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来源:校园招聘 发布时间:2020-10-15 点击:

 职业卫生 培训 教程

 职业卫生基础知识

 目 目

 录 第一章

 职业卫生基础知识 ........................................................................................................... 1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1 第二节

 职业生理学 ............................................................................................................... 6 第三节

 职业心理学 ............................................................................................................. 14 第四节

 职业病理学 ............................................................................................................. 21 第五节

 职业流行病学 ......................................................................................................... 23 第六节

 职业毒理学 ............................................................................................................. 28 第七节

 人类工效学基础 ..................................................................................................... 31 第二章 职业医学基础知识 ........................................................................................................... 36 第一节 职业病概述 ............................................................................................................... 36 第二节 病因学 ....................................................................................................................... 39 第三节 临床表现 ................................................................................................................... 44 第四节 诊断原则 ................................................................................................................... 45 第五节 治疗原则 ................................................................................................................... 48 第六节 法定职业病 ............................................................................................................... 57 第七节 工作有关疾病 ........................................................................................................... 61 第三章 职业病危害因素 ............................................................................................................... 63 第一节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 ............................................................................................... 63 第二节 生产性粉尘 ............................................................................................................... 65 第三节 生产性毒物 ............................................................................................................... 69 第四节 物理因素 ................................................................................................................... 96 第五节 生物性有害因素 ..................................................................................................... 105 第四章 职业病危害控制技术基础知识 ..................................................................................... 107 第一节

 概述 ....................................................................................................................... 107 第二节

 通风除尘 ............................................................................................................... 108 第三节

 通风排毒 ............................................................................................................... 123 第四节

 噪声控制 ............................................................................................................... 133 第五节

 防暑降温措施 ....................................................................................................... 149 第五章 用人单位职业卫生要求 ................................................................................................. 159 第一节 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法规体系概述 ..................................................................... 159 第二节 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益 ......................................................................................... 170 第三节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管理 ..................................................................................... 171 第四节 职业病防护用品的配置与管理 ............................................................................. 192 第五节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 ................................................................................................. 200 第六章 职业健康监护基础知识 ................................................................................................. 204 第一节 概述 ......................................................................................................................... 204 第二节 职业健康监护的种类及周期 ................................................................................. 207 第三节 职业健康检查内容 ................................................................................................. 210 第四节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 214 第五节 职业病病人诊断及保障 ......................................................................................... 216

 第一章

 职业卫生基础知识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概述

 职业卫生学是研究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中的卫生问题,即研究工作条件与劳动者健康的关系,以及防治职业危害的对策。工作条件包括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工作环境三个方面。

  生产过程是指按生产工艺过程所要求的各项生产工序进行连续作业的过程,它随生产技术、机器设备、使用材料和工艺流程的变化而改变。劳动过程是指劳动者从事有目的、有价值的职业活动过程,它涉及三个要素:劳动力、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它受劳动组织、劳动制度、工作安排、以及工作体位和工作中使用工具的影响。工作环境是指工作场所中的自然环境条件、厂房建筑结构及布局、空气流动状况和通风设备条件、以及采光、照明等。

 职业卫生学曾称为劳动卫生学、工业卫生学,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职业卫生的形成和发展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在我国,虽然对职业环境有害因素的认识可追溯到北宋时期(11~12 世纪),但作为系统的职业卫生学科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才逐步建立和发展壮大的,到 1959 年建国 10 周年时,具有大专水平的本专业实际工作人员只有 300 人左右,目前从事本专业的总人数已经超过30000 人。

 职业卫生学以劳动者的工作条件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工作场所内产生或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对劳动者健康损害,旨在通过识别、评价职业性有害因素,改善工作条件,消除和防治职业危害,创造一个安全、卫生、满意和高效的工作环境,预防和保护劳动者免受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的健康影响和危害,从质和量两方面阐明工作场所中可能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与劳动者健康水平的关系,为保护劳动者健康、提高作业能力、改善工作条件所应采取的措施和制订职业卫生要求提供科学依据。

 职业卫生学的研究内容涵盖劳动者接触的各种可能产生不良健康影响的工作环境,包括各种生产性毒物、粉尘、物理性有害因素、生物性有害因素和不良

 气象条件等,职业性伤害,不良体位,劳动组织安排和管理等。由于不同的工作环境和不同的劳动者可能产生不同的健康影响,职业卫生学又衍生出若干新的分支学科,如职业生理学、职业心理学、职业流行病学、职业毒理学、人类工效学、妇女职业卫生学、职业卫生技术、职业卫生管理学等。随着学科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还会不断产生新的边缘学科。

 二、常 用职 业卫 生术语

 (一)职业病危害

 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

 职业病危害因素又称职业性有害因素,是指在职业活动中产生和(或)存在的、可能对职业人群健康和作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或条件,主要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三)职业性病损

 职业性病损是指由于预防工作的疏忽或技术局限性,使职业人群的健康受到损害,包括工伤、职业病和工作有关疾病。

 (四)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五)工作有关疾病

 工作有关疾病是与多因素相关的疾病,在职业活动中,由于职业性有害因素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导致劳动者罹患某种疾病或潜在疾病显露或原有疾病加重。

 (六)职业性伤害

 职业性伤害指职业活动中所发生的伤害。

 (七)职业禁忌证

 职业禁忌证是指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性有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劳动者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八)职业性肿瘤

 职业性肿瘤,又称职业癌,是指劳动者因在工作环境中接触致癌因素,经过较长的潜隐期而患的某种特定肿瘤。我国 2002 年公布的《职业病目录》中有八种职业肿瘤,包括:1. 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2. 联苯胺所致膀胱癌;3. 苯所致白血病;4. 氯甲醚所致肺癌;5. 砷所致肺癌、皮肤癌;6. 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7. 焦炉工人肺癌;8. 铬酸盐制造业工人肺癌。

 (九)高危人群

 高危人群是指在职业活动中易遭受工作有关疾病、职业病和伤害的人群和(或)接触高浓度(高强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职业人群。

 (十)危险度

 危险度又称风险,指发生不良健康影响的可能性及其后果。

 危险度评估是指识别、评价对劳动者产生不良健康影响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并将风险划分出等级,以决定控制和管理的优先顺序。

 危险度管理是指根据危险度评估结果综合考虑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经济和技术水平,对危险度进行利弊权衡和决策分析,提出可接受水平和相应的控制、管理措施,并评估其有效性及影响。

 (十一)有害效应

 有害效应是指机体因接触有毒有害物质而产生或出现的不良健康效应或毒作用效应。

 (十二)接触水平

 接触水平是指职业活动中劳动者接触某种或多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浓度(强度)和接触时间。

 (十三)行动水平

 工作场所职业性有害因素浓度达到该水平时,用人单位应采取包括监测、健康监护、职业卫生培训、职业危害告知等控制措施,行动水平一般是职业接触限值的一半。

 (十四)工作地点

 工作地点是指劳动者从事职业活动或进行生产管理而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岗位和作业地点。

 (十五)工作场所

 工作场所是指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并由用人单位直接或间接控制的所有工作地点。

 (十六)密闭空间

 密闭空间又称有限空间,是指与外界相对隔离,进出口受限,自然通风不良,足够容纳一人进入并从事非常规、非连续作业的有限空间[如炉、塔、釜、罐、槽车以及管道、烟道、隧道、下水道、沟、坑、井、池、涵洞、船舱(船舶燃油舱、燃油柜、锅炉内部、主机扫气道、罐体、容器等封闭空间和大舱)、地下仓库、储藏室、地窖、谷仓等],分为无需准入密闭空间和需要准入密闭空间。

 (十七)物质安全数据说明书

 物质安全数据说明书(MSDS)又称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是化学品的供应商向下游用户传递化学品基本危害信息(包括运输、操作处置、存储和应急行动信息)的一种载体。同时 MSDS 还可以向公共机构、服务机构和其他涉及化学品的相关方传递这些信息。

 (十八)职业接触限值

 职业接触限值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是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三类。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间加权平均容许限值和最高容许限值。

 最高容许浓度(MAC)是指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和任何工作地点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是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 8h 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在遵守 PC-TWA 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

 漂移限值又称超限倍数,是指对未制定 PC-STEL 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8h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的 PC-TWA 的倍数值。

 (十九)空气监测

 空气监测是指在一段时期内,通过定期(有计划)地检测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以评价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状况和劳动者接触有害物质的程度及可能的健康影响。

 (二十)生物监测

 生物监测是指在一段时期内,通过定期(有计划)地检测人体生物材料中有害物质或其代谢物的含量(浓度)或由它们所致的生物效应水平,以评价劳动者接触有害物质的程度及可能的健康影响。

 (二十一)职业卫生技术服务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是指一个具有预防职能和技术水平的服务机构,通过向用人单位、劳动者及其代表提供技术服务,帮助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创造一个安全与健康的工作环境,以促进劳动者体力与脑力健康,使工作适合于劳动者的生理特点。

 (二十二)基本职业卫生服务

 基本职业卫生服务是指以预防和控制职业病,保护和促进劳动者健康和工作能力为目的,采用科学合理和社会可接受的方法,通过初级卫生保健方式为所用劳动者提供必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

 (二十三)职业健康促进

 职业健康促进是指采取综合干预措施,以改善工作条件,改变劳动者不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控制健康危险因素,预防职业病,减少工作有关疾病的发生,促进和提高劳动者健康和生命质量的活动。

 (二十四)毒效应

 又称毒性效应、毒性作用或毒作用,指毒物或药物对机体所致的、有害的生物学改变。

 联合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毒物同时或先后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毒作用。

 独立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毒物同时或先后作用于机体时所产生的毒作用互不影响,彼此独立。

 加强作用是指一种化学物质对某器官或系统无毒性或毒性较低,但与另一种化学物质同时或先后暴露时使其毒性效应增强。

 交互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物质造成比预期的相加作用更强的(协同、增强)或更弱的(拮抗)联合作用。

 拮抗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毒物同时或先后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毒作用低于各个化学物质单独毒性效应的总和。

 协同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毒物同时或先后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毒作用大于各个化学物质单独对机体的毒性效应的总和。

 相加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毒物同时或先后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毒作用相当于各个物质单独所致效应的算术总和。

 (二十六)能量代谢率

 从事某工种的劳动者在工作日内各类活动(包括休息)的能量消耗的平均值,以单位时间内(每分钟)每平方米表面积的能量消耗值表示。

 第二节

 职业生理学

 职业生理学研究的是一定工作条件下人的器官和系统功能的变化与适应,及其对预防疲劳和提高作业能力的影响。人类的劳动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的生产活动过程,当社会发展到了高级阶段,脑力与体力劳动可能达到理想的分配比例,但现阶段仍有所偏重。体力劳动是指以骨骼肌活动为主的劳动。由于骨骼肌约占体重的 40%,故以其活动为主的体力劳动消耗的能量较大。脑力劳动是指以脑力活动为主的工作,它是与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作业相对而言的。

 一、体力劳动过程的生理变化与适应

 (一)体力劳动时的能量代谢

 1. 肌肉活动的能量来源 供给肌肉收缩与松弛活动的能量,首先是由肌细胞中的三磷酸腺苷(ATP)迅速分解提供的,并由磷酸肌酸(CP)及时分解补充,称为 ATP-CP 系列。因肌肉中 CP 的储量很小,只能供肌肉活动几秒至 1 分钟,随后需从体内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分解来提供再合成 ATP 的能量。正常情况,一般不动用蛋白质。

 中等强度肌肉活动时,糖和脂肪通过过氧化磷酸化提供能量来合成 ATP。开

 始阶段利用糖类较多,随着活动时间的延长,利用脂肪的比例增大。这个过程需要氧的参与,因此称为需氧系列。

 大强度活动时,ATP 分解非常迅速,由于供氧不足导致需氧系列形成的 ATP无法满足肌肉活动的需要,因此需要无氧糖酵解产生乳酸来提供能量,称为乳酸系列。

 2. 作业时氧消耗的动态 劳动时人体所需要的氧量取决于劳动强度,强度越大,需氧量越多。劳动 1分钟所需要的氧量叫氧需。氧需能否得到满足主要取决于循环系统的功能,其次为呼吸系统的功能。氧需和实际供氧不足的量叫氧债。血液在 1 分钟内能供应的最大氧量叫最大摄氧量。最大摄氧量可通过体育锻炼增多。成年人的最大摄氧量一般不超过 3 升,有锻炼者可达 4 升多。

 作业开始 2~3 分钟内,呼吸和循环系统的活动尚不能使摄氧量满足氧需,机体的能量是在缺氧的条件下产生的,形成氧债。随后呼吸和循环系统的活动逐渐加强,在较轻劳动时,摄氧量可满足氧需,进入稳定状态,此时氧债也是恒定的,这样的作业一般能维持较长时间。在较重劳动,尤其是氧需超过最大摄氧量时,机体摄氧量不可能达到稳定状态,氧债持续增加,肌肉内的储能物质(主要指糖原)迅速消耗,作业就不能持久。作业停止后的一段时间内,机体需要继续摄取较安静时多的氧以偿还氧债:非乳酸氧债即恢复 ATP、CP、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所需的氧可在 2~3 分钟内得到补偿;而乳酸氧债则需较长时间才能得到完全偿还。有时部分氧债也可在作业的稳定状态期间得到补偿。恢复期一般需数至十余分钟,也可长达 1 小时以上。

 3.作业时的能量消耗与劳动强度分级 作业时的能量消耗是全身各器官系统活动能消耗量的总和。由于最紧张的脑力劳动的能消耗量不会超过基础代谢的 10%,而肌肉活动的能消耗量却可达基础代谢的 10~25 倍,故传统上用能消耗量或心率来划分劳动强度的大小,它只适用于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作业,一般分为三级:

 (1)中等强度作业:作业时氧需不超过最大摄氧量,即在稳定状态下进行的作业。

 (2)大强度作业:作业时氧需超过最大摄氧量,即在氧债大量蓄积的条件

 下进行的作业,一般只能持续进行数分钟至十余分钟。

 (3)极大强度作业:

 完全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作业,此时的氧债约等于氧需,这种剧烈活动只能持续很短时间,一般不超过 2 分钟。

 在《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 2 部分 物理因素》(GBZ 2.2-2007)中将体力劳动强度分为四级,是根据《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 10 部分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Z/T 189.10-2007)用劳动时间率、8h 工作日平均能量代谢率、性别和体力劳动方式指数计算体力劳动强度指数来进行分级的。

 测定劳动时的能量消耗量,一般用来划分和鉴定体力劳动的强度等级,以便制定合理的劳动制度和膳食供给。

 (二)体力劳动时机体的调节与适应

 劳动过程中,机体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来实现能量供应和各器官系统之间的协调,以适应劳动需求。劳动时机体的调节与适应性具体变动如下:

 1. 神经系统 劳动时人体通过神经系统调节各器官系统适应作业活动的需要,来维持机体与环境的平衡。当长期在同一劳动环境中从事某一作业活动时,通过复合条件反射逐渐形成该项作业的动力定型,使从事该项作业时各器官系统相互配合更协调、反应更迅速、耗能较节省、作业更轻松。动力定型是可变的,但要破坏已经建立起来的动力定型,特别是要用新的操作活动来代替已建立的动力定型时,对大脑皮层细胞是一种很大的负担,若转变过急,有可能导致高级神经活动的紊乱。

 2. 心血管系统 心血管系统在作业开始前后发生的适应性变动表现在心率、血压和血液再分配。

 (1)心率:在作业开始前 1 分钟常稍增加,作业开始 30~40 秒内迅速增加,经 4~5 分钟达到与劳动强度相应的稳定水平。作业时心输出量增加,无锻炼的人主要靠心跳频率的增加;有锻炼的人则主要靠每搏输出量的增加。对一般人来说,当与静息心率比较,心率增量未超过 40 次时,则能胜任该项工作。作业停止后,心率可在几秒至 15 秒后迅速减少,然后在缓慢降至原水平。

 (2)血压:作业时收缩压上升,舒张压不变或少上升,致使脉压变大。当脉压逐渐增大或维持不变时,体力劳动可继续有效进行;但若持续进行紧张劳动,

 脉压可因收缩压下降或舒张压上升,或两者的联合而下降;当脉压小于其最大值的一半时,则表示疲劳和糖原贮备接近耗竭。作业停止后,血压迅速下降,一般能在 5 分钟内恢复正常。但大强度作业后,收缩压可降至低于作业前的水平,30~60 分钟才恢复正常。血压恢复比心率快。

 (3)血液再分配:人体在安静状态时,血液流入肾脏、内脏器官的量最多,其次为肌肉、脑,再次为心、皮肤(脂肪)、骨等。体力动脑时,流入肌肉和心肌的血液量大增,脑则维持不变或稍增多,而内脏、肾、皮肤、骨等都有所减少。

 (4)血液成分:劳动期间血糖浓度一般很少变动。若劳动强度过大,持续时间过长,则可出现血糖降低,当降至正常血糖一半时,即表示糖原储备耗竭而不能继续劳动。血中乳酸的含量也会随体力强度增大而增多。

 3. 呼吸系统 作业时,呼吸次数、肺通气量随体力劳动强度增加而增加。有锻炼者主要靠增加肺活量来适应,无锻炼者则靠增加呼吸次数来维持。静力作业时,呼吸浅而少;疲劳时,呼吸变浅且快,但都不能保证氧的供应。停止劳动后,呼吸节奏的恢复较心率、血压快。

 4. 排泄系统 (1)肾脏:体力劳动是及其后一段时间内尿量均大为减少,主要由于腹腔的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增加及血浆中水分减少等。尿液成分的变动较大,乳酸含量增多。

 (2)汗腺:排汗具有调节体温和排泄的双重功能。体力劳动时,汗中乳酸含量增多。

 5. 体温 体力劳动时及其后一段时间内体温有所上升,但不应超过 1℃,否则人体不能适应,劳动不能持久进行。

 二、脑力劳动过程的生理变化与适应

 (一)脑力劳动的内容与生理特点

 脑力劳动的概念比较模糊,很难确切定义。一般认为以脑力活动为主的作业即为脑力劳动,它是与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作业相对而言的。脑力劳动多数是非重复性的,互不相同的,是抽象的或以抽象为主的,并具有创造性的劳动,几乎没

 有明显规律可循。脑的氧代谢较其他器官高,脑的重量不超过体重的 2.5%,氧耗却占成年人总氧耗量的 10%。脑力劳动强度增加,耗能增加不明显,即使是最紧张的脑力劳动,全身能消耗量的增加也超不过基础代谢的 10%。血液中葡萄糖是脑力劳动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平时 90%的能量都靠糖分解来提供,但由于脑细胞中储存的糖原甚微,只够活动几分钟之用,因此脑组织对缺氧、缺血非常敏感。脑力劳动常使心率减慢,但特别紧张时可使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呼吸稍加快、脑部充血而四肢和腹腔血液减少。脑力劳动时对血糖、尿量、排汗及体温影响不大或无明显影响。

 (二)脑力劳动的职业卫生要求

 与体力劳动一样,脑力劳动系统包括劳动者、劳动工具、工作任务、工作环境和工作组织制度等条件和要素,对脑力劳动的职业卫生要求可从这几个方面考虑。如工作场所噪声不应超过 45dB;人工照明应有足够亮度,一般为 500Lux,制图等精细工作应为 1000Lux,老年人工作对照度的需求比年轻人约高 5 倍;墙壁颜色应明亮柔和;工作空间、桌椅应符合人体尺寸和工效学的要求。

 脑力劳动因主要任务为处理加工信息,它又有职业卫生的一些特殊要求。如对荧光屏显示字符的字体大小和符号对比度有专门规定:视距 500mm 时,字体高度最小为 2.6mm;视距超过 500mm 时,字体高度=视距/190。字间距大约是字高度的 70%,至少 50%以上。

 脑力劳动中,提供的信息应该明确,量要适中,信号的区分要高,否则会加重劳动负荷。还应注意信息的和谐性和剩余度的问题。和谐性是指信息显示、控制性活动或系统的应答要与操作者所预期的保持一致,否则会导致信息冲突。信息冗余度是表示信号所携带的实际信息量低于它可能携带的最大信息量的程度。多余的信息使操作者能够交叉地检查和确认信息,保证信息交流的可靠性,但显示信息过多可使人分心并增加脑力劳动负荷。所以应根据作业需求,保持适量的冗余度。

 三、劳动负荷的评价

 (一)劳动和作业类型的划分

 1. 劳动类型

 任何劳动都包含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两种成分,只能相对地看以哪一种成分为主。劳动除了传统上可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外,还可根据职业生理研究的结果,分为能量性劳动(即所有要求生产力的劳动)和信息性劳动(即要求处理信息的劳动),这两者之间不存在明确的界限,进一步可区分为肌力式、运动式、反应式、综合式及创造式劳动。

 2.作业类型 根据肌肉收缩状况、参与劳动肌肉量的多少以及是否做功等,可将作业分为静力作业和动力作业。

 静力作业:又叫静态作业,主要依靠肌肉等长性收缩来维持体位,使躯体和四肢关节保持不动所进行的作业。静力作业的特征是能耗水平不高,但很容易疲劳。

 动力作业:又叫动态作业,是指在保持肌肉张力不变——等张性收缩的情况下,经肌肉交替收缩舒张,使关节活动来进行的作业。动力作业由于肌肉交替收缩与舒张,血液灌流充分,不易疲劳。

 静力、动力作业普遍存在于劳动过程中,只是所占比重有差别,这与作业要求、劳动姿势和操作熟练程度有关。可由工效学设计来减少甚至避免静力作业等不符合生理要求的活动。

 (二)劳动负荷评价

 1. 劳动系统:系统指交互作用的一些要素构成的整体。劳动系统包括人、劳动对象(如物质、能源和信息等)、劳动工具、劳动环境以及产品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来完成劳动任务。

 2. 负荷与应激:负荷与应激在力学上称为应力与应变,在劳动心理称作紧张与紧张反应。负荷是指劳动系统对人总的需求和压力。应激指负荷对个体的影响,它强调负荷作用下机体内部的生物过程和反应。应激程度高低除了劳动负荷外还取决于劳动者个体的特征,从事相同负荷的劳动,作业能力较差的个体应激水平较高。

 劳动负荷评价可从负荷强度和负荷持续时间两个方面来考虑。此外,从劳动生理上对劳动负荷进行评价应该包括负荷和应激两个方面的指标。例如,高温作业的劳动生理学调查,既要测定环境的气温、辐射热等负荷性指标又要测定工人

 的体温、出汗量等应激指标。

 3. 个体特征:劳动负荷与个体特征一起决定应激的高低,工作场所的人类工效学设计目的在于使劳动适合于人的特征,因此人的特征及其差异的研究对于劳动负荷评价和劳动设计都很重要。年龄和性别是人的两个重要特征而且还对其他特性有影响,例如负重能力、运动速度、感觉敏锐度等。

 4. 适宜水平:

 劳动负荷的适宜水平一般可理解为在该负荷下能够连续劳动8 小时,不至于疲劳,长期劳动时也不损害健康的卫生限值。一般认为劳动负荷的适宜水平约为最大摄氧量的 1/3. 5. 体力劳动负荷的评价方法与指标:

 (1)劳动能量代谢率 (2)心率 (3)肌电图 (4)中心体温 (4)血乳酸 (6)其它:肌酸激酶、肌红蛋白、激素、白细胞等 四、作业能力

 作业能力是指劳动者在从事劳动过程中,完成特定工作的能力。职业生理学和心理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如何尽可能地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较高的作业能力而不致损害劳动者的健康。

 (一)劳动过程中作业能力的动态

 1. 体力劳动 体力劳动作业能力的动态不仅可通过测定单位作业时间内产品的质和量来直接观察,还可以通过测定劳动者的某些生理指标(握力、耐力、视觉运动反应时、心率、血乳酸等)的动态情况来衡量。以日班的轻或中等体力劳动为例,工作日开始时,工作效率一般较低,随着劳动者对工作内容的熟练,动作逐渐加快且更为准确,工作效率不断提高,约持续 1~2 小时,称工作入门期。在此期间,产量逐渐增加、操作活动所需时间逐渐缩短和废次品减少。当作业能力达到最高水平的时期,进入稳定期,维持时间约 1 小时左右,此期各项指标变动不大。稳

 定期后,会转入疲劳期,出现劳累感,操作活动的速度和准确性下降,产品减少和废次品增多。日班的上午和下午的作业能力动态均可分为此三个阶段,但下午的一、二阶段较短,第三阶段出现的较早。有时在工作日快结束时,可见到工作效率一度增高,这与情绪激发有关,但不能持久称终末激发期。

 2. 脑力劳动 脑力劳动作业能力存在极大的个体差异,其动态规律不易找出,这是因为个人的记忆、思考问题的方法和习惯不同,且缺乏直接衡量脑力劳动质量的尺度。

 (二)作业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改善措施

 1. 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很多,其中社会制度对作业能力的影响最大。不同社会制度中,劳动者的社会地位不同,生产关系里的劳动产品分配原则不同,使劳动者获得的报酬和社会保障条件不同,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劳动力再生产,进而影响作业能力。此外,家庭关系、同事关系等都对作业能力有明显影响。

 2. 心理因素 劳动者对工作是否满意,很大程度上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如劳动者在岗位上是否得到关心和尊重,是否感到彼此有共同的职责,能够相互交流和支持。此外,还与劳动者的个体因素和所受教育、训练能够适应工作需求有关。

 3. 个体因素 劳动者的年龄、性别、身材、健康和营养状况等均会对作业能力造成影响。

 4. 环境因素 工作场所的环境因素,如空气污染、噪声、不良气象条件和照明等都会对作业能力造成很大影响。

 5. 工作条件和性质 (1)生产设备和工具:生产设备和工具通过良好的工效学设计可达到人机匹配,劳动者提高劳动效率的同时,可以减轻劳动强度、减少静力作业成分和减少作业的紧张程度。

 (2)劳动强度与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大,作业不能持久进行。就体力劳动而言,能消耗量的最高水平以不超过劳动者最大能耗量的三分之一,在此水平下即使连续工作 8 小时也不致引起过度疲劳。尚未能确定脑力劳动的适宜水平。

 (3)劳动组织和劳动制度:工作的分配与协作、轮班制度的安排是否合理等,对作业能力均有影响。

 6. 疲劳与休息 (1)疲劳:疲劳是指体力和功能性效率暂时的减弱,它取决于工作负荷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经适当休息又可恢复。疲劳可分为三个阶段,①疲倦感轻微,作业能力不受影响或稍下降;②作业能力下降趋势明显,但仅涉及生产质量,对产量影响不大;③疲倦感强烈,作业能力急剧下降或有起伏,最终感到精疲力竭、操作发生紊乱而无法继续工作。

 (2)休息:一般指工间休息,它涉及人体机能从疲劳至正常状态的恢复过程。时间段,次数多的休息即可预防疲劳发生,又可提高作业能力。静态作业疲劳所需恢复时间较动态作业长。

 7. 锻炼和练习:锻炼是通过反复使用而改善劳动者先天固有的生理功能和能力。练习乃通过重复来改善那些后天学得的技能。锻炼使人固有的能力提高,强健体魄。练习使机体形成巩固的条件反射——动力定型,可使参加活动的肌肉数量减少,动作更加协调、敏捷和准确,各项操作逐渐熟练,不易疲劳,也提高了作业能力。

 第三节

 职业心理学

 职业心理学是从人与职业的工作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关系的角度研究人在职业过程中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的学科。主要任务是研究如何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人在职业活动中的心理状态、影响心理状态的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研究涉及到职业活动过程中的人际关系(职业对象、同事、上级)以及角色负荷、角色冲突、角色模式、社会支持和责任感等概念。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多种因素,除了对劳动者生理功能的影响外,还可对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可造成心理健康影响的职业性有害因素范围广泛,如单调作业、噪声作业、夜班作业、高温作业、高处作业、高速作业、脑力劳动、视频终端作业、流水线作业、空调环境作业、粉尘作业、毒物作业、纺织作业以及特殊环境作业等。另外,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就业的竞争与压力加大,中老年职工心理问

 题亦将日趋明显。

 一、与职业有关的心理因素

 (一)社会心理因素

 1. 社会因素 家庭生活、工作或学业负荷过重、人际关系差,自然灾害、社会动乱、传染病流行等因素均会对人的心理造成严重影响。20 世纪以来,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变迁的过程中,城市人口密度剧增所导致的居住拥挤、交通事故、噪声干扰、职业污染,环境恶化、被迫迁移等问题日益凸显,这些问题均可能给人们造成严重的心理负荷,超过人们的承受能力,使人们在生理、心理方面发生重大变化,甚至造成疾病。

 2. 心理因素 主要指劳动者对工作是否满意,其动机是否得到充分激励;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即劳动者在该工作岗位上是否受到关心和尊重;是否感到彼此有共同的职责;能否互相交流和支持等。此外,还与劳动者的个体因素和所受教育、训练能否适应工作要求有关。因此,领导者应该爱护和尊重员工,明确作业内容和职责,吸引他们参与单位的有关决策和改革,有条件的单位还应为职工提供教育和培训。

 (二)与职业有关的心理因素

 1. 职业接触因素 生产过程与工作环境中的职业接触因素与劳动者心里压力有一定关系。

 (1)物理因素接触:

 接触物理因素作业包括噪声、振动、高低气压、高低气温以及辐射等,对劳动者的心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1)噪声:在噪声环境下工作常使人产生烦恼。这是由于噪声能干扰谈话或工作,妨碍注意力集中,破坏休息、睡眠或某些活动所需的宁静环境,而使人产生不快感,即烦恼。其程度与噪声的强度、频谱及其持续时间的变化有一定关系,但有时并不一定与噪声强度大小直接关联。

 复杂的脑力劳动需要集中注意力、吸收重要的信息,需要理解力、进行思考和记忆。由于噪声能分散注意力,就可能对需要记忆和解决问题相结合的作业能力产生不良影响,对需要迅速准确作出判断的警觉活动作业,如监视自动化生产

 的作业,影响很大。嘈杂的噪声,尤其是突然发生或停止的高强度噪声,常常导致错误和事故发生率增高。

 2)高温:高温环境的热作用可降低人们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机体体温调节功能减弱,热平衡易遭受破坏,而促发中暑。

 高温作业所引起的疲劳可使大脑皮质功能降低和适应能力减退。对神经心理和脑力劳动能力均有明显影响。人体受热时,首先会感到不舒适,然后才会发生体温逐渐升高,产生困倦感、厌烦情绪、不想动、无力与嗜睡等症状,进而使作业能力下降、错误率增加。当体温升至 38℃以上时,对神经心理活动的影响更加明显。如及时采取降温措施,使体温下降到 37℃ 、主观感觉舒适时,错误率也会随之减少;反之,后果是严重的。

 (2)生产性毒物接触:

 生产性毒物种类繁多、接触面广,毒物可通过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进入人体。很多毒物可引起神经系统的损害,产生一系列的神经和精神症状,其临床表现可因毒物的毒性、接触浓度、接触时间和个体敏感性的差异而不同,常表现为类神经征、精神障碍、中毒性脑病和周围神经病。接触毒物作业人员一般存在以下心理状态:①对所接触的毒物缺乏认识,没有基本的防护知识,对毒物掉以轻心,不按正常的操作规程作业,以致造成严重后果;②对所接触的毒物有正确的认识,能按操作规程作业,采取正确有效的预防措施,保持积极及良好的心理状态;③对所接触的毒物有不正确的认识,过高地估计了毒物的危害,对毒物产生恐惧心理,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

 绝大多数毒物在导致急、慢性中毒时,经常出现大脑皮质功能失调的症状,由于毒物的作用,首先引起大脑皮质抑制过程减弱,导致大脑皮质兴奋性相对增高,患者出现睡眠障碍,入睡困难、易醒、早醒、多梦、噩梦等,还可表现为易怒烦躁、情绪不稳,微不足道的事情往往引起剧烈的情绪反应,有时情绪低落、忧伤沮丧;可有紧张性疼痛,如头痛、头部紧张感、肌肉疼痛等。大脑皮质功能进一步受到损害,可出现“脑衰弱”的一系列症状,如精神不振、困倦无力、嗜睡、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头昏、易疲劳、工作和学习不能持久,效率明显降低等。有的患者同时具有兴奋增强和减弱的症状,既易兴奋,又易疲劳,可伴有焦虑情绪和疑病观念。

 接触神经性毒物可引起精神障碍,主要以类神经分裂症、癔症样发作、类躁狂-抑郁症、痴呆症,抑郁症和焦虑症较为多见,前三种精神障碍以意识、认识功能障碍和情感反应障碍为主。痴呆症常是慢性中毒性脑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或监狱急性中毒性脑病的后遗症,以智能障碍和情感障碍为主要特征。抑郁症、焦虑症以情感障碍为主,发病除接触毒物外,也与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有关。

 (3)生产性粉尘接触:接触粉尘作业工人的工作环境中常常同时存在着多种职业性有害因素,它们不仅损害了工人的功能能力(如肺功能),还可引起生理和心理紧张反应,使工作能力进一步下降,最终可导致尘肺病的发生和劳动能力丧失。

 某些从事粉尘作业,尤其是高浓度粉尘作业的工人,其文化水平不高,对粉尘的危害根本无认识或认识极少,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认为只要能够挣钱而且能挣更多的钱,什么工作都可以干。有的工人为了贪图方便、快速完成工作任务,又不按粉尘作业规定要求操作,致使有的防尘设施遭到破坏;有的工人认为自己身体强壮,不需佩戴防护用品,将厂方发给的防护用品如防护口罩束之高阁;还有的工人把配给的保健食品与全家人共享。同时有不良的个人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等,有的工人特别是井下作业者,出井后“饭可以不吃、觉可以不睡,但酒不可不喝”,且饮酒量相当大;出现心理障碍、产生自卑情绪而致无生产积极性和工作草率马虎。

 2. 脑力作业 脑力劳动者应具备积累丰富的知识、良好的记忆力、敏锐的思维能力,以及联想、推理、归纳、想象、创新等的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的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脑力劳动者在经济活动中的决定性作用逐渐显现出来,脑力劳动作业人群比重也在逐渐增加。但是由于脑力劳动的内隐性、心理性和难于观察性等特点,同时由于工人需求能够执行多项复杂的任务、能够快速熟悉新的工作任务、具有团队精神、自我管理,使工作性质的不确定性、角色模糊和角色冲突加剧,继而进一步加重了脑力劳动作业人员的心理卫生问题。

 二、职业紧张

 紧张是在客观需求与主观反应能力之间的一种失衡,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不能满足需求就可能造成生理心理的压力,引起相应的功能性紊乱。

 职业紧张也称为工作紧张,是指在某种职业条件下,客观需求与个人适应能

 力之间的失衡所带来的生理和心理的压力。压力是一种心理上被压迫的感受,是促使一个人的精神、思想以及身体状况处于紧张状态的条件。

 职业紧张模式:理想的职业紧张模式应能从理论和因果关系上阐明产生紧张的源头(工作环境)、易感者(个体特征)和影响或制约应激反应因素(家庭及社会支持)间的交互作用、过程及紧张效应后果。比较有代表性的紧张模式主要有NIOSH 职业紧张模式和生态学模式。

 NIOSH 职业紧张模式阐明了产生致病因素(紧张的源头——作业环境)、易感者(个体特征)和致病条件(影响或制约应激反应因素)间的交互作用、过程及紧张效应后果。将职业紧张视为作业条件或综合的作业环境所存在紧张源与个体特征交互作用,并考虑在相关制约因素影响下,所导致的急性心理或生理学自稳状态的失衡和扰乱。继而可导致一系列与紧张有关的心身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酗酒、心理障碍等。

 职业紧张生态学模式运用“人类生态学”理论,着眼于人类发展所需要的微观和宏观环境,探讨个体或群体对作业环境生态学的生理、心理、人文和社会政治条件的需求与适应,来阐明职业紧张构成的生态学模式。Salarza 等将职业紧张因素分为四个层次相嵌的作业生态学环境体系:①微观环境体系②相关的支持性环境体系③相应的周边组织环境体系④宏观的社会政治组织环境体系。

 (一)劳动过程中的紧张源

 紧张源又称为紧张因素,包括三个方面:个体特征、应对能力和职业因素。

 1. 个体特征 (1)A 型特征:A 型行为者有时间紧迫感、竞争性和敌对性,容易导致紧张。

 (2)性别:现代社会中的女性,从家庭责任与工作责任的相继性到家庭与工作责任同时发生,即参加职业活动的妇女正经历着多重任务的紧张状态。

 (3)年龄:由于体力能随年龄的增加而下降,工人抵抗和应付紧张因素的能力也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因此,同样的工作老年人比年轻人易产生紧张。

 (4)学历:学历高的群体因工作强度大、竞争激烈、知识储备更新、个人发展前途等造成职业紧张,学历低的群体因担心工作福利差、生活压力大等造成职业紧张。面对同样的工作任务,文化程度较高者因拥有更多的应对资源,从而可以缓解紧张因素对个体的影响。

 (4)支配感:

 支配决策权对职业紧张的发生有重要意义,对于被支配或低支配状况下,或无决策权者,则倾向于发生职业紧张。

 2.职业因素 (1)角色特征:角色特征因素包括任务模糊(任务不清、目的不明),任务超重(工作量大或工作能力不能胜任工作),任务不足(个体能力强,而工作任务少),任务冲突(即表现在两个体需求之间的冲突,个体同时接受多个任务的冲突),个体价值(如大材小用的冲突)。

 (2)工作特征:与职业紧张有关的工作特征表现在四个方面:①工作进度(包括机器的进度和人的进度,进度越快越紧张);②工作重复(重复愈多,愈单一,愈易紧张);③工作轮班(不合理的轮班制度可影响人的生物钟,导致紧张);④工作属性(工作种类,所需知识和技巧不足,均可导致情感和行为反应异常)。

 (3)人际关系:个体间或上下级间关系较差,会降低相互信任和支持,影响情感和工作兴趣,造成职业紧张。

 (4)组织关系:与职业紧张有关的组织关系特征包括:组织结构、个体地位、文化素质等。

 (4)人力资源管理:这是职业卫生管理体系中又一重要的紧张源,包括培训、业务发展、人员计划、工资待遇和工作调离等。缺乏培训是产生紧张的重要原因。

 (6)劳动条件:一些物理因素,如照明、噪声、温湿度、空间、环境卫生状况、臭气及化学污染等均直接与紧张发生及其程度有关。

 (二)职业反应的表现

 1. 心理反应 过度紧张可引起人们的心理异常反应,主要表现在情感和认知方面。如工作满意度下降、自觉躯体不适、疲倦、焦虑、抑郁、感情淡漠、注...

推荐访问:基础知识 培训资料 卫生
上一篇: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婚孕检系统整合升级单一来源采购公告10918
下一篇:房地产开发建设管理-规划设计细部处理表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