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乳房肿胀有硬块_哺乳期乳房肿胀的护理干预

来源:导游资格 发布时间:2019-04-15 点击:

   [摘要] 乳房肿一般在产后的2~3天发生并出现,根据肿胀的程度可以分为四型,Ⅰ型:乳房内乳腺管道畅而出口欠通畅者,乳房无硬结,无压痛。Ⅱ型:乳腺管部分不通畅,乳房间隔有硬块,局部皮肤轻度红润,有压痛感。Ⅲ型:乳腺管全部不通畅,乳房紧硬如一圆饼,局部皮肤红肿并向外浸润扩大,有明显触痛,腋下淋巴结肿大。Ⅳ型:除以上症状外局部皮肤颜色由红变紫,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并伴有高热,患者对触摸有恐惧感。 通过对实行母婴同室后仍然发生乳房肿胀的一部分患者的观察,根据首发时间和不同的临床表现,在不同的阶段实施护理干预,从而有效预防和减轻了乳胀,避免因乳房肿胀而导致母乳喂养失败。
  [关键词]乳房肿胀;母乳喂养支持; 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病因及临床表现
  1.1由于激素的作用,大部分产妇产后开始分泌乳汁,1~3天内乳汁分泌较少,分泌的少量乳汁存留在腺管里,剌激乳腺周围组织,从而引起乳房内静脉充盈、间质充血、淋巴潴留,此时的乳肿呈局部性肿块,有时可滑动,无红,触痛明显,乳房肿块比较硬,腋窝淋巴肿大,此时产妇产后疲劳疼痛不适,拒绝早吸吮、或部分早产、低体重儿或足月小样儿因早期生理状况欠佳,母婴分离未得到早期接触哺喂后,因口味变异或人工奶嘴更易吸吮的缘故而降低了初乳喂养满意度。乳汁排出乳管出口不畅,而导致产后1~3天乳房肿胀[1,2]。
  1.2许多人盲目认为乳胀是由于乳汁分泌过多、乳管分泌不畅,从而采取用力挤压乳房排奶,热敷乳房或频繁使用吸奶器的方法来减轻乳胀,其实乳房集中了许多血管,稍有不慎就容易淤血红肿,导致血管循环受阻,对乳头的刺激过频过重都会影响乳汁分泌与排出,导致乳房肿胀[3]。
  1.3乳房的条件对1~3天内是否会发生肿胀也很大的影响,在门诊产检时,加强对妊娠7个月的初产孕妇进行乳房按摩及护理教育,可以促进乳腺和乳头组织发育,保证良好的乳房条件。分娩后,及时有效的按摩乳房,促进射乳,使乳腺管及其开口尽快通畅。
  1.4产后乳汁分泌不足,容易使产妇喂养母乳信心不足,目前孕产妇又大多是独生子女,其自护能力不足,产后母亲角色转换慢,急于使用牛乳或糖水补足,改变了新生儿的味觉,使其对母乳依赖性降低,直接影响母乳哺喂。乳汁分泌增多后大量乳汁存留在乳管,是造成产后4~5天乳房肿胀和乳汁淤积的一个重要因素[4]。
  2 护理
  及时有效地疏通乳腺管是产后泌乳、预防产后乳胀的关键,也是提高母乳喂养率的重要措施,及时为产妇改善并创造良好的乳房条件,对减轻乳房肿胀、预防并减少乳汁淤积、保持充足的泌乳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科学的护理,解除乳腺深部组织的压力,改善乳房循环系统。通过观察,实行护理干预后产妇产生乳胀和乳汁淤积的人数大为减少[5]。
  2.1乳房肿胀的早期护理干预
  2.1.1给予心理支持论是对自然分娩或剖宫产者,加强对产妇及其家庭的产前产后哺乳知识教育尤为重要,解释哺喂不仅有利于满足新生儿的生理需要,而且有利于其胎粪的顺利排泄,母亲的子宫修复,有效吸吮还有利于下丘脑分泌缩宫素增进乳汁的分泌,更有利于促进亲子关系的建立,满足母婴共同健康需要。研究证明健康教育能显著降低乳房肿胀的发生率。评估产妇及其家庭在产科方面的实际需求,强化及完善产妇的支持系统。指导产后合理的饮食调整,给予有营养易消化且少油腻饮食,使产妇的休息及营养得到足够的保障;让产妇及家庭做好早期哺喂知识的准备和心理准备是提高哺喂效果的前提。
  2.1.2早吸吮据报道新生儿出生后20~50 min处于兴奋期,护理人员在分娩后要尽早在30 min内将婴儿抱给产妇,帮助婴儿正确含接,能做到早吸吮的新生儿在第一天哺乳时大约有80%会很快学会正确的含接姿势并做到有效的吸吮,最初两天喂奶次数越多,乳房充盈越早。故喂奶次数对早期泌乳量有一定影响而乳房肿胀的主因是由于乳汁分泌多婴儿吸吮少,预防关键则是有效吸吮保持乳房排空。
  2.1.3乳头护理乳头凹陷时应让婴儿先吸吮扁平或凹陷的一侧,并且要固定吸吮部位,捻转乳头,使乳头立起来有利于婴儿含接。乳头皲裂时纠正喂哺姿势是治疗和预防的重点。喂哺结束后,应温和地中断吸吮,切忌强行拉出乳头。乳汁中含有抗感染物质、脂肪和蛋白质,具有抗菌、滋润及促进表皮修复的功能,因而每次哺乳后挤出少许乳汁,涂在乳头上,使其自然干燥对治疗乳头皲裂是很有效的。较重皲裂的乳头则需暂停哺乳24 h,挤出产妇乳汁,用消毒小杯喂养婴儿。
  2.1.4保持泌乳状态的技术指导护士通过纠正产妇不良的哺喂姿势,并辅助新生儿的衔接动作,经过反复多次练习,以达到产妇自我护理为主护士从旁协助为辅的效果。适时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对减少乳房肿胀的发生有着积极意义。对于产后母婴分离的产妇应进行早期的护理干预,即在产后第一天开始并持续进行热敷、按摩、挤奶。特别在分娩后前两天泌乳量少,挤奶时间以20~30 min为宜。将挤出的乳汁直接收集在奶瓶里,放在专用冰箱中待用。母婴分离时,母亲乳头没有了婴儿吸吮的刺激,这时给予相应的乳房护理及指导,有助于射乳反射建立,促使乳腺管通畅,易于乳汁挤出,预防奶胀,同时增加了产妇哺乳的信心,减轻了母婴分离的焦虑。
  2.2发生乳房肿胀后的护理干预
  2.2.1按摩柔和的乳房按摩有利于刺激排乳反射。基本手法有:(1)用拇、食、中指的指腹面顺乳腺管走行进行纵向按摩;(2)用拇、食、中指在乳晕部四周进行360°旋转按摩;(3)用拇、食、中指从乳晕部分向乳头方向压。特殊手法有:(1)当乳汁淤积难以排出时,一手呈C字形支托住乳房,并微微振动乳房,逐渐加大振动,另一手三指从乳晕部向乳头方向按摩;(2)乳晕及周围组织有硬结时,根据乳腺管的走行方向进行来回按摩;(3)对乳头短、平、凹陷者,进行乳头部的按、捏。也可以抓抖乳房,使乳腺管局部经络通畅,血流增快,祛瘀散结,预防乳汁淤积成块。或按照乳腺管以乳头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的解剖位置进行轻拉梳理,既可刺激垂体产生催乳素,而使乳汁分泌增加,又能使乳汁流出通畅,避免乳汁郁积成块[6-8]。
  2.2.2敷法
  2.2.2.1冷敷及湿热敷产后初涨时可用冷敷减轻肿胀,待乳汁可通畅分泌后再改用热敷。先用温度40 ℃~45 ℃的热毛巾热敷整个乳房5 min,再用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从乳房根部向乳晕做均匀螺旋式按摩。哺乳后,一手托住乳房,另一手拇指和食指相对,重复快速挤压,方向为向后指向乳房中央。结果表明:通过按摩乳房硬度明显减轻。
  2.2.2.250%硫酸镁湿敷50%硫酸镁湿热敷法明显优于一般湿热敷法。硫酸镁作为常用药物已广泛应用在临床各个领域,这可能与硫酸镁可阻断乙酰胆碱释放有关。据这一原理将50%硫酸镁湿热敷治疗乳房肿胀,达到促进乳房血液循环,减轻乳汁淤积,消除乳房肿胀的目的。作为产科的乳房肿胀治疗是行之有效的。该法治疗乳房肿胀经实验观察对产妇乳汁分泌量无影响。但由于硫酸镁对神经肌肉接头的乙酰胆碱释放和激活均有阻断作用,也有扩张血管的效果,故在行该法时应注意硫酸镁的用量及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
  2.2.2.3如意金黄散源于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由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厚朴、天花粉、生天南星、生苍术、陈皮、甘草组成,具有消肿止痛之功效。 传统应用于治疗疮痈初起,红肿热痛,小儿丹毒,无名肿毒等病症。笔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应用如意金黄散外敷治疗急性乳腺炎不仅可提高疗效,还能缩短治愈时间。如意金黄散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局部用药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2.2.3中药疗法 通过用中药来治疗产后乳房肿胀在临床证明有一定的疗效。产后当天开始服食通入中药,能有效疏通乳腺管,促进泌乳,减轻乳胀,能提高产妇母乳喂养的信心。
  2.2.4电脑仪治疗法电脑治疗仪在产后24 h开始使用,每天1次,每次20 min,同时指导婴儿多吸吮且按需哺乳,产妇乳胀率明显下降。另外,在普通解决乳胀方法的基础上如热敷、中药、吸乳器抽吸等再配合用综合电脑治疗仪1~2次,能有效疏通乳腺管,软化乳房,解除乳房硬块和肿胀。
  3 讨论
  母乳喂养是当前科学育婴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乳房肿胀是影响其成功的一大因素。目前临床上通过各种护理干预手段均能在不同程度上使乳汁分泌时间提前,促进乳腺管通畅,同时产妇的乳房肿胀明显减轻。但是有针对性地采取必要的护理干预措施效果会更好。护理人员应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护理干预手段,以较好的达到对产后乳房肿胀现象的护理干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绪英,孙爱民.母乳喂养指导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现代妇产科学杂志,2006,3.
  [2]赵彩霞,董颖,赵郁.综合电脑治疗仪治疗产后乳胀的效果观察[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6,2(4):356.
  [3]丁曼琳.妇科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385.
  [4]肖晓琴.通草鲫鱼汤预防产后乳胀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4,19(4):61.
  [5]王富兰,邓安菊,彭远凤.硫酸镁湿热敷法治疗乳房肿胀的临床探讨[J].现代护理杂志,2001,7(7):46-47.
  [6]刘云平.影响早期哺乳的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上海护理,2004,7(4):42-43.
  [7]朱翠平,冯正仪.我国婴儿母乳喂养现状与护理干预进展[J].上海护理杂志,2006,9(6):54-55.
  [8]赵玉芳,秦瑛,金得燕.对母婴分离产妇实施乳房护理干预的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1):23.

推荐访问:哺乳期 肿胀 干预 乳房
上一篇:青春期女性痛经的病因分析及家庭自我保健|痛经 病因 优质文章
下一篇:基层医院住院病人外宿现状及管理对策_基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现状及对策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