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攀枝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来源:新西兰留学 发布时间:2020-04-03 点击:

  

  四川省攀枝花市 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 二OO五年

 四川省攀枝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附

  表

 附表1

 攀枝花市主要矿产资源储量表 附表2

 攀枝花市主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表 附表3

 攀枝花市主要矿产品产量、需求量及其预测表 附表4

 攀枝花市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分区表 附表5

 攀枝花市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分区表 附表6

 攀枝花市矿区最低开采规模规划表 附表6-1

 四川省攀枝花市矿区(床)最低开采规模规划表 附表7

 攀枝花市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规划表

  四川省攀枝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图

 攀枝花市矿产资源分布与开发利用现状图(1:20万) 攀枝花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图(1:20万)

 四川省攀枝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前

 言 本世纪初是攀枝花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一个以矿产资源为支撑的资源型城市,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发挥矿产资源开发的优势,是攀枝花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为了贯彻落实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和攀枝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发挥攀枝花市矿产资源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加强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保护的宏观调控,优化资源利用结构和布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矿山生态环境,按照省政府的要求和省国土资源厅的部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配套法规关于国家对矿产资源的勘查、开采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勘查、合理开采和综合利用的规定,按照国土资源部、省人民政府的要求和省国土资源厅的部署,结合攀枝花市的矿产资源形势和经济社会“十五”发展目标要求,编制《攀枝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以2001年为基准年,规划目标期为2005年,展望到2010年,是攀枝花市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的指导性文件,是依法管理和监督矿产资源勘查和开采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制定我市矿产资源各类专项规划和县(区)矿产资源规划的依据。 第一章

 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形势 一、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攀枝花市位于川滇交界部位,其东面及东南面与凉山州会理县相接,西面及西南与云南省的楚雄州和丽江地区接壤,北面与凉山州的盐源县及德昌县相邻。全市幅员面积7440.40平方千米,总人口103.91万人。 攀枝花市北距成都749公里,南接昆明351公里,成昆铁路和川云西线108国道纵贯全境,是四川通往华南、东南亚沿边、沿海口岸的最近点。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704.1公里,乡、镇及绝大部分自然村已通公路。 ㈠自然地理环境 攀枝花市地跨横断山脉,东临大凉山脉,北接大雪山,南抵金沙江,具有山高谷深,盆地交错分布的特点。本区属南亚热带为基带的立体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19.2-20.3℃,年降雨量800-1100毫米,主要集中在6-9月。全市耕地面积3.18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4.3%,森林覆盖率为58.42%。 本区属长江水系,主要河流有金沙江、雅砻江和安宁河。水能资源分布集中、蕴藏量大,理论蕴藏量492.9万千瓦,可开发量410.1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271.5亿千瓦时,是我国水能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 ㈡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建市36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市人民的不懈努力,攀枝花市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124.08亿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第一产业8.32亿元,占6.75%,第二产业84.06亿元,占67.72%,第三产业31.70亿元,占25.5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2001元,居全省第二位,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居全省第一位。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已形成钢铁工业、钒钛工业、能源工业、电冶化工业、绿色产业、服务业六大支柱产业;重要的特色产品有生铁、钢、成品钢材、钒钛产品、金属硅、电石、水泥、花岗石、中国攀枝花苴却砚、电、早市蔬菜、亚热带水果、糖、啤酒等。 ㈢发展远景 1、攀枝花市“十五”发展总目标和产业发展方向 攀枝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十五”发展总体目标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成特色经济强市,实现富民兴攀”。 “十五”期内,攀枝花市产业发展方向是:“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培育优势产业;加强农业基础,调整提高工业经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 2、《攀枝花市国民经济翻番规划》(2003-2007)奋斗的目标是: 国内生产总值力争在2002年基础上翻一番,到2007年达到270亿元左右(2005年达21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4%。其中城市化率达60%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5%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左右,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5%左右。 攀枝花市“十五”计划和《攀枝花市国民经济翻番规划》(2003-2007)期间的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为“钢铁工业、钒钛工业、化学工业、能源工业、绿色产业及服务业”。这些重点发展的产业为矿业发展提供了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 ㈣矿业在攀枝花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攀枝花市是因钒钛磁铁矿开发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城市,是集矿产资源开发、矿产品加工为一体的矿业大市,也是西部乃至全国重要的钢铁、钒钛、原材料基地。矿业处于攀枝花市产业链的最前端,对冶金工业、能源工业、钒钛工业和建材工业等支柱产业具有重要的支撑和辐射作用。2001年全市矿业总产值16.07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总量的12.89%,矿业及其相关产业对GDP的贡献和推动作用巨大,已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增长十分重要的龙头性基础产业。随着攀钢集团白马矿山的建成,龙蟒集团红格铁矿的投产以及工业开发新区的建成,矿业产值将大幅度增加,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将进一步提高。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为先导的区域特色经济已经形成并逐步发展和壮大。攀枝花市已成为四川省冶金、钒钛新材料工业基地,是名符其实的钢铁钒钛之都。 二、矿产资源特征及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 ㈠矿产资源基本特点 1、矿产资源种类多:截至2001年底,全市已发现矿种76种,已查明具有一定资源储量的39种,其中上四川省矿产资源储量简表的18种(煤、铁、钒、钛、铜、铝、镍、钴、金、熔剂灰岩、冶金用白云岩、耐火粘土、石墨、水泥灰岩、水泥砂岩、硅藻土、水泥粘土、花岗石)。其中大型矿床42处(铁14处、钒5处、钛15处、镍1处、铝2处、石墨1处、熔剂灰岩3处、水泥粘土1处),中型矿床51处(煤3处、铁8处、钒15处、钛7处、镍1处、熔剂灰岩1处、冶金用白云岩2处、耐火粘土3处、水泥灰岩2处、水泥用砂岩3处、硅藻土4处、水泥粘土2处),小型矿床34处(煤18处、铁2处、铜1处、铝1处、镍1处、金1处、水泥灰岩4处、水泥粘土1处、花岗石1处)。矿产地490余处(含矿点、矿化点)。主要矿种有:能源3种(煤、泥岩、油页岩),黑色金属4种(铁矿、钒矿、钛矿、锰矿),有色金属7种(铝、铜、铜镍、铅锌、锡、钴),稀有和稀土金矿属4种(铌、钽、锆、铍),放射性矿产1种(铀),贵金属2种(金、铂),冶金辅助矿产3种(耐火粘土、白云石、石灰岩),化工原料矿产1种(重晶石),建筑材料矿产13种(粘土矿、砂岩矿、石膏、砂、砾、花岗石、大理岩、高岭土、长石、硅藻土、蛭石、白云岩、石灰岩),其它非金属矿产5种(石墨、石英岩、脉石英、粉石英、天然油石、)以及宝玉石和观赏石等(水晶冰州石、绿柱石、蔷薇辉石、苴却砚石等)。 2、矿产资源储量丰富,优势矿产保有资源储量大:在占全国国土面积千分之一的区域内,蕴藏着全国16%的铁、59%的钒、93%的钛及非常丰富的非金属矿产。钒钛磁铁矿、煤矿、石墨矿、冶金辅料石灰岩、白云岩为攀枝花的优势矿产,其中钒钛磁铁矿储量巨大,无论在储量上还是经济价值上都有其突出的优势。煤、石墨、石灰岩、白云岩、耐火粘土、饰面花岗岩等,潜在经济价值巨大。截至2001年底主要矿产保有资源储量为:煤561535千吨,铁矿7310914千吨,钛矿(TiO2)529605.2千吨,钒矿(V2O5)15202.48千吨(其中伴生镍167622),伴生铜矿7576金属吨,铝土矿955千吨,镍矿204067金属吨,钴矿80225金属吨,岩金矿金属量350千克,熔剂石灰石280554千吨,冶金用白云岩74329千吨,耐火粘土11516千吨,晶质石墨15552千吨,水泥用灰岩22841千吨,水泥用粘土9327千吨,水泥用砂岩1936万吨,硅藻土13556千吨。此外,硅石、硅藻土、花岗石、重晶石等特色非金属矿潜在资源量很大。 主要矿产资源储量统计情况详见附表1。 3、矿床的共生、伴生矿产多,综合利用价值大,但选冶难度也大:钒钛磁铁矿除铁为主要矿产外,还共生钛、伴生钒、钪、镓、铬、钴、镍、钼、硫等有用元素,均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综合利用的开发研究已取得初步成果,其中钒、钛的回收利用已取得较好效益,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4、矿产资源组合配套性强:主要优势矿产钒钛磁铁矿及与之配套的能源矿产煤、熔剂灰岩、白云岩、耐火粘土等冶金辅助矿产,可为攀枝花钢铁、钒钛新材料基地提供充足、配套的资源保障。 5、矿产资源开采条件优越:规划开发的铁矿、煤矿、石灰岩、白云岩、耐火粘土,石墨、花岗岩等矿种分布集中,矿山水文、工程地质条件简单,大多适宜露天开采,交通运输条件良好。 综上所述,攀枝花市矿产资源具有品种全、储量大、分布集中、埋藏浅、开发条件优越、综合利用价值高、组合配套优势突出的特点,是我国少有的矿产资源“聚宝盆”。 ㈡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 1、地质勘查工作现状 基础地质工作方面:全市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和1:50万-1:20万区域环境地质调查已经完成,1:20万区域化探扫面及1:20万-100万重力和航磁测量已覆盖全市,在攀枝花市区及邻区进行了1:5万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及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一些国民经济规划发展的重点地区和学科领域进行了专项勘查评价及专题学科研究,为城市规划和交通、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一批可靠的基础地质资料。 矿产地质工作方面:相继完成了钒钛磁铁矿、煤、石墨、石灰石、白云石、耐火粘土、铝土矿、硅藻土、铜矿、镍矿、锰矿、花岗石、硅石等矿产资源的普查、勘探或远景调查、资源预测工作。全市已知大型、特大型矿床42处,中型矿床51处。各矿种勘查程度差别较大,省矿产资源储量表比备案登记的矿种地质勘查程度相对较高,勘探、详查、普查的比例为55:19:25,其余矿种仅作了预查或检查。总体上,以铁矿为代表 的黑色金属矿产,以冶金用石灰岩为代表的冶金辅料矿产和水泥用石灰岩,煤矿等矿种的地质勘查工作程度较高,花岗石、硅石、硅藻土等找矿潜力大或开发利用附加值高的特色非金属矿产地质勘查工作程度低。全市和部分县(区)已编制了地质矿产图。 目前,四川省矿资源总体规划中已把攀枝花西北部的铅锌(银)锰、攀枝花优质煤及攀枝花地区煤层气列入调查评价之中,宝鼎煤田及红坭煤田的深部及外围勘探即将起动,中外合资勘探的铂矿取得重要进展。同时,攀枝花市已先后进行了宝石调查、硅石调查,现正在进行全市的非金属矿调查。 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001年全市矿业总产值16.07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2.89%,利润总额328.4万元。矿业从业人数39396人,占全市从业人员的6.34%,人均生产矿石0.04万吨,人均工业总产值4.08万元。 2001年全市共有矿山企业326家,其中生产245家,停产70家,关闭2家,筹建9家。金属矿山48家,占矿山企业的14.72%,矿业总产值10.61亿元,占矿业总产值的66%;非金属矿278家,占矿山企业的85.28%,产值5.46亿元,占矿业总产值的34%。国有企业18家,占企业总数5.52%,生产矿石1366.90万吨,工业总产值142849.86万元,占全市矿业总产值的88.91%,从业人数28896人;非国有企业308家,占企业数的94.48%,生产矿石215.71万吨,工业总产值17827.05万元,占全市矿业总产值的11.09%,从业人数10500人。 已开发利用的矿种有:煤、钒钛磁铁矿、锰矿、钒矿、钛矿、铅矿、镍矿、熔剂用石灰岩、冶金用白云岩、冶金用石灰岩、冶金用石英岩、耐火粘土、水泥用灰岩、水泥配料粘土、水泥配料用砂、石墨、重晶石、硅石、饰面花岗岩等45种。 市内铁矿均采用露天开采,采矿回采率83.83%,选矿回收率70.86%,攀钢矿山矿渣及尾矿堆放于专门的排渣场(库),部分小型矿山矿渣随意堆放在矿山附近的凹地中,绝大部分铁矿山进行了部分综合回收利用;煤矿为地下开采,采矿回采率78.8%,多数矿山进行了选矿,选矿回收率90%,少数矿山矿渣及矸石,顺坡排放或堆放于缓坡上,多数修建了挡墙;花岗岩均为露头开采,荒料率低,一般仅10-20%,废石渣基本按环保部门的要求进行排放;其它非金属矿也都为露天开采,矿渣多数就近堆放于采场附近,矿山采矿回采率为80-90%,贫化率小。 全市矿山企业情况详见表2。 3、地矿管理工作现状 通过各级地质矿产行政管理部门及相关部门的艰苦努力,矿产资源管理秩序治理整顿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采矿许可证清理换证工作已经完成,关闭了一批资源不清、布局不合理、规模偏小、环境污染严重,对生态影响破坏大的矿山,非法采矿活动得到坚决查处,乱采滥挖得到一定程度控制;在全省率先推行矿权有偿出让,已出台相关办法,探矿权、采矿权市场正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矿业市场监督管理、执法监察得到了加强,科学、高效的矿产资源管理体系正在形成。 4、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矿产资源勘查程度不一,资源储备不足。除钒钛磁铁矿、煤矿、石墨及冶金辅助矿产勘查程度相对较高外,其它矿产勘查程度低,相当一部分优势矿产和潜在优势矿产(如花岗石、苴却石、硅藻土、硅石、重晶石等)勘查程度很低,导致这些资源家底不清;同时大部分矿产资源储量的消耗远大于新增量,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个别矿山面临资源枯竭。 2)矿山规模结构很不合理。在326个矿山中,大中型矿山7个,仅占2.15%,小矿山过多。 3)矿产资源利用方式还有粗放的一面。绝大部分非国有矿山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低,矿产品结构单一,加工深度不够,采选回收率较低,综合利用差;大矿小开,一矿多开的情况较突出,乱采滥挖、采富弃贫现象时有发生。 4)矿山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江河两岸、公路、铁路、生态脆弱区露采矿山剥离及矿山公路破坏植被,引起水土流失;剥离及采矿中粉尘污染严重;矿山产生的大量废石(渣)及尾矿未收回、利用;一些矿山在开采、加工过程中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无序排放,造成较严重的水源、大气污染和矿山植被、土地等生态破坏,有的还引起明显的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大部分矿山未采取复垦或植被恢复措施。 5)矿政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矿业法规、规划、政策体系尚需完善。 三、矿产资源供需形势 ㈠矿产资源保证程度 1、充分保证的矿种是:钒钛磁铁矿、石墨、熔剂灰岩、冶金用白云岩、耐火粘土、水泥用灰岩、水泥用粘土、硅藻土等种。按现有开采规模和资源消耗情况预测,其保有资源储量均可采几十年,甚至百年以上。 2、基本保证的矿种:煤、镍、水泥用砂岩、硅石等矿种,其保有资源储量能保证2010年前的消耗需求,且资源潜力较大,只要加强地质勘查,还可提高资源保障程度。 3、通过勘查可以基本保证的矿种:铝土矿、脉石英、建筑用砂、砖用粘土、砖用页岩、建筑用辉绿岩、钾长石、高岭土、石膏等矿种,难以满足2010年前的开发利用需求。 4、不能保证的矿种:富锰矿、富铁矿、石油及天然气。 ㈡矿产品供需预测 1、铁矿:富铁矿是中国紧缺的战略矿种。我国进口铁矿石呈逐年上升趋势。为满足国内钢铁工业需要,2001年进口富铁矿9230万吨,国产矿石自给率仅为54%左右,2002年进口富铁矿11150万吨,预计到2005年,需进口高品位铁矿石15000万吨左右,。四川省铁矿市场供求状况与全国类似,预计到2005年铁矿石需求量1797万吨,生产量1510万吨,存在287万吨的缺口。攀枝花市作为全省钢铁钒钛原材料生产基地,其自身对铁矿石需求量大,目前钒钛铁矿石的生产量与消费量基本持平,攀钢白马矿山的建成和红格钒钛磁铁矿实现规模化开采利用后,钒钛磁铁矿产量除满足攀钢的需要外,还可适量外销。钢铁工业需要的配矿用富铁矿石需要进口或从邻近省、区购进。 2、煤炭:在国家政策调控和煤炭行业自律的影响下,我国煤炭库存水平持续下降,促进了煤炭市场的复苏和好转。2003年我国煤炭产量将达16.00亿吨,比2002年增长20%,供需总量基本平衡。煤炭是我省短缺矿种,到2005年缺口将达800万吨。攀枝花市煤炭市场供求状况与全省类似,2001年全市实际生产原煤640万吨,全市煤炭消耗量680万吨,存在40万吨的缺口。由于火电装机容量及机焦生产能力的大幅上升,规划期内原煤需求量将有较大幅度增长,预计2005年全市原煤产量应达到1600万吨,耗煤1820万吨,缺口220万吨,在供应短缺的情况下,我市煤炭生产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3、钒钛:“十五”期间,攀钢(集团)公司将把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作为发展重点,计划投资45亿元,新建30万吨/年高钛渣,28万吨/年钛精矿,10万吨/年钛白粉,500吨/年钒精细化工产品,2000吨/年航空级中间合金,1000吨/年氮化钒等项目,到“十五”期末,力争钒资源利用率提高到52.7%,钛资源利用率提高到15.4%。因此对钒钛资源的需求量将增加。 4、冶金辅助矿产:熔剂石灰石、熔剂白云岩和耐火粘土主要供应攀钢使用,矿产品市场需求量主要取决于攀钢铁生产状况。“十五”期间,攀钢实施“有限、相关、多元、可持续发展”战略,立足钢铁和钒钛主业,钢铁生产基本平稳,故冶金辅助矿产品的产需基本平衡。 5、建材原料非金属矿:“十五”期间,攀枝花市实施“112”工程用5年时间投入100亿开展交通建设,完善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受此拉动,水泥等建材产品需求量将高速增长,随着水泥产量的增加,必然带动水泥用灰岩、水泥用砂和粘土需求量的增加。建筑用砂石、粘土是消耗最大的建筑材料之一,随着城市化及西部大开发进程的加快,其需求量必然呈逐年上升趋势。饰面花岗岩是攀枝花市的拳头产品之一,由于品质好,市场需求旺盛,其产量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发展前景良好。 6、铝土矿、磷矿、硅矿:随着工业开发新区的建成,铝土矿、磷矿需求量大。铝、磷不能满足市场需求,需从外地购入矿石,硅矿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主要矿产品产量及其预测需求量见附表3。

 第二章

 指导思想及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中央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科教兴市、西部大开发战略,紧紧围绕《攀枝花市国民经济翻番规划》(2003-2007),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的,把保障矿业可持续、科学的发展,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化为主题,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在矿业发展中实现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实现矿产资源管理方式和利用方式的转变,推进矿业产业结构调整,严格依法行政,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实现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促进矿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㈠从攀枝花市实际出发,坚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原则。从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矿产资源特点出发,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发挥优势、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统一的特色矿业,逐步建立起与攀枝花市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各具特色的矿产资源经济区。 ㈡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加强并超前进行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工作,提高资源的可信度。坚持“统筹规划、依法保护、科学开发、合理利用”的原则,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约使用和综合利用资源,推进矿产资源利用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促进资源开发、资源保护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 ㈢坚持在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优化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原则。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规划、政策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规模经营、集约利用”的要求,调控资源开发利用总量,优化矿业结构和布局。遵循价值规律和市场规则,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适应供求变化。基本建成健全的矿权市场,全面实现矿权的有偿出让,依法推行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矿权。 ㈣坚持全方位改革开放,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原则。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改善全市矿业投资环境,吸引省内外资金、技术开发矿产资源;鼓励和引导市内骨干矿业企业和企业集团在邻省、邻州和国外投资勘查开发富铁矿、优质锰矿、富磷矿等优势矿产资源,缓解矿石供应紧张状况,保障我市矿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鼓励企业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努力提高我市矿产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和份额。 ㈤坚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我市处于长江上游,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是我市的重要任务之一。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中,要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放在重要地位,本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努力改善矿山生态环境,建立环保型矿业。促使我市矿业尽快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矿业发展思路 ㈠加快矿业结构调整步伐,稳步发展以钒钛磁铁矿为龙头的金属矿采选业和煤炭采选业,积极发展以新型建材为主的非金属矿物(石)加工业;产品结构由原始初级加工产品逐步转向精深加工的高附加值产品。 ㈡加大科技投入和技术改造步伐,进一步优化金属矿山采选技术指标,大力提升以水泥、石墨、花岗石为主的非金属矿物制品和石材业科技含量,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㈢合理控制矿石开采总量,优化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矿产资源。积极促成以钢铁、钒钛工业为龙头,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科研、工贸一体化的矿业集团的建立,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㈣培育和规范矿权市场,逐步建立和完善统一、高效、适应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矿产资源管理体系。 四、规划目标 ㈠总体目标 逐步形成与攀枝花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相衔接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新格局;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矿产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矿产资源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全面推行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矿权,全面实施矿权有偿使用制度;加强矿山环境监督管理,改善矿山生态环境状况,实现矿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高效、稳定、安全、经济的矿产品供应体系,为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矿产资源保障。 ㈡2005年规划目标 1、全面实施矿业结构调整。巩固和发展骨干矿业企业和企业集团,新组建一批水泥及水泥制品、新型墙体材料和饰面花岗岩企业集团,采用关、停、并、转方式,使小型矿山企业数量减少20%,初步改变矿山企业规模小、生产工艺落后、生产效率低、经济效益差的状况,逐步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的矿业经济格局。 2、加大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力度。以新材料基地建设为契机,争取在非金属矿的精深加工方面取得进展,矿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 3、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水平明显提高。继续提高矿山“三率”指标,矿产资源平均采选总回收率提高5%,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得到加强,开展综合利用的矿山占可综合利用矿山总数的30%。 4、矿山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治理。矿山“三废”达标排放,全面推行矿山地质环境保证金制度,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率达15%。建立健全地质环境监测体系,完善重点矿区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系统和群测群防体系。 5、矿权市场初步形成。市场对矿产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发挥,基本停止采矿权的行政审批(协议)出让,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出让采矿权取得明显进展。

 ㈢2007年规划目标 2003年1月攀枝花市委、市政府制订的《攀枝花市国民经济翻番规划》(2003—2007)中指出,到2007年,攀枝花的国内生产总值在2002年基础上翻一番,国内生产总值达27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4%。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把钢铁工业、钒钛工业、化学工业、能源工业列入重点发展的产业,这给矿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和更高的要求。 1、继续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新建的矿业企业将正式投产。随着攀钢白马矿山的建成投产和红格龙莽集团北矿区的建成,将新增铁石1000万吨,铁矿石总产量达2000万吨以上。钛的回收率进一步提高,形成20万吨高钛渣的生产能力。 2、非金属矿的开发利用取得明显进步,硅石和重晶石的深加工利用达到设计规模。 3、能源矿产生产规模基本满足生产需要。 4、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率进一步提高。矿山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将达20%。 ㈣2010年远景目标 1、矿业结构调整基本到位,规模化、集约化矿业经济格局基本形成,矿业可持续发展目标基本实现。 2、形成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主要矿产资源储备可满足规划开发规模需要。 3、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建材、化工、非金属矿产品精加工取得明显进展,以钒钛磁铁矿、煤炭、冶金辅料、水泥及水泥制品、饰面花岗岩、石墨及石墨制品、新型建筑材料(新型墙体材料、陶瓷材料、粉体材料)、新型耐火材料为主的矿产品结构基本形成并逐步优化,新型建材系列产品基本实现,市场占有率逐步扩大。 4、矿山及主要交通干线可视范围内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和有效保护,矿业活动和环境保护全面达到规范化、制度化。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率达30%以上。 5、矿业市场日趋完善,矿权资本化管理格局基本形成,基本实现市场对矿产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全面实现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矿权市场规范、有序。

 第三章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 一、公益性地质矿产调查评价 根据国家、省、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成矿地质背景,分析资源潜力,确定战略性矿产资源调查的矿种为锰、铅、锌、铜及优质非金属矿产,具体规划区见附表4。 ㈠攀枝花市西北部铜、铅、锌、锰调查评价区(D1):该区是省规划中“盐边-盐源铜铅锌锰”调查评价区的一部分,包括盐边西北部,米易西部及仁和区的西北部。主攻矿种为铜矿、镍矿、铅锌矿、锰矿。重点调查评价片区为择木龙-国胜-箐河-温泉一带、江西-惠民及力马-红民一带。 ㈡攀枝花市煤层气调查评价区(D2):该区是省规划中的攀枝花地区煤层气调查评价区,包括攀枝花市90%以上的地区(除米易县以东的地区)。 ㈢其它矿种的调查:根据攀枝花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找矿前景,开展宝玉石、硅石(特别是高纯度硅)、长石、重晶石、橄榄石等特色非金属矿的调查,为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提供靶区。 ㈣其它地质调查,继续拓宽地质工作服务领域,开展重点流域、交通干线、城市、重大工程的水文、工程生态地质环境综合调查,以及灾害地质调查,加强农业地质、旅游地质、地质遗迹调查。 二、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 ㈠积极培育健全探矿权市场:按照国土资源部《探矿权采矿权招标拍卖管理办法(试行)》,对国家出资勘查并已探明可供进一步勘查的矿产地、探矿权灭失的矿产地、国家和省两级矿产资源勘查专项规划划定的勘查区块和同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申请的勘查区,以及由市财政出资查明的主要找矿靶区,实行探矿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 ㈡鼓励勘查的矿种和区域:根据《四川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和攀枝花市“十五”期间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确定鼓励勘查的矿种为煤、石灰石、白云石、硅石、花岗石、长石、铂矿和稀土、铌钽和地热。全市共划定四个鼓励勘查区,即攀枝花市西北部地热、硅石鼓励勘查区⑴,攀枝花中部煤、耐火粘土、铝土矿鼓励勘查区⑵,攀枝花市西南部煤、石灰石、白云石、硅石、鼓励勘查区⑶,攀枝花东北部稀土、铌钽、铂矿、花岗石、长石、硅藻土鼓励勘查区⑷(见附表4)。 1、攀枝花西北部地热、硅石鼓励勘查区 该区为攀枝花市拟建的生态旅游区的一部分,现已发现三处热泉,应尽快查明该区温泉规模性质,为旅游开发作准备。同时已发现四处硅石矿,其中两处初步调查为大型,应鼓励进行勘查,为规模开发提供资源保障。 2、攀枝花市中部煤炭、耐火粘土、铝土矿鼓励勘查区 该区为攀枝花市重要的煤炭基地,省规划“攀枝花地区优质煤资源调查评价”的一部分,已发现小型煤矿地15处,保有资源储量174434千吨。为保证攀枝花日益增长的用煤量,应在该区的矿区外围及其深部进行勘探,增加煤炭资源储量,提高保有煤炭储量级别。铝土矿为不能保证的矿种,本区有寻找该矿的潜力,应加强勘查。 3、攀枝花市西南部煤、石灰石、白云石、硅石鼓励勘查区 该区为攀枝花市主要的煤炭基地、重要的冶金辅料和水泥原基地,以及重要的硅石矿基地,也是省规划中“攀枝花地区优质煤资源调查评价”的一部分。其中宝鼎煤矿有中小型煤矿7处,保有资源储量391398千吨,为保障攀枝花市逐年增长的用煤量,应加快宝鼎矿区深部勘探步伐,通过勘探,预计可新增资源储量320000千吨;白云石矿床(点)4处,除1处进行过详勘外,其余各矿床(点)工作程度低,不能满足生产的需求,应鼓励进行勘查;石灰石矿5处,其中两处位于自然保护区附近,属限采矿区,为保障经济建设需要,应尽快寻找新的矿产地;硅石矿的开发利用是攀枝花市重点发展产业之一,经初步调查该区有7处大(中)型硅石矿,但工作程度低,应尽快开展地质勘查工作,为硅石资源的大规模开发提供资源保障。 4、攀枝花市东北部铂、花岗石、硅藻土矿鼓励勘查区 该区已发现铂矿1处,目前正在进行勘查,其资源储量可达中到大型,应尽早查明资源并开发利用,花岗石矿是攀枝花重要的矿产资源,现有十余处矿床(点),但工作程度低,资源不清,无法进行规模化开采,应加大勘查力度,摸清家底,尽快把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通过勘查,预计可获资源储量12099万立方米;硅藻土矿是攀枝花市的重要矿产之一,有矿床(点)近十处,大部分矿床(点)工作程度低,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应加大地质勘查的力度,为大规模开发提供资源保障。 5、其它鼓励勘查的矿种:建筑用砂石、页岩、脉石英、钾长石、砚石。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基本建设的加快,建筑用砂石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应进行专项调查,主要调查金沙江、雅砻江、安宁河的边滩、河漫滩,为基本建设提供最基础的建筑材料。

 第四章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调控方向 按矿产资源开采总量与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状况和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原则,提出我市鼓励、限制、禁止开采矿种,并实行矿产资源开采总量控制。 ㈠鼓励开采的矿产资源 1、黑色金属矿产:积极开发钒钛磁铁矿,大幅度提高钒钛的回收率,到2005年,钒资源利用率提高到52%,钛资源利用率达到15%。鼓励开发利用普通铁矿,减少攀钢从外地购进富铁矿的数量。2005年,钒钛磁铁矿的产量1300万吨,钛精矿增长到40万吨以上;2010年,在稳定普通铁矿产量的同时,力求钒钛磁铁矿、钛精矿有较大增长。 2、有色金属、贵金属矿产:鼓励开采镍矿资源,要通过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规模、提高选矿回收率,增加产值和附加值。铌、钽、铂矿在查明资源储量后,进行规模开发。 3、冶金辅料矿产:鼓励开采冶金用白云岩、熔剂用灰岩、耐火粘土橄榄石等矿产,特别要注意新型耐火材料矿产的开发利用。2005年,冶金用白云岩产量30万吨、熔剂灰岩70万吨左右。 4、化工原料矿产:促进煤、钒钛磁铁矿、有色金属伴生硫的综合利用。 5、建筑材料矿产:鼓励开采水泥原料、玻璃原料、陶瓷原料、粉体材料、新型墙体材料、饰面石材和其它建材非金属矿,主要是水泥用灰岩及其配料、玻璃砂岩、硅藻土、硅石(脉石英除外)、石墨、重晶石、大理岩、花岗岩、砚石等矿产。2005年,水泥用灰岩的产量达到64万吨。 6、地下水矿产:鼓励开采地热、矿泉水。 ㈡限制开采矿种 1、能源矿产:我市主要能源矿种为煤。煤炭多为低磷、低硫、高发热量的优质煤,市场空间大,但小矿山多,开采过度,储采比失调。因此,本市的煤炭生产方针量:本着“总量控制、保护资源、适度从紧、保障供给”和“严格控制煤炭产量,严格控制我市煤炭外销量,严格控制我市煤炭用量和调整好主焦煤和其它煤种的生产比例,调整好市内外煤炭资源的使用量”,最大限度地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好煤炭资源,确保我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攀枝花市委、市政府为了加快推进攀枝花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于2003年1月做出了《攀枝花市国民经济翻番规划》(2003-2007)。这期间煤炭需求增长幅度较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满足工农业生产需要,到2007年,煤炭产量应达1700万吨。2007年以后,煤炭的产量及增长幅度都应加以限制,其产量和消费量应基本维持在2007年的水平。 规划期内,到2005年原煤产量应达1600万吨左右,消耗量将超过1800万吨;到2010年原煤产量控制在2000万吨左右。 2、限制在自然保护区、生态脆弱区、江河湖泊等两岸、铁路、公路两侧一定距离内开采严重破坏地质生态环境的矿产;限制高纯度硅及资源不清的矿种进行开采。 ㈢禁止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开采砖瓦粘土。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调整 根据“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总方针和国家、省、市有关产业政策,以“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为根本出发点,对我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 ㈠矿山规模结构调整及优化方向 关闭一批资源不清、环境污染严重,对生态破坏大,规模小、效益差、布局不合理的小型矿山,逐年减少矿山数量,到2005年,小型矿山企业数量减少20%,矿山企业数量控制在250家左右。通过兼并、重组,扩大矿山开采规模。 ㈡产品结构调整及优化方向 1、稳定和发展优势主打产品:发展以钒钛磁铁矿为龙头的黑色金属矿产品和与之配套的能源(煤炭)、冶金辅助原料矿产(冶金用白云岩、熔剂灰岩、耐火粘土等),构建黑色冶金矿业产业链,形成具有明显优势的主打产品系列。 2、发展深加工高附加值系列产品:加大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力度,形成高钛渣、微细钛精矿、钛白粉、航空航天级中间合金、钒精细化工、氧化钒等钒钛深加工高附加值系列产品,以及金属硅、纳米金属硅高附加值产品,形成年产3万吨金属硅生产能力。 3、发展有市场竞争力的建材、化工、金属、非金属产品:要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高标水泥和白水泥,扩大水泥的使用范围及用量,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形成2-3个综合竞争能力较强的水泥生产企业和企业集团。依托相关骨干企业加大磷矿、铝土矿、石灰石矿的开发利用力度,形成10万吨/年黄磷生产能力,10万吨/年硅铁合金项目,10万吨/年电石及深加工项目。通过技改,发展高碳高纯石墨和石墨制品。 4、发展特色产品:饰面花岗岩是我市最有特色的拳头产品,要着重加强矿山建设,进行规模化、集约化开发。要在增加产量和花色品种的同时,提高科技含量和加工水平,发展精加工板材。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中华绿”、“翡翠绿”、“豹皮花”、“紫罗兰”、“冰花兰”、“二滩兰”、“芝麻花”、重晶石超微细粉等品牌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和出口创汇能力。苴却砚石为我市特色产品,要在查明资源储量的基础上,加大开发力度,生产出造型精美、工艺精湛、兼具观赏和实用价值的砚台和工艺品,占领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 5、大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新型耐火材料、陶瓷材料、粉体材料,使其成为我市矿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通过产品结构调整,使我市矿产品及延伸产品具有名、优、特、新的最佳组合结构,发挥整体功能和效应,壮大我市矿业经济。 ㈢技术结构调整 贯彻国家经贸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实施意见》精神,大力推广应用信息技术,开发关键技术和工艺,开发主导产品和装备来改造提升传统矿业生产,陶汰落后的采矿方法技术、工艺和设备。钒钛磁铁矿矿山企业,要通过技术改造或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选矿回收率;研究开发钒钛综合回收利用技术,增加产品附加值,加大钪、镓、钴、镍、钼、硫等有用元素的选冶技术投入,促使其早日得到利用;煤炭矿山企业要引进推广洁净煤,水煤浆技术,改变只生产原煤的状况,推广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利用煤矸石发电和生产新型墙体材料;花岗石企业要推广机械化作业,采用组合台阶采矿法分阶段开采。应用先进加工设备,发展精加工板材生产。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与规划分区 ㈠矿产资源开发布局 根据矿产资源特点、矿业生产力分布及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将我市规划为6个矿业综合开发区。 1、攀枝花市西北部铜、镍、铅、锌、锰及重晶石、硅石矿综合开发区 该区位于盐边县西北部地区。区内铅锌矿、铜矿、镍矿、重晶石矿、硅石矿资源潜力大。重点加速铜、镍、铅、锌、锰等金属矿的勘查开发,鼓励重晶石作为粉体材料和化工原料、硅石作为陶瓷、玻璃原料、高纯度脉石英作为金属硅及单晶硅原料进行规模化开发,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矿业综合开发区。 2、攀枝花市中西部铜镍、煤炭综合开发区 该区包括盐边县中部和米易县西部,是攀枝花市重要的能源基地。区内优势矿产有煤矿、铜镍矿、耐火粘土、石灰石、橄榄岩等。红坭矿区煤资源储量仅次于宝鼎矿区,该区集中了本市90%以上铜镍矿、镍矿资源,耐火粘土和石灰岩资源丰富。重点开发本区煤矿资源,缓解我市煤炭供应紧张状况;加强冷水箐铜镍矿矿山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规模,提高选矿回收率,增加产品附加值。由于石灰石矿、耐火粘土矿及少部分煤矿位于二滩电站水库视野区,要限制其开采规模。 3、攀枝花市西南部钒钛磁铁矿、煤、冶金辅助矿产综合开发区 该区包括本市西区、仁和区北部及东区西北部,是我市矿产资源最丰富、配套程度最高、品种最齐全的地区。煤矿、钒钛磁铁矿、冶金用白云岩、熔剂灰岩、硅石矿保有资源储量大,在本市同类矿产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很高的资源保障程度和较高矿山生产能力。重点加强钒钛磁铁矿的综合利用,积极发展钒钛新材料,并实现规模化生产,使之成为我省乃至我国西部的钢铁、钒钛新材料基地;大力加强煤炭综合利用,发展以煤渣、矸石为原料的新型墙体材料;加强熔剂石灰岩和冶金白云岩矿山的改造,形成冶金辅助矿产基地。加强硅石矿的开发利用,形成玻璃原料、硅铁合金原料基地。加强对水泥用灰岩及其配料矿山的改造,使之成为水泥原料基地。 4、攀枝花市东北部钒钛磁铁矿、石材、稀有贵金属综合开发区 该区位于米易县东北部,本区矿产资源丰富、矿种多、规模大、是极具潜力的综合开发区。主要矿产有钒钛磁铁矿、饰面花岗岩、硅藻土、石灰岩、白云岩、水泥粘土、铂矿、铌钽矿等。钒钛磁铁矿保有储量大,部分钒钛磁铁矿已列入攀钢开发计划,准备进行规模化开采。要加速现有铁矿山的技术改造,促进钒钛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饰面花岗岩资源潜力大,要加大勘查开发力度,形成规模化开发。鼓励硅藻土、水泥原料、陶瓷原料矿产的规模化开发。鼓励对铂钯矿进行商业性勘查,为大规模开发提供依据;铌钽矿待查明资源储量后,尽快进行规模化开发。鼓励招商引资建厂,开发观音优质白云石生产高镁灰和大槽镁橄榄石。 5、攀枝花市中东部钒钛磁铁矿、地热水、非金属矿综合开发区 该区位于盐边县东南部,区内优势矿产主要为钒钛磁铁矿,其次有地热、石灰岩、大理岩、长石、石墨、金矿、铜矿、镍矿。加大钒钛磁铁矿开发力度,要通过引资兼并、联合、重组方式,组建大中型企业,进行规模化开发。现有矿山企业要适度扩大生产规模,提高选矿能力、选矿技术水平,增加产品附加值,形成煤铁生产链;综合利用钒钛和其它有益成分,提高综合回收水平,生产钒钛、钴镍硫化物精粉,按规划加强管理,形成规模化生产。以红格温泉为龙头,发展旅游业。其它矿产的开发,应根据市场情况逐步进行。 6、攀枝花市南部石墨、金矿、砚石综合开发区 该区位于仁和区中南部,区内矿产资源较为分散,主要有中坝石墨矿、三家村岩金矿、龙潭山磷矿及下村砚石矿、平地磁铁矿,以及铜矿、铜镍矿、铅锌矿等。重点加强中坝石墨矿山建设,实行规模化开发,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发展高碳高纯石墨及石墨制品,增加产品附加值。加强磷矿勘查开发,为发展电冶化工工业提供原料基地。加强砚石资源勘查开发,发展具攀枝花特色苴却砚和工艺品生产。加大对金矿、铁矿、铜镍矿进行勘查开发力度。 根据各综合开发区的资源保障程度、资源潜力、矿业生产能力和经济实力的对比分析和综合评价,确定矿业综合开发区的优化顺序依次为:攀枝花市黑色金属、冶金辅助矿产综合开发区;东北部黑色金属、石材、稀有金属综合开发区,中东部钒钛磁铁矿、地热水、非金属综合开发区,中西部铜镍、煤炭综合开发区;西北部有色、重晶石、硅石综合开发区,南部石墨、金矿、砚石综合开发区。 ㈡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分区 为优化资源配置,推进矿产资源开发的科学管理,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统一,将市内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区分为鼓励开采区、限制开采区、禁止开采区,实行分类管理。 1、规划区的划分标准 鼓励开采区:矿产资源相对集中、资源保证程度较高;矿产品或其加工制品有市场前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经济条件较好,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的影响较小,或能进行有效控制的地区。 限制开采区:资源储量保证程度低,需要限制规模的矿区大规模开采会降低资源使用价值的矿种;开发技术条件不成熟,资源利用方式不合理的;矿产品供过于求,市场前景差的;开发利用对环境影响较大的,但可以恢复治理的;只有规模开发才能有效保护资源的重要矿产资源保护区;各类保护区核心区以外的地区;国家政策和省规划限制开采的矿区。 禁止开采区:国家、省、市级风景名胜区、地质遗迹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中心城区;基本农田保护区;铁路、重要公路干线(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及两侧一定距离内;工程设施、水利设施的安全区;其他国家、省、市法律法规禁止的地区。 2、规划区的设置 1)鼓励开采区(G) ⑴米易白马钒钛磁铁矿鼓励开采区(G-1) 位于米易县东北部,属白马乡、挂榜乡、黄草乡所辖,规划面积53.30平方千米(见附表5)。 该区有夏家坪、及及坪、田家村、青杠坪、马槟榔五个矿段,已查明资源储量1497284千吨。现有小型矿山企业1个,开采矿段为夏家坪矿段。及及坪、田家村已划给攀钢,即将开工建设。 本区的规划原则是:在开采规模达到最低开采规模要求前提下,鼓励进行规模开发,尽量降低采矿活动对生态地质环境的影响,强制执行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制度。 ⑵盐边县红格钒钛磁铁矿鼓励开采区(G-2) 位于盐边县红格一新九地区,属盐边县红格镇新九乡所辖。规划面积120.5平方千米(见附表5)。 该规划区有中干沟、马鞍山、马松林、路枯、铜山、红格北矿区、中梁子、湾子田钒钛磁铁矿,其中有大型矿床5处,中型矿床3处,查明资源储量4002160千吨。小型矿山企业近20余家,主要开采新九地区的钒钛磁铁矿。由于开采规模小,采选技术落后,效益差,有近半数矿山停产。矿山生态地质环境问题突出,采矿产生的大量废石(渣)无序排放,造成水源污染和矿山植被、土地等生态破坏,有可能引起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 本区的规划原则是:通过兼并、重组,减少矿山数量,鼓励扩大矿山开采规模,为钢铁业发展提供稳定充足的矿源,尽量降低采矿活动对生态地质环境的影响,强制执行矿山生态恢复制度。 ⑶仁和中坝石墨矿鼓励开采区(G-3) 位于仁和区西南部,属中坝乡所辖,规划面积6.24平方千米(见附表5)。 该区已探明资源储量25052千吨,目前只有一家小企业在开采该矿北东段。 本区规划原则是: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规模化开采此矿。同时依靠科技,提高矿山回采率和选厂回收率,规范尾矿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消除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隐患。 2)限制开采区(X) ⑴盐边西北部生态旅游区限制开采区(X-1) 该区包括盐边的岩口、洼落、箐河乡的部分地区,面积310.8平方千米(见附表5)。 该区为攀枝花市旅游局拟建的国家级生态旅游区和精品旅游线路,对不具备开采条件和环保措施的开采行为进行限制。 本限采区的规划原则是:在旅游线两侧一定距离内,限制采矿,对规定距离外的开采活动应严格执行开采的准入条件,强制执行矿山生态恢复制度,尽量减少采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⑵二滩水库库区限制开采区(X-2) 包括二滩水库库区及两侧地区,属米易县团结、南坝、胜利乡,盐边县力马、红坭、红民、鳡鱼乡和渔门镇所辖,规划面积195.65平方千米(见附表5)。 该区既是二滩大型水力发电站的库区,是国家级二滩风景名胜区、省级鸟类自然保护区、市级白坡山自然保护区、二滩森林公园、市旅游局规划的二滩阳光度假旅游开发区范围,其核心部位为二滩水库及两岸视野区,应严禁开采矿产资源,其两侧视野区以外地区为限制开采区。 本限采区的规划是:通过重组、兼并、关闭方式,减少矿山数量。重点关闭库岸的煤矿、耐火粘土矿山,加大生态环境治理恢复力度,重塑生态良好、风景秀美的二滩,为发展能源和旅游经济创造条件。 ⑶苏铁自然保护区限制开采区(X-3) 该区为攀枝花苏铁自然保护区,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划面积13.58平方千米。 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自然保护区限制开矿,其核心区禁止开矿。 ⑷红格温泉度假区限制开采区(X-4) 该区为攀枝花的旅游度假区,是重要的旅游资源,规划面积33.44平方千米。 3)禁止开采区 主要为铁路、主干公路、二滩环湖公路两侧和桥梁一定距离内、城市中心区,以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止开采区域。 四、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 强化对矿山企业资源利用全过程的监督管理,积极推进先进采选冶技术和综合回收利用技术,不断提高矿产资源的回收利用水平。 新建矿山企业必须完善总体和年度开采设计审查制度;完善企业的“三率”考核体系;监督矿山企业按照批准的开发利用方案和采矿设施进行采矿活动;采用有效的经济和法律手段,鼓励矿山提高采矿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减少资源损失,严禁对矿产资源进行破坏性开采。 2005年,钒钛磁铁矿大型骨干矿山的开采回采率稳定在90%以上,力争达到95%,选矿回收率达到80%以上,钒资源利用率提高到52%,钛资源利用率提高到15%。骨干煤矿开采回采率达到80%。其它矿山必须达到的采选指标是:铁矿采矿回采率85%,选矿回收率75%,煤矿开采回采率80%。花岗岩成荒率20%以上,加工成材率90%。其他非金属露天开采回采率85%。2005年,全市矿山回收率在现基础上提高5-10%,使铁、煤等重点矿种的综合回收率达到或超过全国或省级先进水平。 对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实行规范化管理,强化奖惩措施,鼓励矿山企业积极开展资源综合利用,重点支持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的工业化生产,支持煤矸石的开发利用和有色金属矿共伴生组分的回收利用,推广“三废”综合利用技术,到2005年开展综合利用的矿山达到应综合利用矿山的30%,2010年提高到60%。 五、矿产资源开采准入条件 开采矿产资源必须遵守矿产资源法和相关法律、法规,新建矿山企业必须符合下列准入条件: 资源条件:必须有具备资质的勘查单位提交的普查或普查以上地质勘查报告和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备案登记的资源/储量。 资质条件:必须有与拟建矿山企业规模相适应的资金、技术、人员、装备等条件。禁止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开采矿产资源。 开采规模条件:矿山规模必须与矿区的资源储量相适应,不得低于本规划规定的最低开采规模(见附表6)。 规划布局条件:矿山开采必须符合本规划的分区要求,严禁在禁采区内兴办矿山;未经省和省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严格审查和特殊许可,不得在限采区内新建矿山或扩大矿山规模。 矿山设计条件:新建矿山必须提供有采矿设计资质的单位编制的矿山开采设计或开发利用方案,设计的开采回采率、采矿贫化率、选矿回收率指标应体现节约和高效原则。对可利用的共伴生矿和尾矿有综合利用方案。 环境保护条件: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环保条件和本规划规定的新建矿山生态环境准入条件。 水土保持条件: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要求,编制水土保持方案,防止人为造成水土流失,重点解决尾矿坝,矿渣堆弃安全问题。 安全生产条件:必须符合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有安全生产的设施和措施。 六、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调查与监测 要对本市矿产资源储量动态变化、勘查和开发利用状况、矿山生态环境状况及恢复治理、矿权人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权利和义务、矿权市场建设、矿产资源管理秩序、矿产资源规划实施等情况进行调查、动态监测;矿业主管部门要按专项内容制定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规范性文件,划分职责、落实到责任部门和人,使各项调查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和法制化;建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统计分析信息系统,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开采活动实施动态监测和全过程管理,充分发挥矿政管理的作用和效力,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促进矿业经济健康发展。

  第五章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一、矿山生态环境的调查与监测 重点调查矿山环境地质与生态问题,包括矿山露天开采的边坡失稳、地下开采的采空区塌陷、弃渣堆放可能产生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弃(废)物和废液对地表水的污染、土地损毁、植被破坏等。通过重点地区、矿区、典型矿山的矿山生态地质环境现状调查,查清主要矿山生态地质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评估矿山环境破坏对人类生存的危害、影响与发展变化的趋势,对我市矿山生态环境破坏与地质灾害作出科学分析和正确评价。力争在2005年前完成全市矿山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工作,在此基础建立起全市矿山生态地质环境信息系统,为政府宏观管理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实施《四川省地质环境管理办法》和《攀枝花市地质环境管理办法》,加强矿山生态地质环境监测,逐步建立和完善动态监测体系,落实矿山企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调动矿山企业的积极性,建立矿山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和防治体系,开展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水体污染等次生矿山地质灾害的监测预报,加强市地质环境监测站等专业部门队伍建设,指导矿山企业作好监测预报,减少灾害发生带来的损失。建立和推行矿山生态环境监督员制度,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情况,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情况进行动态管理。2005年前,完善动态监测体系和地质环境管理办法。 因采矿活动引起的地质环境恶化、形成地质灾害隐患的矿山企业,要在市政府和市地质矿产局的指导下,编制并实施切实可行的防治方案,落实安全责任人和监测责任人,对可能导致重大伤亡、安全事故及对环境造成极大破坏的,应停止开采,并进行整治,直至隐患消除。 二、新建矿山的生态环境保护 ㈠准入条件 1、禁止在国家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重要风景名胜区和重要地质遗迹保护区的禁采区内开采矿产资源。 2、铁路、主要交通干线及进入风景旅游区的公路两侧不得进行露天开采矿产资源。 3、禁止新建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可恢复的破坏性影响的矿产资源开采项目。 4、禁止采用污染环境的落后采、选、冶技术;禁止在地质灾害危险区开采矿产资源。 5、严格控制在生态功能保护区内开采矿产资源,限制在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开采矿产资源。 6、新建矿山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对申报材料不全的,不予审批。 7、严格采矿权审批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森林绿地保护、水土保护、土地复垦方案的审批,对申报材料不全、可行性差以及不能足以保护生态环境的,不予批准。 8、严格实行规模化开采制度,对达不到最低开采规模的采矿权申请,不予批准。 ㈡新建矿山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规划。包括水土保持方案、土地复垦方案、植被恢复方案、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制定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恢复与治理、土地复垦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并落实相应的资金预算,并按规定报经有关部门审批。 ㈢实行矿山地质环境保证金制度。通过新建矿山交纳矿山地质环境保证金,督促采矿权人履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义务,确保恢复与治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现有和闭坑矿山的生态环境保护 ㈠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治理、植被恢复同步进行。 1、矿山企业及加工利用企业“三废”必须在2005年前达标排放。 2、矿山及矿产品加工利用企业废石、废渣、尾矿的堆放场地必须安全合理,不能成为新的污染源。有条件的矿山要对固体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 3、对开发利用过程中,部分已废弃的场所、坑道等,必须按照地质灾害防治、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土地复垦、植被保护、矿山安全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订与实施相关的治理措施和恢复方案,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㈡市地矿局及国土、环保、林业、水利等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企业遵守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植被恢复、耕地保护、土地复垦和矿山安全法律法规,执行各项保护措施,履行各项保护责任的监督检查。 ㈢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采用科学方法、先进工艺、防止形成新的污染源和次生地质灾害危险区。 ㈣矿山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优先考虑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费用。 ㈤尽快制订钒钛磁铁矿山露天开采边坡失稳的治理措施,弃渣堆放可能产生次生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煤矿采空区塌陷的处理措施、花岗石开采的弃渣(石)堆放及生态植被恢复措施,有效遏制矿山生态地质环境的恶化,并向良性方向转变。 四、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工程 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优先抓好在大中型矿山和已经废弃的无主矿山的生态环境植被治理恢复。选择治理工作开展早、基础条件好的攀钢钒钛磁铁矿矿山,开展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与植被恢复项目试点工作,并把矿区植树种草、污染环境治理、灾害治理等恢复与治理示范工作与发展钢铁钒钛之都工业旅游区的建设结合起来,进行全面规划,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建立生态矿区,树立样板,逐步推进全市重点矿区矿山生态环境建设与恢复计划(见附表7)。通过重点矿山,特别是大中型矿山地质环境建设与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保护示范工程的实施,指导全市矿山地质环境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力争在较短时期内使全市矿山地质环境开发与保护工作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第六章

 保障规划实施的措施 为了保证《规划》实施,实现矿产资源合理开发,有效保护和矿山生态环境的恢复治理,必须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一、强化规划管理,建立健全规划体系 ㈠建立健全规划体系 按照专项规划必须服从总体规划,下级规划必须服从上级规划的原则,在市政府领导下,市、区、县各级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在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框架下,同时可制定重要矿产勘查、开采和保护的特殊措施,编制各项专项规划和区域性规划,包括地质调查评价与勘查规划、重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矿山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行业矿产资源开发规划、重要矿产地开发利用规划等,同时米易、盐边应尽快制定本县的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东西区及仁和区待完成区划调整后也应制定本区矿产资源规划,形成全市矿产资源规划体系。 ㈡强化规划管理 加强规划实施过程中的监督管理,由地矿管理部门会同经贸、环保、林业、水利、旅游、安监等相关部门,采取定期不定期检查、综合检查与单项检查、全面检查与抽查相结合,对全市矿业生产进行各层面检查,对宝鼎、红坭、红格等重点矿区可能产生地质灾害的地区进行定期监测,并就检查情况及处置方案向市人民政府作出报告、汇报及请示。 二、依法行政、加强规划实施力度 要在大力宣传国家、省、市有关矿业政策、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强化矿产资源规划管理的法律地位,严格执法,发挥规划和政策调控的龙头作用,促进资源管理方式的转变,加强对矿山企业利用保护资源和矿山生态环境的监督管理,严肃查处违反矿产资源法律法规和矿产资源规划的行为。切实维护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强化执法监督,全面规范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做到依法行政,及时纠正和处理不当的行政行为和越权或侵权行为,增强服务意识,提高行政效率,切实保障矿业权人的合法权益,确保矿业开发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创造全市矿业发展的良好法制环境,促进矿产资源规划实施和矿业健康发展,为攀枝花“十五”规划顺利完成和经济总量翻番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改善矿业投资环境 充分利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制定的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的各项优惠政策,切实改变投资环境,通过内引外联,扩大资金投入,促进矿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㈠充分利用国家对西部不断加大公益性地质调查评价投入和矿产资源补偿费、矿权价款以及财政列支的专项资金,优先设置规划中的勘查、开发、保护项目,特别是基础性和战略性矿产资源调查评价项目。 ㈡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改善矿产资源赋存丰富地区的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加大信贷、税收政策支持。 ㈢以项目为截体,招商引资开发矿业。发布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投资指导目录,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和外资投入规划中鼓励和扶持的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精选、论证一批有找矿前景的地质勘查项目和已探明资源储量的规模矿床,吸引国内外投资者投资,加强项目洽谈的跟踪服务、提高项目签约成功率。 ㈣实施矿业开发的优惠政策,促进矿业发展。要严格执行、全面落实省规划中提出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各项优惠政策,对鼓励内矿种进行勘查开采,依法减免有关规费。进一步疏通矿业融资渠道,培育矿业资本市场。通过市内外企业投资、银行融资、地方筹资等各种渠道,建立多元化的地矿投融资体系,全面拓宽矿业开发投资渠道,形成我市矿业投资多元化格局。 四、夯实基础工作,提高规划管理水平 ㈠本规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不得擅自修改。地矿主管部门在市人民政府领导下,负责本规划的组织实施工作,有关部门应予以支持与配合。 ㈡加强矿政管理队伍建设,加速实现设备现代化,管理科学化。要进一步完善各级矿政管理机构、充实力量、明确管理职责,做到“机构、人员、职能”三到位,抓好人员培训和管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配备现代化办公设备,依靠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健全全市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提高规划管理水平。 ㈢强化矿权管理,规范矿权审批行为,简化审批程序、增强服务意识,提高行政效率。矿政管理部门要严把立项审批与许可证发放关,认真审查其资质条件和规定的各项要件,达不到要求的不得审批颁证;对规划禁止区域、禁止矿种的勘查开发申请人,要说明理由,一律不得登记发证;对可以采取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矿权的,不再进行行政审批。切实加强监督管理,对矿业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要及时纠正、并依法予以处罚。 ㈣维护矿产资源国家所有权益,积极开展矿业权管理制度改革,完善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的公开、公平和公正竞争和优胜劣汰机制。 ㈤执行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坚决淘汰技术工艺落后、污染环境、耗能高、破坏和浪费矿产资源的矿山企业和缺乏市场竞争力的落后产品,逐步实现矿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优化。

  关于《四川省攀枝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 编

 制

 说

 明 一、编制规划的主要依据、原则及指导思想 为充分展示并发挥攀枝花市矿产资源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突出与周边地区矿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加强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与保护的宏观调控,强化和规范矿业管理,保持和优化生态环境,促进矿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在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框架下, 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攀枝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㈠主要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四川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及四川省矿业发展的有关规定。 2、《矿产资源规划管理暂行办法》、《四川省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指南》、《四川省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成果要求》和《四川省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审批办法》等。 3、《四川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攀枝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攀枝花市国民经济翻番规划》(2003-2007)和相关行业规划及其有关基础资料与专题报告等。 4、《攀枝花市地质环境管理办法》,《攀枝花市矿权出让管理暂行办法》(试行)、攀枝花市国民经济翻番规划(2003-2007)及2003年攀西资源开发会议精神。 5、《攀枝花矿产》及《攀枝花市矿产图》(攀枝花市地质矿产局),2003年5月。 6、《攀枝花市煤炭资源情况调查及政策建议》,2003年11月。 7、《四川省矿产资源储量简表》截止(2001年底)四川省国土资源厅。 8、《矿产工业要求参考手册》1986年,地质出版社。 ㈡基本原则 1、与国家、省矿业发展规划布局相衔接,并突出本地特色与比较优势。 2、规模化、集约化与可持续发展。 3、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效益相统一。 4、开发与保护和勘查相互促进。 5、开发矿种、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相适应。 6、采、选、冶各环节合理匹配。 7、统筹规划,突出重点与协调发展。 8、科技兴矿与综合利用。 9、矿产资源开发与其他自然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地区经济发展的综合平衡。 10、科学性与操作性和实用性。 ㈢指导思想 1、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贯彻中央人口、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的,以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为宗旨。 2、在矿业发展中实现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实现矿产资源管理方式和利用方式的转变。 3、推进矿业产业结构调整,严格依法行政,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4、实现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促进矿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规划目标、任务、主要指标及主要内容 ㈠规划目标任务 《规划》的主要目标任务是:加强矿产资源勘查,提高矿产资源保障程度;实施矿业结构调整,优化资源利用结构和布局;转变资源利用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矿山生态环境监督管理,改善矿山生态环境状况;完善矿产资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实现矿业可持续发展,初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宏观调控体系和矿产品供应体系,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重要支撑。 ㈡主要指标 1、矿山数目:到2005年,矿山数减少20%,控制在250家左右,组建一批企业集团。 2、“三率”指标:2005年矿产资源平均采选总回收率提高5%,开展综合利用的矿山占可综合利用矿山总数的30%。 3、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指标:2005年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率达15%以上,矿山“三废”达标排放。 ㈢规划主要内容 1、规划背景 1)自然环境:地理位置、行政隶属、地形地貌、气候、人口、交通条件、特产、历史文化等。 2)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攀枝花市经济基本状况,产业特点、产值及其在省内的经济地位,矿业占全市经济比重。 3)地质矿产资源和勘查概况:攀枝花市行政区域内地质基本特点;矿产资源和勘查概况:分矿种叙述矿床(点)的数量、规模、质量、分布和地质工作程度及潜力评估,对优势矿产、主要矿床作了简要说明或列表。 4)矿业开发现状:已开发的矿产资源情况,包括矿种、矿区、矿山规模、年开采量、产值、从业人数、销售“三率”及综合利用情况等。矿业总产值和税利、矿业延伸产业总产值和税利及其分别占本市工业总产值与税利总额的比重。尚未开发的矿种或矿区概况及其开发利用的可能性。 5)矿产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矿业秩序、开发布局、产品结构、资源管理状况、资源利用率、综合利用情况、技术经济水平、经济和社会效益以及三废处理、生态环境等。 2、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总体部署 1)确定划分矿产资源鼓励、限制、禁止勘查、开采区的主要依据和条件。 2)划分矿产资源鼓励、限制、禁止勘查、开采区。 鼓励开采区:描述其位置、面积及现有矿产资源、矿业生产力的现状与布局、矿山生态环境状况,提出矿山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措施实现规模化开采的控制矿山数量方案。 限制开采区:描述其位置、面积及现有矿产资源、矿业生产力的现状与布局、矿山生态环境状况,提出合并、关闭等措施,压缩矿山数量和开采总量的目标。 规划禁采区:描述其位置,禁止开采范围。 3、矿业布局和结构调整 1)矿业开发布局:根据矿产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分布、矿产品加工企业布局,以及交通、区位等实际状况,突出优势矿产,建立不同功能、不同特点的矿业开发基地和科、工、贸一体化的矿产品工业基地。 2)确定矿山生产最小规模和矿山数量:根据规模化、集约型的发展方向和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要求,从当地的实际出发,确定各主要矿种新建矿山最小生产规模和矿山企业资金、技术、资质准入条件,以及已有矿山企业达到矿山最小生产规模和准入条件的时间,确定科学、合理的矿山数量。 3)矿山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方向:根据规划的布局和目标,对矿业结构进行调整。对小矿山、小矿点实行关、停、并、转,促进矿矿联合、矿厂联合,走集约化、规模化道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企业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 4)矿产品结构的调整以科技为先导、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为方向,推进矿产品结构调整。积极引进先进技术、采用先进工艺流程、设备、专利,提高产品档次,有计划地降低出售原矿比例,依靠科技创新,努力开发新的矿产加工制品,提高矿产品附加值。 5)矿产资源储备与地质勘查:根据矿产资源现状、矿业发展方向与国民经济发展要求,提出资源储备要求。提出重要矿山和具有开发潜力矿产资源的勘查规划;规划矿产勘查投入引资方向与渠道。 4、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 1)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总原则:根据“在保护中合理开发,在开发中有效保护”的总原则,以及“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总方针,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资源耗竭度,保护目前开发利用水平或综合利用水平较低的矿产资源。在开发矿产资源的同时,保护矿山生态环境和其他自然资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2)矿产资源保护要求: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综合回收的方针、政策,增加科技投入,采用先进工艺,提高综合利用、综合回收水平。努力提高开采、加工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杜绝浪费。贯彻优矿优用原则,杜绝优矿劣用的现象。积极开发名优、紧缺矿产的替代资源。各类矿产开采均实行总量控制。 5、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原则,制定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规划,提出重点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要求、实施时间、主要指标。 6、保证规划实施的措施 1)加强规划实施管理。 2)拓宽投融资渠道,健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投资机制。 3)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激励机制。 4)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强化执法力度,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的监督管理。 5)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6)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 三、与上级矿产资源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的衔接情况 本《规划》在《四川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框架下编制,既体现了上级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精神,又结合本市实际力求使规划内容更加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和适用性,同时做好本《规划》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及环保、旅游、交通、城建、地质遗迹、文物古迹等领域规划的协调和衔接工作。 四、规划编制过程、规划研究情况 根据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工作的通知和《四川省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指南》、《四川省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编制成果要求》、《四川省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审批办法》的部署和要求,我市积极组织开展了《攀枝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在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成立了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统一部署规划编制工作,协调解决规划中的重大问题,审议规划成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地质矿产局地质勘查与资源规划处,负责落实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具体组织完成规划编制工作。 《规划》编制工作于2003年6月15日正式开展工作,于8月底提交《规划》初稿,共历时2个半月,其工作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1、基础资料收集:主要收集了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相关的各类法律法规、产业政策及规章制度等;上级矿产资源规划及本级相关规划和计划资料;地质矿产资源及开发利用资料等。收集各类资料共50余份。 2、重点矿山环境与灾害地质调查:实地调研矿山25处,重点对矿山生态地质环境状况进行了现场调查。 3、规划编制:首先对收集的基础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编制报告附表和附图,在此基础上编制规划文本,做到文、图、表相符,使规划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和适用性。 五、市人民政府对规划的审核情况

 六、关于具体问题的说明 ㈠关于规划期与规划范围 《规划》以2001年为基期,以2005年为基本规划期,2010年为远景目标规划期。 《规划》的范围包括攀枝花市行政区域内的所有地区。 ㈡关于矿产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数据 《规划》所附的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数据均为规划基期数据。其中附表1中矿产资源储量数据,采用2001年《四川省矿产资源储量简表》的数据;附表2列出的全市主要矿产资源及主要矿山开发利用数据,采用2001年度全市矿山企业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统计年报数据,附表7列出的矿山土地复垦数据取自市地质矿产局填报的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表。 ㈢关于规划指标 《规划》提出的勘查项目指标,来自市地质矿产局的有关规划;矿业总产值指标,根据“十五”期间攀枝花年均经济增长率8%而确定;矿山数减量指标、主要矿产及矿区最低开采规模指标是采用省规划中的同类指标;采选综合回收率及生态破坏治理率指标,是根据省规划同类指标、结合我市实际情况而确定的,规划期主要矿产的需求与产量是根据规划基期的产量和消耗量,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市场供需状况和发展趋势而预测的。 ㈣关于规划图 《规划》图底图采用攀枝花市矿产图,将其地质要素去掉,保留地理要素和矿产地两 部分,比例尺均为1:20万。其中攀枝花市矿产资源与开发利用现状图中开发利用现状部分反映的是一些主要矿种,即中型以上矿山和重要小型矿山,对于一个地区有多家矿山企业的,用黑色实线将其圈定,并在其旁边注明开采矿种、规模和矿山企业数量;对于大型矿床或中型(小型)开采和中型矿床小型开采,则开采规模符号放入矿种符号内,其矿山编号与矿产地编号相同。四川省攀枝花市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规划图标示的调查评价重点地区和勘查规划区与附表4四川省攀枝花市矿产资源调查与勘查规划分区表一一对应;四川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图标示的开采规划区与附表5四川省攀枝花市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分区表一一对应;重点矿山(区)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区边界难以确定,在附图中只作了点状表示。规划图中坐标和附表中的拐点坐标采用北京坐标系统。

 目

  录

 前

 言………………………………………………………………1 第一章

 矿产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形势……………………………2 一、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2 二、矿产资源特征及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4 三、矿产资源供需形势…………………………………………10 第二章

 指导思想及规划目标……………………………………14 一、指导思想……………………………………………………14 二、基本原则……………………………………………………14 三、矿业发展思路………………………………………………16 四、规划目标……………………………………………………16 第三章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20 一、公益性地质矿产调查评价…………………………………20 二、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20 第四章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24 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调控方向………………………………24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调整………………………………26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与规划分区………………………28 四、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率………………………………………34

 五、矿产资源开采准入条件……………………………………35 六、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调查与监测…………………………36 第五章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38 一、矿山生态环境的调查与监测………………………………38 二、新建矿山的生态环境保护…………………………………39 三、现有和闭坑矿山的生态环境保护…………………………40 四、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程……………………………41 第六章

 保障规划实施的措施……………………………………42 一、强化规划管理,建立健全规划体系………………………42 二、依法行政、强化规划实施力度……………………………43 三、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改善我市矿业投资环境……………43 四、夯实基础工作,提高规划管理水平………………………44 关于《四川省攀枝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编制说明………46 附 表 附表1

 2001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主要矿产资源储量表………55 附表1-1四川省攀枝花市主要矿区资源储量基本情况表……56 附表2

 2001四川省攀枝花市主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表63 附表3

 四川省攀枝花市主要矿产品产量、需求量及其预测表65 附表4

 四川省攀枝花市矿产资源调查与勘查规划分区表…66 附表5

 四川省攀枝花市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分区表…………68 附表6

 四川省攀枝花市新建矿山最低开采规模表…………71 附表6-1 四川省攀枝花市矿区(床)最低开采规模规划表…72 附表7

 四川省攀枝花市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规划表……75 规划图件 1 攀枝花市矿产资源分布与开发利用现状图(1:20万) 2 攀枝花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图(1:20万)

 

推荐访问:攀枝花市 总体规划 矿产资源
上一篇:教育信息化建设方案:校园信息化建设方案
下一篇:【汽车维修企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企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范文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