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患者就诊流程图【浅谈高校门诊患者的心理护理】

来源:雅思 发布时间:2019-04-15 点击:

  [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患病后的心理特点分析,就如何做好高校门诊患者的心理护理作了探讨。提供舒适的就医环境,尊重、体贴、善待病人,倡导人性化护理,从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关键词]高校门诊; 患者; 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39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7-108-01
  
  高校门诊服务的患者主要是大学生,门诊也成了接触大学生的主要窗口。由于患者的家庭背景、个人素质、经济状况、就诊病情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再而,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依赖性强,自理能力弱。一旦患病,很容易出现紧张、焦虑、消极等情绪,这就要求高校门诊护士不仅仅对患者进行病理护理,还要做好心理护理和抚慰,把我患者的心理特征和不同的心理需要,提供个性化、系统化、规范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与就诊的大学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他们心情愉快,坚持治疗,树立信心,战胜疾病。
  1 高校门诊患者的心理特点
  1.1 无助、恐惧的心理。近年来,由于独生子女家庭出身的大学生日益增多,这些平时受到父母百般呵护的孩子一旦患病,往往会变得感情脆弱,产生无助、紧张的心理,特别是首次就诊的患者,对门诊部的环境感到陌生,就诊的流程不熟悉,对医护的业务水平保持怀疑的态度,对疼痛的敏感性增强,表现为怕打针、怕输液,具有强烈的不安感。
  1.2 焦虑、烦躁心存疑虑的心态。大学生习惯于集体生活,患病后,由于不能像平时一样与同学一起生活、学习,加上父母家人不在身边,往往会感到焦虑、烦躁。由于学习紧张,就业形势严峻,有些患者因担心治疗无效或者害怕出现治疗意外,有些是因治病心切,期望药到病除;有些就诊时希望得到医生的治疗,又对医生的能力心存疑虑;期望医生为其进行全面检查,对自己患病经过的叙述总担心有遗漏,产生自责和不安的心理。
  1.3 敌对情绪。患病后,由于身体不适而情绪不佳,容易激动易怒,甚至情绪失控,有的甚至谩骂医务人员,对学校的预防措施表现极为不满,出现一些过激行为。
  2 高校门诊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对策
  2.1 营造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宽敞的诊区,舒适的侯诊椅,清新的空气,能舒缓病人的紧张情绪;设置明确的就诊流程和标志,让患者尽可能的减少在就诊程序中的往返。使患者在轻松的氛围中候诊。
  2.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与大学生交往过程中所展现的仪表、言行、态度等。决定了大学生对护士“第一印象”的好坏。护士应主动热情的接待患者,并注意礼貌用语,仪表要美观整洁、举止大方、语调轻柔。总之,护士热情友好的态度是大学生产生被重视、被尊重、被接纳的感觉,从而对护士产生信任,对病人焦虑、恐惧的心里起到安抚的作用,消除敌对心理。为进一步开展心理护理打好基础。
  2.3 了解患者病史,针对不同特点进行心理护理。护士在施治过程中需要了解病人的主要病史,针对不同的病情,不同患者,不同心态,使用不同的语言技巧及不同的行为表达方式。如安慰、鼓励、劝说、疏导、解释等,要综合分析,对暴露出的各种心理矛盾,给与足够重视。必要时可使用暗示性语言,通过积极巧妙的暗示,使治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帮助患者分析发病原因,总结发病规律,制定预防措施,做好卫生宣教,鼓励患者放下包袱,树立信心,依靠科学战胜疾病。
  2.4 提高医护人员心理素质,尊重、体贴、善待病人。高校门诊医护人员要加强心理学的学习,倡导人性化护理,尊重体贴患者,预测患者的需求,积极主动提供服务,从小事做起,如为服药的患者倒好一杯开水,帮助输液的患者上厕所,这都是举手之劳,真心实意的为患者服务,耐心解答患者的提问,灵活安排重症的患者优先就诊,缩小大学生与护士之间心理距离,优化服务态度,“因人施护”,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 刘晓虹.护理心理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998:202.
  [2] 赵丹.门诊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2006,8(114):10.

推荐访问:浅谈 门诊 护理 患者
上一篇:儿科门诊护理年终总结 [浅谈护理服务在儿科门诊的作用]
下一篇:【产后访视223例产妇临床分析】产后产妇访视内容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