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祸后的心理危机】灾祸之布

来源:公共英语 发布时间:2020-05-04 点击:

  2008年5月12日,震惊中外的我国四川省汶川8.0级大地震夺去了数万人的生命,人民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党中央国务院和各兄弟省市及时派出各种救援队伍,解救受困群众,抢救幸存者和伤员。在各类医疗救援队伍中,活跃着一支又一支的从事心理援助工作的专业人员和志愿者。他们担负着抚平受灾群众心理创伤的任务,帮助受灾群众度过巨大震灾给人们造成的心理反应或心理方面的危机。那么,什么是这种灾祸所造成的心理反应或心理危机呢?
  灾祸是指突然来临的重大生活遭遇,如自然灾害(洪水、地震、海啸等),交通事故(车祸、空难、海难等),工伤,矿难,恐怖袭击,遭遇抢劫、绑架、强奸,以及其他重大的意外事件等,通常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正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当遇到突然来临的灾祸,不同人的反应是有区别的,有的人能够正常应对,能很快从惊恐和悲伤的情绪中解脱出来;有的人则不知所措,难以自拔;有的人会由此出现心理危机或发生精神行为方面的障碍。灾祸的发生越突然,危害越大,持续时间越长,对心理的冲击也就越明显,后果也就越严重。不同的人面对同一灾祸,所遭遇的精神创伤及其强度是相同的,其所以反应不同与多种因素有关。
  1. 与当事人(幸存者或遇难家属)对灾祸事件的危害性与严重性的评估有关。灾祸属于重大的生活事件,对人会形成严重的心理应激。如果不能正确认知和评价当前所遇之灾祸,不能正视现实和客观地面对,会对机体健康产生消极的影响,包括心理的和躯体的两方面。前者可以从心理痛苦到严重焦虑反应,从情绪忧郁到发生精神行为障碍;后者可以由于强烈的应激对机体免疫功能所造成的损伤而招致机体抗病能力下降,使之处于疾病的易感状态、加重原有疾病、使旧病复发或引发新的疾病。对灾祸的认知和评价如同面对失恋,有的人屡次恋爱受挫却表现得无所谓,而有的人一次恋爱失败就觉得无法生活下去,甚至寻觅轻生之路。
  2. 与面对突然来临的灾祸所采取的应对方式有关。心理应对是在个体社会化和人格发展过程中逐步获得的,并随着社会阅历的增加和经验的积累而不断丰富。应对的目的是解决或减轻生活事件(灾祸)对个体自身的影响,也可以说是一种适应过程。当事者如果应对方式单一,技巧幼稚,无能力解决问题,或只是悲哀,想不出任何解决办法,或一味地埋怨、怨天尤人,或者仅以消极的逃避或自责来应对,则心理应激反应强烈,容易发生心理危机。那些面对灾祸能从当前客观实际出发,采取淡化、自控、求助、重新计划等积极解决问题的应对方法者,则心理应激反应程度低,不容易发生心理危机或发生的程度轻。
  3. 与遭遇灾祸后的社会支持程度有关。例如,今年年初我国南方一些省市遭遇的冰雪灾害,由于社会关注度高,国家投入大,救助能力强,受灾群众为此所遭受的心理应激程度就轻。这次四川汶川大地震,党中央和全国人民举国上下的援助,以及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和帮助,这无疑在社会支持系统方面给予了极大的保障,也会有力地减轻其心理反应的程度,减少严重的心理危机的发生率。当然,社会支持也包括家庭、亲友等所给予受难者的帮助与照顾。不仅是物质上的,也包括道义上和心理上的帮助,帮助受难者面对现实、接受所面临的不幸也是至关重要的。
  4. 与当事者的个性心理特征有关。医学心理学研究表明,性格内向和情绪不稳定者更倾向于采用消极应对方式,而消极应对具有增加心理应激反应的作用。个性倾向也与社会支持有一定的联系。很难设想一位性格孤僻、不好与人交往、遇事不愿对人讲及万事不求人的人能够很好地得到和利用社会支持。人的心理素质包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压力或精神刺激(生活事件、灾祸)的耐受能力,对自身情绪或状态的控制能力和遭受心理创伤后的复原(康复)能力。这些能力越强,心理素质就越高,面对灾祸就越不容易发生心理危机或所发生的心理危机程度就越轻。
  所谓灾祸后的心理危机,就是由于遭受灾祸的打击出现一些精神心理上的问题或困扰。特别是地震等自然灾害,来势凶猛,难以预料,危害大,影响广,极大地超出了人们的应对能力。往往会表现出一些诸如情绪的扰乱(烦躁、恐惧、焦虑、抑郁),认知改变(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睡眠紊乱(失眠、恶梦、惊醒)和行为障碍(不愿与人接触、退缩、生活规律被打乱)等。也可招致一些躯体症状,如头昏、头痛、腰背酸痛、血压升高等。但是,这些表现尚未达到明显的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的程度。
  心理危机是一种过渡状态,多数人会通过自身的努力与外界的帮助,使问题得以解决。适应了新的环境和条件,防止危机的进一步发展,逐渐恢复到灾祸前的状态,这是比较理想的结局。一部分人经过这次心理危机的锻炼,学会了新的应对技巧,心理适应能力、耐受能力、控制能力以及复原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心理素质更加坚强和完善。这是最为理想的结局,既度过了危机又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人由于前述相关因素的复合作用或未能得到有效的干预,心理危机进一步发展,会使受难者陷入绝望之中,可能采取轻生行为;或寻求借酒消愁或自我麻醉的消极应对方式,成为酒或药物滥用者;或发展成为创伤后应激障碍、适应障碍或神经症患者,需要进一步的精神心理科治疗,方可缓解。其中,创伤后应激障碍是较为常见的。曾有对当年河北省张北地区地震受灾群体进行调查,发现在受灾后3个月和9个月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18.8%和24.2%。国内还曾对湖南省某煤矿发生矿难后的12名幸存者进行研究,发现其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率高达50%,10个月后还有30.6%的人未得恢复。
  一般情况下,灾祸后心理危机或心理反应可以归纳为三个时期:先是在重大打击下,处于一种“茫然”麻木的休克状态;继而出现明显的情绪不稳和混乱,可以表现焦虑、抑郁或暴怒;最后是心理功能重建和再度平衡的时期。最后这一时期可向两方面转化,大多数人在受到冲击后,其心理功能可逐渐增强和改善,最终得以复原,如“化悲痛为力量”就是这个道理;少数人则可出现心理的、躯体的或人际关系方面的障碍,并可持续较长时间,在精神医学临床中我们称之为创伤后应激障碍。
  这种障碍一般在创伤后数日甚至数月后才出现,通常表现为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即所遭遇的灾难事件不断出现在脑海中,睡梦中也常被这种恐怖的场面所惊醒,失眠、噩梦不断;持续的警觉性增高,担惊受怕,听到一些声响就可吓得心惊肉跳;情绪郁闷、焦虑,心烦意乱,有时控制不住,易激惹,爱发脾气;有的病人悲观绝望,对未来失去信心,甚至消极厌世,出现自杀念头;常反复发生触景生情的精神痛苦,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相关的创伤性情境,不想接触和思考能引起痛苦回忆的人和事,不愿与人交往,对亲人变得冷淡。
  对这类患者从道义上、物质上和心理上提供家庭帮助,强化社会支持,进行心理调适,至关重要。帮助受难者面对现实,接受所面临的不幸,尽快地从灾难带来的创伤性记忆、恐惧和悲痛中解脱出来。同时,针对患者自身的反应,进行启发和诱导,使其表达和宣泄与创伤性事件相伴随的情感也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来说,时过境迁,随着时间的推移,正视现实的心理调整能力也在提高,其相关症状会逐步得到缓解。由于人们的认知能力和评价水平的不同,生活阅历和性格类型的不同,灾难事件所招致的反应也不尽相同,遭受打击后心理复原所需的时间和复原程度也有所区别。对于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反应较严重者,应在精神心理专科医生指导下及时采用某些药物治疗。
  培养稳健的性格和坚强的意志,锻炼在逆境中的心理承受力,对预防此类障碍的发生大有裨益。此次汶川大地震,由于社会支持程度极高,预计这类障碍的发生率会比以往历次灾难后的发生率低。

推荐访问:灾祸 危机 心理
上一篇:升学宴_**镇:弘扬新民风,拒绝“升学宴”倡议书
下一篇:2020年组织生活会自我剖析发言材料_2020年组织生活会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