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21年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调查理综试题

来源:中华会计网 发布时间:2021-05-08 点击:

  2021 年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质量调查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S -32

 Cl -35.5

  Fe -56 第 Ⅰ卷 卷 共 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对于下图中Ⅰ-Ⅳ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A.图Ⅰ中的 E 和 G 是组成细胞核中染色体的主要成分

 B.图Ⅱ中 c、d 点的浓度都能促进芽的生长发育 C.图Ⅲ的细胞结构必须在高倍光学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 D.图Ⅳ表示离体培养的动物细胞中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 2.生物体有关特异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种溶菌酶只能和一种病原体结合 B.一种效应器细胞的细胞膜上只有一种神经递质识别的受体 C.一种物质只能用一种运输方式进出细胞膜 D.决定氨基酸的一种密码子只能和一种反密码子结合 3.研究表明在人体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 T 细胞能够分泌一种称为穿孔素的蛋白质。穿孔素可将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的细胞膜溶解而形成孔洞,导致这些靶细胞裂解死亡。下列与这一免疫过程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效应 T 细胞识别靶细胞与细胞膜上糖蛋白有关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第 1 页(共 16 页)

  B.指导穿孔素合成的基因在 B 细胞中也存在 C.效应 T 细胞分泌穿孔素的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D.效应 T 细胞分泌穿孔素的过程要依赖膜的流动性 4.下图甲表示某酶促反应过程,图乙表示图甲的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物质a 的起始浓度为 10 mmol/L)。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甲乙 A.物质 a 可能是麦芽糖但不可能是蔗糖 B.在该实验条件下物质 a 在 2 min 内可被完全分解 C.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①酶浓度大于曲线②和③ D.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①温度低于曲线②和③ 5.近年来,在疫苗家族中增加了第三代疫苗-DNA 疫苗,它们是由病原微生物中的一段表达抗原的基因制成的,这段基因编码的产物仅仅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以下关于 DNA 疫苗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 疫苗引起免疫反应前必须经过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B.DNA 疫苗导入人体后浆细胞分化为记忆细胞 C.能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是因为 DNA 疫苗具有抗原决定簇 D.接种后若感染此病原微生物,则体内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大量抗体 6.下列有关实验原理及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A.验证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的实验中,首先将实验植物做饥饿处理是为了控制无关变量 B.调查人群中白化病的发病率时,在患病家系中调查并多调查几个家系以减少实验误差 C.鉴定还原糖时,在组织样液中加入斐林试剂后试管内呈现无色,加热后变成砖红色 D.叶绿体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越高,在滤纸上扩散就越慢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开发利用太阳能与风能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 B.地沟油对人体危害严重,查证没收后应燃烧处理 C.氮化硅、碳化硅可做耐高温、耐磨材料 D.氯气、臭氧、高铁酸钾都是常用的自来水消毒剂 8.饱和一元醇 R(C 5 H 12 O)以银为催化剂进行催化氧化得醛 M,再经过酸性 KMnO 4 氧化最终得到

  羧酸 N,则 R 与 N 最多可形成酯 A.9 种

 B.16 种

  C.32 种

 D.64 种 9.下列离子方程式与实验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A.向 AgI 浊液中滴入 NaCl 溶液,产生大量白色沉淀:AgI(s) + Cl - (aq) = AgCl(s) + I - (aq) B.用氨水除去铝片表面的氧化膜:Al 2 O 3

 + 2NH 3 ·H 2 O = 2AlO 2 -

 + 2NH 4 +

 + H 2 O C.用铁氰化钾溶液检验 Fe 2+ :3Fe 2+

 + 2[Fe(CN) 6 ] 3-

 = Fe 3 [Fe(CN) 6 ] 2 ↓ D.向酸性 KMnO 4 溶液中滴入过氧化氢产生无色气泡:

  2MnO 4 -

 + 9H 2 O 2

 + 6H +

 = 2Mn 2+

 +7O 2 ↑ + 12H 2 O 10. X、Y、Z、W 为四种短周期元素。已知 X、Y 的原子得到两个电子形成稀有气体原子结构时,X 放出的能量大于 Y。Z、W 的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稀有气体原子结构时,W 吸收的能量大于 Z。则下列关于四种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W、X 两元素对应的单质发生反应只能得到 W 2 X B.由 X、Y、Z 三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其水溶液一定呈中性 C.1 mol Z 2 X 2 与足量水反应可得气体 11.2 L D.四种元素在自然界中均以化合态存在 11.色氨酸是植物体内生长素生物合成重要的前体物质,普遍存在于高等植物中。纯净的色氨酸为白色或微黄色结晶,微溶于水易溶于盐酸或氢氧化钠,其结构如右图所示,下列关于色氨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色氨酸的分子式为 C 11 H 12 N 2 O 2

 B.色氨酸能发生取代、加成、酯化、中和反应 C.色氨酸微溶于水而易溶于酸或碱溶液是因为其与酸、碱都能反应生成盐 D.将色氨酸与甘氨酸(NH 2 CH 2 COOH)混合,在一定条件下最多可形成三种二肽 12.将一根较纯铁棒垂直没入水中,由于深水处溶氧量较少,一段时间后发现 AB 段产生较多铁锈,BC 段腐蚀严重,下列关于此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A.铁棒 AB 段发生反应为 O 2

 + 4e -

 + 2H 2 O = 4OH -

 B.腐蚀过程中在铁棒上会产生微电流,且方向是 AB 段到 BC 段 C.向水中加入一定量硫酸钾固体后,对铁棒的生锈速率几乎无影响 D.产生这种现象的本质原因是铁棒所处的化学环境不同 13.某二元酸 H 2 A 在水溶液中以下列方式进行电离:

 H 2 A H + +HA -

 HA - H + +A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室温时,NaHA 溶液 pH<7,是由于 HA - 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 NHH 2 CCHNH 2COOH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第 3 页(共 16 页)

  B.在 0.1 mol/L 的 Na 2 A 溶液中:c(A 2- ) + c(HA - ) + c(H 2 A) = 0.1 mol/L C.在 0.1 mol/L 的 NaHA 溶液中,一定有:c(Na + ) > c(HA - ) > c(H + ) > c(A 2- ) > c(OH - ) D.向两份等体积 NaHA、Na 2 A 的浓度比为 1 : 1 的混合溶液中分别加入适当浓度的盐酸与氢氧化钠,其 pH 随加入酸、碱量的变化图像为:

 共 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4 ~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第 目要求,第 19 ~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得 的得 0 分。

 14.学习物理除了学习学科知识外,还要了解物理学家在物理概念的建立、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中运用的思想与方法。关于以上两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使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 B.质点和点电荷都是理想化模型,实际运用时分别代替实际物体和带电体 C.库仑提出了用电场线描述电场的方法

  D.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进一步揭示了电现象与磁现象间的联系

 15.地球表面附近区域存在场强大小为 150N/C、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一个质量为 1.00×10 —4 Kg、带电量为—1.00×10 —7 C 的小球从静止释放,在电场区域内下落 10.0m。对此过程,该小球的电势能和动能的改变量分别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g=9.8m/S 2 ,不计空气阻力)

 A.—1.5×10 —4 J 和 9.95×10 —3 J

 B.1.5×10 —4 J 和 9.95×10 —3 J

 C.—1.5×10 —4 J 和 9.65×10 —3 J

 D.1.5×10 —4 J 和 9.65×10 —3 J

 16.压敏电阻的阻值随着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在升降机中将重物放在压敏电阻上,压敏电阻接在如图(a)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情况如图(b)所示。某同学根据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情况推断升降机的运动情况。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0—t 1 时间内,升降机一定匀速运动 B.0—t 1 时间内,升降机可能减速上升 C.t 1 —t 2 时间内,升降机可能匀速上升 D.t 1 —t 2 时间内,升降机可能匀加速上升 17.如图所示。质量为 M、半径为 R 的半圆柱形物体 A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用一端连接在圆柱最高点 P 处的细绳拉住一个质量为 m、半径为 r 的光滑球 B,细绳恰好水平且系统静止。则下列判断 错误的是

  A.A 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M+m)g B.地面对 A 没有摩擦力的作用 C.B 对 A 的压力大小为 mg(r+R)/R D.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为 mgr/R 18.如图所示。有一个竖直放置的光滑 Г型框架,质量相等的滑块 A、B 分别套在框架的水平杆和竖直杆上,两滑块用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两滑块均可视为质点。用手托住 B 物体使 A 、B 系统静止,使绳水平伸直。然后释放滑块 B,当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60 0 时,滑块 B 沿竖直杆下落的速度大小为 V,则连接 AB 的绳长为 A.4V 2 /g

 B、3V 2 /g

 C.3V 2 /4g

  D、4V 2 /3g 19.2021 年 4 月出现了“火星合日” 的天象。“火星合日”是指火星、太阳、地球之间形成一条直线时,从地球的方位观察,火星位于太阳的正后方,火星被太阳完全遮挡的现象。如图所示,已知地球、火星绕太阳运行的方向相同,若把两者绕太阳运动的轨道视为圆形轨道,火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约为地球公转周期的两倍,由此可知 A.“火星合日”大约每一年出现一次 B.“火星合日”大约每两年出现一次 C.火星公转的半径约为地球公转半径的34 倍 D.火星公转的半径约为地球公转半径的 8 倍

 20.如图所示。E 为电源,其内电阻不可忽略,R T 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L 为指示灯泡,C 为平行板电容器,G 为灵敏电流计。闭合开关 S,当环境的温度明显升高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灯泡 L 变亮 B.热敏电阻 R T 两端电压变大 C.电容器 C 所带电荷量保持不变 D.电流计 G 中电流方向由 a 到 b 21.如图甲所示。在竖直方向上有四条间距相等的水平虚线 L 1 、L 2 、L 3 、L 4 ,在 L 1 和 L 2 之间、L 3和L 4 之间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1T,方向垂直于虚线所在平面,现有一宽度cd=L=0.5m、质量为 0.1Kg、电阻为 2Ω 的矩形线圈 abcd,将其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cd 边与 L 1 重合),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t 1 时刻 cd 边与 L 2 重合,t 2 时 刻ab 边与 L 3 重合,t 3 时刻 ab 边与 L 4 重合,已知 t 1 ~t 2 的 时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第 5 页(共 16 页)

  间间隔为 0.6S,整个运动过程线圈平面始终处于竖直方向。(重力加速度 g 取 10m/S 2 )则 A.在 0~t 1 时间内,通过线圈的电荷量为 0.25C B.线圈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为 8m/S C.线圈的长度为 1m D.在 0~t 3 时间内,线圈上产生的热量为 4.2J

 第 Ⅱ卷 卷 第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22 题~第 3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第 答。第 33 题~第 40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共 (一)必考题(共 129 分)

 22.(6 分)(1)在一次实验探究活动中,某同学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测量铁块 A 与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的金属板 B 间的动摩擦因数 µ,已知铁块 A 的质量为 m A =1.5Kg,用水平恒力 F 向左拉金属板 B,使其向左运动,弹簧秤示数的放大情况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 g 取 10m/S 2 。则 AB 间的动摩擦因数 µ=。

 (2)该同 学 还设计性地将纸带连接在金属板 B 的后面,通过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一些计时点,取时间间隔为 0.1S的几个点,如图(b)所示,各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在图中标出。则在打计数点 C 时金属板 B 的速度V=m/S,加速度 a=m/S 2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3.(9 分)有以下可供选用的实验器材及导线若干条,要求尽可能精确地测量出待测电流表的满偏电流(量程)。

 A.待测电流表 A 0 :满偏电流约为 700µA~800µA,内电阻约为 100Ω,已知表盘上的刻度均匀且总格数为 N B.电流表 A:量程为 0.6A、内电阻为 0.1ΩC.电压表 V:量程为 3V、内电阻为 3KΩ D.滑动变阻器 R:最大阻值为 200ΩE.电源 E:电动势约为 3V、内电阻为 1.5Ω F.开关 S 一只 (1)根据你的需要,“B、电流表 A”和“ C、电压表 V”中应选择。(填“B”或“C”)

 (2)在虚线框内画出你设计的实验电路图。

  (3)测量过程中,测出多组数据,其中一组数据中待测电流表 A 0 的指针偏转了 n 格,可计算出满偏电流 I m =。式中除 N、n 外,其他字母符号代表的物理量是。

 24.(14 分)公路上行驶的汽车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当前车突然停止时,后车司机可以采取刹车措施,使汽车在安全距离内停下而不会与前车相碰。通常情况下,人的反应时间和汽车系统反应时间之和为 1S。当汽车在晴天干燥的沥青路面上以 108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安全距离为 120m。设雨天时汽车轮胎与沥青路面的动摩擦因数为晴天时的 2/5,安全距离仍为 120m,求汽车在雨天安全行驶的最大速度。

 25.(18 分)如图所示。直线 MN 上方垂直纸面向里的、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质量为 m、带电量为—q(q>0)的粒子 1 在纸面内以速度 V 1 = V 0 从 O 点射入磁场,其射入方向与 MN 的夹角α=30 0 ;质量为 m、带电量为+q(q>0)的粒子 2 在纸面内以速度 V 2 = 3 V 0 也从 O 点射入磁场,其射入方向与 MN 的夹角 β=60 0 。已知粒子 1 和 2 同时分别到达磁场边界的 A、B 两点(图中未画出),不计粒子的重力及它们间的相互作用。

 (1)求两个粒子在磁场边界上的穿出点 A、B 之间的距离。

 (2)求两个粒子进入磁场的时间间隔△ t。

 (3)若 MN 下方有平行于纸面的匀强电场,且两粒子在电场 中相遇...

推荐访问:辽宁省 年高 毕业班
上一篇:考点规范练20(模块7Unit,1)
下一篇:2021年建筑工程师年度工作总结「三」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