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突破 盐类水解

来源:医生招聘 发布时间:2021-01-05 点击:

 专题突破

 盐类水解 【考点研读一】盐类水解及其规律 1.盐类的水解(属于化学反应)

 2.盐类水解规律 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盐的类型 实例 是否 水解 水解的 离子 溶液的 酸碱性 溶液 的 pH 强酸强碱盐 NaCl、KNO 3

 否

 中性 pH=7 强酸弱碱盐 NH 4 Cl、 Cu(NO 3 ) 2

 是 NH+4 、Cu 2+

 酸性 pH<7 弱酸强碱盐 CH 3 COONa、 Na 2 CO 3

 是 CH 3 COO- 、 CO 2-3

 碱性 pH>7 3.盐类水解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要求 (1)一般来说,盐类水解的程度不大,应该用可逆号“⇌”表示。盐类水解一般不会产生沉淀和气体,所以不用符号“↓”和“↑”表示水解产物。

 (2)多元弱酸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水解离子方程式要分步表示。

 (3)多元弱碱阳离子的水解简化成一步完成。

 (4) 水 解 分 别 显 酸 性 和 碱 性 的 离 子 组 由 于 相 互 促 进 水 解 程 度 较 大 , 书 写 时 要 用“===”“↑”“↓”等(比如易发生双水解反应的离子组:Al 3 + 与 HCO 3— 、CO3 2— 、HS — 、S 2— 、ClO — 、AlO2— 、SO3 2 — 、HSO 3 — ;Fe 3+ 与 HCO 3— 、CO3 2— 、ClO — 、AlO2— ;Fe 2+ 与 AlO2— ;Mg 2+ 与 AlO 2— ;NH4 + 与 SiO 3 2— 、AlO2—

 等)。

 【易错警示】

 ①溶液呈中性的盐不一定是强酸、强碱生成的盐(比如等体积、等浓度的醋酸和氨水反应生成的醋酸铵溶液呈中性)。

 ②酸式盐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比如 NaHSO 4 、NaHSO 3 、NaH 2 PO 4 、NaHC 2 O 4 溶液呈酸性;Na 2 HPO 4 、NaHCO 3 、NaHS 溶液呈碱性)。

 ③某盐溶液呈酸性或碱性,该盐不一定发生了水解反应(比如 NaHSO 4 、NaOH 等)。

 ④水解的盐的浓度越低,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的酸碱性越弱(原因:浓度越低,盐的水解程度增大,水解平衡右移,对应 n(H + )或 n(OH— )增大,但因为溶液体积增大的程度更大,所以 c(H + )或 c(OH— )降低,其溶液的酸碱性减弱)。

 ⑤水解平衡右移,盐的离子的水解程度一定增大(比如加水稀释时,水解平衡右移,盐的水解程度一定增大,但增大水解离子的浓度,平衡也右移,但水解程度减小)。

 【考点研读二】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及应用 1.影响盐类水解平衡的因素 (1)内因:形成盐的酸或碱越弱,其盐就越易水解。如水解程度:Na 2 CO 3 >Na 2 SO 3 ,Na 2 CO 3>NaHCO 3 。

 (2)外因 溶液的浓度: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温度:温度越高水解程度越大外加酸碱 酸:弱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增大,

 弱碱阳离子的水解程度减小碱:弱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减小,

 弱碱阳离子的水解程度增大 如 FeCl 3 水解[Fe 3+ +3H2 O⇌Fe(OH) 3 +3H+ ],其外界条件对水解平衡的影响。

 条件 移动 方向 H+ 数 pH 现象 升温 向右 增多 减小 颜色变深 通 HCl 向左 增多 减小 颜色变浅 加 H 2 O 向右 增多 增大 颜色变浅 加 NaHCO 3

 向右 减小 增大 生成红褐色沉淀,放出气体 注:压强的变化对盐类的水解无任何影响 2.盐类水解的应用 应用 举例 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FeCl 3 溶液显酸性,原因是 Fe 3+ +3H2 O⇌Fe(OH) 3 +3H+

 判断酸性强弱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NaX、NaY、NaZ 三种盐溶液的 pH

 分别为 8、9、10,则酸性:HX>HY>HZ 配制或贮存易水解的盐溶液 配制 CuSO 4 溶液时,加入少量 H 2 SO 4 ,防止 Cu 2+ 水解;配制 FeCl 3 溶液,加入少量盐酸;配制 Na 2 CO 3 、NaHS等弱酸强碱盐溶液时滴几滴 NaOH 溶液;贮存 Na 2 CO 3溶液、Na 2 SiO 3 等呈碱性的溶液不能用带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 胶体的制取 制取 Fe(OH) 3 胶体的离子方程式:

 Fe 3+ +3H2 O=====△Fe(OH) 3 (胶体)+3H+

 泡沫灭火器原理 成分为 NaHCO 3 与 Al 2 (SO 4 ) 3 ,发生反应为 Al 3+ +3HCO -3===Al(OH) 3 ↓+3CO 2 ↑ 作净水剂 明矾可作净水剂,原理为 Al 3+ +3H2 O⇌Al(OH) 3 (胶体)+3H+

 化肥的使用 铵态氮肥与草木灰不得混用 除锈剂 NH 4 Cl 与 ZnCl 2 溶液可作焊接时的除锈剂 比较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 如:Na 2 CO 3 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c(Na+ )>c(CO 2 -3 )>c(OH- )>c(HCO -3 )>c(H+ ) 水解除杂 如 MgCl 2 溶液中混有少量 FeCl 3 杂质,因 Fe 3+ 的水解程度比 Mg 2+ 水解程度大,可加入 MgO 或 Mg(OH)2 或MgCO 3 等,使 Fe 3+ 的水解平衡右移,生成 Fe(OH)3 沉淀而除去。

 3.盐溶液蒸干、灼烧产物的判断 (1)①盐溶液水解生成难挥发性酸时,蒸干后一般得到原物质,如 CuSO 4 (aq)――→蒸干CuSO 4 (s)。

 ②盐溶液水解生成易挥发性酸时,蒸干、灼烧后一般得对应的氧化物,如 AlCl 3 (aq)――→蒸干Al(OH) 3 ――→灼烧Al 2 O 3 。

 (2)酸根离子易水解的强碱盐蒸干后可得到原物质,如 Na 2 CO 3 溶液等。

 (3)考虑盐受热时是否分解。Ca(HCO 3 ) 2 、NaHCO 3 、KMnO 4 、NH 4 Cl 固体受热易分解,因此蒸干、灼烧的产物分别为:

 Ca(HCO 3 ) 2 →CaCO 3 (CaO) NaHCO 3 →Na 2 CO 3

 KMnO 4 →K 2 MnO 4 +MnO 2

 NH 4 Cl→NH 3 ↑+HCl↑ (4)还原性盐在蒸干时会被 O 2 氧化 例如

 Na 2 SO 3 (aq)――→蒸干Na 2 SO 4 (s);FeSO 4 (aq)――→蒸干Fe 2 (SO 4 ) 3 (aq) (5)有时要从多方面考虑。例如,蒸干 NaClO 溶液时,既要考虑 ClO- 水解,又要考虑 HClO分解,所以蒸干 NaClO 溶液所得固体为 NaCl。

 【考点研读三】“粒子”浓度关系判段 1.电离理论 (1)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微弱的,电离产生的微粒都非常少,同时还要考虑水的电离,如氨水溶液中:NH 3 ·H 2 O、NH+4 、OH- 浓度的大小关系是 c(NH3 ·H 2 O)>c(OH- )>c(NH +4 )。

 (2)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其主要是第一步电离(第一步电离程度远大于第二步电离)。如在 H 2 S 溶液中:H 2 S、HS- 、S 2 - 、H + 的浓度大小关系是 c(H2 S)>c(H+ )>c(HS - )>c(S 2 - )。

 2.水解理论 (1)弱电解质离子的水解损失是微量的(双水解除外),但由于水的电离,故水解后酸性溶液中c(H+ )或碱性溶液中 c(OH - )总是大于水解产生的弱电解质的浓度。如 NH4 Cl 溶液中:NH+4 、Cl- 、NH3 ·H 2 O、H+ 的浓度大小关系是 c(Cl - )>c(NH +4 )>c(H+ )>c(NH3 ·H 2 O)。

 (2)多元弱酸酸根离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其主要是第一步水解,如在 Na 2 CO 3 溶液中:CO 2-3 、HCO-3 、H 2 CO 3 的浓度大小关系应是 c(CO 2-3 )>c(HCO-3 )>c(H 2 CO 3 )。

 二、把握三种守恒,明确等量关系 1.电荷守恒规律 电解质溶液中,无论存在多少种离子,溶液都是呈电中性,即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一定等于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如 NaHCO 3 溶液中存在着 Na+ 、H + 、HCO -3 、CO 2-3 、OH- ,存在如下关系:c(Na+ )+c(H + )=c(HCO -3 )+c(OH- )+2c(CO 2 -3 )。

 2.物料守恒规律 电解质溶液中,由于某些离子能够水解,离子种类增多,但元素总是守恒的。如 K 2 S 溶液中S 2- 、HS - 都能水解,故 S 元素以 S 2 - 、HS - 、H2 S 三种形式存在,它们之间有如下守恒关系:c(K+ )=2c(S 2 - )+2c(HS - )+2c(H2 S)。

 3.质子守恒规律(在电离或水解过程中,会发生质子(H+ )转移,但质子转移过程中其数量保持不变。)将混合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式和物料守恒式相联立,通过代数运算消去其中未参与平衡移动的离子,即可推出溶液中的质子守恒式。

 如 Na 2 S 水溶液中的质子转移情况图示如下:

  由图可得 Na 2 S 水溶液中质子守恒式:c(H 3 O+ )+2c(H2 S)+c(HS- )=c(OH - )或 c(H + )+2c(H2 S)+c(HS- )=c(OH - )。质子守恒的关系式也可以由电荷守恒式与物料守恒式推导得到。

 【总结归纳】

 1.比较“粒子”浓度大小时紧扣两个微弱 (1)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的电离是微弱的,且水的电离能力远远小于弱酸和弱碱的电离能力。如在稀醋酸溶液中:CH 3 COOH⇌CH 3 COO- +H + ,H2 O⇌OH- +H + ,在溶液中微粒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c(CH 3 COOH)>c(H+ )>c(CH3 COO- )>c(OH - )。

 (2)弱酸根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的水解是微弱的,但水的电离程度远远小于盐的水解程度。如稀的 CH 3 COONa 溶液中:CH 3 COONa===CH 3 COO- +Na + ,CH3 COO- +H2 O⇌CH 3 COOH+OH- ,H2 O⇌H+ +OH - ,所以 CH3 COONa 溶液中:c(Na+ )>c(CH3 COO- )>c(OH - )>c(CH3 COOH)>c(H+ )。

 2.酸式盐与多元弱酸的强碱正盐溶液酸碱性比较 (1)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主要取决于酸式盐中酸式酸根离子的电离能力和水解能力哪一个更强,如 NaHCO 3 溶液中 HCO-3 的水解能力大于其电离能力,故溶液显碱性。

 (2)多元弱酸的强碱正盐溶液:多元弱酸根离子水解以第一步为主。例如,Na 2 S 溶液中:c(Na+ ) >c(S 2- )>c(OH - )>c(HS - )>c(H + )。

 3.质子守恒式可以由电荷守恒式和物料守恒式推导出来 以 KHS 溶液为例,电荷守恒式为 c(K+ )+c(H + )=c(OH - )+c(HS - )+2c(S 2 - )①,物料守恒式为c(K+ )=c(HS - )+c(S 2 - )+c(H2 S)②,由①-②得质子守恒式,消去没有变化的 K+ 等。

 【总结】解题思维模型

  【易错警示】

 (1)电荷守恒式中不只是各离子浓度的简单相加。如2c(CO 2-3 )的化学计量数2代表一个CO 2-3 带2 个负电荷,不可漏掉。

 (2)物料守恒式中,离子浓度系数不能漏写或颠倒。如 Na 2 S 溶液中的物料守恒式中,“2”表示c(Na+ )是溶液中各种硫元素存在形式的硫原子总浓度的 2 倍。

 (3)酸、碱中和型离子浓度的关系

 【考点研读四】水解常数(K h )与电离常数的关系及应用 1.水解常数的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能水解的盐(强碱弱酸盐、强酸弱碱盐或弱酸弱碱盐)在水溶液中达到水解平衡时,生成的弱酸(或弱碱)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或氢离子)浓度之积与溶液中未水解的弱酸根阴离子(或弱碱的阳离子)浓度之比是一个常数,该常数就叫水解平衡常数。

 2.水解常数(K h )与电离常数的定量关系(以 CH 3 COONa 为例) CH 3 COONa 溶液中存在如下水解平衡:

 CH 3 COO- +H2 O⇌CH 3 COOH+OH-

 K h = cCH3 COOH·cOH- cCH 3 COO- 

 = cCH3 COOH·cOH- ·cH + cCH 3 COO- ·cH + 

 =cOH- ·cH + cCH 3 COO- ·cH + cCH 3 COOH= K wK a

 因而 K a (或 K h )与 K w 的定量关系为:

 (1)K a ·K h =K w 或 K b ·K h =K w

 (2)Na 2 CO 3 的水解常数 K h = K wK a2

 (3)NaHCO 3 的水解常数 K h = K wK a1

 3.水解平衡常数是描述能水解的盐水解平衡的主要参数。它只受温度的影响,因水解过程是吸热过程,故它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反思归纳】利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问题的思维模板 (1)解答此类题的思维过程 ①找出存在的平衡体系(即可逆反应或可逆过程) ②找出影响平衡的条件 ③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 ④分析平衡移动的结果及移动结果与所解答问题的联系 (2)答题模板 ……存在……平衡,……(条件)……(变化),使平衡向……(方向)移动,……(结论)。

 【考点研读五】突破水溶液中离子平衡图像问题 1.巧抓“四点”,突破反应过程中“粒子”浓度的关系 (1)抓反应“一半”点,判断是什么溶质的等量混合。

 (2)抓“恰好”反应点,生成什么溶质,溶液的酸碱性,是什么因素造成的。

 (3)抓溶液“中性”点,生成什么溶质,哪种反应物过量或不足。

 (4)抓反应“过量”点,溶质是什么,判断谁多、谁少还是等量。

 2.根据多元弱酸“共轭酸碱对”判断电离常数(K a )与水解常数(K h )大小

 【考点训练】

 一、选择题

 1.在 25 ℃时,在浓度为 1 mol·L- 1的(NH 4 ) 2 SO 4 、(NH 4 ) 2 CO 3 、(NH 4 ) 2 Fe(SO 4 ) 2 的溶液中,测得其 c(NH+4 )分别为 a、b、c(单位为 mol·L- 1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b=c

  B.a>b>c C.a>c

  D.c>a>b 答案 D 解析 溶液中CO 2-3 的水解促进NH+4 的水解,Fe 2+ 的水解抑制NH +4 的水解,则等浓度时,c(NH+4 )大小顺序应为 c>a>b。

 2.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向 Na 2 CO 3 溶液中通入 NH 3 ,cNa+ cCO 2-3  减小 B.将 0.1 mol·L- 1的 K 2 C 2 O 4 溶液从 25 ℃升温至 35 ℃,cK+ cC 2 O 2-4  增大 C.向 0.1 mol·L- 1的 HF 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至中性, cNa+ cF-  =1 D.向 0.1 mol·L- 1的 CH 3 COONa 溶液中加入少量水,cCH 3 COOHcCH 3 COO- ·cH +  增大 答案 D 解析 Na 2 CO 3 溶液中存在平衡 CO 2-3 +H 2 O⇌HCO-3 +OH- ,通入 NH3 ,NH 3 溶于水生成NH 3 ·H 2 O,存在电离 NH 3 ·H 2 O⇌NH+4 +OH- ,抑制了 CO 2 -3 的水解,c(CO 2-3 )增大,又因为 c(Na+ )不变,所以 cNa+ cCO 2-3  减小,故 A 正确;K 2 C 2 O 4溶液中存在 C 2 O 2-4 水解,水解吸热,若从 25 ℃升温至 35 ℃,促进了 C 2 O 2-4 的水解,c(C 2 O 2-4 )减小,又因为 c(K+ )不变,所以cK+ cC 2 O 2-4  增大,故 B 正确;向 0.1 mol·L- 1 的 HF 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至中性,根据电荷守恒 c(Na + )+c(H+ )=c(F - )+c(OH - ),c(H + )=c(OH - ),则 c(Na + )=c(F - ),即 cNa+ cF-  =1,故 C 正确;CH 3 COOH的电离常数 K a = cCH3 COO- ·cH + cCH 3 COOH,所以cCH 3 COOHcCH 3 COO- ·cH +  =1K a ,电离常数只受温度影响,温度不变则 K a 不变,故 D 错误。

 3.在一定条件下,Na 2 CO 3 溶液存在水解平衡:CO 2-3 +H 2 O⇌HCO-3 +O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 B.通入 CO 2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升高温度, cHCO-3 cCO 2-3 减小 D.加入 Na 2 O 固体,溶液 pH 减小 答案 B

 解析 水解平衡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A 项错误;通入的 CO 2 与 OH- 反应,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 项正确;温度升高,CO 2-3 的水解程度增大,c(HCO-3 )增大,c(CO 2-3 )减小,C 项错误;加入 Na 2 O 固体,与水反应生成 NaOH,溶液的 pH 增大,D 项错误。

 4.已知:[FeCl 4 (H 2 O) 2 ]- 为黄色,溶液中可以存在可逆反应:Fe 3 + +4Cl - +2H2 O⇌[FeCl 4 (H 2 O) 2 ]- ,下列实验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① ② ③ ④

  加热前溶液为浅黄色,加热后颜色变深 加热前溶液接近无色,加热后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加入 NaCl 后,溶液立即变为黄色,加热后溶液颜色变深 加热前溶液为黄色,加热后溶液颜色变深 注:加热为微热,忽略体积变化。

 A.实验①中,Fe 2 (SO 4 ) 3 溶液显浅黄色原因是 Fe 3+ 水解产生了少量 Fe(OH)3

 B.实验②中,酸化对 Fe 3+ 水解的影响程度大于温度的影响 C.实验③中,加热,可逆反应:

 Fe 3+ +4Cl - +2H2 O [FeCl 4 (H 2 O) 2 ]- 正向移动 D.实验④,可证明升高温度,颜色变深一定是因为 Fe 3+ 水解平衡正向移动 答案 D 解析 加热促进水解,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则实验①中,Fe 2 (SO 4 ) 3 溶液显浅黄色原因是 Fe 3+ 水解产生了少量 Fe(OH)3 ,故 A 项正确;由 Fe 3+ +3H2 O⇌Fe(OH) 3 +3H+ 可知,酸化后加热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氢离子抑制水解,则实验②中酸化对 Fe 3+ 水解的影响程度大于温度的影响,故 B 项正确;加入 NaCl 后,溶液立即变为黄色,发生 Fe 3+ +4Cl - +2H2 O⇌[FeCl 4 (H 2 O) 2 ]- ,[FeCl4 (H 2 O) 2 ]- 为黄色,加热时平衡正向移动,溶液颜色变深,故 C 项正确;实验④中存在 Fe 3+ +4Cl - +2H2 O⇌[FeCl 4 (H 2 O) 2 ]- ,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溶液颜色变深,不能证明对 Fe 3+ 水解平衡的影响,故 D 项错误。

 5.某同学在实验室探究 NaHCO 3 的性质:常温下,配制 0.10 mol·L- 1

 NaHCO3 溶液,测得其pH 为 9.7;取少量该溶液滴加 CaCl 2 溶液至 pH=7,滴加过程中产生白色沉淀,但无气体放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HCO 3 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 HCO-3 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B.加入 CaCl 2 促进了 HCO-3 的水解 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HCO-3 +Ca 2+ ===CaCO3 ↓+H 2 CO 3

 D.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c(Na+ )+2c(Ca 2 + )=c(HCO -3 )+2c(CO 2-3 )+c(Cl- ) 答案 B 解析 NaHCO 3 既能电离又能水解,水解出 OH- ,电离出 H + ,NaHCO3 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HCO-3 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A 项正确;溶液中存在 HCO-3 ⇌CO 2-3 +H+ ,加入 CaCl2消耗 CO 2-3 ,促进 HCO-3 的电离,B 项错误;HCO-3 与 Ca 2+ 生成 CaCO3 和 H+ ,H + 结合 HCO -3生成 H 2 CO 3 ,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HCO-3 +Ca 2+ ===CaCO3 ↓+H 2 CO 3 ,C 项正确;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 )+c(H + )+2c(Ca 2 + )=c(HCO -3 )+2c(CO 2-3 )+c(Cl- )+c(OH - ),溶液的 pH=7,c(H+ )=c(OH - ),c(Na + )+2c(Ca 2 + )=c(HCO -3 )+2c(CO 2-3 )+c(Cl- ),D 项正确。

 6.下列有关问题与盐的水解有关的是(

 ) ①NH 4 Cl 与 ZnCl 2 溶液可作焊接金属时的除锈剂 ②NaHCO 3 与 Al 2 (SO 4 ) 3 两种溶液可作泡沫灭火剂 ③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 ④实验室中盛放 Na 2 CO 3 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 ⑤加热蒸干 CuCl 2 溶液得到 Cu(OH) 2 固体 ⑥要除去 FeCl 3 溶液中混有的 Fe 2+ ,可先通入氧化剂 Cl2 ,再调节溶液的 pH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 D 解析 ①NH 4 Cl和 ZnCl 2 均为强酸弱碱盐,溶液中NH+4 与 Zn 2+ 均发生水解反应,溶液显酸性,可以除去金属表面的锈;②HCO-3 与 Al 3+ 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产生 CO2 ,可作灭火剂;③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为 K 2 CO 3 ,水解显碱性,而铵态氮肥水解显酸性,因而二者不能混合施用;④Na 2 CO 3 溶液水解显碱性,而磨口玻璃塞中的二氧化硅会与碱反应生成 Na 2 SiO 3 ,将瓶塞与瓶口黏合在一起,因此实验室盛放 Na 2 CO 3 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橡胶塞;⑤CuCl 2 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uCl 2 +2H 2 O ⇌Cu(OH) 2 +2HCl,加热时,HCl 挥发使平衡不断右移,最终得到 Cu(OH) 2 固体;⑥Cl 2 能将 Fe 2+ 氧化成 Fe 3 + ,且没有引入杂质,与盐的水解无关。

 7.(2019·北京,12)实验测得 0.5 mol·L- 1 CH3 COONa 溶液、0.5 mol·L- 1 CuSO4 溶液以及 H 2 O的 pH 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随温度升高,纯水中 c(H+ )>c(OH - ) B.随温度升高,CH 3 COONa 溶液的 c(OH- )减小

 C.随温度升高,CuSO 4 溶液的 pH 变化是 K w 改变与水解平衡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 D.随温度升高,CH 3 COONa 溶液和 CuSO 4 溶液的 pH 均降低,是因为 CH 3 COO- 、Cu 2 + 水解平衡移动方向不同 答案 C 解析 任何温度时,纯水中 H+ 浓度与 OH - 浓度始终相等,A 项错误;随温度升高,CH3 COONa水解程度增大,溶液中 c(OH- )增大,且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c(OH - )也增大,B 项错误;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c(H+ )增大,又 CuSO4 水解使溶液显酸性,温度升高,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故 c(H+ )增大,C 项正确;温度升高,能使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均正向移动,而 CH 3 COONa 溶液随温度升高 pH 降低的原因是水的电离程度增大得多,而 CuSO 4溶液随温度升高 pH 降低的原因是 Cu 2+ 水解程度增大得多,D 项错误。

 8.(2020·长沙一模)在一定条件下,Na 2 S 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S 2- +H2 O⇌HS- +OH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 B.加入 CuSO 4 固体,HS- 浓度减小 C.升高温度, cHS- cS 2-  减小 D.加入 NaOH 固体,溶液 pH 减小 答案 B 解析 水解常数只与温度有关,A 错误;Cu 2+ +S 2 - ===CuS↓,平衡左移,HS - 浓度减小,B正确;水解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右移,因而 cHS- cS 2-  比值增大,C 错误;加入 NaOH 固体 pH 增大,D 错误。

 9.下列溶液中,操作和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溶液 操作 现象 A 滴有酚酞的 明矾溶液 加热 颜色变深 B 滴有酚酞的氨水 加入少量 NH 4 Cl 固体 颜色变浅 C 滴有酚酞的 CH 3 COONa 溶液 加入少量的 CH 3 COONa 固体 颜色变浅 D 氯化铁溶液 加热 颜色变浅

 答案 B 解析 明矾溶液中 Al 3+ 水解使溶液呈酸性,加热,Al 3 + 的水解程度增大,溶液的酸性增强,无颜色变化,A 项错误;加入 NH 4 Cl 固体,氨水的电离程度减小,碱性减弱,溶液颜色变浅,

 B项正确;加入少量CH 3 COONa固体会使CH 3 COO- +H2 O⇌CH 3 COOH+OH- 平衡向右移动,c(OH- )增大,颜色变深,C 项错误;加热氯化铁溶液时促进 FeCl3 水解为红褐色的 Fe(OH) 3 ,颜色加深,D 项错误。

 10.已知常温下浓度均为 0.1 mol·L- 1的溶液的 pH 如下表所示:

 溶液 NaF NaClO Na 2 CO 3

 pH 7.5 9.7 11.6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上表得出三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HF>HClO>H 2 CO 3 (一级电离平衡常数) B.加热 0.1 mol·L- 1

 NaClO 溶液,其 pH 将小于 9.7 C.pH=2 的 HF 溶液与 pH=12 的 NaOH 溶液以等体积混合,则有 c(Na+ )=c(F - )>c(H + )=c(OH- ) D.0.1 mol·L- 1

 Na2 CO 3 溶液中:c(OH- )-c(H + )=c(HCO -3 )+2c(H 2 CO 3 ) 答案 D 解析 相同温度下,相同浓度的钠盐溶液中,弱酸根离子水解程度越大其溶液 pH 越大。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离子水解程度:F- <ClO - <CO 2 -3 ,则酸的电离平衡常数HF>HClO>H 2 CO 3 ,A 项错误;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盐类水解,故加热 NaClO 溶液,ClO- 水解程度增大,溶液的碱性增强,pH 增大,B 项错误;常温下,NaF 溶液的 pH=7.5>7,说明 NaF是强碱弱酸盐,则 HF 是弱酸,pH=2 的 HF 浓度大于 pH=12 的 NaOH 溶液浓度,二者等体积混合,HF 有剩余,溶液呈酸性,则 c(H+ )>c(OH - ),结合电荷守恒得 c(Na + )<c(F - ),酸的电离程度较小,则溶液中离子浓度 c(F- )>c(Na + )>c(H + )>c(OH - ),C 项错误;根据物料守恒得 2[c(CO 2-3 )+c(HCO-3 )+c(H 2 CO 3 )]=c(Na+ ),根据电荷守恒得 c(H + )+c(Na + )=c(OH - )+c(HCO-3 )+2c(CO 2-3 ),故 c(OH- )-c(H + )=c(HCO -3 )+2c(H 2 CO 3 ),D 项正确。

 11.(2020·淮安模拟)已知 NaHSO 3 溶液常温时显酸性,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

 HSO-3 ⇌H+ +SO 2 -3

  ② 向 0.1 mol·L- 1的 NaHSO 3 溶液中分别加入以下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少量金属 Na,平衡①左移,平衡②右移,溶液中 c(HSO-3 )增大 B.加入少量 Na 2 SO 3 固体,则 c(H+ )+c(Na + )=c(HSO -3 )+c(OH- )+c(SO 2 -3 ) C.加入少量 NaOH 溶液,cSO 2-3 cHSO-3  、cOH- cH+  的值均增大 D.加入氨水至中性,则 2c(Na+ )=c(SO 2 -3 )>c(H+ )=c(OH - ) 答案 C 解析 NaHSO 3 溶液显酸性,则 HSO-3 的电离程度>HSO-3 的水解程度,加入钠后平衡①左移、平衡②右移,c(HSO-3 )减小,A 项错误;根据电荷守恒可知 B 项错误,应为 c(H+ )+c(Na + )

 =c(HSO-3 )+c(OH- )+2c(SO 2 -3 );加入少量 NaOH,平衡②右移,cSO 2-3 cHSO-3  、cOH- cH+  的值均增大,C 项正确;D 项,c(Na+ )>c(HSO -3 )>c(SO 2-3 ),错误。

 12.(2019·山东青岛调研)已知常温下三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

 HCN H 2 CO 3

 HF 4.9×10- 10

 K a1 =4.3×10- 7 , K a2 =5.6×10- 11

 6.7×10- 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 HCN 和 HF 溶液中,HF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较小 B.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 NaCN、Na 2 CO 3 和 NaF 溶液,Na 2 CO 3 溶液 pH 最大 C.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 NaCN 和 NaF 溶液中,c(F- )+c(OH - )>c(CN - )+c(OH - ) D.在 NaCN 溶液中通入少量 CO 2 ,离子方程式为 2CN- +H2 O+CO 2 ===2HCN+CO 2-3

 答案 D 解析 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可知电离能力:HF>H 2 CO 3 >HCN>HCO-3 。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 HCN和 HF 溶液,HF 溶液中的 H+ 浓度较大,则对水的电离抑制程度大,A 项正确;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可知,CO 2-3 的水解能力最大,故 Na 2 CO 3 溶液的碱性最强,pH 最大,B 项正确;根据电荷守恒可知,阴离子的浓度之和等于 c(Na+ )+c(H + ),等浓度的 NaCN、NaF 溶液中,水解程度较大的是 CN- ,则 NaCN 溶液的碱性较强,H + 浓度较小,所以 c(F - )+c(OH - )>c(CN - )+c(OH- ),C 项正确;由于 HCN 比 HCO -3 的电离能力强,故 NaCN 溶液通入少量的 CO 2 生成 NaHCO 3 ,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 CN- +H2 O+CO 2 ===HCN+HCO-3 ,D 项错误。

 13.(2019·山东青岛一模)已知 pOH=-lgc(OH- )。向 20 mL

 0.1 mol·L - 1

 的氨水中滴加未知浓度的稀硫酸,测得混合溶液的温度、pOH 随加入稀硫酸体积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稀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05 mol·L- 1

 B.当溶液中 pH=pOH 时,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C.a 点时溶液中存在 c(NH 3 ·H 2 O)+2c(OH- )=c(NH +4 )+2c(H+ ) D.a、b、c 三点对应 NH+4 的水解平衡常数:K h (b)>K h (a)>K h (c) 答案 B

 解析 向 20 mL 0.1 mol·L- 1

 的氨水中滴加未知浓度的稀硫酸,反应放热,溶液的温度升高,当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放热最多,溶液的温度最高,所以硫酸的体积为 20 mL 时,恰好完全反应。20 mL 0.1 mol·L- 1

 的氨水中含有一水合氨的物质的量为 0.1 mol·L - 1 ×0.02 L=0.002 mol,硫酸的体积为 20 mL 时,恰好完全反应,则消耗硫酸的物质的量为 0.001 mol,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001 mol0.02 L=0.05 mol·L- 1 ,故 A 正确;当溶液中的 pH=pOH 时,溶液为中性,此时溶质为硫酸铵和氨水,铵根离子的水解程度与氨水的电离程度相等,水的电离几乎没有影响,当氨水与硫酸恰好反应生成硫酸铵时,即 b 点时,铵根离子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此时水的电离程度最大,故 B 错误;a 点加入 10 mL 0.05 mol·L- 1 稀 H2 SO 4 ,反应后溶质为一水合氨和硫酸铵,且一水合氨为硫酸铵浓度的 2 倍,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NH+4 )+c(H+ )=2c(SO 2-4 )+c(OH- ),根据物料守恒可得:c(NH3 ·H 2 O)+c(NH+4 )=4c(SO 2-4 ),二者结合可得:c(NH 3 ·H 2 O)+2c(OH- )=c(NH +4 )+2c(H+ ),故 C 正确;升高温度促进 NH +4 的水解,水解平衡常数增大,由图可知,温度:b>a>c,则 a、b、c 三点 NH+4 的水解平衡常数 K h (b)>K h (a)>K h (c),故 D 正确。

 14.(2020·邯郸一中一模)若用 AG 表示溶液的酸度,AG 的定义为 AG=lgcH+ cOH-  。室温下实验室中用0.01 mol·L- 1 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20.00 mL 0.01 mol·L - 1 醋酸,滴定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室温下,醋酸的电离常数约为 10- 5

 B.A 点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 20.00 mL C.若 B 点为 40 mL,所得溶液中:

 c(Na+ )=c(CH3 COO- )+c(CH3 COOH) D.从 A 到 B,水的电离程度逐渐变大 答案 A 解析 室温下,醋酸的 AG=lgcH+ cOH-  =7,即cH+ cOH-  =10 7 ,而水的离子积 K w =c(H+ )·c(OH - )=10- 14 ,两式联立可知:c(H + )=10 - 3.5

 mol·L - 1 ,而在醋酸溶液中,c(CH3 COO- )≈c(H + )=10 - 3.5

 mol· L- 1 ,故电离平衡常数 Ka = cCH3 COO- ·cH + cCH 3 COOH≈ 10- 3.5 ×10 - 3.50.01=10- 5 ,故 A 正确;A 点的 AG=lgcH+ cOH-  =0,即cH+ cOH-  =1,则 c(H+ )=c(OH - ),溶液显中性,而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20.00 mL时,氢氧化钠和醋酸恰好完全中和,得到醋酸钠溶液,溶液显碱性,故 B 错误;当 B 点加入

 NaOH 溶液 40 mL 时,所得溶液为等浓度的 CH 3 COONa 和 NaOH 的混合溶液,根据物料守恒可知,c(Na+ )=2[c(CH3 COO- )+c(CH3 COOH)],故 C 错误;A 点之后,当 V(NaOH)>20 mL后,水的电离受到抑制,电离程度又会逐渐变小,D 项错误。

 15.常温下,HF 的电离常数 K a =6.61×10- 4 ,NH3 ·H 2 O 的电离常数 K b =1.78×10-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H 4 F 溶液中 lg cOH- cH+  >0 B.NH 4 F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于纯水的电离程度 C.NH 4 F 溶液中 F- 的水解平衡常数 Kh (F- )≈1.51×10 - 11

 D.NH 4 F 与 NH 4 Cl 的混合溶液中有下列关系:c(NH+4 )>c(F- )+c(Cl - ) 答案 C 解析 HF 的电离平衡常数大于 NH 3 ·H 2 O 的电离平衡常数,所以氟离子的水解程度小于铵根离子水解程度,溶液显酸性,氢氧根离子与氢离子的比值的对数应小于 0,故 A 项错误;铵根离子和氟离子的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所以 NH 4 F 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大于纯水的电离程度,故 B 项错误;NH 4 F 溶液中 F- 的水解平衡常数= K wK a ≈1.51×10- 11 ,故 C 项正确;NH4 F 与 NH 4 Cl的混合溶液中有下列关系:c(NH+4 )<c(F- )+c(Cl - ),故 D 项错误。

 16.常温下,在 20 mL 0.1 mol·L- 1

 Na2 CO 3 溶液中逐滴加入 40 mL 0.1 mol·L- 1稀盐酸,溶液中含碳元素各种微粒(CO 2 因逸出未画出)的物质的量分数(纵轴)随溶液 pH 变化的部分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 a 表示 H 2 CO 3 的变化曲线 B.H 2 CO 3 、HCO-3 、CO 2-3 可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 C.pH=11 时,c(HCO-3 )>c(Cl- ) D.碳酸钠溶液的水解平衡常数为 1.0×10- 11

 答案 C 解析 曲线 a 显示,pH 越大,该微粒的含量越低,不符合 H 2 CO 3 的性质,曲线 a 表示的是CO 2-3 ,故 A 错误;根据碳酸钠的性质可知,b 表示 HCO-3 的变化,c 表示 H 2 CO 3 的变化,由图像可知,H 2 CO 3 、HCO-3 、CO 2-3 不可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故 B 错误;由图像可知,当pH=11 时,溶液显碱性,溶液中以 CO 2-3 的水解为主,CO 2-3 水解产生 HCO-3 ,当 c(HCO-3 )=c(CO 2-3 ),说明碳酸钠与所加盐酸的物质的量之比要大于 1∶1,则 c(HCO-3 )>c(Cl- ),故 C 正确;根据 pH=11 可求得碳酸钠的水解平衡常数,碳酸钠溶液的水解平衡常数 K h =

 cHCO-3 cOH- cCO 2-3 =1.0×10- 3 ,故 D 错误。

 17.(2019·长沙模拟)含 SO 2 的烟气会形成酸雨,工业上常利用 Na 2 SO 3 溶液作为吸收液脱除烟气中的 SO 2 ,随着 SO 2 的吸收,吸收液的 pH 不断变化。下列粒子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Na 2 SO 3 溶液中存在:c(Na+ )>c(SO 2 -3 )>c(H 2 SO 3 )>c(HSO-3 ) B.已知 NaHSO 3 溶液 pH<7,该溶液中:c(Na+ )>c(HSO -3 )>c(H 2 SO 3 )>c(SO 2-3 ) C.当吸收液呈酸性时:c(Na+ )=c(SO 2 -3 )+c(HSO-3 )+c(H 2 SO 3 ) D.当吸收液呈中性时:c(Na+ )=2c(SO 2 -3 )+c(HSO-3 ) 答案 D 解析 Na 2 SO 3 溶液呈碱性,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为 c(Na+ )>c(SO 2 -3 )>c(OH- )>c(HSO -3 )>c(H+ )>c(H2 SO 3 ),A 项错误;NaHSO 3 溶液 pH<7,则该溶液中 HSO-3 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c(Na+ )>c(HSO -3 )>c(H+ )>c(SO 2 -3 )>c(OH- )>c(H2 SO 3 ),B 项错误;当吸收液呈酸性时可以是 NaHSO 3 溶液,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c(Na+ )=c(H2 SO 3 )+c(SO 2-3 )+c(HSO-3 ),也可以是 NaHSO 3 和亚硫酸钠的混合溶液,则选项中的物料守恒关系式不再适用,C 项错误;当吸收液呈中性时,c(H+ )=c(OH - ),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 + )+c(H+ )=c(OH - )+2c(SO 2 -3 )+c(HSO-3 ),故 c(Na+ )=2c(SO 2 -3 )+c(HSO-3 ),D 项正确。

 18.在 NaCN 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N- +H2 O⇌HCN+OH- ,水解常数 Kh (NaCN)=cHCN·cOH- cCN-  ≈c 2 OH- c 0 NaCN [c 0 (NaCN)是 NaCN 溶液的起始浓度]。25 ℃时,向 1 mol·L- 1的NaCN 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NaCN 溶液浓度的对数值 lgc 0 与 2pOH[pOH=-lgc(OH-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25 ℃时,K h (NaCN)的值为 10- 4.7

 B.升高温度,可使曲线上 a 点变到 b 点 C.25 ℃,向 a 点对应的溶液中加入固体 NaCN,CN- 的水解程度减小 D.c 点对应溶液中的 c(OH- )大于 a 点 答案 B

 解析 2pOH=-2lgc(OH- ),则 c 2 (OH - )=10 - 2pOH 。Kh (NaCN)=c 2 OH- c 0 NaCN ,由 a 点坐标可知,c 0 (NaCN)=0.1 mol·L- 1 ,c 2 (OH - )=10 - 5.7 ,代入表达式可得 Kh (NaCN)=10- 4.7 ,A 项正确;升高温度,促进 CN- 的水解,OH - 浓度增大,则 2pOH 的值减小,B 项错误;加入 NaCN 固体,CN- 浓度增大,水解平衡正向移动,但 CN - 水解的程度减小,C 项正确;pOH 是 OH - 浓度的负对数,因 c 点的 pOH 小于 a 点,所以 c 点 OH- 的浓度大于 a 点,D 项正确。

 19.(2019·沈阳三模)常温下,向 1 L 0.1 mol·L- 1

 H2 A 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 NaOH 溶液,所得溶液中含 A 元素的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与溶液 pH 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a 2 A 的水解离子方程式为:A 2- +H2 O⇌HA- +OH - ,HA - +H2 O⇌H 2 A+OH-

 B.室温下,Na 2 A 水解平衡常数 K h =10- 11

 C.0.1 mol·L- 1

 NaHA 溶液中存在 c(A 2 - )+c(HA - )<0.1 mol·L - 1

 D.常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 NaHA 与 Na 2 A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 pH=3.0 答案 B 解析 由图像可知,0.1 mol·L- 1

 H2 A 溶液全部电离为 HA- ,说明第一步电离为完全电离,HA- 不水解,A 项错;pH=3 时 c(A 2 - )=c(HA - ),则 Na2 A 水解平衡常数 K h = cOH- ·cHA - cA 2- =c(OH- )=10 - 11 ,故 B 正确;H2 A 溶液全部电离,不存在 H 2 A 分子,则由物料守恒可知,c(A 2- )+c(HA - )=0.1 mol·L - 1 ,故 C 错误;HA -H+ +A 2 - ,电离常数 Ka2 = cH+ ·cA 2 - cHA-  ,当 c(A 2- )=c(HA - ),Ka2 =c(H+ )=10 - 3 ,Ka2 >K h ,等物质的量浓度 NaHA、Na 2 A 等体积混合,HA- 的电离程度大于 A 2 - 的水解程度,所得 c(HA - )<c(A 2 - ),故 pH>3,D 错。

 20.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

 ) A.pH=5 的 H 2 S 溶液中,c(H+ )=c(HS - )=1×10 - 5

 mol·L - 1

 B.pH=a 的氨水溶液,稀释 10 倍后,其 pH=b,则 a=b+1 C.pH=2 的 H 2 C 2 O 4 溶液与 pH=12 的 NaOH 溶液以任意比例混合:c(Na+ )+c(H + )=c(OH - )+c(HC 2 O-4 ) D.pH 相同的①CH 3 COONa,②NaHCO 3 ,③NaClO 三种溶液的 c(Na+ ):①>②>③ 答案 D 解析 A 项,pH=5 的 H 2 S 溶液中,H+ 的浓度为 1×10 - 5

 mol·L - 1 ,但是 HS - 的浓度会小于 H +

 的浓度,H+ 来自于 H2 S 的第一步电离、HS- 的电离和水的电离,故 H + 的浓度大于 HS - 的浓度,故不正确;B 项,弱碱不完全电离,弱碱稀释 10 倍时,pH 减小不到一个单位,a<b+1,故不正确;C 项,草酸是弱酸,氢氧化钠是强碱,无论怎样混合得到的溶液都符合电荷守恒,而该等式中缺少草酸根,不符合电荷守恒,故不正确;D 项,因为酸性:醋酸>碳酸>次氯酸,根据越弱越水解的原则,pH 相同的三种钠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醋酸钠>碳酸氢钠>次氯酸钠,则钠离子的浓度为①>②>③,故正确。

 21.(2020·济南一模)常温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0.2 mol·L- 1的 NaHCO 3 溶液中:c(Na+ )>c(HCO -3 )>c(OH- )>c(H + ) B.0.02 mol·L- 1 的NaOH溶液与0.04 mol·L - 1 的NaHC2 O 4 溶液等体积混合:2c(OH- )+c(C2 O 2-4 )=c(HC 2 O-4 )+2c(H+ ) C.叠氮酸(HN 3 )与醋酸酸性相近,0.1 mol·L- 1

 NaN3 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 c(Na+ )>c(N-3 )>c(OH- )>c(H + ) D.向氨水中逐滴滴入盐酸至溶液的 pH=7,则混合液中 c(NH+4 )=c(Cl- ) 答案 B 解析 NaHCO 3 溶液呈碱性,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为 c(Na+ )>c(HCO -3 )>c(OH- )>c(H + ),A项正确;混合后得到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Na 2 C 2 O 4 、NaHC 2 O 4 的混合溶液,根据电荷守恒得:c(OH- )+2c(C2 O 2-4 )+c(HC 2 O-4 )=c(Na+ )+c(H + ),根据物料守恒得:2c(Na + )=3[c(C2 O 2-4 )+c(HC 2 O-4 )+c(H 2 C 2 O 4 )],消去c(Na+ ),得:2c(OH - )+c(C2 O 2-4 )=c(HC 2 O-4 )+3c(H 2 C 2 O 4 )+2c(H+ ),B 项错误;NaN 3 为强碱弱酸盐,N-3 水解使溶液呈碱性,c(Na+ )>c(N -3 )>c(OH- )>c(H + ),C项正确;根据电荷守恒得:c(NH+4 )+c(H+ )=c(Cl - )+c(OH - ),pH=7,则 c(OH - )=c(H + ),故c(NH+4 )=c(Cl- ),D 项正确。

 22.25 ℃时,在 10 mL 浓度均为 0.1 mol·L- 1

 的 NaOH 和 NH3 ·H 2 O 混合溶液中滴加 0.1 mol·L- 1的盐酸,下列有关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未加盐酸时:c(OH- )>c(Na + )=c(NH3 ·H 2 O) B.加入 10 mL 盐酸时:c(NH+4 )+c(H+ )=c(OH - ) C.加入盐酸至溶液 pH=7 时:c(Cl- )=c(Na + ) D.加入 20 mL 盐酸时:

 c(Cl- )=c(NH +4 )+c(Na+ ) 答案 B 解析 A 项,未加盐酸时,由于 NH 3 ·H 2 O 的部分电离,所以 c(OH- )>c(Na + )>c(NH3 ·H 2 O),错误;B 项,加入 10 mL 盐酸时,c(Cl- )=c(Na + ),再由电荷守恒可知 c(NH +4 )+c(H+ )=c(OH - ),正确;C 项,由电荷守恒得:c(Na+ )+c(NH +4 )+c(H+ )=c(Cl - )+c(OH - ),pH=7 时,c(H + )=c(OH- ) ,所以有 c(Cl - )>c(Na + ),错误;D 项,当加入 20 mL 盐酸时,溶质为 NaCl、 NH4 Cl,溶液呈酸性,即 c(H+ )>c(OH - ),再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Cl - )+c(OH - )=c(H + )+c(NH +4 )+c(Na+ ),则 c(Cl- )>c(NH +4 )+c(Na+ ),错误。

 23.室温下,用 0.100 mol·L- 1

 NaOH 溶液分别滴定 20.00 mL 0.100 mol·L - 1

 的盐酸和醋酸,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Ⅱ表示的是滴定醋酸的曲线 B.pH=7 时,滴定醋酸消耗的 V(NaOH)小于 20.00 mL C.V(NaOH)=20.00 mL 时,两份溶液中 c(Cl- )=c(CH3 COO- ) D.V(NaOH)=10.00 mL 时,醋酸溶液中 c(Na+ )>c(CH3 COO- )>c(H + )>c(OH - ) 答案 B 解析 A 项,滴定开始时 0.100 mol·L- 1 盐酸 pH=1,0.100 mol·L - 1 醋酸 pH>1,所以滴定盐酸的曲线是Ⅱ,滴定醋酸的曲线是Ⅰ,错误;B 项,醋酸钠水解呈碱性,氯化钠不水解,pH=7 时,醋酸所消耗 NaOH 溶液的体积小,正确;C 项,V(NaOH)=20.00 mL 时,二者反应生成氯化钠和醋酸钠,醋酸根发生水解,浓度小于氯离子,错误;D 项,加入 10.00 mL 氢氧化钠时,溶液中恰好为同浓度的醋酸和醋酸钠,醋酸的电离程度大于醋酸根的水解程度,所以 c(CH 3 COO-

 )>c(Na +

 ),错误。

 24.Na 2 SO 3 溶液作为吸收液吸收 SO 2 时,吸收液 pH 随 n(SO 2-3 )∶n(HSO-3 )变化图像如图:

 则以下离子浓度关系的判断正确的是(

 ) A.NaHSO 3 溶液中 c(H+ )<c(OH - ) B.Na 2 SO 3 溶液中 c(Na+ )>c(SO 2 -3 )>c(HSO-3 )>c(OH- )>c(H + ) C.当吸收溶液呈中性时,c(Na+ )>c(SO 2 -3 )>c(HSO-3 )>c(OH- )=c(H + ) D.当吸收溶液呈中性时,c(Na+ )>c(HSO -3 )+c(SO 2-3 ) 答案 D 解析 A 项,NaHSO 3 溶液显酸性,c(H+ )>c(OH - );B 项,Na2 SO 3 溶液中,c(Na+ )>c(SO 2 -3 )>c(OH- )>c(HSO -3 )>c(H+ );C 项, cSO 2-3 cHSO-3  =1∶1 时,溶液略显碱性,若使溶液显中性,则 c(SO 2-3 )<c(HSO-3 ),错误;D 项,根据电荷守恒,c(Na+ )+c(H + )=c(OH - )+2c(SO 2 -3 )+

 c(HSO-3 ),由于 c(H+ )=c(OH - ),则 c(Na + )=2c(SO 2 -3 )+c(HSO-3 ),正确。

 二、非选择题 25.常温下,用 NaOH 溶液吸收 SO 2 得到 pH=9 的 Na 2 SO 3 溶液,吸收过程中水的电离平衡__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动。试计算溶液中cSO 2-3 cHSO-3  =________。(常温下H 2 SO 3 的电离平衡常数 K a1 =1.0×10- 2 ,Ka2 =6.0×10- 8 ) 答案 向右 60 解析 NaOH 电离出的 OH- 抑制水的电离,Na2 SO 3 电离出的 SO 2-3 水解促进水的电离。

 SO 2-3 +H 2 O HSO-3 +OH-

 K h = cHSO-3 ·cOH- cSO 2-3 = K wK a2 =10- 146.0×10- 8

 所以cSO 2-3 cHSO-3  =10- 510- 146.0×10- 8=60。

 26.磷酸是三元弱酸,常温下三级电离常数分别是 K a1 =7.1×10- 3 ,Ka2 =6.2×10- 8 ,Ka3 =4.5×10- 13 ,解答下列问题:

 (1) 常 温 下 同 浓 度 ①Na 3 PO 4 、 ②Na 2 HPO 4 、 ③NaH 2 PO 4 的 pH 由 小 到 大 的 顺 序 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常温下,NaH 2 PO 4 的水溶液 pH________(填“>”“<”或“=”)7。

 (3)常温下,Na 2 HPO 4 的水溶液呈_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用 K a 与 K h 的相对大小,说明判断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③<②<① (2)< (3)碱 Na 2 HPO 4 的水解常数 K h = cH2 PO-4 ·cOH- cHPO 2-4 = K wK a2 =1.0×10- 146.2×10- 8 ≈1.61×10- 7 ,Kh >K a3 ,即 HPO 2-4 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因而 Na 2 HPO 4 溶液显碱性 解析 (2)NaH 2 PO 4 的水解常数 K h = cH3 PO 4 ·cOH- cH 2 PO-4 = K wK a1 =1.0×10- 147.1×10- 3

 ≈1.4×10- 12 ,Ka2 >K h ,即 H 2 PO-4 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因而 pH<7。

 27.(1)常温下,向 a mol·L- 1

 CH3 COONa 溶液中滴加等体积的 b mol·L- 1盐酸使溶液呈中性(不考虑盐酸和醋酸的挥发),则醋酸的电离常数 K a =__________________(用含 a 和 b 的代数式表示)。

 (2)常温下,将 a mol·L- 1的醋酸与 b mol·L- 1

 Ba(OH)2 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存在 2c(Ba 2+ )=c(CH3 COO- ),则该混合溶液中醋酸的电离常数 Ka =________________(用含a 和 b 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 (1) 10- 7 a-bb (2) 2b·10- 7a-2b 解析 (1)由电荷守恒有 c(Na+ )+c(H + )=c(Cl - )+c(OH - )+c(CH3 COO- ),物料守恒有 c(Na + )=c(CH 3 COOH)+c(CH 3 COO- ),溶液呈中性,所以 c(CH3 COOH)=c(Cl- )。

 CH 3 COOH CH 3 COO- +H +

  b2

  a2 -b2

  10- 7

 K a =10- 7 × a2 -b2 b2= 10- 7 a-bb。

 (2)根据 2c(Ba 2+ )+c(H + )=c(OH - )+c(CH3 COO- ),由于 c(CH3 COO- )=2c(Ba 2 + )=b mol·L - 1 ,所以 c(H+ )=c(OH - ),溶液呈中性。

 CH 3 COOH CH 3 COO- +H +

 a2 -b

  b

  10- 7

 K a = 10- 7 ·ba2 -b= 2b·10- 7a-2b。

 28.已知草酸为二元弱酸:H 2 C 2 O 4 HC 2 O-4 +H+

 Ka1 ,HC 2 O-4 C 2 O 2-4 +H+

 Ka2 ,常温下,向某浓度的H 2 C 2 O 4 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KOH溶液,所得溶液中H 2 C 2 O 4 、HC 2 O-4 、C 2 O 2-4 三种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δ)与溶液 pH 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常温下:

 (1)K a1 =________。

 (2)K a2 =________。

 (3)pH=2.7 时,溶液中c 2 HC 2 O-4 cH 2 C 2 O 4 ·cC 2 O 2-4 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0- 1.2

 (2)10 - 4.2

 (3)1 000 解析 (1)由图像可以知道 pH=1.2 时,c(HC 2 O-4 )=c(H 2 C 2 O 4 ),则 K a1 =c(H+ )=10 - 1.2 。(2)pH=4.2 时,c(HC 2 O-4 )=c(C 2 O 2-4 ),则 K a2 =c(H+ )=10 - 4.2 。(3)由电离常数表达式可以知道c 2 HC 2 O-4 cH 2 C 2 O 4 ·cC 2 O 2-4  =K a1K a2 =10- 1.210- 4.2 =10 3 =1 000。

 29.已知亚磷酸(H 3 PO 3 )为二元弱酸,常温下,向某浓度的亚磷酸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 KOH 溶液,混合溶液的 pH 与离子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1)写出亚磷酸电离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示 pH 与 lg cHPO 2-3 cH 2 PO-3  的变化关系的曲线是____(填“Ⅰ”或“Ⅱ”)。

 (3)根据图像计算亚磷酸的 K a1 =________。

 答案 (1)H 3 PO 3 H 2 PO-3 +H+

 H2 PO-3 HPO 2-3 +H+

 (2)Ⅰ (3)10- 1.4

 解析 pK a1 =-lg cH+ ·cH2 PO-3 cH 3 PO 3 =-lg c(H+ )-lg cH 2 PO-3 cH 3 PO 3  ,显然 A 对应的数值较大,故表示 pH 与 lg cHPO 2-3 cH 2 PO-3 的变化关系的曲线为Ⅰ。由于 K a1 =cH 2 PO-3 ·cH+ cH 3 PO 3 ,K a2 =cHPO 2-3 ·cH+ cH 2 PO-3 ,且 K a1 >K a2 ,由图像可知,在相同 cH2 PO-3 cH 3 PO 3  或cHPO 2-3 cH 2 PO-3  时,“曲线Ⅱ”对应的 c(H+ )较大,为一级电离(Ka1 ),“曲线Ⅰ”对应的 c(H+ )较小,为二级电离(Ka2 ),显然选用“曲线Ⅱ”中的特殊点 B 计算 K a1 ,K a1 = cH2 PO-3 ·cH+ cH 3 PO 3 =10 1 ×10- 2.4 =10 - 1.4 。

 ...

推荐访问:盐类 水解 突破
上一篇:基于单片机指纹采集识别系统设计
下一篇:辽宁永祺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分析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