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温病的传变规律 暑天话“暑病”

来源:思想汇报 发布时间:2019-04-07 点击:

  夏日感受暑热、暑湿之邪,有暑热见证者,称为“暑病”,清代吴鞠通将暑之偏于热者称为“暑温”。临床上根据感邪不同,有冒暑、暑温、暑湿、暑秽之不同。根据病理、临床症状的不同有伤暑、中暑、暑痫、暑风、暑瘵、暑厥之不同,虽然暑病有多种证型,但临床以中暑、疰夏、冒暑为多见。
  中暑是指夏季受高温致人体代谢失常的一类病证。根据感邪轻重,临床表现不同可分伤暑与中暑。伤暑是指暑热出现一系列病症较轻者。《医学心悟》:“伤暑者感之轻者也。”临床可见发热、汗多、头痛且晕、心烦、口渴气粗、苔黄、脉洪大而芤。治疗以清暑泄热,津气受伤可兼以益气生津,可选用王氏清暑益气汤(西洋参、石斛、麦冬、黄连、竹叶、荷梗、知母、甘草、粳米、西瓜翠衣)。中暑专指感受暑热之邪而出现的急重之证。《医学心悟》:“中暑者,感之重者也。”中暑者应急于开窍之剂,除可选用安宫牛黄丸、紫雪丹外,还可选用行军散、十滴水、辟瘟散、消暑丸等,窍开清醒后可用王氏清暑益气汤、清营汤等清热解暑,益气生津。
  疰夏是指对夏季炎热气候不适应的时令病,多由脾胃虚弱,或气阴不足,不耐暑热而致。临床可见低热少食,眩晕头痛,身倦脚软,心烦自汗,苔薄白,舌质红,脾胃虚弱则少食,气虚则身倦自汗,呵欠。阴不足则心烦头痛。治宜益气阴,解暑热,方用生脉散、白虎加人参汤、王氏清暑益气汤。
  冒暑是指夏季暑夹寒湿之邪,邪侵肌表肺卫的病证。多因夏日暑气当令,先受暑湿之邪,复因起居不慎,乘凉过度,致寒邪外侵,以致暑湿为寒邪所遏。类似于现代医学所说的“空调病”。临床可见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身形拘急(即指肢体牵引不适有紧缩感,屈伸不利之证,常见于四肢及腹部),心烦脘痞(即胃部胀满不舒服),苔腻脉濡。寒邪束表见恶寒、头痛无汗,身形拘急,暑湿内盛则脘痞,心烦苔腻。治疗以疏表散湿,涤暑化湿,方选新加香薷饮(香薷、银花、鲜扁豆花、厚朴、连翘)。
  发痧又称暑秽,是夏季感受暑湿秽浊之气而致猝然闷乱、烦躁的病证。临床可见头痛而胀,胸闷痞闷,烦躁呕恶、肤热有汗,甚则神昏耳聋。本证暑热重,苔多黄腻。湿浊重者,则舌苔白腻而口不渴,治疗以芳香辟秽、化湿涤浊为主。可选用通关散,吹鼻取嚏,并服玉枢丹、行军散、十滴水芳香涤浊,辟秽开窍。也可用刮痧。
  
  暑病的预防
  
  各种暑病的发生多见于体质虚弱、胃肠功能欠佳、饮食起居不慎者,中医辨证这类患者多属气虚,气阴不足。暑邪有耗津伤气的特点,气虚者感受暑邪则气更不足;暑邪易伤津液,阴虚汗出则津液更不足。脾胃气虚则湿邪内生,或加贪凉,过食生冷而致暑夹寒湿而致。因此暑病的预防应从下述几个方面加以注意:(1)应注意避免过度劳累,过劳伤气,易中暑、伤暑。(2)适当地辨证进补,一般人认为补在冬季,冬季以温补为主,夏季则可进行“清补”,主要以补气阴为主。这对增强体质,提高对高温耐受力,防止中暑有益。(3)起居应注意不可贪凉,空调应调节到适当的温度,防止暑邪夹寒而致冒暑诸症。(4)应多饮水,补充汗出而导致的津液不足,适当选择一些具有解暑作用的食物,如绿豆汤、百合汤、冬瓜汤、西瓜等。如不适症状明显,可用中药调理。
  (作者每周四下午在上海市青海路44号岳阳医院名医特诊部有专家门诊)

推荐访问:暑天
上一篇:“补药无害”是真的吗_男人真正需要的补药是这九种
下一篇:【如何发现隐匿性卵巢功能衰退】 卵巢功能衰退的表现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