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化学专项辅导实验综合型考题(三)

来源:校园招聘 发布时间:2021-06-17 点击:

  1 专项辅导------ 实验综合型考题(三)

 一、考查目的:以酸、碱、盐的性质及其相互反应为命题点,重点考查物质之间的相互转换、离子的鉴别、实验基本操作,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即证据推理与微观辨析能力。

 二、学习目标:

 1.巩固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及实验基本操作; 2.巩固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及相互联系; 3.提高知识迁移能力和观察分析、判断能力。

 三、典型例题 1.有白色固体,可能含有 CuSO 4 、Na 2 CO 3 、CaCO 3 、NaOH、NaCl 中的一种或几种。将此白色固体溶于足量水中,得到无色溶液。

 (1)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若白色固体一定含有氯化钠,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检验白色固体中还可能含有的物质。提供的试剂有:酚酞溶液、稀硝酸、氯化钡溶液(呈中性)、氢氧化钙溶液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2.现欲探究一固体混合物 A 的成分,已知其中可能含有 Ba(NO 3 )

 2 、CuO、Na 2 CO 3 、NaCl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做出判断,填写以下空白:

 (1)常温下,气体 B 的水溶液显

  (填“酸性“”中性“”碱性”之一)。

 (2)沉淀 D 的颜色为

  ,其化学式为

  ,蓝色沉淀 F 的化学式是

  。

 (3)滤液 E 中一定大量存在的金属阳离子为(写离子符号)

  。

 (4)混合物 A 中,肯定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

  。

 (5)写出实验过程中①中一定发生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

  2 3.漂白粉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Ca(ClO)

 2 ]和氯化钙,即可用作漂白剂,又可用作消毒剂。漂白粉中有效成分是[Ca(ClO)

 2 ],漂白的原理是:Ca(ClO)

 2 在空气中发生反应 Ca(ClO)

 2 +CO 2 +H 2 O=CaCO 3 ↓+2HClO;HClO 是一种酸性比盐酸弱的酸,不稳定,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等有色物质褪色。

 (1)漂白粉是一种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HClO 在常温下分解,反应为 2HClO=2HCl+O 2 ↑.某瓶 HClO 溶液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的 pH

 (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3)在漂白粉中滴加盐酸,能加快漂白的速率。写出漂白粉中加入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有一包长时间放置的漂白粉,想知道该漂白粉是否变质,某同学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长时间放置的漂白粉是否变质? 【猜

 想】

 猜想 1:该漂白粉末变质,固体成分为 CaCl 2 、Ca(ClO)

 2 ; 猜想 2:该漂白粉部分变质,固体成分为

  ; 猜想 3:该漂白粉全部变质,固体成分为 CaCl 2 、CaCO 3 。

 【实验探究】限选..试剂及仪器:盐酸、石灰水、品红溶液、试管、带导管的单孔塞。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①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

  。

 有气体产生,气体使石灰水变浑浊。

 猜想 2 成立 ②在上述反应后的试管中加少量品红溶液。

 。

 4.“鱼浮灵”是常用的化学增氧剂,主要成分是过氧碳酸钠(2Na 2 CO 3 •3H 2 O 2 ),溶于水能迅速增加水体溶氧量,提高鱼苗及活鱼运输成活率。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鱼浮灵”的化学性质、增氧原理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

 (1)过氧碳酸钠具有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的双重性质,其水溶液中含有 Na + 、OH﹣ 、CO 3 2﹣ 、H 2 O 2 。

 (2)Na + 不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3 (3)相同温度下,pH 相同的溶液,OH﹣ 的浓度也相同。

 探究一

  过氧碳酸钠的化学性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解释(化学方程式)

 1.取样,溶于水,滴加

  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 2.取样,溶于水,加入二氧化锰粉末

  探究二“鱼浮灵”增氧原理 【提出问题】过氧碳酸钠溶液中的哪种微粒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 【猜想假设】猜想一:CO 3 2﹣

 猜想二:OH ﹣ 猜想三:

 【实验过程】相同温度下,进行 H 2 O 2 溶液以及 H 2 O 2 溶液中分别加 Na 2 CO 3 、NaOH 的实验,测定相同时间内溶液的 pH、溶解氧含量(mg/L),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1 2 3 4 试剂 H 2 O 2

 H 2 O 2 +Na 2 CO 3

  H 2 O 2 +NaOH H 2 O 2 +NaOH pH 6.01 8.14 8.14 9.26 溶解氧 6.44 9.11 9.11 10.97 【实验结论】对比实验数据,证明猜想

  正确。

 【反思交流】设计实验 2、3 的目的是

  。

 5.碳酸氢钠是小苏打的主要成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重要的用途。化学课上,同学们为了解碳酸氢钠的性质,将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和稀硫酸混合,充分反应后,有气体逸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同学们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探究:认为除一定含有硫酸钠外可能还含有其他成分,因此进行了猜想并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用品】pH 试纸、锌片、氧化铜粉末、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

 【猜想与假设】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可能组成成分。

 猜想一:硫酸钠 猜想二:硫酸钠、碳酸氢钠 猜想三:硫酸钠、硫酸 【实验探究】同学们取反应后的溶液用不同方案进行如下实验,请根据结论完成如表实验现象中的空格。

  4 实验方案 A B C D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试纸变色,对照标准比色卡,pH<7

  实验结论 猜想二不正确 猜想三正确 猜想三正确 猜想三正确 【得出结论】猜想三正确。

 【评价反思】

 (1)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案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给予了肯定,同时指出探究中存在一处明显的操作错误是

  。

 (2)有同学对实验方案 B 的结论提出了质疑,认为仅凭此现象不能得出猜想三正确,请说明理由

  。

 【总结提高】依据所给实验用品,设计与上述实验不同的方案,确认猜想三是正确的,请你写出你的实验方案

  。

 6.在小英家的仓库里,堆放着一袋袋化肥一一碳酸氢铵( NH 4 HCO 3 )。过了一个夏天,小英发现这种化肥所特有的刺激性气味变得更浓烈了,有些化肥袋里碳酸氢铵变少了,检查发现变少的化肥包装袋没有密封,化肥也没有撒落在地上,更没有人进过仓库开袋使用。

 为了探究这些化肥减少的原因,小英在实验室取了一些碳酸氢铵粉末,放在蒸发皿中加热,过一会儿观察到粉末完全消失,同时也闻到了这种刺激性气味。粉末为什么会消失呢? 【提出问题】碳酸氢铵粉末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①碳酸氢铵粉末在不加热或加热条件下由固态变成它的气态。②碳酸氢铵在不加热或加热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可能产生的物质有氨气和一些氧化物。

 【查阅资料】①碳酸氢铵属于氨肥,不具有升华的性质,说明上述猜想

 (填序号)不成立;②氨气(化学式 NH 3 )具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是碱性,但干燥的氨气不能使干燥的红色石蕊试剂变蓝;③NO 2 为红棕色气体。NO 为无

  5 色气体,在空气中易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适量碳酸氢铵于试管中加热,如图一所示,将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导管口 产生强烈的刺激性气味,试管壁上有无色液滴且试纸变蓝,但未见红棕色气体 分解产物中有

  ,没有

 ②按如图二所示装置继续实验,直到反应完全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分解产物中有

 【应用】①利用氨气的化学性质,请写出实验室检验氨气的方法(写出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 ②如果你家里有碳酸氢铵化肥,你应该如何保存?

  。

 7.某学习小组做镁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发现生成物中有黑色固体,针对这一现象及该反应的应用,他们开展了如下探究,请仔细阅读并完成下列探究报告

 【探究目的】探究黑色固体是镁与空气中什么物质反应产生的。

 【分析猜想】分析空气中各种成分,寻找猜想依据:

 空气成分一:氧气;

 空气成分二:稀有气体;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反应。

 空气成分三:水蒸气;打磨光亮的镁带放入沸水中,表面会附有白色固体并产生大量气泡;如果将镁带放到水蒸气中,也会发生上述反应,但产生的不是黑色固体。

 空气成分四:氮气;

  空气成分五:二氧化碳。

 【实验一】镁带与氧气的反应 (一)制取氧气并对实验室制备氧气的条件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甲探究了影响双氧水分解速度的某种因素。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双氧水的质量 双氧水的浓度 MnO 2 的质量 相同时间内产生 O 2 体积 Ⅰ 50.0g 1% 0.1g 9mL

  6 Ⅱ 50.0g

 2% 0.1g

 16mL Ⅲ 50.0g 4% m 31mL (1)第Ⅲ次实验中,选择的二氧化锰的质量 m 的值为

  。

 (2)本实验中,测量 O 2 体积的装置可选择图中

  (选填“a”、“b”、“c”)。

 (3)乙用 d 图装置进行实验,通过比较

  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实验结论:在相同条件下,

  ,双氧水分解得越快。

 (二)燃烧镁带,观察现象将镁带打磨光亮,点燃,伸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生成白色固体。

 实验结论:镁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的氧化镁。

 【实验二】镁带与氮气的反应 (一)获取氮气:把空气液化,然后蒸发,先蒸发出来的气体就是氮气。

 (二)燃烧镁带,观察现象 将镁带打磨光亮,点燃,伸入盛氮气的集气瓶中,瓶内壁附着一层淡黄色的固体。

 实验结论:镁与氮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淡黄色的氮化镁(Mg 3 N 2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探究结论 1】根据以上信息,可以推理得出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黑色固体是镁与空气中

  反应产生的。

 【交流与反思】能否用足量的镁替代红磷进行空气组成实验呢?

  7 【实验回顾】1.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 1),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图中集气瓶底部的水的作用为

  。(填字母)

 A.吸收有害物质

 B.降温,快速冷却

  C.保护瓶底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老师利用传感器技术定时测定了实验装置(如图 2)内的压强、温度和氧气浓度,三条曲线变化趋势如图 3 所示。

 其中 X 曲线表示的是

  (填“温度”或“氧气的浓度”); 结合 X、Y 两条曲线,解释如图 3 中 BC 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

  ; 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常常远低于 21%。

 【探究结论 2】如果用足量的镁替代红磷进行空气组成实验,实验测得氧气体积与氧气所占空气真实比例相比较会

  (偏大、偏小或相等)。

推荐访问:考题 年中 专项
上一篇:备战2021高考高三语文名句默写精练二十七参考答案
下一篇:猪鼻龟价格大概是多少,猪鼻龟有哪些形态特征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