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起补牙等:补牙

来源:日记大全 发布时间:2019-05-24 点击:

  现代人越来越注重拥有一口健康漂亮的牙齿。如今在我们身边,补牙、镶牙的诊所越来越多。但其中所存在的鱼龙混杂现象,应当引起人们足够的警惕。   医学专家提醒,如果补牙不当,那就有可能埋下引发“口腔癌”的导火索。
  
  病例一
  外来民工小林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得口腔癌。医生在确诊后为其分析病因时了解到,前两年小林因暴食冷饮引发牙疼,由于想节约开销,他找到郊区马路边穿白大褂的游医进行了“无痛补牙”。不久前,小林的牙疼复发并引起高烧,家人苦劝他去正规医院就诊。一查,听到的是一个令所有人心痛的结果:口腔癌。
  释疑创伤性溃疡是口腔癌的“罪魁”。口腔癌是发生于口腔黏膜组织的恶性肿瘤,是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医学专家认为,不被人们认识的口腔健康盲区往往会成为诱发口腔癌的高危因素,比如佩戴不合适的假牙托以致口腔软组织长期受损,比如补牙中出现边缘不整齐,补好的牙齿如利刃般天天摩擦口腔里的黏膜,由此引发的创伤性口腔溃疡,长此以往很有可能演变成癌。
  
  病例二
  王老伯常感叹:小时候没有注意保护牙齿,成年后被牙病折腾得够呛。他的下排牙齿中有两颗进行过“大修”,上排牙齿中有三颗被拔掉并安装了假牙。前一阵子,当王老伯牙疼难熬再次走进医院时,医生给他的初步诊断犹如一颗惊雷:口腔黏膜癌。
  释疑伪材劣技害人匪浅。在给患者装假牙或者补牙的过程中,医生的技术水平非常关键。如果医生的技术水平有问题,患者的病牙就会“越治越病”,最常见的就是修复体边缘不整齐,而有的医生把烤瓷金属的一头磨得很锋利,放在患者嘴巴里如利刃般天天摩擦其口腔黏膜,日子一长,口腔黏膜怎能不发生溃疡呢?此外,有的医生给患者装的牙齿修复体与嘴巴“不咬弦”,天天在口腔里折腾,时间长了也会导致口腔黏膜溃疡。
  牙齿修复体有很多种,例如固定桥、全冠修复、活动义齿等。“马路医生”在补牙、镶牙时,采用的材料往往是伪劣产品,使用后会出现感染、疼痛等并发症,长期刺激容易诱发口腔疾病甚至癌症。
  哪怕修复体安装稳妥,如果使用者不注意口腔卫生,也可能引发口腔疾病甚至癌症。随着年龄的增大,人体自身免疫力的逐步下降,老年人佩戴不良修复体后更容易引发口腔疾病。
  对策:及时消除口腔隐患
  口腔科专家指出,牙齿折裂留下的残冠,牙齿磨耗之后形成的尖锐边缘,以及做工粗糙的假牙等隐患,都可能引起创伤性溃疡。对于这种溃疡,只要尽早发现致病因素,及时采取诸如拔除残根残冠、磨改尖锐边缘、重新镶牙等措施,就会很快愈合。但是,如果发现过迟,措施不力,创伤性口腔溃疡就可能癌变。
  患者如经一段时间治疗后仍未愈合,口腔溃疡底部及边缘出现变硬情况,那就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必要时作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再予以相应的治疗。
  提醒:盐了牙,要经常自检
  有过镶牙、补牙等经历的人,最好经常自我检查口腔,看看是否有症状。如果发现以下现象,就需要马上求医,因为这些很可能是早期口腔癌的表现:
  1.口腔颔面部出现新生物,表面颗粒状,菜花样或早期出现溃烂、疼痛等症状;2.舌、颊等部位出现不明原因的疼痛、麻木;3.口腔或颊部的溃疡两周后仍未愈合者;4.不能解释的口腔黏膜白色或红色斑块;5.牙齿不明原因的疼痛,迅速松动、脱落等。
  文文摘自《解放日报》
  
  逼好的病
  
  看过美国电影《舞台生涯》的读者可能都记得影片中有这样一段情节,女舞蹈演员特莱萨在临演出前突然双下肢瘫痪,说什么也动弹不了,大幕已经拉开,这时导演突然使劲儿打了她一记耳光并大声呵斥,她一下子又恢复了常态。
  在我国古代医书《医部全录》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明朝年间,某地一个姑娘得了一种怪病,打哈欠后两上肢伸展再也放不下来,家人只好请来郎中诊治。只见郎中看着病人说:治这个病必须用艾叶灸肚脐下的丹田穴。说着就突然动手去解姑娘的裙带,那姑娘羞得忙用双手来护,不知不觉中两个上肢都放下来了。
  在沙特阿拉伯的塔伊夫城有一位25岁的姑娘,不明原因地“哑”了20年,多方医治无效。这天媒人领进家来一个比她大25岁的老头儿,见面之后,姑娘的父亲威逼她嫁给他,一急之下,姑娘讲出了20年来的第一句话:“我宁死也不嫁给他!”
  以上5位病人的瘫痪完全是一种心理因素造成的,称为“癔瘫”,是癔病的一种。从生理角度讲,是大脑神经中枢的某一部分受到不明原因的抑制或干扰,导致躯体的相关症状。心病尚需心药医,医生应该首先使患者处于一种特定的环境气氛和情感背景中,然后突然给病人一个强烈的刺激,使病人的大脑神经中枢内出现一个新的强兴奋点,原来占上风的致病精神因素就会解除,异常症状也会随之消失。
  摘自《当代健康报》
  
  药物过敏了怎么办
  
  药物过敏,是患者在用药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药物过敏致人死亡的事件屡见不鲜,即使不致命,过敏引起的发痒、皮疹等问题也让人不胜其烦。
  生活实例:半个月前,老马出现了关节痛,医生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给他开了别嘌呤醇,让他每天3次,每次2片服用。可是服用1天后,老马的皮肤上就出现了皮疹,2-3日后全身出现紫红色斑,而且斑疹逐渐增多扩大,融合成棕红色的一大片,还出现松弛性大疱,可谓体无完肤。
  生病了,就会用药,大家在关心药物疗效的同时,也会担心自己是否会发生药物过敏。那么,一旦发生药物过敏,应该如何处理,有没有好的预防办法呢?
  
  发生药物过敏及时处理
  处理药物过敏,首先要认识它的一些表现。轻度药物过敏会出现皮肤潮红、发痒、心悸、呼吸困难等现象,严重者可出现休克,甚至死亡。如果服药后出现不适,先应从它的说明书中查找蛛丝马迹。要是用药后出现的症状在说明书“不良反应”一栏已有明确注释,则发生该药物过敏反应的可能性较大。
  另外,还可以根据用药后的时间关系进行推断。有的过敏症状在用药后的数秒或数分钟内就会发生,如胸闷、心跳加速、脸色苍白、脉弱、血压下降等,需立即抢救;有的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发生,如发热、固定性红斑、水疱、恶心、呕吐或腹痛等;有的1-2周后发生多形红斑、剥脱性皮炎或水肿;有的甚至在停药后较长时间发生耳聋、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一旦发生过敏反应,要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尽快去医院及时诊治。若过敏反应轻微,家中又备有抗过敏药物(如开瑞坦、扑尔敏、西替利嗪等),可按说明书指示的用法立即 使用。如果患者出现气短、面色苍白、手足冰凉、血压下降等表现,应立即送医院。在去医院之前,要迅速设法让患者就地平躺,让头偏向一侧,解开衣扣,确保呼吸通畅,若能采取一些简单的急救措施,如清除口鼻内分泌物、吸氧,则更利于缓解病情。
  
  药物过敏预防5要点
  (1) 提高和增强对药物过敏反应的警觉和意识。当使用某种药物后,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烧、皮疹,或突然发生胸闷、心慌、头晕、出冷汗、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警惕是否药物过敏所致,切莫错失治疗时机。这一点,有过敏体质或遗传特质的人尤其应该注意。
  (2) 若曾对某种药物过敏,应将药名记录下来,每次就诊时都主动将其告知医生,以免再次误用。
  (3) 户外工作者,应避免使用有光敏反应的药物,如沙星类药物(如氟哌酸)、灰黄霉素、奎尼丁、补骨脂等。
  (4) 某些药物,如青霉素,需做皮试或其他测试,以明确是否存在药物过敏。使用此类药物,切不可嫌麻烦,不经测试就直接使用。即使通过测试,可以使用,也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其特点和不良反应情况,使用中注意观察可疑反应。
  (5) 不要抱着侥幸心理再次使用过敏药物。患者已对某药过敏时,该致敏性可能持续很久,甚至伴随终生;若不慎再次用药,可使以往的症状重现甚至更严重,使用次数越多,可能反应越重。
  
  链接
  
  可引发药物过敏的常见药物
  抗菌消炎药如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类等;解热镇痛类如阿司匹林、氨基比林等;镇静催眠药与抗癫痫药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等;血清制品及疫苗如狂犬病疫苗等;中药如板蓝根、丹参、益母草、青蒿,以及六神丸、六味地黄丸等。
  
  药物过敏≠药物毒副作用
  药物的毒副作用可通过减少用量而减轻,但药物过敏反应与用量之间并没有平行的直接关系,有时极微小的用量即会引起强烈反应。如一位儿科女医生,就是闻到青霉素的气味而引发过敏性休克,并最终导致死亡。
  所以,对曾引起过敏的药物,应绝对禁止再使用。
  
  过敏后加强观察、多饭水
  药物过敏的表现形形色色,不但会发生药疹,出现白细胞减少、哮喘、毛发脱落、紫癜等症状,还会损害肝脏、肾脏、大脑,特别是过敏性休克常会直接危及生命,应严加防范。
  发生过敏停止用药只是首要措施,同时还应加强观察,根据病情进行对症治疗。患者应多饮水,有利于患者从小便迅速排出残存药物。必要时还需要大量输液,以加速药物排出。
  文/李中东
  摘自《家庭医药》《大众健康》

推荐访问:补牙
上一篇:[走进《西游记》中的女儿国]女儿国国王
下一篇:性工具带来的困惑|非常抱歉给你带来困惑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