害化处理率平均值为 32%。

 北极星节能环保网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污泥处理方式主要有填埋、堆肥、自然干化、焚烧等方式,这四种处理方法的占比分别为 65%、15%、6%、3%。可以看出我国污泥处理方式仍以填埋为主,加之我国城

 镇污水处理企业处置能力不足、处置手段落后,大量污泥没有得到规范化的处理,直接造成了“二次污染”,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威胁。

 技术标准制定阶段:2000-2012 年,是我国污泥处理处置行业的起步阶段,在此期间污泥处理处置问题引起国家层面重视,有关部门先后出台多项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标准及规范,为行业的发展奠定技术基础。在政策方面仅提出重视及加强污泥处理处置,实现污泥稳定化、无害化要求,并无具体指标要求。

 规划目标阶段:2012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首次针对污泥处理处置提出规划指标即到 2015 年,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 80%,其他设市城市达到 70%,县城及重点镇达到 30%;同时要求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投资达到 347 亿元。2015 年“水十条”发布后,污泥处理处置市场迎来了发展新时期,要求现有污泥处理处置设施于 2017 年完成达标改造,2020 年地级市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90%以上。2016 年《“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将规划目标进一步提升,提出大力推进污泥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处置,地级及以上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 90%,京津冀区域达到 95%。

 处罚标准保障行业发展:2013 年《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鼓励污泥资源化,设定处罚标准:污泥排放不合规的,对单位处 10 万元以上 50 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 2 万元以上 10 万元以下罚款。2015年新环保法更是将违规乱排从违规层次上升到违法层次,进一步加强对乱排的整治惩罚力度,保证行业健康发展。

 收费政策保障行业发展:2011 年《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首次提出收费标准逐步满足污水处理设施稳定运行和污泥无害化处置需求。2014 年《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正式将污泥处理处置费用纳入污水处理费中,一方面为污泥处置企业的正常运营提供了资金支持,另一方面污水污泥处理的结合也能够从根源上改变我国将污泥视为固废单独处理的现状,为污泥处理处置行业发展提供根本保障。

 盈利模式逐渐清晰,“十三五”规划推动污泥处理爆发。我们认为,在《“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出台之前,我国污泥处理行业虽然技术标准、政策体系完善但仍未出现爆发增长,其根源在于行业盈利模式不够清晰、没有明确付费方,相比污水处理有清晰地收费政策,而污泥处理未见清晰收费政策,可以说开展污泥处理业务无人买单,导致已建成的污泥处理厂使用率并不高或彻底闲置。北京、上

 海是污泥处理厂较为密集的大型城市,总共有 50 多座污泥处理厂,但真正运行的只有十几座。2014 年出台的《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规定污水处理费按照“污染者付费”原则收取,并正式将污泥处理处置费用纳入污水处理费中,使得污泥处理行业盈利模式清晰可见。随着《“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出台,国家对污泥处理行业重视度提高,量化处理目标再度提升,“万事俱备”的污泥处理行业在“十三五”东风的吹动下,将迎来跨越式发展。

 预计 2020 年我国城镇生活污泥产生量为 4382 万吨,我工业污泥产生量为 4000 万吨,共计 8382 万吨。污泥无害化处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填埋将会越来越少地被用到,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预测,“十三五”期间填埋、堆肥、自然干化、焚烧四类处理方式的占比将分别变化为 40%、25%、15%、8%。

 第四章

 项目市场前景分析

  一、再生污泥行业分析

 污泥处理是指对污泥进行稳定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的过程。污泥处理包括浓缩、脱水、厌氧消化、好氧发酵以及干化等工艺过程。污泥处置是污泥经处理后的产物,回归自然环境或再利用,能够达到

 长期稳定并对生态环境无不良影响的最终消纳方式。污泥处置包括土地利用、填埋、焚烧以及建材利用等不同的方式,污泥焚烧后的灰渣可填埋,也可进行建材等方面的综合利用。

 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用水量和工业用水量的不断增加,作为的“衍生品”,污水处理量也随之上升,污泥产量随之不断增加。污泥问题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重点。2018 年我国污泥年产量达到5665 万吨,同比增长 3.3%。中国污泥处理处置行业 2018 年市场规模为 608 亿元,预计未来 3 年年复合增长率为 4%左右,到 2020 年将达到696 亿元。据测算,污泥处理处置运营市场占比 51%,工程市场占比4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为持续发展,对环境保护的投入不断增加。历年来五年规划对环保投资不断增加,“九五”期间,我国环保投入达 3600 亿元,环保投入占 GDP 的比例首次超过 1%。“十五”期间,环保投入约占到 GDP 的 1.3%。“十二五”期间,环保投入的比例进一步增大。环保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推动我国环保产业不断提升。2018 年,“十三五”目标持续推进,中国节能环保产业也在资金投入充足的背景下持续快速发展。根据国务

 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十三五”期间环保产业年增速将超 20%。

 从区域治理需求角度考虑,目前北京、新疆、青海、西藏等省份已处于相对饱和状态或治理需求较小;黑龙江、内蒙古等省份处于需求相对较小区间,但仍存在一定的投资空间;广东、浙江、吉林等省份处于污泥处理处置需求远大于实际处理能力的区间,投资市场被相对看好。

 2017 年 1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编制了《“十三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规划中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共投资约 5644 亿元,其中新增或改造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设施投资 294 亿元,新增或改造污泥(按含水率 80%的湿污泥计)无害化处理处置设施能力 6.01万吨/日。其中,设市城市 4.56 万吨/日,县城 0.92 万吨/日,建制镇0.53 万吨/日。提出到 2020 年底,地级及以上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 90%,其他城市达到 75%;县城力争达到 60%;重点镇提高 5 个百分点,初步实现建制镇污泥统筹集中处理处置的发展目标。除全国外,十三五期间各省都对城镇污泥处理处置规模进行一定上调,各省合计污泥处理处置规模达到 6.01 万吨/日。各省份具体来看,广东省新增

 城镇污泥处理处置规模最大,十三五期间将新增 5353 吨/日,城、县、镇分别增加 4220 吨/日、242 吨/日、691 吨/日。

 至 2018 年底,污泥处理处置企业数量达到 3500 家左右,其中仅2017-2018 年新增企业数量达到 2000 家左右。目前,中国专业污泥处理处置企业小而多,市场集中度较低,产业比较分散,污泥处理处置行业业务排名前三的公司的市场份额为 15%左右。污泥处理处置行业的平均毛利率约为 30%,重点企业毛利率达到 30-40%。

 行业的盈利性为发展带来不少动力,但政策的加码、收费机制的完善及污泥资源的发展等会进一步对东航也扩张。为解决污泥处理问题,先在“水十条”中提出会对污泥处理领域进行相当程度的倾斜。后在环保“十三五”规划也提出,大力推进污泥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处置,地级及以上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 90%,京津冀区域达到 95%。国家层面政策法规的加码,无疑大大驱动了污泥处理处置的资源化与无害化进程,相关的处理技术与设备也得到快速发展,各大污水厂“重水轻泥”的现象也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为了解决污泥处理问题,“水十条”提出将会对污泥处理领域进行相当程度的倾斜。环保十三五”规划也提出,大力推进污泥稳定化、

 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处置,地级及以上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 90%,京津冀区域达到 95%。

 PPP 方式在污泥处理中加速政企联合,为公司供应了极广大的渠道,也是政府处理污泥处理环保疑问的战略之在这场污泥处理方式改造中,实力雄厚的污泥处理设备供货商、污泥处理技术支撑公司,将会占有更大的优势。

 目前,每吨污泥处理费是 250 元,随着物价和人工等成本的提升,收费标准会提高。且环保要求日益提升,企业增加负压除臭等各种环保设施,运行费用也是笔不菲的投入。

 经过处理的污泥,是很好的有机肥料。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元素,这其中,大约有 20%30%的氮转入污泥中,磷约为 90%,一些污水厂产生的污泥,其氮、磷、钾含量甚至高于农家肥。从资源角度考虑,污泥的内在价值产生经济效益可观。

 在政策的监管下,对污泥的处理更加严格,中国对污泥治理行业的需求将不断增加,会为污泥行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料。

 在消费渠道方面,污泥处理费会作为污水处理费中的项目进行征收,收费效率提高。

 随着污泥处理资金的投入增加,价费政策和激励机制的完善,污泥处理将会成为治理污染的首要切入点。

 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会使污泥中氮、磷等有机物质含量将上升,会使污泥行业向资源化发展。资源化,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使污染治理的效用最大化。

 二、再生污泥市场分析预测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保护赖以生存的环境,历年来五年规划对环保投资不断增加。不论从国家层面还是省市层面,十三五期间新增污泥处置处理规模较大。同时盈利模式的逐渐增多也使行业的利润变得可观,加上政策扶持,技术不断突破,污泥处置处理行业将迎来蓝海市场。

 污泥处理主要是指对污泥进行稳定化、减量化和无害化处理的过程。污泥处理包括浓缩、脱水、厌氧消化、好氧发酵以及干化等工艺过程。污泥处置主要是指污泥经处理后的产物,回归自然环境或再利用,能够达到长期稳定并对生态环境无不良影响的最终消纳方式。污泥处置包括土地利用、填埋、焚烧以及建材利用等不同的方式,污泥焚烧后的灰渣可填埋,也可进行建材等方面的综合利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为持续发展,对环境保护的投入不断增加。历年来五年规划对环保投资不断增加,“九五”期间,我国环保投入达 3600 亿元,环保投入占 GDP 的比例首次超过 1%。“十五”期间,环保投入约占到 GDP 的 1.3%。“十二五”期间,环保投入的比例进一步增大。环保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推动我国环保产业不断提升。

 2018 年,“十三五”目标持续推进,中国节能环保产业也在资金投入充足的背景下持续快速发展。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十三五”期间环保产业年增速将超 20%。

 2017 年 1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住房城乡建设部编制了《“十三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规划中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共投资约 5644 亿元,其中新增或改造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设施投资 294 亿元,新增或改造污泥(按含水率 80%的湿污泥计)无害化处理处置设施能力 6.01万吨/日。

 其中,设市城市 4.56 万吨/日,县城 0.92 万吨/日,建制镇 0.53万吨/日。提出到 2020 年底,地级及以上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

 90%,其他城市达到 75%;县城力争达到 60%;重点镇提高 5 个百分点,初步实现建制镇污泥统筹集中处理处置的发展目标。

 除全国外,十三五期间各省都对城镇污泥处理处置规模进行一定上调,各省合计污泥处理处置规模达到 6.01 万吨/日。各省份具体来看,广东省新增城镇污泥处理处置规模最大,十三五期间将新增 5353吨/日,城、县、镇分别增加 4220 吨/日、242 吨/日、691 吨/日。

 2018 年,在“十三五”的推动下,环保重要性仍继续大幅提升,在污泥处置政策方面,区别于前几年以投资规划为主的政策导向,预计未来 2-3 年,将逐步建立全面的收费机制,将污泥处置纳入社会成本中。目前,污水污泥处理行业盈利模式共有五种,分别是 BOT 模式、准 BOT 模式、TOT 模式、托管运营模式、PPP 模式。

 公用事业区别于一般制造业的盈利模式,制造业的产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且波动频繁,因此价格和产能扩张都是十分重要的驱动因素;而公用事业制造的是公共产品,价格和销售由政府主导,比如污泥处理等环保产品并非由个人或单位主动花钱购买,需要政府引导或强制推动,公共品的价格往往通过“成本+合理收益”来制定。行业内主要通过采用不同的污泥处理项目运营模式,达到投融资目的,最终取得盈利。

 行业的盈利性为发展带来不少动力,但政策的加码、收费机制的完善及污泥资源的发展等会进一步对东航也扩张。为解决污泥处理问题,先在“水十条”中提出会对污泥处理领域进行相当程度的倾斜。后在环保“十三五”规划也提出,大力推进污泥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处置,地级及以上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 90%,京津冀区域达到 95%。国家层面政策法规的加码,无疑大大驱动了污泥处理处置的资源化与无害化进程,相关的处理技术与设备也得到快速发展,各大污水厂“重水轻泥”的现象也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另外,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元素,其中约有 20%-30%的氮转入污泥中,磷约为 90%,一些污水厂产生的污泥,其氮、磷、钾含量甚至高于农家肥。从资源角度考虑,在磷矿紧缺的状态下,污泥磷资源转化将变得更加重要。

 在多方因素的驱动下,污泥治理速度会不断加快,“十三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投入 2000 亿元用于污水厂的污泥处理,在污泥处置技术的不断突破与政策的推动下,污泥处理处置行业即将迎来蓝海市场。按这样的发展趋势来看,按照污水有效处理率来推算,2024 年的污泥处理市场规模将超过 900 亿元。

 第五章

 建设规划

  一、产品规划

 项目主要产品为再生污泥,根据市场情况,预计年产值 29405.00 万元。

 项目承办单位计划在项目建设地建设项目,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与 xx 省同行业其他企业相比,拥有“立地条件好、经营成本低、投资效益高、比较竞争力强”的优势,因此,发展相关产业前景广阔。

 二、建设规模

 (一)用地规模

 该项目总征地面积 33296.64 平方米(折合约 49.92 亩),其中:净用地面积 33296.64 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 49.92 亩)。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 37292.24 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 26635.70 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 37292.24 平方米;预计建筑工程投资 2679.82 万元。

 (二)设备购置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 129 台(套),设备购置费 3563.47 万元。

 (三)产能规模

 项目计划总投资 11733.26 万元;预计年实现营业收入 29405.00 万元。

 第六章

 选址评价

 一、项目选址

 该项目选址位于某某新区。

 河南省,简称豫,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郑州,位于中国中部,河南省界于北纬 31°23"-36°22",东经 110°21"-116°39"之间,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总面积 16.7 万平方千米。河南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河南省地势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地势西高东低,由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水面构成;地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热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河南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是中国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河南省下辖 17 个地级市,1 个省直辖县级市,21 个县级市,83 个县,53 个市辖区。2019 年,河南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54259.20 亿元,同比增长 7.0%;总人口 10952 万人,常住人口 9640 万人。

 园区是 2005 年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园区,现已开发利用土地 60平方公里。目前,园区内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 9 家。已基本形成电子信息、新材料、现代机械制造与加工、整车及汽车零部件四大主导产业格局。在未来的发展中,园区将进一步秉承“优质、高效、文明、和谐”的发展理念,以建设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基地为目标,打造特色产业园区,形成大型骨干企业为主导、中小企业相配套的良性循环发展新格局,全面提升园区

 综合发展水平,使园区成为设施完善、环境优越、办事高效、服务超前的最佳投资园区。园区不断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发展战略性产业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引发的重大产业发展机遇的必然选择。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因此,去产能调结构转动能应摆在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着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促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场址选择应提供足够的场地用以满足项目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及辅助生产设施的建设需要;场址应具备良好的生产基础条件而且生产要素供应充裕,确保能源供应有可靠的保障。

 项目承办单位现有资产运营优良,财务管理制度健全且完善,企业的资金雄厚,凭借优异的产品质量、严谨科学的管理和灵活通畅的销售网络,连年实现盈利,能够为项目建设提供充足的计划自筹资金。项目建设得到了当地人民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土地管理部门、规划管理部门、建设管理部门等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与保障措施,并给予充分的肯定;其二,项目建设区域水、电、气等资源供给充足,可满足项目实施后正常生产之要求;其三,投资项目可依托项目建设地成熟的公用工程、辅助工程、储运设施等富余资源及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从而加快项目建设进度,降低建设成本,节约项目投资,提高项目承办单位综合经济效益。产品品牌优势明显。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随着项目承办单位规模的扩大,公司将创品牌列为系统工程来做,通过广告宣传、

 各类国内会展、各种促销手段等形式来扩大品牌的知名度,按照“质量一流、服务至上”的原则来创出品牌的美誉度;经过这些市场运作,不仅可提高企业的整体形象,而且还能体现出品牌更大的价值。

 二、用地控制指标

 投资项目占地税收产出率符合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 号)中规定的产品制造行业占地税收产出率≥150.00 万元/公顷的规定;同时,满足项目建设地确定的“占地税收产出率≥150.00 万元/公顷”的具体要求。

 三、地总体要求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规划建筑系数 74.29%,建筑容积率 1.12,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 6.72%,固定资产投资强度 165.11 万元/亩。

  土建工程投资一览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占地面积

 平方米

 33296.64

 49.92 亩

 2

 基底面积

 平方米

 24736.07

  3

 建筑面积

 平方米

 37292.24

 2679.82 万元

 4

 容积率

  1.12

  5

 建筑系数

  74.29%

  6

 主体工程

 平方米

 26635.70

  7

 绿化面积

 平方米

 2507.65

  8

 绿化率

  6.72%

 9

 投资强度

 万元/亩

 165.11

 四、节约用地措施

 采用大跨度连跨厂房,方便生产设备的布置,提高厂房面积的利用率,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原料及辅助材料仓库采用简易货架,提高了库房的面积和空间利用率,从而有效地节约土地资源。undefined

 五、总图布置方案

 1、根据项目承办单位发展趋势,综合考虑工艺、土建、公用等各种技术因素,做到总图合理布置,达到“规划投资省、建设工期短、生产成本低、土地综合利用率高”的效果。按照建(构)筑物的生产性质和使用功能,项目总体设计根据物流关系将场区划分为生产区、办公生活区、公用设施区等三个功能区,要求功能分区明确,人流、物流便捷流畅,生产工艺流程顺畅简捷;这样布置既能充分利用现有场地,有利于生产设施的联系,又有利于外部水、电、气等能源的接入,管线敷设短捷,相互联系方便。

 车间布置方案需要达到“物料流向最经济、操作控制最有利、检测维修最方便”的要求。项目承办单位在工艺流程、技术参数和主要设备选择确定以后,根据设备的外形、前后位置、上下位差以及各种物料输入(出)、操作等规划统一设计,选择并确定车间布置方案。

 2、

 投资项目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分别汇集后排入项目建设区不同污水管网。

 3、项目建设区域位于项目建设地,场区水源为市政自来水管网,水源充裕水质良好,符合国家卫生要求,场区给水系统采用生产、生活、消防合一给水系统。

 投资项目供电电源由项目建设地变电站专线供给,供电电源电压为10KV,架空线引入场区后由电缆引入高压变配电室内,由场区配电屏分流到主体工程内,配电电压为 380V/220V;场区电缆埋地敷设,车间内电缆架空敷设,该地区的供电电源可靠且电压稳定,完全能够满足投资项目的用电需求。

 4、

 项目承办单位设计提供监控系统的基本要求和配置;选用系统设备时,各配套设备的性能及技术要求应协调一致,系统配置的详细清单及安装、辅助材料待确定系统成套供货商后,按技术要求由成套厂商提供;系统应由资信地位可靠、具有相关资质、有一定业绩、服务良好、具有现场安装调试、开车运行经验、能做到“交钥匙”工程的成套厂商配套供货,并应对项目承办单位操作人员进行相关的技术培训。主体工程采用机械通风方式进行通风换气;送风系统利用空气处理机组,空气处理机组置于车间平台上,室外空气经初、中效过滤后经风机及通风管道送至车间各生产区,排风系统可采用屋顶风机和局部机械排风系统,车间换气次数为 5.00 次/

 小时。数据通信:数据传输通道主要采用中国电信 ADSL 构建 VPN 虚拟专用通信网,可同时解决场区数据、IP 数据及计算机上网需求;也可采用 GPRS数据传输通信,投资项目数据利用中国电信 ADSL 构建 VPN 虚拟专用通信网,上传至项目承办单位调度中心。

 六、选址综合评价

 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产品制造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行业产品生产经营的需要。项目承办单位通过对可供选择的建设地区进行缜密比选后,充分考虑了项目拟建区域的交通条件、土地取得成本及职工交通便利条件,项目经营期所需的内外部条件:距原料产地的远近、企业劳动力成本、生产成本以及拟建区域产业配套情况、基础设施条件等,通过建设条件比选最终选定的项目最佳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地,投资项目建设区域供电、供水、道路、照明、供汽、供气、通讯网络、施工环境等条件均较好,可保证项目的建设和正常经营,所选区域完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的生活设施为项目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该项目均按照项目建设地部...

推荐访问:无害化 例文 污泥
上一篇:项目采购阶段项目工作分解12
下一篇:学校开学与综治安全工作汇报(共)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