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长石可殃及胰腺 胰腺肿瘤图片

来源:澳洲移民 发布时间:2019-04-09 点击:

  胆石症是一种常见病,它不仅可引起胆囊炎,还会引发危害极大的疾病――胰腺炎(在我国,胰腺炎多为胆源性的)。   胆石症为何会累及胰腺呢?这还需从它们的解剖关系说起。胆道系统与胰腺中的胰管有一个共同开口,这个共同开口周围被肝胰壶腹括约肌(即奥狄括约肌)包绕和“守护”,恰似一道共同进出的门。正常情况下,胆汁和胰液能顺畅地通过这个共同开口进入十二指肠。当胆道系统结石阻塞这个共同开口时,可引起肝胰壶腹括约肌痉挛水肿,此时胆汁和胰液就不能顺畅地通过,导致部分无法流出的胆汁、胰液返流入胰管内,引起胰管内压力升高,胰腺组织破坏,胆汁、胰液及被激活的胰蛋白酶可渗入胰腺实质,具有高度活性的胰蛋白酶对胰腺进行“自我消化”,引起胰腺炎。
  一般地说,胆石症患者突然出现中上腹或稍偏右侧的剧烈腹痛(可放射到肩背部),并伴有恶心、呕吐、出现黄疸,发热38℃左右,血清淀粉酶、白细胞和血清谷草转氨酶(ALT)均升高,这一切都提示胆石症可能合并了胰腺炎。此时若做B超和CT检查,可明确诊断。如病情进一步发展,患者的热度继续升高,腹痛加剧,甚至出现休克、呼吸衰竭等症状,将危及生命。
  因此,为了预防胰腺炎,必须重视胆石症。国际胆石症预防会议提出胆石症的三级预防:初级预防针对尚未出现结石的高危人群(如肥胖者大于40岁女性等),二级预防针对有结石但尚未出现症状的人群,三级预防针对治疗后需预防复发的胆石症患者。无论哪一级预防,都要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具体地说,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饮食日常饮食应注意营养均衡,荤素合理搭配,避免油腻食品;也可适量食入高胆固醇、高蛋白质食物,以促进胆汁及时排出。但如果平时过多食入动物脂肪、蛋白质和精制糖类食品,而纤维素摄入减少,以致胆汁中的胆固醇含量增加,就容易形成胆固醇结晶,引发胆固醇结石。还有一些长期食素者,因胆红素不能被有效降解,会导致胆色素结石的发生。在此推荐一些有利于预防胆石症的食品:①竹笋:含有大量粗纤维,其中木质素可结合胆汁酸,果酸可以吸收胆固醇,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等的吸收。②香菇:含有一种特有的香菇素,可以有效降低血中的胆固醇含量,香菇多糖又能提高机体免疫力。③深海鱼油: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可降低血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据说,因纽特人生活在冰天雪地中,常年食用高胆固醇、高蛋白动物性食品,很少食用蔬菜和水果,却几乎不长胆结石,这可能与他们常年摄入深海鱼油有关。此外,常食坚果类、豆类、柑橘等,烹调时多用炖、煮、蒸,少用煎、炸、炒的方法,对预防胆石症也有一定作用。
  
  2.科学减肥肥胖者因胆汁中胆固醇含量偏高,又由于缺乏运动,使得胆囊收缩功能不佳,所以胆石症的发生率较一般人高。因此,肥胖者减肥应注意控制高胆固醇、高蛋白质食品的摄入,要增加运动。平时饮食应注意规律性,如果饮食不规律,经常不吃早餐等,使得胆囊收缩功能受损,也会导致胆石症。某些减肥药声称每星期减去2―3千克体重,实际上减去的大部分是水分而不是脂肪。一般地说,每周减轻体重0.5―1千克比较安全,可以减少胆石症的发病率。
  
  3.注意个人卫生据统计,胆色素结石患者在欧美国家少见,而在我国与东南亚国家比较多见。究其原因,因为后者的胆道寄生虫和细菌感染发生率高,而蛔虫卵和细菌可作为胆色素结石的核心,诱发胆色素结石的发生。有调查发现,165克醉虾中可以检出42只华枝睾吸虫,即吃两三只醉虾就可能感染华枝睾吸虫囊蚴,而这种囊蚴可以在醋中存活2小时以上。因此,注意个人卫生,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把好“嘴巴关”,不生食水产品,就可避免肠道寄生虫和细菌感染。
  此外,雌激素可以增加胆汁中胆固醇浓度,若长期服用雌激素可导致胆石症的发病率上升;长期服用某些降血脂药物如安妥明等,已证实有致石作用;多次妊娠可造成胆汁成分变化和胆囊收缩功能障碍,也可导致胆石症发病率上升。有上述情况者尤应防止胆石症。
  有资料表明,约50%的无症状胆石症患者5―10年后会出现各种症状或合并胰腺炎,因此,对胆石症患者来说,遇到以下情况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①凡B超查出多发性胆囊小结石患者因小结石容易进入胆总管引起堵塞而诱发胰腺炎,故无论有无症状,都应及时行胆囊切除术。②有胆总管结石或部分肝内胆管结石的患者,由于这些部位的结石容易下移,导致胆总管下端堵塞而诱发胰腺炎,故也应及时行胆囊切除术加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或经皮胰胆管造影取石。③原来有胰腺炎病史的胆石症患者,为了防止胰腺炎再次发作,一般需要手术治疗。
  有些患者胆囊内结石的直径大于1厘米,而如此大的结石一般不容易通过胆囊管进入胆总管而诱发胰腺炎,如果患者毫无症状,可以定期随访观察,一般每3―6个月做一次B超,以观察结石的变化。

推荐访问:胆道 殃及 胰腺 石可
上一篇:控制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及其全球传播:抗微生物药物分类 目录
下一篇:【男人也有那几天】男人每个月都有低潮期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