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认知“扫盲”】心律失常的症状是什么

来源:软件水平 发布时间:2019-06-05 点击:

  “咚哒、咚哒……”拥有健康的心跳才能有健康的心脏、健康的身体。一旦“心脏乱跳”“心脏跳到嗓子眼”“心跳慢到让人头晕”,可能提示心脏跳动节律或速率不正常,心跳过快、过慢或不整齐,即心律失常。
  民众对心律失常这一常见疾病的知晓率严重低下,治疗率和控制率更低。归咎原因主要有:中国各地医疗水平参差不齐,宣传教育不完善,人们对心律失常的认识普遍不足,并且产生了两种偏差或称两个极端,一种是过度紧张,从而造成过度治疗;更多、更严重的是未予足够重视,全民救治心脏性猝死的知识和技术几乎为零。
  心悸、胸闷、晕厥等都可能是心律失常的症状。恶性心律失常不仅出现在某些疾病的危重阶段和生命的临终时刻,也可伴发于常见病或出现在常规的诊疗过程中,甚至发生于健康人。严重的心律失常可导致心脏性猝死。大多数心律失常可以通过症状和心电图以明确诊断。心律失常的高危人群包括冠心病人,尤其合并心功能低下及曾有过心梗和猝死经历的患者。目前最常见、门急诊诊治率较高的心律失常是房颤。
  中山医院宿燕岗副教授指出,房颤的人群发病率高达0.8%~1%,我国约有800万房颤患者,房颤反复发作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的还会损害心功能,导致脑中风,使致死率、致残率明显增加。自上世纪80年代末期,运用导管射频消融技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取得满意效果后,射频消融术现已成为部分快速性心律失常治疗的首选方法,效果明显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
  最严重的心律失常是心脏性猝死(SCD),SCD是指死于不可预知的循环骤停,往往由于心律失常所致,在症状发生的1小时之内死亡,如经治疗(如电除颤)后逆转而未发生死亡,称为心脏骤停(SCA)。在对死因的统计分析中提示,SCD仅次于癌症的死亡人数,其中约80%的SCD是由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室速或室颤所致。中国每年约54万人死于SCD,全世界每年约300万人发生SCD,其救治成功率不足1%。即使在发达国家,在有良好救治设备和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的条件下,SCD的救治成功率也低于5%,因此其预防远重于治疗。
  效果最显著的预防是患者在没有遭遇心脏猝死事件前,但已被确诊是心脏猝死高危人群后,就应该进行预防性治疗,如植入ICD(体内除颤器)等;次之则是在发生心脏猝死等严重事件之后再植入ICD,这是预防心脏猝死的首选方法。2008年公布的一系列国际指南也充分肯定了ICD作为心脏猝死一级预防的重要地位,对心脏猝死的一二级预防研究也己证实,对心脏猝死的高危人群进行有效预防可明显降低其心律失常性死亡率和总死亡率。
  (摘自《新民晚报》)

推荐访问:心律失常 扫盲 认知
上一篇:消毒不当可能孳生超级细菌|幼儿园消毒餐桌方法时间不当
下一篇:心肌梗死后综合征是指 高血压患者如何做全面检查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