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102例总结】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

来源:建设工程网 发布时间:2019-04-29 点击: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1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积极控制血糖、血压、调脂、改善内皮等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以中药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85.3%,对照组41.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BUN下降了33.0%,SCr下降了23.1%,与治疗前比较下降明显(P<0.05)且其下降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有较显著的疗效。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不全
  [中图分类号] R587.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1-241-02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最常见的的病因之一,延缓肾功能恶化进展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关键。近年来报道采用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尤其是在西医治疗基础上效果显著[1]。本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102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用西医常规治疗的78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两组180例均为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3月的住院病人,诊断符合糖尿病肾病(第Ⅴ期氮质血症阶段)患者[2],排除病例:其他疾病导致的肾脏疾病;年龄在18以下的患者;妊娠或哺乳期患者;不愿合作或有精神疾病者;糖尿病合并急性并发症及发展为尿毒症者;未按规定治疗及中断治疗而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者。将其按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102例和对照组78例。治疗组102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44例,年龄20-72岁,糖尿病病程7-23年;对照组78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33例,年龄21-70岁,糖尿病病程6-21年。两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病程及血糖值等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病人均给以:1)控制饮食,优质低蛋白饮食(0.6g/kg・d),合并水肿,高血压时予以低钠饮食,并限制饮酒;2)应用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使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空腹:4.4-6.1mmol/L,餐后2小时:4.4-7.8mmol/L);3)高血压者口服洛汀新或缬沙坦,血压仍高者加服硝苯地平缓释片,使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4)血脂高者加服辛伐他汀,常规拜阿司匹林(0.1,每日一次)抗凝治疗,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治疗组:在上述西医治疗基础上用中药一袋[中药配制:取大黄15克(后下),牡蛎(先煎)、蒲公英及首乌各25克,水煎取汁100ml]同时加5%NaHCO330ml、654-210mg,每日一次,保留灌肠1小时,15天为1疗程;并静滴复方丹参20mL、黄芪20mL,每日一次,15天为1个疗程。
  1.3 测定方法 血糖检测采用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Lifescan血糖仪及随机试纸条快速测定;肾功能检测均由医院检验科生化室全自动生化仪。测定治疗前后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的变化情况。
  1.4 疗效评价 SCr较治疗前下降在50%以上者为显效;SCr下降但在50%以下者为有效;SCr不降反而升高者为无效。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经SPSS12.0版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数据用x±s表示,显著性检验采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Bp)、FPG、2hPG及BUN、SCr的变化 见表1,经过胰岛素强化治疗及积极控制血压等基础治疗后,两组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BUN下降了33.0%,SCr下降了23.1%,与治疗前比较下降明显(P<0.05),且下降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1两组治疗前后Bp、FPG、2hPG及BUN、SCr的变化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总有效率比较 见表2,治疗组显效26例、有效61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85.3%。对照组显效3例、有效29例、无效46例(其中10例发展转为血液透析),总有效率41.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2两组治疗前后总有效率比较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及对照组各有2例服洛汀新后出现干咳,改为�沙坦后缓解,其余患者均能耐受,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在我国96%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为2型糖尿病,发病后约经8-20年发展为糖尿病肾病,一旦发展为糖尿病肾病,其进展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速度比一般肾脏疾病快14倍之多,是糖尿病患者致残及致死的主要原因,因此为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预防和延缓糖尿病肾病发展非常重要。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①高血糖;②高血压;③肾内血流动力学改变所致肾小球高滤过;④多种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如TGF-β1、CTGF/PAI-1/FN的mRNA表达等;⑤遗传背景等。而血粘度增高,红细胞变形能力减弱,血小板粘附性及聚集性增高等是糖尿病微血管病的主要因素[3]。在西医治疗中,Rahn报道ACEI和ARB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首选药物。但当血清肌酐(SCr)水平超过300umol/L时亦应谨慎应用ACEI和ARB。祖国医学认为引发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因是脏腑虚损,邪毒瘀滞。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大黄能降低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水平,能改善脂质代谢,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肥大和增生,降低细胞高代谢和肾小球高滤过状态,并能抑制肾脏代偿性肥大,减轻肾小球硬化,从而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进程[4]。丹参既有活血化瘀之功,又有养血之效,能明显降低BUN和SCr含量,提高SCr、BUN清除率和滤过量,提高生存率,改善肾脏供血,减轻肾脏损伤[5]。中药黄芪富含微量元素硒,对肾小球基底膜的电荷屏障和机械屏障均有保护作用,从而减轻通透性蛋白尿;且可扩张外周血管,降血压,改善肾微循环,增加肾血流量,降低肾小球滤过压,降低血小板聚集性及粘附率,减少血栓形成达到抗凝作用,还有抗缺氧、免疫调节作用,从而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能[6-7]。而黄芪注射液是传统中药黄芪提取物的灭菌水溶液,其成分为微量元素�黄酮、黄芪皂苷和多糖等。苏氏等通过大鼠动物模型试验使用黄芪液及黄芪与丹参合用可有效地改善肾脏病理损害,减少肾小球基底膜增生[8]。目前中药治疗CRF主要采用内服和灌肠等方式,在肠粘膜血管内外的浓度差将血BUN、SCr转移到肠道然后通过导泻的方式排出体外,达到改善肾功能的目的,这就是“肠道透析”。本文报道在西医治疗基础上予丹参加黄芪静滴及中药灌肠治疗后BUN下降了33.0%,SCr下降了23.1%,明显降低了BUN、SCr,达到了延缓尿毒症发生的目的,不失为一种有效而经济的治疗办法,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慢性肾衰竭.内科学[M].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69-579.
  [2] 许曼英.糖尿病学[M].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23-424.
  [3] 方勤.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9,19(4):239-240.
  [4] 黎磊石,刘志红,张景红等.大黄延缓慢性肾衰的临床和试验研究[J].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7):392-396.
  [5] 徐再巷,李学铭,凌雅芬等.丹参对腹膜透析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13(2):74-76.
  [6] 牟娜,张庆怡,倪兆慧等.黄芪对高糖作用下肾间质或纤维细胞表达(HCF)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2,3(1):7-9.
  [7] 樊瑞芳.黄芪改变肾病综合症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8):438-440.
  [8] 苏励.不同剂量黄芪及黄芪加丹参对大鼠蛋白尿作用的比较[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0,19(3):205-207.
  

推荐访问:不全 肾功能 中西医结合 治疗
上一篇:赤壁市健康教育现状浅析 幼儿健康教育记录20篇
下一篇:[利多卡因液用于肛肠术后创面换药止痛效果观察] 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怎么样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