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论文范文

来源:医生招聘 发布时间:2020-08-22 点击:

  泰

 山

 学

 院

 本科毕业论文

  题名(黑体小三)

 副题名(黑体四号,没有请删掉)

 作者

 学号(黑体四号)

 专业名称

 旅游管理

  年

 级

 2008 级专升本 1 班

 申请学士学位所属学科

 管理学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

 张张张

 讲师

  2010 年 5 月 28 日

 摘

 要

 泰山石刻记录了古往今来旅游者的游踪和心迹,是一部展开的泰山游览史,成为泰山景观的精华,对泰山旅游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目前就学术界而言,对泰山石刻多在书法成就、文字著录和训诂、史料考证等方面孤立研究,缺乏综合探讨,特别是对泰山石刻的文化内涵更缺乏深入开掘,没有体现出泰山石刻这一文化宝库的综合价值。本文通过研究泰山石刻的种类与分布,以及它对泰山旅游的影响,明确了泰山石刻文化的价值,并通过分析泰山石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泰山石刻文化旅游发展的战略思路。

  关键词:改性机理,抗还原,壳-芯结构,复合氧化物掺杂剂

 ABSTRACT Ceramic multilayer capacitors (MLCC) ar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lectronic components at the surface mounting of electronic circuits. A substantial cost saving can be achieved by utilizing base metal (Ni or Cu) electrode as internal metallization in MLCC over the more expensive precious metals such as Pd or Ag/Pd. ┄┄ In this thesis, the basic modification mechanisms of BaTiO 3

 have been analyzed. Then novel materials and process are explored and investigated for non-reducible dielectrics.

 The main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The effects of rare earth elements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BaTiO 3 -Mg-R (R=rare earth elementals La, Pr, Ce, Nd, Sm, Gd, Dy, Ho, Er, Yb) system a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 ┄┄ 2.The effects of various ions on the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the core-shell-structured BaTiO 3 -Mg-R (R=Yb, Ho) system are studied in detail and the relative mechanisms are discussed. ┄┄ 3.The modification mechanisms of 3d elements are investigated in the BaTiO 3 -Yb-M (M=3d elements Cr, Mn, Fe, Co, Ni, Zn) system. Core-shell structure is found in all the 3d-Yb-codoped samples, resulting in improvement of TCC behavior. ┄┄

  4.A novel route has been developed to prepare non-reducible Y5V and X8R materials, in which sol-gel derived complex oxide dopants are applied to ultrafine (Ba,Ca)(Ti,Zr)O 3

 (BCTZ) or BaTiO 3

 powders.

  K K ey words: modification mechanism, non-reducible, core-shell structure, complex oxide dopants

 目

 录 1. 泰山石刻概述-----------------------------------------------------------------------1 1.1 泰山石刻的种类及形制------------------------------------------------ ------------------1 1.2 泰山石刻的价值及分布-------------------------------------------------------------------3 2. 泰山石刻文化的评价-----------------------------------------------------------------------4 2.1 泰山石刻文化的旅游价值----------------------------------------------------------------4 2.2 泰山石刻文化的旅游功能----------------------------------------------------------------4 2.3 泰山石刻文化的价值评价----------------------------------------------------------------4 2.3.1 评价方法--------------------------------------------------------------------------------4 2.3.2 价值评价--------------------------------------------------------------------------------5 3. 泰山石刻文化对泰山旅游的影响--------------------------------------------------------5 . 4.

 泰山石刻文化旅游发展探讨---------------------------------------------------------------6 4.1 泰山石刻文化旅游开发现状-------------------------------------------------------------6 4.1.1 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6 4.1.2 开发过程中凸显出的不足之处-----------------------------------------------------6 4.2 泰山石刻文化旅游发展战略-------------------------------------------------------------7 4.2.1 泰山石刻文化旅游发展策略--------------------------------------------------------7 4.2.2 泰山石刻文化旅游产品重构--------------------------------------------------------8 . 5.

 研究结论---------------------------------------------------------------------------------------9 参考文献-----------------------------------------------------------------------------------------10 致

  谢-------------------------------------------------------------------------------------------11

 1.泰山石刻概述 1.1 泰山石刻的种类及形制 泰山石刻的种类繁多,从细目上分不下 30 余种。但从形制上分,大致可分为石碣、石阙、碑刻、摩崖碑刻、墓志、经幢、造像记及石造像、画像石和题名题诗题记等 9 种。

 (1)石碣:是指上小下大,上圆底平,周身为圆或方圆,文字环刻于四周的一种石刻。石碣的形状,是古人依据山的形状而刻意模饰形成的。石碣的形制最早见于先秦,唐初发现的所谓《石鼓》,系当时许多学者讹以为“鼓”,实为石碣。

 石碣的形制主要存在于秦代,汉以后则极少见,至东汉石碣已被碑刻所代替,故后人往往把碑与碣混而为一,简称“碑碣”。

 (2)石阙:是指古代宫殿、祠堂或坟墓前所建的高柱形建筑物。通常左右各一,建成高台,台上起楼观,两台之间留有空缺以为通道,故名“阙”。徐锴《说文解字系传》:“盖为台于门外,人君作楼观于上,上圆下方。以其阙然为道,谓之阙;以其上可远观,谓之观;以其悬法,谓之象魏。”可见阙、观、象魏,三者异名而同物,皆为大门的标识物,后因以阙为宫门的代称。秦汉以后的阙,皆以石雕成,中为阙柱,其下有座,阙柱之上有顶盖石,顶盖石之上有顶柱石。顶盖石多为覆斗形,类似四阿顶式屋顶,华丽者多刻有纹饰。

  石阙的形制出现比较早,春秋初即有阙。就全国来说,汉代及魏晋南北朝期间的石阙,今尚存不少,但至今未见到隋唐以后的石阙。

 (3)碑刻:指刻有文字的方形或长方形的竖石。许慎《说文》云:“碑,竖石也。” 此解不甚明确。《后汉书?窦宪传》李贤注云:“方者谓之碑,圆者谓之碣。”此说甚明。

 碑的起源,最晚始于周代。初始的碑,主要用作拴牲畜、测日影计时或墓葬下棺时置辘轳用,与后世的刻辞碑有明显差别。

 专为刻辞而设碑始于东汉。刻辞碑的中间部分称碑身,这是刻辞碑的主体,主要用于镌刻铭文。碑身的正面称“碑阳”,背面称“碑阴”,两个侧面称“碑侧”。碑文一般刻于碑阳,立碑人与赞助者衔名及施资钱数刻于碑阴。有的碑文太长,碑阳刻不完的亦可刻于碑阴或碑侧,也有的只刻碑阳,碑侧、碑阴不刻任何文字。碑的顶部称“碑额”、或“碑首”,主要用以题刻标题。标题一般都是篆书,称“篆额”;亦有隶书或楷书者,称“题额”。碑首的形状不一,常见的有圭首、圆首或方首,华丽者为螭首。碑的最底部称碑座,或称碑趺,主要用以稳固碑身。质朴的多为方座或梯台形座,华丽的多刻有纹饰或为龟趺。

 古代刻辞碑的形制受官阶和社会地位的制约。柳宗元叙唐代葬令时云:“凡五品以上为碑,龟趺螭首;降五品为碣,方趺圆首。”泰山现存的碑刻,凡皇帝或省布政使以上官员所立,大都龟趺螭首,且形制高大华丽。

  (4)摩崖碑刻:所谓摩崖,是指利用天然壁刻文记事的石刻。摩崖石刻是我

 国出现最早的一种石刻形式,远在商周以前已有之。秦始皇所刻的 7 处刻石中,碣石一刻很可能是摩崖石刻。泰山现存的石刻中,摩崖石刻占 57%以上,重要的如唐《纪泰山铭》摩崖石刻、经石峪《金刚经》摩崖石刻、《宋摩崖》和元《天门铭》摩崖石刻等,其他刻于自然石上的题名、题记、题诗,几乎遍布泰山上下。

 摩崖石刻有它自身的显著特点。从制作方面看,既能就地取材,费省功倍,简便易行,免却伐山采石之劳,又富有天然之美,增名山大川之壮丽。从内容方面看,内涵丰富,无所不包,或颂德,或记事,或题名题记,或题诗,皆可刻于摩崖之上。故泰山的摩崖石刻至今不衰,其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居五岳之首。

 为整理方便计,凡刻有长篇铭文的摩崖石刻,一律称“摩崖碑”;凡刻辞较短的题名、题记、题诗,一律称“题名”、“题记”、“题诗”刻石。

 (5)墓志:即埋于墓穴内,用以表彰死者功德、标明死者生卒年月及身份的石刻。墓志之制始于魏晋,极盛于唐,宋以后逐渐衰落,而正式以“墓志”为名始于北朝。

  墓志的形制初无定制,有圭首似碑的,有圆首似碣的,有方板者,有长板者,也有阴及侧并刻铭文的。后逐步定型为方板,纵横一般为二三尺。泰山现存北魏羊祉墓志,长宽皆 82 厘米,刻文 44 行,满行 45 字。初始的墓志本无盖,有盖的墓志始于北魏,盛于隋唐。

  墓志之制所以起源于魏晋时期,溯其原因,主要由于当时的官府屡申禁碑之律所致。

 (6)经幢:是古代宗教石刻的一种,多建于寺观。其形制一般上有盖,下有座,中间以八棱石柱为幢身。其幢盖八角出狮头,口衔缨络,或配以垂缦、飘带等图饰,盖顶置宝瓶。幢身多为八棱柱体,八面刻经文,多为《尊胜陀罗尼经》,亦有建幢不刻经者。座多为圆形,刻莲花纹,有仰莲、覆莲之分。泰山岱庙先后收存经幢七座,其中一座无文字,不知建于何代,今存岱庙天贶殿前西侧。另一座为唐广明二年建,刻赞语、尊胜陀罗尼经序和咒语等,原立肥城市幽栖寺,1977年收存岱庙,今存岱庙碑廊。其他 5 座皆五代时物,经文多剥蚀,原在资福寺,今收存岱庙汉柏院。

 经幢之制,始于隋,盛于唐,至宋元逐步衰落。它是研究佛教文化的宝贵资料。

 (7)石造像:是指佛教用岩石雕凿的各种佛像。在形式上,可分三种类型:

  摩崖造像:即把佛像凿于崖壁上,就山壁凿石为龛,佛像雕于龛内。有的配以题名、题记,或刻于其下及两侧。上雕凿佛像,称“石窟造像”。龙门石窟和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皆为此类。

  碑式造像:亦称“造像碑”,即将佛像刻于碑石上,有的刻于碑的一面,有的刻于碑的二面或四面,其佛像或立或坐,或有龛,或无龛,碑之下层一般刻造像题记、题名。

 还有一种石造像,既不刻于崖壁上,也不是刻在碑石上,而是把一块岩石雕成佛像后,直接置于殿堂内。石像之下一般置以方形石座,石座周围刻造像题记、题名。这种造像现存完整的不多,泰山现仅存 3 处造像底座及造像记,其石像早不知所在。

  造像之风始于北魏初,盛行于北魏至唐代中叶,五代至宋初此风稍息,宋以后的造像不多见。从现存众多的造像资料看,造像人有多有少,少者一人,多者几十人甚至几百人,有的是佛教徒,有的是皇亲国戚或朝中重臣,更多的是普通老百姓。

  泰山现存的石造像数量不多,但种类不少。有的尚完整无缺,有的石像早毁,仅存造像题记。为了整理方便计,凡保存完整的称为“石造像”,凡仅存题名题记的,则单称“造像记”。

 (8)画像石:是指将图像用平面线刻或浮雕的方法刻于岩石之上的一种石刻。其题材主要有历史人物、历史故事、神话故事和古代生产、生活等情节,内容十分广泛。画像石的形式始于西汉,极盛于东汉后期,东汉以后则极少见,故又称“汉画像石”。其分布区域主要在山东南部、江苏北部、河南南阳、湖北襄樊地区、四川中部地区、陕西北部和山西西北等地区。泰安的画像石资料也十分丰富,现存岱庙画像石廊的 62 块画像石,皆东汉时物,分别出土于泰安市内的肥城、大汶口、旧县和夏张。

 (9)题名、题记、题诗石刻:此类石刻大都刻于自然石上,仅个别刻于碑石上,其内容多为题名、题记或题诗,涉及面十分广泛。在自然石上刻题名题记始于汉代,唐始盛,宋以后大为发展,至今不衰,泰山现存的石刻中,57%以上属此类石刻。其中唐代以前的多剥失或被后人覆盖,今尚存 1 处唐刻。宋刻多被明人覆盖,今尚存 40 余处。其余皆明清及近现代作品。

 1.2 泰山石刻的价值及分布 泰山的石刻不仅数量多,种类全,而且以源远流长、品味高著称于世,是研究历史和书法镌刻艺术的宝贵资料。从石刻的年代看,自秦至今,代代相继,各有佳作,前后延续达 2200 多年。从石刻的品味看,有的为帝王亲制,有的出自重臣或名流之手,大都文辞优美,书体高雅,制作精巧,基本体现了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面貌。从历史角度看,铭文所记事件,大都能与历史记载相印证或补史之缺,而且都与泰山的兴废有关。从其艺术构思看,有的点石成景,有的点题意境,有的因石赋感,有的借景寓情,可谓意境契合,构思巧妙,为森林公园的规划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从艺术风格看,有的顺石势而飞舞,有的随山势而奔腾,有的着石苍古,有的洒脱飘逸,有的端庄严肃,有的活泼生动,真可谓百花齐放,洋洋大观。就其书体而论,真、草、隶、篆,各体具备,殴、柳、颜、赵,应有尽有,构成了一部生动的书法艺术发展史。不言而喻,研究书法镌刻艺术,不能不研究泰山的石刻;研究历史,特别是研究泰山发展史,不能不读泰山的碑文。

 有人称“泰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缩影”,实不为过。

  在泰山辖区内,现存历代石刻一千六百多处,主要分布在岱庙、登山盘路两侧、岱顶、后石坞及王母池、普照寺、三阳观、玉泉寺等寺观内外。与泰山相关的徂徕山和灵岩寺、四门塔附近,也存有相当数量的石刻。其具体分布状况是:岱庙现存石刻 273 处,其中碑刻 148 处,经幢 6 座,墓志 6 块,汉画像石 62 块,馆藏 46 件,造像记 4 处。红门景区(自岱宗坊至壶天阁)现存石刻 222 处,其中碑刻 149 处,摩崖碑刻 2 处,题名、题记、题诗 71 处。中天门景区(自壶天阁至朝阳洞)现存石刻 188 处,其中碑刻 4 处,题名、题记、题诗 184 处。南天门景区(自朝阳洞至后石坞)现存石刻 358 处,其中碑刻 22 处,摩崖碑刻 4 处,石造像一处,石阙一处,题名、题记、题诗 330 处。竹林景区(包括普照寺、五贤祠、烈士祠、三阳观和扇子崖)现存石刻 165 处,其中碑刻 97 处,经幢一处,题名、题记、题诗 67 处。玉泉寺现存石刻 10 处,其中碑刻 8 处,墓塔 2 座。桃花峪现存石刻 4 处,其中碑刻 3 处,题名 1 处。灵应宫现存碑刻 11 处。扫帚峪现存碑刻 1 处。灵岩寺现存石刻 365 处,其中碑刻 120 处,题名、题记、题诗 245 处。四门塔现存石刻 471 处,其中碑刻 68 处,题名、题记、题诗 56 处,造像记 46 处,石造像 301尊。徂徕山现存石刻 56 处,其中碑刻 21 处,题名、题记、题诗 33 处,摩崖经刻2 处。

 2.泰山石刻文化的评价 2.1 泰山石刻文化的旅游价值 (1)历史文化价值 泰山的历史文化可谓见证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而这一过程都以石刻的形式在泰山上保存了下来。它以帝王封禅祭祀活动为主线,贯串着整个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使泰山形成了“五岳独尊,雄镇天下”的特殊历史地位 ,文人墨客的游览观赏、农民起义运动以及儒释道文化等内容的发生发展和影响,使泰山成为世界上不可多得的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

 (2)经济价值 开展石刻文化旅游的一个先决条件是石刻文化产业有着巨大的经济潜力,到现在为止,石刻文化的内涵仍未被完全挖掘出来。

 (3)艺术价值 从书体上看,泰山石刻里行、草、隶、篆,各体俱备,欧、柳、颜、赵,应有尽有,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书法艺术发展史。

 (4)审美价值 泰山石刻有的顺石势而飞舞,有的顺山势而奔腾,有的着石苍古,有的洒脱飘逸,有的端庄严肃,有的活泼生动,有着极高的审美价值。

 2.2 泰山石刻文化的旅游功能

 (1)认知功能 泰山石刻有着极高的文献史料价值,从秦始皇的一统天下,到南北朝的战乱纷争,从汉唐盛世到北宋朝的没落,乃至元明清各代,无论是帝王将相的封禅祭祀之举,还是平民百姓的朝山之愿;无论是文人墨客对秀丽山水的吟唱,还是官逼民反、揭竿而起的农民起义,从泰山石刻的文字中都有准确、可靠的记载,研究这些文字有助于人民认识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和传统文化。

 (2)导游功能 游山如读史,从石刻中可以抓住泰山文化的命脉;游山如谈艺,从石刻中可以欣赏到多姿多彩的书法艺术。石刻虽然不能说话,但却像导游一样在游客与风景名胜、文物古迹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以优美的语言艺术和娴熟的导游技巧向游客传递景区景点的相关信息,成为导游不可替代的“导游”。

 2.3 泰山石刻文化的价值评价 2.3.1 评价方法 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主要有定性评价法和定量评价法两类。定性评价法通常是评价者在对旅游地资源进行详细考察后,凭借自己的经验和学识,对旅游地资源所作的主观色彩浓厚的结论性描述。它的优点在于能从宏观上把握旅游地的特色,但是不能量化,缺少精密的科学性。定量评价法是对旅游地资源构成的各种因子尽最大可能量化,运用数学方法或其它方法对资源进行科学的评价,以期得出科学结论的评价方法。本文对于泰山石刻文化的评价主要采用定性评价的方法。

 2.3.2 价值评价 (1)旅游资源文化内涵深厚,挖掘潜力大 泰山作为“海内第一山”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象征、缩影。它所表现 的石文化、风水文化、封禅文化以及建筑文化等等,每一种文化体系都有其完备系统的文化载体和历史脉络,但彼此间又是息息相通、互为依存。泰山石刻文化是众多文化旅游资源中较为典型的一类,它几乎涵盖了整个泰山文化的内涵,不仅展现了有形的自然景观,又将其中无形抽象的人文景观资源以民俗、建筑等手法表现出很强的吸引力。

 (2)符合中国传统旅游重文、重人的欣赏传统 “重文”是指中国游客重视景物的人文因素,重视观赏的内心发现,重视 景观的人文开发,希望在旅游过程中通过了解诗、文、词、楹联、题名书法等载体的文化信息满足其认识世界、欣赏世界的愿望;“重人”是指在旅游景点价值判断中十分重视人的作用和影响。“山以贤称,境缘人胜”的名人效应在泰山体现的亦为明显,作为历代名人徜徉之地,从帝王将相到文人墨客无不以泰山为寄托,留下了丰富题刻、游记、文学诗赋及摩崖刻石。

 (3)资源的直接展示形象单一、老化,大文化屏蔽现象严重 由于泰山大文化的影响之深,加之人为开发作用,呈现给游客的是单一的

 文化泰山形象,造成了单一文化思维定式,使得不熟悉泰山文化的游客很难主 题明确地理解并接受它,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如今游泰山“看古董,品文化”的 感觉,而且长久以来的“五岳独尊”形象无形中拉大了泰山与游客之间的心理距离也降低了亲和力,导致综合吸引力减弱。

 3.泰山石刻文化对泰山旅游的影响 泰山石刻文化是在泰山文化传播和旅游发展的基础上逐渐积累丰富发展起来的,不仅是泰山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也对泰山旅游的发展产生了众多影响。

 (1)社会影响 泰山石刻文化旅游的发展对泰山的社会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有利于泰山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随着泰山石刻文化旅游的发展,在旅游活动带给当地居民经济生活改善的同时,也会使居民认识到本地的传统文化其实是一种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旅游资源,从而促使他们努力去挖掘和恢复民族的传统文化,最终通过旅游开发推动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其次,推动基础设施的建设。泰山石刻文化旅游属于文化旅游的范畴,而参加文化旅游的游客大都属于高素质旅游者,他们对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硬环境要求也相对较高,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加强交通与服务、接待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善。如在娱乐消费设施方面,多渠道引进时尚、品味高的娱乐休闲项目,不但能满足游客的消费需求,也要做到符合当地居民的消费需求能力。

 (2)经济影响 泰山石刻文化旅游的发展必然会对泰安市的经济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而经济的发展又会促使政府加大对泰山旅游的投入,从而促进泰山旅游更好、更快地发展。首先,它可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十五”计划将以泰山为主的旅游业确定为泰安市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作为泰山景区的一部分,泰山石刻文化旅游的发展定会极大地促进泰安地区经济的发展。其次,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完善。泰山石刻文化旅游的发展可以带动泰山景区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与其紧密相连的奇石文化的发展。再次,有利于引进技术和资金。因为石刻文化到泰山旅游的游客中不乏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他们在出访时,往往会要求参观泰安市的有关单位和设施,与对口单位的人员进行交流,从中可以获得重要的信息、技术和管理经验。在游客中也不乏进行商务考察的企业家和商人,他们可能会对泰安市感兴趣的项目进行投资或带来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

 (3)环境影响 泰山石刻文化旅游以环境为依托,旅游活动的开展必然对环境产生巨大影响。首先,有利于改善泰山及周边的自然环境。泰山石刻文化旅游的开展对泰山的环境要求更高,这就要求在发展旅游的过程中,泰安市政府加强环境卫生和环境绿化工作。其次,有利于提高人民的文物古迹保护意识。泰山石刻文化旅游发展起

 来以后,当地居民意识到周边的文物古迹能够给他们带来相应的利益,促使他们运用各种舆论工具和阵地,宣传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各级领导和全居民对泰山景区内古迹的保护意识。

 4.泰山石刻文化旅游发展探讨 4.1 泰山石刻文化旅游开发现状 4.1.1 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1) 政府重视 虽然泰山旅游活动项目仍未展开石刻文化旅游,但泰安市政府仍对其给予了高度重视和扶持。如泰安市政府于 1992 年辟建了“泰山石文化馆”,从实物、文字、图片等多种表现手法,向人们展示了泰山石的自然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 。

  (2) 突出特色 泰山石刻文化独具特色,是整个泰山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已开发的石刻文化旅游中,注重了特色的突出,如泰山登山路沿途的泰山碑刻和摩崖等都在与旅游的结合过程中突出了其自身的历史特色。

 4.1.2 开发过程中凸显出的不足之处 (1)对泰山石刻资源的基本状况缺乏全面普查 没有真正调查清楚泰山石刻的历史状况和现实面貌,在一些局部具体描述方面也不够直观翔实。

 (2)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层次低 目前石刻文化旅游产品墓本上属于单一的观光旅游产品,尚未形成产品体系,层次不高.如泰山自然景观当日往返观光旅游产品,在一天的短短时间内难以展现泰山石刻文化的真正魅力。而学者们对泰山石刻多在书法成就、文字著录和史料考证等方面孤立研究,缺乏综合探讨,特别是对泰山石刻的文化内涵更是缺乏深入开掘,没有体现出泰山石刻这一文化宝库的综合价值。当前旅游者的消费需求日渐多样化、层次化、专门化,这种单一的、低层次的产品难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3)客观因素对泰山石刻的破坏 由于自然的、社会的、历史的原因,泰山石刻资源遭受到了极大的破坏。而目前,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人为活动对泰山石刻的影响越来越大。泰山石刻如岱顶的一些石碑,因为没有用栅栏围起来,游客们会情不自禁的攀爬或触摸石碑,还有游客甚至会在上面刻字,这都对古迹造成了损伤。现在的许多景点,旅游高峰期,利用强度大大超过了生态系统的容量,由于游人在碑刻周边地面的长期踩踏,致使碑刻周围土壤板结,地面凹陷,使得石碑出现倾斜。大量垃圾的产生,如果没有及时清理,也会对生态系统和旅游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4)缺乏科学专项的规划

 由于长期受到泰山文化大而空的旅游模式影响和牵制,泰山石刻文化在旅游 开发方面没有统一的规划与开发战略,因为泰山石刻文化依托于泰山大文化,在 旅游资源类型上不免与泰山文化有重合之处,也就造就了在产品开发、项目建 设、市场促销等方面给人以重复甚至是无用之功的感觉。

 (5)景区服务意识不强,基础设施不完善,也不利于石刻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4.2 泰山石刻文化旅游发展战略 4.2.1 泰山石刻文化旅游发展策略 (1)规范泰山石刻研究开发的轨道 对泰山石刻进行全面深入的、综合的研究,确立科学的、全面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观点,使泰山石刻研究开发走向更加规范的轨道,使泰山石刻的文化价值得到准确全面的体现。

 (2)创建良好的泰山石刻文化旅游环境 发展泰山石刻文化旅游需要一定物质和社会基础,有关部门应做好软硬两方 面的环境建设.为石刻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条件。首先,旅游部门应加大投资为石刻文化旅游发展投入硬件建设。如对于具有深厚历史内涵的石刻、石碑还有摩崖刻石等古迹,在其旁边树立兴建一些能使游客生动易懂的文字解释牌,同时可以为每一位游客提供便于携带的“泰山石文化详解”小册书,使游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更深入的了解石刻文化的精彩内容。其次,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和科研部门应通力合作,根据石刻文化的特点和现状,研究和建立起一套科学缭密的理论框架,指导石刻文化旅游健康发展。再次,旅游管理部门应充分发挥监督和引导职能,加强对石刻文化馆等旅游场所的科学管理和石刻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完善石刻文化旅游中的规章制度建设。除此之外,还需配套建设集餐饮、住宿、休闲、观摩等功能为一体的休闲度假宾馆,为石刻艺术创作、术展示、文化交流提供承载的实体,为宣传、带动起支撑作用。

 (3)利用先进技术保护泰山石刻文化

 随着人们对文化遗产认识的深化和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中先进技术的应用日益普遍,如可视化、虚拟现实、信息管理及网络等,这些技术有助于泰山石刻文化的存档、管理、信息交流和保护。

 (4)挖掘泰山石刻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完善石刻文化旅游产品 石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形式多样,旅游从业人员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素 质,深入挖掘其文化蕴涵,才能不断丰富石文化旅游产品,提高石文化旅游品 位。石文化旅游形式多样,可根据其自身不同的自然、人文条件,选择组合合 适的石文化旅游产品,并根据游客需求和偏好的不同,不断调整和组合出令旅游者满意的旅游线路和产品。

 (5)举办石刻文化艺术节 泰山石刻历史悠久,成就辉煌,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通过石刻文化节,

 展示泰山石刻在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所承载的独特文化内涵,让更多的人了解石刻艺术的博大精深。

 4.2.2 泰山石刻文化旅游产品重构 泰山已是老牌旅游景区,不论景点开发还是环境都己趋近成熟,但她多年以来都以厚重文化作为旅游产品重点,反而不能以一种清晰、直观的角度让游客真正了解泰山文化精髓。泰山石刻文化旅游产品要想在旅游市场上获得一定的地位,实现它持续的经济效益,就必须从产品重构之初就进一步拓展市场,以满足市场需求。根据泰山大环境的特点,今后在进一步重构泰山石刻文化旅游产品的过程中应把其本身所包含的历史文化和景区的自然特色结合起来,形成独特的旅游品,例如谈到封禅,就可以以岱顶的《记泰山铭》(唐玄宗封禅时所刻一块摩崖石刻,记载了当时的情景),介绍来过泰山的 13 位皇帝。看铭文、赏美景,人文资源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令游客流连忘返,自然会对泰山文化产生喜爱之情。

 (1)树立旅游地新形象,开展泰山石刻文化专题旅游 泰山作为我国传统的旅游目的地,长时间以来就以厚重的泰山文化以及自然风光等旅游产品为宣传形象,不免会形成现如今泰山旅游空而大的局面,针对如此情况,为适应日显激烈的竞争态势,泰山旅游应重塑其旅游地新形象以泰山人文文化为依托,与自然风光相结合的石刻文化专项旅游产品,不但让游客在旅游活动中明确体验到泰山之行的独特文化,而且在亦游亦乐中学到流传千年的历史典故和神话传说等知识。

 (2)深度发掘泰山石刻的文化内涵 泰山石刻文化作为泰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显现出的表层文化资源,是指可以被人们直接直观地感受到的,如碑褐刻石、文物壁画和古迹遗址等,这些资源经过数十年的开发己经得到较充分的利用,它与泰山自然风光交相辉映,是目前泰山的重要自然人文景观,但是这些资源在作为旅游产品推向市场后,只停留在走马观花层面,游客只是为了观赏风景,满足游“国山”的心理,而对于与自然风光、山石风貌以及古迹遗存相关的历史典故和民俗文化,传说故事及百科知识等都只是一知半解,甚至根本不明就理。这也是现在摆在泰山旅游面前的难题,多年来泰山旅游一直未突破“上午来,下午走”的一日游状况,而泰山文化总是给人以空而大的感觉,并没有把丰富的内涵底蕴生动展现出来。

 (3)泰山石刻文化旅游商品开发 旅游商品具有实用性、装饰性、欣赏性、纪念性、地方性和情感性等特点,在开发泰山石刻文化旅游商品时,要依据这一特点,同时要考虑到它的便携性。可以把泰山石刻拍成图片,制成壁画,对书法爱好者来说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将其挂在室内,既可装饰房间又可欣赏书法。另外将泰山石刻做成邮票,具有很好的收藏价值。除此之后,还可以将泰山石刻收集起来做成便于携带的小册子,并将与其相关的历史典故,神话传说等记载其中,有利于游客们更深入地了解泰山

 石刻蕴藏的文化内涵。

 5.研究结论 从本文的分析中我们知道泰山石刻作为泰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泰山旅游的发展产生了众多影响。同时也应意识到发展石刻文化旅游不是一个孤立的环节,它应该建立在振兴泰安旅游业基础之上,泰山石刻文化旅游与泰山旅游息息相关。

 论文第一部分对泰山石刻的种类及分布做了详细的介绍,为评价泰山石刻文化的价值作了充分的铺垫。第二部分描述了泰山石刻文化的价值及功能,并用定性评价的方法对其进行了评价。第三部分阐述了泰山石刻文化对泰山旅游的影响,将它与泰山旅游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通过前三部分的分析,论文在第四部分对泰山石刻文化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刻研究,包括成功经验和不足,并提出了泰山石刻文化旅游的发展策略。

 通过研究可以看出泰山石刻文化在泰山文化中的重要性。在二十一世纪旅游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突破泰山旅游长久以来走马观花的“一日游”模式,解决游客停留时间过短的矛盾,就要在观光旅游基础上,激活主题明确的旅游文脉,那么发展石刻文化旅游就是重要一环。同时,也应注意到石刻文化资源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所以在进行旅游开发过程中,要本着可持续发展原则,将这一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世代保留下来。

 参考文献 [1] Mamada N. Performance advantages of 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 (MLCC) arrays. Wireless Design & Development , 2003,11(1):8

 [2] Hennings D. Dielectric materials for sintering in reducing atmospheres. J. Eur. Ceram. Soc.,2001,21:1637-1642 [3] Kishi H, Mizuno Y, Chazono H. Base-metal-electrode multilayer ceramic capacitor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Jpn. J. Appl. Phys., 2003,42(1):1-15 [4] 李艳霞,姚熹,张良莹.贱金属电极陶瓷电容器(BME-MLCCs)研究进展.材料导报,2003,17(10):41-43 [5] Nishino A. Capacitors: operating principles, current market and technical trends. J. Power Sources,1996,60:137-147 [6] Sarjeant W J, Zirnheld J, Macdougall F W. Capacitors. IEEE Transactions On Plasma Science,1998,26:1368-1392 [7] 蒋渝,陈家钊,刘颖,等.多层片式陶瓷电容器 MLC 研发进展.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2003,9(1):100-104

 [8] 曲喜新.电子元件材料手册.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1989,77-85

 [9] Yi Zhang,Lemin Li,Bo Li.Network Traffic Modeling Using Fully-Stable Cascades.200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Circuits and Systems( ICCCAS’05),Vol.2:726-730

 致

 谢 本文在导师马明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几经易稿而完成。首先感谢马明老师在本文的选题、构思,提纲的拟定、撰写、修改及定稿方面所倾注的心血。在此,向导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感谢同宿舍的舍友们在生活和学业上对我的帮助和关心!同时还要感谢旅游管理系 08(3+2)的所有同窗好友,你们热情的友谊给了我莫大的鼓舞,让我一路走来内心充满欢乐

 和感激。

 此外,感谢多年来一直关心、爱护和支持我的家人,虽然这份谢意远非文字所能表达,但在这里我还是要说一声:谢谢!

推荐访问:专升本 论文范文
上一篇:()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治警教育整顿讲话稿
下一篇:党建引领企业转型(两篇)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