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重难点控制措施

来源:澳大利亚 发布时间:2020-09-25 点击:

 一、道路改造工程对原路面的处理方法 1) 原路面清理 该路段原有路面上,路面杂质比较多,作业前将路面尘土、砂、石粉等杂物 清扫干净,达到下承层干燥、平整、无杂质的状态。

 2) 裂缝处理 沥青路面建成初期会产生各种形式的裂缝 , 这些裂缝对沥青路面使用功能 一般无明显影响 , 但随着表面水分的侵入 , 会使路面结构层甚至路面的强度、 承 载力下降 , 加速沥青路面的破坏。

 横向裂缝。横向裂缝可分为荷载性裂缝和非荷载性裂缝两大类。荷载性裂 缝是由于设计不当和施工质量低劣 , 或由于车辆严重超载 , 致使沥青面层或半 刚性基层内产生的拉应力超过其疲劳强度而开裂。

 非荷载性裂缝是横向裂缝的主 要形式 , 它分沥青面层温度收缩性裂缝和基层反射性裂缝两种情况。

 纵向裂缝。纵向裂缝可分为两种情况 : 一种情况是由于路基压实度不均匀导 致的路面不均匀沉陷所引起的纵向裂缝 ; 另一种情况是沥青面层分幅摊铺时 , 两幅接茬未处理处 , 在行车荷载作用下 , 易形成纵向裂缝。

 纵向裂缝多发生在半 填半挖路基处 , 主要由路基的不均匀沉降造成。

 道路纵向裂缝如治理不及时 , 长 时间雨雪水的灌入 , 2 m 以外部分滑动加快 , 行车道在重载车的作用下 , 在 3 m r 4 m 部位出现第二道裂缝 , 这时第一道与第二道裂缝之间形成一个板块 , 这 一板块开始下沉 , 出现顺行车道区一个 U 型路面带 , 严重时对路面发生条块形 碎裂 , 对行车的影响非常大。

 裂缝处理。当裂缝超过 3mm 寸,应采用开槽式封闭处理:当裂缝小于 3mm 寸, 可采用简单无槽贴缝式处理。

 采用沥青灌浆形式修补裂缝, 原则上旧路面超车道 结构层全部利用, 行车道上面层部分铣刨, 中下面层部分利用。

 新旧路面采取分 层错缝拼接, 新旧底基层、基层拼接缝在第 2 车道与第 3 车道之间;沥青混凝土 结构层拼接缝在第 2 车道内。拼接前用单向土工格栅 + 水泥稳定石灰,对新旧路 基结合部路床加固;对基层裂缝 5 > 3mm 底基层裂缝小于 SW 2cm 的用灌缝胶 或乳化沥青灌缝在基层上作乳化沥青稀浆封层; 为了防止新旧基层产生的裂缝波 及到沥青路面,在施工沥青下面层之前, 针对乳化沥青稀浆封层以下的基层裂缝、 新旧半刚性基层纵向拼接缝、 新旧半刚性基层收缩裂缝、 旧半刚性基层的纵向裂 缝在稀浆封层顶面相应位置铺设玻纤格栅或聚酯玻纤布; 在旧沥青路面横

 向反射 裂缝部位也铺设聚酯玻纤布; 在下面层中掺加聚酯纤维以提高抗车辙能力; 新旧 路面拼接完毕,再统一加铺 4cmSM 罩面。

 施工工艺:机械灌缝 a) 开槽 用开槽机正确开槽,跟踪指示装置对准裂缝 ,向后拉动开槽机对 裂缝进行开槽,一般宽深比为 1 : 1 ,尺寸控制在 10mm- 20mn 之间 b) 清缝 为取得良好的密封效果 ,必须用压缩空气喷枪对所开凹槽进行清 缝,确保槽内干净 c) 烘干 用烘干机对凹槽进行预热 ,并烘干进入缝里的水分.确保密封胶 与凹槽紧密结合; d) 灌缝 用灌缝机对槽口进行灌缝, 并控制好胶体的用量, 实践证明, 采用 标准槽贴缝式比标准槽非贴缝式更有效 e) 贴缝 用平坦机贴近裂缝均匀向前移动 ,形成最佳的贴缝效果 f) 待密封胶温度冷却到 50 C 以下后方可 人工灌缝:采用传统的人工方法,即用吹风机清理出缝里的杂物,再用小 勺或热水壶 ( 带细嘴 ) 将加热到适当温度的灌缝材料灌入缝中。

 3) 变形处理 变形有车辙、拥包、波浪与搓板。拥包处理: (1) 属于施工时操作不慎将沥青漏洒在路面上形成的拥包, 将拥包除去即可。

 (2) 已趋于稳定的轻微拥包,将拥包采用机械刨削或人工挖除。如果除去油 包后,路表不够平整,可刷少量沥青,再撒上适当粒径的矿料后扫匀,整平。

 (3) 因面层沥青用量过多或细料集中而产生较严重拥包,应用机械或人工将 拥包全部除去,并低于路面约 100mm 扫尽碎削,杂物或粉尘后用热沥青混合料 填平并压实。

 (4) 如果路面连续多处出现拥包面积较大,但路面基层仍属稳定,则应将有 拥包的路面层面全部挖出,然后重做面层。

 (5) 因基层具备含水率过高,使面层与基层层面结合不良而被推移变形造成 的拥包,应把拥包连同面层挖除, 将水分晾晒干, 或用水稳定性较好的材料更换 已变形的基层,再重铺面层。

 (6) 属于基层具备强度不足或水稳性不好,使基层松软而导致的拥包,应将 面层和基层完全挖除。

 如土基中含有淤泥, 还应将有淤泥彻底挖除, 换填新料并 务实。在地下水位较高的潮湿路段, 应采取措施引出地下水并在基层下面加铺一 层稳定性好的材料,最后重铺面层。

 4) 车辙处理:

 (1) 路面车道早高温季节因沥青面层软化后受车辆的作用发 测向位移而形 成的车撤。若面层仅有轻微变形,可以通过控制行车碾压使路面恢复平整。

 (2) 车道表面因磨过度而产生的车撤,应将出现车撤的路面,糟深应根据破 损情况而定, 但至少不得小于原路面沥青混合中料的 1~2 倍。在槽低及糟壁均匀 或已层黏结沥青, 再将沥青混合料填如糟内, 摊平碾压。

 在高速公路及一及公路 上可采用沥青玛提脂碎石混合料 ,sbs 改性沥青混合料或聚乙改性沥青混合料来 修补车撤。

 (3) 路面受横向推挤形成的横向波行车撤,如果已经稳定,可将凸出的部分 消除。在波谷部分涂沥青并填补沥青混合料并找平,压实。

 波浪与搓板处理:

 a 在高温季节路面发软时,利用重型压路机沿与路中心线 成 45 °角的方向反复进行碾压,以适当改善路面的平整度。

 b 在波谷部分喷洒沥青,并匀撒适当粒径的矿料,找平后压实。

 c 将凸起部分铣刨削平 d 波峰与波谷高差起伏较大时,应顺行车方向将突出部分铣刨削平,并低于 路面约 10MM削除部分喷洒热沥青,再匀撒一层粒径不大于 10MM 勺矿料,扫匀、 找平,并压实。

 e 严重勺、大面积波浪或搓板,应将面层全部挖除,然后重铺面层。

 如果基层平整度太差,应将基层处治后再重铺面层。

 若面层与基层之间存在不稳定勺夹层, 面层在行车荷载勺作用下推移变形而 形成波浪(搓板),应挖除面层,清除不稳定勺夹层后,喷洒黏结沥青,重铺面 层。

 属于基层局部强度不足,或稳定性差等原因造成勺波浪(搓板),应先对基 层进行处治,再重铺面层。

 5) 伸缩缝处理是路面处理施工中勺重要内容。首先采用割缝机对缝隙进行割缝 清理,主要是将缝中的杂物彻底清除,并将缝内灰尘吹净。

 对于伸缩缝清缝时要保证一定的锯深, 即清出的缝要有足够的深度, 一般最 少也要 8~10 厘米,对于胀缝及纵缝,切缝深度应控制在 8~9 厘米,以清缝时不 损伤受力钢筋为

 宜。

 割缝后要及时打扫附近卫生并尽快进行吹缝,以免杂物再次进入缝隙并保 持清洁,用灌缝机向清理后的缝中灌注聚氨酯。

 灌缝指向清出的伸缩缝中灌注聚氨酯,由专用的灌缝机来完成。灌缝前要 调整好灌缝机,使之流出的聚氨酯细腻、均匀。灌缝有专门的操作人员来完成。

 灌缝时速度要慢,保证缝中的聚氨酯均匀密实,使之慢慢静化凝固。

 6 )路面沉陷处治。

 由于原有路面地基处理不当, 路基路面压实度不够以及部分路基、 路面集料 摊铺不均匀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导致集料在向两边挤压; 同时路基防水层施工过程 摊铺不均匀,未达到标准压实度,造成地下水上涌破坏路基,降低路基稳定性; 路基路面集料拌和控制为达到标准要求导致路面沉降。

 对于此类型沉降, 在原有的路面沉降部分重新热铺粗集料沥青混凝土, 在达 到标准强度后, 重新碾压, 在碾压过程中一定要保证轻度碾压, 以免造成路基破 坏。施工采用沥青洒布车喷洒沥青,车速和喷洒量保持稳定,喷洒均匀,小规模 沥青表面处治施工可采用手工沥青洒布车洒布沥青, 喷洒工人要拥有熟练操作技 能,沥青的洒布温度控制在130-170 C 为宜。撒布集料可用集料撒布机进行,不 仅工作进展快,而且集料撒布更平整,撒布量更精确。撒布集料后应及时扫匀, 达到全面覆盖、厚度一致、集料不重叠,也不露出沥青要求,局部有缺料时适当 找补,积料过多将集料扫出。

 撒布集料后用钢筒双轮压路机从路边向路中心碾压 3-4 遍,轮迹重叠约 30cm 碾压速度不宜超过 2km/h 。

 二、土方工程监理措施 (一)土方开挖 土方开挖前,首先要复核工程水准点、坐标和高程,审查承包商的测量放 线成果,检查承包商的测量仪器有无计量器具年审证书。

 在开挖过程中加强现场 巡视,及时对开挖的基坑进行检查。

 土方开挖应严格控制的项目 基底的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严禁扰动;认真检查每个基坑内桩的数量 并将实际数

 量如实提供给设计部门; 如发现基底有软土层, 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应通过设计单位认可。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 基底超挖:

 开挖基坑不得超过基底标高, 如个别地方超挖时, 其处理方法应 取得设计单位的同意。

 基底保护:基坑开挖后应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

 如果垫层不能及时施工时, 可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 30c m 土层不挖,待做垫层时再挖。

 开挖尺寸及边坡:

 基坑的开挖宽度和坡度, 除应考虑结构尺寸要求外, 应根 据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宽度,如排水设施支撑结构等所需宽度。

 桩基挖土应注意的问题:

 在机械开挖基坑时机械不得碰撞桩体, 其桩间土定 应采用人工开挖。基坑开挖时,要注意采取防雨措施,防止基坑被雨水浸泡。

 (二)回填土 ⑴ 应严格控制的项目:

 填方用土壤在建设工程中每每遇到, 道路下的填方应以保证用土有足够的强 度和稳定性为原则。

 路基填方严禁用腐殖土、生活垃圾、淤泥、冻土块、盐渍土。并不得在土壤 中含有杂草、树根等易于腐烂的有机物质。

 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实, 每层回填厚度不得超厚, 环刀取样的方法及数 量应符合规范规定。

 严格控制回填土的含水率,应符合规范要求。

 由于城市道路已成为各种市政、公用设施管网的载体,在道路下方的管、 涵沟槽、检查井、雨水口周边回填土的质量是监理的重点。其填料、填料厚度、 压实度应符合标准规范规程的要求。

 ⑵ 回填土应注意的问题:

 按要求测定回填土的干容重;回填土每层都应测定压实后的干土质量密度, 检验其密实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铺摊上层土。

 试验报告要注明土料种类、试 验日期、试验结论及试验人员签字,未达到设计要求部位应有处理方法和复验结 果。

 回填土下沉:因虚铺土层超过规定厚度或压实遍数不够甚至在一些边角处漏 夯、坑底杂物清理不彻底等造成。这些问题均应在施工中认真执行规范规定, 检 查发现后及时纠正。

 回填土夯压不密实:应在夯压前对土适当洒水加以润湿; 回填土太湿,同样 夯压不密实,呈“橡皮土”现象,这时应挖出换土重填。

 管道下部夯填不实:管道下部应按要求填夯回填土,如果漏夯或夯不实会造 成管道下方空虚造成管道断裂而渗漏。

 回填管沟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移位或损坏管道,应用人工先在管子周围填 土夯实并应从管道两边同时进行,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可采用机械回填和压 实。在抹带接口处、防腐绝缘层或电缆周围,应使用细粒土料回填。

 雨期施工时,要避免回填土被雨水浸泡,如果回填土大湿,夯压会呈“橡皮 土”现象,这时应将湿土翻开晾晒或挖出换土重填。

 (三)填方用土质量监理流程:

 三、测量工程监理控制措施 ( ( 一 ) ) 测量放线定位工程监理工作控制要点和目标值 ( 1 )控制要点 规划部门的测量定位通知书应作为施工时测量放样的依据, 应有业主把全部 控制测量数据准确完整的交给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并由监理工程师主持完成。

 施工单位及时对各个控制点进行复测,复测无误按成果图控制网实施测量放线工 作。工程测量控制是由平面控制、高程测量控制、沉降观测控制等监控程序完成 的,监理工程师应做到事先指导、跟踪监督、严把质量关。督促承包人在施工前 做好充分的准备,规范施工管理,严格执行测量工程技术操作规程和质量检验标 准,合理组织人力、物力,保证测量控制的施工质量。

 平面测量控制应根据业主提供的控制线作好跟踪监测并记录有关数据, 预备 后期测量控制需要。平面控制的监理应从审核施工组织设计的测量开始,根据主 题工程的结构体系, 建筑物周围环境、 现场分布情况等因素, 综合考虑承包人所 选择的测量仪器和测量工具是否符号施工要求,合理提出审核意见。

 平面控制的基本要求:

 必须保证测量仪器的精确性, 测量仪器必须经过校验 并在其使用有效内,测量人员必须具备持证上岗。

 监理工程师现场检查的重点:

 对施工单位施工组织设计中测量及施工方案的 合理性、 可行性进行严格审查, 为防止轴线出现偏差, 监理工程师应根据规划部 门的测量放线定位通知内容, 监督其放线误差在规范允许之内, 并予以保护。

 现 场检查根据控制线所放出建筑物的各个细部尺寸。根据现场两栋楼的结构情况, 在各幢楼出正负零时, 要求单独予以控制, 监理工程师应现场检查从外部控制点 引入控制桩点的正确性, 并督促施工单位予以埋设保护。

 为预防柱子偏位, 应先 在底部弹出中线,将柱子方正找中,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测量放线方法, 以保证建筑物的准确位置。轴线定位验收。

 由整体到局部, 其程序一般采用先做整个控制建筑物场地的主轴线, 然后按 各个局部不同精度要求来建立方格网,并注意其等级、密度、埋设位置。

 ( 2 )目标值 各单体构建筑物的测量放线定位工作的各项技术参数均应符合相关规范要 求;如三角测量、水准测量、导线测量、水准观测、建筑物施工放样的主要技术 要求等。

 (二)沉降观测的监理控制要点和目标值 根据设计要求在相应位置设置沉降观测点, 并严格按施工规范做, 根据施工 进度定期测量。审核施工单位所报的沉降观测反感、方案并提出审核意见 . 沉降观测的重点:

 施工单位应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结果, 固定使用水准仪和 水准尺。固定的水准点按规定日期、 方法及线路进行观测。

 检查施工单位所使用 的水准仪是否符合精度要求。

 第一次沉降观测点的首次高程应在同期进行二次观 测后决定, 每次观测时监理工程师应随机观测并记录, 审查施工单位所报的沉降 观测数据值的整理结果, 监督和审查每一次观测的时间与沉降量的关系曲线, 时 间与荷重的关系曲线, 并绘制出沉降观测曲线图。

 水准基点可按实际要求采用深 埋或浅埋,但观测区内至少应设置一个深埋水准点。

 沉降观测的布置和观测期应符合:

 能够反映建筑物变形特征和变形明显部位。

 标志应稳固、明显、结构合理、不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和使用。观测点应避开障碍 物,便于观测和长期保护。

 高层多层建筑物应每增加 1~2 层观测一次。应符合《建 筑物变形测量规程》 JGJ/T8 的有关规定。

 三)测量放线质量标准与监测频率 1 、水准点的闭合差:国家水准点与临时水准点之间的往返闭合为 12 V L ( mm ); 2 、检验频率:国家水准点与临时水准点之间的检验每季度进行一次,当发 生疑问时随时进行检测。

 3 、检测方法:用经过检定并不低于 DS3 登记的水准仪器进行测量;

  (四)道路工程施工工艺流程:

 (五)道路工程质量监理工作流程

 (六)测量放线流程图:

 (七)测量放线监理工作流程:

 四、路基工程监理措施 (一)路基的处理 路基施工要与管道的开挖、 回填施工相结合, 并注意采取降排水措施。

 ( 1 )

 路基回填土应满足一下要求:

 A 、路基填土不得使用腐植土、生活垃圾土、淤泥,不含草、树根等杂物。

 填方路基宜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作为填料。

 用不同类填料填筑路基时, 应分层 填筑,每一水平层均应用同类填料; 当用细粒土作填料时, 若土的含水量超过最 佳含水量两个百分点以上, 应采用晾晒或掺入石灰、 固化材料等技术措施, 进行 综合处理。

 B 开挖路槽后选择质量较好的回填土,分层铺筑夯实。如一层压实达不到 规定的压实度要求,必须分层压实。如发现与回填道路路基要求不符的土层时, 在道路路基范围内必须全部清除后, 再按要求重新换填碾压。

 施工时应严格按施 工规范进行回填碾压。

 C 路基施工前应先做好截水沟、排水沟等排水及防渗设施,特别是雨季施 工时更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路基施工中, 各施工层表面不应有积水, 填方路堤 应根据土质情况和施工时气候状况,做成 2%~4% 的排水横坡。挖方施工中路基 各层顶面的纵、横坡,应根据路堑横断面形状,路线纵坡的大小,路堑施工断面 长度和施工方法等因素确定, 确保在施工过程中, 使雨水排走。

 雨季施工或因故 中断施工时,必须将施工层表面及时修理平整并压实。

 D 、管涵顶面填土厚度必须大于 30cm 方能上压路机(当排水管道为 PE\PVC 管时管顶填土厚度大于 50cm 时方能上压路机)。桥涵、管道沟槽、检查井、雨 水口周围的回填土应在对称的两侧或四周同时均与分层回填压 (夯)实。填土材 料宜采用砂砾等透水性材料。

 ( 2 )路基压实度要求:

 路基压实度按重型压实标准,其压实度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填挖 类型 深度范围 ( cm )

 压实度( % 机动车道填 料最小强度 ( CBR % 非机动车道 填料最小强 度( CBR % 机动车道 非机动车道 人行道 填方 0~30 > 95 > 94 > 90 6 5 30~80 > 95 > 94 > 90 5 4 80~150 > 94 > 93 > 87 4 3 > 50 > 90 > 90 > 90 4 3 挖方 0~30 > 95 > 94 > 90 6 5 30~80 > 95 > 94 > 90 5 4

 ( 3 )

 土路基设计回弹模量的要求:

 机动车道土路基顶面设计回填模量为 30Mpa 路基建成后实测土基回弹模量, 若实测值小于设计值,应采取补强、固化等技术处理措施。

 ( 4 )

 路基边坡及防护 为保证路基边坡稳定,路基边坡必须采用防护措施,挖方路段采用 1:1.5 放坡, 填方段采用 1:1.5 放坡。

 (二)路面材料的组成 1 、面层设计 根据气象资料,蚌埠市年平均降雨量大于 1000mm 规范规定沥青上面层应具 有一定的抗滑性能,要求横向力系数( SFC~60 不小于 54 、构造深度( TD )不 小于 0.55mm ( 1 )材料要求 A 、沥青 根据气候分区及交通等级使用要求,沥青采用 A 级 70 号道路石油沥青,其 技术指标见下表。

 SBS 聚和物作改性剂沥青,应采用适宜的生产条件和方法进行, 通过实验确定合理的改性剂量和加工温度,改性剂应分散均匀并达到一定的细度, 各项技术指标见下表。

 A 级 70 号道路石油沥青质量技术要求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针入度( 25 C, 100g, 5s )( 0.1mm ) 60~80 针入度指数 PI -1.5~+1.0 软化点( R&B 「 C)

 不小于 46 60 r 动力粘度( Pa - s )

 不小于 180 延度( 10 C, 5cm/min )( cm )

 不小于 20 延度( 15 C, 5cm/min )( cm )

 不小于 100 含蜡量(蒸馏法)( % 不小于 2.2

  闪点 (C)

 不小于 260 溶解度( % 不小于 99.5 TFOT 后 质量变化( % 不大于 ± 0.8 残留针入度比( % 不小于 61 残留延度( 10 C)

 ( cm )

 不小于 6 密度( 15 C, g/cm3 )

 实测记录

 SBS 改性石油沥青质量技术要求 检验项目 技术要求 针入度( 25 C, 100g, 5s )( 0.1mm ) 40~60 针入度指数 PI 不小于 0 软化点( R&B 「 C)

 不小 于 60 135 C 动力粘度( Pa - s )

 不大于 3 延度( 5 C, 5cm/min )( cm )

 不小 于 20 闪点 (C)

 不小于 230 溶解度( % 不小于 99 弹性恢复 25 C ( % 不小于 75 贮存稳定性离析, 48h 软化点差 (C)

 不大于 2.5 TFOT 后 质量变化( % 不大于 ± 1.0 残留针入度比( % 不小于 65 残留延度( 5 C)

 ( cm )

 不小 于 15 密度( 15 C, g/cm3 )

 实测记录

 B 粗集料 用于沥青面层的粗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具有足够的强度、 耐磨耗性。厂家应有专门的除尘设备,严格控制针片状颗粒含量、粉尘的含量, 采用反击式破碎机进行破碎,将集料加工成最后的产品,反对鄂式机反复破碎, 以防集料产生内伤,影响路面质量。粗集料应具有良好较正方的颗粒形状。

 粗集 料质量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混 合 料 类 型 石料 压碎 值 ( % 洛杉 矶磨 耗损 失 表观 相对 密度 吸水 率( % 坚固 性( % 针片状 颗粒含 量 水洗 法V 0.075 mm 软石 含量 磨光值 ( PSV 表观 相对 密度 上 面 层 < 26 < 28% > 2.6 < 2.0 < 12 < 15% < 1% < 3% > 40 5 级 中 下 面 层 < 28 < 30% > 2.5 < 3.0 < 12 < 18% < 1% < 5%

 4 级

 C 细集料 沥青上下两层沥青混合料的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采用适 当级配的机制砂,不得采用石屑和天然砂,严禁采用山场下脚料。其质量应满足 规范的要求,其规格应满足下表的规定。

 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质量技术要求 表观相对 密度 坚固性(> 0.3mn )

 部分 含泥量(小于 0.075m m 的含量)

 砂当量 亚甲蓝值 棱角性 > 2.5 > 12% < 3% > 60% < 25g/kg > 30s

  沥青混合料用机制砂规格 规格 公称粒 径( mr)i 水洗法通过各孔筛的质量百分率( %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S16 0~3 — 100 80~100 50~80 25~60 8~45 0~25 0~15

 D 矿粉

 由于沥青混合料的矿粉应采用石灰岩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原石料中的泥土 杂质应除净。矿粉应洁净、干燥,能自由地从矿粉仓流出,禁止使用回收矿粉。

 其质量技术要求见下表。

 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要求 表观相对密度( t/m 3 )

 > 2.5 含水量( % < 1 粒度范围 v 0.6mm ( % 100 v 0.15mm (% 90-100 v 0.075mm (% 75-100 外观 无团粒结块 亲水系数 v 1 塑性指数( % v 4 加热安定性 实测记录 ( 2 )技术要求

  面层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原则上依据下表,采用骨架密实型级配 沥青混合料用机制砂规格 级配类型 通过下列筛孔(方孔筛, mr )的质量百分比( % 31.5 26.5 19.0 16.0 13.2 9.5 4.75 AC-13C

 100 90~100 68~85 38~68 AC-20C

 100 90~100 78~92 62~80 50~72 26~56 AC-25C 100 90~100 75~90 65~83 57~76 45~65 24~52

  级配类型 通过下列筛孔(方孔筛, mr )的质量百分比( % 2.36 1.18 0.6 0.3 0.15 0.075

 AC-13C 24~50 15~38 10~28 7~20 5~15 4~8

 AC-20C 16~44 12~33 8~24 5~17 4~13 3~7

 AC-25C 16~42 12~33 8~24 5~17 4~13 3~7

 各层沥青混合料应满足所在层位的功能要求,便于施工,不容易离析,各层 应连续施工并连结成一个整体。对不符合要求的沥青混合料,必须更换材料或重 新进行配合比试验,调整最佳沥青用量的方法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水稳性。

 宜对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在 -10 °C 、加载速率 50mm/min 的条件下进行弯曲试验, 综合评价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其技术指标见下表的要求。

 沥青混合料低温弯曲试验破坏应变 混合料类型 低温弯曲试验破坏应变(卩£)

 普通沥青混合料,不小于 2000 改性沥青混合料,不小于 2500

 2 、透层、下封层与粘层设计 ( 1 )透层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上必须喷洒透层 油,透层油采用慢裂乳化沥青 PC-2 。透层油在基层养生具有一定的强度后,采 用智能沥青洒布车喷洒。用量控制在 0.7-1.5L/m 2 的范围内(包括稀释剂和水分 等在内的乳化沥青总量,乳化沥青中的残留物含量以 50% 为基准)。

 喷洒透层前,路面应清扫干净,对路缘石及人工构造物应遮挡防护,以防污 染。如遇大风或即将降雨时,不得喷洒。气温低于 10 C ,不宜浇洒透层油。应 按确定的用量一次性浇洒均匀,当有遗漏时,应用人工补洒。喷洒透层油后,严 禁车辆、行人通过。在铺筑下封层前,若局部地方尚有多余的透层沥青未渗入基 层时,应予清除。

 在基层上浇洒透层沥青后为保护透油不被运输车轮破坏, 可立即撒布用量为 2~3n3/1000m2 的石屑。当不能及时铺筑面层,并需开放施工车辆通行时,撒布石 屑后应用 6~8t 钢简式压路机稳压一遍。通行车辆应控制车速,不得刹车和调头。

 铺筑沥青下封层如发现局部地方透层油剥落,应予修补;扫除多余的浮动石屑, 透层油洒布后应尽早铺筑下封层。

  透层、下封层、粘层乳化石油沥青的技术要求 试验项目 透层( PC-2 )

 下封层( PC-1 )

 粘层( PC-3 ) 破乳速度试验 慢裂 快裂 快裂或中裂 粒子电荷 阳离子( + )

 筛上剩余量( % 不大于 0.1 0.1 0.1 粘度 道路标准粘度计 C25.3( s )

 8~20 10~25 8~20 恩格拉度 E25 1~6 2~10 1~6 蒸发残 留物性 质 含量( % 不小于 50 20 50 针入度( 25 C, 100g, 5s ) ( 0.1mm 50~300 50~200 45~150 残留延度 15 C( 15cm )

 不小于 40 40 40 溶解度( % 不小于 97.5 97.5 97.5 贮存稳 定性 5d ( % 不大于 5 5 5 1d ( % 不大于 1 1 1 与矿料的粘附性,裹附面积不小于 2/3 2/3 2/3

 ( 2 )下封层 在多雨潮湿地区,为防止雨水下渗到基层以下,同时保护基层不被施工车辆 破坏,在洒透层油后,应及时铺筑下封层,下封层采用 ES-2 型矿料级配、 PC-1 型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厚度为 6mm 稀浆封层必须使用专用机具施工。

 稀浆封层施工前应彻底清除原地面泥土、杂物,修补坑槽、凹陷,较宽的裂 缝宜清理灌缝。稀浆封层最低施工温度不得小于 10 C ,严禁在雨天施工,摊铺 后尚未成型的混合料遇雨时应予铲除。稀浆封层两幅纵缝搭接宽度不宜超过 80mm 横向接缝宜做成对接缝。分两层摊铺时,第一层摊铺后至少应开放交通 24h 后方可进行第二层摊铺。

 稀浆封层铺筑后的表面不得超粒径料拖拉的严重划痕, 横向接缝和纵向接缝 不得出现余料堆积或缺料现象。经养生和初期交通碾压稳定的稀浆圭寸层在行车作 用下,应

 不飞散且完全密水。

 稀浆封层应选择坚硬、粗糙、耐磨、洁净的集料。

 稀浆封层 ES-2 型矿料级配 筛孔尺寸( mrj )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通过率( % 100 95~100 65~90 45~70 30~50 18~30 10~21 5~15 (3 )粘层 在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鲁班的沥青层之间必须喷洒粘层油, 粘层采用喷洒型 阳离子乳化沥青 PC-3 。粘层油应采用智能沥青洒布车喷洒,并选择适宜的喷嘴, 气温低于10 C 时,不得喷洒粘层油,当路面潮湿时亦不得喷洒粘层油。路面上 有脏物、成土时应清除干净,当有沾粘的土块时,应用水洗刷后需待表面干燥后 喷洒。喷洒的粘层油必须成均匀雾状,在路面全宽度内均匀分布成一薄层, 不得 有洒花漏空或成条带状,也不得有堆积。喷洒不足的应补洒,过量处应刮除。喷 洒粘层油后,严禁运料车外的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过。

 粘层油宜在当天洒布,待乳 化沥青破乳、水分蒸发完成后,紧跟着铺设沥青层,确保粘层不受污染。

 在沥青层间以及路缘石、雨水口、检查井等构造物与新铺沥青混合料的侧面 必须喷洒粘层油。

 3 、基层设计 施工中应严格控制水泥用量,在满足基层各项物理力学指标的前提下, 尽量 减低用量,当达不到强度要求时应调整级配,水泥的最大剂量不应超过 6%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中的水泥宜采用初凝时间 3 小时以上和终凝时间较长的普 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或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水泥稳定碎石单个最大粒径不应大于 31.5mm 碎石应用硬质岩轧制,建议采 用反击式破碎机破碎,机动车道压碎值不大于 30% 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压碎值 不大于 35% 碎石中不应有粘土块、植物等有害物质。

 颗粒组成应在下表级配范围内: 水泥稳定碎石的颗粒组成范围(方孔筛)

 筛孔尺寸( mr)i 31.5 19 9.5 4.75 2.36 0.6 0.075

 通过质量百分 率( % 100 68~86 38~58 22~32 16~28 8~15 0~3 施工中还应严格控制集料的级配,特别是细料的含量,改善集料的级配可以 明显增加水稳碎石基层的强度、 耐久性、抗裂和抗冲刷性能;集料中的细料含量 对于其干缩和温缩性能影响也很大, 对集料颗粒组合进行多种试配,确保在经济 性、技术性满足的前提下获得最佳的质量。

 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中的水采用饮用水。

 水稳基层必须保湿养生,基层未铺封层,严禁一切机动车通行(施工车除外)

 0 基层的施工气温应在 5 C 以上。

 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水泥稳定碎石 7 天抗压强度均不小于 3Mpa 机动车道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压实度》 98% 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水泥稳定碎石基 层压实度》 97% 水泥稳定碎石应采用厂拌法集中拌合,机械摊铺并采用 12T 以上压路机碾压, 严禁用薄层贴补法找平。

 基层施工必须严格按《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进行,道路原材料必须 符合规定要求。

 4 、底基层设计 石灰土宜采用稳定土拌合机拌合,可采用路拌或厂拌,采用路拌时必须随时 检查拌合深度,防止拌合深度不够,形成素土夹层,石灰技术指标应符合规范规 定,具体如下:

 ( 1 )

 土的有机物含量小于 8% 硫酸盐含量小于 0.8% ,土中不得含有树根杂 草等物; ( 2 )

 宜采用塑性指数大于 4 的砂性土和粘性土,施工时易于粉碎及拌和, 并便于碾压。

 (3 )石灰应符合 GB1597 规定的生石灰或消石灰的技术标准。

 (4) 灰土底基层宜在气温较高的季节施工, 最低气温在 5 C 以上。稳定土层 宜经历半月以上温暖和热的气候养生,避免在雨季进行施工。

 ( 5 )灰土尽量采用集中厂拌施工,若采用人工拌和法施工,土须过筛。将 筛过的土和石灰先干拌 2 遍,加水再拌一遍, 直至均匀为止。

 将拌和好的石灰混 合料按松铺厚度摊铺均匀。

 石灰土底基层不能在低温季节施工, 也不能在水文不 良地段采用。

 石灰土底基层必须保湿养生,期限为 7 天以上,车行道石灰土底基层 7 天抗 压强度不小于 0.8Mpa 。

 (三)路基工程质量监理重点 路基是路面的基础,也是道路结构层的重要组成部分。路基强度和稳定性 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道路的使用品质。

 1 、土质路基质量监理工作要点 ( 1 )开工前 ① 熟悉图纸,查勘现场;② 掌握挖方路段和填方路段的土质情况;③ 复 查地下隐蔽设施的位置和标高; ④ 了解施工临时排水的位置; ⑤ 审核承包人填 写的开工申请报告及施工工艺、质量标准、措施;⑥ 检查取土场的土质质量和 含水量、最大干密度试验资料;⑦ 检查本工程采用的机械设备型号、规格及数 量,是否与承包合同相符一致;⑧ 检查施工中的临时排水设施。

 ( 2 )施工过程中,重点检查下列主要工序 1) 路基挖土的开挖程序 (方法)、挖至路基顶面时的预留碾压沉降高度、 超挖或土质松软路段的处理、压实度及外观质量。

 2) 填土的基底处理要求、用土质量(控制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 填土松厚度、压实度及外观质量。

 3) 严格控制特殊土路基及冬、雨季的施工质量。

 ( 3 )填挖土方在接近设计标高时,按设计要求及时检测路基宽度,标高和 平整度,对有缺陷的,应指示承包人进行整修。

 ( 4 )碾压(夯击)完成以后,应立即测定其含水量和湿密度,计算干密度 和压实度,并按重型击实标准。

 ( 5 )

 工程结束时,检查填挖方路基土层标高、宽度、距离及中线的位置, 外形。

 ( 6 )不适用的土应清除:

 液限 >50 %或塑性指数 >26 %的土。

 腐植土、生活垃圾、淤泥。

 含杂草、树根、作物残根和有机物含量 >5 %的土( 500 C 的烧失量测定)

 。

 可溶性盐含量超过 5 %的土。

 2 、石质路基质量监理重点:

 ( 1 )开工前 根据工程的特点,施工条件和方法,制定石质路基质量监理工作细则,补充 有关技术措施,特别是爆破施工方面的技术措施和安全防护措施。

 认真审核承包人工合成石质路基施工方案、 方法和程序。当采用爆破施工时, 应重点研究讨论爆破方案、施工设计文件和安全技术措施。

 预测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变化,提出应变措施,做好应变准备。

 ( 2 )施工过程中,旁站检查石方的开挖、填筑方式,填筑施工质量、压实 度标准、路基高程、纵横坡度及边破基底的整修工作。

 ( 3 )检查隐蔽工程的用料、铺砌、整平和压实质量。

 ( 4 )若实施爆破作业,检查承包人执行经批准的爆破施工设计文件及安全 防护设施。

 ( 5 )完成时,根据合同、图纸检查石质路基的外型尺寸及外观。

 (四)道路基层质量监理重点 1 、砂(砾)石基层监理重点:

 ( 1 )开工前 根据设计和图纸,制定监理细则,补充必要的技术标准及措施。

 审核承包人开工报告、施工方案、工艺流程及施工质量控制标准。

 检测路基的施工放样。

 检查到场的砂石材料的规格、级配、含泥量及翻斗车、洒水车、压路机等施 工机具设备是否与承包合同相符一致。

 检查施工的临时道路,是否畅通。

 ( 2 )施工过程中 检查基底表面清洁,有无杂物。

 检测段落的上料均匀性, 虚厚高程及横断面、边线齐正,使之符合设计要求。

 控制不同厚度的洒水量、碾压遍数及外观,发现局部有“软弹”、“翻浆” 现象,协助承包人及时处理。

 基层成型后,及时对外观进行检查,检查压实度和外型尺寸 (厚度、平整度、 宽度、中线高程及横坡)。

 ( 3 )指示承包人设专人进行养护,禁止车辆通行,特别是履带车辆。

 2 、碎石基层质量监理重点 :

 ( 1 )开工前 审核开工报告、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控制标准、使用碎石材料技术指标、规 格和试验报告及施工机具。

 检查施工放样、路基表面清洁状况。

 ( 2 )施工中 检查所使用碎石、嵌缝料材的技术指标、规格和颗粒形状,是否与承包合同 相符。

 检测摊铺的均匀度、虚厚度、纵、横坡度。

 监测稳压顺序,稳压两遍后的洒水量、铺撒嵌缝料均匀度等。

 检测碾压原则、速度及遍数、压实密度。

 3 、石灰土基层监理重点:

 石灰土作为地基处理、底层稳定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道路工程中。它是采 用生石灰(钙含量 >70 %)和粘土、亚粘土按重量比配置,经搅拌、摊铺碾压结成 板体。初期对土路基起稳定作用,后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可增大强度、具有板结整 体性和遇水的稳定性。

 ( 1 )在开工前 审核开工报告、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流程、质量标准、质量证书、施工配合 比的试验报告。

 对施工放样、施工机具运转及到场的材料进行检查,做好开工的监理准备工 1) 根据设计文件、图纸和有关技术规范、标准等要求,制定石灰土底层监理 细则。

 2) 审核施工单位施工方案、生产工艺流程。

 3) 索取石灰质量合格证、复试报告。施工配合比计算书。

 4)

 与施工单位共同对石灰、集料土壤随机抽样送交有资质的试验室进行 CaO + MgO 含量、土壤塑性指数、灰土配合比及重型击实试验。

 5) 对施工测量放进行检查。

 (2) 施工过程中 随时抽查使用的石灰、土、水的技术指标和质量规格。检查拌和灰石的颜色 均匀性和含水量。检测摊铺灰土的厚度、标高、宽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稳 压、碾压的原则、速度、遍数和对压实度进行检验。查找工程缺陷,发现有裂缝、 软弹等现象,制定补救措施,及时指示承包人进行处治。施工完时,及时检测压 实度、平整度、厚度、宽度、中线高程及纵横坡度,并对外观进行检查。

 (3) 施工后,指示承包人设专人进行湿度养生,避免发生缩裂和松散现象。

 (4) 石灰土施工生产工艺流程: 1. 场外拌和:

  2. 场内机械拌和

 (5 )石灰土质量监理工作流程:

 五、二灰、砂砾混合料施工监理控制 石灰、粉煤灰二灰、砂砾混合料,是道路基础的重要结构层之一,二灰砂砾 混合料是一种具有水凝性和缓凝性特征的道路基础结构材料, 在一定温度、湿度 条件下碾压成型后,强度随龄期的增长形成板体,具有一定的抗弯能力和良好的 水稳定性。

 (一)石灰、粉煤灰二灰砂砾混合料施工工艺流程

 二)监理工作重点 :

 1 、考察生产厂家检查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规模及供应能力。

 2 、查验生产资质; 3 、检查试验室, 并查验近期试验数据情况, 配合比及重型击实的最佳密度、 最佳含水量。

 4 、控制混合料的存储时间,一般不得超过 48 小时即需碾压成活。

 5 、养生时间不少于 5 天,并应保持表面湿润,并在养生期间禁止其他车辆 进入。

 6 、碾压完成后及时进行压实度检测,混合料必须一次碾压达到规定值的压 实度,碾压成活后禁止贴补。

 7 、混合料结构层厚度大于 30cm 时,必须分层摊铺碾压。

 (三)石灰、粉煤灰二灰砂砾混合料监理工作重点流程

 六、沥青混凝土施工监理控制 沥青混凝土时道路工程中的最后一道工序, 该工序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 个工程的使用效果, 路面的平整度是行车平稳舒适的保证, 碾压密实与否将直接 关系到道路的使用寿命。

 进场的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凝土必须拌合均匀,色泽一致,无成团的油块。

 对明显花白、粗细料分离、结块成团、枯焦干散、油量明显过多或过少、出厂温 度超过规定的范围或浸出温度低于规定的材料,不得使用。

 (一)沥青混凝土摊控制 :

 1 、审查沥青混凝土摊铺方案; 2 、进场机械设备配置、整形修补工具、人员分工安排情况; 3 、纵横高程施测控制情况; 4 、检查井、雨水口、新旧道路衔接缝处理情况; 5 、路口高程方格网控制。

 6 碾压顺序为:接缝处预压一全路初压一全路复压一全路终压。

 (二)监理重点 :

 1 、根据设计文件和图纸规定、施工技术规程、验收规范审核开工报告、施 工方案、质量控制目标、供应厂商的资质、配比试验报告。

 2 、 复查已验收合格的结构承载层及侧、平石、雨水口、管道检查井等附属 构筑物是否已满足施工需求; 3 、 检查机具设备的规格、数量、品种、功能、试运行情况是否能满足施工 的正常进行; 4 、 检查安全措施、交通疏导方案是否已具备和落实; 5 、 检查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合料的外观、测控油温; 6 、 检查摊铺、碾压等各道工序的施工工艺流程; 7 、 控制碾压温度、碾压速度、碾压遍数、碾压密实度、成型外观。

 8 、 检查接缝夯边的施工质量。

 (三)沥青混合料的拌合 沥青混合料应采用间歇式拌和机拌制,间歇式拌和机要求总拌合能力满足施 工进度要求,拌合除尘设备完好,达到环保要求。冷料仓的数量满足配合比的要 求,具有添加纤维、消石灰的能力。间歇式拌和机要求配备计算机设备,拌和过 程中逐盘采集并打印个传感器测定的材料用量和沥青混合料拌和量、 拌和温度等 参数。按台班统计量进行沥青混合料生产质量和铺筑厚度的总量检验。

 总量检验 的数据有异常波动时,应立即停止生产,分析原因。拌和机的矿粉仓应配备振动 装置以防止矿粉起拱。拌和机必须有二级除尘装置,回收粉必须全部废弃,不得 回收利用。对因除尘造成的粉料损失应补充等量的新矿粉。

 间歇式拌和振动筛规 格应与矿聊规格想匹配,最大筛孔宜略大于混合料的最大粒径, 其余筛的设置应 考虑混合料的级配稳定,并尽量使热料苍大体均衡,不同级配混合料必须配置不 同的筛孔组合。

 沥青混合料拌和时间经试拌确定,以沥青均匀裹覆集料为度,均匀一致,无 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细料离析现象。间歇式拌和机每盘的生产周期不 宜少于 45 秒(其中干拌时间不少于 5~10 秒)。改性沥青混合料以及掺纤维的沥 青混合料的拌和时间应适当延长。

 普通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宜通过在 135 C 及 175° C 条件下测定的粘度 - 温度曲线按下表的规定确定。

 确定沥青混合料拌和及压实温度的适宜温度 粘度 适宜于拌和的沥青混合 料粘度 适宜于压实的沥青混合料 粘度 测定方法 表观粘度 ( 0.17 ± 0.02 ) Pa - s ( 0.28 ± 0.03 ) Pa - s T0625 运动粘度 ( 170 ± 20 ) mm/s ( 280 土 30 ) mm/s T0619 赛波特粘度 ( 85 ± 10 ) s ( 140 ± 15 ) s T0623 使用改性沥青时应随时检查沥青砼、管道、计量器是否受堵,堵塞时应及时 清洗。对于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应根据实践经验并参照下表选择, 通常宜 较普通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提高 10 C ~20 C 。

 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 C)

 沥青加热温度 160~165

 改性沥青现场制作温度 165~170 成品改性沥青加热温度,不大于 175 集料加热温度 190~220 改性沥青混合料出场温度 170~185 混合料最高温度(废弃温度)

 195 混合料贮存温度 拌和出料后降低不超过 10 摊铺温度,不低于 160 初压开始温度,不低于 150 碾压终了的表面温度,不低于 90 开放交通的路表温度,不咼于 50

 (四)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摊铺及碾压 1 )沥青混合料的运输 热拌沥青混合料宜采用较大吨位的运料车运输,但不得超载、急刹车、急转 弯。运料车每次使用前必须清扫干净,在车厢上涂一薄层发防止沥青粘结的隔离 剂或防腐剂,但不得有余液积累。在运输、等候过程中如发现有沥青结合料滴漏, 应采取措施避免。运料车进入摊铺现场时,轮胎上不得沾有可能污染路面的赃物, 否则宜设水池洗净轮胎进入工程现场。若混合料不符合施工温度要求,或已经结 成团块、以遭雨淋的不得铺筑。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应在摊铺机前 100~300mn 处停 住,空档等候,由摊铺机推动前进开始缓缓卸料,避免撞击摊铺机。在有条件时, 运料车可将混合料卸入转运机经二次拌和后向摊铺机连续均匀地供材。

 运料车每 次卸料必须倒净,尤其是对改性沥青混合料,如有剩余,应及时清除,防止硬结。

 运输时必须覆盖保温,要求用 2 层帆布,中间夹泡沫塑料以确保混合料的温 度下降不超过要求。

 2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 热拌沥青混合料应采用沥青摊铺机摊铺, 在喷洒有粘层油的路面上铺筑改性 沥青混合料时,一台摊铺机的铺筑宽度不宜超过 6m 摊铺机必须缓慢、均匀、 连续不断的摊铺, 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

 摊铺速度应控制在 2~6m/min , 对于改性沥青及 SMA 昆合料

 宜放慢至 1~3m/min 。摊铺机应采用自动找平方式, 下面层或基层宜采用钢丝绳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 中面层根据现场情况而定, 铺 筑改性沥青混合料建议采用非接触平衡梁。

 3 )沥青混合料的碾压 在面层全面施工前应修筑试验段, 以取得达到规定压实度各种压实机械的碾 压遍数和混合料的松铺厚度, 压实成型的沥青路面应符合压实度及平整度的要求。

 沥青路面施工应配合足够数量的压路机, 选择合理的压路机组合方式及初压、 复 压、终压(包括成型)的碾压步骤,在尽可能高的温度下进行,以达到最佳的碾 压效果。压路机应以慢儿均匀的速度碾压, 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应符合要求, 压路 机的碾压路线及碾压方向不应突然改变而导致混合料推移。

 碾压去的长度应大体 稳定,两端的折返位置应摊铺机前进而推进,横向不得在相同的断面上。

 碾压轮在碾压过程中应保持清洁, 有混合料粘轮应立即清除。

 对钢轮可涂刷 隔离剂或防粘结剂,但严禁刷柴油。轮胎压路机开始碾压阶段,可适当烘烤、涂 刷少量隔离剂或防粘结剂,也可少量喷水,并先到高温区碾压使轮胎尽快升温, 之后停止洒水。

 轮胎压路机轮胎外围宜加设围裙保温。

 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 的路段上转向、调头、加水或停留。在当天成型的路面上,不得停放各种机械设 备或车辆,不得散落矿料、油料等杂物。

 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应待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混合料表面温度低于 50 C 后,方可开放交通。

 在多雨地区的沥青路面面层施工中, 面层的均匀性、 压实度和渗水系数是三 项重要的指标, 是确保路面稳定正常使用的关键要素。

 施工中应采用实验室标准 密度的压实度( 98%和最大理论密度的压实度( KL > 93% 双控制标准检验 面层的压实度。

 将沥青路面的渗水情况控制在一定的水平下, 是降低沥青路面水损害的重要 途径。在面层施工中, 建议对 2 个面层均进行渗水系数的测定, 技术标准为不大 于 300ml/min ,或根据现场技术指导意见。对局部渗水系数较大的区域应进行处 理。

 路面竣工验收标准参见《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J F40-2004 )中 的规定执行,同时也应满足《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 1-2008 ) 中的相关规定。

 (五) 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 :

 (六)监理工作流程:

 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并报有关 资料

 (七)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及遍数:

 压路机碾压速度 设备规格型号 初压时间 m/min 复压速度 m/min 终压速度 m/min 说明 钢轮光筒压路 机 双轮 6 〜 8 吨 ...

推荐访问:难点 措施 控制
上一篇:上海市电力公司新建住宅区供电配套工程技术导则
下一篇:网络会计财务会计问题研究-财务会计论文-会计论文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