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年心理问题与心理干预 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干预

来源:入团申请书 发布时间:2019-04-15 点击: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心理问题,并进行干预,使其消除心理障碍,以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方法 调查271例老年患者,采用问卷调查与心理干预相结合的方法 ,项目包括:①是否能正确对待老和死;②是否能经常参加社会活动;③是否能保证情绪稳定,适应能力强;④是否愿意多接触新鲜事物,努力阻止思想僵化;⑤是否具有较强的自信心。干预方法:支持性心理干预,松弛训练,心理护理性沟通。结果 被调查的老年患者大多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以缓解老年患者的心理压力,改善其不良的心理状态。结论 心理干预在帮助老年人进行调整心态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老年; 心理问题; 干预
  [中图分类号]R395.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7-100-01
  
  随着我国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人的寿命明显增加,老年化现象日益突出,随之而来的老年心理问题也日益增加,研究老年人心理,预防和减少老年人心理问题有积极的社会意义。笔者根据1年来在本院老年病治疗中心(有慢性疾病,生活能治理)271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效的干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8年l月至2009年12月因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慢性关节炎、骨质增生等住院患者,男199例,女72例,年龄65-95(平均78.3±0.9)岁。要求住院期间意识清楚,语言流利,接触尚好,初中以上文化,男女不限。
  设计表格:①是否能正确地对待老和死;②是否能经常参加社会活动;③是否能保证情绪稳定,适应能力强;④是否愿意多接触新鲜事物,努力阻止思想僵化;⑤是否具有较强的自信心5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71份,收回有效问卷268份,占调查人数98.8%,调查全部在本院老年病科进行调查,结果提示:80.5%老年患者存在着不同的心理问题。其中体现在:①不能正确地对待老和死占55%;②不能经常参加社会活动占25%;③情绪不稳定,适应能力减弱占56%;④不能多接触新鲜事物,思想僵化占42%;⑤无自信心占17%。
  1.2 干预方法
  1.2.1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学会难得糊涂,并且要加强与外界的接触,多出去走走,多与病友进行交流,多参加老年群体性活动,不要把自己禁锢在病区的房间内。工作人员同时与其一起探讨他们曾经对社会进步做出的贡献,了解其辉煌的过去,以示我们的尊重,增强病人的自信心[1]。
  1.2.2丰富自身精神内涵。工作人员应该帮助老年人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绘画、编织、唱OK等,既不浪费过多体力又能陶冶情操,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有益处。在日常生活的安排上,继续学习或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多参与医院内组织老年社交活动,适当运动,每天能参加集体老年操,一起散散步,唠唠嗑,对疾病的认识进行交流。
  1.2.3 加强与老年患者的沟通,与其他年龄阶段的人相比,老年人情绪的持续性较差,情绪变化多、波动大,情感依赖性增强,需要陪伴和倾听,容易显得固执[2]。工作人员在为老年人治疗和康复的过程中多和他们进行沟通,从中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在听老年患者叙说的时候要有耐心,对老人的行为和想法要多包容,经常给予鼓励和支持,使患者将内心苦闷倾诉出来,达到诱导发泄的作用。增加医患沟通,帮助患者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鼓励老年人对生活的信心。并提供各种相应指导,协助病人制定和实施具体的保健和康复方案。帮助病人充分认识自理的重要性,情绪控制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积极主动的参与并执行各种治疗、护理及康复活动。
  1.2.4解除患者孤独、失助心理。离休老年患者住院后医务人员与他们打招呼时,切忌直呼姓名或以床号代替姓名,应尊称他们过去的职务名称,以视尊重。与老年人谈话要耐心倾听。回答问题语速要慢,声音要大。还让他们适度宣泄和求助,让他们觉得自己有价值、有力量、很重要。这种方法能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并组织老年人参加各种喜闻乐见的活动,使老年人忘掉“老”字,发挥“银发力量”。老年患者住院期间需要得到家庭、朋友、同事、社会团体等的关心和理解。工作人员经常和家属沟通,鼓励家属亲友经常探视,给以情感的支持和照顾,寻求社会团体的援助等,以消除老年患者孤独失助的心理。
  2 结果
  干预后问卷调查结果如下:不能正确地对待老和死由55%下降到20%;不能经常参加社会活动由25%下降到5%;情绪不稳定,适应能力减弱由56%下降到17%;不能多接触新鲜事物,思想僵化由42%下降到23%;自信不足由17%降到了7%。总有效率达到 72%
  3 讨论
  住院老人一系列心理问题经干预后部分患者症状明显减轻或消除,有些患者症状并未得到改善,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黄昏心理 因为丧偶、子女离家工作、自身年老体弱或罹患疾病,感到生活失去乐趣,对未来丧失信心,甚至对生活前景感到悲观等,对任何人和事都怀有一种消极,否定的灰色心理。②自卑心理 由于退休后经济收入减少,社会地位下降,感到不再受人尊敬和重视,而产生失落感和自卑心理,可表现为发牢骚、埋怨,指责子女或过去的同事和下属,或是自暴自弃[3] ③无价值感 对退休后的无所事事不能适应,认为自己成了家庭和社会的累赘,失去存在的价值,对自己评价过低。
  ④不安全心理 有些老年人对外界社会反感,有偏见,从而封闭自己,很少与人效,同时,也产生孤独无助的感觉,变得恐惧外面的世界。⑤老年性精神障碍 有些老年人,长期缺少规律的生活,又很少参加群体活动,或是家庭中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不和,生活没有愉悦感,就可能诱发各种精神障碍,如神经衰弱、焦虑症、抑郁症、疑病症、恐惧症、强迫症、癔症等。总的看来,老年期的精神障碍发病率略高于其他年龄里。
  上述原因是一部分人老年人患者心理问题难以解决的直接因素,这些均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因此,密切观察老年患者住院病人的心理变化,及时针对性的给予心理干预,避免病情加重,减少恶性事件的发生,对促进老年患者躯体健康、康复具有十分必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洁.老年患者心理问题及护理措施[J].常州实用医学,2008,24(4):275-276.
  [2]吴凤兰.老年心理问题与老年抑郁症[J].中华医学与健康,2005,2(4):56-60.
  [3] 金凤吉.老年心理问题多[J].老年健康,2004,3:32-33.

推荐访问:浅谈 干预 心理问题 老年
上一篇:普贝生用于过期妊娠引产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欣普贝生引产
下一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状况分析:慢性肺阻塞能活多久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