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令家长心惊的话题――自杀低龄化】

来源:澳洲移民 发布时间:2019-08-20 点击:

  不久前在北京结束的第三届中美精神病学术会议的一份资料显示,自杀已成为我国青少年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更令专家震惊的是,青少年自杀呈明显的低龄化趋势。   自杀,顾名思义是在绝望情绪下的一种自我毁灭行为。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仅有一次,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正值人生花季的孩子失去了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和企盼进而失去了对生命的渴望与留恋?
  
  自杀低龄化绝非危言耸听
  
  近些年,关于青少年自杀的个案报道很多,仅我手边就找到数十例。读着那些冰凉的文字,让人不愿相信这些实例:
  1995年9月,香港连续发生两起“精英班”学生跳楼自杀案件。其中年仅10岁的健仔是从18楼跳下,当场死亡;
  1996年6月,河北省鸡泽县一小学五年级男生因考试不及格被罚服农药自杀;
  1998年3月,辽宁省铁法市一高二女生,因学习成绩下降跳楼自杀;
  1998年6月,吉林省长春市一初三女生,因“老师把我同小流氓相提并论”卧轨自杀;
  1999年6月,湖北省鄂州市一初二女生因外语成绩不理想受到家长批评跳楼自杀;
  1999年8月,吉林省一女生因家庭贫困产生自卑心理卧轨自杀;
  2000年2月,云南昆明一初二男生因上学期成绩未进入班级前三名服农药自杀;
  2000年3月,广东省顺德市杏坛镇一初三男生因家长不让玩游戏机上吊自杀;
  2004年3月,上海市某初三男生因家长不给钱旅游而吃药自杀;
  2004年11月,北京市某高二女生因恋爱家长不同意自杀;
  2005年4月30日,高考在即,北京延庆县一中高三学生郭某因害怕考不上大学被父亲责骂,在学校扎死一名同学后自杀;
  6月13日,中考前一天,广州某中学初三女生阿珊,忽然觉得“活着没意思”,在家里喝下致命的药物;
  6月27日,合肥市一名高三女生因高考成绩不理想,哭泣着跳入汹涌的河流……
  以上个案中,自杀者年龄大的十六七岁,小的仅十岁。让人惋惜其小小年纪放弃生命的同时,不得不思考:孩子们为什么会自杀?我们的教育少了什么?如何预防自杀的低龄化倾向?
  
  孩子为什么会自杀
  
  要探讨孩子自杀的原因,一位资深教师提出,首先要从成人身上找原因,而成人包括孩子的教师、家长,家长是最重要的原因。
  1.过高的期望可能成为无形杀手
  在世纪交替的时刻,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观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新与旧的交替撞击中,由于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升学、就业等客观压力的存在,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态也发展到极点。每个孩子的父母早早为孩子勾画出上重点、读大学、出国留学的美好蓝图,无形中,学习成绩的好坏似乎成了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
  在某区重点中学读初二的刘萍是学校里颇有名气的“小作家”。她在小学就获得过全国小学生作文比赛三等奖,进了中学后,学习更是努力,是父母眼中的乖乖女。但刘萍在一篇作文中写道:我觉得生命是一个怪圈,至少对我如此。我活着似乎就是为了考试,考试是为了升学,升学就意味着你拥有了参加新一轮考试的资格……
  刘萍在接受采访中告诉我们,她经常感到紧张、惶恐、害怕自己的成绩降下来。这种情形从初中一年级就有。万一考砸了,我该怎么办?刘萍时常被这个问号逼得抑郁、惶惑。
  学业负担沉重、父母过高的期望不仅使孩子失去了求学的乐趣,还给孩子心理上增加了巨大的压力。压力过大会影响孩子心理的身心健康,这已经得到很多专家的证实。早在1993年,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布鲁斯,麦艾温就专门研究过压力与疾病的关系,并指出:过重的心理压力会导致肠胃不适,可能伤害到大脑甚至损及记忆。更为严重的是会使人心理崩溃,采取自杀等极端手段寻求解脱。
  当孩子为父母的高期望备感压力时,很少有家长能从孩子的心理上给以关注。一位初中生的母亲本身是搞教育的,但是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有时她刚刚劝导学生的家长不要逼孩子太甚,回到家里却要告诫自己的儿子:唯有努力学习,否则别无出路。
  试想,当家长无时无刻不瓴念叨着学习不好没有出路时,潜移默化中孩子便形成“学习不好没活路”的想法。一旦发生变故,后果不堪设想。前面提到的自杀者中,绝大部分孩子都是因学业的不理想才付出生命的代价。
  为什么不能让孩子以成为一个普通劳动者作为人生的理想呢?很多家长表示:这都是为让孩子有出息、比父母生活得好。确实,在这个社会转轨的特定时期,人们大都有一种浮躁情绪。似乎只有做大款、当老板才是人生的成功,而像张秉贵、石传祥这样的行业状元早已不再是人生追求的典范。也正因此,家长才会在爱的旗帜下,对孩子施以重压。
  雨果说过:苛求等同于毁灭。在教育子女方面,做家长的切忌一味高标准、严要求,而应从自己做起,多一点平常心,进而使孩子能正确面对学习上的挫折与失败。
  2.自我为中心――脆弱的心灵不堪一击
  2005年3月9日,福建省福州市一高一男生因玩游戏机被父亲藏起来,便抑郁寡欢,虽经母亲劝解,却仍在当晚上吊自杀。他在遗书中写道:“我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留恋,但你们把我逼上绝路。”
  一个风华正茂的少年,仅因家长不让玩游戏机这点琐事,便认定“你们把我逼上了绝路”,究其根源,应该说是孩子太以自我为中心。
  著名德育教育专家刘树谦指出:当代青少年普遍存在一个突出问题――凡事以我为价值取向,从而忽视甚至无视他人的利益和感受
  在独生子女日渐增多的今天,家长们尽其所能地给孩子提供了优越的生活条件,却忽视了正常的德育教育和心理素质培养。由于“四二一”家庭结构的增多,孩子得到的是来自两代人的几近完美的照顾。由于从小在家庭中以孩子为中心,使孩子渐渐形成了自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一事当前,“我只要高兴就好”。于是养成了说一不二、我行我素,习惯于旁人众星捧月的习惯。生活中稍遇挫折(比如受到师长的批评、某个要求未被满足、某件事情未能达到理想目标),便会产生失意、孤寂、烦躁、抑郁等情绪,进而造成行为上的失控。心理学家早就指出,有自杀倾向的孩子往往是内向、抑郁的孩子。对此,我们的家长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3.培养健康心理预防悲剧的发生
  由于青少年自杀现象的增多,精神卫生专家、社会学家、教育学家联合发出呼吁:全社会共同努力,积极参与预防青少年自杀。
  如何才能阻止青少年自杀呢?一位心理学专家说:消极情感产生于消极行为之前,与其忙碌不停地处理消极行为,不如重视引起消极行为的情感原因,防患于未然。从这个意义上说,家长做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重视孩子的品德、性格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上,负有重要的责任。
  具体说来,家长应在家庭教育中重视孩子健康心理 的培养,着意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使孩子认识到:第一只有一个,人生难免失意。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奋斗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奋斗的结果。一位读于清华大学的学生告诉我,几年前,他中考失利,进了一所普通高中。那时一贯是学习尖子的他“死的心都有了”,他的父母没有责备他,父亲说“只问耕耘莫问收获,努力了就好”;母亲劝他“人生不全是如意。哪儿跌倒就从哪儿爬起来”。结果他很快稳定了情绪,加倍努力地学习。最终考上了理想的大学。他说,父母当年的告诫,不仅使他当年顺利走出了低谷,而且足可让他受益一生。
  关注孩子人格发展,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需要为人父母者较高的综合素质和现代的教育理念。只有这样,家长才会及时发现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疾病,如偏执人格、孤独症、抑郁症等,并针对孩子的情况给以积极的健康引导,从而避免孩子出现心理偏差。
  日前,北京的中小学校园里一度流行一本《死亡日记》。这是一位小学生自杀前留给世界的最后痕迹。为什么要看这种读物?学生的说法各不相同:有说图新鲜猎奇的;有说赶时髦,大家都看我也看的;还有说从中寻找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的,因为小作者在日记中写到的,可能是我们正切身感受的。孩子开始关注生与死的问题,这是一个颇值得家长重视的现象。然而笔者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家长以生硬的作法对待孩子处于萌芽状态的人生疑惑。
  当笔者提出:“家长是否同意看这本书”时,几乎所有被问到的孩子都以摇头作答。看都不允许,讨论就更不可能了。孩子的说法是,大人要听说你看这种书,准说你“不学好”。然而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一位热线咨询员指出:如果发现孩子在关注死亡的话题,家长最应该做的是,和孩子一起正视死亡问题,并进一步引导孩子认识死亡的真面目。家长可以通过聊天、讨论等方式让孩子认识到生命是无价的,自杀是一种可悲、可叹的愚蠢行为,它不仅于事无补,而且带来无穷的后患。并且要针对孩子学业上的挫折等让孩子认识到,人生的挫折都是暂时的,都是可以解决的,任何情况下都不应以生命做代价。这位咨询员强调,青少年自杀大都属冲动行为,如果家长能抓住孩子的心理,进行适时的开导,相信很多悲剧可以避免。
  教育是全社会关注的话题,家庭教育更是其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北京师范大学郑日昌教授指出:培养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离不开家庭教育。家长应该认识到,培养孩子具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个性远比单纯的智力教育要重要得多,也复杂得多。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一位家长都不应再满足于对孩子“保姆式”的照顾,而应该从现在做起,从思想、心理、性格、品质上引导孩子,做孩子人生的引路人。

推荐访问:心惊 自杀 低龄 家长
上一篇:学习感动
下一篇:哈工大博士生待遇【哈工大博士生凄美爱情震撼冰城】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