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教育理论

来源:新加坡移民 发布时间:2020-08-07 点击:

 活用教育理论

 同事给我看了一篇优秀习作,题目是《愿望》。习作里描述了小作者的爸爸妈妈经常吵架,也不怎么爱她。有一次,父母在争执过程中意外地用开水烫伤了她的双腿,并留下了永久的伤痕。然而,她没有怨恨爸爸妈妈,心中只充满拥有一个和和美美的家的愿望。习作文字优美,语言生动形象,充满着强烈的感情,感人至深。因为习作写得非常精美,那位老师决定将《愿望》张贴在表扬栏里,以此褒奖小作者,让其他的孩子学习。

  让人万万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就在《愿望》张贴在表扬栏后的第二天,那个孩子没有到学校来上课。她的家人告诉老师她转学了。几位老师闻听异常震惊,那个孩子写出了那么美的作品,得到了表扬,干嘛还转学呢?

 在大力推行赏识教育的今天,教师却在赏识教育上碰了一颗大大的钉子。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静而思忖之,我们面对是由孩子组成的群体,是一个千变万化的情境场。由于影响教育教学成败有很多因素:人、时间、空间、媒介等,多因素作用下必然导致其复杂性,任何一个因素变化,都会使得情境发生变化。师生总是在一定的教育情境中互动交往,教育情境复杂而不确定,既规定又生成。这就意味着教育情境具有流动性和变化性。不一样的教育情境,就会需要不一样的策略。

  赏识教育离不了情境性,同样需要教师运用经验,把握好何时何地,针对何人何事,慎重用之,真正起到赏识教育的作用。如上面那个小作者的《愿望》,就习作质量来说,表扬那是没话说。可教师在张贴前是否与小作者有所沟通?是否注意到习作中蕴含的心理世界?这里赏识教育究竟该如何进行下去?这些都是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而由于教师的疏忽大意,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因此,在表扬栏里,不是说值得表扬的就要放上去,就像教师赏识性的语言一旦说出来,有时也有伤害性。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究其广义的理解来说,这是一个受教育者和教育者都在精神上不断丰富和更新的多方面的过程。同时,这个过程的特点是,各种现象具有深刻的个体性:某一条教育真理,在第一种情况下是正确的,在第二种情况下是无用的,而在第三种情况下就是荒谬的了。”教学有规律可以遵循,也有教育规律、原理运用于具体教学情境的相对最佳方法,但没有适应各种具体教学情境的固定方法。所以,一切教育经验是不能照搬照用,也不能复制,只能根据实际情况,以理论为指导,灵活运用。

推荐访问:活用 理论 教育
上一篇:公安特警纪律作风整顿活动自查自纠报告(精选)
下一篇:教会学生会读书会学习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