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基础

来源:建设工程网 发布时间:2020-09-15 点击: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 专业代码: 070703 作者姓名: 张镇 学 号: 2007201972 单 位: 环境与规划学院 指导教师: 陈永金 2011年5月31日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论文中不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聊城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承担本声明的相应责任。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指 导 教 师 签 名:  日期    目录前言11生态文明的涵义12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的研究现状42.1地理学“人地关系”理论中的生态文明42.2生态学中生态系统理论与生态文明理论52.3发展生态经济理论是建设生态文明需要62.4中国共产党关于生态文明的理论发展研究62.5生态文明的理论发展现状:科学发展观和中国特色生态文明72.5.1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72.5.2胡锦涛的四系文明建设理论82.5.3十七大中的生态文明思想82.6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生态文明93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和途径113.1我国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探索和成果113.2关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问题123.3关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13结语18参考文献19致谢21摘要党的十七大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首次将建设生态文明写入报告,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生态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整体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提出科学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是探索和坚持生态文明新特区的基本条件。而探讨生态文明形成的理论依据、现实依据以及建设生态文明的实现途径,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和落实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关键词: 生态文明;理论基础;建设;途径AbstractTo adapt to the new variation of the situation at home and abroad,the Seven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firstly put construct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to her report,which is also a sublimation for our scientific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material,spiritual and political civilization is the system engineering of the whole socialist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The basic condition of exploring and insisting on new special zon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to put forward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a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Yet discussing the theoretical and realistic basis of the form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the ways to build a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an make use for reference for the understanding and imple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of our nation.Key words:Ecological civilization;Theoretical basis;construction;pathway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前言前几年,联合国制定的“环保方案”指出:“我们不是继承父辈的地球,而是借用了儿孙的地球。”这是针对工业文明历史发展和世界性拓张,使全球生态环境遭到根本性破坏而提出的警世格言。今天,我们将其揭示的自然事实引出一点令人深思的人文解读:人类不能仅对自己一代人获得经济、文化需求而满足,更重要的是要对儿孙后代和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未来关爱和负责,即构建以生态可持续性原则为基础的新型社会生存模式——生态文明的社会生存模式。目前,我们正在研究当今全球所倡导的“生态文明”,正是这一承诺在实践领域的体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正确认识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则是理解、探索和坚持生态文明建设道路的基本条件。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马克思分析和批判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中异化产生的环境污染、工人工作与生活环境恶劣等系列问题,此后,随着对工业化进程负面影响的反思日益深入,生态文明的思想进一步发展为生态文明理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从世界观、价值观、实践观三个维度概括其基本内容,为生态文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21世纪是生态文明的世纪。中国在生态建设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也承担着重大的责任。我们党四届领导人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全面的理论创新,为我国社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只要我们遵循文明建设的规律,不断探索,勇于开拓,我们就一定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建设道路越走越宽广。1生态文明的涵义明晰概念是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要正确理解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及其价值,首先必须对“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有清晰的把握。就生态本身而言,生态(Ecology)一词源于古希腊语,意思是指家(house)或者我们的环境。简单的说,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它不仅指自然生态,也包括文化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自然生态之上有了人类生产生活之后,文化生态、经济生态与政治生态就寄寓其上,成为影响自然生态的决定性力量,而自然生态最初对人类的生活形态当然也起着重要影响。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美好、发达诸因素的总称,是人类社会开化程度和进步状态的标志。从人类社会实践活动来讲,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自我成果的结晶。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是物质文明,改造社会的制度成果是政治文明,改造自我的精神成果是精神文明。同时,人类改善同自然关系的和谐成果是生态文明。简单地说,生态文明就是指用文明的方式对待生态,而且其背后是经济生态的文明,是文化生态的文明,还有政治生态的文明等。所以,我们要从整体上去把握生态文明,而不是仅仅去谈对自然生态的保护。在我国,有关生态文明的概念很多,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两种:第一,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1] 。第二,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作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生态文明既包括人类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的意识、法律、制度、政策,也包括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实际行动。如果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这一视角来观察人类文明形态的演变发展,那么,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后工业文明,是人类社会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人类迄今最高的文明形态 [2] 。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生态文明是对既往文明特别是工业文明的反思。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作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可以说,生态文明的出现是人类文明进化的结果,是人类在认识,利用自然过程中的一次质的飞跃。综合而言,所谓生态文明,就是以人与自然环境和谐为基本特征的新的文明阶段,它同时包含了一系列为此而进行的制度设计和安排,又可称为环境文明或绿色文明 [3] 。党的十七大创造性地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科学概念,并将其确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及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目标,这一目标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生态文明是现代社会文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而言,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和社会整体文明观是"生态文明"发展理念的重要理论基础。要通过加强生态道德观教育、增强党执政理念的生态性、加快环境发展建设进程、提倡和发展绿色消费等途径实现"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十七大以来,学者们通过分析,对生态文明提出了许多不同见解。概括而言,可归纳为三类:第一类观点从纵向的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角度出发进行解释认为生态文明是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前后相继的社会文明形态,是人类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必然吁求的进步状态。如韩宝平等认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阶段性,随着人类社会的前进,人类文明也将不断向前迈进,并经历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重大转变;因此,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的反思和超越,是对人与自然关系历史的总结和升华 [4] 。李校利则将生态文明视为全新的E文明,是人类为了可持续发展,在经过渔猎文明(A)、农业文明(B)、工业文明(C)、信息文明(D)四次选择后进行的第五次选择,其在内涵上是包含Earth(地球)、Envirnment ( 环境)、Energy ( 能源)、Efficiency(效率)等在内的全面综合性理念 [5] 。第二类观点从横向的当代社会文明系统的角度出发进行解释将生态文明定义为一种社会形态内部某个重要领域的文明,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在体系上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相对应。如蔡守秋认为,生态文明是继绿色文明,物质文明的发展,必然要求转变发展模式,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协调并进。同时,生态文明也体现了人们精神意识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达到文明的程度。因此,生态文明是一种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高度发展、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和谐统一的文明形态 [6] 。曹孟勤也认为,生态文明即人们在改造物质世界的过程中,不断克服负面效应,建立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在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其具体划分为生态物质文明、生态精神文明、生态劳动文明和生态制度文明四个向度 [7] 。第三类观点相对折中既将生态文明看做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大文明”成果,又将其视为社会系统内部某个特殊领域的“小文明”范畴。如郭建认为,生态文明的概念具有广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是文明的一个发展阶段,是人类对工业文明带来的生态危机进行反思的结果;从狭义上讲,又是人类为实现生态和谐而取得的全部成果,体现在人类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的意识、法律、制度、政策等各方面 [8] 。于晓霞则认为,生态文明是由“生态”与“文明”二词构成的复合性概念,由于“生态”是指生物间以及生物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因此生态文明既是人类文明向前发展,在价值观上实现人与自然合一的结果,又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时达到的文明程度,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共同构成文明体系的大厦 [9] 。可见,目前学者们对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还有诸多不同见解。生态文明作为一个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概念,其内涵应是极为丰富的,要科学地对其作出界定,需要我们坚持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现实考察与历史考察相统一的原则,并站在理论构建的高度,对其地位、作用、目标等做出系统综合的解释,才能对生态文明的内涵有清晰的把握。综合而言,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文明新形态,它是指人类在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客观规律下,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它既包括人类关于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的意识、法律、制度、政策,又包括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实际行动。它由三个有机统一的部分组成,即生态文明观念、生态文明制度和生态文明行为 [10] 。2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的研究现状2.1地理学“人地关系”理论中的生态文明“人地关系”作为地理学理论概念,讲说的是”天人合一”。人地关系中的“人”,是指社会性的人,是指在一定生产方式下从事各种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的人,是指有意识的从事同自然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而组成的社会的人,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间上活动着的人;“ 地”是指与人类活动有密切关系的自然界诸要素有规律结合而成的地理环境,是指在空间上存在着地域差异的地理环境,也指在人类作用下,改变了的地理环境,即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和自然的地理环境。人地关系是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的实践活动中,对人与地理环境间关系的经验总结和理性思考。古典地理学以描述人地关系的事实为主要内容;近代地理学在人地关系认识上产生了巨大的飞跃,产生了至今仍有影响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可能论、生态论、适应论 等人地关系理论;在60 年代以后,又出现了和谐论等理论。适应论认为人类应该与他们居住的自然环境相适应,适应一词不仅用来概括自然环境对人群活动的控制,也包括人群对环境的利用和利用的可能。生态论认为地理学应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而不是研究环境本身的特征和客观的自然现象。人是中心课题,一切其他现象只有当涉及到人和他们的反应时才予以说明。人地之间的关系是自人类起源以来就存在的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关系。人地关系理论就是对这种客观存在关系的主观认识。所以,对地理学中的“人地关系”理论的发展研究对生态文明的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2.2生态学中生态系统理论与生态文明理论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随着生态学的不断发展及其与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交融,逐渐成为认知自然、社会与经济关系,促进其协同发展的理论基础,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将起着重要的,不可代替的作用。生态文明是继人类社会工业文明之后必然产生的更高程度的文明形态,是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也是和谐社会及可持续发展的标志。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源于生态学,它是生态学走向社会,指导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具体表现,它跨越自然地理区域,社会文化模式,要求从现代科学技术的整体性出发,以人类和生物圈的共存为价值取向发展生产力,从人类自我中心转向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相互作用为中心,建立生态化的生产关系和经济体制,从而保证人类的世代延续和“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11] 。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的交汇点,在于处理和调整好人与自然关系,在更高的起点上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12] 。从“自然-经济-社会”系统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这一角度来看构建和谐社会,生态学理论则是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2.3发展生态经济理论是建设生态文明需要 生态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和解决生态经济问题、探究生态经济系统运行规律的经济科学,旨在实现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和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并使生态经济效益最大化。生态时代已将来临。这一时代的基本特征是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生态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是生态环境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生态环境管理和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科学发展观是引导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它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指明了方向,也是生态经济学科发展建设的方向。

 在协调经济与生态的关系上,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看,就是克服了过于强调社会经济或过于强调自然生态两种片面性,即既要看到经济发展又要依赖于生态环境的一面,也要看到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和恢复依赖于经济发展的一面。从而可知,只有生态经济学科才能为中国、世界作出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贡献。2.4我党关于生态文明的理论发展研究中国共产党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论述的基础上,与时俱进,结合我国国情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创新。我们党在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时候就考虑过自然的因素。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探讨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时就指出了生态因素的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总结历史经验,根据时代发展和我国国情,与时俱进,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90 年12 月,邓小平在谈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时指出了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1995年9月,江泽民同志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讲话中论述了“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提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2001 年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002 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形成了一个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新的治国方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命题。2003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2004 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的“五大执政能力”建设,是我国建国以来领导思维和发展路径的一次大跳跃,其亮点在于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005 年2 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他进一步指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由此可知,中国共产党倡导的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2.5生态文明的理论发展现状:科学发展观和中国特色生态文明2.5.1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个动态概念,也是个时代概念。生态文明作为现代文明的基本追求,其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把握不同阶段、不同领域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特征。今天,中国共产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等一系列新的政治理念,为我们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指明了方向。

 科学发展观是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博大精深,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群众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2.5.2四系文明建设理论与生态文明在加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包括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政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丰富的理论内容,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些含义深邃的理论成果,不仅体现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新概念、新要求,而且突出地体现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要求。2.5.3十七大中的生态文明思想在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观点和论断,其中第一次写入党代会报告的“生态文明”是一个倍受关注的话题。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13] 。”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从历史发展来看,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迄今为止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高阶段。它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强调在产业发展、经济增长、改变消费模式的进程中,尽最大可能积极主动地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写入十七大报告,既是我国多年来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取得成果的总结,也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所取得的最重要认识成果的继承和发展。这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实际上是建设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2.6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生态文明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环境保护思想的超越与升华,也是世界生态文明体系的一种理论形式。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马克思、恩格斯是历史唯物主义者,他们把物质资料的生产、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人类历史,作为人类社会的现实基础来考察,并在此基础上将自然与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和保障。特别是在当前生态环境趋势明显恶化的新时期,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一切建设都无从谈起。为此,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之后指出,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样,中国特色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一起,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使这一体系更加完善;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形成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2.7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理论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研究十七大以来,我国理论界对生态文明理论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也取得了许多理论成果,为加强我国生态治理的实效性,促进生态环保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有益指导,但从根本上说,目前国内理论界有关这方面的探讨依旧尚浅,其中还面临诸多问题。生态文明理论的研究是与人类文明前进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密切统一的,这决定了对其理论分析,必须坚持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在研究思路上要善于做到开拓创新、意存高远,既要进行深入细致的理论分析,又要能够提出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且又行之有效的战略对策。鉴于此,目前理论界的相关研究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第一,研究内容有待进一步提升。虽然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生态文明进行了大量科学探讨,但其中的深度力作仍有所欠缺,相关的研究成果在观点上重复、雷同现象较为严重,研究成果的思考也有待进步深化。譬如,对于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源及其路径策略,许多研究者皆从宏观视角出发进行探讨,缺乏具体的实证分析和相关数据的力证。第二,比较研究有待进一步强化。从已有成果来看,大多侧重于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及其策略分析,横向的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比较研究相对缺乏。生态文明虽然是对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超越,但西方国家在发展实践中并未否定生态文明的价值。事实上,生态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带有全局性和和普遍性的全球问题,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有所涉足,因此比较分析具有重要价值。第三,研究视角有待进一步多元化。目前研究大多从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等视角出发进行探讨,从其他角度、用其他方法进行的研究还不多,如从历史学、心理学等的视角进行探讨的成果相对较少。因此,当前我们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研究:(1)加强比较分析。比较研究方法是理论工作者常使用的基本方法之一,通过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的不同做法,研究者就会发现其中的共同性和规律性,从而找到对我们的有益经验,这有助于我们借鉴到合理做法,规避不合理因素。(2)加强实证调研。实证调研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只有通过对研究对象大量的实验和调查,获取第一手客观材料,进而才能归纳出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一般性认识。研究者必须以更加饱满的调研热情,用客观务实的态度对当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实际进行科学地审视,实事求是,有针对性地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3)加强多视角、多学科的综合研究。生态文明建设既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密切相关,又紧密联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因此,对这一问题的研究首先应多从政治学和社会学的视角进行分析。同时,还应积极拓展视野,借鉴哲学、伦理学、历史学、经济学、心理学乃至自然科学领域内务学科的研究方法,多学科、多层次地研究生态文明问题。在研究范围上,既要注重对当前阶段生态环境建设现状的考量,又要强化对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段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上一些优秀经验的分析。在研究对象上,则既要注重从宏观的整体层次上研究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还要善于对微观层次的某一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加以分析和探讨。如此,这一领域的研究才能实现持续不断地深化。3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和途径3.1我国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探索和成果中国共产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应当清醒地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同时,生态建设滞后也比较严重。联合国《2002年人类发展报告》指出,环境问题使中国损失GDP 的3.5%~8%。据世界银行1998 年测算,我国仅水、大气污染带来的经济损失达540 亿美元,占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8%;水土流失每年平均造成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以上;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40 亿美元;每年因缺水影响工业产值高达2300 亿美元;每年因自然生态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6%,占全球自然生态灾害总损失的1/4。美国学者布朗认为,“由于中国如此庞大的人口,人类至今走过的所有道路,对中国都不能适用,中国非得开辟一条全新的航道不可。这个发明了造纸术与火药的民族现在面临一个跨越西方模式的机会,向世界展示怎样创造一个环境上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中国如果成功了,就能为全世界树立一个光辉的榜样。如果失败了,所有的人都将为此付出代价。”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国家勇敢而坚定地承担起生态方面的责任,在建设生态文明的道路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1997年以后,国家加大了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1999年国务院制定并颁布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先后启动了全国天然林保护工程、国家生态工程、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十百千”示范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京津周边地区防沙治沙工程等大型生态建设项目,涉及的县有1000多个,生态建设的覆盖已辐射到全国,建设期达到2050年,甚至更长。2006年4月召开的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进一步对生态建设进行了部署。我国生态建设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生态建设取得了若干阶段性成果。通过1997年后加强生态工程的建设,我国森林面积增加1600 万hm2;全国40%的自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由1990 年的367万km2 下降到356 万km2;全国沙化土地扩展趋势已得到初步遏制,由上世纪末年扩展3436km2 转变为现在年均缩减1283km2。有关部门认为,我国生态建设状况总体上进入到治理力度和破坏程度对比相当的一个时期。这是生态建设一个非常关键和艰难的时期。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遵循生态建设的客观规律,探索生态建设的正确道路,进一步推动我国的生态建设。3.2关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问题在当代中国,能否积极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一个单纯的生态问题,更是一个事关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政治问题。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有许多问题需加以解决:第一,生态文明建设缺乏与之相配套的经济发展模式。胡术阁认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紧密关联,建设生态文明,既是文明形态的一种进步,更是经济发展方式的一种转变。然而,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基本上还以粗放型为主,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物耗和排污量等均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由此带来的资源、环境的巨大浪费和破坏不可小觑,这表现在:(1)资源消耗大、利用效率低。目前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只有33%,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左右。我国的单位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11倍,是日本的716倍,美国的412倍,印度的115倍。(2)高排放。我国现在单位GDP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是发达国家的8~9倍,固体废物排放水平也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每增加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气物比发达国家高十多倍,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垃圾围城的现象。(3)高污染。全国60%以上的河流遭到中度和重度污染,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负营养化,25%的地下水体遭到污染。可见,如果我们仍按现在这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走下去,我国的资源、能源和环境都将承受不起 [14] 。第二,生态文明建设缺乏具体的法制保障。李秀艳认为,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在生态治理法制化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在当前社会转型期内,法制缺失依旧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障碍。一方面,从立法上看,虽然我国目前有40余部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规,但其内容过于抽象,存在提倡性规定多,约束性规定少;原则性要求多,可操作性规定少;行政命令控制性规定多,经济激励性规定少;对政府部门设定权力多,制约性规定少等严重弊端,导致法律本身在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不能有效地行使监督、检举和控告的权利以及保护人民的环境权益。另一方面,从执法上看,由于收益者与承担者背后的社会力量悬殊很大,使得执法不严、弹性执法、差别执法等不良现象依旧存在,部分地方环保部门甚至与污染企业“共生共荣”,出现“污染越重,环保越富”的怪现象,给有效执法带来很大难度。加上地方官员考核和任免制度中单纯的经济增长标准,进一步导致一些地方政府为追求经济发展速度,不惜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最终导致环保设施建设滞后,政府在生态治理中走向失灵 [15] 。第三,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田文富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在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今天,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国民经济的增长和人类生活的改善越来越有赖于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创新,世界各国也纷纷把推动科技创新作为国家重要战略,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以在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权。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科教兴国战略的带动下,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得到了飞速发展,科技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从总体上看,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科技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结合度还不够紧密,转化水平不高,缺少突破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保的关键技术,尤其是开发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共性和关键技术的能力不强,生产工艺和装备水平还不能适应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现实需要,给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带来不利局面 [16] 。第四,生态文明建设缺乏理念根基。刘国军认为,生态文明价值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它直接决定着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从我国现实来看,生态文明价值观还只是点燃在社会精英群体中的星星之火,未能在广大民众中形成燎原之势。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抑制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敏感性,而改革开放前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度匮乏则唤醒了久压于人们内心深处的物质欲望,人们疯狂地追求财富而无暇顾及生态破坏与否。当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压力日益增大而环境问题频发时,广大民众的生态意识水平并没有随之迅速提高,使得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长期以来停留在功利层面上,对生态问题的关注很容易被眼前的其他利益欲求所取代和置换。同时,这种现实状况也在客观上限制了与‘环境关注’相关联的理论的萌生与发展。因此,民众生态价值理念的缺失和不足,使得我国很难孕育出生态文明的思想元素,精神层次的生态文明观很难在我国自发产生,生态文明建设缺乏理念根基 [17] 。3.3关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围绕如何推进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界也提出了一系列对策和建议。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主张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走科学发展道路。田文富认为,建设生态文明,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是当务之急,具体包括三个方面:(1)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目前,我国需求结构中投资率偏高、消费率较低,导致国内市场规模受限,生产过剩,浪费严重。当前必须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使消费、投资、出口三者协调拉动经济发展。(2)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既要巩固第一产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又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使其成为第三产业的主体。同时,加快科技创新,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及向绿色生态的转型。(3)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大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这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环节。各地要根据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等实际情况,调整产业布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与可再生能源,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根基 [18] 。第二,主张规范政府职能,完善治理结构。王虹等认为,政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者、管理者和服务者,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政府应以身作则,积极促使自身在职能设定和治理结构上的调整、转变和完善化,以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好的管理和服务。其认为,目前我国政府各部门受体制缺失所囿,其在生态责任和生态保护行为上存在职能不同一的弊病,譬如环保部门强调“生态优先”、“协调发展”,经济部门则主张“发展优先”、“生态滞后”,结果导致政府生态治理的成效不高。为此,当前各级政府一要切实落实环保部门的基本职能,使各级政府的环保机构真正成为环境保护方面的综合、协调和监督机构。同时,从组织上整合机构职能,多管齐下,当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与其他决策发生矛盾时,客观、公正地处理问题,必要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优先位置。二要完善各级政府的业绩考核体系,树立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绩观,把生态环境资源纳入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来,全面客观地评价政府职能运行情况,以保证各级地方政府不因畸形的政绩观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保证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得到正常发挥和足够重视 [19] 。第三,主张完善法制,构建科学有效的生态法治体系。高卫星认为,建设生态文明是一项全新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学有效的环境法规、政策、和技术体系加以保障。首先,要完善我国的环境立法。抓紧制定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的相关法规,填补对我国环境影响深远的法律空白,切实做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法可依。其次,充实地方性的规章和政策。各地要根据实际需要,在坚持“立、改、废”相结合原则的前提下,对已经制定的规章、制度进行梳理,凡与发展循环经济和保护环境要求不相符合的,及时予以调整和纠正,确保将环境保护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法律体系制定过程的始末。最后,健全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如积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环境战略评估制度,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生态保护、资源利用方面的战略评估和预测,使各项经济活动沿着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的方向发展。此外,还要加强执法力度,确保各项生态法规真正落到实处 [20] 。第四,主张开展国际合作,协同解决全球性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于晓霞等认为,人类工业社会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使得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课题,“21世纪将是一个生态文明的世纪,”“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生态无国界”等理念已经成为人类普遍共识。自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第一次环境会议以来,人类便已步入生态危机治理的协同时代,环境保护运动也由自发性的群众运动上升到政府行为。生态文明观念产生于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不懈探索,在本质上体现了世界文明的和谐之音。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必须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一方面努力解决自身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各类生态问题,树立大国应有的国际形象;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倡导和支持资源环境领域的国际合作,力主与世界各国建立全球环境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建设美好和谐的新世界 [21] 。第五,主张加强教育,提升全民族的生态道德观。兰育莺认为,生态道德意识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依托和伦理根基,建设生态文明,如果没有普及性的环境保护观念和生态道德意识,那么其步伐必将受到严重制约。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道德关怀引入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树立起人对于自然的道德义务感,养成良好的“生态德性”,使人们在心目中自觉树起崇尚自然、热爱生态的道德情操,以唤起其关爱生物、善待生命和勤俭节约的道德良知与传统美德。为此在实践中,应积极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生态城市、生态人居环境等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知识,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层面和千家万户,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全民的生态文明观、道德观、价值观,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2] 。第六,建设农业生态文明。生态农业是指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织、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工程体系。生态农业具有综合性、多样性、高效性和持续性的特点。其总体目标就是应逐步建立一个符合我国基本国情,适应现代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要求,在体制上以国家体系为主体、社会组织为补充,在机制上实行竞争上岗、目标考核、责任追究,在功能上具有从产前到产后、从专业到产业的一种多体制、多功能的农业推广体系及社会化服务网。目前存在的核心问题在于推广体制与管理机制问题,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与机制创新。建设生态农业应从以下几点做起:(1)完善保障体系。大力推进制度创新,完善有利于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增加对发展生态农业的财政投入,建立生态农业推进组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环境管理,为生态农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2)加速农业高新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

 研究开发环境友好型、经济效益高、可操作性强的农业高新技术是实施生态农业的基础,而加速这些技术成果的转化则会极大地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3)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的关键是多渠道、多形式地筹措发展资金,并结合当地资源优势,重点培育龙头企业和优势产业。(4)健全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产品标识制度,鼓励公众购买生态农业方式生产的农产品。(5)借鉴国外成功经验 [23] 。第七,建设工业生态文明。生态工业,是合理、充分、节约利用资源,在工业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损害最小及废弃物多层次综合再生利用的工业发展模式,是一种现代工业的生产方式。发展生态工业,必须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因地制宜,正确把握生态工业发展的着力点,力求在重点领域和行业上率先取得突破,确保生态工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改善:(1)要把建立生态工业体系放在首位。转变发展战略,建立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并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工业体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我们才能真正走上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2)必须促进企业共生网络的形成。一定数量的企业在某一区域共生共存,是实现能量多级利用,副产品相互交换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没有这种共生性,实现能量多级利用及副产品相互交换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3)必须构建完善的生态工业技术支撑体系。许多生态工业链和闭路循环系统的建立都需要经济合理的技术予以支撑。只有形成完善的技术支撑体系,将废物或副产品回收利用成本降低到与企业购买新原料和简单处置废物费用相等或更低的水平,企业才会更愿意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无害或低害的新工艺、新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最终达到少投入、低污染、高产出的目的。(4) 必须在重工业方面着力突破。在煤炭行业,要充分利用国家鼓励提高煤炭洁净利用水平和利用效率的政策,大力推动煤炭洗选、型煤、动力配煤、水配煤、煤炭气化和液化等清洁技术的发展,不断提高大中型煤矿井水重复利用率、煤层气利用率以及煤矸石发电水平; 在冶金行业,要充分利用干熄焦、炉外精炼、高效连铸等先进清洁技术,推动余压、余热和废气、废水、废渣的综合利用,并带动有色金属等行业的工业废物综合利用率等 [24] 。第八,建设生态服务业。生态服务业是生态循环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包括绿色商业服务业、生态旅游业、现代物流业、绿色公共管理服务等部门。是指在充分合理开发、利用当地生态环境资源基础上发展的服务业。推进服务业生态化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生态经济思想为指导,促进社会、经济、自然系统的相互协调。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加快传统服务业的改造、提升,有重点地推进生态服务业的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改善:(1)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服务业的重要地位,树立健康合理的消费观念。(2) 推进服务业的改革和开放。放宽服务业进入领域。推进服务行业的资源配置由政府为主向市场为主转变,改变服务业进入难、管理松的状况,实行公开透明和宽准入、严管理的政策。稳步推进服务业对外开放。鼓励有条件的国内服务企业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积极开展对外设计咨询、工程和技术承包、劳务合作等。优化服务业企业组织结构。加快服务业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使国有服务业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竞争主体。(3)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继续发展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建立健全服务业法律法规5加快推进福利分配社会化进程,加强对服务业发展的引导和扶持 [25] 。结语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美好、发达诸因素的总称,是人类社会开化程度和进步状态的标志。人类社会正在步入生态文明时代。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与基础,是当代社会的重要发展趋势。中国共产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和我国的国情,与时俱进,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创新。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遵循生态建设的客观规律,探索生态建设的正确道路,进一步推动我国的生态建设。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有力地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参考文献:[1] 潘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载于2006年9月25日5学习时报6.[2] 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载于薛晓源,李惠斌主编,生态文明研究前沿报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页.[3] 王宏斌,生态文明:理论来源、历史必然性及其本质特征从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视角谈起,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6(双月刊)2009年第1期.[4] 韩宝平,宋亚洲,马晓冬,发展观的嬗变与生态文明建设[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113-119.[5] 李校利,生态文明理论定位与发展策略简述[J],理论月刊,2008(6):131-133.[6] 蔡守秋,以生态文明观为指导,实现环境法律的生态化[J],中州学刊,2008(2):72-76.[7] 曹孟勤,生态文明的四个向度[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8-10.[8] 郭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及其构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16-18.[9][19] 于晓霞,孙伟平,生态文明:一种新的文明形态[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0-44.[10] 任雪山“生态文明”理论的提出及其当代意义,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第25卷第3期.[11] 刘宗超,生态文明观玉中国可持续发展走向[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32.[12] 李福源,樊勇,生态文明与和谐社会[J],2006,1:pp12-13,36.[13]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0.[14] 胡术阁,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8(6):84-86.[15] 李秀艳,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与出路[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107-110.[16][18]田文富,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探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3.[17] 刘国军,论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47-49.[20] 王虹,仇艳艳,生态文明视域中的政府职能转变[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1):166-168.[21] 高卫星,试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政府责任[J],河南社会学,2009(3):35-39.[22] 兰育莺,建设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的若干思考[J],福州党校学报,2008(3):76-79.[23] 孙浩然,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理论前沿2008年第4期[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1962(2008)04-0023-02.[24] 刘建霞,试论生态工业的发展途径,经济问题2008年第4期中图分类号:F4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72X(2008)04-0036-04.[25] 刘新民,我国服务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和政策建议,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39期.致谢本学位论文是在我的导师陈永金教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他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陈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在此,我要对陈永金老师表示真诚的感谢。我的大学四年的生活接近了尾声,四年的生活给了我留下了许多难以忘怀的时光。我要感谢在一起愉快的度过大学生活的522舍友们,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直至本文的顺利完成。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最后我还要感谢培养我长大含辛茹苦的父母,谢谢你们!

推荐访问:生态文明建设ppt 理论基础 文明建设 生态
上一篇:学生环保演主题讲话稿精选(三)
下一篇:会议主持词公司季度会议主持词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