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药物多久代谢干净 科学降糖改善代谢记忆

来源:心理咨询 发布时间:2019-06-03 点击:

  血糖有“代谢记忆”      糖尿病病人在确诊后,若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即使将来血糖降下来,仍然很容易发生糖尿病相关并发症,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血糖的“代谢记忆”效应。
  患了糖尿病,身体的各个组织如同泡在糖罐里。若只是暂时泡一泡,不会有多大问题。当糖罐不在,血液不甜了,被泡过的组织便会很快复原。然而,如果泡的时间太长,身体的组织就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坏掉”了。这时,即使加以控制,使血糖恢复正常,让血液不再“甜蜜”,可对组织而言,应激已经产生,“变坏”已进展到了不可逆的阶段。此时,即使血糖达标了,身体的组织、器官出现并发症的概率还是很高。
  为避免血管在糖罐中泡得太久而被泡坏,一旦发现血糖水平异常,就要尽早开始降糖,这将使病人在以后的生活中获益。当然,在任何时候任何阶段,把血糖控制住,都会对并发症有所改善,但改善的程度差别很大:越早把血糖降下来,并发症的改善程度越大;越晚把血糖降下来,并发症则相对越不易改善。
  
  血糖标准不能一概而论
  
  血糖该降到什么标准呢?空腹血糖在6.1 mmol/L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在8.0 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在6.5%以下,这是新版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所界定的血糖标准。
  是不是为了避免不好的“代谢记忆”效应出现,就要过早地强行地将血糖降至上述标准范围内呢?也不尽然。对于年纪轻、病程短、预期寿命长、没有严重心血管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他们的心血管不容易“出问题”,也不太容易出现低血糖。因此,应选择合适的降糖方案,使他们的血糖尽快降至上述标准。
  而对于老年病人或有严重心血管并发症的年轻人,降糖太快太强烈,容易诱发低血糖。因此,他们最终要实现的血糖标准就得放宽些:用更长的时间来实现血糖的达标;血糖也不必降至《指南》中所规定的那么低,如空腹血糖在7mmol/L以下,餐后两小时血糖在10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在7%以下,甚至更高些都没问题。
  
  降糖之外有些因素不容忽视
  
  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与许多因素息息相关。控制好血糖,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一定会减小,但也不能就此将目光仅锁定在降血糖上。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还和遗传、血压、血脂、肥胖、抗凝治疗的疗效等因素有关。除遗传是人们无法控制的因素之外,其他因素都可通过病人与家属的留心和努力而得到改善。
  研究表明,控制血糖的同时,如果把血压、血脂等水平都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则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可降低50%以上;然而,若只是单纯地控制血糖,则血管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仅能降低10%~30%。只有进行综合治疗,才有可能延长生命,同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摘自《家庭医药》)

推荐访问:代谢 降糖 改善 记忆
上一篇:进补前先做个“中医体检”:中医冬至进补
下一篇:【测准“短板”锻炼才有效】 如何有效补齐农村道路交通管理短板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