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挑战

来源:加拿大移民 发布时间:2020-11-27 点击:

“微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新媒体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手机为终端,快速便捷地传播图文并茂、试听结合的信息为核心,成为当前信息传播的主流,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是高校教育必需开设的课程:首先,旨在培养学生从理论知识到社会实践的问题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其次,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任何时候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微时代”的到来,给思政教育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直面挑战、积极应对挑战是高校思政教育者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微时代”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一)“微时代”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机遇。随着微信、微博、各种短视频社交软件的普及,逐渐取代了人们过去通过阅读纸质报刊、看电视获取信息的方式,新媒体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微时代”的到来,丰富了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资源,让教育信息更加快捷地传递给受教育者,并且方便了双向的交流和沟通。

(二)“微时代”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挑战。“微时代”对高校思政教育是一把双刃剑,带来了诸多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挑战。1.主流意识领域话语权受到冲击。在信息传播不发达的年代,群众的信息接受主要来自于电视、报刊等,意识形态领域党和国家把握着话语权。学生进入高校后,高校利用思政教育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理想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断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如今,信息传播技术高速发达,各种信息不经筛选充斥着网络。首先,我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社会阶层分化加剧,出现了不同的利益群体各自不同的利益诉求、不同的政治理想都通过网络表现出来。其次,随着网络技术的发达与经济全球化的加剧,使得西方的各种不同观点、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甚至消极、不健康和反动的思想观点大量涌入,致使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高校学生对于各种信息的分辨能力不强,容易在各种经过包装的不同意识形态的观点中迷失方向,甚至可能背离社会主义理想。同时,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接收到不同意识形态的观点,而学校的思政教育开设课程时间有限,致使高校在学生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遭到冲击,不再是高校学生接受思想教育的唯一途径。2.思政教师引导作用受到冲击。高校课程设置中很多存在重专业轻思政教育的现象,因此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历史经验教训,对基本对马克思中国化理论进行传播,以此鼓励学生坚定社会主义理性不动摇,不断学习马克思中国化理论、关注时事、分析时事、关注未来。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到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这让学生不再热衷于上思政课,认为通过网络也能够学习到相应的理论知识。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作用首先是理想信念,其次才是具体的理论知识。“微时代”的到来给老师的引导作用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迫使老师不断接受新的知识,采用新的手段进行教学,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发挥老师在理想信念、理论知识、具体社会实践中的引导作用。3.高校思政教育模式受到冲击。目前对高校,多数通过开设《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马克思主义原理》《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来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开设的这些课程偏重理论知识,课时量少,内容多,上课教师只能采用传统的讲授模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微时代”的到来,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多种多样,不再拘泥于课堂学习中的信息输入,对信息输出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校教师单纯的语言信息输出无法让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的目的。课堂教学形式单一,内容陈旧,导致学生没能在课堂中明白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基本内容、核心思想与价值追求究竟是什么,课后也没能灵活运用课堂中的理论知识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实践。“微时代”的到来,变革了信息的输出和接收方式,对高校思政教师的教育形式、教育内容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高校现行的教育模式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二、“微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应对策略 “微时代”的来临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巨大的挑战,高校思政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受教育者思想道德与素质提升、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坚决拥护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有着重要作用,是国家意识形态战略的重要部署。2019年党中央出台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明了当前高校思政教育的方向。作为重要的社会主义理论宣传的平台,高校不能逃避“微时代”带来的挑战,必须因材施教,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挑战。

(一)学院方面。学院是学校开设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者,指导和监督思政教育的开展,对思政教育者工作进行考核。学院要紧跟时代潮流,充分利用“微时代”的各种新媒体为学院思政教育服务。首先,学院要召集具有思政教育专业背景的教职工对党中央颁布的思政教育方针政策进行研读,根据学生学情和师资配比情况进行课程开设研讨,从上至下重视学院的思政教育,让专业的教师进入讲台,传授思政相关的理论知识;让有思政教育背景的教职工负责组织学生的思政教育实践。其次,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建立学院思政学习平台,传播正能量。学院组织教师进行“互联网+”技术培训,建立综合的网络思政学习平台。利用“微时代”信息传播便捷和强大的实时交互性特点,将思政教育融入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创建集理论学习、师生交流、党员团员管理为一体的网络学习平台,解读社会主义理论,分析当今时事,讲身边优秀学生故事,传播正能量。再次,因材施教,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开展思政教育社会实践,加强学生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过去的思政教育拘泥于学校,将课堂教学作为思政教育的唯一阵地。“微时代”的到来,极大改变了高校学生接收信息的方式和途径,单纯的理论知识学习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院结合当地的情况,组织学生清明节为烈士扫墓,或者组织学生参观附近的纪念馆、重走红军路等活动,让学生真真切切感受革命先辈的创业艰难,新中国成长的艰难,促使学生树立为社会主义奋斗的理想信念。最后,开展党课、团课,发展有理想、有信念、有抱负、追求进步的学生成为党员,在学生间树立优秀榜样,带动学生不断追求进步。

(二)教师方面。学院指导思政教育开展的方向,教师是思政教育的主要执行者,教师不仅要不断加强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理论知识水平,还要紧跟时代潮流,分析学生的学习心理,更新教学理念,豐富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进行思政学习和提升个人品德修养。首先,高校思政教师要不断研习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更新教学理念。高校思政教师的教学重理论而轻实践,将更多的精力投身到理论的研究中。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微信、微博、短视频等早已将很多的社会主义理论知识碎片化,学生通过手机终端随时可以攫取这些知识。高校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今天的高校学生信息不再闭塞,要以更加包容的心态面对学生,组织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实践,将“大”而“空”的理论化身到实践中,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带领学生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与教训。其次,高校思政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上的资源,丰富课堂,更新教学模式。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已然行不通了,思政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历史经验教训总结的同时,要结合当今局势进行分析;在讲授社会主义理论的时候要采用学生能够接触到的信息进行阐述,让学生不再空洞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是能结合实际进行分析。从而培养学生分析时事、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最后,线上线下结合,延伸思政教育空间,拓展思政教育领域。课堂教学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主阵地,教师要把握好课堂的引导作用,慎重选择教学资源、运用多媒体技术和学生实现双向的沟通交流;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线上的实时双向互动,将思政教育的阵地延伸到平时的交流中,拓展到学生的生活中。

(三)学生方面。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在“微时代”背景下选择增多,能够轻松接触到各种信息,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需要提高个人的信息辨别能力和个人修养,丰富个人精神世界,不被利欲腐蚀,不被肆意宣扬的自由思想所左右,坚定党的领导不动摇。第一,学生要提高信息辨别能力,不要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中迷失。学生进入大学后,脱离了中学时代老师、家长重重监管的状态,自由时间增多,加上没有专门的职业规划指导和时间规划指导,学生多数时间处于迷茫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较多的学生喜欢通过上网来打发时间,各种信息不经过滤充斥着网络媒体,缺乏社会经验的高校学生在面对良莠不齐的信息时容易迷失。为此,学生要不断提高个人的社会主义理论知识,提高个人的信息分辨能力,客观分析各种利益团体的利益诉求,正确看待网络宣扬的极端自由思想,不被大肆宣扬的物欲主义腐蚀,坚定社会主义理想,做社会主义的建设者。第二,学生要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丰富个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学生是思政教育的接收者,也是思政教育成功与否的衡量者。思政教育不仅在于老师的细致引导,更在学生的主动追求。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大学生应该在求学时期锻炼自己,追求进步,充分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知识,了解社会主义制度及其优越性,为将来进入社会、投身社会实践做好理论基础。同时,利用新媒体,获取思政教育的资源,拓展眼界,提升个人理论水平,丰富精神世界,提高个人道德修养,以期立足于不断变化的社会中。

推荐访问:农商行面临的挑战 工艺测试面临的挑战 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 广东设计创新现状面临的挑战 银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教师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会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南海问题面临的挑战 金算盘将要面临的挑战
上一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每日一练(15)(含答案)
下一篇:2003年广东省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