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提高心理承受力(十一),哀伤的心理剖析及心身行为反应】 哀伤处理需要完成的心理任务

来源:网络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9-08-19 点击:

  哀伤是指任何人在失去所爱或所依附之对象(主要指亲人)时所面临的境况,这种境况既是一个状态,也是一个过程,它包含了悲伤与哀悼两部分。悲伤主要指一个人在面对损失或失丧时出现的内在生理和心理反应,心理反应主要体现在情感和认知方面。哀悼主要指一个人在面对损失或失丧时,因身心的反应而带来的外在社交和行为方面的表现。
  损失或失丧在人的生命中是不可避免的。一个人从生到死所失去或破灭的东西多不胜数,失去的可以是人、有生命的动植物,或者任何无生命甚至无形却又灌注了情感的事物。人丧失挚爱的亲友固然带来沉重的打击与伤痛,但生命中许多转变所引起的损失也不容忽视。人生中经历的各样损失,概括起来有如下三类。
  1 成长性损失 婴孩呱呱落地的那一刻,可以说是人生以来第一次经历的失丧,失去的是什么呢?失去的是停留在母腹中那份舒适与安全的感觉。随之而来的可能是弟、妹的诞生,失去的是过去那份无需与别人分享的母爱和父爱。其后,诸如入学可能象征着与父母部分时间的分离,青春期的种种身体变化提示儿时不在,失恋或单恋因付出了情感得不到回报而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毕业、就业或失业则意味着告别曾为之提供的学习和工作环境,成婚后则难以尝到来自原生家庭父母的照料,儿女的出生带来二人世界的终结,子女离家上学、工作、结婚,空巢家庭,父母、配偶相继离去……这些成长过程中的损失或失丧,有些是无法控制的自然规律,有些是源自个人所作的选择取舍。但人生在世都有机会遇上,或是周而复始循环不息地发生着的经历。
  2 创伤性损失 并非是每个人必然经历的,这种损失带来的压力与创伤,源于它的突发和不可预测性。例如,天灾人祸、生产事故、交通意外,遭遇强暴、婴儿夭折、“白发人送黑发人”等等。当然,前述成长性损失也会有创伤性特点,而创伤性损失的影响也会有程度上的差别。
  3 预期性损失 有一些损失尚未真正发生,却又在人的预期之内,称为预期性损失。它会使人发生预期性悲伤反应,常见于被诊断患上长期疾病或不治之症的病人及其家属之中。虽然死亡的威胁并未迫在眉睫,但又预期病情会随时恶化或死亡,或将不能过正常人的生活(失去工作前途和婚恋自由,减少寿命等),只是这些损失不会必然如病者或家人所想的一一发生。其有利的一面是,这种预期性的悲伤反应可以增加个体的适应性作用,帮助病人与家属储备心力,以更好的面对真正来临的损失。不利的一面是,如果这种预期性的悲伤过久,可能会导致过早的情感分离与消耗,对病者和亲友都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产生很深的内疚、愤怒、绝望、自暴自弃或其他复杂的情绪等。
  在这些损失中,不论哪种损失或失丧,莫过于亲人离世是最为哀伤的,这种悲伤与哀悼的反应基本上是一种分离性焦虑。之所以形成分离性焦虑,是源于从初生婴孩开始就对母亲或其他主要照料者所形成的依附行为。心理学家将这种依附行为概括为四种类型。
  1 安全型 当孩子与母亲(或主要照料者,下略)同在时,可自由地对环境进行探索,当母亲离开时则表现出焦虑情绪和寻找母亲的行为。母亲回来做出安抚后又会安静下来,继续他们的活动。这种依附模式主要来自有足够爱的童年,他们有足够的安全感,不会常常依赖别人,对环境充满好奇心,也不怕同陌生人接触,在面对压力的时候情绪也比较稳定。
  2 回避型 孩子对母亲的离开没有明显的焦虑表现,也不会在母亲回来时寻求亲近与安抚。他们对母亲与对陌生人似乎无大区别。这种依附模式可能来自缺乏肌肤之亲、疏忽照料,甚至是有虐子行为的亲子关系中,他们对陌生人往往比对母亲更为友善,对环境的兴趣比对人的兴趣更大,社交上比较孤立,不喜欢守规矩,容易发怒等,如非必要一般不会求助于他人。
  3 矛盾型 对母亲的离开表现非常不安,即使母亲回来后做出安抚,也难以平复孩子的情绪。可能由于母亲自身也有某些情绪或心理方面的困扰,以至于在亲子关系上不够敏锐和一致。这种矛盾型依附倾向的孩子,往往表现出既渴望亲近又抗拒接触的矛盾心理,通常比较依赖、缺乏自信、需要讨好他人、容易感觉被拒绝、难以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
  4 混乱型 孩子对母亲的离开和陌生人的进入表现出难以理解的行为,如拍手、撞头,即使母亲在场陪伴,他们也想逃离现场。对这些孩子来说,母亲既是他们的安慰又是他们的恐惧,内心充满矛盾的动机。这些人在面对分离时,通常会出现忧郁和不适应的困难。
  这种从孩童时代开始的依附行为(包括依附情感)有着相当的稳定性,并能影响一个人成年以后的人际关系,包括面对丧亡、分离、陌生环境与人物时的反应。这样,一个人早年与其所依附的重要他人(母亲、主要照料者或关系极为密切的亲友)形成“连结”,当这种“连结”由于逝者的离去而割断或消失时,就会出现哀伤反应。一般情况下,此时生者的情感会随着投入重温与逝者有关的每一个记忆,并持续地发现逝者不再存在这一客观现实,会逐步淡化对逝者的情感,认可“连结”的不复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流逝,生者的情感和精力会逐渐转移到新的对象或客体身上,直到生者的哀伤最终可以画上休止符号。这是一个正常哀伤的自然过程。
  假如这一自然过程遇到异常的外在或内在干扰,如当事者仍停留在某种与逝者矛盾或被内疚支配的关系下,生者的精力难以转移,因而形成延迟、扩大或病态的哀伤,这种复杂的哀伤便需要特别的关注和处理。
  尽管哀伤经历具有个体独特性,心理咨询工作者仍然从众多哀伤者亲历的过程中,总结出带有一定普遍性的感受或反应,包括心理、生理及行为上的表现。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或阶段,扼要介绍如下。
  
  第一阶段:震惊与逃避
  
  面对死讯表示震惊,无法接受甚至否认,不相信这是真的,呈梦幻般感受或情感麻木状态;躯体瘫痪或肌肉紧张、呼吸心跳加快、出汗、口干、对声响敏感等;行为失控,难以决断或无法履行正常生活,甚至出现歇斯底里样发作。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周,甚至数月。
  
  第二阶段:混乱与面对
  
  不断追忆与逝者有关的往事或将逝者理想化,注意力难于集中,失去生活动力、易哭泣、失落、空虚或无助感,忧虑、内疚或不安全感,甚至出现轻生观念;身体疲倦,头痛、胃痛、肠胃不适、体重下降或增加;出现仿佛逝者仍然在世的幻觉样改变,寻找逝者的身影,潜意识地模仿逝者或与逝者对话,亦可产生指向逝者、亲友、医护人员或自身的愤怒情绪,或由于逝者不再受苦,生者如释重负而获得安慰感。可持续数月至两年不等。
  
  第三阶段:接纳与重整
  
  饮食睡眠恢复正常,幻想消减,压力减缓,注意力由专注内在的伤痛转移至外部世界,恢复自信和期望;从逝者的丧亡中理出一些积极的内容,重新接纳生活与工作,并从与逝者相关的美好回忆中支取面对新生活的力量,积极重建新关系,计划好未来;有的还会延续逝者的兴趣或完成逝者未了的愿望或理想。可持续数月、数年,甚至一生之久。
  这三个阶段无明确分界,亦可相互重叠。其持续时间因人而异,与死讯来得突然与否、生者同逝者关系的亲密程度、有否预期、接受现实的迟早等因素有关。各阶段并非是直线的进展过程,只要不是停滞不前都可视为自然和正常。当然,予以心理上的辅导,则有助于尽快从哀伤中得以复原。

推荐访问:心理 心身 漫话 承受力
上一篇:小仲马【有感于小仲马的创作】
下一篇:[初患冠心病,,养心治本是成功治疗的起点]地奥心血康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