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认识中的几个误区及中医药治疗的特色】人有几个肾脏

来源:高中作文 发布时间:2019-08-19 点击:

  慢性肾脏病在全球范围的发病率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已经成为继心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之后的又一个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在许多情况下,早期查明和早期治疗肾脏疾病有助于避免更加严重的肾脏损害和其他的并发症。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肾脏病方面有很多特色之处。今天向大家介绍一些有关肾脏病及中医药治疗方面的知识。
  
  肾虚就是得了肾脏病吗
  有些朋友听医生说自己“肾虚”,就误认为是得了肾脏病,忧心忡忡,其实肾虚与肾脏病并非一回事。中医所指的肾和现代医学的肾脏概念有所不同。现代医学的肾是就解剖实体及其生理功能而言:两个肾脏呈蚕豆形,位于腰部脊柱两侧,腹膜后方。肾脏主要具有排泄代谢产物,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内分泌的功能。而中医学中的肾是就人体五脏六腑整体功能系统而言,肾为生命的原动力,水火之宅,内寓真阴真阳,又有称其为“命门”之说。具体来讲,肾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藏精,主生殖和生长发育。肾主水,司开阖,肾对于津液的输布和排泄有重要作用;肾主纳气,对人体的呼吸运动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肾对骨骼、智力、头发、生殖、大小便、耳及听力、唾液、血液等有重要的影响。其综合能力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内分泌、泌尿、生殖、呼吸、神经、血管、消化和免疫等多方面的作用。所以说:中医的“肾”并不等于西医的肾脏。
  也有一些人认为肾脏病都是肾虚。其实,中医的肾虚可能是疾病所致,也可能是衰老的结果,是人体内脏功能失调的一个概念,而不一定是指人体肾脏功能及组织结构上有了什么病变。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与膀胱互为表里,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开窍于耳及二阴,肾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当脏腑之精充盛时,除供应本身生理活动所需外,其剩余部分则储藏于肾,以备不时之需。当五脏六腑需要时,肾再把所藏的精气重新供给它们。故肾精的盛衰,对各脏腑的功能都有影响,五脏六腑均需肾精的滋养,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力量源泉。肾的作用可分为肾阴、肾阳两个方面,肾阴与肾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维持人体的动态平衡。当这一平衡遭到破坏后,就会出现肾阴、肾阳偏衰或偏盛的病理变化。当人体先天不足,体质虚弱,或年纪增大,久病和病后失于调养,人体的精气自然也就不足了,就会出现许多相应的症候群,中医称之为肾虚。肾虚是中医辨证的一个类型,很多疾病的不同阶段均可出现肾虚的表现,如神经衰弱、高血压、肺结核、糖尿病等都可见肾阴虚;而结肠炎、肠结核、慢性前列腺炎和甲状腺机能亢进等都可见肾阳虚。
  因此,肾虚并不等于肾脏有病。反过来说,即使得了肾脏病也不一定就是肾虚。
  不论是中医讲的肾虚还是西医所说的肾脏病,用中医药治疗都是很有特色的。
  中医将肾虚分为肾阳虚、肾阴虚、肾气虚和肾精虚,不能一概而论。肾阳虚以面色淡白,腰膝酸软,阳痿,头昏耳鸣,尿频舌淡为主要表现。肾阴虚的症状有腰膝酸软,头眩晕,耳聋耳鸣,盗汗遗精或口燥咽干等。肾气虚以面色淡白,腰膝酸软,听力减退,小便频频而清、甚至不禁,滑精早泄,尿后余沥及舌淡苔薄白等为特点。肾精虚的主要表现为小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智力低下,动作迟钝,囟门迟闭,骨骼萎软,男性精少不育,女子经闭不孕,性功能减退,早衰,发脱齿摇,耳鸣耳聋,健忘恍惚,动作缓慢,足痿无力和精神呆滞等。
  根据上述症状的不同,所需选用的调补药则有明显的区别。肾阴虚可用六味地黄丸或左归丸;肾阳虚应用金匮肾气丸或右归丸;肾气虚用大补元煎或秘精丸;肾精虚选用金锁固精丸。但不管是哪种情况,都应该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治,遵照医生的处方服药,不可盲目乱用药物。
  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肾脏病方面有很好的疗效,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尤其在消除血尿、蛋白尿和保护肾功能方面效果显著。另外,在某些已经服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等西药治疗的患者身上,加用中药也可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
  众所周知,水肿是肾脏疾病的主要症状,那么只要有水肿一定都是肾脏病吗?怎样才能判断自己确实存在水肿了呢?以下几点可以帮助我们加以识别。
  1. 体重在短时间内明显增加。
  2. 平时容易戴上、摘下的戒指现在变得发紧。
  3. 拿东西时手指变得不容易弯曲。
  4. 脚上袜子松紧口痕迹变得明显。
  5. 原来的鞋现在穿起来感觉发紧。
  导致水肿的原因很多,除肾脏病外,还有哪些情况可以出现水肿呢?
  1. 静脉曲张、蜂窝组织炎、静脉栓塞、淋巴回流受阻等疾病可出现局部水肿。
  2. 除肾脏疾病外,下列疾病也可出现全身性水肿:
  (1)肝脏疾病:以腹水为主,也可首先出现足踝部水肿,逐渐向上蔓延,但头面部及四肢常无水肿,常伴有慢性肝病史。
  (2)心脏疾病:有心脏病史,在水肿出现前多已有走路或上楼梯时感觉胸闷气急以及夜间无法平卧等心功能不全表现。
  (3)内分泌紊乱:甲状腺功能异常、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和库欣综合征等内分泌性疾病都可引发水肿。
  (4)药物原因:激素类药物和部分降压药(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均可引起水肿。
  (5)营养不良:蛋白质丢失性胃肠道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和蛋白质摄入减少等也可导致水肿。
  (6)特发性水肿:成年女性多见,可能与内分泌紊乱、月经周期、精神变化及长期处于站姿等有关。
  所以说:水肿不一定都是肾脏病的表现,也可能由其他很多疾病引起。
  那么,肾脏病水肿有哪些特点呢:
  第一,肾性水肿多从眼睑、颜面等组织疏松处开始并遍及全身。第二,肾性水肿与体位有一定关系,以体位最低处为甚,如站立位多以双下肢水肿为主;卧床者下肢水肿可不明显,而以面部和腰骶部水肿为主。第三,水肿明显时指压呈可凹性,多伴有肾脏病其他表现,如蛋白尿、血尿和高血压等。
  
  中医药在治疗水肿方面的特色
  中医药在水肿的治疗方面也显示了良好的疗效,临床中根据患者不同的症状将其分为阴水和阳水两大类。其基本病机为肺失通调, 脾失转输,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病位涉及肺、脾、 肾三脏。主要病理因素为风邪、水湿、疮毒和瘀血。治疗的基本原则是发汗、利尿和泻下逐水。具体应用要视阴阳虚实不同而异:阳水以祛邪为主,发汗、利水或攻逐,同时配合清热解毒、理气化湿等方法;阴水以扶正为主,健脾温肾,同时配以利水、养阴、活血和祛瘀等方法。虚实夹杂者, 则当兼顾,或先攻后补,或攻补兼施。
  水肿患者在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避免风邪外袭。外感风邪是水肿发生与复发的重要因素, 为防止风邪外袭, 病人应注意保暖; 感冒流行季节, 外出戴口罩, 避免去公共场所; 居室宜通风, 经常用食醋熏蒸, 或用艾叶、消毒香焚点, 进行空气消毒。长期水肿病人卫表多虚, 应适当锻炼身体, 提高肌体抗病能力。
  二、防止水湿外侵。生活环境潮湿者,宜迁居干燥处,平时应避免冒雨涉水,或湿衣久穿不脱,以免湿邪外侵,造成水肿发生。
  三、注意调摄饮食。水肿病人应限盐,轻者予低盐饮食(每日食盐量 3~4 克 ),肿退之后, 亦应注意饮食不可过咸。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 忌食辛辣肥甘之品。
  四、保持皮肤清洁, 避免挠抓溃烂。水肿病人水液潴留肌肤, 皮肤紧绷, 容易破损。此外, 有的水肿病人长期服用激素, 皮肤容易生长痤疮, 故在洗澡时避免挠抓肌肤致皮肤感染。长期卧床者,应在皮肤表面涂抹滑石粉, 经常保持干燥, 并定时翻身, 以免褥疮发生, 加重水肿的病情。
  五、每日记录水液的出入量并测量体重, 以了解水肿的进退消长。
  六、坚持治疗,定期随访。水肿患者若已治愈, 仍应长期随访, 定期复查。若脏气已伤,未能治愈,必须长期治疗,以延缓病情进展。
  七、劳逸结合, 节制房事,调畅情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努力做到以上几点,病情一定会得到控制。

推荐访问:几个 中医药 误区 特色
上一篇:【肝炎与妊娠】妊娠肝炎
下一篇:就医需懂法(49)_知法懂法守法手抄报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