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题》含答案解析

来源:澳洲移民 发布时间:2021-01-20 点击:

 部 编 版 历 史 九 年 级 上 学 期 期

 末

 测

 试

 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第一部分

 选择题

 请注意: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 ,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 1 1 分, ,计 计 0 20 分)

 1.“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与此材料有关 制度是 A. 丞相制 B. 郡县制 C. 世袭制 D. 分封制 2.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A. “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B. “兼爱”、“非攻” C. “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D. “仁政”、“民贵君轻” 3.蒲松龄的名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中涉及到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哪两个历史时期(

  )

 A. 春秋和战国 B. 秦末和春秋末 C. 战国和三国 D. 秦初和汉初 4.2013 年,汉字听写大会在 CCTV1 播出,至今已举办六期。它使传承华夏文明 信念得以凝聚,汉字书写美德的观念得以传递。下列有关中国文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黄帝发明的文字使用至今 B. 甲骨文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文字 C. 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D. 秦朝的“书同文”对文字的规范化使用有重要意义 5.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 商鞅变法——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 B. 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C. 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汉与西域的相互了解与交流 D. 孝文帝改革——使中原文化得到丰富发展 6.司马迁著的《史记》,体例完备,史料详实,叙事简洁,文笔生动,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这部史书可以作为我们了解历史史实的重要参考资料,你在《史记》中能查到的历史史实是 A. 武王伐纣 B. 蔡伦改进造纸术

 C. 西晋统一全国 D. 江南地区的开发 7.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的变化反映了血缘政治逐渐走向瓦解。支持上述观点的是(

 )

 ①孔子创办私学 ②西周分封制 ③秦国军功爵制 ④隋唐科举制度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8.2019 年是西藏百万翻身农奴得解放 60 周年,西藏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成为正式的行政区是在(

 )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明朝 9.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以下时间轴中②对应的阶段特征是

  A. 国家的产生与发展 B.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10.历史人物总是与历史事件相联,下列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搭配不正确的是 A. 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 B. 宋太宗——杯酒释兵权 C. 唐玄宗——重用贤能,实行改革 D. 元世祖——推行行省制 11.两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内是座顶峰”。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 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 B. 商品经济发展,交子出现 C. 海外贸易兴盛,市舶司的设置 D.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太湖流域成为全国重要粮仓 12.诗歌是生动鲜活的历史,它向人们描绘了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沧桑。下列诗句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②“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③“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④“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③②①④ D. ④①②③ 13.下图是某同学在复习时绘制的思维导图。据此判断,他复习的主题是(

 )

  A. 明清时期废除了贵族特权 B. 明清时期分封制遭到破坏 C.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集权的加强 D. 明清时期打破了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 14.近代以来,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下表对应的条约是

  A. 《天津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5.阅读下图《1838~1852 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对图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 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持续增长 B. 五口通商便利了英国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C 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占领了中国市场 D. 中国的民族资本抵制了英国的商品倾销 16. 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作为世界上三大宗教,其共同特点是 ( ) ①都诞生于公元以前

 ②都诞生于亚洲 ③最后都为统治者所利用 ④它们的传播有利于各地区间文化交流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7.“1500 年左右,大西洋一变而成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一般看来,这一变化对欧洲人是有利的,但对其它地方(美洲、非洲等)的人则意味着灾难。”该材料体现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进程的主要特征是 A. 进步性 B. 野蛮性 C. 扩张性 D. 进步性与扩张性 18.意大利,这个拥有悠久历史和辉煌文明国家,在欧洲进入近代社会的转型时期展现了无尽的魅力。这一时期该国涌现的文化“巨人”有 ①但丁 ②哥伦布 ③达·芬奇 ④牛顿 ⑤瓦特 A. ①③ B. ①④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19.“工业革命后的欧美国家,华而不实的上层社会服装被抛弃,简朴实用的服装非常流行。原来专供上层社会享用的食品,如巧克力、果酱、茶叶等,也逐渐成为大众化的消费品。”这则材料说明 A.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B. 工业革命使资产阶级统治得到巩固 C. 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D. 工业革命改变社会生活 20.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是近代伟大的思想家,他和恩 格斯一起积极参加工人运动,及时总结运动中的经验教训,继承前人思想,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材料表明马克 思主义是 A. 前人思想的总结 B. 产生于革命实践中 C. 是宪章运动等早期工人运动的理论指导 D. 推动了法国和俄国的工人运动 第二部分

 非 选择题(共 0 30 分)

 21.丝绸之路是一条东西方 贸易通道,是一条见证几千年人类文明与冲突的伟大道路。“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朝有这样一条路,沿着这条路,东方的丝织品及冶铁等技术相继传至欧洲,西方的汗血马、音乐等也纷纷东来;唐朝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历经艰难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矢志不渝把盛唐文化传播四方…… ——摘自统编教材七年级 (1)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一中的这条路在古代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地位?何人“历经艰难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 材料二

 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海路便取

 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

 ——摘编自《海上丝绸之路》 (2)根据材料二指出“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15 世纪末,丝绸之路上发现了大量黄金为这一时代的航海事业提供了资金来源,各国开始不断组织航海家探索未知的海洋世界。哥伦布和他的船员们所处的正是这样一个大航海时代。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教材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的“大航海时代”指的是当时世界哪一热潮?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些航海探险活动的世界意义。

 材料四

 “由于新疆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而"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实施建设,为新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都提供了好机会,促进了各产业、行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交通方面,带动了陆路口岸快速发展,让更多新疆特色产品更顺畅地运出去,这样既加强了与周边地区的交流,同时也能为百姓带来一定的增收”。

 ——中国产经新闻 (4)依据材料四分析归纳“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实施,对我国新疆地区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近代面对沙俄侵略,是哪位爱国将领完成了抬棺出征收复新疆的壮举? 材料五

 “一带一路”建设不仅仅着眼于我国自身发展,而是以我国发展为契机,让更多国家搭上我国发展快车,帮助他们实现发展目标。我们要在发展自身利益的同时,更多考虑和照顾其他国家利益。要坚持正确义利观,以义为先、义利并举,不急功近利,不搞短期行为。

 ——2016 年 4 月 29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 (5)材料五体现了我国怎样的大国担当? 22.鸦片战争失败后,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提出了种种救国方案和实现中国富强的理想,并为此开始了艰难的探索实践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运动的目的。举出一例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企业。

 材料二

  (2)从材料二中的图片可以看出,维新派为宣传变法采取的方式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这次变法中直接触犯顽固派利益的措施。

 材料三 1925 年 3 月 12 日,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终年 59 岁。世人闻此噩耗,纷纷书写挽联纪念,其中蔡元培先生的挽联是: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部编《八年级上册》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并简述这场革命的主要历史功绩。

 材料四

 进步知识分子团结在《新青年》周围,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从政治观点、学术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等方面向封建复古势力进行猛烈的冲击。他们集中打击作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思想基础的孔子学说,掀起“打倒孔家店”的潮流。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运动的性质。

 (5)据以上材料归纳近代中国仁人志士探索的历程是什么? 23.民主与法治是文明社会的重要基石。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从专制、人治走向民主、法治的历史。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西方社会的法治之光】

 材料一

 这部法典刻在一根石柱上。……它保存得相当完整。它是了解巴比伦社会的重要的材料。

 ——部编《九年级上册》 (1)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一提及的这部法典的地位是什么? 材料二

 “在我们的文明史上,罗马法占循看一个独一无二的地位,它从最初一种狭小和同陋的农村共同体的法律发展为一种强大的城邦国家的法律,接着,在其发展过程中,又成为一种帝国的法律,而这个帝国

 统治着几乎为当时的人们所知道的整个文明世界.” ——何勤华等主纳《外国法制史》 (2)阅读材料二,概述罗马法体系的产生、发展过程。

 材料三

 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17 世纪和 18 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

 ——《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这一时期关于欧洲“‘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所颁布的法律性文件。

 【文明中国的法治历程】

 材料四

 它是中国历史上研究国家治理方式的学派,它提出了富国强兵、以法治国的思想,它是我国诸子百家中的一家。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教材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它”这一学派的主要思想主张。

 材料五

 一个清明社会的出现,必须以法治作为前提,而且保证执法的公平性。李世民登基伊始,便令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修订《武德律》,制定《贞观律》,后来,长孙无忌又组织 19 位大臣与法律专家为《唐律》作注,完成《唐律疏议》三十卷。

 ——《大国崛起》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唐律疏议》为该朝哪一盛世局面奠定法制基础? 材料六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参议院议决事件,咨由临时大总统公布施行”; ……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6)材料六是一份在中国最早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的文件,这一文件是什么? 24.科技引领时代发展潮流,科技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科技发展折射出社会前进的步伐,并在人类文明中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四大发明在欧洲近代文明产生前陆续传入西方。它们的出现改变了欧洲只有教士和贵族才能读书和接受高等教育的状况,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它们的出现摧毁了封建城堡,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正因为如此,西方近代科学之父培根说,中国四大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

 (1)中国四大发明先后传入欧洲,其中起桥梁纽带作用的哪一地区人?根据材料一归纳出四大发明对世界所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公元 401 年——1840 年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在世界科技发明中的比例。

 (2)认真观察材料二中三幅图片,说说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并说出导致明清时期落后的思想文化因素。

 材料三 1840 年前后,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这场革命后英国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是什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对中国的侵略使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综上所述,就科技发展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请注意: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 ,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 1 1 分, ,计 计 0 20 分)

 1.“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与此材料有关的制度是 A. 丞相制 B. 郡县制 C. 世袭制 D. 分封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王有隶子弟”可以看出,材料体现了西周的分封制。为了稳定周初政治形势,巩固统治,西周实行分封制,D 符合题意;丞相制是秦始皇实行,与题干的诸侯不符,排除 A;郡县制在秦朝时期推行,排除 B;世袭制在夏启时期开始实行,与题干“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内容不符,排除 C。故选 D。

 2.追求与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墨子思想中体现这一特点的主张是 A. “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B. “兼爱”、“非攻” C. “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D. “仁政”、“民贵君轻”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主张“兼爱”、“非攻”,选项 B 符合题意;“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是老子的思想主张,排除 A;“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和“仁政”、“民贵君轻”是孟子的思想主张,排除 CD。故选 B。

 3.蒲松龄的名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中涉及到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哪两个历史时期(

  )

 A. 春秋和战国 B. 秦末和春秋末 C. 战国和三国 D. 秦初和汉初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破釜沉舟”“卧薪尝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个是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灭大秦(巨鹿之战),另一个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吞吴国(春秋争霸)。故选 B。

 4.2013 年,汉字听写大会在 CCTV1 播出,至今已举办六期。它使传承华夏文明 信念得以凝聚,汉字书写美德的观念得以传递。下列有关中国文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黄帝发明的文字使用至今

 B. 甲骨文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文字 C. 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D. 秦朝的“书同文”对文字的规范化使用有重要意义 【答案】A 【解析】

 【详解】汉字的发展过程中经过了诸多的演变,黄帝是传说中的人物,他所发明的文字今日已经不复存在和使用,故 A 符合题意,故选 A;甲骨文是我国现存一直最早的文字,出现于商朝时期,BC 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秦朝的“书同文”统一了全国的文字,对文字的规范化使用有重要意义,D 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 A。

 5.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 商鞅变法——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 B. 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C. 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汉与西域的相互了解与交流 D. 孝文帝改革——使中原文化得到丰富发展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故B错误,但是符合题意;战国时期,秦国进行了商鞅变法,使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A 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西汉与西域的交流,故 C 不符合题意;北魏孝文帝进行了改革,使中原文化得到丰富发展,故排除 D项。故选 B。

 6.司马迁著的《史记》,体例完备,史料详实,叙事简洁,文笔生动,成为后世编写史书的典范。这部史书可以作为我们了解历史史实的重要参考资料,你在《史记》中能查到的历史史实是 A. 武王伐纣 B. 蔡伦改进造纸术 C. 西晋统一全国 D. 江南地区的开发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史记》记载的是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武王伐纣在这一段历史时期内,可以查阅,故 A正确;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东汉时期,没有在这一段历史时期内,故排除 B 项;西晋也没有在这一时期,故排除 C 项;江南地区得到开发是在西晋时期,故排除 D项。故选 A。

 7.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官员选拔制度的变化反映了血缘政治逐渐走向瓦解。支持上述观点的是(

 )

 ①孔子创办私学

 ②西周分封制 ③秦国军功爵制 ④隋唐科举制度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孔子创办私学与官员选拔制度无关;西周分封制按血缘关系进行分封;秦国军功爵制、隋唐科举制度都与血缘政治无关 所以③④符合题意,①②不符合题意,即 D 符合题意,ABC 不符合题意,故选择 D。

 8.2019 年是西藏百万翻身农奴得解放 60 周年,西藏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成为正式的行政区是在(

 )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明朝 【答案】C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设宣政院直接统辖西藏,标志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选项 C 符合题意;唐朝是西藏称吐蕃,选项 ABD不符合题意,故选 C。

 9.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学好历史,以下时间轴中②对应的阶段特征是

  A. 国家的产生与发展 B.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对应在 581-907 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581 年隋文帝建立隋朝。618 年隋朝灭亡,唐朝建立。907年唐朝灭亡。隋唐时期是我国第二个大一统时期,隋唐在民族关系对外交流,科学技术,文化艺术以及政治上都有很大的建树,呈现出繁荣、富强的景象,因此隋唐时期的特点是繁荣与开放。C 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 2070 年夏朝建立,这是我国第一个王朝。因此国家的产生与发展是指夏商周时期。,A 错误;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指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B 错误;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指的是辽宋夏金元时期,D 错误。综上故选 C。

 10.历史人物总是与历史事件相联,下列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搭配不正确的是 A. 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 B. 宋太宗——杯酒释兵权

 C. 唐玄宗——重用贤能,实行改革 D. 元世祖——推行行省制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改革自唐朝末年以来的武将专权积弊,赵匡胤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了禁军将领的兵权,牢牢的控制了军队。赵匡胤是宋太祖,宋太宗是赵光义,B 搭配错误,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A 搭配正确,不符合题意;唐玄宗统治时期,重用贤能,实行改革,整顿 吏治,裁汰冗员,改革税制。C 搭配正确,不符合题意;元朝建立后,忽必烈在地方上设立行省制度,D 搭配正确,不符合题意。综上故选 B。

 11.两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内是座顶峰”。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 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 B. 商品经济发展,交子出现 C. 海外贸易兴盛,市舶司的设置 D.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太湖流域成为全国重要粮仓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两宋时期的阶段特征是民族政权并立,国家是分裂状态,故 A符合题意;北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故 B 不符合题意;为了加强海外贸易的管理,设置了市舶司,故排除C 项;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太湖流域成为全国重要粮仓,故排除 D 项。故选 A。

 12.诗歌是生动鲜活的历史,它向人们描绘了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沧桑。下列诗句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②“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③“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④“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③②①④ D. ④①②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这体现了唐代鉴真东渡;“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这体现了三国时诸葛亮的智慧;“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这体现了清代郑成功收复台湾;“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这体现了明代戚继光抗倭;故 B 符合题意,ACD 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13.下图是某同学在复习时绘制的思维导图。据此判断,他复习的主题是(

 )

  A. 明清时期废除了贵族特权 B. 明清时期分封制遭到破坏 C.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集权的加强 D. 明清时期打破了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明朝建立后,明太祖认为宰相权力太大会威胁到皇权,为了加强君权,明太祖在中央,废除丞相,设置了殿阁大学士,撤销中书省,权分六部。雍正帝设立军机处,标志着我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我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君主专制制度的不断强化说明了我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危机,所以 C 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 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 C。

 14.近代以来,清政府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下表对应的条约是

  A. 《天津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中的国家“俄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等可知,表格反映的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 4.5 亿两,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D符合题意;《天津条约》是在英法联军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签订,与表格内容不符,A排除;《北京条约》是在英法联军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签订,B排除;1895 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C 排除。故选择 D。

 15.阅读下图《1838~1852 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对图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 鸦片战争后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持续增长 B. 五口通商便利了英国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C. 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占领了中国市场 D. 中国的民族资本抵制了英国的商品倾销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图表信息可知,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并不是持续增长,其中1847年以后下降,故 A 表述错误,不合题意;1842 年《南京条约》签订后,五口通商便利了英国对中国的商品输出,故 B 表述正确,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占领了中国市场,故 C 不合题意;中国长期以来自给自足的农业、手工业对于英国倾销的商品形成抵制作用,故 D 表述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 B。

 16. 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作为世界上三大宗教,其共同特点是 ( ) ①都诞生于公元以前

 ②都诞生于亚洲 ③最后都 统治者所利用 ④它们的传播有利于各地区间文化交流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伊斯兰教诞生于六世纪末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基督教产生于 1 世纪的巴勒斯坦地区,佛教起源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古代印度。可排除①都诞生于公元以前。②③④是世界三大宗教的共同点,B项符合题意;答案选 B。

 17.“1500 年左右,大西洋一变而成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一般看来,这一变化对

 欧洲人是有利的,但对其它地方(美洲、非洲等)的人则意味着灾难。”该材料体现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进程的主要特征是 A. 进步性 B. 野蛮性 C. 扩张性 D. 进步性与扩张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新航路开辟后,“大西洋一变而成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体现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进程的进步性,同时欧洲的殖民扩张给亚非拉地区带来了沉重灾难,因此“对其它地方(美洲、非洲等)的人则意味着灾难”,体现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进程的殖民扩张性,故选择 D 项;ABC 项均没有全面体现材料的主旨,排除。

 18.意大利,这个拥有悠久历史和辉煌文明国家,在欧洲进入近代社会的转型时期展现了无尽的魅力。这一时期该国涌现的文化“巨人”有 ①但丁 ②哥伦布 ③达·芬奇 ④牛顿 ⑤瓦特 A. ①③ B. ①④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4-17 世纪在欧洲发生了资本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文艺复兴中涌现了大量的文化巨人,包括文艺复兴的先驱——意大利诗人但丁、美术三杰之一——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①③正确,A 正确;题干要求的是文化巨人,哥伦布是伟大航海家,不符合要求,②错误。牛顿、瓦特是英国人,不是意大利人,因此④⑤错误。因此 BCD 错误。综上故选 A。

 19.“工业革命后的欧美国家,华而不实的上层社会服装被抛弃,简朴实用的服装非常流行。原来专供上层社会享用的食品,如巧克力、果酱、茶叶等,也逐渐成为大众化的消费品。”这则材料说明 A.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B. 工业革命使资产阶级统治得到巩固 C. 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D. 工业革命改变社会生活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华而不实的上层社会服装被抛弃,简朴实用的服装非常流行。原来专供上层社会享用的食品,如巧克力、果酱、茶叶等,也逐渐成为大众化的消费品。”可知,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生活,故 D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科技,故排除A项;没有涉及政治角度,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故排除 C 项。故选 D。

 20.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是近代伟大的思想家,他

 和恩 格斯一起积极参加工人运动,及时总结运动中的经验教训,继承前人思想,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材料表明马克 思主义是 A. 前人思想 总结 B. 产生于革命实践中 C. 是宪章运动等早期工人运动的理论指导 D. 推动了法国和俄国的工人运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信息“他和恩 格斯一起积极参加工人运动,及时总结运动中的经验教训,继承前人思想,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可知,此内容表明马克 思主义产生于革命实践中,故 B 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前人思想的总结、推动了法国和俄国的工人运动,故 AD 不合题意;是宪章运动等早期工人运动的理论指导表述错误,故 C 不合题意。故此题选 B。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0 30 分)

 21.丝绸之路是一条东西方的贸易通道,是一条见证几千年人类文明与冲突的伟大道路。“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朝有这样一条路,沿着这条路,东方的丝织品及冶铁等技术相继传至欧洲,西方的汗血马、音乐等也纷纷东来;唐朝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历经艰难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又矢志不渝把盛唐文化传播四方…… ——摘自统编教材七年级 (1)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一中的这条路在古代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地位?何人“历经艰难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 材料二

 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的主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

 ——摘编自《海上丝绸之路》 (2)根据材料二指出“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15 世纪末,丝绸之路上发现了大量黄金为这一时代的航海事业提供了资金来源,各国开始不断组织航海家探索未知的海洋世界。哥伦布和他的船员们所处的正是这样一个大航海时代。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教材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的“大航海时代”指的是当时世界哪一热潮?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些航海探险活动的世界意义。

 材料四

 “由于新疆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而"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实施建设,为新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都提供了好机会,促进了各产业、行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交通方面,带动了陆路口岸快速发展,让更多新疆特色产品更顺畅地运出去,这样既加强了与周边地区的交流,同时也能为百姓带来

 一定的增收”。

 ——中国产经新闻 (4)依据材料四分析归纳“一带一路”战略规划的实施,对我国新疆地区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近代面对沙俄侵略,是哪位爱国将领完成了抬棺出征收复新疆的壮举? 材料五

 “一带一路”建设不仅仅着眼于我国自身发展,而是以我国发展为契机,让更多国家搭上我国发展快车,帮助他们实现发展目标。我们要在发展自身利益的同时,更多考虑和照顾其他国家利益。要坚持正确义利观,以义为先、义利并举,不急功近利,不搞短期行为。

 ——2016 年 4 月 29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 (5)材料五体现了我国怎样的大国担当? 【答案】(1)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中国和其他国家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玄奘 (2)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答出其中一点)

 (3)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4)①为新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都提供了好机会,促进了各产业、行业的快速发展。②带动了陆路口岸快速发展,让更多新疆特色产品更顺畅地运出去。

 ③加强了与周边地区的交流,为百姓带来一定的增收(答出其中一点);左宗棠。

 (5)让更多国家搭上我国发展快车,帮助他们实现发展目标,以义为先、义利并举 【解析】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条路指的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中国和其他国家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唐太宗在位时,玄奘出游到天竺,从那里带回来了佛经。

 (2)根据材料“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可知,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荣的原因是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

 (3)根据材料“丝绸之路上发现了大量黄金为这一时代的航海事业提供了资金来源,各国开始不断组织航海家探索未知的海洋世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航海时代”指的是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加强了欧洲、亚洲、非洲之间的联系,使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

 (4)根据材料“为新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都提供了好机会,促进了各产业、行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交通方面,带动了陆路口岸快速发展,让更多新疆特色产品更顺畅地运出去,这样既加强了与周边地区的交流,同时也能为百姓带来一定的增收”可知,“一带一路”的实施为新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都提供了好机会,促进了各产业、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陆路口岸快速发展,让更多新疆特色产品更顺畅地运出去。

 加强了与周边地区的交流,为百姓带来一定的增收。19 世纪 60、70 年代,沙俄入侵我国

 新疆,左宗棠为了收复新疆,抬棺出征。

 (5)根据材料“以我国发展为契机,让更多国家搭上我国发展快车,帮助他们实现发展目标。我们要在发展自身利益的同时,更多考虑和照顾其他国家利益。”可知,让更多国家搭上我国发展快车,帮助他们实现发展目标,以义为先、义利并举,这些体现了我国的大国担当。

 22.鸦片战争失败后,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提出了种种救国方案和实现中国富强的理想,并为此开始了艰难的探索实践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运动的目的。举出一例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企业。

 材料二

 (2)从材料二中的图片可以看出,维新派为宣传变法采取的方式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这次变法中直接触犯顽固派利益的措施。

 材料三 1925 年 3 月 12 日,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终年 59 岁。世人闻此噩耗,纷纷书写挽联纪念,其中蔡元培先生的挽联是: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

 ——部编《八年级上册》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并简述这场革命的主要历史功绩。

 材料四

 进步知识分子团结在《新青年》周围,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从政治观点、学术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等方面向封建复古势力进行猛烈的冲击。他们集中打击作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思想基础的孔子学说,掀起“打倒孔家店”的潮流。

 ——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运动的性质。

 (5)据以上材料归纳近代中国仁人志士探索的历程是什么? 【答案】(1)剿发捻 勤远略(或维护清朝统治);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写出其一)

 (2)组织学会创办报刊;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3)三民主义;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4)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5)由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到思想文化的过程 【解析】

 【详解】(1)第一问可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然后概括得出洋务运动的目的;第二问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 19 世纪 60 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先后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2)第一问可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图片一中的报纸名称”“图二的表头名称”,便可以得出维新派为宣传变法采取的方式有组织学会、创办报刊;第二问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98 年,光绪帝发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令,主要内容有: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等,这直接触犯顽固派利益,所以变法遭到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最终失败。

 (3)第一问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第二问,对材料有效信息“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从材料中提取“集中打击作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思想基础的孔子学说,掀起“打倒孔家店”的潮流”,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5)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主张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主张学习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思想文化,所以近代中国仁人志士探索的历程是由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到思想文化的过程。

 23.民主与法治是文明社会的重要基石。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是一部从专制、人治走向民主、法治的历史。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西方社会的法治之光】

 材料一

 这部法典刻在一根石柱上。……它保存得相当完整。它是了解巴比伦社会的重要的材料。

 ——部编《九年级上册》

 (1)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一提及的这部法典的地位是什么? 材料二

 “在我们的文明史上,罗马法占循看一个独一无二的地位,它从最初一种狭小和同陋的农村共同体的法律发展为一种强大的城邦国家的法律,接着,在其发展过程中,又成为一种帝国的法律,而这个帝国统治着几乎为当时的人们所知道的整个文明世界.” ——何勤华等主纳《外国法制史》 (2)阅读材料二,概述罗马法体系的产生、发展过程。

 材料三

 尽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国永远地分隔开来,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17 世纪和 18 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最大的公约数是关于“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

 ——《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索)》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这一时期关于欧洲“‘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所颁布的法律性文件。

 【文明中国的法治历程】

 材料四

 它是中国历史上研究国家治理方式的学派,它提出了富国强兵、以法治国的思想,它是我国诸子百家中的一家。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教材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它”这一学派的主要思想主张。

 材料五

 一个清明社会的出现,必须以法治作为前提,而且保证执法的公平性。李世民登基伊始,便令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修订《武德律》,制定《贞观律》,后来,长孙无忌又组织 19 位大臣与法律专家为《唐律》作注,完成《唐律疏议》三十卷。

 ——《大国崛起》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唐律疏议》为该朝哪一盛世局面奠定法制基础? 材料六 “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参议院议决事件,咨由临时大总统公布施行”; ……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6)材料六是一份在中国最早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的文件,这一文件是什么? 【答案】(1)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从“农村共同体的法律”到“强大的城邦国家的法律”,再到“一种帝国的法律”(至少写出两点)

 (3)《权利法案》;《人权宣言》 (4)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制度

 (5)贞观之治 (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解析】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部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这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根据材料“它从最初一种狭小和同陋 农村共同体的法律发展为一种强大的城邦国家的法律,接着,在其发展过程中,又成为一种帝国的法律”可知,罗马法经历了从“农村共同体的法律”到“强大的城邦国家的法律”,再到“一种帝国的法律”。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后,为了限制国王权利,颁布了《权利法案》。在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了《人权宣言》,它们是“权利”的诉求或“人权”的伸张。

 (4)根据材料“它提出了富国强兵、以法治国的思想,它是我国诸子百家中的一家”可知,这是法家的思想,主张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制度。

 (5)根据材料“李世民登基伊始,便令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修订《武德律》,制定《贞观律》”可知,这部法律是唐太宗在位时颁布的,唐太宗在位时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景象。

 (6)根据材料“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可知,这份文件是中华民国成立时期,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利,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4.科技引领时代发展潮流,科技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科技发展折射出社会前进的步伐,并在人类文明中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四大发明在欧洲近代文明产生前陆续传入西方。它们的出现改变了欧洲只有教士和贵族才能读书和接受高等教育的状况,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它们的出现摧毁了封建城堡,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正因为如此,西方近代科学之父培根说,中国四大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

 (1)中国四大发明先后传入欧洲,其中起桥梁纽带作用的哪一地区人?根据材料一归纳出四大发明对世界所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公元 401 年——1840 年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在世界科技发明中的比例。

 (2)认真观察材料二中三幅图片,说说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并说出导致明

 清时期落后的思想文化因素。

 材料三 1840 年前后,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这场革命后英国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是什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对中国的侵略使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综上所述,就科技发展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1)阿拉伯人(或阿拉伯地区);改变了欧洲教育的状况,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至少写出其中两点)

 (2)由领先世界到落后于西方(或所占比例总趋势由多到少);八股取士制度 (3)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现代工厂制度确立;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科技引领时代发展潮流,科技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科技发展折射出社会前进的步伐,并在人类文明中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言之有理)

 【解析】

 【详解】(1)中国四大发明先后传入欧洲,其中起桥梁纽带作用的阿拉伯人。中国的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依据材料一的“它们的出现改变了欧洲只有教士和贵族才能读书和接受高等教育的状况,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可以归纳出四大发明对世界所产生的影响是:改变了欧洲教育的状况,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依据材料一的“它们的出现摧毁了封建城堡,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正因为如此,西方近代科学之父培根说,中国四大发明‘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可以归纳出四大发明对世界所产生的影响是: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2)分析材料二的“公元 401 年——1840 年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在世界科技发明中的比例”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科技在世界科技史上的地位发生的变化是:所占比例总趋势由多到少,由领先世界到落后于西方。导致明清时期落后的思想文化因素是科举实行八股取士制度,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和进步。

 (3)根据材料三的“1840 年前后,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可知这场革命指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现代工厂制度确立起来。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使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4)综上所述,我对科技发展问题的认识有:科技引领时代发展潮流,科技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科技发展折射出社会前进的步伐,并在人类文明中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要注意趋利避害。

 部 编 版 历 史 九 年 级 上 学 期

 期

 末

 测

 试

 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推荐访问:上学期 九年级 试题
上一篇:清明节祭祀捐款倡议书优秀
下一篇: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地理《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