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静脉输液排气方法的比较观察 静脉输液视频

来源:入团申请书 发布时间:2019-04-24 点击:

  [摘要]目的观察静脉输液中一次性的成功率。 方法将在病房输液的病人中抽取200例次,随机分为两组,100例次/组,甲组采用传统的排气方法,乙组采用改进的排气方法,并进行比较。 结果采用改进法排气,提高了静脉输液中排气的成功率。 结论改进的排气方法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静脉输液; 排气法; 对照研究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2-140-01
  
  由于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具有无菌、无毒、无致热源、使用方便的特点,已经普遍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但在操作过程中,常因排气不顺畅使输液器莫菲氏滴管下部管腔出现间断性细小气泡以及终端滤器中气泡残留,从而延长操作时间,出现药液浪费现象。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尝试了改进的排气方法,并与传统的排气法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5-10月在病房输液的病人中抽取200例次,随机分为甲乙两组,100例次/组。甲组采用传统排气法,乙组采用改进的排气法。两组均采用同一厂家同一型号的输液器(江苏盐城市输液器厂生产的拥康牌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带6号针),输液调节器处于打开状态,均输注生理盐水250ml+注射用头孢替唑1.0,由同一护士操作。
  1.2 方法传统排气法:将莫菲氏滴管倒置,使液面自然流入莫菲氏滴管(若液体流不出,挤压滴管),待液面达1/2~2/3处时,折叠滴管根部,迅速转正莫菲氏滴管,松开折叠处,同时上提莫菲氏滴管下端输液管,再慢慢放下,使液面缓慢下降,直至排尽导管和针头内空气。改进的排气法:应用无菌技术将输液器插入液体瓶内,挂在输液架上,同时在靠近莫菲氏滴管位置将莫菲氏滴管下端输液管向上反折在右手拇食指之间,并夹紧,左手拇食指挤捏莫菲氏滴管1~2次,使液面迅速达到1/2~2/3后,右手慢慢放松输液管折叠处,液体通过折叠部位后,迅速完全放开,液体迅速向下流动,在即将通过终端滤器时,将滤器出口向上90°角,与地面垂直,同时另一只手指弹滤器,弹尽滤器内的空气,直到排尽针头内空气。
  1.3 评定标准目测输液管内、终端滤器及管壁和头皮针管内无气泡为成功,有气泡为失败。分别测定两种排气方法所需的时间。结果由两名护士共同评定。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
  2 结果
  甲组成功率83%,乙组成功率97%,经x2检验P<0.05;甲组排气时间53.30s±13.40s,乙组排气时间19.60s±7.60s,经x2检验P<0.01。
  3 讨论
  传统的排气法排气时莫菲氏滴管内的气体压力与外界大气压压力平衡,仅靠输液瓶内的液体静压,使瓶内的液体自然流入滴管,所以流速很慢,滴管液面达标需花费较长时间。而改进的排气法,先折叠了靠近莫菲氏滴管下端的输液管,再挤捏莫菲氏滴管产生了负压,瓶内的液体快速流入滴管,液面达标仅需数秒,排气时间较传统排气法显著缩短(P<0.01)。传统排气法,将倒置的滴管转正的过程中由于水流冲击了滴管根部,受到阻力作用,使水流回旋产生气泡,此时再松开折叠处,可使气泡混入液体流入滴管下端输液管中,影响一次排气成功率。而改进的排气法,因滴管下端折叠呈直立状,挤捏滴管水流冲击液面产生的气泡待液面达标时已自动上浮,再慢慢松开折叠处,液体通过折叠部位后,气体就不易进入滴管下端输液管,与传统排气法相比提高了一次排气成功率(P<0.05)。传统排气法忽视了终端滤器内空气的存在,输液过程中,会有少量空气随着病人的翻身、输液管的移动和大气压力作用从滤器内进入体内,虽空气量少,损害较小,但会给病人造成心理压力,产生不信任感。而改进的排气法将滤器位置改变,并弹尽滤器内的空气再穿刺,减少了少量气泡进入体内给病人带来的心理负担。
  临床观察证明,采用改进的排气法,缩短了排气时间,提高了一次排气成功率,避免了药液的浪费,节约了护理人员的操作时间,避免病人因气泡进入体内而产生心理负担,提高了服务质量,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崔焱.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24.
  [2] 尤秀丽,席淑华.不同排气方法对输液导管内产生气泡的影响[J].上海护理,
  2007.7(2):47-48.
  [3] 张杰华.一次性输液器最佳排气方法的探讨[J].吉林医学,2006.27(2): 172.

推荐访问:两种 输液 排气 静脉
上一篇: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超声诊断及临床意义|瘢痕妊娠超声诊断标准
下一篇:语言丰富生活作文800【有知识丰富的父母比有钱更让人开心】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