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前沿 新知教育

来源:加拿大移民 发布时间:2019-05-03 点击:

  生活有目标长寿几率高      如果生活没有目标,衰亡进程就会加速,这是日本东北大学的医学家经过长期跟踪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   东北大学的医学家在7年时间里跟踪研究了4.3万名40岁至79岁的健康公民。其中60%的人表示有明确的生活目标,5%的人承认自己没有目标,其余的人表示自己也说不清楚。跟踪研究发现,宣称没有生活目标的人患病和自杀的几率比其他人高得多,平均寿命也远远短于有所追求的人。
  据统计,7年调查期间,没什么追求的人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比有目标的人高出一倍,这组人群中有3000人死于疾病和自杀。研究人员称:“积极的心态显然会对免疫系统发挥正面的作用。退休之后仍要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找些事情做,不要心灰意冷,这一点非常重要。”
  科学家早已发现,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对其身体健康有影响,在人类发病的原因当中,心理因素占到了30%至40%。是否活得有追求,这决定了一个人的心态,进而决定他的生理状况。
  俄罗斯莫斯科国立鲍曼技术大学谢米金教授说:“健康体现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各个层面。任何一个环节有所缺失,健康都会受损。生活没有目标的人容易得心脑血管疾病,这毫不奇怪。这种疾病属于身心类疾病,主要是由于心情抑郁而引发的。”
  心理学家们也认同医学家的观点。该大学实用心理学中心主任克留奇科夫说:“你为什么而活着?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如果你有目标,你就会努力去寻找实现目标的途径。如果你没有目标,那么隐藏在你潜意识里的自毁机制就会悄然启动,你的身体会每况愈下。结果,死亡便成了唯一的‘目标’。”
  克留奇科夫还指出,成功人士在年轻时就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他们给自己定下明确的目标,并长期不懈地向着这一目标迈进。这种动机使得他每天的所作所为都有目的性――运动员努力训练,科学家认真搞科研,企业家埋头赚钱。
  当然,取得成功之后,人会忽然感到空虚,仿佛无所适从。如果年龄和身体状况不允许,他就很难再寻找并追求新的目标。人在退休之后容易生病衰老就是出于这一原因。但是,克留奇科夫认为,只要不放弃,新的目标总会在不经意间、在意料不到的地方出现。
  晓曼编译自《新消息报》
  
  欢乐易逝创伤难忘
  
  加拿大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发现,与令人愉快和开心的事件相比,人们对心灵创伤的回忆更加清晰。
  加拿大达尔豪西大学的研究人员5年中对29人进行了跟踪问卷调查。这些人在接受首次调查之前几个月都曾经历过性侵犯或家庭暴力等对他们心灵造成创伤的事件。
  研究人员要求被调查者回忆一些他们经历过的事件的细节,包括开心的事,如婚礼、生育、获奖或度假;也包括遭受创伤的事,并分别在首次调查3个月后和4年到5年后再次让他们回忆同样的事。
  研究者将被调查者回忆事件细节的清晰程度设定为最高36分,结果表明,他们回忆遭受创伤事件的清晰程度平均达到30分,而回忆开心事件的清晰程度平均只有15分。
  领导这项研究的斯蒂芬・波特说:“很明显,创伤事件更深入人们的脑海,被调查者总在受这些事件的折磨。”
  方圆编译自《多伦多邮报》
  
  缺觉影响记忆的形成
  
  为什么晚睡的孩子往往学习不好?英国《自然神经学》杂志近日刊登的一份研究报告称,缺觉可能扰乱大脑海马体的机能,而这正是大脑内负责产生新记忆的区域。
  在这份报告中介绍说,研究人员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进行的实验中,将28名志愿者随机分为两组,安排第一组两天一夜不能睡觉,而第二组则正常睡眠。在随后进行的测试中,志愿者要浏览并记住大量幻灯片图像,同时,研究人员利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扫描仪对能反映志愿者大脑活动的3D图像进行监测。
  接下来,所有实验者都正常睡眠两个晚上并接受第二次测试,测试内容是在大量图片中找出自己在第一次测试中浏览过的图片。
  实验结果表明,睡眠不足者的海马体活动远不如另一组活跃,而这会对与大脑活跃性有关的其他部位(如脑干和丘脑)产生影响。
  此前已有研究发现,人在学习之后的睡眠对巩固记忆十分重要,但迄今为止,尚无强有力的证据能证明缺觉会对记忆的形成产生怎样的影响。
  哈佛大学的这份研究报告说:“研究结果表明,缺觉会严重影响与记忆形成有关的神经和行为能力。因此,在学习之前睡觉可能对大脑在第二天形成记忆很有帮助。在人们的睡眠日益减少的当今社会,这样的发现增加了人们的担忧。”
  摘自《新华网》
  
  情感关系不稳定会削弱免疫系统
  
  如果一个人感到与最亲密的人缺乏安全感,那么其免疫系统就会受到削弱。意大利研究人员对61名身体健康的女性进行研究后发现,那些无法与亲近的人建立密切、稳固关系的女性,其免疫系统会出现较弱的迹象。
  实验室研究显示,那些与他人情感关系不稳定的女性身体内的“天然免疫细胞”与其他女性相比免疫能力有所下降。研究人员称,这一研究结果与之前的一些研究相吻合,即长期压力会使免疫系统受损,而这种受损程度可能取决于人体在面对压力时如何应对。简而言之,性格可能会影响免疫功能。
  众所周知,这种对“人际关系不稳定”的主要表现是,不愿意相信别人,也不愿依靠他人,在与他人相处时感觉不舒服,但同时又担心被亲近的人所抛弃。研究人员说,一个人的“情感关系”在儿童期就已形成,主要基于孩子与父母的关系,长大后,与恋人的关系相处当中会进一步成形。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随机挑选了年龄不到60岁的女护士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护士都没有慢性疾病,也没有严重的心理疾病史。研究人员利用标准问卷和血检对这些女性的情感稳定程度进行了评估,同时对她们的免疫系统功能进行了检查。研究发现,那些情感关系不稳定的女性身体内的“天然免疫细胞”的活动更少,这些细胞是人体抵御疾病的关键卫士,因此这意味着这些女性抵抗疾病的能力相对较差。
  其他的研究已经发现,那些情感关系不稳定的人往往还易患与免疫系统受损有关的皮肤疾病,包括牛皮癣和能导致头发脱落的自体免疫失调症等。研究人员指出,尽管情感关系不稳定可能并不足以使有些人更易生病,但如果与其他一些因素结合起来,比如年龄的增加或慢性疾病,这样足以损害人体的健康。
  于少双摘自《北京青年报》
  
  过度关注外貌有损健康
  
  纽约布法罗大学的心理学家发现,对自己的外貌不自信会对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产生严重影响,而积极的自我肯定和与他人的密切关系可以 缓解这种心理带来的危害。
  纽约布法罗大学的洛拉・帕克博士建立了对因外貌而遭拒绝的敏感性(ARS)衡量标准,以评判人们对因自己的外貌而遭到别人拒绝的敏感焦虑程度。她对242名大学生进行了测试,发现ARS得分高的学生很可能把外貌作为其判断自身价值的基础。他们往往缺乏自尊心、神经过敏、沮丧、没有安全感,还有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帕克说:对因自己的外貌而遭到拒绝敏感的人,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都非常关注自己的身体和体重,甚至到了不健康的程度。他们饿的时候不吃东西,经常强迫性运动,然后狂吃狂减肥。不管是体重、身高、脸上的粉刺还是身体的其他特征,都足以让ARS得分高的人感到孤独、不受欢迎、遭到拒绝和受到孤立。相反,ARS得分低的人在想到自己外表的缺点时不会受到消极影响。
  另一项研究显示,这种外貌焦虑带来的影响是有办法减轻的。当帕克让ARS得分高的研究对象关注自己的优点或与他人的亲密关系时,他们对自己的感觉就好多了。
  尹明军编译自《纽约时报》
  
  饮酒过量会破坏幽默感
  
  多少喝一点酒似乎会让你说的笑话更有趣,但过多的酒精无疑会破坏你的幽默感。最新研究显示,酒鬼们缺乏幽默感,他们会发现很难找到趣事。一名男子走进酒吧,他大叫:“哎哟!”有趣,是吗?或许在你喝醉的时候。据一项新研究显示,醉醺醺的酒鬼一般都听不懂笑话。
  德国波鸿的一组研究人员对29名酒鬼理解笑话的能力进行了测试,并将调查结果与另外一组针对饮酒有度的男性所作的调查进行了对比。他们发现,那些经常酗酒的人其理解深奥幽默的感知力要差一些。参与调查的人在看到数个话题后,要从大量选项中选出哪些是真正的笑话,其实只有一个是笑话。研究人员在《科学》杂志2月号上报告说,能够选对的酒鬼不到68%,而在饮酒适量的那一组中,有92%的人选对了。报告说:“调查的结果显示,酒鬼理解和表达幽默元素的能力都被削弱了。”换句话说,酒鬼不像他们自己认为的那样风趣。
  参与调查的酒鬼在其他几项测试中表现得也要差些,包括记忆力和根据其他人的精神状态理解他们的行为的能力,一种重要的叫做“心理化”的社交技能。上述发现表明,在这些方面的不足可能会影响酗酒者理解和感知笑话的能力。在他们的文章中,研究人员呼吁一种特别设计的恢复计划,帮助酒鬼们获得这些技能。
  摘自《北京青年报》
  
  母乳喂养的儿童社会地位更高
  
  英国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母乳喂养的婴儿比牛奶喂养的婴儿在成年后可能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该研究从1937年开始,研究人员当时跟踪调查了1414名英国儿童。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流行病学家、医学博士里查德・马丁的研究发现,41%的母乳喂养婴儿获得了更高的社会地位。
  研究初期涉及3000个来自英格兰、苏格兰16个城市和农村的儿童。研究人员将这些儿童的父母分为专家、经理人员、熟练工、半熟练工、不熟练工和失业人员。研究发现,虽然母乳喂养的普及程度从45%-85%不等,但是选择母乳喂养与否和家庭收入、食物支出比例、兄弟姐妹数、家庭社会地他等无关。
  在1937年发送的受教育程度和社会地位流动性的调查问卷中,被调查者如今大都已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了。调查显示,母乳喂养者中有更多的人完成了中学教育。调查同时发现,58%的母乳喂养儿童获得了更高的社会地位,而牛奶喂养的婴儿则只有50%。
  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流行病学家、医学博士马丁认为,受母乳喂养的儿童大脑可能发育得更好,可以用来解释上述结果。还有一些研究显示,受母乳喂养的儿童患传染病、慢性疾病和心理疾病的风险较低。“研究结果是非常有意义的”,洛杉矶圣莫妮卡儿科协会主席丹尼斯・伍认为:“我们将更加支持母乳喂养”。但是他同时担心,这些研究是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的,当时育儿主要由家庭完成,而目前流行的商业化育儿可能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摘自《北京青年报》
  
  聪明基因可能增加精神分裂风险
  
  一项新的基因研究发现,一种普通的基因似乎既能加强大脑中的一种关键的思维回路,也可能增加发生精神分裂症的风险,也就是说,这种使我们聪明的基因也可能使我们疯狂。
  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所的科学家检查了一种叫做DAKPP-32的基因。三分之二的研究对象通过遗传而获得这种基因的至少一个副本。
  研究人员发现,这种基因能优化大脑中的信息交换回路。当信息交换回路有效工作时,正常的结果是思维更活跃,记忆增强,DAKPP-32基因可能也因此增强。但是,同样的回路也可能使某些人的大脑功能出现故障,导致精神分裂症。对257个有精神分裂病史的家庭的调查显示,在这种病人当中,优化的DAKPP-32基因比较普遍。
  国家精神卫生研究所的丹尼尔・温伯格说,这可能是因为思维回路得到优化时,如有其他基因与环境因素介入,就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结果就容易患精神分裂症。
  郑艳平编译自《泰晤士报》
  
  相信锻炼有效可获更好成效
  
  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认为自己正在进行充分锻炼并能取得成效的人要比做同样活动但不认为自己在锻炼的人获得的好处更大。这一结果证实,锻炼的好处可能也包括安慰剂效果。
  埃伦・兰格博士和她的学生阿莉娅・克拉姆在《心理学》杂志上撰文说,如果酒店清洁工被告知他们每天清理15个房间所做的体力活动足以让他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那么4周以后,他们比未得到这个信息的同事更健康、更苗条。
  兰格和克拉姆指出,虽然此前给病人服用假药丸的安慰剂效果已广为人知,但还没有研究表明关于锻炼能保持健康的信念也能产生一种安慰剂效果。
  研究人员招募了7家酒店的84名女清洁工。其中4家酒店的清洁工被告知,她们每天的工作量达到或超过了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所需的活动量,另外3家的清洁工没有被告知。研究开始前和4周后分别测了她们的体重和其他健康指标。结果显示,前4家酒店的清洁工与后3家的相比,健康指标的改善要明显得多。
  研究人员发现,两组参与者在工作和饮食方面没有差别,因此前一组人健康状况的改善不大可能是因为行为的变化。
  朱可夫摘自《参考消息》
  
  吃得越慢吃得越少
  
  多年来,减肥专家一直建议身体超重者慢慢进餐,美国罗得岛大学的营养学家日前提供的新数据再次支持了这种说法。
  他们邀请了30位体重正常、正值大学年龄的女性分两次到实验室吃午 饭。每次都给她们上一大盘意大利面,上面浇着番茄蔬菜汁和意大利干乳酪,另外还有一杯水。
  他们要求这些女性吃饱,但不要吃撑,其中一次要求她们尽可能地快吃,另一次则要求她们细嚼慢咽。结果,吃得快时,她们大约9分钟后就平均吃人了含646千卡热量的食物,而细嚼慢咽时,大约29分钟后平均吃入了含579千卡热量的食物。
  该大学能量代谢实验室负责人凯瑟琳・梅兰森说:“她们在9分钟中摄人的能量比她们在29分钟中摄人的多60多千卡。如果把一日三餐摄入的能量加在一起,那么差别就会很大。”
  摘自《大公报》
  
  “大脑收音机”帮助治疗神经疾病
  
  低压电流的快速电击可以消除人体许多部位的疾病症状,这在临床上早已得到证实。目前世界上有不少科学家和医药企业正致力于研究利用神经电刺激疗法治疗瘫痪、周期性偏头痛、心绞痛等疾病。
  在近日于美国召开的国际固态电路会议上,科学家们展示了相关领域的一些最新研究进展。其中美国医疗器械制造商美敦力公司正在研制的“大脑收音机”顿受关注。达一“大脑收音机”植入人体后可向大脑的特定区域发送电脉冲。与此前的同类产品相比,它具有噪音小和节能的优点。
  在植入式电刺激疗法中,如何克服传统半导体电路的噪音一直是一大难题。美敦力公司研究人员的解决之道是为“大脑收音机”设计一款斩波稳定放大器,将电刺激过程中的噪音干扰大大降低。“大脑收音机”还比较节能,整套设备只需要一个1.8伏的精巧电池提供能量,这块电池在人体内的使用寿命可达7年。
  据报道,美敦力公司目前还在研究利用电刺激疗法治疗周期性偏头痛、妄想强迫症等疾病。除美敦力公司之外,美国不少企业也在相关领域进行研究。例如,Advanced Bion-ics公司正在试验一种可以充电的器械,其体积非常小,几乎可以植入人体的任何部位,用于治疗疼痛和肌肉功能障碍。美国Cyberonics公司则开发了一种治疗慢性抑郁症的交感神经刺激器。
  不过,科学家们也指出,神经电刺激疗法虽然能够消除一些症状,但并不能治愈大多数疾病。例如,目前在治疗帕金森氏症方面,一些值人式器械虽然能够让患者止住震颤,但并不能根治此病。此外,科学家们对神经电刺激疗法为何有疗效还所知甚少。尽管如此,科学家们认为,随着微电子技术的进步以及人类对大脑和神经系统的了解更深人,神经电刺激疗法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摘自《人民日报》
  
  一种治疗疤疹药物可控制艾滋病病毒
  
  英国研究人员发现,治疗疱疹的药物伐昔洛韦可降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体内的病毒数量,具有控制艾滋病病毒传播的潜力。
  英国伦敦卫生和热带医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在非洲国家布基纳法索进行的小规模试验表明,伐昔洛韦可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血液中的艾滋病病毒数量降低70%,同时也可降低生殖道内艾滋病病毒数量。
  研完人员征募了140名既感染艾滋病病毒又感染疱疹病毒的妇女,并在3个月内给其中一半人服用伐昔洛韦,给另一半人服用安慰剂。结果发现,服用伐昔洛韦的妇女每毫升血液中的艾滋病病毒数量从2.5万个降至8000个,而服用安慰剂的妇女血液中的艾滋病病毒数量不降反增。
  研究人员还发现,与服用安慰剂者相比,服用伐昔洛韦的妇女生殖道内艾滋病病毒数量只有前者的一半。
  负责这项研究的菲利普・马亚乌德说,上述结果表明,伐昔洛韦具有控制艾滋病病毒传播的潜力,有必要对该药物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作用进行长期研究。
  郑彦平编译自《新科学家》
  
  病危早产儿服用“伟哥”康复
  
  现在已经6个月大的英国纽卡斯尔市男婴刘易斯・格德费罗,去年8月早产16周降临人世,体重只有O.68公斤。由于刘易斯心脏和肺脏仍未发育完全,他随时都面临着死亡,悲痛的父母已经准备为他举办葬礼。然而,英国纽卡斯尔市维多利亚皇家医院的专家决定进行“最后的尝试”,给刘易斯滴注“伟哥”药剂来拯救他的性命。据悉,“伟哥”具有松弛血管的功效,医生认为它能逐步打开刘易斯肺脏上的一些小血管,使肺部功能逐渐改善,帮助将更多的氧气输遍全身。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奄奄一息的刘易斯接受“伟哥”治疗后,不仅从死亡边缘被救了回来,并且渐渐恢复了生气。刘易斯现在已经长到了4.7公斤重,母亲吉德称,她现在能够拥抱着自己的孩子,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摘自《网易・探索》

推荐访问:新知
上一篇:高血压的饮食治疗原则 高血压饮食要注意哪些
下一篇:最愚蠢的男人就是【男人的愚蠢】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