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试卷库

来源:成考 发布时间:2021-04-07 点击:

资源环境经济学试题库 (试卷一) 一、概念( 14 分)
1、边际机会成本定价法 2、贴现和贴现率 3、揭示偏好法 4、单次投标博奕法 5、绝对地租 6、资源的内部成本 7、投资回收率 二、判断题 ( 10 分在题号前划×或√)
1、只有在产权明晰的情况下,资源的市场价格才会等于相对价格,使外部成本内在化;
当外部性内在化的收益大于内在化的成本时,就产生了对环境资源产权界定的强烈需求。

2、当我们利用有限资源时,应将它适当地分配给各种用途,使其在每一种用途中所获得的边际报酬大致相等。

3、在预计开发完成后不动产正常交易价格的基础上,扣除预计的正常开发成本及有关专业费用、利息、利润和税收等,以价格余额来估算待估土地价格的方法叫市场比较法。

4、对消费者也应交纳庇古税,将外部成本内化或把外部成本转嫁到他人身上,而污染者和消费者则能得到最大化的近期利润。

5、消除最后单位的污染物是极其困难的,所以应当充分利用最优污染水平,发展生产获取利润。

6、污染物的排放与收入差距一样都与人均收入存在倒U型关系的环境库茨涅茨曲线拐点取决于经济实力和对环境需求。

7、边际开采成本越小时,因为越来越多的资源被开发,未来因节省资源而获得的净效益也会越大。

8、价格上升,还会促进对更多替代的研究并加快一些类型资源的自然衰竭,最终会导致再生资源和可重复利用资源的加速开发和利用。

9、技术进步使边际开采成本上升,对低品位资源的依赖增加了,有利于资源的保护和开发。

10、环境经济政策的目标是纠正环境问题的外部不经济性,使外部费用内部化。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就是“污染者付费原则”。

三、简答 (50 分)
1、说明资源无价值的弊病。

2、用资源经济学原理分析评价土地投机。

3、简述中国排污费改革的主要目标。

4、简答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5、简述中国水权变革的内容。

6、绘图说明自然资源的经济供给与自然供给的关系和影响因素。

7、简述庇古税的资源环境学的意义。

四、论述( 20分)
1、比较政府直控型与社会制衡型资源环境管理的优缺点。

2、讨论真实储蓄状态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五、选择题(6分)
假使A是a代人从a-1代人继承的水资源财富,B是a代人消费的水资源财富,C为a代人遗传给a+1代人的水资源财富,D为a代人存续期间水资源再生的财富,则 “吃子孙饭”方式非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利用模式关系是:
①A<C或B<D ②A=C或B=D ③A>C或B>D 试卷一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概念题 ( 共14分,每小题2分 )
1、指获取一单位国土资源时全社会所付出的全部代价,它包括:①边际生产成本,②边际使用者成本,③边际外部成本。

2、运用利息率计算资本本金的过程,它被广泛应用于确定未来应收或应付款项的现期等值,它为复利的倒数,其计算公式为|Si/(1+r)i|,式中Si为现值,r为贴现率,i为时间;
贴现率则指由于时间偏好或因存在着正利息率而对未来收益或成本进行贴现的比率。

3、通过考察人们与市场相关的行为,特别是在与环境联系紧密的市场中所支付的价格或他们获得的利益,间接推断出人们对环境的偏好,以此来估算环境质量变化的经济价值 4、调查者首先要向被调查者解释要估价的环境物品或服务的特征及其变动的影响以及保护这些环境物品或服务的具体办法,然后询问被调查者,为了改善保护该热带森林或水体不受污染他最多愿意支付多少钱,或者反过来询问被调查者,他最少需要多少钱才愿意接受该森林被砍伐或水体污染的事实。

5、在分析级差地租时,撇开了绝对地租问题,暂时假设最劣土地不付地租。实际上使用任何土地都必须缴纳地租。这种不论土地好坏,只要使用土地就必须缴纳的地租,就是绝对地租。

6、由某一经济财货所包含并计人市场价格的直接费用。如在买一辆汽车所付出的钱中,包括了建设汽车厂、经营汽车厂的费用,原材料费用,劳动力费用,销售费用,运输费用,以及公司和推销者的利润。买到汽车后,还必须支付汽油费、保养费、维修费等等。

7、为衡量投资效益的大小,假定把数量等于投资额的资金存入银行,每年从银行取回的钱等于系统每年可以获得的效益,在时间等于系统寿命时,正好把银行中的存款全部取完,这个假想的年利率就等于投资的回收率。

二、判断题 ( 共10 分,每小题1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简答 (共50 分)
1、说明资源无价值的弊病 (1)导致自然资源的破坏和浪费。

(2)导致财富分配不公和竞争不平等。

(3)
一项重要的国家岁入化为乌有。

(4)资源物质补偿和价值补偿不足,导致自然资源财富枯竭。

(5)国民财富的核算失真。

(6)“公共财产”问题 2、用资源经济学原理评价土地投机 (1)为持有处于非最佳和最高层次利用状态中的土地资源,经营通过转售获得资本收益,谋取利润叫土地投机。

(2)土地投机在价格上升时期往往是最繁荣的。在价格稳定较低时,投机者持有土地若干年伺机等待更高层次和更好的用途,此时所获得的利润要大于累计的土地持有成本。

(3)如果市场价格下降并使投资资本要支付较高利息,财产税提高,保险费支出增加,以及其他压力时,经营者以一定价格出售其不动产。

(4)市场价格适中时,经营者可能采取折中方法,即将土地资源用先用于一些粗放的用途,如农田、停车场,这些用途的收入可足以弥补其现时的持有成本,并仍保留了他日后有 机会向更高层次和更佳土地用途(如商业中心或工厂等)转移。

3、简述中国排污费改革的主要目标 ①由超标收费向排污收费转变“排污收费,超标处罚 ②从单一浓度收费改为浓度与总量相结合收费;

③从单因子收费改为多因子收费;

④由低收费标准向高于治理成本的收费标准转变。

4、简答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1)加强资源保护性开发;

(2)政策上扩大人们的选择;

(3)可再生资源的年减少量不得超过其再生量;

(4)提高土地的质量和集约度(案例2);

(5)人工促进资源更新和鼓励使用替代品;

(6)节约和有效利用能源;

(7)促进原料的循环利用,提高利用率(案例1):
(8)防止和减少污染;
加强技术革新  5、简述中国水权变革的内容 (1)用好取水权。

(2)建立取水权的转让制度。

(3)调整水价,节约用水。

(4)交易用水权。   (5)水业上市。

(6)开发水市场。

6、绘图说明自然资源的经济供给与自然供给的关系和影响因素 p S O Q p SE O Q SP (1) 对自然资源的需求。

(2) 自然资源的自然供给量。

(3) 其他用途的竞争。

(4) 科学技术的发展。

(5) 自然资源利用的集约度。

(6) 交通条件的改善。

(7)政府政策与公众舆论。

7、简述庇古税的资源环境学的意义 解决外部成本问题的一般方式是政府强迫生产者把外部成本的全部或大部包括进经济财货的初始价格中。这样,经济财货的价格就能反映其真实的成本,即内部成本加上其短期和长期的外部成本。这就是经济学家所称的外部成本的内化。庇古税就是要把污染者强加给他人实现外部成本内部化的最好途径。

四、论述(20分)
1、比较资源环境管理政府直控型与社会制衡型的优缺点。

政府直控型优点:
创造和维护人与人就环境权益进行合理交易所需的“秩序和公正”方面,如环境立法、制定环境标准、协调政府内部各个不同的职能部门、监测并公布环境质量状况、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和意识、传播环境科技信息等等,一般称之为“宏观环境管理” 政府直控型环境管理的缺点 (1)政府部门将环境政策通过政府体制和行政行为直接操作实施,耗费较多的财政资源。

(2)加强环境管理的同时提“机构不全,人手不足,条件缺乏,资金太少”,环境管理越深化,需要追加的各项成本就越多。

(3)环境污染主要是大量分散小规模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单个管理不当的大企业造成的。

不适合“微观环境管理” 社会制衡型的优点 (1)明确政府和社会的各自优势领域,为两种力量留下各自作用的空间发挥社会力量作用的优势领域则在具体的环境冲突的化解方面。

(2)明确权益对行动的激励关系,创造有选择性的激励机制。

(3)扩展社会环境权益建立各种社会环境组织。如环境监督权、环境知情权、环境索赔权、环境议政权等;
如环境非政府组织、环境权益代理公司等。

(4)调整政府环境管理方式。一是适当简化环境管理制度;
二是建立环境裁决机制;
三是强化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政府环境管理方式的调整,社会力量置于基础性地位。并非仅仅“参与”,因此我们宁愿用“社会动员。

2、讨论真实储蓄状态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在公式中当GNP-C-δK(=当代人的净储蓄)>0时,才能实现当代人的经济增长;
只有当满足下列条件才构成后代人真实储蓄,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0时, 下面的分析有3种情况:
(1)
真实储蓄>0:
即经济较高增长,在满足了为后代人进行的教育投资后,净储蓄超过资源和环境的损失量使真实储蓄大于零,即当>0 时,才是财富的真实增长量,供后代人发展。这时人造资本Cm、人力资本Ch、资源环境资本Cn(和社会资本Cs)构成财富总资本的综合状况大于零。这里又有三种情况一是双高,二是双低,三是一高一低。

①双高:GNP高速增长,净储蓄和资源和环境的损失量都较高,但前者刚好超过后者,表明以较大的资源和环境损失换来的经济增长。这种可持续发展称弱可持续发展。(若用Ca代替人均GNP的资本量,它与真实储蓄正相关,即Ca>0)时为中国的现在就属于这种情况。根据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课题组牛文元教授计算,中国的高速增长是用生态赤字换取的,“扣除这部分损失,纯GDP只剩下78%。根据世界银行1997年对中国的统计,仅每年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540亿美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3%— 8%,而1997年我国GDP 仅增长8.8%。据此,而中国GNP年增长率为8%则是弱持续发展或可能是不可持续发展,因为是靠括号内外的双高实现。

②双低:即GNP低速增长,而资源和环境损失更小使真实储蓄>0时为适中的可持续发展(当Ca>其它资本各自的最低限)。居世界第5位的经济大国法国2002年靠GNP年增长率2%,是适中的可持续发展,因为是括号内外的双低来实现,因此也成为了世界第一旅游大国。

③ 一高一低:。即经济高速增长,资源和环境的损失较小,使净储蓄和真实储蓄都较大。这种是最好的可持续发展,为强可持续发展(当Ca > 其它资本的最高限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努力实现。

(2)真实储蓄=0:
GNP不论经济增长与否也不论低速高速,净储蓄和资源和环境的损失量都基本相等,即经济和净储蓄与资源与环境损失相抵消。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接近此种情况,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编写的《2002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指出,环境问题使中国损失GDP的3.5%~8%。而同年的GDP为8%。

(3)真实储蓄<0:
即经济停滞或负增长,资源与环境损失超过净储蓄,这种情况为不可持续发展。

五、选择题(6分)
3正确 (试卷二) 一、概念题 ( 共14 分)
1、相对稀缺 2、旅行费用法 3、比较博奕法 4、投资回收率 5、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 6、真实储蓄 7、贴现和贴现率 二、判断题 (共10分 在题号前划×或√)
1、中国水权变革的最优途径是建立取水权的转让制度,开发水市场和交易用水权 2、一般恒定性资源来替代储存性资源成本低,外部性高,导致资源耗损,反之成本高,外部性低,资源耗损减缓。

3、零贴现率的净效果将是增大而不是减少环境负担。

4、采用非常高的贴现率用于未来收益与成本,则应该对资本采用增加一独立的影子价格的方式,来反映资本的实际机会成本。

5、一些地方价值的变化和用途变化往往使新的资源开发项目在经济上收益更高,这种新开发项目需要注销已投入在这些资源上的投资。这个过程所产生的成本叫做促熟成本。

6、高效率的消费。对每一个消费者来说,任何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应当相等,且等于商品价格之比:
7、当资源的边际开采成本不变,并且资源的数量有限时,如果有效的替代品出现了,就应向替代品平稳地过渡,如果没有替代品则应节约使用资源。技术进步最显著的影响是使某一时期边际开采成本持续下降。

8、以开发土地所耗费的各项客观费用之和为主要依据,再加上一定的利润、利息、应缴纳的税金和土地增值收益来确定土地价格的方法是剩余法。

9、当政府征收排污费时,厂商就面临最优选择是减产或者投资购买和安装处理污染物的设备。

10、世界银行1997年对中国的统计,仅每年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540亿美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3%— 8%,而1997年我国GDP 仅增长8.8%。当我国人均GDP 达到1000美元时,还没有到达环境库茨涅茨曲线的拐点,所以污染难以控制,发展经济是第一位的。

三、简答 (共 50分)
1、简述GDP存在的缺陷。

2、环境经济政策的两类功能是什么? 3、简答资源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4、简答收益还原法的基本原理。

5、简答中国自然资源总体评价。

6、举例说明双重水价制度的基本思路。

7、江苏省推进 “无地招商” 的经济学原理是什么? 8、简述合理行为带原理在资源开发利用上的意义。

四、论述( 共20 分)
1、根据企业的治污能力对排污交易权进行微观分析,绘图 ,说明其意义 2、以水资源为例论述分析贴现率r与资源的总更新率β存在的三种关系并在下面正确选择:假使A是a代人从a-1代人继承的水资源财富,B是a代人消费的水资源财富,C为a代人遗传给a+1代人的水资源财富,D为a代人存续期间水资源再生的财富,则 “吃子孙饭”方式非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利用模式关系是:
①A<C或B<D ;
②A=C或B=D ;
③A>C或B>D 五、填表(6分)
根据级差地租的原理填写下列表格级差地租一列的数据 土地等级 投入 平均利润 产量 个别生产价格 市场价格 级差地租 利润 全部产品 单位产品 全部产品 单位产品 A B C D 50 50 50 50 10 10 10 10 1 2 3 4 60 60 60 60 60 30 20 15 60 120 180 240 60 60 60 60 10 70 130 190 试卷二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概念题(总14 分,每个2分)
1、当自然资源的总供给尚能满足需求,但分布不均衡会造成局部的需缺,这称为相对稀缺。

2、对那些没有市场价格的自然景点,旅游者通过消费和对这些旅游场所的支付意愿所获得的效益,为了进行参观需要承担交通费用和时间代价来表示的环境价值。

3、给出一定数额的货币和一定水平的环境商品或服务的不同组合,然后询问被调查者愿意选择哪一项,被调查者要对二者进行取舍。根据被调查者的反应,不断提高(或降低)价格水平,直至被调查者认为选择二者中的任意一个为止。以此来表示环境价值的方法,也称权衡博奕法。

4、把数量等于投资额的资金存入银行,每年从银行取回的钱等于系统每年可以获得的效益,在时间等于系统寿命时,正好把银行中的存款全部取完,这个假想的年利率就等于投资的回收率。这种给定使用寿命,来衡量投资效益的大小的方法。

5、当缺乏真实的市场数据时,通过调查,推导出人们对环境资源的假想变化的评价和防止环境恶化措施的支付愿望从而间接地赋予环境资源以价值的方法。也称为假想评价法 6、国民生产总值必须扣除商品和服务的消费,生产设备的折旧、自然资源的损耗和环境污染损失后的剩余部分,才能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基本的储蓄能力。按照世界银行国民经济绿色核算衡量财富的公式:
7、运用利息率计算未来应收或应付款项的现期等值,它为复利的倒数,其计算公式为|Si/(1+r)i|,式中Si为现值,r为贴现率,i为时间;
,则指由于时间偏好或因存在着正利息率而对未来收益或成本进行贴现的比率。贴现行为与贴现率数值上相反。

二、判断题(总10分,每个1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简答 ( 共50分)
1、简述GDP存在的缺陷 一是不能完全体现经济总量的所有指标,如地下经济、非市场交易的物品与劳务,以及环境资源的价值等;
二是不能反映除了收入以外的其他福利指标和幸福感,如闲暇、分配不公、社会文明等;
三是GDP只考虑当代人的收益最大化,没有考虑长远的收益最大化(代际均衡),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四没有考虑收入的区际差异和代际间的差异。

2、环境经济政策的两类功能是什么? 行为激励功能:通过经济手段,借助于市场机制的作用,使外部不经济的环境费用内部化,改变生产者和消费者原有的经济刺激模式,纠正他们破坏环境的行为。环境经济政策的资金配置功能包括3方面的内容:①依据法律、行政授权,实现和聚敛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
②资金的重新分配;
③资金的使用。

3、简答资源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资源经济学主要研究内容:⑴资源的供需规律,资源评价与定价;
⑵投入和产出效益分析;
⑶开发决策利用模式;
(4)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管理;
(5)开发利用的环境效应;
(6)资源的绿色消费;
(7)资源贸易;
(8)资源安全及保护和持续利用。

4、简答收益还原法的基本原理 收益还原法又称收益法、收益资本化法、地租资本化法等,是将待估土地未来正常年纯收益,以一定的土地还原利率还原,以此估算待土地价格的方法。其简单意义就是,投资购买一块土地而获得的纯收益,在价值上等于将这笔投资存入银行而每年获得的利息量。

5、简答中国自然资源总体评价 总量大,种类齐全;
自然资源总量大是中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
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相对紧缺;
约束性的稀缺资源:耕地和淡水;
不同地区和不同种类的资源质量相差悬殊,低劣;
资源比重偏大;
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组合错位;
资源开发强度大,资源消耗和浪费都较为严重;
基本特点:资源总量大国;
人均占有量小国;
资源合利用弱国;

6、举例说明双重水价制度的基本思路 一定区域内水资源的供给是完全没有弹性的。也就是说,水资源的总量是一定的,其供给不会随水价的变动而涨落。

(1)如果水价是由政府而不是由市场决定的,在需求量较小的情况下,较低的价格使所有的需求得到满足还有所剩余,当新的城市水资源需求大增,需求数量超过供给量,使需求曲线是向右移动,出现了供水短缺。现有水价已不再能在不同用户之间很好地进行分配,必须提高水价,或找到其他的分配办法(如限制、配给)。

(2)当城市用户在高价格得到了他们所需的水量,农业用户在低价格的需求也得到了满足还有一些剩余,这时双重价格制度对于这种情况下的水资源供需平衡确实是有效的 7、江苏省推进 “无地招商” 的经济学原理是什么? (1)土地的稀缺性和供应的无弹性(2)土地利用的集约(3)当土地规模扩大的幅度大于规模报酬的增长幅度时,称规模不经济。(4)区位在土地集约利用上的作用。

8、简述合理行为带原理和在资源开发利用上的意义。

成功的经营者都是在所谓合理行为带范围内经营的。合理行为带是生产者在给定的生产函数中可望使其报酬可能达最大的投入产出组合范围。

四、论述(共 20 分)
1、根据企业的治污能力对排污交易权进行微观分析,绘图 ,说明其意义 分析:情况一:排污权的市场价格是P′,由于P′高于B、C两企业将污染物排放量削减Q时的边际治理成本,因而B、C两企业都愿意多治理,少排污,从而出售一定数量的排污权。但P′相当于A企业将污染物排放量削减Q数量时的边际治理成本,对于A来说,既然现有的排污许可证只要求它削减Q数量的污染物排放量,而这一部分污染物的边际治理成本又低于P′,A企业就没有必要去购买更多的排污权。市场只有卖方没有买方,排污权交易无法进行。

情况二:排污权的市场价格是P〃,由于P〃低于A、B两企业将污染物排放量削减Q时的边际治理成本,因而A、B两企业都愿意购买一定数量的排污权。但P〃相当于C企业将污染物排放量削减Q数量时的边际治理成本,对于C企业来说,进一步削减自己的污染物排放量,并将效应的排污权以P〃的价格出售是得不偿失的,因而它不会出售排污权。市场只有买方没有卖方,排污权交易无法进行。

情况三:排污权的市场价格是P*,由于P*低于A、B两企业将污染物排放削减量分别从Q1、Q2进一步增加的边际治理成本,因而对于它们而言,将自己的污染排放削减量从Q减少到Q1、Q2并从市场上购买△1、△2数量的排污权是有利可图的;
对于 C企业,P*相当于它将污染物排放量削减 Q3数量时的边际治理成本,因而愿意出售△3数量的排污权。由于△1+△2=△3,排污权供求平衡,交易得以进行。

其他情况:排污权的市场价格位于P′、P*(或P*、P〃)之间,这是排污权交易市场最常见的情况,这时排污权的买方和卖方都存在,但排污权市场需求量△1+△2小于(大于)供给量△3,价格将下降(上升)直至达到 P*。

意义:排污交易权是在排污收费基础上对其进行的市场完善。只有在所有污染源的边际治理成本相等的情况下,减少指定排污量的社会总费用才会最小。使社会成本最小化;
有利于宏观调控;
给非排污者表达意见的机会;
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了企业投资污染控制设备的积极性;
更具有市场灵活性 。

2、以水资源为例论述分析贴现率r与资源的总更新率β存在的三种关系并在下面正确选择:假使A是a代人从a-1代人继承的水资源财富,B是a代人消费的水资源财富,C为a代人遗传给a+1代人的水资源财富,D为a代人存续期间水资源再生的财富,则 “吃子孙饭”方式非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利用模式关系是:
①A<C或B<D ②A=C或B=D ③A>C或B>D 答:(1)当r>β时,经济社会偏好当前消费,资本积累程度大。由于其投资的报酬率高,促使资源开发利用。当然,资本的积累会有一部分转移给下一代;

(2)当r<β时,由于其投资的未来资本报酬率降低,就会减少甚至停止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促进其恢复存量,为下一代留下更多的自然资源财富。

(3)r=β时,经济的发展可以开发一定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更新保持了资源总量相对稳定性。经济与资源保护持续协调发展,是一种理想的发展模式。

因此,贴现率的确定应该等于资源总更新率,只有这样,水资源等自然资源财富代际转移才处于最优状态。

第二问选③ 五、填表(共6分)
0,60,120,180 (试卷三) 一、概念题 ( 共14 分)
1、 资源外部性 2、 补偿价格法 3、 地租资本化 4、有效率的污染水平 5、无费用选择法 6、内涵资产定价法 7、绿色国内生产净值(EDP)
二、判断题 ( 共10 分, 在题号前划×或√)
1、由于可更新资源的出现,会加速可耗竭资源的开采,结果是可耗竭资源比没有替代品的情况下耗竭要快。

2、边际开采成本越大时,因为越来越多的资源被开发,未来因节省资源而获得的净效益也会越小。

3、资源产品的使用寿命越短,对资源的需求就越少。回收利用可以通过提高产品使用率可以并通过重新利用废弃产品,减少对资源的需求。

4、只有当某种环境容量被充分利用时,末端处理的方法才是有效的,否则,必然会造成某种形式的污染,而不能最终解决环境问题。

5、一般来说,捕捞成本越低,贴现率越高,有效工作量水平超过与最大可持续产量相联系的工作量水平的可能性越大。如果边际捕捞成本为零,静态有效可持续产量和最大可持续产量就会相等。

6、对不超标的污水排放征收排污费和由低收费标准向高于治理成本的收费标准转变不符合帕累托最优原则。

7、对于恒定性资源利用来说,一个主要的经济问题是收获的最佳时间安排问题。对生物资源的保护和明智利用要求尽早地开发和利用资源。

8、最优庇古税是使排污量高于最优污染水平时的排污收费(税),此时边际外部(损害)成本低于边际私人纯收益。

9、穷人采用的贴现率较高,偏重于即时需要而忽略可持续要求,这种情况常导致环境退化;
环境退化反过来又使贫困难除。

10、环境管理的最高目标是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三、简答 (共 50 分)
1、资源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2、简述资源财产权的意义。

3、资源保护与环境改善的主要经济政策途径有那些? 4、内蒙古草原放牧制大变革休牧草场-禁牧、休牧、轮牧、舍饲的经济学分析。

5、目前管理环境的经济手段有那几类? 6、简答排污权交易的主要思想。

7、什么是环境库茨涅茨曲线,对EKC的解释观点是什么? 8、根据下列图以伐木为例阐述经济的外部性。

四、论述(共20 分)
1、比较环境经济政策的庇古手段和科斯手段,并绘图说明。

2、讨论真实储蓄状态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五、计算题(6分)
有一宗地产,目前的纯收益为50万元,资本化率为5%,若(1)未来各年的纯收益将在上年的基础上增加1万元;
(2)未来各年的纯收益将在上一年基础上增长1%。试分别两种情况下的地产收益价格。

试卷三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概念题(总14 分,每个2分)
1、是在没有市场交换的情况下,一个生产单位的生产行为(或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影响了其他生产单位(或消费者)的生产过程(或生活标准)。

2、主要用于确定的再生性国土资源的价格。国土资源再生、恢复和更新过程中,要进行认为或人工的协助。人为、人工协助的耗费,称为“补偿费用”。补偿费用就是被替代的国土资源的价格。

3、计算自然资源天然价值之价格的一种方法。虚拟资本的形成叫资本化。自然资 源价格是各年地租的总和,把今后若干年中尚未实现的地租包括进来,故称地租资本化, 即年地租×使用年限。

4、企业排放的污染物的水平达到环境容量时,边际治理成本等于边际损害成本,社会总成本最小,资源实现有效率的配置。

5、通过询问个人在不同的物品或服务之间的选择来估算环境物品或服务的价值。该法模拟市场上购买商品或服务的选择方式,给被调查者两个或多个方案,每一个方案都不用被调查者付钱,从这个意义上说,对被调查者而言,是无费用的。在含有两个方案的调查中,需要被调查者在接受一笔赠款(或被调查者熟悉的商品)和一定数量的环境物品或服太湖湖水 6、又称内涵价格法它是基于这样的一种理论,即人们赋予环境的价值可以从他们购买的具有环境属性的商品的价格中推断出来 如房地产 7、绿色国内生产净值=净出口+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净额 — 非生产经济资产净耗减 — 自然资产降级与减少 自然资产降级与减少=非生产自然资产降级+自然资产减少 绿色GDP(GGDP)一固定资产损耗=EDP 二、判断题(共10分,每个1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简答 ( 共50分)
1、 资源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是资源配置效率问题现代经济学认为在一定条件下市场能够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关键是解决三大问题:资源稀缺、外部性和财产权 2、 简述资源财产权的意义 (1)、资源的市场价格是资源的产权价格,只有在产权明晰的情况下,资源的市场价格才会等于相对价格。使外部成本内在化;
当外部性内在化的收益即潜在外部利润大于内在化的成本时,就产生了对环境资源产权界定的强烈需求。

(2)、没有被完全界定的产权就会产生外部性,即产权行使效率下降带来的损失。市场交换的实质不是物品和服务的交换,而是一组权利的交换产权结构和人类行为激励的内在联系。

(3)、排他性是产权的决定性特征,不同产权制度和产权结构的差异对资源配置产生重大影响,它不仅意味着不让他人从一项权利中受益,而且意味着权利所有者要对该项权利使用中的各项成本负责。

(4)、财产权特性主要有三个方面:排他权利、自由运用权利和自由移转权利。

(5)、完整的财产权包括:①使用权,包括有权在物质形态上改变乃至毁坏财产;
②收益权,③转让权, 3、资源保护与环境改善的主要经济政策途径有那些? (1)、使有害活动非法:通过有关法律制定污染标准,限制有害活动,保护有关资源,利用法律行政手段强制执行。

(2)、惩罚有害活动:对排入大气和水体中的每一个单位污染和不必要的每一个单位资源耗损征税。

(3)、使用权商品化;
建立市场污染权和资源利用权,出售可允许污染到估计的最适水平的权利,以及对公共土地或其他公共资源开发使用到一定程度的权利;
使这些权利商品化,以市场机制加以约束。

(4)奖励有益活动。以税收所得鼓励和补贴安装了治污设备的企业和个人,奖励那些通过资源重复利用和循环利用、通过发明更有效的加工工艺和设施而减少了不必要的资源利用和耗损的单位和个人。

(5)让纳税人负担,而未将外部成本内化。导致污染和资源耗损高于适当水平,把外部成本转嫁到他人身上,而污染者和耗损者则能得到最大化的近期利润 4、 内蒙古草原放牧制大变革休牧草场-禁牧、休牧、轮牧、舍饲的经济学分析。

对于生物资源生产来说,一个主要的经济问题是收获的最佳时间安排问题。在某些生物资源的最佳收获时间安排上,经营者是没有多大选择余地的。育肥牲畜和森林的最佳收获时间时,经营者的选择余地较大。这些资源可早收,收获后贮存起来;
也可晚收,以活物的形式贮存。因此,牧场主要么出售嫩牛肉,要么育肥;
林场主要么把林木作圣诞树、木料和造纸用,要么作为立木储存起来。不论选择何种做法,经营者都会发现在产品达到生长极限以前或在产品变质以前收获,在经济上对自己是有利的。

5、目前管理环境的经济手段有那几类? (1)、以庇古税为基础的污染税或排污收费,主要是通过政策手段调节市场。

(2)、基于科斯理论,由戴尔斯最早提出的可交易的许可证,其基础是一个新建立的排污权交易市场。

6、简答排污权交易的主要思想。

就是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利即排污权(这种权利通常以排污许可证的形式表现),并允许这种权利像商品那样被买入和卖出,以此来进行污染物的排放控制。一般做法是首先由政府部门确定出一定区域的环境质量目标,并据此评估该区域的环境容量。然后推算出污染物的最大允许排放量,并将最大允许排放量分割成若干规定的排放量,即若干排污权。政府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分配这些权利,如公开竞价拍卖、定价出售或无偿分配等,并通过建立排污权交易市场使这种权利能合法地买卖。在排污权市场上,排污者从其利益出发,自主决定其污染治理程度,从而买入或卖出排污权 7、什么是环境库茨涅茨曲线,对EKC的解释观点是什么? 库茨涅茨提出的假说,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差距先扩大再缩小,这一收入差距和人均收入之间的倒U型关系被称为库茨涅茨曲线。而污染物的排放与收入差距一样都与人均收入存在倒U型的关系,因此称之为环境库茨涅茨曲线。

引起上述规律的原因有三类:能力论、需求论、相关论。

(1)能力论: 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都需要资金的投入,这就必须依靠经济实力的支撑。早期阶段,资本都用于发展经济,很少或根本没有资金用以环境保护,经济的迅速增长带来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和资源的消耗使环境质量进入低谷状态;
发展进入高级阶段,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可以拿出更多的财政收入来投入环境和生态建设,环境质量得到不断改善。人们经常用环境保护的投入占GDP的比重这个指标来表征政府在环保投入方面的能力。

(2)需求论:环境舒适的需求具有收入弹性,直到消费者的收入较高的水准时,对环境的需求才在其预算中占有一定地位;
同时随着人均收提高,环境意识在不断提高,因而对环境更加关注,愿意为获得高的环境质量支付更金钱。

(3)转移论: 经济发展带来的经济结构变迁、城市化、技术进步等是环境质生相应变化的主要原因。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经济结构中污染行业减少转移到其他国家,城市化中后期,城市拥有较为完善和集中的污染控制措施拥有先进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都会使污染水平开始下降。

8、根据下列图 以伐木为例阐述经济的外部性。

当存在外部不经济性时,边际社会成本MSC大于边际私人成本MPC。差额是外部环境成本MEC。但是一个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种树人砍伐森林时,其砍伐水平由边际效益MB和MPC决定,这时私人砍伐水平Q1大于由MB和MSC决定的有效水平Q。当要求砍伐水平达到Q时,必须提高伐木的价格,因此,如果外部不经济性得不到有效纠正,也会导致资源的配置失误。

四、论述(共 20 分)
1、比较环境经济政策的庇古手段和科斯手段,并绘图说明。

这两类环境经济政策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为了使外部费用内部化;
都允许经济人为了实现环境目标,通过费用效益的比较,选择一种最优方案。但两类政策手段的实施途径和效果是不同的,它主要表现在:
①庇古手段多依赖于政府掌握的信息以及环境管理;
科斯手段更多地依赖市场机制建立社会成本的环境经济政策来解决环境问题科。

②庇古手段需要政府实施收费或补贴,管理成本较大;
而科斯手段需要政府界定产权。在产权制度不健全,污染者数量比较多情况下,环境资源的产权界定比较困难,企业间交易成本比较大。这又使得科斯手段效率降低。

③实施庇古手段,除了使社会获得环境效益外,还可使政府获得经济收益。例如,在中国,排污收费一直是环保部门筹措资金的手段。科斯手段则一般只获得环境效益。

④庇古手段一般提供不了刺激,因为费率或税率一般是固定的,而且经常低于治理污染的边际成本。它对所有厂商的标准一样,这又造成厂商之间的不公平。而科斯手段一般能刺激厂商采取措施改进生产设备,减少排污。

⑤如果被税收保护的人企图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税负和税收,实施庇古税可能导致另外一些外部性。例如,有些人为获得赔偿,搬到排放烟雾的工厂附近居住,或在工厂周围开设洗衣店,人为造成排放烟雾的社会成本增加,因而带来排污税(费)的增加。

当MTC与MMC交于F点,对应的边际成本和污染企业数分别MC0和Q2。此时,两种手段都可以采用。

当Q<Q2时,MMC>MTC,应选择科斯手段。当Q>Q2 时,MTC>MMC,应选择庇古手段。但在G点以左,即在Q2<Q<Q4时,政府还可以继续选择庇古手段。

而在G点以右,即Q>Q4时,由于MMC急剧回升,所以应考虑采用命令控制型手段。

2、 讨论真实储蓄状态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在公式中当GNP-C-δK(=当代人的净储蓄)>0时,才能实现当代人的经济增长;
只有当满足下列条件才构成后代人真实储蓄,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0时, 下面的分析有3种情况:
(1)真实储蓄>0:即经济较高增长,在满足了为后代人进行的教育投资后,净储蓄超过资源和环境的损失量使真实储蓄大于零,即当>0 时,才是财富的真实增长量,供后代人发展。这时人造资本Cm、人力资本Ch、资源环境资本Cn(和社会资本Cs)构成财富总资本的综合状况大于零。这里又有三种情况一是双高,二是双低,三是一高一低。

①双高:GNP高速增长,净储蓄和资源和环境的损失量都较高,但前者刚好超过后者,表明以较大的资源和环境损失换来的经济增长。这种可持续发展称弱可持续发展。(若用Ca代替人均GNP的资本量,它与真实储蓄正相关,即Ca>0)时为中国的现在就属于这种情况。根据中科院可持续发展战略课题组牛文元教授计算,中国的高速增长是用生态赤字换取的,“扣除这部分损失,纯GDP只剩下78%。根据世界银行1997年对中国的统计,仅每年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540亿美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3%— 8%,而1997年我国GDP 仅增长8.8%。据此,而中国GNP年增长率为8%则是弱持续发展或可能是不可持续发展,因为是靠括号内外的双高实现。

②双低:即GNP低速增长,而资源和环境损失更小使真实储蓄>0时为适中的可持续发展(当Ca>其它资本各自的最低限)。居世界第5位的经济大国法国2002年靠GNP年增长率2%,是适中的可持续发展,因为是括号内外的双低来实现,因此也成为了世界第一旅游大国。

③ 一高一低:。即经济高速增长,资源和环境的损失较小,使净储蓄和真实储蓄都较大。这种是最好的可持续发展,为强可持续发展(当Ca > 其它资本的最高限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努力实现。

(2)真实储蓄=0:GNP不论经济增长与否也不论低速高速,净储蓄和资源和环境的损失量都基本相等,即经济和净储蓄与资源与环境损失相抵消。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接近此种情况,斯德哥尔摩环境研究所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编写的《2002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指出,环境问题使中国损失GDP的3.5%~8%。而同年的GDP为8%。

(3)真实储蓄<0:即经济停滞或负增长,资源与环境损失超过净储蓄,这种情况为不可持续发展。

五、计算题(共6分)
有一宗地产,目前的纯收益为50万元,资本化率为5%,若(1)未来各年的纯收益将在上年的基础上增加1万元;
(2)未来各年的纯收益将在上一年基础上增长1%。试分别两种情况下的地产收益价格。

解:根据纯收益等差组数递增和等比级数递增的计算公式:
(试卷四) 一、概念题 (共 14分)
1、绝对稀缺 2、经济净现值率 3、直接市场评价法 4、机会成本法 5、收敛投标博奕法 6、有效率的污染水平 7、真实储蓄 二、判断题 (共 10分)
1、在一个足够长的时期内,制造的产品的质量(已被消费的和未被消费的),加上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的质量,必然大致等于最初从自然界获取的质量。

2、庇古税的理想水平是使边际污染治理成本小于边际污染损害成本。

3、对资源环境保护项目应使用较高的贴现率,对非资源环境项目应使用较低高的贴现率。

4、当政府征收排污费时,厂商就面临3种选择:缴纳排污费、减少产量或者投资购买治污设备。

5、 替代可以减少稀缺资源的经营成本,导致生产更多或更好的产品,但是也会加快新要素供给量的消耗,产生负的外部性。

6、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最终仍会耗竭,但是耗竭速率取决于需求、资源产品的耐用性和回收利用该产品的程度。一般来说价格增高会使需求量减少;
资源产品的使用寿命越长。

7、可更新资源补充的资源耗竭的数量是很高的,可以减缓耗竭性资源耗竭速率,提高资源利用率。

8、私人企业对市场利率具有较快的反应。较低的市场利率对保护环境不利较高的利率对保护环境更有利。

9、当MMC>MTC,应选择庇古手段。当MTC>MMC,应选择科斯手段。

10、真实储蓄=0:GNP不论经济增长与否也不论低速高速,净储蓄和资源和环境的损失量都基本相等,即经济和净储蓄与资源与环境损失相抵消。这种情况为不可持续发展。

三、简答 (共50分)
1、简答目前中国的十大环境问题有那些? 2、目前管理环境的经济手段有那些? 3、资源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4、资源保护与环境改善的经济、政策途径有那些? 5、简述均等边际原则在资源开发中的意义。

6、简述GDP存在的缺陷。

7、简述影响环境经济政策实施的因素。

四、论述(共 20 分)
1、绘流程图揭示生产、资本积累、消费、环境管理和环境的关系,说明环境管理的重要性。

2、贴现和贴现率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五、填表(共6分)
将空白处环境影响与评价技术选择的对应关系填出 环境影响 评价技术选择 1生产力 1. 2.防护支出法 3.重置成本法 机会成本法 2 . 人力资本法 疾病费用法 防护支出法 4. 3舒适性 1. 2 3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 存在价值 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 试卷四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概念 (共14分)
1、当对自然资源的总需求超过总供给,这时造成的稀缺就是绝对缺稀,这里的总需求包括当前的需求和未来的需求。

2、经济净现值率是项目净现值与全部投资现值之比,即单位投资现值的净现值。它是反映单位投资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程度的指标。一般情况下,应该优先选择净现值率高的项目。

3、根据生产率的变动情况来评估环境质量变动所带来的影响的方法。常用的方法,包括剂量-反应方法、生产率变动法、疾病成本法、人力资本法、机会成本法和重置成本法。

4、在某种资源稀缺的条件下,该资源一旦用于某种商品的生产就不能同时用于另一种商品的生产,即选择了一种机会就意味着放弃了另一种机会。使用一种资源的机会成本是指把该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够获得的最大利益。

5、被调查者不必自行说出一个确定的支付意愿或接受赔偿意愿的数额,而是被问及是否愿意对某一物品或服务支付给定的金额,根据被调查者的回答,不断改变这一数额,直至得到最大支付意愿或最小的接受赔偿意愿。

6、企业排放的污染物的水平达到环境容量时,边际治理成本等于边际损害成本,社会总成本最小,资源实现有效率的配置。

7、国民生产总值必须扣除商品和服务的消费,生产设备的折旧、自然资源的损耗和环境污染损失后的剩余部分,才能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基本的储蓄能力。

二、判断题 ( 共 10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简答 (共 50 分)
1、简答目前中国的十大环境问题:
(1)污染日益加剧。(全国500多座城市中大气质量达到一级标准的不到 1%。水域污染问题突出。(由于近90%的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排入江河,造成全国七大流域中的近一半的河段污染严重,城市河段则近90%的水质超标。目前,我国近8亿人口不得不饮用污染超标水。)
(2)垃圾围城现象普遍。噪声污染普遍超标。城市交通噪声大部分超过70分贝限制。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居民生活在噪声超标的环境中。

(3)水土流失难以遏制。全国三分之一耕地受到水土流失危害,每年流失土壤50亿吨,相当于损失4000万吨氮磷钾肥。

(4)荒漠化不断扩展。全国已有沙漠、戈壁、荒漠相当于全国面积的六分之一。而且每年还有2100平方公里的土地沦为沙漠,相当于二个香港的面积。许多地方出现沙进人退的现象。大沙漠距离首都北京只有90多公里。我国西北地区相继出现了7次大范围的沙尘暴、北京出现四次沙尘雨、上海也出现了泥雨现象。

(5)频危物种生境缩小。熊猫、华南虎、金丝猴等野生动物分布区缩小,种群数量骤减。建国五十年来,已有200多种高等植物灭绝、400多种野生动物濒临危境。

(6)水资源呈现短缺。(华北、胶东、辽中南、西北地区和300座城市常年缺水。因缺水全国每年粮食减产50亿斤,工业产值损失近1000亿元。)
(7)地逐年减少。每年全国净减少耕地500万亩。全国遭受污染的土地已达1.5亿亩。

(8)森林资源严重短缺。全国人均森林面积1.65亩,仅为世界人均面积的15%.今年,全国木材缺口多达1亿立方米。

(9)另根据国家统计,2003环境污染全国每年造成85万人过早死亡,740万人患支气管炎,国家每年为此开支340亿美元。

2、目前管理环境的经济手段有那些? (1)、以庇古税为基础的污染税或排污收费,主要是通过政策手段调节市场。

(2)、基于科斯理论,由戴尔斯最早提出的可交易的许可证,其基础是一个新建立的排污权交易市场。

3、资源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资源配置效率问题现代经济学认为在一定条件下市场能够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关键是解决三大问题:资源稀缺、外部性和财产权。

4、资源保护与环境改善的经济、政策途径 (1)、使有害活动非法:通过有关法律制定污染标准,限制有害活动,保护有关资源,利用法律行政手段强制执行。

(2)、惩罚有害活动:对排入大气和水体中的每一个单位污染和不必要的每一个单位资源耗损征税。

(3)、使用权商品化;
建立市场污染权和资源利用权,出售可允许污染到估计的最适水平的权利,以及对公共土地或其他公共资源开发使用到一定程度的权利;
使这些权利商品化,以市场机制加以约束。

(4)奖励有益活动。以税收所得鼓励和补贴安装了治污设备的企业和个人,奖励那些通过资源重复利用和循环利用、通过发明更有效的加工工艺和设施而减少了不必要的资源利用和耗损的单位和个人。

(5)让纳税人负担,而未将外部成本内化。导致污染和资源耗损高于适当水平,把外部成本转嫁到他人身上,而污染者和耗损者则能得到最大化的近期利润 5、简述均等边际原则在资源开发中的意义。

当我们利用有限资源时,应将它适当地分配给各种用途,使其 在每一种用途中所获得的边际报酬大致相等,这样才能使各种用途的总报酬最高。这个原则鼓励经营者将资源向能得到更多纯收益的事业转移,并把投入在各种事业之间作恰当分配,以能使其总报酬达最大。

6、简述GDP存在的缺陷 一是不能完全体现经济总量的所有指标,如地下经济、非市场交易的物品与劳务,以及环境资源的价值等;

二是不能反映除了收入以外的其他福利指标和幸福感,如闲暇、分配不公、社会文明等;

三是GDP只考虑当代人的收益最大化,没有考虑长远的收益最大化(代际均衡),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四是没有考虑收入的区际差异和代际间的差异。

7、简述影响环境经济政策实施的因素 (1).政策可接受性(2).相关政策的制约(3).管理的可行性(4).公平性的考虑(5).对市场竞争力的担心(6).产业政策。

四、论述( 共20 分)
1、绘流程图揭示生产、资本积累、消费、环境管理和环境的关系,说明环境管理的重要性。

生产框:获得来自环境框的不可再生资源M(作生产中的劳动投入);
获得来自资本积累框的折旧D和资本服务流K,获得来自消费框的废弃物RH(作为生产原料重新利用)和劳动力LH1。同时,生产框向消费框提供消费品C,向环境框排放废弃物ZP,向环境管理框提供环境治理所需要的投资IP和排放需要治理的废弃物EP,向资本积累框提供投资GI;
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一部分得到重复利用。

消费框:获得生产框提供的消费品C和来自环境框的服务流Y。消费框产生的废弃物,或直接排入环境,以消费框指向环境框的箭头ZH表示;
或者排入生产框,在那里得到回收利用,用RH表示;
或者排入环境管理框,在那里得到处理,用EH表示。消费框同时要向生产框和环境管理框提供劳动力LH1和LH2。消费框把污染物转给生产框时要付给一定的费用。

资本积累框:表示经济系统中的资本存量,提供用作生产要素的服务。资本积累框获得来自生产框的总投资GI。由于磨损和消耗,资本存量会贬值,从积累框到生产框有一个因折旧产生的废弃物流D。D有两个经济效应:第一,它意味着资本存量的减少;
第二,它增加了经济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流量。D作为原材料回到生产框,这种流量是可以再循环的。资本积累框还向生产框提供资本服务流K。

环境管理框:获得来自生产框和消费框的废弃物EP和EH,获得来自生产框的用于环境治理的投入IP和来自消费框的劳动力LH。治理后的废弃物ZE排入环境。

环境框:环境框向生产框提供原材料M。环境是一种公共物品,它对消费框产生一个服务流Y。一般来说,这种服务流量将随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而减少,随环境的改善而增加。环境接受来自生产框、消费框和环境管理框的废弃物ZP、ZH和ZE。环境质量受废弃物排放和环境治理工作两方面的影响。

进入这些方框的物质与离开这些方框的物质一定保持平衡。故 对生产框有:M+RH+D=C+GI+IP+ZP+EP 对消费框有:
C=RH+ZH+EH 对环境管理框有:IP+EP+EH=ZE 合并得出:M+D=GI+ZP+ZE+ZH 或者M-(ZP+ZE+ZH)=GI-D=NI 式中NI表示净投资。由此得出,来自环境的物质净流出量等于资本存量的净积累。

意义:一方面它表明不能作为资本存量积累的那部分的原材料最终要归于环境。另一方面,它可以引伸出一个结论:在给定净资本积累量NI的前提下,如果不存在某些刺激使排入环境的污染物(ZP+ZE+ZH)保持低水平,那么自然资源的采出量M将会相应提高;
环境质量的恶化和自然资源的超量使用是密切相关的。即净储蓄等于净投资减去利用环境处理废弃物的费用。

2、贴现和贴现率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环境管理机构应允许污染物倾倒,直至每多倾倒一单位废弃物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与其所需的社会边际成本相等,同时该机构应治理环境,直至社会边际效益等于环境治理的社会成本。

因为环境容量是有限的,对环境容量利用过度甚至损害环境容量,同样是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或者无效率。

贴现率低时投资者投资的积极性小于贴现率高时投资者投资的积极性。

降低贴现率对可耗尽的自然资源起到保护作用。相对较低的贴现率可以使更多的水资源等自然资源财富转移给下一代,有利于世代公平,对于资源的持续发展是有益的。反之,则不利于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环境的保护。

如果某一项目方案的净效益比率(净效益和费用的比率)低于其机会成本率,那就应该放弃这一项目方案。

贴现率必须大于零。每个人都愿意现在而不是将来得到同样价值的东西,因为未来具有风险和不确定性,人们无法保证未来自己的存在和意外事情的不发生;
受边际效用的时间性影响,边际效用随时间推移而下降,人们通常认为未来的单位价值效用会低于目前的效用。

由于贴现是过程,贴现率是计算指标,贴现 是当代人为后代人的发展支付 的代价,所以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采取高贴现低的贴现率来保护环境,合理开发资源。

五、填表(6分)
将空白处环境影响与评价技术选择的对应关系填出 环境影响 评价技术选择 生产力 直接市场价值评估法 防护支出法 重置成本法 机会成本法 健康影响 人力资本法 疾病费用法 防护支出法 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 舒适性 旅行费用法 内涵资产价值法 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 存在价值 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 (试卷五) 一、概念题 ( 共12 分)
1 相对稀缺 2 技术外部性 3、有效率的污染水平 4、无费用选择法 5、内涵资产定价法 6、绿色国内生产净值(EDP)
二、判断题 (共 10 分, 在题号前划×或√)
1、由于可更新资源的出现,会加速可耗竭资源的开采,结果是可耗竭资源比没有替代品的情况下耗竭要快。

2、边际开采成本越大时,因为越来越多的资源被开发,未来因节省资源而获得的净效益也会越小。

3、资源产品的使用寿命越短,对资源的需求就越少,回收利用可以通过提高产品使用率并通过重新利用废弃产品,减少对资源的需求。

4、只有当某种环境容量被充分利用时,末端处理的方法才是有效的,否则,必然会造成某种形式的污染,而不能最终解决环境问题。

5、一般来说,捕捞成本越低,贴现率越高,有效工作量水平超过与最大可持续产量相联系的工作量水平的可能性越大。如果边际捕捞成本为零,静态有效可持续产量和最大可持续产量就会相等。

6、对不超标的污水排放征收排污费和由低收费标准向高于治理成本的收费标准转变不符合帕累托最优原则。

7、对于恒定性资源利用来说,主要的经济问题是收获的最佳时间安排问题。对生物资源的保护和明智利用要求尽早地开发和利用资源。

8、最优庇古税是使排污量高于最优污染水平时的排污收费(税),此时边际外部成本低于边际私人纯收益。

9、穷人采用的贴现率较高,偏重于即时需要而忽略可持续要求,这种情况常导致环境退化;
环境退化反过来又使贫困难除。

10、真实储蓄=0:GNP不论经济增长与否也不论低速高速,净储蓄和资源和环境的损失量都基本相等,即经济和净储蓄与资源与环境损失相抵消,这种情况为不可持续发展。

三、简答题 (共 48分)
1、简述资源无价值的弊病。

2、简答缓解自然资源供需矛盾的途径。

3、内蒙古草原实施草场休牧、禁牧、轮牧、舍饲的经济学分析。

4、比较两类环境政策并说明转型的必要性。

5、什么是环境库茨涅茨曲线,对EKC的解释观点是什么? 6、根据下图以伐木为例阐述经济的外部性。

四、论述(30分)
1、根据下列素材试述我国对水资源管理改革的对策。

近20名院士尖锐的指出:中国日益加剧的水荒困扰缘于水权虚位,当前的水权制度安排是水权模糊带来的内部管理费用和用水效率损失与行政配水所带来的成本失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地表水和地下水、供水、用水、排水、上游与下游、干流与支流之间的部门和地区条块分割的“多龙管水” 国家总是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将水资源的经营权委授给地方或部门,而地方或部门本身也不是水资源的使用者,他通过一定的方式转移给最终使用者,水资源的所有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相分离,所以导致水权的非完整性。“水从门前过,不用白不用,多用比少用好”。体制问题不解决,也就谈不上水权和水价,更谈不上水市场和水业的建立,就不能保护水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

2、比较环境经济政策的庇古手段和科斯手段并绘图说明其应用条件 3、论述耗竭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途径,(可以以我国的石油安全为例说明),并说明下图的含义 试卷五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概念题 ( 共12分)
1 相对稀缺:当自然资源的总供给尚能满足需求,但分布不均衡会造成局部的需缺,这称为相对稀缺。

2 技术外部性:由于产品A的价格上升引起产品B的价格上涨,则可能刺激产品B改进技术,通过更集约的劳动来抵消产品B价格上涨的成本,这种类型的外部性。

3、有效率的污染水平:企业排放的污染物的水平达到环境容量时,边际治理成本等于边际损害成本,社会总成本最小,资源实现有效率的配置。

4、无费用选择法 :通过询问个人在不同的物品或服务之间的选择来估算环境物品或服务的价值。该法模拟市场上购买商品或服务的选择方式,给被调查者两个或多个方案,每一个方案都不用被调查者付钱,从这个意义上说,对被调查者而言,是无费用的。在含有两个方案的调查中,需要被调查者在接受一笔赠款(或被调查者熟悉的商品)和一定数量的环境物品或服太湖湖水 5、内涵资产定价法是通过考察人们与市场相关的行为,特别是在与环境联系紧密的市场中所支付的价格或他们获得的利益,间接推断出人们对环境的偏好,以此来估算环境质量变化的经济价值 6、绿色国内生产净值(EDP):绿色国内生产净值=净出口+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净额-非生产经济资产净耗减-(非生产自然资产降级+自然资产减少)
二、判断题 (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简答题 (48 分)
1、简述资源无价值的弊病 (1)导致自然资源的破坏和浪费。

(2)导致财富分配不公和竞争不平等。

(3)一项重要的国家岁入化为乌有。

(4)资源物质补偿和价值补偿不足,导致自然资源财富枯竭。

(5)国民财富的核算失真。

(6)“公共财产”问题 2、简答缓解自然资源供需矛盾的途径 (1)降低人口数量控制资源的自然需要。

(2)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

(3)发展资源贸易。增加制成品和劳务的出口换汇,以扩大初级产品进口。

(4)提高资源利用率,实施循环经济。

(5)加强投入,开发并生产替代产品。

(6)开源与节约利用资源并重,重在节约,以构建节约型社会。

(7)理顺资源产品价格。以资源产品价格的上涨为条件。

(8)强化自然资源利用的社会控制和政府调控管理。

3、内蒙古草原实施草场休牧、禁牧、轮牧、舍饲的经济学分析。

对于可再生生物资源来说,资源持续利用的原则是安排采伐放牧的最佳时间应考虑利率收益使砍伐量和放牧量小于和早于最大产出量。内蒙古草原实施草场休牧、禁牧、轮牧、舍饲,可以使草场资源有充分的时间调养,含蓄生产力,保证持续利用,在经济上对自己是有利的。

4、比较两类环境政策并说明转型的必要性 政府直控型优点缺点:
社会制衡型的优点 优点:政府宏观环境管理内容创造和维护环境权益合理交易的秩序,如环境立法、制定环境标准、协调政府内部各个不同的职能部门、监测并公布环境质量状况、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和意识、传播环境科技信息等等。

缺点 1.行政直接操作实施,耗费较多的财政资源。

2.环境管理的机构不全,人手不足,条件缺乏,资金太少。

3.环境污染主要是大量分散小规模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单个管理不当的大企业造成的,所以不适合“微观环境管理。

1、 明确政府和社会的各自优势在于具体的环境冲突的化解方面。

2、 明确权益对行动的激励关系,创造有选择性的激励机制。

3、 扩展社会环境权益建立各种社会环境组织。如环境监督权、环境知情权、环境索赔权、环境议政权等;
如环境非政府组织、环境权益代理公司等。

4、 调整政府环境管理方式。一是适当简化环境管理制度;
二是建立环境裁决机制;
三是强化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

5、 6、 7、 8、 政府环境管理方式的调整,社会力量置于基础性地位,并非仅仅“参与”。

9、 5、什么是环境库茨涅茨曲线,对EKC的解释观点是什么? 库茨涅茨提出的假说,即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差距先扩大再缩小,这一收入差距和人均收入之间的倒U型关系被称为库茨涅茨曲线。而污染物的排放与收入差距一样都与人均收入存在倒U型的关系,因此称之为环境库茨涅茨曲线。

引起上述规律的原因有三类:能力论、需求论、相关论。

1、能力论 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都需要资金的投入,这就必须依靠经济实力的支撑。早期阶段,资本都用于发展经济,很少或根本没有资金用以环境保护,经济的迅速增长带来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和资源的消耗,使环境质量下降;
发展进入高级阶段,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可以拿出更多的财政收入来投入环境和生态建设,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人们经常用环境保护的投入占GDP的比重这个指标来表征政府在环保投入方面的能力。

2、需求论 环境舒适的需求具有收入弹性,直到消费者的收入较高的水准时,对环境的需求才在其预算中占有一定地位;
同时随着人均收提高,环境意识在不断提高,因而对环境更加关注,愿意为获得高的环境质量支付更金钱。

3、 转移论 经济发展带来的经济结构变迁、城市化、技术进步等是环境质生相应变化的主要原因。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经济结构中污染行业减少转移到其他国家;
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拥有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使污染水平下降,而污染转移到农村。

6、根据下图以伐木为例阐述经济的外部性。

当存在外部不经济性时,边际社会成本MSC大于边际私人成本MPC。差额是外部环境成本MEC。但是一个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种树人砍伐森林时,其砍伐水平由边际效益MB和MPC决定,这时私人砍伐水平Q1大于由MB和MSC决定的有效水平Q。当要求砍伐水平达到Q时,必须提高伐木的价格,因此,如果外部不经济性得不到有效纠正,也会导致资源的配置失误。

四、论述题(24分)
1、 根据素材试述我国对水资源管理改革的对策。

答:(1)确立国有(公有)制为基础的多种水权的产权结构。

划分为四种形式。全民所有、中央政府直接管理的水权称为国有水权;
流域各地区共同拥有、委托流域管理机构管理的水权称为流域水权;
流域内各地区分别拥有、地方政府管理的水权称为区域水权;
区域内组织或社团拥有的水权称为集体水权;
当然和国有水权对应的另一个极端是私有水权。

(2)用好取水权。水资源使用权主要表现为取水权和用水权。根据《水法》规定:无论是直接从河道、地下取水,还是利用河流水能发电,都需要提出申请,经批准取得许可证;
按照规定的地点、期限和水量取水;
水资源有偿使用。

(3 )建立取水权的有偿转让制度。取水权作为一种财产权,可以在国家监控下实行水权转让。权交易将在各地频频出现。如南水北调中,甲市购买了水权,当水用不了而乙市又需要水时,就会有水权的转让,这种转让当然是有偿的。用水需求发生竞争时,也会发生水权转让。又如,城市化进程加快可能要占用农业用水,则会出现农业用水向城市的转移。

(4)调整水价,节约用水。水价的构成定为三块,即资源水价、工程水价和环境水价。国家给政策,允许现在水弹性的涨价,旺季高价,淡季低价,涨价的钱拿来作为资本金注入 水资源重新配置。

(5)水业上市。水业将是21世纪最大的行业,水对人类的重要性将同石油在20世纪对人类的重要性一样,将成为决定国家富裕程度的商品。

(6)开发水市场,用水权交易。水市场如果放开了,将会卸掉政府沉重的包袱。各大水公司竞标取得经营权。实施水权交易,调盈补缺,合理交易和分配水权,使水资源有效配置。

2、比较环境经济政策的庇古与科斯手段并绘图说明其应用条件 这两类环境经济政策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为了使外部费用内部化;
但两类政策手段的实施途径和效果不同,它主要表现在:
①庇古手段多依赖于政府掌握的信息以及环境管理;
科斯手段更多地依赖市场机制建立社会成本的环境经济政策来解决环境问题科。

②庇古手段需要政府实施收费或补贴,管理成本较大;
而科斯手段需要政府界定产权。在产权制度不健全,污染者数量比较多情况下,环境资源的产权界定比较困难,企业间交易成本比较大。这又使得科斯手段效率降低。

③实施庇古手段,除了使社会获得环境效益外,还可使政府获得经济收益。例如,在中国,排污收费一直是环保部门筹措资金的手段。科斯手段则一般只获得环境效益。

④庇古手段一般提供不了刺激,因为费率或税率一般是固定的,而且经常低于治理污染的边际成本。它对所有厂商的标准一样,这又造成厂商之间的不公平。而科斯手段一般能刺激厂商采取措施改进生产设备,减少排污。

⑤如果被税收保护的人企图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税负和税收,实施庇古税可能导致另外一些外部性。例如,有些人为获得赔偿,搬到排放烟雾的工厂附近居住,或在工厂周围开设洗衣店,人为造成排放烟雾的社会成本增加,因而带来排污税(费)的增加。

当MTC与MMC交于F点,对应的边际成本和污染企业数分别MC0和Q2。此时,两种手段都可以采用。

当Q<Q2时,MMC>MTC,应选择科斯手段。当Q>Q2 时,MTC>MMC,应选择庇古手段。但在G点以左,即在Q2<Q<Q4时,政府还可以继续选择庇古手段。而在G点以右,即Q>Q4时,由于MMC急剧回升,所以应考虑采用命令控制型手段。

3、论述耗竭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途径(可以以我国的石油安全为例说明),并说明下图的含义 (1)合理分配不同时期的资源,节约现在,续留未来。

(2)耗竭性资源的替代如 核能和风能替代石油,可更新资源替代耗竭性资源,如乙醇替代汽油;
沼气发电等。

(3 )对耗竭性资源实施国家垄断经营。

(4)技术进步。

(5)节约利用 (6)促进原料的循环利用,提高利用率,如上海粉煤灰。

两种资源的总边际成本都随时间不断增加,在转折点t*以前的时期,只有总边际成本低的资源1才会被利用。到转折点t*时,两种资源的总边际成本相等。在经过t*以后,只有总边际成本低的资源2才会被利用。分析总边际成本曲线可以发现两个值得注意的特征。首先,两种资源的替代是平滑过渡的;
其次,总边际成本的增长率在替代以后慢了下来。

以我国石油安全为例 据科学家研究估算,世界煤炭储量仅够400年开采,中国仅够110年,石油开采储量仅够40余年,根据我国的能源状况,以石油为例简述谈我国的能源安全的战略。

(一)树立正确的石油安全观。枯竭观;
中断观;
涨价观,稳定观 (二)机遇与挑战同在。机遇:财力充沛,需求旺盛,2020年油气净进口占能源总消费的16-18%,产业的结构不断优化,依存度40%。挑战:中国威胁性涨价,高风险、高投入,应急储备少 (三)保障石油安全的措施。

引导合理的能源消费,节约能源,开发替代能源如风能,减少供应压力。

综合应用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手段,加强与OPEC 的对话与合作。扩大国内油气工业的调整升级,扩大对外开放程度。

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国际石油市场,获取份额油 进口多元化,加快建立国家油气储备步伐和安全预警机制。

(试卷六)
一、概念题 (共14分)
1、绝对稀缺 2、经济净现值率 3、直接市场评价法 4、机会成本法 5、收敛投标博奕法 6、有效率的污染水平 7、真实储蓄 二、判断题 (共 10分在题号前划×或√)
1、在一个足够长的时期内,制造的产品的质量(已被消费的和未被消费的),加上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的质量,必然大致等于最初从自然界获取的质量。

2、庇古税的理想水平是使边际污染治理成本小于边际污染损害成本。

3、对资源环境保护项目应使用较高的贴现率,对非资源环境项目应使用较低高的贴现率。

4、当政府征收排污费时,厂商就面临3种选择:缴纳排污费、减少产量或者投资购买治污设备。

5、 替代可以减少稀缺资源的经营成本,导致生产更多或更好的产品,但是也会加快新要素供给量的消耗,产生负的外部性。

6、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最终仍会耗竭,但是耗竭速率取决于需求、资源产品的耐用性和回收利用该产品的程度。一般来说价格增高会使需求量减少;
资源产品的使用寿命越长。

7、可更新资源补充的资源耗竭的数量是很高的,可以减缓耗竭性资源耗竭速率,提高资源利用率。

8、私人企业对市场利率具有较快的反应。较低的市场利率对保护环境不利,较高的利率对保护环境更有利。

9、当MMC>MTC,应选择庇古手段。当MTC>MMC,应选择科斯手段。

10、真实储蓄=0:GNP不论经济增长与否也不论低速高速,净储蓄和资源和环境的损失量都基本相等,即经济和净储蓄与资源与环境损失相抵消。这种情况为不可持续发展。

三、简答 ( 共50 分)
1、资源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2、目前管理环境的经济手段有那些? 3、举例说明双重水价制度的基本思路(见附图)
4、资源保护与环境改善的经济、政策途径有那些? 5、简述均等边际原则在资源开发中的意义。

6、简述GDP存在的缺陷。

7、简要画图分析可更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以伐木为例)
3题附图 城乡双重水价 7题附图 可更新资源的持续利用 四、论述( 20 分)
1、绘流程图揭示生产、资本积累、消费、环境管理和环境的关系,说明环境管理的重要性。

2、贴现和贴现率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3、根据企业的治污能力对排污交易权进行微观分析,绘图并说明其意义 五、填表(6分)
将空白处环境影响与评价技术选择的对应关系填出 环境影响 评价技术选择 1生产力 1. 2.防护支出法 3.重置成本法 机会成本法 2 . 人力资本法 疾病费用法 防护支出法 4. 3舒适性 1. 2 3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 存在价值 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 六、加分题(附加6分) 根据对我国的目前的实际情况和所学经济学知识你认为世界银行 的真实储蓄的公式,还应有什么扣除项? 试卷六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概念 (14分)
1、当对自然资源的总需求超过总供给,这时造成的稀缺就是绝对缺稀,这里的总需求包括当前的需求和未来的需求。

2、经济净现值率是项目净现值与全部投资现值之比,即单位投资现值的净现值。它是反映单位投资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程度的指标。一般情况下,应该优先选择净现值率高的项目。

3、根据生产率的变动情况来评估环境质量变动所带来的影响的方法。常用的方法,包括剂量-反应方法、生产率变动法、疾病成本法、人力资本法、机会成本法和重置成本法。

4、在某种资源稀缺的条件下,该资源一旦用于某种商品的生产就不能同时用于另一种商品的生产,即选择了一种机会就意味着放弃了另一种机会。使用一种资源的机会成本是指把该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够获得的最大利益。

5、被调查者不必自行说出一个确定的支付意愿或接受赔偿意愿的数额,而是被问及是否愿意对某一物品或服务支付给定的金额,根据被调查者的回答,不断改变这一数额,直至得到最大支付意愿或最小的接受赔偿意愿。

6、企业排放的污染物的水平达到环境容量时,边际治理成本等于边际损害成本,社会总成本最小,资源实现有效率的配置。

7、国民生产总值必须扣除商品和服务的消费,生产设备的折旧、自然资源的损耗和环境污染损失后的剩余部分,才能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基本的储蓄能力。

二、判断题 (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简答 (共 50分)
1、资源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资源配置效率问题现代经济学认为在一定条件下市场能够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关键是解决三大问题:资源稀缺、外部性和财产权。

2、目前管理环境的经济手段有那些? (1)、以庇古税为基础的污染税或排污收费,主要是通过政策手段调节市场。

(2)、基于科斯理论,由戴尔斯最早提出的可交易的许可证,其基础是一个新建立的排污权交易市场。

3、用图分析农业用水和城市用水双重水价的必要性。

现在到处都可以见到城市用水与农业用水直接冲突的情如图Du为城市用水需求,Da为农业用水需求,于是对水的总需求Dt就是Du和Da水平相加。如果水价是由政府而不是由市场决定的,在这个价格下,所有的需求都得到满足,而且还有所剩余,水的需求量W小于供给量水需求右移,新的城市水资源需求曲线是Du’,若农业用水需求曲线仍为Da,则新的水资源总需求曲线是Dt’。

在政府规定的价格下,需求数量w;
超过了供给量w,,出现了供水短缺必须提高水价,当价格是由政府控制的时候,要提高农业用水的价格比较困难,但城市用户能够比农业用户承受更高的水价。于是可以建立一个双重水价制度,城市用水的价格定为Pu”,农业用水价格维持在Pa,这样就有效地 把水市场隔离成两部分,当城市用户在价格Pu得到了他们所需的水量Wu,农业用户在价格Pa的需求也得到了满足。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剩余,这时Wtd小于Wa分配用水的双重价格制度,对于水资源供需平衡确实是有效的。

4、资源保护与环境改善的经济、政策途径 (1)、使有害活动非法:通过有关法律制定污染标准,限制有害活动,保护有关资源,利用法律行政手段强制执行。

(2)、惩罚有害活动:对排入大气和水体中的每一个单位污染和不必要的每一个单位资源耗损征税。

(3)、使用权商品化;
建立市场污染权和资源利用权,出售可允许污染到估计的最适水平的权利,以及对公共土地或其他公共资源开发使用到一定程度的权利;
使这些权利商品化,以市场机制加以约束。

(4)奖励有益活动。以税收所得鼓励和补贴安装了治污设备的企业和个人,奖励那些通过资源重复利用和循环利用、通过发明更有效的加工工艺和设施而减少了不必要的资源利用和耗损的单位和个人。

(5)让纳税人负担,而未将外部成本内化。导致污染和资源耗损高于适当水平,把外部成本转嫁到他人身上,而污染者和耗损者则能得到最大化的近期利润 5、简述均等边际原则在资源开发中的意义。

当我们利用有限资源时,应将它适当地分配给各种用途,使其 在每一种用途中所获得的边际报酬大致相等,这样才能使各种用途的总报酬最高。这个原则鼓励经营者将资源向能得到更多纯收益的事业转移,并把投入在各种事业之间作恰当分配,以能使其总报酬达最大。

6、简述GDP存在的缺陷 一是不能完全体现经济总量的所有指标,如地下经济、非市场交易的物品与劳务,以及环境资源的价值等;
二是不能反映除了收入以外的其他福利指标和幸福感,如闲暇、分配不公、社会文明等;
三是GDP只考虑当代人的收益最大化,没有考虑长远的收益最大化(代际均衡),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四是没有考虑收入的区际差异和代际间的差异。

7、简要分析可更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以伐木为例)
V0曲线表示未贴现(r=0)的林木采伐价值,Vt曲线表示贴现率为r的林木采伐价值;
Kt曲线表示以利率r的初始投资。

从图中可以看出,贴现率为零时,林场选择在V0max采伐树木,最优采伐期为t0,贴现率为r时,林场选择在Vt max采伐树木,最优采伐期是t1。t1小于t0。

林场种植新树轮作和择伐时时最佳轮作期总是小于最佳采伐期使可持续总产出净效益现值最大。

四、论述( 20 分)
1、绘流程图揭示生产、资本积累、消费、环境管理和环境的关系,说明环境管理的重要性。

生产框:获得来自环境框的不可再生资源M(作生产中的劳动投入);
获得来自资本积累框的折旧D和资本服务流K,获得来自消费框的废弃物RH(作为生产原料重新利用)和劳动力LH1。同时,生产框向消费框提供消费品C,向环境框排放废弃物ZP,向环境管理框提供环境治理所需要的投资IP和排放需要治理的废弃物EP,向资本积累框提供投资GI;
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一部分得到重复利用。

消费框:获得生产框提供的消费品C和来自环境框的服务流Y。消费框产生的废弃物,或直接排入环境,以消费框指向环境框的箭头ZH表示;
或者排入生产框,在那里得到回收利用,用RH表示;
或者排入环境管理框,在那里得到处理,用EH表示。消费框同时要向生产框和环境管理框提供劳动力LH1和LH2。消费框把污染物转给生产框时要付给一定的费用。

资本积累框:表示经济系统中的资本存量,提供用作生产要素的服务。资本积累框获得来自生产框的总投资GI。由于磨损和消耗,资本存量会贬值,从积累框到生产框有一个因折旧产生的废弃物流D。D有两个经济效应:第一,它意味着资本存量的减少;
第二,它增加了经济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流量。D作为原材料回到生产框,这种流量是可以再循环的。资本积累框还向生产框提供资本服务流K。

环境管理框:获得来自生产框和消费框的废弃物EP和EH,获得来自生产框的用于环境治理的投入IP和来自消费框的劳动力LH。治理后的废弃物ZE排入环境。

环境框:环境框向生产框提供原材料M。环境是一种公共物品,它对消费框产生一个服务流Y。一般来说,这种服务流量将随污染物排放量的增加而减少,随环境的改善而增加。环境接受来自生产框、消费框和环境管理框的废弃物ZP、ZH和ZE。环境质量受废弃物排放和环境治理工作两方面的影响。

进入这些方框的物质与离开这些方框的物质一定保持平衡。故 对生产框有:M+RH+D=C+GI+IP+ZP+EP 对消费框有:
C=RH+ZH+EH 对环境管理框有:IP+EP+EH=ZE 合并得出:M+D=GI+ZP+ZE+ZH 或者M-(ZP+ZE+ZH)=GI-D=NI 式中NI表示净投资。由此得出,来自环境的物质净流出量等于资本存量的净积累。

意义:一方面它表明不能作为资本存量积累的那部分的原材料最终要归于环境。另一方面,它可以引伸出一个结论:在给定净资本积累量NI的前提下,如果不存在某些刺激使排入环境的污染物(ZP+ZE+ZH)保持低水平,那么自然资源的采出量M将会相应提高;
环境质量的恶化和自然资源的超量使用是密切相关的。即净储蓄等于净投资减去利用环境处理废弃物的费用。

2、贴现和贴现率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1)环境管理机构应允许污染物倾倒,直至每多倾倒一单位废弃物所产生的社会效益与其所需的社会边际成本相等,同时该机构应治理环境,直至社会边际效益等于环境治理的社会成本。

(2)因为环境容量是有限的,对环境容量利用过度甚至损害环境容量,同样是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或者无效率。

(3)贴现率低时投资者投资的积极性小于贴现率高时投资者投资的积极性。

(4)降低贴现率对可耗尽的自然资源起到保护作用。相对较低的贴现率可以使更多的水资源等自然资源财富转移给下一代,有利于世代公平,对于资源的持续发展是有益的。反之,则不利于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环境的保护。

(5)如果某一项目方案的净效益比率(净效益和费用的比率)低于其机会成本率,那就应该放弃这一项目方案。

(6)贴现率必须大于零。每个人都愿意现在而不是将来得到同样价值的东西,因为未来具有风险和不确定性,人们无法保证未来自己的存在和意外事情的不发生;
受边际效用的时间性影响,边际效用随时间推移而下降,人们通常认为未来的单位价值效用会低于目前的效用。

由于贴现是过程,贴现率是计算指标,贴现 是当代人为后代人的发展支付 的代价,所以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采取高贴现低的贴现率来保护环境,合理开发资源。

3、根据企业的治污能力对排污交易权进行微观分析,绘图并说明其意义 分析:情况一:排污权的市场价格是P′,由于P′高于B、C两企业将污染物排放量削减Q时的边际治理成本,因而B、C两企业都愿意多治理,少排污,从而出售一定数量的排污权。但P′相当于A企业将污染物排放量削减Q数量时的边际治理成本,对于A来说,既然现有的排污许可证只要求它削减Q数量的污染物排放量,而这一部分污染物的边际治理成本又低于P′,A企业就没有必要去购买更多的排污权。市场只有卖方没有买方,排污权交易无法进行。

情况二:排污权的市场价格是P〃,由于P〃低于A、B两企业将污染物排放量削减Q时的边际治理成本,因而A、B两企业都愿意购买一定数量的排污权。但P〃相当于C企业将污染物排放量削减Q数量时的边际治理成本,对于C企业来说,进一步削减自己的污染物排放量,并将效应的排污权以P〃的价格出售是得不偿失的,因而它不会出售排污权。市场只有买方没有卖方,排污权交易无法进行。

情况三:排污权的市场价格是P*,由于P*低于A、B两企业将污染物排放削减量分别从Q1、Q2进一步增加的边际治理成本,因而对于它们而言,将自己的污染排放削减量从Q减少到Q1、Q2并从市场上购买△1、△2数量的排污权是有利可图的;
对于 C企业,P*相当于它将污染物排放量削减 Q3数量时的边际治理成本,因而愿意出售△3数量的排污权。由于△1+△2=△3,排污权供求平衡,交易得以进行。

其他情况:排污权的市场价格位于P′、P*(或P*、P〃)之间,这是排污权交易市场最常见的情况,这时排污权的买方和卖方都存在,但排污权市场需求量△1+△2小于(大于)供给量△3,价格将下降(上升)直至达到 P*。

意义:排污交易权是在排污收费基础上对其进行的市场完善。只有在所有污染源的边际治理成本相等的情况下,减少指定排污量的社会总费用才会最小。使社会成本最小化;
有利于宏观调控;
给非排污者表达意见的机会;
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了企业投资污染控制设备的积极性;
更具有市场灵活性 。

五、填表(6分)
将空白处环境影响与评价技术选择的对应关系填出 环境影响 评价技术选择 生产力 直接市场价值评估法 防护支出法 重置成本法 机会成本法 健康影响 人力资本法 疾病费用法 防护支出法 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 舒适性 旅行费用法 内涵资产价值法 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 存在价值 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 六、加分题(附加6分) 根据对我国的目前的实际情况和所学经济学知识你认为世界银行 的真实储蓄的公式,还应有什么扣除项? 社会代价 (试卷七)
一、概念题 (12 分)
1、技术外部性 2、生态补偿 3、可持续性消费 4、排污权交易 5、循环经济 二、判断题(10分)
1、中国水权变革的最优途径是建立取水权的转让制度,开发水市场和交易用水权 2、零贴现率的净效果将是增大而不是减少环境负担。

3、一些地方价值的变化和用途变化往往使新的资源开发项目在经济上收益更高,这种新开发项目需要注销已投入在这些资源上的投资。这个过程所产生的成本叫做促熟成本。

4、当资源的边际开采成本不变,并且资源的数量有限时,如果有效的替代品出现了,就应向替代品平稳地过渡,如果没有替代品则应节约使用资源。技术进步最显著的影响是使某一时期边际开采成本持续下降。

5、世界银行1997年对中国的统计,仅每年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540亿美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3%— 8%,而1997年我国GDP 仅增长8.8%。当我国人均GDP 达到1000美元时,还没有到达环境库茨涅茨曲线的拐点,所以污染难以控制,发展经济是第一位的。

三、简答 (40分)
1、说明资源无价值的弊病 2、可更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途径 3、简述资源产权的属性 4、简述我国水市场的基本框架 5、世界各国环境经济政策经常采用的经济手段 四、论述( 30 分)
一、政府直控型与社会制衡型的比较 二、比较环境经济政策的庇古税手段和科斯手段并绘图说明。

五、案例说明( 8 分)
我国已实施的禁用一次性塑料袋或以未来将可能实施的海水淡化为例,说明资源与环境政策是如何对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挥作用的。

试卷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概念题(12 分)
1、在纯粹竞争的条件下,当某种资源产生外部性时,通过产业联带或竞争作用,不一定产生资源配置不当,这就是技术外部性, 2、在维护自然生态系统持续为人类提供资源环境功能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经济手段激励和约束一定组织或个人的行为的制度安排。可以发生在跨区域之间和要素之间。

3、联合国环境署1994年于内罗毕发表的报告《可持续消费的政策因素》中提出的:“可持续消费意味着提供满足基本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服务和有关产品,同时最大限度减少资源和有害物资的使用,以及在这些服务或产品的寿命周期内废物和污染物的排放,从而不危及未来各代人的需要。” 4、依靠政府对污染企业征收税费,使污染的外部损害成本内部化的一种环境资源政策。

5、就是建立合法的污染物排放权利即排污权(这种权利通常以排污许可证的形式表现),并允许这种权利像商品那样被买入和卖出,以此来进行污染物的排放控制。

6、按照减量化(reduce) 再利用 (reuse)资源化 (recycle) 原则对资源开发生产、消费实施的优化配置,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目的的可持续资源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判断题(10分)
1× 2√ 3× 4√ 5× 三、简答 (40 分)
1、说明资源无价值的弊病 (1)导致自然资源的破坏和浪费。

(2)导致财富分配不公和竞争不平等。

(3)一项重要的国家岁入化为乌有。

(4)资源物质补偿和价值补偿不足。

(5)国民财富的核算失真。

(6)“公共财产”问题 2、可更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途径 (一)可更新商品性资源 主要是确定资源的最佳收获期和最大可持续收获量考虑贴现时要减少砍伐量,早砍伐以获得净收益降低贴现保持森林生长量的办法:轮作和择伐既可使净效益现值最大化,又可持续总产出。

(二)可更新公共物品资源 静态有效可持续捕获量 捕获量等于增长量就是可持续的。采考虑贴现率后,动态有效可持续产量所对应的种群数量就会小于静态有效可持续产量。

3、简述资源产权的属性 (1)资源产权的价值性 从产权交易来看,任何交易都是一组权利束的交易,而权利束常常附着在一种有形的物品或服务上。

(2)资源产权的可分割性 产权能够界定,且可以分割。关于产权形式,大部分人认为既有私有产权,也有公有产权。其中公有产权按其公有范围大小还可分为集体产权、国家产权和国际产权。

(3)资源产权的历史延续性 从总体上看,资源不仅属于今人,也属于后人,它具有历史延续性。从伦理道德角度讲,产权是人类的产权,不仅属 于当代人,也应包括后代人。

(4)资源产权的国际分配性 这是由于作为国际公共物 品,资源使用权、占有权与所有权相分离造成的。

(5)资源产权的经济性 产权能为行为者带来利益和需要的满足,它是产权的核心,是激励功能产生的源泉。

曼昆的经济增长生产函数指出:国民收入是产权与生产成果的乘积,而生产成果的大小又取决于即包括:劳动力、物质成本、人力资本)、资源和技术。

4、简述我国水市场的基本框架 5、适度消费的经济分析 1.消费具有正的外部性和负的外部性,为了克服负的外部性,要求消费活动遵循预算约束和环境约束。

2.合理的消费增长率的标准应该是:
(1)消费水平最低增长率应该等于或高于人口净增长率与物价指数增长率之和;

(2)消费水平增长率的上限应与国民收入增长率大体一致,不应持续地过高于或过低于劳动生产率。

用 C表示消费水平增长率,用r表示人口净增长率,用p表示消费资料物价指数增长率,用g表示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则公式为 6、世界各国环境经济政策经常采用的经济手段 ①明晰产权,包括所有权、使用权和开发权;

②建立市场,包括可交易的排污许可证,可交易的环境股票等;

③税收手段,包括污染税、产品税、出口税、进口税、税率差、资源税、免税等;

④收费制度,包括排污费、使用者费、资源(环境)补偿费等;

⑤罚款制度,包括违法罚款、违约罚款等;

⑥金融手段,包括软贷款、贴息贷款、优惠贷款、商业贷款、环境基金等;

⑦财政手段,包括财政拨款、赠款、部门基金、专项基金等;

⑧责任赔偿,包括法律责任赔偿、环境资源损害责任赔偿、保险赔偿等;

⑨证券与押金制度,包括环境行为证券、废物处理证券、押金、股票等。

四、论述( 30 分)
1、政府直控型与社会制衡型的比较 政府直控型环境管理的优点:
创造和维护人与人就环境权益进行合理交易所需的“秩序和公正”方面,如环境立法、制定环境标准、协调政府内部各个不同的职能部门、监测并公布环境质量状况、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和意识、传播环境科技信息等等,一般称之为“宏观环境管理” 政府直控型环境管理的缺点:
(1)政府部门将环境政策通过政府体制和行政行为直接操作实施,耗费较多的财政资源。

(2)加强环境管理的同时提“机构不全,人手不足,条件缺乏,资金太少”,环境管理越深化,需要追加的各项成本就越多。

(3)环境污染主要是大量分散小规模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单个管理不当的大企业造成的。不适合“微观环境管理” 环境政策转型。

社会制衡型的优点:
(1)明确政府和社会的各自优势领域,为两种力量留下各自作用的空间发挥社会力量作用的优势领域则在具体的环境冲突的化解方面。

(2)明确权益对行动的激励关系,创造有选择性的激励机制。

(3)扩展社会环境权益建立各种社会环境组织。如环境监督权、环境知情权、环境索赔权、环境议政权等;
如环境非政府组织、环境权益代理公司等。

(4)调整政府环境管理方式。一是适当简化环境管理制度;
二是建立环境裁决机制;
三是强化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政府环境管理方式的调整,社会力量置于基础性地位。并非仅仅“参与”,因此我们宁愿用“社会动员。

2、比较环境经济政策的庇古税手段和科斯手段并绘图说明。

这两类环境经济政策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为了使外部费用内部化;
都允许经济人为了实现环境目标,通过费用效益的比较,选择一种最优方案。但两类政策手段的实施途径和效果是不同的,它主要表现在:
①庇古手段多依赖于政府掌握的信息以及环境管理;
科斯手段更多地依赖市场机制建立社会成本的环境经济政策来解决环境问题科。

②庇古手段需要政府实施收费或补贴,管理成本较大;
而科斯手段需要政府界定产权。在产权制度不健全,污染者数量比较多情况下,环境资源的产权界定比较困难,企业间交易成本比较大。这又使得科斯手段效率降低。

③实施庇古手段,除了使社会获得环境效益外,还可使政府获得经济收益。例如,在中国,排污收费一直是环保部门筹措资金的手段。科斯手段则一般只获得环境效益。

④庇古手段一般提供不了刺激,因为费率或税率一般是固定的,而且经常低于治理污染的边际成本。它对所有厂商的标准一样,这又造成厂商之间的不公平。而科斯手段一般能刺激厂商采取措施改进生产设备,减少排污。

⑤如果被税收保护的人企图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税负和税收,实施庇古税可能导致另外一些外部性。例如,有些人为获得赔偿,搬到排放烟雾的工厂附近居住,或在工厂周围开设洗衣店,人为造成排放烟雾的社会成本增加,因而带来排污税(费)的增加。

当MTC与MMC交于F点,对应的边际成本和污染企业数分别MC0和Q2。此时,两种手段都可以采用。

当Q<Q2时,MMC>MTC,应选择科斯手段。当Q>Q2 时,MTC>MMC,应选择庇古手段。但在G点以左,即在Q2<Q<Q4时,政府还可以继续选择庇古手段。

而在G点以右,即Q>Q4时,由于MMC急剧回升,所以应考虑采用命令控制型手段。

3、根据企业治污能力对排污交易权进行微观分析,绘图说明其意义 分析:情况一:排污权的市场价格是P′,由于P′高于B、C两企业将污染物排放量削减Q时的边际治理成本,因而B、C两企业都愿意多治理,少排污,从而出售一定数量的排污权。但P′相当于A企业将污染物排放量削减Q数量时的边际治理成本,对于A来说,既然现有的排污许可证只要求它削减Q数量的污染物排放量,而这一部分污染物的边际治理成本又低于P′,A企业就没有必要去购买更多的排污权。市场只有卖方没有买方,排污权交易无法进行。

情况二:排污权的市场价格是P〃,由于P〃低于A、B两企业将污染物排放量削减Q时的边际治理成本,因而A、B两企业都愿意购买一定数量的排污权。但P〃相当于C企业将污染物排放量削减Q数量时的边际治理成本,对于C企业来说,进一步削减自己的污染物排放量,并将效应的排污权以P〃的价格出售是得不偿失的,因而它不会出售排污权。市场只有买方没有卖方,排污权交易无法进行。

情况三:排污权的市场价格是P*,由于P*低于A、B两企业将污染物排放削减量分别从Q1、Q2进一步增加的边际治理成本,因而对于它们而言,将自己的污染排放削减量从Q减少到Q1、Q2并从市场上购买△1、△2数量的排污权是有利可图的;
对于 C企业,P*相当于它将污染物排放量削减 Q3数量时的边际治理成本,因而愿意出售△3数量的排污权。由于△1+△2=△3,排污权供求平衡,交易得以进行。

其他情况:排污权的市场价格位于P′、P*(或P*、P〃)之间,这是排污权交易市场最常见的情况,这时排污权的买方和卖方都存在,但排污权市场需求量△1+△2小于(大于)供给量△3,价格将下降(上升)直至达到 P*。

意义:排污交易权是在排污收费基础上对其进行的市场完善。只有在所有污染源的边际治理成本相等的情况下,减少指定排污量的社会总费用才会最小。使社会成本最小化;
有利于宏观调控;
给非排污者表达意见的机会;
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了企业投资污染控制设备的积极性;
更具有市场灵活性 。

五、案例分析(8分)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定 (试卷八)
一、概念题 ( 12分)
1、相对稀缺 2、有效率的污染水平 3、意愿调查评估法 4、真实储蓄 5、环境壁垒 6、科斯手段 二、判断题 ( 10 分)
1、一般恒定性资源来替代储存性资源成本低,外部性高,导致资源耗损,反之成本高,外部性低,资源耗损减缓。

2、采用高贴现率用于未来收益与成本比较,则应该采用影子价格的方式来反映资本的实际机会成本。

3、对每一个消费者来说,高效率的消费应使任何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相等且等于商品价格之比。

4、以开发土地所耗费的各项客观费用之和为主要依据,再加上一定的利润、利息、应缴纳的税金和土地增值收益来确定土地价格的方法是剩余法。

5、当政府对污染企业征收排污费时,厂商面临最优选择就是减产和投资安装处理污染物的设备。

三、简答 ( 40分)
1、简述GDP存在的缺陷。

2、简述水资源的价值组成 3.简述跨界污染的原因分析 4、简述水权交易方式 5、实施绿色消费的对策 6、简述生态补偿的两类机制 7、简述环境库茨涅茨曲线特征及原因 8、世界各国环境经济政策经常采用的经济手段 四、论述( 30 分)
一、举例简述影子价格法的不同理解 二、比较环境经济政策的庇古税和科斯手段并绘图说明 三、耗竭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途径 五、案例说明( 8 分)
我国已实施的禁用一次性塑料袋或即将实施的车用燃油税或以未来将可能实施的海水淡化为例,说明构建节约型社会的资源与环境政策的作用。

试卷八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概念题(12分)
1、当自然资源的总供给尚能满足需求,但分布不均衡会造成局部的需缺,这称为相对稀缺。

2、企业排放的污染物的水平达到环境容量时,边际治理成本等于边际损害成本,此时,社会总成本最小,资源实现有效率的配置,也叫最优污染水平。

3、当缺乏真实的市场数据时,通过公众调查,推导出人们对环境资源的假想变化的评价和防止环境恶化措施的支付愿望,从而间接地赋予环境资源以价值的方法,也称为假想评价法。

4、国民生产总值必须扣除商品和服务的消费,生产设备的折旧、自然资源的损耗和环境污染损失后的剩余部分,才能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基本的储蓄能力。按照世界银行国民经济绿色核算衡量财富的公式:
5、环境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中,以保护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人类健康为借口通过立法或制订严格的强制性技术法规,对国外商品及服务进行准入限制,以实现保护本国市场为目的贸易保护主义新措施。

6、在市场交易成本为零的条件下,资源与环境产品通过市场交易可以实现资源与环境产品的最优化配置的环境政策。由制度经济学家科斯提出。

二、判断题(10分)
1√ 2× 3√ 4× 5× 三、简答 (40 分)
1、简述GDP存在的缺陷 (1)不能完全体现经济总量的所有指标,如地下经济、非市场交易的物品与劳务,以及环境资源的价值等;

(2)不能反映除了收入以外的其他福利指标和幸福感,如闲暇、分配不公、社会文明等;

(3)GDP只考虑当代人的收益最大化,没有考虑长远的收益最大化(代际均衡),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4)没有考虑收入的区际差异和代际间的差异。

2、简述水资源的价值组成 水资源在考虑资源环境成本内在化和社会机会成本时,水价由以下 4 部分组成:
(1)水资源本身的价值,即未经人类劳动参与的、天然产生的价值 P1;

(2)基于人类劳动投入产生的新价值 P2;

(3)水资源外部性引起的外部成本 P3;

(4)多用途及稀缺性决定的社会机会成本 P4 水资源价格为 P,则有 P=P1+P2+P3+P4 3.简述跨界污染的原因分析 (1) 国际化污染的外部性 第一,由于政府的存在,国内外部性可以通过征收排污税等方法使外部成本内在化;

而跨界污染就因不存在超国家的政府能够具有完全的权利去内在化国际外部性,使国际化公共财产问题解决难度增大。

第二,由于他国原因而使得本国福利减少的问题,实践中很难得到处理与补充。可见,跨界污染代表了国家之间的一种负的外部性,它意味着一种资源配置的扭曲。

(2) 非合作博弈 在非合作博弈中,各个国家都在分别追求独自的利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上游国家不考虑对跨界传输的污染物的外部性。跨界污染使上游包括边际环境损害和边际消减成本的污染物的外部性转移到下游,下游的边际损失和边际消减成本都比不存在跨界污染前显著增加。

4、简述水权交易方式 水权交易的方式主要有四种:协议转让、拍卖转让和招标转让和水银行。

(1)协议转让是指交易双方经过协商,就水权交易的条件以及双方的权利义务达成一致的交易方式。

(2)拍卖转让是指以公开竞价形式由出价最高者获得水权的交易方式,显然这是一种对卖方有利的交易方式。

(3)招标转让是指通过招标、投标和定标的竞争程序买卖水权的交易方式。

(4)水银行是指水权可以被存取的银行。农民或其他水用户在不需要的时候把富余的水储存于银行,希望另外的人以一定价格租用它,以给储蓄者产生收益,储蓄者能在以后需要时可以取出。

5、实施绿色消费的对策 (1)对企业来而言,首先要进行产品的绿色设计,实施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研究表明:设计成本大概为产品总成本的10%,但它却决定了产品性能的70% ~80%。

(2)对政府而言,首先,对企业征收生态税。其次,政府要制定针对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政策。第三,大力推进政府绿色采购。

(3)对居民而言,树立节俭消费、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的意识、社会责任、行动从我做起和从小事做起。如垃圾分类,拒绝浪费。

6、简述生态补偿的两类机制 第一,政府补偿机制 (1).是进行财政转移支付。

(2.)是差异性的区域政策。

(3)是环境税费制度。

(4)是实施生态保护项目。

第二,市场补偿机制 (1)公共支付。公共支付的主要对象是对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的环境要素或者服务之类的纯公共物品的保护补偿,如生态公益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功能区的保护投入或者购买。

(2)一对一交易。一对一的交易典型情况是流域上下游之间,按照双方协议,由下游地区支付上游地区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投入,或者是买断上游地区的发展。

(3)市场贸易。市场贸易主要指配额交易,典型的情况是《京都议定书》确定的碳库交易模式。

(4)生态标记。生态标记主要指对生态环境友好型的产品进行标记,如生态食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的认证与销售。

7、简述环境库茨涅茨曲线特征与原因 库茨涅茨研究发现,随着人均收入的不断提高,人均污染物的排放水平的变化过程呈现又低到高再到高的过程。在转折点的区间的人均收入一般在3000-5000美元。污染呈现陡升缓降的形状。

其主要原因有:
(1)能力论 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都需要资金的投入,这就必须依靠经济实力的支撑。早期阶段,没有资金用以环境保护,使经济的迅速增长带来污染物的大量排放,环境质量恶化;
发展进入高级阶段,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可以拿出更多的收入来投入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环境质量好转。

(2)需求论 环境舒适的需求具有收入弹性,直到消费者的收入较高的水准时,对环境的需求才在其预算中占有一定地位;
同时随着人均收提高,环境意识在不断提高,因而对环境更加关注,愿意为获得高的环境质量支付更金钱。

(3)转移论 经济发展带来的经济结构变迁、城市化、技术进步等是环境质生相应变化的主要原因。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经济结构中污染行业减少转移到其他国家,城市化中后期,城市拥有较为完善和集中的污染控制措施拥有先进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都会使污染水平开始下降。

8、世界各国环境经济政策经常采用的经济手段 (1)明晰产权,包括所有权、使用权和开发权;

(2)建立市场,包括可交易的排污许可证,可交易的环境股票等;

(3)税收手段,包括污染税、产品税、出口税、进口税、税率差、资源税、免税等;

(4)收费制度,包括排污费、使用者费、资源(环境)补偿费等;

(5)罚款制度,包括违法罚款、违约罚款等;

(6)金融手段,包括软贷款、贴息贷款、优惠贷款、商业贷款、环境基金等;

(7)财政手段,包括财政拨款、赠款、部门基金、专项基金等;

(8)责任赔偿,包括法律责任赔偿、环境资源损害责任赔偿、保险赔偿等;

(9)证券与押金制度,包括环境行为证券、废物处理证券、押金、股票等。

四、论述( 30 分)
1、举例简述影子价格法的不同理解 (1)影子价格又称“计算价格”、“最优价格”、“预测价格”,在国民经济评价和项目评价中使用很多且难理解的概念。影子价格依据三种理论,一是资源最优配置理论;
二是机会成本和福利经济学理论;
三是总效益总费用理论。

(2)荷兰经济学家詹恩·丁伯定义为“劳动、资本和为获得稀缺资源而进口商品的合理评价”。联合国格定义为“一种投入(比如资本、劳动力和外汇)的机会成本或它的供应量减少一个单位给整个经济带来的损失” 。

(3)国家调控价格货物的影子价格 。

电价一般按完全成本和对当地经济边际贡献率定价分解定价。

水价按后备水源的边际成本分解定价,或按恢复水功能的成本计算,或按消费者支付意愿(一般消费者承受能力加政府补贴)计算。

土地的影子价格(亦即土地影子费用):应包括拟建项目占用土地而使国民经济为此而放弃的效益(即土地机会成本),以及国民经济为投资项目占用土地而新增加的资源消耗(如拆迁费用、剩余劳动力安置费等)。

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影子价格:按资源的机会成本计算。可再生自然资源影子价格按资源再生费用计算。影子价格本身就是机会成本法、边际收益法的综合。

2、比较环境经济政策的庇古税和科斯手段并绘图说明。

两类环境经济政策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为了使外部费用内部化;
都允许经济人为了实现环境目标,通过费用效益的比较,选择一种最优方案。

两类政策手段的实施途径和效果是不同的,它主要表现在:
①庇古手段多依赖于政府掌握的信息以及环境管理;
科斯手段更多地依赖市场机制建立社会成本的环境经济政策来解决环境问题。

②庇古手段需要政府实施收费或补贴,管理成本较大;
而科斯手段需要政府界定产权。在产权制度不健全,污染者数量比较多情况下,环境资源的产权界定比较困难,企业间交易成本比较大。这又使得科斯手段效率降低。

③实施庇古手段,除了使社会获得环境效益外,还可使政府获得经济收益。例如,在中国,排污收费一直是环保部门筹措资金的手段。科斯手段则一般只获得环境效益。

④庇古手段一般提供不了刺激,因为费率或税率一般是固定的,而且经常低于治理污染的边际成本。它对所有厂商的标准一样,这又造成厂商之间的不公平。而科斯手段一般能刺激厂商采取措施改进生产设备,减少排污。

当MTC与MMC交于F点,对应的边际成本和污染企业数分别MC0和Q2。此时,两种手段都可以采用。

当Q<Q2时,MMC>MTC,应选择科斯手段。当Q>Q2 时,MTC>MMC,应选择庇古手段。但在G点以左,即在Q2<Q<Q4时,政府还可以继续选择庇古手段。

而在G点以右,即Q>Q4时,由于MMC急剧回升,所以应考虑采用命令控制型手段。

3、耗竭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途径 (一)合理分配不同时期的资源使用量。耗竭性资源的最优利用就是节约当前的资源,以保存未来的存量。

(二) 可耗竭资源之间的替代。在一定条件下,边际开采成本低的可耗竭资源可以被边际开采成本高的可耗竭资源替代。

(三) 对耗竭性资源的垄断。垄断企业的比竞争企业更快地开发和浪费资源,还是更趋向于保护现有的资源?取决于垄断价格的收益与保护和开发资源的净收益:
(四)用可更新资源替代可耗竭资源。只要作为替代品的可更新资源更便宜,人们就会用它来代替可耗竭资源。

(五)技术进步对可耗竭资源的影响。技术进步使某一时期边际开采成本持续下降.技术进步可以延长了可耗竭资源被替代的时间。

(六)提高资源价格。资源边际价格≥ 失去的环境价值+边际开采成本+边际使用者成本。只考虑时间因素时,资源价值的增长率=贴现率(银行利率)
(七)提高利用率,提高可回收耗竭资源回收率,减少浪费。

(八)提高从国外进口的比重,增加外贸依存度,可以缓解国内的资源短缺。

五、案例分析(8分)
答案根据实际答题情况而定

推荐访问:
上一篇:优选防溺水安全教育心得
下一篇:2020年护理部干事工作总结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