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重点物流项目建设规划研究】安徽会重点发展芜湖吗

来源:小学作文 发布时间:2020-04-03 点击:

  

 芜湖市重点物流项目建设规划研究

 (征求意见稿)

 北京交通大学课题组

 2004.3

 前

 言

 《芜湖市重点物流项目建设规划研究》项目,是受芜湖市计划委员会委托,于2003年9月立项的研究项目,历经半年多的时间完成。该项目是北方交通大学2001年完成的“安徽省以芜湖市为中心的现代物流体系规划”的后续研究项目,目的是在进一步明确芜湖市发展现代物流总体框架的基础上,对芜湖市的重点物流项目进行规划,为今后芜湖市招商引资、项目立项审批和项目建设等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在项目调研和研究过程中,得到芜湖市计划委员会、规划局和有关区县、企业领导的大力协助与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该项目由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物流研究所鞠颂东教授主持完成。本项目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

 一是芜湖市物流发展总体框架,主要撰写人:田源副教授、李伊松副教授、张文杰教授;

 二是芜湖市重点物流项目总体布局及建设规划,主要撰写人:徐杰副教授、汝宜红教授、鞠颂东教授;

 三是芜湖市重点物流项目建设的相关建议,主要撰写人:周建勤讲师。

 课题组的其他研究成员有:硕士生张娜、张小燕等。

 最后,研究报告在鞠颂东教授审阅的基础上汇总而成。

  目

 录

 前

 言 2

 1 芜湖市物流发展总体框架 6

 1.1 国内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6

 1.1.1 国内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6

 1.1.2 国内各主要城市物流规划的借鉴 9

 1.2 芜湖市发展现代物流的环境与区位优势分析 11

 1.2.1芜湖市发展现代物流的外部环境 11

 1.2.2 芜湖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14

 1.2.3 芜湖市发展现代物流的区位优势 18

 1.3 芜湖市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20

 1.3.1 社会物流量现状 20

 1.3.2 物流需求现状及预测分析 21

 1.3.3芜湖市物流供给状况 25

 1.3.4 物流技术保障体系现状 27

 1.3.5 物流业政策保障体系现状 28

 1.3.6芜湖市物流发展状况小结 30

 1.4芜湖市物流发展战略目标和总体框架 30

 2.芜湖市重点物流项目总体布局规划 32

 2.1芜湖市重点物流项目布局规划的说明 32

 2.1.1规划的指导思想 32

 2.1.2规划的范围; 32

 2.1.3规划的依据; 32

 2.1.4规划期限的确定 33

 2.2芜湖市重点物流项目总体布局规划 33

 2.2.1总体布局规划的原则 33

 2.2.2总体布局规划的方案 34

 2.2.3对芜湖市重点物流项目布局体系的说明 35

 2.3芜湖市规划的各重点物流项目的系统性关系 37

 3.芜湖市重点物流项目建设规划 39

 3.1朱家桥物流中心项目 39

 3.1.1项目的名称 39

 3.1.2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分析 39

 3.1.3市场需求分析 40

 3.1.4项目建设的要求、水平和功能定位 42

 3.1.5物流服务对象 43

 3.1.6物流中心选址和建设条件 44

 3.1.7建设规模和硬件设施建设内容 44

 3.1.8结论和建议 45

 3.2裕溪口煤炭配送中心项目 46

 3.2.1项目的名称 46

 3.2.2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分析 46

 3.2.3市场需求分析 48

 3.2.4项目建设的要求、水平和功能定位 49

 3.2.5物流服务对象分析 50

 3.2.6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 50

 3.2.7建设规模和硬件设施建设内容 51

 3.2.8结论和建议 52

 3.3西江汽车物流中心项目 52

 3.3.1项目的名称 52

 3.3.2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分析 52

 3.3.3市场需求分析 55

 3.3.4项目建设的要求、水平和功能定位 56

 3.3.5物流服务对象分析 57

 3.3.6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 57

 3.3.7建设规模和硬件设施建设内容 57

 3.3.8结论和建议 58

 3.4芜湖长江物流中心项目 58

 3.4.1项目名称 58

 3.4.2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 58

 3.4.3市场需求分析 60

 3.4.4项目建设的要求、水平及功能定位 61

 3.4.5物流服务的对象、服务内容 62

 3.4.6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 62

 3.4.7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 62

 3.4.8结论与建议 63

 3.5芜湖绿色农业物流中心项目 64

 3.5.1项目名称 64

 3.5.2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 64

 3.5.3市场需求分析 65

 3.5.4项目建设的要求、水平及功能定位 66

 3.5.5物流服务的对象和服务内容分析 67

 3.5.6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 68

 3.5.7建设规模及硬件设施建设内容 69

 3.5.8结论与建议 70

 3.6对非洲出口商品配送中心项目建设规划 70

 3.6.1项目名称 70

 3.6.2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 70

 3.6.3市场需求分析 71

 3.6.4项目建设的要求、水平及功能定位 71

 3.6.5物流服务的对象、服务内容 72

 3.6.6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 72

 3.6.7建设规模及内容 73

 3.6.8结论与建议 74

 3.7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物流中心项目 74

 3.7.1 项目的名称 74

 3.7.2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分析 74

 3.7.3市场需求分析 75

 3.7.4项目建设的要求、水平和功能定位 76

 3.7.5物流服务对象分析 77

 3.7.6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 77

 3.7.7建设规模和硬件设施建设内容 78

 3.7.8结论和建议 79

 4.芜湖市重点物流项目建设的相关建议 80

 4.1重点物流项目的建设与管理 80

 4.1.1 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问题 80

 4.1.2 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问题 80

 4.1.3 物流项目建设的融资问题 81

 4.1.4 物流项目的运营与管理 82

 4.2芜湖市重点物流项目建设的相关政策建议 83

 4.2.1

 统一规划,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83

 4.2.2

 建立市场准入制度 83

 4.2.3

 建立管理部门间的协调机制 84

 4.2.4

 执法部门统一尺度,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85

 4.2.5

 培育和扶植龙头企业 85

 4.2.6

 推动重点物流项目的建设 85

 4.2.7

 简化手续,提高通关效率 86

 4.3芜湖市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86

 附图: 89

 芜湖市物流项目布局图 89

 芜湖市物流项目布局关系图 89

 物流项目交通状况示意图 89

  1 芜湖市物流发展总体框架

 1.1 国内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1.1.1 国内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组织方式,通过对资源的优化整合,更科学、更合理、更集约地衔接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的循环过程,加快经济运行节奏和效率,节约成本,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经济增长的质量。从社会角度讲,现代物流本身具有的特征,可以促进传统“大而全”、“小而全”的物流经营组织形式的调整,促进企业物流活动的社会化与专业化水平提升,从而大大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改善整体投资环境,提升地区竞争优势;从企业角度讲,物流是继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可挖掘的重要潜力。

 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物流业而言,中国的物流业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其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1)企业物流仍然是全社会物流活动的重点,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已初露端倪

 近年来,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企业对物流领域中存在的“第三利润源泉”开始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优化企业内部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成为目前多数国内企业最为强烈的愿望和要求。与此同时,专业化的物流服务需求已经出现且发展势头极为迅速。其一是跨国公司在中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销售分拨活动以及采购活动过程中,对高效率、专业化物流服务的巨大需求,这是带动我国物流业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市场基础。其二是国内优势企业对专业化物流服务的需求。其三是在一些新兴的经济领域中,如私营企业、服务行业以及电子商务领域等,也产生和存在着一定规模的物流服务需求。

  (2)专业化物流企业开始涌现,多样化物流服务有一定程度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经济中出现的许多物流企业,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国际物流企业,这些国际物流企业一方面为其原有的客户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延伸物流服务,另一方面针对中国市场正在生成和发展的专业化物流服务需求提供服务。二是由传统运输、储运及批发贸易企业转变形成的物流企业。它们依托原有的物流业务基础和在客户、设施、经营网络等方面的优势,通过不断拓展和延伸其物流服务,逐步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三是新兴的专业化物流企业,它们依靠灵活的竞争策略和对专业化物流的认识,在市场竞争中发展较快,成为我国物流业发展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力量。

  (3)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发展初具规模

 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在交通运输、仓储设施、信息通讯、货物包装与搬运等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物流业的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在交通运输方面,我国目前已经建成了由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5个部分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运输线路和场站建设方面以及运输车辆及装备方面有较大的发展。在仓储设施方面,我国的仓库等设施数量较大,虽然总体水平不高,但是也拥有一批比较先进的仓库。在信息通讯方面,目前我国已拥有电信网络干线光缆超过30万公里,并已基本形成以光缆为主体,以数字微波和卫星通讯为辅助手段的大容量数字干线传输网络。在包装与搬运设施方面,现代包装技术和机械化、自动化货物搬运技术在我国已有比较广泛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物流活动中的货物运输的散乱状况和人背肩扛的手工搬运方式。

  (4)物流业的发展正在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目前北京、天津、安徽、山东、上海及深圳、广州、石家庄、芜湖等地政府极为重视本地区物流业发展,并已研究和制定地区物流发展的规划和有关促进政策。其中,深圳市已明确将物流业作为支持深圳市二十一世纪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并制定了物流业发展的策略;北京市就物流业发展所需要的物流设施系统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和规划;天津市也根据其城市功能定位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研究制定了天津现代物流发展纲要。芜湖市在安徽省的物流中心地位,在《安徽省以芜湖为中心的物流发展规划》中也体现得非常明显的。

 尽管如此,我国的物流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认识这些问题对我国物流业的健康发展事关重大。

 (1)物流业发展仍然面临着较大的市场需求约束

  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相当多企业仍然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组织方式,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过程中的一系列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成。据调查,生产企业原材料物流的执行主体主要是供货方,占71%;第三方占21%。成品销售物流中,43%的执行主体是公司,21%是第三方,36%是采用两种形式。商业企业物流执行主体74%为供货方,13%的企业由第三方执行,公司自主的比例为13%。 《中国物流市场第三次调查报告》,中国仓储协会

 与此同时,多数企业内部各种物流设施的保有率都比较高,并成为企业经营资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以自我服务为主的物流模式在限制工商企业核心业务发展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和延迟了工商企业对高效率、专业化、社会化物流服务需求的产生和发展,这也是当前制约中国物流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

  (2)专业化物流服务的方式还很有限,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尽管中国已出现了一些专业化物流企业,但物流服务水平和效率还比较低,主要表现在:第一,服务方式和手段比较原始和单一。目前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只能简单地提供运输(送货)和仓储服务,而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物流增值服务方面,尤其在物流方案设计以及全程物流服务等更高层次的物流服务方面还没有全面展开。第二,物流企业组织规模较小,缺乏竞争实力。目前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包括传统的运输和仓储等流通企业和新型的专业化物流企业,规模和实力都还比较小,网络化的经营组织尚未形成。第三,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物流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多数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缺乏必要的服务规范和内部管理规程,经营管理粗放,很难提供规范化的物流服务,服务质量较低。

 (3)低水平的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严重影响着物流效率的提高

 虽然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已有较大的发展和改善,但与我国经济以及物流业的发展要求相比,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物流效率的提高,不利于物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主要表现是:第一,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总体规模仍然偏小,按国土面积和人口数量计算的运输网络密度,远远落后于欧美等经济发达国家邓志高: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现状分析——《可持续发展与我国交通运输的发展研究》系列报告之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1999年第144期

 。第二,现代化物流集散和储运设施较少,发展水平低。长期以来,我国在交通枢纽、公共储运设施、各种现代化物流中心等物流集散设施建设方面明显滞后,各种工商企业内部仓储设施也难以构成企业投资发展的重点。第三,各种物流设施及装备的技术水平较低,物流作业效率不高。第四,设施结构不尽合理,不能充分发挥现有物流设施的效率。第五,物流设施和装备的标准化程度较低。第六,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低。

 (4)物流业发展面临着较大的制度约束

 物流业的发展不仅仅要有充分的市场需求基础、活跃的市场主体以及完善的物流设施,更为重要的是要有适应物流业发展的制度环境,以保证市场机制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并使各种物流活动规范有序地进行,促进物流业健康有序发展。

 目前国内的物流业在多头管理的体制下,受部门、地方利益牵制,现行政策法规数量虽多,但相互之间有矛盾且难以协调一致。如在价格政策方面,以多式联运的价格和收费政策为例,集装箱运输采取的是新线新价、优质优价的价格政策,而件杂散货运输还采用国家定价方式,故集装箱运输价格有时明显高于件杂散货的运价。如20英尺集装箱铁路运价比铁路整车运输价格高70%左右,非常不利于集装箱运输这种先进运输方式的发展,也直接影响了以多式联运为基础的各种物流服务的发展。在税收政策上也存在不利于物流企业发展的因素,如运输企业从事运输服务的营业税为3%,而物流企业或仓储、批发等企业在转向物流服务并从事经营性运输服务时,营业税为5%。

 1.1.2 国内各主要城市物流规划的借鉴

 我国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已经认识到发展物流业的重要经济意义,都非常重视物流业的发展,出台了不少有利于物流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各省、市纷纷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提出发展物流业的设想。具有代表性的有北京、上海、深圳、石家庄、安徽等。这些物流规划有不少优点,主要表现在:

 (1)贴合国际大环境

 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发展越来越趋向国际化,一大批具有经济实力的城市结合自身的环境优势,在进行城市物流规划的同时,也提出了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战略目标。如:上海:21世纪要建设成为世界一流水平的国际化大都市。到2010年,基本形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国际化大都市,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的主体框架;具备国际性大城市的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形成国内外广泛联系的全方位开放态势。

 (2)目标长远,战略性较强。

 很多区域物流规划都考虑了两个五年计划,避免了短期计划的短浅性,更加顾及规划的战略性。

 (3)规划的专业性较强,定位比较准确

 目前许多区域物流规划,都聘请了物流行业的专家作为顾问,因地制宜,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物流规划。许多省、市对自身的城市定位越来越科学,能够将自身的优势与发展前景看得很清楚,给自己的区域做出了比较准确的定位,这对于合理利用我国的有限的资金和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但是,这些物流规划还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

  (1)一味求大,不考虑实际情况

 如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有些人不考虑当地的具体条件,缺乏必要的分析论证,一味追求“大工程”。比如,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土面积只1.3万平方公里,已经建成或准备建设的国际机场却多达六七个。现有新建机场的还贷尚是一个没有完全解决的难题,新的项目申请又已经提出。

 (2)没有和城市规划很好的结合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城市物流系统是为整体城市经济系统服务的,因此,物流规划应该服从于城市总体规划,而并不能独立地存在。现在,很多城市的物流规划并未考虑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的需要,而是将物流规划悬于空中,高高在上,脱离实际。

 (3)很少做到详细规划这一步,大多偏重于宏观规划。

 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的物流规划都只是宏观上的规划,而没有真正地深入下去。真正完善地做到详细规划、项目建设规划这一步的,还很少。

 造成我国城市物流规划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个:

 第一,城市的定位不够准确。这主要跟城市的管理者有较大的关系,少数城市管理者,为了获得国家的建设资金,不顾城市的实际情况,盲目跟随,追求国际化,导致了城市定位的错误。

 第二,对城市的基础设施现状了解不够深入。在制定城市物流规划时,缺乏对城市进行深入的调研,只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和规划,这样制定出来的物流规划和城市的实际有较大的差距,不利于城市进行建设。

 第三,缺乏对城市物流需求的科学分析和预测。许多规划都进行了宏观的经济效益分析,但却没有注意到对城市的物流需求进行预测分析,这跟缺乏这方面的理论指导有较大的关系。只有比较准确的物流需求分析,才能准确地确定基础设施建设规模,避免资源浪费或者资源紧张,从而影响城市经济的发展。

 所以,在进行芜湖市物流项目建设规划时,一定要吸取以往城市规划的教训,采取科学的决策手段,以变化和发展的观点来解决城市中存在的或将来会产生的矛盾,最终使城市得以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1.2 芜湖市发展现代物流的环境与区位优势分析

 1.2.1芜湖市发展现代物流的外部环境

 (1)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加入WTO

 80年代开始,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全球化趋势,全球化发展包括以国际竞争力为标志的贸易和市场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和企业跨国化发展。其中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吸引外国(或发达地区)直接投资的比重对于地区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有很强的正比例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增长的地区,是吸引外资成功的地区,也是物流基础设施完备的地区。

 受经济全球化影响,芜湖将越来越多地参与国际竞争,这也就对芜湖物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加快,现代物流将成为二十一世纪芜湖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我国已经加入WTO,这为芜湖市物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有利于芜湖市引进外资,加快发展物流业,并推进物流业市场化、法制化建设进程。

 (2)安徽省经济发展现状

 近二十年安徽省经济快速增长。2003年生产总值3973.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2%,增幅较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是1998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其中,第一产业因受灾有所下降,全年实现增加值749.1亿元,下降3%;第二产业增加值1780.6亿元,增长15%;第三产业增加值1443.5亿元,增长16%。三种产业比例为18.9∶44.8∶36.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为6457元,比上年增加640元。全社会劳动生产率11278元/人,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7.8%。 《安徽省2003年统计报告》,国家统计局网站

 表1 安徽省国民经济主要指标表

 指标

 单位

 1980

 1990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年末从业总人口

 万人

 2002

 2808

 3207

 3257.7

 3322

 3379

 3399

 3450.7

 3463.0

 3500.5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140.9

 658.0

 2003.6

 2339.3

 2670.0

 2805.5

 2908.6

 3038.2

 3290.1

 3569.1

 一产业

 亿元

 64.7

 246.1

 581.2

 665.4

 732.3

 739.7

 741.1

 732.2

 750.1

 772.6

 二产业

 亿元

 50.1

 251.5

 869.9

 1021.3

 1162.9

 1204.6

 1218.9

 1296.3

 1415.3

 1552.2

 三产业

 亿元

 26.1

 160.4

 552.5

 652.6

 774.8

 861.2

 948.5

 1009.7

 1124.7

 1244.3

 工农业生产总值

 亿元

 108.77

 469.4

 1348.5

 1571.5

 1759.3

 1773.7

 1787.2

 1832.7

 1941.7

 2063.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17.3

 123.3

 532.5

 614.2

 687.3

 729.0

 773.9

 866.7

 964.1

 1133.3

 数据来源:2003安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

 图1

 安徽省国民经济结构趋势分析图

 (3)安徽省物流业发展状况

 l 安徽省运输业发展状况

 近年来,安徽的交通运输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己构成铁路、水运、公路、空运现代化的立体交通网络。到2002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达6754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866公里,一级公路300公里,二级公路7480公里,以省会合肥为中心通向16个地市的干线公路为主骨架,以地市县城的二、三级沥青油面公路为基础的干支相连、纵横交织,并与铁路、水运、空运相衔接的公路网己基本形成。

 安徽省水运条件居全国第七位,长江自江西湖口流入安徽省,由西南向东北至和县乌江入江苏,境内全长401公里,占长江下游长度的1/3。较大的支流航道有秋浦河、华阳河、青弋江、水阳江、裕溪河、姑溪河、滁河等;2002年底,全省内河航道里程已达7362公里,其中一米以上水深的航道增加到3726公里,干线为1751公里,长江水系干流主要港口有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港,支流主要港口有合肥、巢湖、散兵、当涂、滁州、定埠、石门湖等港。

 安徽全省铁路通车里程已达2326公里,居华东首位。京九铁路皖境段、合九铁路以及一批大型车站、客货运枢纽中心的建成,使合肥、阜阳、蚌埠、芜湖等城市成为华东铁路运输中心枢纽和国际集装箱装卸点。芜湖长江大桥的通车,将京九线上的货运量调到合芜线上来,使芜湖铁路通过量有较大增长,同时使北方货源向南方腹地的流动在芜湖形成了一个集散点,芜湖物流中心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地加强。

 l 安徽省仓储业发展情况

 2002年,安徽省具有法人资格的仓储企业数量为299个,全省批发零售贸易业库存总额为265.2亿元。安徽省的一些仓储企业正在逐渐接受现代物流观念,但大多数仍停留在传统的经营模式中,服务项目单一,以被动的代储代运业务为主,缺少主动为生产企业着想的物流服务业务。如安徽省交通厅在合肥新站综合试验区修建的40000平方米的储运中心,但库房没有温湿度控制,没有装备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目前为商品经销商提供存储电器、摩托车、家具和建材的存储服务,由于运营状况良好,交通厅已决定新增投资建设更好的仓库。

 l 安徽省宏观物流成本情况

 根据世界银行发表的报告《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提供的数据,我国大陆地区物流成本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16.9%,这是迄今为止对中国物流费用最乐观的估计(美国的物流成本占其GDP的比重为10.5%,香港为13.7%)。据此估计,安徽省2003年的物流费用大约为671.47亿元。如此大的物流成本,如果有1%的降低,就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因此,在安徽省对现代物流的发展有强烈的需求。

 l 安徽省物流企业情况

 由于现代物流在我国才刚刚起步,安徽省真正意义上的物流企业还很少见,大部分是传统意义上的运输企业和仓储企业。随着全省经济的高速的发展,安徽省的物流企业(主要是运输企业、货代企业和仓储企业)逐渐的接受了现代物流的新观念,也在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但是,目前仍停留在传统的经营模式中,服务项目单一,与生产企业缺少联合。

 l 小结

 安徽省的物流发展状况,可概括如下:物流服务供给还只局限于传统的运输、货代、仓储项目上,目前处于一个自由竞争的时期,物流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效益低。国有企业普遍效益较差,资源闲置现象严重。行业独立,条块分割,阻碍了物流市场规范化和规模化的进程。缺少现代化的物流基础设施,合理布局的现代化物流基础设施是规模化的基础。即将成为安徽省物流中心的芜湖市,作好物流项目的规划和建设,将对安徽全省现代物流的发展、甚至对全省经济的发展起到极大的带动作用。

 1.2.2 芜湖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一)芜湖市概况

 (1)地理、人口与资源概况

 芜湖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地处长江下游南岸,交通便利,经济地理位置优越。为安徽省省辖市,现下属三县(芜湖、繁昌、南陵),四区(新芜、马塘、镜湖、鸠江)。全市面积总3317平方公里,其中市区规划面积230平方公里。全市人口215万,其中市区人口70万。改革开放以来,芜湖已具有较高开放度和较强综合经济实力,是享受国家沿海地区对外开放政策的国家沿江开放城市。近几年又先后被国务院及国家有关部委批准为国家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国家技术创新区域试点城市、发展新型试点城市和制造业信息化试点城市,同时被世界银行确定为中国国企改革技术援助试点城市,也是获得“中国人居环境——生态保护与城市绿化建设范例奖”的城市。

 芜湖农业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土地肥沃,盛产稻米、油料、棉花等。长江从市西缘流过,青弋江、水阳江、漳河贯穿境内,黑沙湖、龙窝湖、奎湖散布其间,全市水面面积达47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4.4%。芜湖共发现矿产55种,其中石灰石储量达42亿吨。地处长江下游的芜湖,江面开阔,水流量充沛,尤其适合发展大耗水量、大运输量的工业项目。

  (2)基础设施

 l 通讯

 芜湖是长江经济带上重要的通信枢纽。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芜湖在全市范围内拥有大容量、高速度、全覆盖、运行可靠的传输交换网和城乡接入网,以及四通八达的省内长途传输光缆和宁汉渝、京济宁等省际长途传输光缆。市话交换机总容量达50万门,长途交换机容量1万路端。一市三县已实现光纤到路边、光纤到小区、光纤到大楼。CHINANET芜湖节点为国家骨干网汇接层节点之一,并作为安徽省出口局。芜湖电信的通信能力、技术层次和服务水平均居省内同行业前列。

 l 航空

 芜湖市内距合肥骆岗机场119公里,距南京碌口国际机场的直线距离仅58公里。

 l 公路

 芜湖市公路由国道、省道、县乡道组成:国道2条即205国道(芜宁路、芜南路)、318国道(南宣路、南青路);省道4条即S104线(芜屯路)、S216线(南新路)、S320线(南铜路)、S321线(芜铜路);县道46条。随着合杭高速公路芜宣段和沿江高速公路芜马段的建成,使芜湖市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国省道为主干、县道为支干、乡道为支脉的高速高效快捷的公路运输网络,基本实现所有乡镇驱车在半小时内可上高速公路干线。

   从芜湖发车以当日往返为半径,覆盖区域共有2亿人口,是全国人口最密集、消费层次最高的地区。

 l 港口

 芜湖港是长江五大港口之一,境内长江岸线71公里,常年可通航5000吨级船舶,是溯江而上的最后一个万吨级码头。内河支流20余条,总长527公里,通航里程477公里,可常年通航或季节通航100至300吨级机动船。

 目前,芜湖港的综合通过能力为2300万吨,朱家桥港区建有外贸码头,可同时停靠三艘五千吨级海轮,并设有铁路专线。芜湖大件码头最大起吊能力为200吨,北岸裕溪口港为全国著名的现代化煤炭中转港,年设计通过能力为600万吨。

 l 铁路

 芜湖是华东第二通道的重要枢纽。芜宁、芜铜、皖赣、淮南和宣杭等五条铁路在此交汇和联接,沟通全国各地。于2000年十月通车的芜湖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将长江南北交通融为一体,北上经淮南线可接京九线和陇海线,南下可至杭州、宁波、厦门。为华东铁路第二通道配套建设的小杨村编组站为一级三场38股道,可日解体70列,日编组7000辆车。

 l 水电气

 芜湖是我国人均供水量最丰富的城市之一,日供水能力达88万吨。国家骨干输变电线路与芜湖电厂联网,发电量1300万千瓦时,境内有500千伏变电所一座、220千伏变电所两座,电力供应充足。全市日供煤气能力为36万立方米。芜湖市是皖南地区的液化气储运中心,总储气能力已突破1.2万吨。城市气化率89.14%,可提供充足的居民用气和工业用气。

 (3)现代产业群

 近年来,芜湖市的制造业、出口加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农业等各产业均有较快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了由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农业科技示范区等共同组成的现代产业群,对芜湖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开发区,一期规划面积为56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22平方公里;二期规划面积90平方公里。2003年GDP实现240亿元,是芜湖市主要的工业聚集和发展区域。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有一批全国知名的品牌企业,如海螺型材、奇瑞轿车、美的空调、实达电脑、华亚塑管,可耐福石膏板等等。

   芜湖出口加工区是国务院于2002年6月21日批准设立的国家级出口加工区。芜湖出口加工区总体规划面积2.95平方公里,首期开发1.1平方公里,在出口加工区内可设立:出口加工企业、专为出口加工企业生产提供服务的仓储企业、经海关核准专门从事加工区货物进出的运输业。出口加工区实行“境内关外”的管理体制,是目前国内政策最优惠、通关最便捷、管理最简便、设施最完善的特定经济区域。设立在出口加工区内的企业,不仅享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优惠政策,还将享受国家给予的零增值税、零消费税、零出口关税等特殊优惠政策。

 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于2001年2月,规划面积18平方公里,现已成为省级高科技开发区, 区内规划有汽车零部件工业园、光电工业园、新材料工业园、综合加工区和大学园区,是芜湖市成为安徽省乃至华东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之后,一个高起点、高标准、现代化的产业园区。高新区现有来自美国、新加坡、台湾、香港及国内上海、浙江、江苏等地近百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国家级的显示器件研发中心华夏科技园项目、国家级产业化示范项目-纳米阻燃母料等高科技项目进入建设实施阶段。

   芜湖农业科技示范区总面积8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6万亩、可养水面4.2万亩、山场0.4万亩。农业科技示范园划分为都市农业观光区、高效蔬菜产业区、高效渔业经济区、高效粮油产区及村镇经济文化区等五大功能区。

 (二)芜湖市社会经济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芜湖已具有较高开放度和较强综合经济实力,是享受国家沿海地区对外开放政策的国家沿江开放城市。近几年又先后被国务院及国家有关部委批准为国家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国家技术创新区域试点城市和发展新型试点城市,还被世界银行确定为中国国企改革技术援助试点城市。

 2002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为245.51亿元,目前芜湖市经济发展水平居全省前列。

 表2

  芜湖国民经济主要指标表

 指标

 单位

 1980

 1990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8.75

 33.94

 100.88

 132.16

 163.68

 181.10

 193.17

 200.58

 218.77

 245.51

 第一产业

 亿元

 1.78

 7.54

 17.84

 21.01

 22.97

 23.31

 21.35

 22.85

 23.66

 23.67

 第二产业

 亿元

 4.81

 15.62

 49.74

 66.80

 84.62

 94.77

 104.10

 105.02

 114.66

 133.98

 第三产业

 亿元

 2.16

 10.78

 33.30

 44.35

 56.09

 63.03

 67.72

 72.71

 80.44

 87.86

 数据来源:2003芜湖统计年鉴,芜湖市统计局编

 图2

 芜湖市国民经济结构趋势分析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芜湖市经济一直增长平稳,其中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较快。

 表3 三种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表

 指标

 1980

 1990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第一产业

 20.3%

 22.2%

 17.7%

 15.9%

 14.0%

 12.9%

 11.1%

 11.4%

 10.8%

 9.6%

 第二产业

 55.0%

 46.0%

 49.3%

 50.5%

 51.7%

 52.3%

 53.9%

 52.4%

 52.4%

 54.6%

 第三产业 

 24.7%

 31.8%

 33.0%

 33.6%

 34.3%

 34.8%

 35.1%

 36.2%

 36.8%

 35.8%

 数据来源:2003芜湖统计年鉴,芜湖市统计局编

 从上表可以看出,第三产业的相对增长速度较快,即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增长最快,但从目前的状况来看,相对于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或地区,芜湖市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第三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总之,芜湖市地理位置优越,经济运行情况良好,对于物流业的发展起着有力的支撑作用。

 1.2.3 芜湖市发展现代物流的区位优势

 长江三角洲内矿产资源相对较少,由于上海周围地区的天然建材资源有限,需大量运进矿石料、粘土砖、混凝土砌块和预制板等建筑材料,这类建材的运量中,水上运输占的比例很大;与中国的其他地区相比,长江三角洲能源资源有限,是一个能源净调入地区,主要产煤区在江苏北部的徐州地区和安徽北部的两淮地区,本地区生产的动力煤和焦煤有一部分调往外地以满足其工业用煤的需求,但是本地区又要调入发电和民用所需的大量煤炭;本地区的原油也绝大部分需要依赖其他地区供应或进口。因此,随着经济区内经济的发展,其物流量将呈持续增长态势。

 对于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城镇体系来说,芜湖是长江流域上26个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芜湖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青弋江、裕溪河与长江汇合处,芜湖港是长江溯流而上的最后一个深水良港,目前是长江第五大港,长江流域上南京和武汉之间目前缺少大的支撑性港口,芜湖市在客观上具有成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南京与武汉之间最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的可能。

 同时,芜湖位于长江中下游的长江三角洲边缘,通过高速公路当日可以往返上海,并能直达河南和江西,特别是随着华东第二通道的开通和芜湖长江大桥的建成通车,芜湖已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仅次于上海、南京的第三个水陆交通枢纽,华东沿海城市通往内地的要道。目前,一个以公路、铁路、内河航运和航空并进的运输网络业以形成。特别是“十五”计划中东西交通的干线之一西安至南京铁路将通过芜湖,加上已有的良好的综合交通能力,使其成为中部省份衔接东南沿海的重要节点,经济圈辐射可达到2亿人口。因此,芜湖是安徽东南沿江地区物资集散地,是重要的区域物流中心城市。

 根据区域经济理论,一个区域只要具备某种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这个区域与其他区域的差异就会形成一种优势,产生一种引力,有可能把相关企业和生产力要素吸纳过来,在利益原则的驱动下形成产业布局上的相对集中和聚集,从而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根据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协调理论,产业结构的基本演进方向是: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由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

 地处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经济区中的芜湖市,作为商品集散和加工的中心,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优势明显,而且物流设施和基础设施齐全,流通人力资本高,消费集中而且需求量大,交通与信息发达,人才众多,与周围地区存在不对称性。在这种非对称结构中,芜湖市扮演着“中心地”与“增长极”的作用,以其为核心枢纽将其他地域“极化”成一个商品流通整体,物流业必将成为带动芜湖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反过来物流业的发展也会促进芜湖市和安徽省经济的发展,充分满足社会需求,提高社会分工协作水平,进而促进金融、服务等其他经济的协调发展。

 1.3 芜湖市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1.3.1 社会物流量现状

 (1)社会货运量现状

 芜湖市的货物运输中,货物运量一直呈上升趋势,历年的货运量统计情况如表4所示。

 表4 芜湖货运量统计表

 单位:万吨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合计

 1927

 2195

 2200

 2380

 公路

 462

 653

 803

 989

 铁路

 491

 543

 497

 453

 水运

 974

 999

 900

 938

 数据来源:交通局资料、2001-2003《芜湖统计年鉴》

 图3

 芜湖货运量趋势图

 从与物流量最为密切的货运量情况分析,芜湖市的货运量则一直处于增长状态,货运量的增长必然带来物流量的增长,从这种意义上讲,可以说,芜湖市的物流量呈现增长态势。

 (2)货物(货源)构成现状

 货物数量和结构与其商品产出和消耗量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商品产出和消耗量大,则货物的数量就大。

 对于安徽省而言,全省传统的优势行业发展平稳,新兴行业和高科技、高附加值行业快速增长,这成为物流需求量增加的主要原因,说明将来的物流需求将以传统工业产品(煤、水泥、钢材等)为基础,以新兴行业产品(家用电器、电子产品、汽车及配件等)为增长点,稳步发展。

 芜湖是沿江产业发展密集带的重要城市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水泥、新兴建材、家电产品、汽车及仪器仪表等为支柱的产业结构,以及生物制药、能源、旅游商品等几大重点产业,主要工业品产量见表5。

 表5 芜湖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表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水泥(万吨)

 245.2

 328

 362.9

 332.48

 311.91

 302.3

 417.8

 469.99

 塑料制品(吨)

 8924

 19737

 20752.2

 28567.0

 54395

 87856

 137966

 196813

 家电(万台)

 15.41

 7.85

 3.2

 8.36

 23.5

 -------

 -------

 -------

 纸制品(吨)

 96207

 89075

 74367

 54409.5

 68656

 844

 8914

 7107

 汽车(辆)

 2877

 1462

 6203

 8021

 7327

 7973

 35533

 57647

 汽车仪表及零配件(台)

 ------

 ------

 ------

 210000

 233534

 213768

 246515

 362907

 数据来源:1995-2003年芜湖统计年鉴,芜湖市统计局编

 芜湖市的建材工业以水泥为主,近几年来产量稳定,有510万吨的生产能力,2002年水泥产量469.99万吨,在安徽省比重为15%。芜湖市是我国新型建材及其制品的科研试点城市,目前,PVC管材、型材产量达13万吨,重碳酸钙年产11万吨。同时,汽车及汽车仪器仪表、零部件等行业也已初具发展规模。

 总之,近年来,芜湖市工农业生产总量持续增长,为物流市场带来大量需求,为物流行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

 1.3.2 物流需求现状及预测分析

 (一)物流需求现状

 只要有物资的生产和消耗,就有对物流服务的需求。芜湖市是全国重要的水泥生产基地之一,水泥生产的原材料主要是煤和石膏,以海螺集团为例,每年大约需要55万吨的煤和8万吨的石膏。煤主要来源地是两淮地区,由火车运输;石膏来自湖北、安徽、山东的枣庄和干沟、江苏的郫县等地,通过水运和铁路两种方式运输。其它材料本地解决。芜湖地区因为水泥生产和销售,每年要从本省及周边省份输入60—70万吨散装物资,向东南地区输出400万吨左右的水泥类产品。

 芜湖市塑钢型材、纸面石膏板、PVC管材等新型建材的生产规模与装配水平在全国名列也前茅;铝塑管材、轻钢结构、防水材料、高档涂料等新型建筑材料产品正在规模建设之中,这些企业的情况与海螺集团基本相同,产品以自行储存为主,主要采用公路运输方式。

 芜湖市以芜湖一汽、扬子汽车厂、安汽公司、威迪欧汽车仪表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中心的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工业已初具雏形。其中,轻型货车及中高档客车底盘已形成批量生产,汽车零配件配套企业已有30多家,世界一些一流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和台湾一些有实力的零部件企业纷纷前来洽谈投资合作。汽车及汽车零部件所需原材料是钢材,来源于宝钢和铜陵,主要采用公路运输方式。

 芜湖主要的纸类产品生产主要是纸箱、泡沫和绝缘纸。纸类产品的最大特点是对于运输和仓储过程中的防火要求较高。纸类一般都是100%自行储存,运输以公路为主,原材料主要来源于安徽省境内。

 尽管目前芜湖市大部分生产企业的物流模式仍以自营为主,但他们对于建立社会化的物流中心,发展第三方物流业均持支持态度,社会化物流的发展将使这些企业集中精力作好核心业务、极大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些汽车生产企业、电子产品生产企业有较高的社会化物流服务需求。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产品出口在芜湖港、南京港中转,芜湖港集装箱吞吐量近几年增长迅速,对芜湖市物流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明显。

 芜湖市物流需求现状小结:

 l 芜湖市的生产企业,对于建立现代化物流中心,发展物流业持支持态度;

 l 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产品出口在芜湖港中转,芜湖港集装箱吞吐量近几年增长迅速,成为区域物流发展的中心;

 l 传统物资:煤炭、冶金产品和水泥的运量和中转量仍然占物流量的绝大部分比重,是未来物流业发展的基础;

 l 芜湖市商贸活动活跃,面向芜湖及周边市县的生活用品及小商品的批发零售业,为发展城市物流配送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l 汽车生产企业,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均有较高的物流服务需求,与生产企业建立联盟,开展面向供应链管理的物流服务,是物流企业增强竞争力,谋求长期发展的根本。

 (二)芜湖市物流市场需求预测分析

 影响物流量的因素有很多,大致可分为两种:经济因素和环境因素。经济因素又可分为经济总量因素和经济结构因素。经济总量因素包括: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工农业发展规模、交通运输网络的规模等;经济结构因素包括:产业结构、工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等。环境因素包括:自然资源分布、国家的开放和开发政策、人口数量等。由于自然资源状况在一定时期内不会发生大的变化,因此对物流量影响较大的是经济总量因素和环境因素中的政策因素。

 (1)从经济总量因素估算芜湖地区的物流需求

 经济发展是物流需求产生的重要前提。物流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和过程,经济活动中的各环节之间、内部的联系在很大程度上以物流为联系基础。经济的发展,要求各地区、各部门不断的扩大和提高自身的经济能力,由此也促进了对物流需求的增长。所以,物流需求量在很大程度上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水平有关,通常来说,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物流需求的增长是正比例关系。按照国外的经济统计资料和相关研究,物流业的发展会带动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平均每年呈下降趋势,中国的物流管理水平远远低于美国,芜湖市的经济管理水平也与美国相差甚远。据估算,中国2000年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约为16.9%,按照类比方式,最好的结果是:中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能够以年0.1%的速度下降(与美国相同),则2003到2006年,中国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估算为16.6%、16.5%、16.4%、16.3%。按全国的平均值预测(参见表6),芜湖市的GDP平均增长率在1996-2002年间为11%。则2003年到2006年芜湖市的物流成本总量估算约为:45亿元、49亿元、55亿元和60亿元。

 表6

 芜湖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指标

 单位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132.16

 163.68

 181.10

 193.17

 200.58

 218.77

 245.51

 增长率

 %

 ――

 23.85

 10.64

 6.66

 3.84

 9.07

 12.22

 资料来源:1997-2003芜湖市统计年鉴

 (2)从经济结构因素估算芜湖地区的物流需求

 按照芜湖市“2010年远景规划”,在其经济发展迅速的经济技术开发区,要使经济发展实现新的飞跃,保持快于全市的经济发展速度,在全市经济总量中不断增大比重,就需要大力培育和发展以新型建材、汽车及其零部件、电子电气等产业群为代表的现代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利用开发区政策、体制、环境、载体等综合优势,支持和带动市内老企业盘活存量资产,提升产业结构,提高产品水平,形成对全市工业经济的强大支撑,真正成为芜湖市经济的重要增长源,为全市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芜湖市目前已初步形成以新型建材、电子电器、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等为支柱产业的新型产业结构。以加工工业为主的新型产业结构,必然带来加工产品的原材料、零配件、半成品以及待加工产品的物流服务需求,同时带来加工制成品、产品的物流服务需求。因此,芜湖市工业结构的调整,将带来物流服务需求量的增加。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芜湖市作为安徽省主要商贸中心的地位将进一步加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增加必定会增加物流服务需求。

 (3)芜湖市物流需求的模型估算

  表7

 近年来芜湖市综合货运量统计表

 单位:万吨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合计

 1927

 2195

 2200

 2380

  图4 芜湖市综合货运量散点图

 由样本值得一元回归预测模型:

  y^=a + b x

  y —— 综合运量预测值

  x —— 年份

  a、b —— 回归参数

 a = - 291504

 b = 147.1

 y^= - 291504 + 147.1 x

 表8

 芜湖综合货运量预测值:

  2005年

  2010年

  2015年

 2020年

 综合运量预测值(万吨)

 3431.2

 4166.7

 4902.2

 5637.7

 (4)物流需求预测小结

 从预测分析中可以看出,芜湖市在物流需求方面有着巨大的空间。与此同时,物流供给方面的落后,为芜湖市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好机会,也显示出了其迫切性。

 1.3.3芜湖市物流供给状况

 芜湖市公路运输企业有多家,其中市联运公司是芜湖市公路、铁路、水路联运的唯一企业,设有市货运配载中心、水运分公司、货运分公司、客运中心、社会车辆服务中心,以及亚之桥全国货运信息服务网、芜湖网络中心等几个单位。目前芜湖市大多数公路运输企业惨淡经营,而个体货主很多,公路货运主体呈多元化状态,货运规模分散化,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同时,运输效率低下,货运车辆实载率不高。产生问题的原因就是没有上规模的有形货运市场,运输组织方式落后,货运信息不畅。

 芜湖港主要从事内外贸货物装卸、仓储、集疏运、国际集装箱装卸、拆装箱、修理箱、办理外轮代理、外轮理货和外贸货物报关等一系列港口服务。现芜湖港拥有皖江最大的外贸运输港——朱家桥港埠总公司和长江最重要的能源输出港之一——裕溪口港埠总公司。为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芜湖将全面提高港口的货物吞吐能力,提高朱家桥码头的集装箱处理能力,从而形成长江最重要的内外贸、集装箱运输、能源输出的主枢纽港之一。

 芜湖港目前的货物运输全部由货代公司来办理手续,完成门到门的运输服务。货代公司靠租用其他单位的车辆和仓库来运转。芜湖市现代物流的大力发展,必将对芜湖港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芜湖长江大桥通车后,一个很大的作用就是缓解京九线上的货运压力,将京九线上的货运量调到合芜线上来。这样造成的影响有两方面,一是芜湖铁路通过量有较大的增长,二是北方货源向南方腹地的流动在芜湖形成了一个集散点,芜湖物流中心的地位又进一步加强了。

 芜湖仓储业的现状是港口、车站和开发区内的仓库利用率较高,而传统商业企业、流通企业的仓库或出租、或闲置,利用率不高。

 通过调查研究,对芜湖市物流市场供应状况概括如下:

  l 物流市场供给目前处于一个自由竞争的时期,物流企业数量多,规模小,效益低。

 l 物流服务供给还主要局限于传统的运输、货代、仓储项目上,物流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合作关系不够稳固。

 l 市场规范化程度不够,缺少相应的法规政策。

 l 市场信息不通畅,资源组织效率低。

 物流市场的运行目前还没有规范化和规模化,原因有三:

 l 物流是一个新兴的行业,还不够成熟。任何一个行业的成熟都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规范化和规模化是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l 行业独立,条块分割,阻碍了物流市场规范化和规模化的进程。物流是一个整合的概念,孤立的东西没有生命力。

 l 缺少现代化的物流设施。合理布局的现代化物流设施是规模化的基础。没有现代化的手段,物流只能停留在手工作坊的阶段。

 1.3.4 物流技术保障体系现状

 (1)运输基础设施

 前已述及,芜湖是安徽省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是安徽东南沿江地区物资集散地,是长江下游重要的港口之一。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交通运输业起步较早,特别是随着华东第二通道的开通和芜湖长江大桥(公铁两用大桥)的建成通车,芜湖正在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仅次于上海、南京的第三个水陆交通枢纽,华东沿海城市通往内地的要道。目前,一个以公路、铁路、内河航运和航空并进的运输网络业已形成。

 芜湖港是安徽省水上南北交通咽喉,水陆运输的枢纽,芜湖港区共有码头泊位70余座,年综合通过能力2300万吨。裕溪口是长江重要的煤运“三口”(汉口、浦口、裕溪口)之一,水系内共有码头泊位552个,库场191万平方米,年综合通过能力3627万吨。朱家桥港己正式对外国籍船舶开放,可同时停靠2艘万吨级海轮,亦可同时停靠三艘5000吨级海轮;港口建有5.8公里铁路专用线,与扈铜、皖赣铁路干线接轨;港口最大起吊能力35吨,能满足40英尺集装箱的装卸需要,目前已建有2.4万平方米仓库和2.6万平方米堆场和保税仓库。芜湖港91年10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对外籍轮开放后,现已开通了至香港、日本和东南亚的国际航线,并开办了通达40多个国家和地区和联运中转业务。2003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725万吨。

 一切货物的移动,都离不开运输环节,运输是物流的主要职能之一,也是物流服务的中心活动。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为以芜湖市提供了较好的物流集散条件,成为物流发展必不可少的保障。

 (2)信息基础设施和发展条件

 安徽省互联网发展迅速,大中型企业的计算机网络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安徽省人民政府主网站已正式开通,并通过卫星通信开通了与国际互联网的高速通道。整体来看,信息技术在安徽省和芜湖市政府、企业中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少部分单位建成了较完备的内部信息系统,大部分单位仍靠单机或手工维持。芜湖市海关、铁路和港务局及其属下的朱家桥港埠总公司已经应用信息化技术开展各自的业务,但目前在实际的工作中都还没有真正采用互联网或EDI技术进行相互之间的业务往来。因此,需要通过政府推动发展与物流信息体系建设密切相关的互联网和EDI技术。

 (3)运载工具

 2002年芜湖市运载工具状况如表9所示。

 表9 2002年芜湖市运输工具状况表

 民用普通货车

 (吨位)

 民用货船

 (吨位)

 运输企业普通货车

 (吨位)

 运输企业普通货船

 (吨位)

 55892

 400351

 4066

 1090

 数据来源:2003芜湖统计年鉴

 从表中可以看出,芜湖市运输工具中个体拥有量占相当的比重,专用集装箱车辆更少,技术水平不高。需要运用适宜的方法,通过市场化的运作将处于分散状态的车辆组织起来,才能适宜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要。

 芜湖市货物装载手段最先进的是港口码头,拥有大型龙门吊和集装箱堆场,但拥有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目前作业量的需求。

 上述分析表明,无论是物流设施、还是物流工具,芜湖市的物流技术条件都较差,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要求;大部分拥有物流设施的组织由于规模较小,不能迅速提高自己的物流设施、设备的技术水平,需要通过市场化的整合,将芜湖市的物流设施、设备组合运用,充分发挥芜湖市物流设施设备的使用效率,提升技术水平,才能真正满足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

 1.3.5 物流业政策保障体系现状

 (1)物流相关行业管理体制现状

 l 多头管理

 从调查了解到,芜湖市在行业管理体制方面仍然存在多头管理,资质审定权与管理权分属不同部门的现象较多,造成在物资流动过程中关卡过多,手续繁琐,影响了物资的迅速流通。

 另一方面,由于多头管理造成管理措施不力,造成分散经营、过度竞争和服务质量差。

 l “联”和“运”

  在中国不同运输方式归不同的部门管理,由于主管部门的要求不同,造成了不同运输企业间的联合运输协调困难。曾经规定负责“联”的部门不搞“运”,负责“运”的部门不搞“联”,结果还是行不通。联合运输的形式是现代物流的重要特征。上述问题有待于通过体制改革和企业改革理顺行业管理关系来得到解决。

 (2)物流业发展政策现状

 对于物流业的发展,芜湖市政府非常重视。在芜湖市十五规划中提到:(原文)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进一步扩大开放,确定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的迫切要求。“十五”期间,充分发挥芜湖区位和交通优势,创造良好的环境,增强各类生产要素的聚集力和辐射力,把芜湖建设成为全省和宁汉之间的现代物流中心和商贸中心。

 利用芜湖综合交通枢纽的优势,发挥口岸整体优势,大力发展物流产业。积极建设和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物流企业,整合现有的运输企业和仓储企业,引导储运企业向符合国际惯例的物流公司过渡,加快传统储运业向现代物流转变。

 构筑物流运输和物流信息两大系统,实现货运物流化、信息网络化、服务社会化的现代物流体系,带动仓储、分加工、运输、信息、金融、理货、代理、中介等新兴第三产业的发展。物流业增加值占GDP比重8%左右。围绕安徽(芜湖)物流中心建设,建立与口岸、海关、外贸、外汇、商检、港监等政府监管部门,与进出口公司、代理公司、理货公司等外贸企业,与集装箱(货物)码头的堆场、仓储、装卸等仓储企业,与铁路、公路、港口运输企业,与金融、保险、税务、法律等支持保障系统相联接的物流平台及EDI平台。

 在芜湖市第三产业十五发展规划中指出:

 依托芜湖优越的区位和便捷的交通条件,发近口岸整体优势,建设现代化物流中心。物流中心遵循政府引导,第三方实施,市场化运作发展战略,立足于高效、便捷、价廉,形成市场、企业、政府有效组合的物流业发展格局,推动安徽(芜湖)物流产业的快速、健康、有序发展。大力构筑物流运输和物流信息两大平台,培育物流业主体,加快物流园区规划与建设步伐,形成布局合理、配置高效、功能齐全的现代物流系统,再造一个安徽省乃至宁西铁路沿线、长江沿岸宁汉之间的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实现货运物流化、信息网络化、服务社会化的现代物流体系,带动仓储、运输、信息、金融、理货、代理、中介等新兴第三产业的发展。

 1.3.6芜湖市物流发展状况小结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目前芜湖市物流业的发展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是还比较薄弱,第三方物流市场尚未发育完善。从芜湖市现有的基础出发,采用统一规划、小步快走、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发展物流业,探索一条超常规发展的道路,对于芜湖市物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芜湖市物流项目建设需求产生于芜湖市产业升级的要求,伴随着工业化程度向中期及后期阶段发展,对于保障体系的要求也逐渐从传统的交通运输需求向现代物流需求过渡;通过准时运输服务和货物的全过程跟踪信息服务,支持企业的供应链管理;通过物流信息系统的支持,与战略合作伙伴企业之间建立紧密协同体系;通过物流系统对于营销通道的改造,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

 芜湖市政府在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进程中,正在扮演着积极的重要角色,这一点将大大加快芜湖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速度。

 1.4芜湖市物流发展战略目标和总体框架

 根据芜湖市的物流发展现状和内外部环境分析,本项目组认为,芜湖市物流发展的战略目标可确定为:

 近期(2004-2007年)基础设施建设阶段:进行各物流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行业发展政策,进行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到2007年初步建成港口、汽车等物流项目示范工程,争取物流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0%以上。

 中期(2008-2010年)快速发展阶段:以支持电子商务、高技术产业的第三方物流为代表的现代物流企业快速发展,到2010年初步建成满足进出口、开发区、高新区等发展需要的几个大的物流项目,第三方物流的市场份额超过30%,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下降到13%以下。

 远期(2011-2020年)成熟完善阶段:形成依托交通枢纽,面向国际和国内,重点辐射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各物流项目间共享信息的现代物流经营网络,使芜湖市的综合物流网络成为中国大陆最为完善的综合物流服务系统之一。

 根据芜湖市物流发展的战略目标,通过上述三个阶段的建设,到2020年以前,将使芜湖市真正成为安徽省以及长江三角洲的物流中心之一。根据这一发展战略的要求,在这里进一步明确芜湖市物流发展的总体框架为:

 充分利用芜湖地区的区位优势,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入手,以发展城市经济为中心,兼顾居民生活物流需求,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枢纽为基础,以社会物流需求为对象,运用供应链管理理论与方法,充分发挥综合运输体系中多式联运的作用,利用现代信息与网络技术,建立为工商企业、城市人民生活提供满意物流服务的物流体系。据此,综合考虑各主要交通枢纽,以及城市工业、商业、农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重点建设由港口物流项目、工业企业物流项目、商业配送物流项目、农业物流项目等几大部分组成的芜湖市物流项目体系。

 2.芜湖市重点物流项目总体布局规划

 本报告中所规划的物流项目是指由政府规划扶持的,由某一个企业或多个企业参与建设和运营的集中化社会化物流服务场所,物流项目建成后提供的是社会化的第三方物流服务,物流项目的建设内容中除物流基础设施设备外,还应该包括有银行、海关、商检、税务等配套服务设施。

 2.1芜湖市重点物流项目布局规划的说明

 2.1.1规划的指导思想

 (1)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物流业发展的要求,进行物流项目的建设规划,将其作为芜湖总体规划中的专项规划之一;

 (2)充分研究现阶段芜湖市已有物流结点的分布及其特点,根据城市总体布局中工业区布局、生活区布局、市场布局、主要交通枢纽的布局等要求,合理布局物流项目,为区域和城市的发展提供一个布局合理、快速高效、低成本、低公害的物流服务体系。

 (3)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使芜湖的各类物流项目建设与城市建设同步协调发展。

 2.1.2规划的范围;

 芜湖市现辖四区三县:共1117.4平方公里;

 芜湖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含各区):共612平方公里,其中长江以东552平方公里,长江以西60平方公里;

  芜湖市市内建设用地:共130.37平方公里;

 本次规划的范围是以芜湖市区为主,但同时考虑到芜湖市管辖的四区三县的范围。

 2.1.3规划的依据;

 本次规划的主要依据包括:

 (1) 芜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

 (2) 芜湖市总体规划(2000-2020年);

 (3) 芜湖市商业流通“十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

 (4) 安徽省以芜湖为中心的现代物流体系规划

 (5) 芜湖市市场建设规划

 2.1.4规划期限的确定

 芜湖市物流项目和园区建设规划年限应该与城市总体规划年限保持一致,即

 近期:2003-2007年;

 中期:2008-2010年;

 远期:2011-2010年。

 2.2芜湖市重点物流项目总体布局规划

 重点物流项目的分布,对整个城市的交通、环境等各个方面都会有产生的影响,同时也对物流项目内企业的物流活动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对此进行合理的规划布局。

 由于物流项目的规划和建设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因此需要有政府综合经济、交通运输、城市规划、工业、商业、对外贸易等主管部门相互配合。同时,由于物流项目的建设,需要巨额投资和占用大量土地,因此,从规划开始就应从整体利益出发,在整个地区范围内协调配置资源,优化资源组合,根据需求分阶段实施,避免提前和重复建设。

 2.2.1总体布局规划的原则

 物流项目的布局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全面安排。既要做微观的考虑,又要做宏观的考虑。要进行科学的布局,首先要明确科学的布局原则。下面根据芜湖市的实际情况,说明本次进行芜湖市重点物流项目总体布局规划的基本原则:

 (1)较大规模的物流项目主要布局在港口和大型工业企业(即开发区)附近,尽量靠近物流服务需求地点;

 (2)城市一般消费品的物流项目主要布局在城市主干道与外环路的交汇处,既对城市环境、交通影响不大,又适合做城市配送。

 (3)农产品的物流项目主要布局在农产品的产地附近,既不影响城市内的环境和交通,又考虑到农产品集配的方便,与农产品加工基地的衔接等问题。

 (4)物流项目的具体位置与芜湖城市物流的方向性组成基本一致,并充分考虑到多式联运的可能性,因此适宜建在港口附近。

 (5)各个物流项目都考虑到需要有一定的可发展空间,使未来远期的物流基础设施能形成一定的规模。

 (6)尽量将规划的物流项目与已经发展或者批准建设的物流项目统一起来,避免资金的浪费,同时也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资源。

 (7)在进行芜湖市物流项目总体布局规划时,充分考虑到了物流企业运营的经济合理性。

 (8)在进行芜湖市物流项目建设规划时,充分考虑到了当前市场发育良好,具有一定可发展空间的物流项目。

 2.2.2总体布局规划的方案

 根据城市物流规划的基本原理,在参考芜湖市已有的《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年)》、《芜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芜湖市商业流通“十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安徽省以芜湖为中心的现代物流体系规划》、《芜湖市市场建设规划》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项目组经过反复研讨和论证,提出以下芜湖市的重点物流项目(见表10 ):

 表10

 芜湖市的重点物流项目及其总体布局规划建议

 序号

 大类

 物流项目名称

 地址

 类型说明

 1

 国际型

 (1)朱家桥物流中心

 朱家桥港

 国际转运枢纽型

 (2)对非出口商品配送中心

 马塘

 国际货物集散型

 2

 区域型

 (3)裕溪口煤炭配送中心

 裕溪口港

 区域集配型

 (4)绿色农业物流中心项目

 繁昌

 区域集配型

 3

 市域型

 (5)开发区物流中心项目

 开发区内

 地区配送型

 (6)芜湖长江物流中心

 新长江

 地区配送型

 (7)西江汽车物流中心

 西江港口

 地区配送型

 2.2.3对芜湖市重点物流项目布局体系的说明

 根据规划原则,综合考虑各主要交通枢纽,以及城市工业、商业、农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本规划确定了芜湖市重点物流项目由港口物流项目、工业企业物流项目、商业配送物流项目、农业物流项目等几大部分组成。

 工业企业物流项目

 港口物流项目

 芜湖市物流项目

 农业物流项目

 商业配送物流项目

 图5 芜湖市重点物流项目组成示意图1

 同时,考虑到不同的物流项目幅射的区域不同,芜湖的重点物流项目布局体系又可分为国际型物流项目、区域型物流项目和市域型物流项目三大部分。

 芜湖市物流项目

 地区型物流项目

 区域型物流项目

 国际型物流项目

 图 6 芜湖市重点物流项目组成示意图2

 芜湖市重点物流项目布局的纵向体系结构图可表示为:

 物流项目布局体系

 国际型物流项目

 朱家桥物流项目

 外贸商品物流项目

 地区型物流项目

 芜湖长江物流项目

 开发区物流中心项目

 区域型物流项目

 裕溪口煤炭项目

 西江汽车物流中心项目

 农产品物流项目

 图7 芜湖市重点物流项目布局纵向体系结构示意图

 芜湖市重点物流项目布局的横向体系结构包含三个平台,即商务平台、物流平台和信息平台。其中商务平台包括商品交易中心和展示中心;物流平台包括物流基础设施平台、物流设备平台和物流管理平台;信息平台包括物流信息系统、商务信息系统。

 物流项目体系

 商务平台

 物流平台

 信息平台

 商品交易中心

 商品展示中心

 商务信息系统

 物流信息系统

 基础设施平台

 物流管理平台

 物流 设备平台

 图8 芜湖市重点物流项目布局横向体系结构示意图

 2.3芜湖市规划的各重点物流项目的系统性关系

 芜湖市规划的国际性物流项目、区域性物流项目与地区性物流项目的功能定位不同,国际性物流项目主要满足港口“大进大出”的物流服务需求,其服务范围覆盖港口腹地及长江三角洲地区,在区域物流系统中可起到增长极的作用;区域性物流项目主要为安徽省及皖东南地区企业生产及生活提供物流服务;地区性物流项目主要为芜湖市的工商企业及日常生活提供物流服务。这三种不同类型的物流项目共同构成网络增长模式。

 各物流项目虽有其不同的服务功能、范围和特点,但彼此又存在有机的内在联系。如朱家桥物流中心项目属于国际转运型物流项目,而对非出口商品配送中心项目主要服务于外贸商品,通过将外贸商品在此配送中心集中后,最终在朱家桥物流中心实现完成国际物流服务。而开发区物流中心项目,与西江汽车物流中心项目、朱家桥物流中心项目之间,亦存在着紧密的相互关系,他们之间互为提供网络资源、网络信息,共同为客户提供高效率的物流服务。

 开发区物流中心项目情况比较特殊,它主要针对开发区内的工业企业的物流需求,提供增值性物流服务。开发区物流中心项目服务的主要物资种类将包括汽车及其零配件、家电、建材等,而朱家桥、西江等物流项目同样也会包括这些商品品种,但他们的服务内容和服务特点不同。开发区物流中心将主要为开发区内工业企业提供专业原料配送或产品配送服务,而港口集散性物流中心项目将主要提供衔接性物流服务,它们之间是统一的协作性关系,而不是竞争性关系,这一点应该在建设物流项目的过程中从功能定位上加以注意。

 另外,朱家桥物流中心、西江汽车物流中心和裕溪口煤炭配送中心三个项目都是依托芜湖港口优势建立的,建设成功后可形成沿江港口性物流中心项目群,将对使芜湖成为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依托港口建设一系列的物流项目,是有其客观的必然性的:

 芜湖港口是芜湖市的交通枢纽,是物资流通的集散地,直接与车船部门、物资部门相沟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承托双方的协调作用,而且多年来港口企业形成“集、疏、储、运”综合功能,便于开展综合性物流服务。芜湖港口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具备一定的规模,条件较为成熟。有一定规模的码头、货场及仓储设施,有较强的物资中转能力,其他运输行业是不具备的,这是港口的比较优势。

 依托港口优势,建设物流中心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在港口建立物流中心对芜湖市物流业的发展也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港口交叉腹地范围的扩大,港口吸引腹地的重点已经从地理位置、集疏运条件、传统的装卸和堆存服务水平扩大到为产品提供增值服务的水平。港口以现代物流为纽带加强与腹地的联系,可以推动综合运输的发展,催发腹地现代物流网络体系的建设,进而促进现代物流在更广的范围和更高的层次上发展。

 附图:

  l 芜湖市物流项目布局图;

 l 芜湖市物流项目布局关系图;

 l 物流项目交通状况示意图。

 3.芜湖市重点物流项目建设规划

 3.1朱家桥物流中心项目

 3.1.1项目的名称

 朱家桥物流中心

  3.1.2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分析

 (一)项目建设背景

 朱家桥物流中心项目是依托朱家桥港口建设的。朱家桥港口是安徽省最大的外贸港,目前有6个生产性泊位,库场面积62500平方米,设计靠泊能力为5000吨级,最大靠泊能力10000吨级,核定能力191万吨。建有5.8公里铁路专用线,与扈铜、皖赣铁路干线接轨,港区交通便利。朱家桥物流中心的建设主要依托的是朱

 家桥港区扩建工程和朱家桥港区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

 朱家桥港区扩建工程(3号泊位)位于芜湖水道下段右岸的曹站洲处,该泊位是1990年投产的5000吨级杂货泊位,该项目将原码头的作业功能改扩建成5万吨级的集装箱专业化泊位。该项目是朱家桥港区目前主要的集装箱作业区,在朱家桥港区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未建成期间,到发芜湖港的集装箱货物主要通过该码头进出。因此,目前规划的朱家桥物流中心的业务活动,如保税功能、口岸功能、货物拆拼箱、库存、信息处理、包装和配送等等,都将与集装箱码头的装卸作业相衔接,集装箱码头的主要功能是进行专业化的集装箱装卸作业和堆存,物流中心将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物流增值服务,保证客户需要的原材料和产成品的供应链条通畅,降低客户的物流总成本。

 朱家桥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地处长江芜湖水道下段右岸,现芜湖朱家桥港区外贸码头下游,该项目一期建设规模为两个泊位,年设计集装箱吞吐能力10万TEU(不含现芜湖港朱家桥港区3号泊位扩建工程5万TEU)。该项目功能定位与3号泊位扩建工程后的功能相同,主要是集装箱装卸作业在规模上的扩大,该项目同样是朱家桥物流中心建设的重要依托,未来港口和物流中心的业务可以实现功能互补,为未来从水陆进出芜湖及周边地区的集装箱中转和集散提供全方位服务。

 朱家桥地区在芜湖市所具有的特殊区位优势是该物流中心建设的另一重要背景,朱家桥地区位于芜湖市带状城市的中间地段,紧临长江大桥入市口,与城北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大桥区都只有一步之遥,向南距离芜湖商贸中心区也较近,交通条件便利,可实现公、铁、水联合运输,疏港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都较好。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朱家桥物流中心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提升港口功能和提高芜湖港区域地位的需要

 历史上,芜湖朱家桥港口的功能相对简单,进出港货品主要为煤炭、矿物建材等低质大宗散货为主,高价值件杂货物所占比重很低。近年来,随着港口腹地产业结构的调整,进出港货类正在发生显著变化,特别是适箱高价值货物所占比重快速上升,由此对港口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仅仅以传统的装卸和堆存服务为业务功能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商品流通快速化、信息化的要求,港口在功能方面必须有所突破,在服务理念和内容上必须有所创新,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即港口必须从一个装卸作业的运输环节转变为一个能够提供增值服务物流平台,及能够提供商贸流通服务的信息平台。因此依托芜湖朱家桥港建设物流中心,引进现代物流理念,拓展港口服务功能,提高芜湖港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区位优势十分必要。

 (2)满足物流服务旺盛需求的需要

 目前,芜湖市港口的集装箱运输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据预测,2010年,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212万吨,占芜湖港总吞吐量的10%左右,随着集装箱运量的增长,集装箱码头能力缺口逐步加大,集装箱码头应集中发挥其前沿装卸能力,所以部分堆存及拆装箱业务应转移到毗邻的物流中心来完成,这就迫切需要在港口周围建立大型的物流中心以满足物流服务的需求。

 3.1.3市场需求分析

 (1)从集装箱运输市场来分析物流需求

 芜湖市拥有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是安徽省皖江区域中心和第二大外贸物资集散地,其辐射范围不仅包括芜湖及皖南宣州地区、黄山市、合肥及皖北巢湖、淮河、蚌埠市,还包括长江中上游赣、鄂、湘、渝、川等省市。根据对芜湖港集装箱吞吐量历史数据的分析表明,集装箱吞吐量占芜湖港总吞吐量的比重呈持续上升趋势。随着今后集装箱泊位扩建工程的完工以及腹地经济结构的升级,预计芜湖港集装箱吞吐量将产生跳跃式的发展,在港口总吞吐量中的比重将大大提高。据《芜湖朱家桥物流园区现代配送中心预可行性研究报告》预测,到2005年,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10.95万TEU(87.62万吨),2010年,吞吐量将达到26.57万TEU(212.59万吨)。

 (2)从芜湖港经营的产品品种来分析物流需求

 朱家桥物流中心的物流服务需求主要来自于通过水路进出朱家桥港口的适箱件杂货的综合物流服务。从近年的统计资料分析,芜湖朱家桥港经营的商品品种主要包括以下四大类:

 ● 新型建材

 芜湖地区生产的塑钢型材、纸面石膏板、PVC管材等新型建材的生产规模在全国名列前茅,铝塑管材、轻钢结构、防水材料、高档涂料等新型建筑材料项目有的已经开工建设,有的即将竣工投产。以海螺集团、可耐福公司为龙头的建材企业群在区域市场占据了很高的市场份额。仅芜湖海螺塑料型材有限公司和华亚芜湖塑料公司的PVC塑料型材年生产能力16万吨,可耐福的主导产品石膏板,年产量2000万平方米,原材料石膏的年需求量为10万吨。这些建材类产品大多需要通过朱家桥港从水路运输。

 ● 电子电器类产品

 预计到“十五”末,芜湖地区预计将形成900万台(套)家用电器电机的生产能力,芜湖将成为全国重要的家用电器电机生产基地,因此,进行电子电器类产品的物流配送服务,具有较为稳定的货源。为电子电器类产品提供高水平的综合性物流服务,将大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降低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

 ● 生物工程及纸类产品

 芜湖地区近年来以生物工程技术为核心的生物技术产业发展较快。由广厦(银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广厦)集团有限公司与芜湖广厦华东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建设的超临界C02萃取项目,将形成15000立方米的萃取能力,建成后将成为亚洲之最。其原料中仅茶叶一项年需求量达5万吨。拟从德国引进的有机硅合成项目,年生产有机硅3000吨,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大的硅化工生产基地。生物技术产业的原材料和产品的货运量虽然不大,但是货值较高,是物流配送业理想的货种之一。主要的纸类产品生产企业有芜湖美威包装品有限公司、三木特纸(芜湖)公司、东方纸业有限公司等。其产品销往全国和亚洲范围内的国家。生物工程和纸类产品的原材料和产品的物流服务都有较高的要求。

 ● 生活消费品

 截至2001年7月,芜湖市共有各类市场183个,占地面积180万平方米,其中专业批发市场38个,年成交额78亿元。2002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80.1亿元。在芜湖零售和批发的商品中,有17%从省外购进,2.6%国外进口,80.4%从省内生产企业购进。这类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社会化物流服务需求强烈。随着芜湖港集装箱吞吐量的增加,需要进行拆、装箱作业的货物量也会大大增加,物流中心的建设可以为零售商和大型市场等客户提供相应的物流服务,促进芜湖地区商品市场的发展。

 综上可以看出,近年来朱家桥港口的吞吐量稳步增长,朱家桥港口周边的生产、流通及居民消费物流服务需求旺盛。

 3.1.4项目建设的要求、水平和功能定位

 物流中心是一种多功能、集约化的物流结点,是商品集中、出货、保管、包装、加工、分类、装货、配送等的基地,是流通过程中的重要后勤保障和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提高服务质量和降低服务成本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朱家桥物流中心项目,是托依港口建设的,满足港口大进大出的物资集散、中转、配送的物流中心。因为港口的物流量在芜湖整体社会物流量中占最大的比重,因此该物流中心应该做为重点建设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应该在芜湖市的物流项目中起到增长极的作用,即该中心的业务增长会带动其他物流中心的业务增长,从而提高芜湖市的物流中心城市地位。

 朱家桥港口是以经营外贸商品为主,因此朱家桥物流中心应该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平的物流中心,应该高起点进行建设。其硬件设施、管理水平、信息系统等建设都应该与国际接轨。另外在硬件配置方面,应该建有保税仓库、现代化仓库等,以满足高价值商品、保税商品的物流需求;同时应该建设有进行集装箱拆拼箱的特殊起重装卸搬运等设施、场地等。从软件配置上,应该建设满足国际大通关需要的各类报关、商检、税收等各种数据交换系统;还应配备有智能的物流作业系统等。总之,该物流中心应成为芜湖市重点规划建设的物流项目,必须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以获得规模效益和辐射影响力,最终增强芜湖市的区域竞争力。

 借鉴类似港口物流中心项目的经验,根据朱家桥港口目前的实际经营情况,我们认为,该物流中心项目,应具备以下四大功能:

 l 储存功能。以解决港口货物运输批量和生产量、消费量之间的平衡问题。该功能既包括一般性储存,也包括保税仓储功能。

 l 集散功能。大量的货物需要在港口集散。既包括港口运出货物的集中,也包括港口运进货物向周边地区的运送。集散功能也可以大大提高进出港的物流作业效率,提高卡车的满载率,降低物流成本。

 l 配送功能。应该在该物流中心内规划专业的、高效的商品配送区域,为芜湖市及周边地区生产、生活所需商品提供配送服务。从而提高朱家桥物流中心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益。

 l 信息服务功能。该功能是物流中心应具备的重要功能之一,也是体现物流中心建设水平,真正发挥物流中心作用的重要标准。信息服务功能包括商务信息服务和物流信息服务等。具体应包括货物通关信息、货运信息、仓储信息、运输车辆信息等各种信息服务。

 3.1.5物流服务对象

 朱家桥物流中心服务的市场范围应立足于芜湖市,并逐步扩展到安徽省及长江三角洲的部分地区。其主要服务企业是芜湖市及周边的大中型制造企业、批发贸易企业、货运企业及电子商务企业,应该要与他们建立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形成自己稳定的客户群。

 朱家桥物流中心主要服务的商品品种有:建筑材料和装饰材料、电子产品、生物制品、纸类产品和生活消费品等等。。

 3.1.6物流中心选址和建设条件

 (1)物流中心选址

 朱家桥物流中心是依托芜湖港朱家桥港区进行规划的,因此规划的物流中心具体位置在朱家桥港区的外部,紧临港口作业区。考虑到朱家桥港规划的岸线用地,应预留500米左右的陆域纵深,所以,物流中心项目在充分利用其地缘优势,以及周边地区的产业优势的基础上,拟选址于市污水处理厂至以北800米左右、长江路以西至230米的区域内。

 (2)物流中心建设条件

 交通条件:该物流中心拟选地东靠长江路,西临长江岸线,北面至长春西路,南面至朱家桥外贸码头进港公路,公、铁、水交通便利。

 通讯设施:该地区有完善的通讯系统网络,并与芜湖市公共电信网联网。通讯传输线路可通达全国各地。

 供电设施:该地区电力设施齐全,能满足未来物流中心的日常运转。

 给排水系统:该物流中心未来的供水来源于市政供水系统,根据规划路网,区内给水管网按环网设置。区内污水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污水搜集汇入市政污水系统送至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排放。

 总之,朱家桥物流中心建设的软硬件条件已基本具备。

 3.1.7建设规模和硬件设施建设内容

 根据朱家桥物流中心未来的物流服务需求预测,考虑到朱家桥物流中心选址地的实际情况,以及未来物流中心内部的硬件设施建设需求,朱家桥物流中心的建设规模预计在20万平方米左右。

 朱家桥物流中心项目的硬件设施建设内容,是根据上述朱家桥物流中心的物流需求预测、功能定位、服务内容等进行规划的。规划的主要硬件设施有:集装箱货运场站、自动化高架仓库、普通仓库、保税仓库、停车场、商务中心等辅助设施。

 (1)集装箱货运场站

 朱家桥港口3号泊位改建和集装箱码头一期建成后,朱家桥港区集装箱装卸能力预计达到15万TEU,而目前芜湖朱家桥港区内没有专业的集装箱货运站。因此在物流中心内必须建设有专业的集装箱货运场站,主要在此完成集装箱的存放、拆拼箱等物流作业。

 (2)自动化立体仓库和普通仓库

 《芜湖朱家桥物流园区现代配送中心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芜湖港口吞吐量和该地区市场情况进行了预测,到2010年该地区将生成年200余万吨的物流需求,其中既有普通物流需要,也有适用零库存的现代化物流需求。因此,建设一定规模的普通仓库和适当的自动化高架仓库是十分必要的,该仓库的建设应该考虑一定的前瞻性,要满足朱家桥物流中心国际化水平的建设要求。

 (3)保税仓库

 芜湖朱家桥港是长江溯江而上的最后一个深水良港,是安徽省和芜湖市的重要国际口岸,每年吸引大量的区域性进出口货物经过该港口运输。因此,在朱家桥物流中心内,规划建设具有保税功能的海关监管的保税仓库是十分必要的,该保税仓库的建设规模和水平要视朱家桥港的国际货运量而定。

 (4)停车场地

 在大型物流中心内,必须建设有专用的停车场地。特别是朱家桥物流中心作为港口转运枢纽型物流中心,会有大量集装箱专用车需要在此装卸货物,还有其他货运车辆进行临时停放、装载和配送货物等,因此在朱家桥物流中心内,必须专门规划建设大型停车场地。停车场地的规模要视预计的停放车辆情况而定。

 (5)辅助办公设施

 辅助办公设施主要包括商务办公楼、绿化场地等。规模一般会占整个物流中心总面积的10-30%。商务办公楼内需要建设有物流中心的信息控制系统、商务交易中心、海关、商检中心等。

 3.1.8结论和建议

 总之,朱家桥物流中心的建设是在现有港口业务基础上,拓展服务功能,延伸服务链条,实现港口经营模式转变的需要;也是满足周边地区不断增长的物流服务需求的需要;同时对提升芜湖市的物流中心城市地位,发挥芜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都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该物流中心未来将立足于芜湖市,幅射到安徽省及长江三角洲地区,为该地区不断增长的物流需求提供服务。主要的功能包括区域货物集散功能、存储功能、配送功能和信息服务功能。该物流中心的具体建设内容包括:集装箱货运站、自动化高架仓库、普通仓库、保税仓库和专用停车场地和辅助办公设施等。

 对于朱家桥物流中心项目的建设,我们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l 该物流中心的建设依托的是朱家桥集装箱码头,虽然目前朱家桥港口腹地集装箱生成量已经具备一定规模,今后也将有较大的发展,但目前朱家桥的集装箱吞吐量规模,相对周边其他国际性口岸还比较小。建议芜湖市以及安徽省政府抓紧改善港口发展的环境,提高口岸效率,抓紧集装箱码头改造和信息系统建设,提高通关作业效率,降低集装箱公路集疏运过路、过桥费用等。为朱家桥物流中心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l 保税功能是国际性物流中心的重要功能之一,其建设涉及政策因素较多,建议在该项目建设前,要尽早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保证该项目的实施。

 l 该物流中心项目属依托港口建设的高标准物流项目,此类项目在国内其他地区已有先例,因此,建议芜湖市政府在此项目的正式开始建设前,到国内外其他类似地区,如盐田、上海、大连等港口进行实地考察借鉴。

 3.2裕溪口煤炭配送中心项目

 3.2.1项目的名称

 裕溪口煤炭配送中心

 3.2.2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分析

 (一)裕溪口煤炭配送中心建设背景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近几年煤炭消费市场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方面煤炭消费企业越来越关注于生产成本和环境保护,对煤质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煤炭生产企业由于受资源条件的限制,有时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在联系煤炭消费企业和煤炭生产企业的煤炭中转场地建设现代化精确配煤中心,面向众多的生产和消费企业,经营煤炭配送业务,优化资源配置,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煤炭配送是提高和稳定煤质、缓解燃烧造成的环境污染及充分利用煤炭资源的实用技术,具有工艺简单、投资少、效益明显等优点,是煤炭工业重点研究、优先推广的洁净煤技术之一。煤炭配送完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因此近年来国家对于煤炭的配送工作也十分重视。

 芜湖裕溪口港作为大型煤炭集散、转运港口,其所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煤炭来源广泛(主要有淮南矿业集团、淮北矿业集团、皖北煤电公司、新集能源投资公司等),面对客户多,具备良好的市场环境。因此,裕溪口地区具备建设较大规模的区域性煤炭配送中心的基础条件。

 (二)裕溪口煤炭配送中心建设必要性分析

 由于裕溪口码头具备良好的区位和交通优势,依托其多年经营煤炭转运的软硬件设施条件,进一步拓展目前已有的业务范围,在该地区建设煤炭配送中心是十分必要的,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顺应周边煤炭生产和消费企业的配送需求

 目前,国内的电力企业已摒弃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国家规定的原料煤基地采购的办法,纷纷寻找符合质量要求、又低价的煤源,而单一煤源往往难以满足电厂用煤质量指标,有些电厂引进多种煤源后,因不能精确配煤而使燃料质量不稳定,甚至影响锅炉的燃烧。如果电厂自己搞精确配煤,由于需要投入较多资金,产品仅供自己使用又形成不了规模,从经济上考虑是不合算的。而且往往还存在场地、系统等方面的问题,因此,越来越需要提供精确配煤技术的专业煤炭配送企业。

 临近芜湖港的安徽四大煤炭企业,都以生产高挥发份的单一煤源为主。如果在煤矿生产地建设配煤场,对于煤种单一的矿区需从外矿或其他地区调入部分配煤原料,这要进行二次装卸;同时,由于煤矿大多数不在引进煤和中转港的必经之途上,还要支付重复运费。因此在煤矿区建设配煤设施更不适宜。煤炭配送中心的最佳选址地点就是煤炭的中转和集散地。

 可见,在裕溪口建设现代化煤炭配送中心,顺应了周边煤炭生产和消费企业的需求,该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2)提升港口服务功能,促进芜湖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从裕溪口港自身的发展看,单纯进行煤炭的中转运输,已远远不能适应港口进一步发展的需要。目前已有的简单配煤技术仍然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要,这就需要扩大堆场,建设高技术的煤炭配送设施,提高配煤的精确性。只有建立现代化的煤炭配送中心,才能真正提升港口的服务功能,从而吸引周边地区更多的煤炭生产和消费企业的物流业务,带动相关产业和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最终提高芜湖市的物流中心城市地位,促进芜湖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2.3市场需求分析

 (一)该地区煤炭需求市场情况

 长江三角洲地区属于严重缺煤地区,每年需要从其他地区调入大量的煤炭,该地区的大部分电厂建成年代较早,电厂的原料煤基地往往选择了较远地区的单一煤源,而没有考虑到燃料的经济性,使得电厂用煤和本地的煤源并不完全对口,该地区的煤炭市场需求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需求企业选择的原料煤基地,都在距离比较远的地区,若想取得低成本的原料煤,必须要求运距近的煤源,因为运费占据了原料煤成本的相当份额。

 (2)运距较近的煤炭并不适合需求企业的炉型,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近处煤源适当配上远处一些的煤,使之符合自己炉型的需要,是最经济的。

 (3)而需求企业在计划经济时代建设的原料煤贮运系统,很少考虑精确配煤的要求,一般只能进行简单的混配,造成由于煤质混配不均,锅炉燃烧不稳、出力不够的现象。

 因此,随着企业生产工艺的改进,对配煤技术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因此建立高标准专业的配煤中心,为多家煤炭需求企业进行社会化煤炭配送业务,有很大的市场需求。

 (二)该地区煤炭供给市场情况

 靠近芜湖港的安徽四大煤炭基地,自己生产的动力煤相当部分不能满足电厂直接燃用的需要,必须经过配煤才能使用。

 (1)该地区所产的煤炭必需与其他地区相结合才能满足需要

 据调查,目前淮南矿业集团为宝钢在矿区进行简单配煤,但差错率较高,迫切需要精配,同时愿意支付“配煤中心”精确配煤所增加的费用。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与南京二电厂的业务中遇到挥发份要在19~20%的要求,该矿感到很难做到,新集矿提出希望利用裕溪口配煤系统,把新集煤和山西晋城无烟煤配在一起,就可满足南京二电厂的需要,同时也增加了新集和晋城的市场份额。

 (2)在矿区建配煤厂不合理

 引进煤炭进行配煤的各矿区,一般都不在引进煤源到最终用户的中途上,而要增加—次装卸过程,这必然增加运输费和装卸费。配煤厂最理想的选择地点是煤炭集散地——中转场地。

 因此,裕溪口背靠煤炭基地,面向众多用煤大户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拓展服务功能,兼顾过港服务,具有广阔的前景。

 (三)裕溪口煤炭配送中心的市场需求分析

 该配送中心紧靠华东经济高速发展区,长江三角洲有众多需求用户,沿江各大电厂等用煤量达5700万吨/年,有相当大的市场空间,仅挥发份在20-25%的动力煤,年市场需求量就高达2000万吨。可见,在裕溪口建设现代化煤炭配送中心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3.2.4项目建设的要求、水平和功能定位

 裕溪口煤港是多年经营煤炭的专业化港口,目前自身已具备一定规模的煤炭吞吐量和简单配送功能。考虑到裕溪口煤炭配送中心长远发展的要求,应该高起点、高标准进行投资,建设高技术含量的精确配煤系统,使该配送中心最终建成具有世界先进、国内一流、高度机械化、自动化、采用计算机管理的高效率、高效益的煤炭配送中心。

 该配送中心的主要功能定位为:

 l 煤炭的配送功能。煤炭的配送过程包括按用户的要求,在配送中心进行加工、配货工作,并将配好的煤炭送交用户的全过程。配送功能,本身就涵盖物流中的流通加工、运输、保管、装卸搬运等多项功能。

 l 煤炭的流通加工功能。流通加工是配送中心的重要功能。煤炭的流通加工,即配煤过程,是裕溪口煤炭配送中心的重要功能之一,也是主要的利润来源和主要的投资领域。配煤的过程就是要按用户指定精确比例把2—3种煤混配在一起,满足用户要求,提供物流增值服务。

 l 煤炭交易功能。这是配送中心辅助提供的商务功能,在裕溪口煤炭配送中心内,可开辟煤炭现货市场、期货市场的交易平台,使之成为现代化的煤炭交易中心,从而与煤炭的配送等物流业务互相促进。

 l 煤炭市场的信息服务功能。信息服务功能是配送中心应具备的重要功能之一,只有通过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才能吸引更多的客户,保证配送中心的长远发展。

 3.2.5物流服务对象分析

 裕溪口煤炭配送中心属于专业化配送中心,因此其服务对象相对单一,主要服务于煤炭生产企业和消费企业,成为衔接生产企业和消费企业之间的重要环节。服务于煤炭生产企业,就是为其提供销售物流中的增值服务;服务于需求企业,是为其提供供应物流中的增值服务,从而成为煤炭供应链中的一个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从该配送中心服务的区域市场的情况看,其背靠产煤大省,淮南、淮北、皖北、新集四大煤炭企业至裕溪口的基础运距均在300-400公里以内,腹地还有河南、山西等不同煤种的煤源可供选择。该配送中心又紧靠华东经济高速发展区,长江三角洲有众多需求用户。这些都是裕溪口煤炭配送中心目前和未来的主要服务对象。

 3.2.6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

 (1)项目选址

 经调研,我们认为,该配送中心可供选择的具体地址有两个,分别位于老厂毗邻的南侧和北侧。

 北侧建筑物密集,有建筑构件厂、居民居住区,2000年建成的小学校一座

 和单位住宅,不但动迁工作量大、费用高,而且要涉及的部门太多,动迁成本太高。而老厂的南侧是一块承包给农民的低洼鱼塘地和原公司的部分工业建筑及原公司住宅。关系简单,动迁工作量小,主要缺点是填方量大,但短期内可完成动迁任务。

 因此,经比较,我们建议该配送中心选择在南侧的鱼塘位置。但是配送中心进行煤炭配送需要建设大量硬件基础设施,并且未来会有大量货运汽车的出入,因此对土地的承载能力要求较高。故最终是否确定为南侧的鱼塘位置,要经过地质的考察。即使通过了可行性研究,在具体建设中也要注意填方量要大,保证配送中心建成后的土地承载能力。

 (2)建设条件

 芜湖裕溪口港距芜湖市15公里,位于长江左岸,东距上海473公里(水路),西距武汉652公里,北距合肥100公里左右。铁路、公路交通均十分便利。港口距裕溪口车站约4公里,有二条专用线进入港区。裕溪口港年设计吞吐能力600万吨,完全能满足配煤中心未来业务发展的需要,不需要进行港口的改扩建。

 该港口现有35kV/10kV总降压变电所一座,由巢湖供电局沈巷35KV开关站供电。现有200门程控交换机与市话联网。目前还安装开通了一套甚高频无线系统,可实现码头内的无线对讲通讯。另外,该码头附近准备重建新水厂一座,以满足新建配送中心和老场的需要。

 总之,有老厂作依托,水、电源、交通、运输、通讯、材料供应均有相当基础,建设条件比较优越。

 3.2.7建设规模和硬件设施建设内容

 目前,裕溪口码头的煤炭年吞吐量为500万吨左右。根据市场需求量的预测,考虑到未来新建配送中心业务发展的需要,该配送中心建成后的预计配送能力在300万吨以上。由于原煤场没有精确配煤功能,本配煤中心将利用原装卸车、装卸船的系统,新建一座配煤场地,实现精确配煤,生产“品牌化”产品。主要需要新建的硬件设施有:

 l 配煤场。配煤场是由斗轮堆取料机、储煤场、煤仓及定量给煤机、皮带运输机等组成的系统。

 l 供电、通讯及控制设施。考虑到配煤系统对电力负荷、通讯系统有较高的要求,因此配送中心应建设或健全供配电系统、通讯及控制系统等。

 l 给水、排水及除尘设施。由于配煤过程会有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因此在配送中心内,应建设有配套的给排水和除尘等设施,以利于配送中心建成后能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

 3.2.8结论和建议

 总之,原裕溪口煤港的运输服务、简单配煤服务,已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要。因此,依托原有的港口的软硬件设施的基础上,扩大堆场,提高配煤的精确性,提供高标准的配送服务,新建高水平的煤炭配送中心是十分必要的。新建的配送中心将主要提供煤炭的流通加工、送货到用户等增值服务,逐步形成“经营交易型”配煤场为主的配煤中心,把煤炭生产企业和消费企业的中间环节产业化,成为煤炭供应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

 建议该配送中心建设时应该注意:

 l 该配送中心的核心技术将体现在配煤技术上,因此现代化配煤系统的建设要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为未来发展留有余地。

 l 该配送中心的场址选择要经过充分的论证,特别是目前初选的原场南侧鱼塘地区,需要对地下水质、土质等进行充分的测试。

 3.3西江汽车物流中心项目

 3.3.1项目的名称

 西江汽车物流中心

 3.3.2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分析

 (一)西江汽车物流中心项目建设背景

 西江汽车物流中心的规划,主要依据是安徽省及芜湖市的汽车工业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规划,以及西江汽车滚装码头的规划和建设。

 (1)安徽省及芜湖市的汽车工业现状

 近年来,安徽省的汽车工业发展迅速,已具备相当规模。目前,全省汽车行业生产企业近200家,产品包括大、中、轻、微型车、各类改装车、专用车以及汽车关键零部件等多个系列共800多个品种,汽车年生产能力达22万辆。此外,还具备20万辆的摩托车生产能力。

 芜湖市的汽车工业是安徽省的重点产业,生产能力居安徽省第一,产销量仅次于合肥。芜湖的汽车工业自1992年开始起步,省、市各级领导就给予了高度重视,从政策、资金、技术等多方面大力扶持,从而奠定了其芜湖市支柱产业和安徽省汽车工业重点的地位。芜湖市现有包括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家在内的汽车生产企业百余家,拥有轿车、轻型车、微型车、专用改装车、农用车等五大产品系列,列入国家产品目录的有78个品种,生产能力近15万辆。上海大众集团奇瑞汽车有限公司、芜湖一汽扬子汽车厂和安徽华阳汽车制造厂是芜湖市的主要汽车生产厂家。上海大众集团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是安徽省唯一的轿车生产基地,位于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2001年轿车年产量已达3万多辆,2002年轿车年产量达5万多辆,2003轿车年产量已达10万多辆,产品供不应求,国内销售网点已达50多个,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

 (2)芜湖市汽车工业发展规划

 根据芜湖市“十·五”汽车工业发展计划,芜湖市将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导,坚持市场导向,强化技术创新,继续以生产整车为龙头、以关键零部件为基础,以底盘生产为重点,扶优扶强,招商引资,力争汽车工业尽快上规模、上水平、上效益,实现超常规发展。发展重点是:努力抓好奇瑞轿车和一汽扬子二大项目;把汽车零部件作为突出发展的重点;组建—个以奔达汽车厂为龙头的汽车改装车集团;充分利用芜湖长江大桥和创建优秀旅游城市的优势,以芜湖汽车行业、工商企业为后盾,在大桥工业园附近,开辟汽车商贸区,建设高品位、大规模的华东地区一流的汽车贸易大市场。至“十五”末,芜湖汽车产品品种、整车及底盘增加到200种,零部件新增种类8—10个,主要产品保持国内领先,达国际90年代中期水平,部分产品争取达国际平均水平,汽车生产能力达20万辆,其中奇瑞10万辆,一汽扬子汽车厂轻型车及底盘6万辆(其中整车2万辆),奔达汽车厂等微型车、专用车4万辆。至2015年,芜湖汽车年生产能力达30万辆以上,主要产品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3)西江汽车滚装码头工程

 拟建的西江汽车滚装码头位于朱家桥外贸码头以北,拟建设规模为一个3000吨级滚装泊位,泊位长162米,年通过能力15万辆汽车。从该汽车滚装码头的功能上分析,汽车滚装码头主要集中于进出整车的装卸作业。因此在进出港量增大的情况下,依托该汽车码头,建设汽车专业物流中心,是十分必要的。汽车的物流中心与码头两者的分工明确,汽车及其零部件的物流增值业务将是物流中心的主要服务内容。

 另外,国家对我国汽车工业的未来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适应现代化汽车工业发展的汽车物流服务中心,必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家重点建设的示范性物流工程项目。

 (二)西江汽车物流中心项目必要性分析

 西江汽车物流中心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总结为如下两点:

 (1)满足不断增长的汽车物流需求的需要

 芜湖港水运综合条件好,上海大众集团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和一汽扬子汽车公司位于芜湖市区,多家省属汽车重点生产厂毗邻四周,汽车生产能力已接近15万辆,货源稳定,水运出入方便快捷。上海大众集团奇瑞汽车有限公司现已具备30万台/年发动机和5万辆/年整车的生产能力,部分工艺已形成15万辆/年整车的能力。芜湖一汽扬子汽车公司二期工程生产规模为6万辆/年,安徽华阳汽车制造厂现已具备3万辆/年整车的生产能力。“十五”期间,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将达到15万辆/年的生产能力。芜湖一汽扬子汽车厂将达到2万辆/年轻型客车的生产能力,安徽华阳汽车制造厂将达到3万辆/年的生产能力。汽车工业的发展必然需要与之配套的物流服务体系的完善。

 (3)降低汽车物流成本,提高汽车工业总体竞争力的需要

 相对于公路和铁路而言,水路运输在途时间较长,但其运价最低,尤其是中、长途运输运价优势明显,且货损小,安全性好。特别对于大批量运输优势明显,当对运输在途时间要求不高时,优势更突出。芜湖港的地理位置优越,对外交通方便,水路、公路、铁路条件优良,铁路和公路已具备一定的汽车运输条件。水路运输由于未建滚装码头而受到一定限制,但交通部已对全国汽车水上滚装运输作了系统规划,规划要在沿海、沿长江建设一批汽车滚装码头,最大限度地发挥汽车水上运输的优势。芜湖西江汽车滚装码头建成后,将加入长江沿线、沿海地区商品汽车滚装运输系统中,芜湖港汽车水上滚装运输将有较好的发展前景。西江汽车物流中心的建设搭建了汽车从水路运输的平台,使汽车物流达到批量化、低成本、高效益的目的,这对提高芜湖汽车工业的总体竞争力将有更深远的意义。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安徽省及芜湖市的汽车工业将有跳跃式的发展,西江汽车滚装码头的建设将使西江汽车物流中心的建立成为必然,而国家对汽车物流未来发展的重视是西江汽车物流中心建设的重要环境条件。

 3.3.3市场需求分析

 芜湖港储运股份有限公司对西江汽车码头近、中、远期各类汽车水运量进行了预测,按轿车折算,预测结果如下:

 表11

 西江汽车滚装码头各类汽车水运量预测表

 单位:万辆

 车型

 2005年

 2010年

 2020年

 小计

 进口

 出口

 小计

 进口

 出口

 小计

 进口

 出口

 轿车

 4.74

 0.90

 3.84

 7.10

 1.53

 5.57

 14.19

 3.15

 11.04

 中型车

 0.50

 0.30

 0.20

 0.69

 0.29

 0.40

 0.89

 0.29

 0.60

 轻型车

 4.90

 0.76

 4.14

 6.27

 0.89

 5.38

 9.59

 0.89

 8.70

 微型车

 4.18

 0.55

 3.63

 5.43

 0.51

 4.92

 8.20

 0.60

 7.60

 农用车

 1.20

 1.20

 1.38

 1.38

 0.90

 0.90

 合计

 15.52

 3.71

 11.81

 20.87

 4.60

 16.27

 33.77

 5.83

 27.94

 从预测结果可以看出,2005年,西江汽车码头各类汽车水上运输进出口总量为15.52万辆(按轿车折算,下同),其中进口3.7l万辆,出口11.81万辆;2010年进出口总量为20.87万辆,其中进口4.60万辆,出口16.27万辆;2020年进出口总量为33.77万辆,其中进口5.83万辆,出口27.94万辆。车型以轿车、中型车、轻型车、微型车及农用车为主,2010年以前,汽车运量的年增长率为6.10%,2010年——2020年,年增长率为4.93%。

 西江汽车滚装码头建成后,安徽省至西南地区汽车水上运输可形成芜湖港——重庆港(西南地区水上转运中心)、芜湖港——武汉港(华中地区水上转运中心)沿江汽车滚装运输航线,并可通过长江出海,经海运形成芜湖港——营口港(东北地区水上转运中心)、芜湖港——天津新港(华北地区水上转运中心)、芜湖港——广州港(华南地区水上转运中心)江海汽车滚装运输航线。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全国的统一规划下,未来通过港口的进出口汽车数量将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因此会带动相关的汽车及零部件的仓储、配送、集散、流通加工等多项物流业务的发展,西江汽车物流中心的市场需求前景广阔。

 3.3.4项目建设的要求、水平和功能定位

 西江汽车物流中心项目定位于汽车及其零部件的综合物流业务,因此其建设要求必须满足汽车及零部件物流服务。汽车整车以及零部件对物流服务的效率、质量等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该物流中心未来不仅需要建设有现代化的整车及零部件存储、配送设施,还应该配套有专业化的运输设施设备。另外,为了提升汽车物流中心的服务技术水平,汽车物流中心还要求有现代化的信息网络做为支撑。西江汽车物流中心未来将纳入全国沿江汽车物流体系的一部分,因此,在建设标准上应该达到国内的领先水平。

 西江汽车物流中心未来提供的主要功能包括:

 l 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集散功能。集散功能主要是为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汽车工业企业生产的整车及所需零部件提供的服务。通过物流中心的集散,既能推动芜湖及周边地区汽车生产所需零部件从外国或外地区的集中采购和供应,又可促进该物流中心周边汽车企业产成品销售物流的集中化,从而实现汽车物流的规模化,降低全行业的流通成本。

 l 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存储功能。为衔接生产和消费的需求,在物流中心内必须能实现汽车整车和零部件的存储功能。

 l 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配送功能。汽车企业大多实行的是按订单生产,无库存管理,配送到工位的采购与供应模式,因此汽车生产企业对原料配送有较高的要求,这也就成为物流中心应提供的重要功能。

 l 信息服务功能。汽车行业本身信息化程度较高,因此汽车物流中心的建设,其信息服务水平必须与汽车生产企业、销售企业的信息化程度相配套,这就要求西江汽车物流中心要具备较强的信息服务功能。

 l 汽车展示、交易功能。发挥物流中心展览和博览的功能,为客户提供展示、洽谈、签约、交易、培训等服务。

 3.3.5物流服务对象分析

 西江汽车物流中心主要服务于汽车及零部件的制造企业、分销企业,成为众多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和销售企业供应链上的重要一环,为其提供专业化的储存、配送等物流服务。其客户的市场范围主要是芜湖市、安徽省的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企业、销售企业、需求企业,同时也包括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区的汽车及零部件供给和需求企业。

 3.3.6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

 西江汽车物流中心拟选地为西江汽车滚装码头的东侧,紧临汽车滚装码头。该选址地目前为空地。北侧为长江西路,南侧为港湾路,西侧为芜当防汛大堤,东侧紧邻正宇集团有限公司与东面的长江北路相距400米。项目的选址主要考虑了与西江汽车滚装码头在功能上的分工与衔接,同时该选址地在位置上与开发区规划的汽车工业园相距较近,与大桥区规划的汽车贸易中心毗临,其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优越,其他建设条件基本具备。

 3.3.7建设规模和硬件设施建设内容

 西江汽车物流中心的建设规模要视西江汽车滚装码头的设计能力、芜湖地区未来汽车工业和市场发展状况而定。根据前面对西江汽车物流中心未来整车及零部件的物流需求情况预测,可以推算西江汽车物流中心的预计建设规模应该在10万平方米左右。根据该物流中心未来提供的主要功能,该中心内需要建设如下主要硬件设施:

 l 汽车整车存放场地。主要供短期时存储的大批量通过水陆运输的整车停放。

 l 整车及零部件存放的库房。为较长时间存储的整车提供存放场所,同时存储大量的汽车零部件,并在仓库内进行配送、加工等物流业务。

 l 汽车交易和展示中心。实现物流中心业务的拓展,进行汽车的交易和展示等活动。

 l 辅助建筑,辅助建筑包括生活办公设施、绿化场地、停车场等。

 3.3.8结论和建议

 综上所述,考虑到芜湖市汽车工业的长远发展需要,以及西江汽车滚装码头的龙头作用,建立西江汽车物流中心是必要的。西江汽车物流中心的建设,将主要满足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存储、集散、配送、加工等物流需求,同时通过在物流中心内提供汽车交易展示等商务功能,延伸服务项目,将吸引更大范围内的更多客户,从而真正带动芜湖市的汽车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该物流中心建设的相关建议:

 l 争取得到国家的支持。未来的一段时期内,汽车工业将成为我国的重要支柱产业,汽车物流中心的建设也由此成为国家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芜湖在建设西江汽车物流中心时,应该抓住机遇,使之纳入国家的沿江汽车物流服务体系中,争取得到国家的支持。

 l 其建设水平应该与国际汽车物流中心接轨。经济的发展总体趋势是全球化,我国在发展汽车工业时,既要考虑本国需求,也要考虑未来进入世界市场的需要。物流中心本身是基础性建设项目,其服务周期较长,因此建设时一定要考虑到未来发展的可能。

 3.4芜湖长江物流中心项目

 3.4.1项目名称

 芜湖长江物流中心

 3.4.2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芜湖长江物流中心是服务于城市商贸及居民生活消费品的物流项目,其规划的主要依据为芜湖的商贸中心城市地位以及芜湖市未来的发展规划等。

 (1)芜湖市地处安徽省东南部,是安徽省拟建中的芜马铜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均GDP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居安徽省前列。芜湖市紧靠发达的长江三角洲,根据规划,芜湖市将成为建成区面积130平方公里、人口超百万的现代化城市。芜湖市地理位置优越,芜湖长江大桥横穿东西,公路、铁路、航运、空运可达全国及世界各地,自古就是商埠重镇,具备传统的商贸氛围。近几年,芜湖的商业发展迅速,已成为皖南和华东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2)根据芜湖市市区市场发展战略目标,即“充分发挥芜湖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创造良好的环境,增强各类生产要素的聚集力和辐射力,培育大市场,把芜湖建设成为全省和宁汉之间的现代化物流中心和商贸中心。”商贸中心的建立必然要求强大的物流服务系统的支撑,这是长江物流中心建立的契机。

 因此,长江物流中心的建设,正是在芜湖市作为商贸中心城市,如何合理规划其城市商业贸易发展和生活消费品的物流服务需要这一大背景下提出的。

 (二)必要性分析

 (1)长江物流中心是适应芜湖市经济发展需要而规划的。据不完全统计,芜湖市现有市场200多处,各类商品种类齐全,其中建材、家电、服装、百货市场潜力更是巨大,对物流服务有了较大的需求,因此急需建设为商贸企业服务的物流中心。另外,芜湖市现有货物配载企业100多家,从事货物运输的车辆达6000余辆。然而,长期以来,芜湖市没有一个规模大、经营集中的物流中心,分布在各区域的零散经营的形式无法形成合力。在这种前提下,设立一个经营集中、规模较大的专业物流中心可谓迫在眉睫。

 (2)长江物流中心是提高芜湖市社会化物流服务质量,促进运输市场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芜湖市现有的运输市场分散现状,给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为给芜湖市货物运输市场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2002年,芜湖市交通局、工商局、地方税务局、国家税务局、物价局联合下发了《规范道路货物运输交易市场管理的通告》文件,《通告》明确指出:“从事货运交易、中介配载的经营户必须做到“货进场、车进站、人归点”的要求,不得场外经营。”从政府管理角度出发,建设集中化经营的物流中心势在必行。

 (3)长江物流中心的建设,能够与长江市场园协调发展,共同促进芜湖商业经济的健康发展。长江市场园区是以农副产品贸易、米市为主,综合各种日用小商品及芜湖建材产品的贸易中心。长江市场园交通线路通达,是有效覆盖本市、强力辐射周边的重要经营场所,远期规划1800亩,目前己开发700亩。市场的发展繁荣,迫切需要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的支持。考虑到长江市场园未来发展的需要,在新长江地区建设生活消费品、建材产品、农产品等的物流中心是十分必要的。

 3.4.3市场需求分析

 芜湖地区历来是商贸发达地区,从消费品交易额看,消费品的流入量、流出量都很大,以主要商品零售批发为客户对象的物流服务空间很大。目前芜湖消费品零售批发以省内交易为主,所以面向消费者的物流活动多发生在省内范围。芜湖市本地产商品出口并不多,但随着芜湖市产品结构的进一步转变,出口产品结构的转化,未来进出口量增加是必然的。芜湖市作为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和安徽省重要的贸易港口城市之一,是安徽省皖江区域的经济中心,是沿江开发、开放的重点和突破口。作为区域性物流系统的中心,芜湖市不但有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而且物流需求的空间分布相对集中。另外,根据最近几年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未来芜湖地区可以成为安徽省的物流集散中心之一,在生活消费品及小商品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面向芜湖及周边市县的生活用品及小商品的批发零售,为长江物流中心提供了稳定的市场需求。

 芜湖市2002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80.13亿元。全省统计的40多家重点零售商店全年销售收入净额33.88亿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副食品市场明显好于工业品。工业品中的家电,特别是名优家电的销售也一直保持良好势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持续增长,说明消费品市场比较活跃,商品流通迅速。商流带动物流,因而面向消费者的物流活动需求必然增加。

 芜湖长江市场园渐趋繁荣,具有丰富的货物资源。芜湖长江市场园目前市场气候渐成,现已入驻实力商户600余家,经营品种涉及糖酒、百货、五金建材、调味品干货等,辐射皖南地区及周边各市县。因此,长江物流中心的市场需求前景广阔。

 3.4.4项目建设的要求、水平及功能定位

 芜湖长江物流中心定位于市域配送型的项目,主要为芜湖市及周边地区生活用消费品提供集散和配送服务。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总体要求是必须满足芜湖市社会消费品的物流需求,而消费品的物流需求特点就是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因此,在进行该项目的建设时,要根据实际服务商品的种类和数量,确定所需的不同类型的物流设施及规模。总之,该项目的建设,不应以追求高标准、高水平为主,而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以实用性为主,科学规划,滚动发展。

 芜湖长江物流中心建成后将提供的主要功能包括:

 l 储存功能。长江物流中心将提供的存储功能包括对各类生活消费品的储存,以缓解消费品生产和需求之间的矛盾,满足消费品批量运输等需要。

 l 流通加工功能。许多生活消费品、农产品可以通过在物流中心内的流通加工实现增值,并进一步满足客户需求,这是城市消费品物流中心必须提供的重要功能。

 l 配送功能。随着城市的发展,对生活消费品的配送需求越来越高,这是提高生活质量、保护城市环境、减少流通成本的重要物流活动。因此,长江物流中心必须具备向城市商贸企业或居民生活提供配送服务的功能。

 l 货物配载功能。消费品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的物流特点,决定了消费品物流中心对货运配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物流中心必须通过信息系统、智能化管理系统等,提供货运配载功能,以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l 物流信息服务。这应作为长江物流中心的重要服务功能进行建设,以期形成完善的现货交易系统、期货交易系统、网上交易系统、信息化物流管理系统等多功能服务,逐步实现工商、税务、银行电子结算等功能。

 l 综合配套服务功能等。综合配套服务功能包括商务功能、展示功能、商品质量检测等功能。

 3.4.5物流服务的对象、服务内容

 长江物流中心的服务对象广泛,服务商品品种包括粮食、日用百货、电器等。既为芜湖市及周边地区居民生活提供服务,也为商业批发和零售企业提供服务。近期主要满足周边地区生活需要与城市货物集散,未来可逐步将服务范围扩大至全国性消费品市场。

 该物流中心未来将以提供社会消费品、汽车零部件、PVC型材、生活消费品及小商品的物流服务为主,以物流增值服务(售后服务、电子商务)吸引客户,用不高于周边地区的物流服务价格,快速、柔性的物流服务获取优势。最终推动芜湖市成为安徽省、华东地区以及长江三角洲的生活消费品的集散中心。

 3.4.6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

  芜湖长江物流中心项目拟选址在芜湖新长江市场园区内。主要考虑到长江市场园目前已具备较好的建设条件:

 交通条件:长江市场园位于芜湖市弋江北路,弋江北路是与长江大桥等主要交通枢纽相衔接的货物运输通道,与芜湖长江大桥和芜宣杭高速公路紧密相连,西临二环,直通皖南地区,市内有多条公交线路通达,是有效覆盖本市、强力辐射周边的良好的经营场所。同时,市场园内部交通体系健全,车辆直通铺面和仓储,上下货轻松方便,为物流中心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不论是向本市供应还是向外省市运送都十分便利。

 硬件基础和配套设施条件:已建设成型的芜湖长江市场园能为物流中心提供必要的硬件基础和配套设施。芜湖长江市场园经过两年多时间的高速建设,水电、道路、停车广场、仓储等各项基础设施已经具备。同时,市场园云集了一定数量的餐饮、旅馆等生活配套设施,能够为入驻物流企业提供生活保障。另外,市场内通讯设施齐全,已有联通、铁通、电信三条通讯网络入驻市场园,为发展现代化的电子物流奠定了良好的硬件基础。

 3.4.7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

 长江物流中心的建设规模,应根据长江市场园的当前和未来的经营规模而定。因为长江市场园已有一定量的仓库等物流设施的建设,因此,我们建议长江物流中心今后还应进一步建设如下几项内容:

 一是物流基础设施。在已有的物流服务设施——停车场、仓储、交易平台、信息服务的基础之上,建立日用品仓库,以及日用消费品的配送中心,为生活消费品提供完善的物流仓储、配送、运输服务。

 二是物流业务交易场所。根据需要逐步扩建物流业务交易场所,建立物流业务交易服务大厅,规模不宜过大,但应配备信息化的设施,如电子大屏幕,及时发布物流信息。

 三是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充分利用长江市场园目前已有的电子商务系统,根据经营商品的特点,规划建设物流信息平台,提供数据交换、信息发布、会员服务;采用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做到一体化、综合的、系统的信息传递和有效管理,将订车、派车、查询等网络化,形成网上车辆运输交易平台;建立物流中心物流管理的标准化体系,在物流中心内实现规范化、标准化的物流运作,从而使物流服务质量得到提升。

 3.4.8结论与建议

 长江物流中心的建设有利于提升生活消费品、米类产品的市内配送、外省市配货等服务质量,为芜湖市乃至周边地区的生活消费品、米产品等提供良好的物流支撑服务,成为芜湖市生活消费品及米产品的物资集散中转基地。因此,规划建设芜湖长江物流中心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可对芜湖市发展成为安徽地区乃至面向全国的重要生活消费品和米产品的集散中转基地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建议:根据目前的城市发展情况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发展预测,新长江地区是理想的城市配送型物流中心的选址地。但根据芜湖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新长江地区未来将成为市中心地区,因此,在该项目建设时,一定要考虑到城市向外发展的问题。可以采取滚动建设的方式,根据各阶段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建设。

 3.5芜湖绿色农业物流中心项目

 3.5.1项目名称

 芜湖绿色农业物流中心项目

 3.5.2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1)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将安徽省由农业大省建成农业强省,由资源大省建成经济大省,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配合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农村城镇化战略和农业产业化战略等。近年来,芜湖市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随着对农业的科技投入和物质投入的加大,芜湖市的农业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芜湖市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迈进的步伐不断加快。

 (2)目前芜湖市规划和建设的绿色农业基地(以下简称基地),主要包括三部分,即繁昌县三山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绿色食品工业园和峨桥国际茶叶城。基地特色鲜明,且目前已有一定的市场规模,市场辐射领域广。基地目前的主要任务是扩大市场交易量和强化已有市场优势,基地内的物流运作有一定的组织程度,但比较分散。为此,建设物流配套服务体系,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对促进基地未来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芜湖绿色农业物流中心项目建设规划,是在安徽省实施农业强省战略和芜湖市进行绿色农业物流基地建设的背景下提出的,必将对芜湖乃至整个安徽的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该项目是实施省委、省政府建设“皖江商贸走廊战略”的迫切需要。按照大市场、大流通、大商业的发展思路,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外向带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形成支柱”,加快建设以芜湖为龙头的皖江商贸走廊的战略。芜湖市作为安徽省的龙头城市,应积极加快皖江商贸走廊的建设步伐。完善芜湖市的农产品物流配套设施,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其区域性专业市场的功能和地位,逐步形成大流通、大市场、大商贸格局,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积聚和扩散,从而加快皖江商贸走廊的建设步伐。

 (2)该项目是完善芜湖市的农副产品流通体系的迫切要求。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建立农产品流通体系。近几年,芜湖现有农产品市场211家,可辐射周边26个县和外省部分地区,但各个批发市场定位较低、基础设施落后、经营模式保守、属于低层次管理,农产品流通体系不畅,尚未形成功能齐全、辐射力强的农产品流通格局。建立芜湖绿色农业物流中心项目不仅能够完善芜湖市的农产品流通体系,而且对整个安徽省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改善都将产生积极作用。

 (3)该项目是扩大三山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规模的需要。三山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目前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但是相对应的运输手段还很滞后,多采用农民自带车,买方自带车及少量的委托货代的形式,组织化程度低。为适应三山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加快建设一个高标准、高水平、功能齐全的区域性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为已有市场商户提供相关物流服务,为商户降低物流成本,进一步提高绿色农产品的竞争能力和交易规模是非常必要的。

 (4)该项目是适应芜湖绿色工业园发展的需要。目前工业园内物流服务采用企业自主的形式,没有形成良好的规模体系,随着入驻企业的不断增多,企业业务量的不断增加,建立配套的物流服务体系已成为必须。同时,物流服务体系的建立可以有助于为国内外客商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为工业园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驻园区提供了更大的竞争优势。

 (5)该项目是巩固峨桥国际茶城市场地位的迫切需要。中国峨桥国际茶城现有占地14万平方米,年交易额达到12.6亿。作为国际性茶叶市场,完善其物流服务体系,进行茶叶深加工、茶叶包装等高附加值的流通加工活动,能促进良好的市场环境的形成,吸引更多的新商户加入市场,对巩固峨桥国际茶叶城的市场地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5.3市场需求分析

  以上海、南京和杭州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密集,人均可支配收入高,购买力强。安徽沿江及皖南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工业污染相对较少,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农副产品特别是蔬菜、水产品大多已被认定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水产养殖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安徽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水产养殖成本比江浙沪低。因此,安徽水产品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有较强的竞争力,广受江浙沪城乡居民欢迎。芜湖市通过芜马宁高速公路已与长江三角洲高速公路网联成一体,交通便捷。芜湖的农产品目前主要供应上海江桥、江苏南京、江西九江、浙江杭州、河南郑州、福建厦门、福州等地市场,以及安徽的周谷堆市场,另外还有铜陵、马鞍山、宣城、安庆、贵池等地市场。

 芜湖三山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由于其所处的特殊经济地理位置,决定了它既是农副产品的产地市场,又是销地市场。因此,即使在市场设施简陋的情况下,2002年市场蔬菜交易额仍然达到3.1亿元,交易量3.6亿公斤,水产品年交易额1.98亿元,交易量0.27亿公斤。预计芜湖市三山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改扩建后,蔬菜交易量可达到4亿公斤,交易额近4亿元,水产品交易量3万吨,交易额约2亿元。。

 芜湖绿色食品工业园是中国绿色食品协会的团体会员,成为该协会唯一认可的一座以“绿色食品”冠名的工业园,截止2003年6月底,园区已引进13家农产品加工企业,投资总额为4.8亿元,园区初步形成蔬菜深加工、肉食品加工、糖果、蜂产品、制药、保健品、包装等7大产业。在未来的5-10年的时间内,该工业园将建成大规模、高水准、高档次、新技术、新产品、新理念的中国一流的绿色食品工业园。

 中国峨桥国际茶城目前已有610套商业门面,年交易量为3500万公斤,交易额达到14个亿。随着峨桥茶城道路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其交易能力必将不断扩大。

 总之,目前芜湖的绿色农业基地的发展已初具规模,该基地目前的业务量和未来的发展规划,都为建设芜湖绿色农产品物流项目提供了稳定的市场需求。

 3.5.4项目建设的要求、水平及功能定位

 该项目的建设应该突出以“冷链”物流为特色,即建设农产品储存、保鲜的恒温仓库和冷冻仓库,发展冷藏车运输,适当建立农产品的包装、流通加工和装卸搬运设施设备。项目建设的总体要求是要与芜湖农产品总体发展战略相适应,用规模化的物流运作适应规模化的市场,促进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该项目的建设水平应该以满足芜湖绿色农业基地的未来需求为标准,同时,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还要考虑与国家发展农业物流的总体要求和水平相适应。

 该农产品物流项目定位为:最终建设成为特色农业服务,与农产品市场配套,为市场用户提供低成本的物流服务的区域流通型农产品物流中心。该物流项目建成后提供的主要功能有:

 l 农产品储存功能。包括农产品的一般性储存功能、农产品的保鲜、冷冻和冷藏储存等功能;还包括农产品的临时性储存和季节性储存等功能。

 l 农产品流通加工功能。农产品的流通加工,尤其是深加工,会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农产品的流通加工功能是农产品物流中心的主要功能,需要根据不同农产品的不同需求,逐步建设各类农产品的流通加工设施,以实现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增值。

 l 农产品运输功能。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损失非常大,我国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平均损失占销售额的20%。因此实施冷藏冷冻或其他保鲜运输方式等,对节省农产品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l 农产品配送功能。随着城市生活消费方式的变化和城市环境保护的要求不断提高,城市居民消费对农产品的配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既要保证农产品上市的及时性,又要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因此农产品物流中心的建设应该具备向城市开展及时配送的服务功能。

 l 农产品商务和物流信息服务功能。农产品的交易和物流业务进一步发展,都需要有良好的信息服务为支撑。农产品信息服务功能是农产品市场进一步向规模化、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保证。

 3.5.5物流服务的对象和服务内容分析

 该绿色农产品物流项目主要是为三山农副产品市场、峨桥茶叶市场和三山绿色食品工业园提供物流配套服务。具体的服务内容包括:三山农副产品对全国20个省市的供给配送,峨桥茶叶的集中与分销,绿色食品工业园企业的原材料供应物流与产成品销售物流。

 同时在物流中心内还可以进行农副产品的流通加工,包括农产品在流通环节中的分类、加工、整理等活动;农副产品的检测检疫、茶叶的质量卫生检测等;以及提供农产品的信息服务。建设过程中,可根据三个基地的物流状况,合理规划建设运输仓储等物流设施资源,进行统一调度,发挥各种资源的相互促进作用,减少资源闲置,提高使用效率。

 3.5.6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

 项目选址:本项目建设的拟选地址位于芜湖市南郊。该绿色农业物流中心项目的选址不宜确定为一个静态的集中空间,而是在一定的控制范围内形成相对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布局,相对集中的部分建议在现有三个基地内选择其一。

 自然地理条件:

 项目建设地区属季风气候显著的亚热带湿润气候型。常年雨水较多,四季分明,日照多,湿度大,无霜期长。年平均降水量1224毫米,年平均气温15.9℃,极端气温41.2—14.3℃; 年雾日数平均7天;无霜期231天,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年平均风速2.9米/秒。江水常年水位为10米左右,十年一遇洪水位为11.5米,二十年一遇的洪水水位12.29米。

 该地区位于芜湖市繁昌县,地表总体比较平坦、广阔,主要持力层为洪积亚粘土和沉积岩,地基耐压力高,承接工程地质良好。

 交通条件便捷:

 优越的区位条件和便捷的交通,为该物流项目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与蔬菜重要产县——无为县隔江相望,并有轮渡与公路紧密相连。距离国家级朱家桥外贸码头不足20公里,距离南京禄口、合肥骆岗国际机场仅1个多小时的车程。距市区中心约19公里,距繁昌县县城约20公里。北邻芜湖市区,芜铜公路沿区而过,水陆交通便捷。

 配套基础设施完备:

 芜湖绿色食品工业园内道路、通信网络、供电、供水、排水、供气等各类条件一应俱全,三山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也拥有良好的水电条件和通讯网络。这些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物流中心的建设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支撑。

 综上,芜湖市绿色农业物流中心项目的选址具备良好的客观条件,同时,针对农业物流的自身的特点,由于鲜活农产品交易量大,易污染环境,运输量也较大,因此,农业物流项目不宜布置在市中心区,宜布置在城郊地带,以衔接城乡的需求。芜湖绿色农业物流中心项目的选址,已具备交通、通讯等市场建设条件和地理环境,有利于物流中心的健康发展与繁荣。

 3.5.7建设规模及硬件设施建设内容

 芜湖绿色农业物流中心项目作为绿色农业基地的配套项目进行建设的,因此其建设规模要视绿色农业基础的市场交易量和未来发展规模而定,近期内应该主要建设一批农产品专用仓库、冷链运输设施、流通加工设施以及检测检疫设施等,并同时通过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带动农产品市场的快速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自身的理化特性和特殊重要性决定了它在基础设施、仓储条件、运输工具、技术手段等方面具有相对独立的特性。在农产品储运过程中,为使农产品的使用价值得到保证,需采取低温、防潮、烘干、防虫害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因此,需要建立有配套的物流硬件设施,包括专门的仓库、输送设备、专用运输工具、装卸设备等等。建设农产品储存、保鲜的恒温仓库和冷冻仓库,冷链运输设施等。具体规模要根据绿色农产品基地的未来发展逐步滚动建设。

 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农产品物流中的收、发以及中转环节都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确保农产品质量达到规定的要求。因此,应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系统,具体包括峨桥茶叶质量检测系统和三山农副产品质量检测系统。加工增值是农产品物流的重要服务内容。因此应适当建设粮食深加工和精加工、畜牧产品加工、水果加工和海洋水产品加工等设施设备,具体包括研磨、抛光、色选、细分、干燥、规格化等生产加工、单元化和商品组合等促销加工作业,完善农产品供应链的各管理环节。

 信息平台建设。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模式,绿色农业基地三部分(三山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绿色工业园、峨桥国际茶市)信息的分散与集中通过信息平台统一和协调,发挥各种资源的整合作用。应分阶段进行信息平台建设,信息平台建设可选择某一物流中心为切入点,取得一定的经验后再扩展到其他物流中心,以点带面,协调发展。

 以上需建设的设施,应本着相对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布局。三个基地都可通用的设施,集中建设,如通用的产品储存、保鲜的恒温仓库和冷冻仓库,冷链运输设施,通用的农产品质量检测系统;信息平台的核心业务应与物流中心的管理部门在一起,设置在集中的地点。而为各基地或基地中的某企业服务的产品储存、保鲜的恒温仓库和冷冻仓库、冷链运输设施,农产品加工及质量检测系统,各基地与中心连接的信息系统,应分散在各个基地或毗邻某企业所在地进行布局。

  3.5.8结论与建议

 总之,通过建立芜湖市绿色农业物流中心项目可以进一步搞活芜湖市的农产品流通、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提高农产品市场的竞争能力。同时通过完善的物流服务,可以逐步吸引其余地方的农产品来此交易,使绿色农业物流中心项目成为区域型的规模化的农产品集散中心。

 针对芜湖绿色农业物流中心项目的具体情况,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l 绿色农业物流基地的建设应该进行前期的统一规划,防止重复投资和盲目建设;

 l 但建设过程中,应采取逐步滚动建设的方式,包括满足各个市场需求的各种物流基础设施和设备等。

 l 该项目的建设应该争取得到国家及省级政府的政策支持。使之成为区域性的重点建设项目,并以此为契机推动芜湖市农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3.6对非洲出口商品配送中心项目建设规划

 3.6.1项目名称

 对非洲出口商品配送中心项目

 3.6.2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

  由于欧洲和北美市场贸易壁垒的影响,中国对非洲贸易很受中国政府的关注。芜湖外经贸委在原有开展对非洲援外项目的基础上,增加了对非洲市场的外贸商品出口量。2000年以前主要从国内零星采购,集中在上海港出口,没有形成规模;2000年开始在商务部、外交部的支持下,在芜湖市政府的规划下,开始在芜湖建设国内对非洲出口商品的主要贸易和物流基地,到2003年,芜湖市对非洲贸易额已达1个亿。

 目前在非洲经营国内商品主要通过连锁超市的形式,安徽外经集团公司已在非洲国家开设了5家超市,称为“天地亿万多”超市,并且该连锁超市经营规模日益扩大,现已分别在马达加斯加、多哥和莫桑比克设立了连锁店,其中在马达加斯加的“天地亿万多”超市是目前我国在非洲开办的最大的超级市场。同时公司在莫桑比克还开办了中国家电城,并将在肯尼亚、加纳、乌干达等国家以及安庆等城市开办“天地亿万多”连锁超市,使超市的经营规模和市场份额不过扩大。

 考虑到国家商务部、外交部和芜湖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加上芜湖已有的良好的对非洲贸易基础,在芜湖市规划和建设对非洲出品商品的专业配送中心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对非洲出口商品的品种主要是日用商品、农机器具、建材、服装、文化用品等,这些商品具有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等物流特点,对物流服务有特殊的需求,因此,原有的零星、分散式的物流模式不利于加强对非洲出口贸易快速增长的需要。

 3.6.3市场需求分析

  综合近年来国家贸易增长率的平均水平、中国对非洲国家加大贸易政策精神以及非洲的经济发展和开发等情况来看,按年平均增长率6%测算,到2006年预计全国对非贸易出口额可以增长到143亿美元。到2003年安徽省外经建设集团对非洲的天地亿万多超市出口配送商品已达1320万美元,2006年预计达1亿美元。目前芜湖市对非出口商品结构还较为单一,主要以轻工业品和食品为主,而非洲市场比较畅销的机电、建材等领域尚未涉及,发展潜力很大。同时,安徽省外经建设集团目前仍以在非的各超市为基础,努力扩大市场范围,力争在其他有条件的非洲国家再建立一批超市网点,结点成网以覆盖整个非洲市场。由此可见,安徽省对非出口贸易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对非洲出口商品的国内配送持续稳定的市场需求。

 3.6.4项目建设的要求、水平及功能定位

 对非洲出口商品配送中心项目定位于为区域性的出口商品提供配送服务,随着全国对非贸易的不断增长,逐步培养为全国性的对非出口商品的特色配送中心。因此,该项目的建设,从规模上要留有一定的余地,以备未来发展需要;从建设水平上,应该与国际连锁业配送中心的发展水平接轨;从功能上看,要满足超市经营对商品配送的各方面需求。

 对非出口商品配送中心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我国对非洲出品商品的重要物流结点,该物流结点的主要功能是对出口商品进行必要的储存、流通加工、检验、配货等作业,然后按非洲经营市场的需要,进行集中配送。这样既能保证出口商品的质量,又能实现集中采购、中间加工、按需配送,从而大大提高流通的效率,降低经营成本。

 3.6.5物流服务的对象、服务内容

 对非洲出口商品配送中心项目,将重点为国内对非洲出口的各类商品,包括日用商品、农机器具、建材、服装、文化用品等,提供配送服务。同时,考虑到物流中心的集聚效应,在该配送中心建成后,会吸引部分外贸商品在此集散,配送中心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为芜湖市及周边地区居民生活提供配送服务。

 对非出口商品配送中心项目建成后,其服务内容可不断扩展,随着国内货源日渐充足,利用芜湖市对非出口的现有销售网络的优势,以重点商品和重点市场为突破口,通过完善流通加工中的各个环节,不断扩大商品进入非洲市场的速度和规模,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进一步拓展其他更有效的服务形式和内容,在可能的范围内,增加出口商品的各项商务功能,包括出口信贷、出口信用保险、出口担保、税收优惠等,扩大对非贸易。

 3.6.6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

 项目拟选址地:考虑到目前安徽省外经建设有限公司在对非商品经营方面已有一定的经营基础,并且已在芜湖市城南新区建设了非洲连锁超市配货中心,建成后一直运营情况良好,因此,为充分利用已形成的优势,建议该项目在此地区周边进行扩建。具体位置在青弋江以南,利民路以北,东西方向从芜铜铁路到弋江南路。

 需要说明的是,该项目的选址主要考虑的是城南新区近年内已有的良好对非商品配送基础,因此没有选址在朱家桥物流中心内部,同时也考虑到朱家桥物流中心面积有限,要为未来港口集装箱发展留有充分余地。选址在城南新区内,既有充分的地理空间,同时可与朱家桥外贸物流中心形成合作型的上下游关系,从功能上起到互补作用。

 建设条件:

 项目选址所在地紧邻弋江南路,经弋江中路、北路可到达芜湖市各货运码头,交通条件优越。

 同时,该地区目前已建设有一万平方米的非洲连锁超市国内配货中心,具备基本的设施条件。

 由于已有一定的建设基础,因此在该地区进一步建设配送中心的水、电、通讯的基础设施均已具备。

 3.6.7建设规模及内容

  该项目的总体建设规模目前很难准确预测,需要根据外贸商品的出口增长情况而定。主要的建设内容包括:

 一是流通加工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根据市场发展预测,现有的仓库、流通加工设施设备、装卸场地等都远远不能适应芜湖对非出口贸易的增长,应根据发展需要逐步完善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

 二是标准化加工配送系统。由于对非出口商品配送项目自身具有目的地一致的特点,可以

 加大标准化系统建设力度,按照非洲市场的需求,从货物集中、流通加工、质量检验、特色包装、产品配装各个环节,都建立全程的工作标准,尽快形成标准化的配送系统。

 三是质检体系的完善。抓好质量检测体系建设,从货物集中、流通加工、最终配装三个环节都要建立检测检验制度,严格保证出口商品的质量。

 四是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一方面是基础信息交流平台的建设,为中心内部的物流活动提供基础信息服务,提高物流活动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是利用现代通讯手段将配送中心与非洲销售情况联系起来,将产品的销售状态信息进行及时反馈,使得配送中心内的产品供给可以根据市场及时调节。

 3.6.8结论与建议

 对非洲出口商品配送中心项目是专门针对非洲出口贸易的特色物流项目,通过专项货物的集中加工与配送,改变了原有的零星、分散式的物流模式,成为集中的、统一的加工配货模式,更加有利于加强我国对非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提高工作效率,最终促进对非洲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

 建议该项目在建设时应进一步争取有关政府部门的支持,争取在得到一定的政策倾斜下,以该项目的建设为契机,尽快提高芜湖对非出口商品的市场份额。

 3.7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物流中心项目

 3.7.1 项目的名称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物流中心项目

 3.7.2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分析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是1993年4月被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制定有《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开发区管委会有市级管理权限。芜湖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而开发区在芜湖境内相对其他地区更具区位优势。

 芜湖开发区目前已经具备一定的经济规模和产业规模。开发区目前规划面积56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22平方公里。随着今后的发展,开发区将向东扩充90平方公里。开发区内的企业主要有奇瑞汽车、海螺型材、实达电脑、美的电器、日立电器、西门子、永嘉电机、可耐福等知名工业企业。开发区经济发展迅速,近两年的经济规模见下表。

 表 12

 近两年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规模

 类型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工业总产值(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进出口总额(万美元)

 2002年

 54.8

 175.6

 25.9

 10982

 2003年

 70.0

 240.0

 27.0

 15000

 目前,开发区内的物流用地一般是物流企业围绕其所服务的工业企业,布局在工业企业的周边,这一模式与现今开发区内企业发展规模和企业数量是相适应的,也是合理的。随着开发区经济规模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一些工业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大量工业企业入驻开发区后,拓展社会化的物流服务将十分必要。

 例如,目前奇瑞轿车在市场上十分畅销,随着奇瑞汽车的发展,其产销量必然产生较大幅度的增长(这从奇瑞汽车发展规划中可以看出),无论是零部件的供应还是整车的配送,都需要大量的物流服务商来提供配套服务,现实的情况已经说明了这一点。目前由招商物流等为奇瑞轿车提供零部件供应的物流服务,西上海实业有限公司等为奇瑞轿车提供整车配送的物流服务。需要专业物流服务的企业不仅是奇瑞汽车一家企业,其他开发区内的企业同样都存在对物流服务的现实和潜在需求。再例如美的电器,一方面美的电器旗下的安得物流公司为其提供物流服务,另一方面,美的电器还由远方物流为其提供部分物流服务。从这些现象都可以看出,开发区内的企业的物流需求不仅靠企业自身满足,他们同样存在对社会化物流服务的内在需求。

 不仅开发区内入驻企业提出了对物流服务的需求,而且,规划和建设开发区内的物流中心,培育优秀的物流服务提供商,建设完整配套的物流服务设施,可为开发区进一步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对促进开发区未来的发展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3.7.3市场需求分析

 开发区内工业企业的现有生产规模和未来发展规划是核算物流市场需求量的基础。调研资料表明,美的现年产空调110万套,未来几年内将发展到年产200万套;日立现年产空调30万套,未来几年内将发展到年产50万套;海螺型材现年产30万吨,未来几年内将达到年产50万吨;奇瑞轿车现年产整车10万台,未来几年内将发展到年产整车20万辆、50万辆甚至150万辆……。再进一步考虑到开发区内未来新入驻企业,开发区内企业的物流需求量是巨大的,而且有持续发展的潜力。开发区内的企业大多是全球经营的大中型企业,他们要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采购原材料,产品销往全世界各地。因此物流服务的地域范围、市场范围都较大,对物流服务的要求也较高。

 总之,开发区的工业企业对物流需求的特点是量大、品种复杂、服务水平要求较高等。

 3.7.4项目建设的要求、水平和功能定位

 开发区物流中心的定位是为开发区内的工业企业提供配套服务,满足核心企业对物流的需求。具体来讲,物流服务提供商既要面向供应市场,为开发区内工业企业提供原材料、零部件的供应物流服务;又要面向产品销售市场,为开发区内工业企业提供产成品的物流和配送服务;同时,还要立足本地区,为开发区内工业企业提供原材料和产成品的中转服务,实现从制造工厂到物流节点(铁路站场、长江码头、公路站场、空港、大型仓库)的有机衔接。

 根据开发区物流需求的特点,本项目提出,未来开发区的物流中心将包括两个层次,一个层次是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大量物流企业入驻的实体物流中心;另一个层次是基于信息网络形成的虚拟物流中心,即由若干分散的物流企业和实体物流中心共同构成的虚拟物流中心。如下图所示。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

  ……

 虚拟物流中心

 位置相对集中的大量物流服务提供商入驻的实体物流中心

 汽车专业物流企业

 家电专业物流企业

 建材专业物流企业

 医药专业物流企业

 其他专业物流企业

 图9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物流中心概念图

 从物流服务功能上看,开发区内物流企业一般要提供基础物流服务和增值物流服务。基础物流服务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和适当的流通加工等;增值物流服务包括:原材料采购、搜集市场信息、协助供应链管理、物流方案设计、物流运作优化、JIT物流服务、辅助售后服务、代收货款等。

 开发区的物流中心,在规划和建设时应该具备比较完备的功能,不仅应该能提供基础物流服务,更应该能提供增值物流服务。特别是与被服务工业企业的信息化等发展水平要相衔接。

 3.7.5物流服务对象分析

 开发区的物流中心概念上分为两个层次,服务对象也各不相同。实体物流中心内会有提供不同物流服务功能的多家物流企业入驻,主要服务于开发区内的众多工业企业,同时也为分散的专业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分散的物流服务提供商主要服务于某一家或某一行业的几家工业企业,服务内容一般会涵盖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和功能,成为被服务企业供应链上的一个环节,提升更为高级的增值物流服务。

 3.7.6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

 上述的实体物流中心在地理位置上宜比较集中,应在开发区单独规划一定面积的土地来集中建设,而虚拟物流中心除实体物流中心部分外,其他部分在地域上比较分散,各自的用地范围、用地规模有较大差异。因而,在选址时针对上述两种不同的情况应该分别对待。

 实体物流中心中的物流企业是为较多的客户提供第三方的物流服务,其选址要求有:

 l 有便利的交通条件,特别适宜靠近高速公路出入口处;

 l 不一定要靠近长江码头,但与码头间应有良好的运输条件;

 l 在用地方面要为未来发展留有充分的余地;

 虚拟物流中心(不包含实体物流中心部分)包括各种不同的专业物流服务商,专业物流服务商选址要求有:

 l 靠近其所服务的工业企业;

 l 与被服务的工业企业一起核定用地规模;

 l 用地规模可一次到位,不再考虑未来扩展的问题;

 l 物流作业活动对周边企业不致形成严重不利影响(包括交通、环境保护、噪音等方面)

 在此,建议开发区物流中心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建设方式,集中物流用地宜选择在沿江高速公路开发区出入口一带。分散物流用地在此只进行“概念规划”,不限定具体的位置,宜将其作为工业企业的配套用地进行考虑。

 关于开发区内物流中心建设及管理的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分别考虑。分散的物流企业用地,原则上是物流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和工业企业的需要,就近选择,而且物流用地的开发和物流设施设备的投入完全由物流企业负担,当然也可以由该物流企业和工业企业共同负担。而对于集中的专门物流用地的开发,则按照市场规律,或者委托某一企业投资成立“物流中心开发公司”来进行开发建设,并进行物流业务的运作与管理;或者由某一物流企业,自主出资购置物流规划用地中的一定面积土地,自主出资进行开发和运营管理。总之,在开发区总体规划的土地中,实现物流用地的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在留有集中专门物流用地的基础上,企业也可根据市场规律,分散进行部分投资和建设。但通过信息系统,可将开发区内分散的物流中心实现功能上的互补,从而形成一个虚拟的物流中心。

 3.7.7建设规模和硬件设施建设内容

 物流用地规模,应该根据开发区内现有企业的市场发展状况和未来入驻企业的业务类型、业务规模确定。因此目前芜湖开发区的入驻企业、未来的业务情况都很难预测,故物流中心的土地规模比较难以估算。但按经验数据,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物流用地一般占开发区总面积的2-5%,芜湖开发区未来规划的总面积是140平方公里左右,按此比例估算,物流中心的占地面积应该在3-7平方公里左右,当然这包括集中和分散的物流中心占地总面积。

 关于硬件设施的建设,分散的物流中心硬件设施建设内容需要根据服务的企业和服务商品品种而定。实体的物流中心的硬件设施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l 普通仓库,包括开发区工业企业原材料仓库及产成品配送仓库。

 l 保税仓库,为出口加工区企业提供服务。

 l 货物堆场,为临时性存放不需要入库的材料或产品提供场所。

 l 停车场地,物流中心大量货运车辆的停放场地。

 l 办公设施,包括办公楼和信息控制系统等。

 l 生活设施,为物流中心乃至开发区提供住宿、餐饮服务。

 3.7.8结论和建议

 l 目前,开发区内物流企业围绕其服务的工业企业进行布局,这一模式与开发区内企业发展规模和企业数量是基本相适应的,也是合理的。未来,这些物流业务还将继续进行。

 l 在开发区正在开发的34平方公里和新扩展的90平方公里用地内,物流的用地应该由分散式向相对集中式方向发展。也就是说,在未来的90平方公里土地中,预留一定的物流中心专门用地,并在适当的时间进行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l 开发区内的集中物流用地的开发方式可以有两种,或者委托某一企业投资成立“物流中心开发公司”来进行开发建设,并进行物流业务的运作与管理;或者由某一物流企业,自主出资购置物流规划用地中的一定面积土地,自主出资进行开发和运营管理。

 l 开发区内社会化的物流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将对开发区内企业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做出贡献,为开发区招商引资工作提供新的亮点,必将大大推动开发区的全面发展。

 l 开发区物流中心项目主要为开发区内的工业企业提供增值性物流服务。服务的主要商品包括汽车及其零配件、家电、建材等,而朱家桥、西江等物流项目同样也会包括这些品种,但他们的服务内容和服务特点不同。开发区物流中心将主要提供专业原料或产品配送服务,而港口集散性物流中心项目将主要提供衔接性物流服务,它们之间是统一的协作性关系,而不是竞争性关系,这一点应该在建设物流项目的过程中从功能定位上加以注意。

 4.芜湖市重点物流项目建设的相关建议

 4.1重点物流项目的建设与管理

 4.1.1 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问题

 芜湖市的物流基础设施还相对落后,而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又非常重要,并且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因此要正确解决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原则是:统一规划、明确功能。要根据总体规划和物流网络、信息流向、产业布局的特点,统一规划,明确各个设施的功能,尽快改变各系统分立,物流资源重复配置的格局。交通运输、工业商贸等有关部门和企业也要服从于统一规划、防止自成体系、各搞一套,进行新一轮重复建设。

 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上,可以采取必要的直接投资和BOT方式。对于光缆主干网铺设、路网建设、码头建设,以及与物流项目相连的公路铁路的基础设施等,需要政府直接投资或利用BOT方式进行。可以考虑采取地价减免、优惠的政策来吸引投资。可以通过银行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融资,对其贷款实行政府担保、贴现、延期还贷等优惠政策。也可以考虑建立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基金,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对投资者承诺一定的收益率,政府以担保人的形式出现在合同上,并设立基金经理,由广大投资者和政府对其行为进行监督,其报酬与项目质量和盈利水平挂钩。另外,还可以发挥投资银行的作用,政府可通过对投资银行的利息、贴现率等优惠,间接为物流基础设施项目融资。

 4.1.2 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问题

 现代物流两大基本特征是信息化和网络化。没有信息网络和通讯技术的支撑,是谈不上现代化物流管理的。因此必须构筑物流信息平台,支撑现代物流发展对信息的综合需求。其中,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包括一部分基础通信设施建设,还包括物流信息技术应用平台,前者与其他领域信息化具有共同的特征,属于基础通信设施建设,我们将其纳入到基础设施建设部分,而物流信息技术应用平台则属于信息化应用系统,它一方面要反映物流活动对信息化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要考虑物流行业与其他行业的信息关联问题。

 从现代物流的运作看,如果将物流运作比喻成人手的动作,那么信息平台则是人的大脑和神经网。物流信息平台首先要为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提供手段和途径,同时还要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为物流运作提供决策或辅助决策。没有信息平台就没有现代物流。而从芜湖市的现状来看,其信息系统的应用水平整体上看是比较落后的,物流信息系统、物流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应用更是相差甚远,因此建设一个完整可用的物流信息平台对芜湖市物流项目的建设尤为重要。

 为实现各物流项目内部的信息交换,实现物流信息在物流提供方和物流服务方之间顺畅高效的流动,就要建立物流业的公用信息平台。通过基于Internet的物流信息平台,不同地域的分销商、企业分支机构、企业合作伙伴可以进行信息沟通,另一方面企业间也可以实现物流业中的电子贸易,在网络上开展新型业务,基于网络来拓展市场,面向全球塑造企业的品牌和形象。对各物流项目来讲,不仅要建立基于Intranet技术的、具备传统管理信息系统功能的信息系统,为物流项目内部信息收集和交换提供支持,还要建立基于Internet技术和开放网络的物流管理网络信息平台,使得物流业与其他行业实现顺畅联系,为物流活动的相关各方提供信息沟通的快速通道。

 芜湖市在进行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充分利用现有的公共网络和互联网,实现物流行业与其他相关领域的互联互通,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2)推动新型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如大力推广电子数据交换(EDl)技术、采用GIS、GPS等技术、应用条码技术和射频技术等;

 (3)重视物流行业内部信息的共享,同时也注重物流行业与相关行业的信息交流机制,比如与交通信息、金融信息的共享等;

 (4) 组织专门机构和人员针对物流信息系统的需求进行分析,建立物流信息平台的整体规划和分阶段实施计划

 (5) 建立一定规模的物流信息系统开发和应用培训体系,提高物流从业人员掌握和使用信息化工具的能力和技能。

 4.1.3 物流项目建设的融资问题

 进行物流项目的建设,要在资本、资源等方面给予较宽松的环境,制定适当的支持和鼓励政策,防止外界的过度冲击和竞争,减轻当前物流发展中的负担和压力。可以在政府的引导下,采用“以市场投资为主、政府投资为辅”的投资、融资政策,并在引资、贷款、税收等方面提供便利条件。

 投资项目的融资方案分析,首先要分析由谁出面发起项目,谁承担融资的风险与责任并获得项目的收益等问题,即研究项目融资活动的组织方式问题。根据投资者与项目的关系、投资决策与信贷决策的关系、风险制约机制及各种财务比率约束等方面的不同,典型的项目融资组织方式可分为:公司融资与项目融资两种方式。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项目融资仅以项目自身的现金流量和资产偿还债务资金和提供担保,以项目本身为基础设立新的财务独立的项目公司。而公司融资则不设立新的项目法人,项目与原有企业的资产融为一体,债务的偿还建立在整个企业信用的基础上。芜湖市物流项目的建设,在大的方向上应采取项目融资的方式,但在实际过程中又牵涉到现有物流企业的改造与重组,如何形成一个规模化的、结构较为松散的共同体等,因此在融资组织方式上,应以项目融资为主、公司融资为辅的形式。

 由于物流项目的投资规模较大,涉及面很广,某一家企业或某一个发起人不具备独立承担项目投资建设的经济实力,一般采用项目融资方式。在这种组织方式下,一般有三类参与者:一是项目的发起人,可能是企业也可能是政府,可能是一家也可能是多家,他们是项目的实际投资决策者,通常也是股份持有者,芜湖市物流项目的建设发起人就是政府与现有的有关企业;二是项目公司,是项目投融资分析的主体,财务独立,对于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融资与借款承担责任;三是银行及其他资金提供者,主要形成项目公司的债权人。

 在这种组织方式下,项目总资金的来源,应由新设立的项目公司的权益资本和债务资金两部分构成,无论权益资本还是债务资金都是针对项目而言的,因此融资方案的分析要牢牢以项目的商业特性为中心。

 4.1.4 物流项目的运营与管理

 在物流项目的建设、运营与管理的问题上,应该本着“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原则来处理。在物流项目建设中,由政府牵头组织各投资主体参与物流项目的建设。在物流项目建设完成后,由政府牵头组织由多元投资主体组成的股份公司来进行经营与管理,这些投资主体可以是参与项目建设的各投资主体,也可以是在项目建设完成后新入股的投资主体。这样,政府起着牵线搭桥的作用,并同时进行宏观管理;而股份公司则负责物流项目的经营运作与日常管理,并享有分配公司利润的权利。在整个项目的建设、运营与管理过程中,充分体现“谁投资、谁决策、谁受益”的原则。另外,政府对进入物流项目的企业应实行优惠政策,从而增大物流项目的吸引力,提高物流项目的自我发展能力。

 4.2芜湖市重点物流项目建设的相关政策建议

 4.2.1

 统一规划,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我国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条块分割现象在今天的市场经济中依然表现十分突出,缺乏统一规划、统一调控和统一协调。如果单靠市场自身进行调节,协调成本会很高,这就需要政府部门进行宏观调控,在市场调节失灵的时候充分发挥作用。政府应破除行业、地区分割,对物流系统进行统一规划,避免盲目投资、重复建设。并且尽快出台鼓励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规范物流业市场经营,保证物流业沿着正确轨道健康发展。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涉及的社会部门广,协调难度大,而且投资规模大,投资回收期长,企业难以运作,因此,政府应加强在物流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整体规划,以达到物流的合理化和高效化,这一点是十分重要。政府在加大自身对物流基础设施投入的同时,应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直接利用先进发达国家的经验与资金,用市场经济规律来约束正常的经营管理,以竞争来带动物流业效率的提高。

 统一规划,既是对物流业发展的管制,同时也可以体现对物流业的保护。但无论是管制还是保护,都要以建立公平的市场环境为准则。任何一项政策,不是针对某一具体的企业,而是针对符合条件的所有企业,包括不同所有制形式的企业。

 4.2.2

 建立市场准入制度

 市场准入制度首先体现在企业登记注册和企业资质审查两方面。我国现有的企业类型分类中没有物流业,只有运输业和仓储业,这一点与现有物流业的发展十分不相称。在国家尚没有进行行业目录调整的背景下,作为一个地区想要完全解决这一问题难度很大,但完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采取某些必要的措施,为物流企业的运作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我们不难发现,新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不同于传统的运输企业和仓储企业,他们可能具有运输、仓储、包装、流通加工等全部设施设备,也可能不拥有大量的货运车辆,也没有相当大面积的库房和货物堆场,更不一定拥有相当规模的企业员工,但他们在推动物流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不可或缺。因此,在物流企业资质的认定上,过去认定运输企业、仓储企业的标准已经不适应现阶段的发展,应该建立一套新的制度,用新的标准来认定物流企业的资质等级,用新的政策措施来对待经营不同业务、不同规模的企业。

 还有一点就是企业注册地域的问题。物流业涉及的行政区域十分广泛,由于注册地域的不同,物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同的地位。在业务本地注册的物流企业通常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和便利,而外地注册的企业来芜湖开展业务,通常还会碰到一些这样那样的“非国民待遇”。特别是在税收的问题上,不同地域注册的物流企业差异巨大。虽然这种做法可能对增加本地当前的税收有一定的利益,但这种做法既不符合国家的现行政策,也不利于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更不利于发展本地的长远财政收入。在加入WTO的今天,国外的企业尚能获得“国民待遇”,本国其他地区的企业更不应该受到歧视,建议有关部门迅速研究此类问题,本着大局为重、长远利益为重的原则加以解决。

 4.2.3

 建立管理部门间的协调机制

 物流业涉及的政府部门较多,应该由芜湖市综合经济部门(例如:芜湖市计划与发展委员会)牵头,组织各相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科研部门共同参与,成立物流工作委员会,定期举行工作会议,就相关问题进行研讨,并共同决策形成决议。对于一些较为重大的物流项目,可以考虑将若干政府部门合并办公,为物流项目提供便利的、强有力的支持。其中涉及的政府部门至少包括:交通局、商业局、外经贸委、海关、港务局、规划局、财政局等。

 加强政府部门间的协调,一方面能为投资物流行业的企业提供便利,创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另一方面,多方协调,共同决策,减少盲目与失误,才能够更好地推动物流业的发展。

 4.2.4

 执法部门统一尺度,维护市场公平竞争

 执法部门严格执法,这既是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也是创造公平市场竞争环境的保障。执法尺度的一致性很重要。比如对于打击超载超限货运车辆方面,由于货物运输市场的过渡竞争,超载超限现象十分普遍,但由于执法尺度的不一致,使得违法者有机可乘,市场秩序被扰乱。相反,遵纪守法的企业无法获得正常的利润水平,因而造成市场竞争的恶性循环。这些问题在当前非常突出,它极大地影响了物流企业的正常经营。在征收税费的过程中,同样存在执法尺度不一的问题。

 统一执法尺度,保证执法的公正,维护良好市场竞争环境,这是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提高政府公信力的要求。

 4.2.5

 培育和扶植龙头企业

 目前,芜湖市尚没有出现少数几家大企业占有物流市场绝大部分份额的情况,因而说明物流市场的发展尚不成熟。为了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结合物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芜湖市可以设定一个标准,针对一类企业对他们进行重点扶植,包括用地优惠、税收优惠、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等措施,力争让一部分企业从现阶段幼稚的物流业中脱颖而出。当然,扶植的对象不是某一家具体企业,而是一种类型的企业,一种当前市场中急需的物流企业,已有较好基础的物流企业。比如说专门从事市内货物配送的龙头企业,从事港口与铁路、公路衔接性货物周转的物流企业,从事汽车零配件和整车配送的物流企业等。

 4.2.6

 推动重点物流项目的建设

 在我国物流业发展的起步阶段,物流项目建设如果没有政府部门的推动,难以收到应有的效果。物流项目建设的原则是统一规划、明确功能、互相协调、政府推动、企业运作。结合芜湖市的现实情况,有些物流项目对芜湖市乃至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应该由政府推动尽快进行建设。具体的推动措施包括:

 l 地价减免,地价优惠。

 l 通过银行,为物流基础设施项目进行融资,对其贷款实行政府担保、贴现、延期还贷等优惠政策。

 l 建立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基金,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对投资者承诺一定的收益率,政府以担保人的形式出现在合同上,并设立基金经理,由广大投资者和政府对其行为进行监督,其报酬与项目质量和盈利水平挂钩。

 l 发挥投资银行的作用,政府可通过对投资银行的利息、贴现率等优惠,间接为物流基础设施项目融资。

 l 对进入物流项目的企业实行优惠政策,从而增大物流项目的吸引力,有利于提高物流项目的自我发展能力。

 4.2.7

 简化手续,提高通关效率

 随着芜湖进出口贸易量的增加,芜湖港的通关环境已经成为影响物流运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应该简化通关手续,简化海关单证,在出入境检验检疫方面,推行“六个一”查验方式,即“一次报验、一次抽样、一次检验检疫、一次卫生除害处理、一次收费、一次发证放行”。可以考察和学习上海海关、宁波海关等先进地区的有关做法,提高通关效率,把出口贸易推向更高层次。同时可充分利用国家商务部所赋予的政策优势,提高对非洲出口商品的贸易额,把政策用好用足,把政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

 4.3芜湖市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现代物流是建立在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基础之上的。积极开发物流信息管理软件系统,完善物流计算机管理体系,增强企业管理中的科技含量,将成为物流企业真正走向成功的关键。政府部门应对物流信息公用平台进行总体规划,确定平台的功能、实施步骤;还应支持建立一些相关标准,特别促进数据交换流程和数据交换接口的规范化,鼓励企业间信息共享,监督物流信息公用平台的运作。

 芜湖地区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参与单位包括:货主企业(如生产企业、贸易商、批发商、零售商等)、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专门承担运输业务的交通运输企业(如铁路运输企业、长江航运企业、公路运输企业等)、协助单位(政府有关部门、金融业等)以及其他物流相关企业(如仓储企业、专业报关公司等)。

 芜湖物流信息平台主要功能模块包括:咨询服务功能模块、信息发布与交易撮合功能模块、企业服务功能模块与供应链集成服务模块四大部分。咨询服务模块和信息发布与交易撮合模块主要面向非成员用户,提供本物流信息平台的基本业务及一些物流规划咨询,同时为物流供给方和物流需求方提供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并利用计算机对交易进行撮合。企业服务模块和供应链集成服务模块提供基于共同标准的、同时又可具有个性化的企业业务运作服务,这两个模块都是面向信息平台会员单位的。

 咨询服务模块和信息发布与交易撮合模块应该先期进行建设,企业服务模块和供应链集成服务模块可待前两个模块开发使用稳定后再开始进行建设。

 咨询服务模块主要面向非成员用户,提供服务功能有:

 l 物流系统设计与规划咨询。

 l 供应链设计与流程规划咨询。

 l 第三方物流企业名录及超级链接:企业可在信息平台上查询第三方的仓储、配送公司,将物流业务交给第三方完成。信息平台提供这类第三方物流公司的介绍、通信方式、业务范围等供企业参考选择。

 l 物流信息平台地的会员及其产品目录、业务介绍、联系电话等。

 l 提供物流相关知识库,包括相关知识、相关规章制度、专业论文、优秀案例、行业动态等。

 信息发布与交易撮合功能模块面向非成员用户,提供服务功能有:

 l 政务信息发布

 l 航班、船期、铁路车次信息发布

 l 物流培训、研讨信息发布

 l 物流需求信息发布

 l 物流供给信息发布

 l 物流供需撮合:根据价格、日期、物流服务类型、地理区域对物流的供需双方进行撮合,为促成交易奠定基础。

 这些信息全部对社会开放,企业能很容易地通过信息平台来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

 企业服务功能模块提供针对不同企业的个性化的服务,服务功能有:

 l 库存管理系统:企业可以查询当前库存,并能提供最低、最高库存控制报警。

 l 多式联运路径选择系统:企业根据多项商业标准,做出多模式,多路径物流路线建议,承运商选择及最佳物流程序安排。

 l 运费计价功能:计算关税及其他国际物流业务有关的附加费用。

 l 合约管理系统:为托运人、物流代理及承运商之间的合约提供筹备、评估及履行情况检查

 l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为企业提供销售系统管理,订单处理及售后服务管理。

 l 货物运输跟踪查询系统:利用货物条形码和EDI技术,及时获取有关货物物流状态的信息(货物品种、数量、在途情况、交货期限、发货地和到达地、货主情况、送货责任车辆和人员),提高物流服务质量。

 l 车辆运行管理系统:对处于移动状态的运输车辆进行管理,目前有两种技术:MCA无线技术(Multi Channel Access)和卫星定位GPS技术。由于GPS技术在系统建设初期需较大投资,本项目认为可以在芜湖市区先建立MCA无线技术的车辆管理系统,等到芜湖作为区域物流中心的地位稳固确立,物流系统业务范围拓宽以后,再开始建立GPS系统。

 l 电子订货系统(EOS):EOS按应用范围可分为企业内的EOS(如连锁店经营中各个连锁分店与总部之间建立的EOS系统),零售商与批发商之间的EOS系统,以及零售商、批发商和生产商之间的EOS系统。芜湖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在建设时应当考虑这三种情况的应用,使之具有较高的通用性,能够被大部分物流企业接受。

 供应链集成服务模块主要是提供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服务,该平台首先要对制造商和物流服务商的接口进行规范。此项功能需要视物流项目的建设情况,以及其他信息平台功能的建设程度进行详细的规划设计。

 附图:

  芜湖市物流项目布局图

 芜湖市物流项目布局关系图

 物流项目交通状况示意图

推荐访问:芜湖 建设规划 重点
上一篇:水利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 水利专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
下一篇:防震防火演练 防震、防火、防踩踏等安全综合演练方案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