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1例临床分析]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例

来源:人力资源 发布时间:2019-04-15 点击:

  [摘要]目的总结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点,减少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至2009年9月我科确诊的31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方法。结果1~6岁占87.09%,夏秋季占67.74%。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96.77%,咽峡炎93.55%,鼻塞48.38%,淋巴结肿大83.87%,肝肿大77.42%。3岁以下鼻塞的发生率明显高于3~14岁,年长儿合并多系统损害的发生率比婴幼儿高。实验室检查:96.77%的患儿外周血异形淋巴细胞>10%。结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好发于幼儿及学龄前儿童,以夏秋季稍多。淋巴结、肝肿大和咽峡炎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重要临床特点。结论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需要详细的病史和体格检查,并且配合实验室检查确诊。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合理的相关实验室检查是减少误诊的关键。
  [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特点
  [中图分类号] R72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9-076-01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1例患者中男23例,女8例,年龄为11 月~12岁,发病至就诊时间为1~13天。
  1.2 临床表现 (1)发热:30例(96.77%),体温波动在37.8 ℃~39.6 ℃,呈不规则热型,热程为3~14天。(2)浅表淋巴结肿大:26例(83.87%),以颈部淋巴结肿大最明显,其次为颌下淋巴结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局部无明显疼痛及触痛。(3)咽峡炎:29例(93.55%),以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为特征,其中扁桃体上出现白色渗出物20例,16例局部形成假膜,1例上腭伴有出血点。(4)眼睑水肿:3例(9.68%),不伴有明显肉眼血尿、高血压及头痛。(5)鼻塞 15例(48.38%),出现张口呼吸、气促及睡眠打鼾,不伴有流脓鼻涕、打喷嚏等症状。(6)肝肿大伴肝功能损害:24例(77.42%),伴厌食纳差,不伴有“肝炎”病史及接触史。(7)皮疹: 4例(12.9%),表现为猩红热样或荨麻疹样皮疹,不伴有猩红热接触史,不伴有过敏病史。(8)脾脏肿大:4例(12.9%),不伴有血液系统症状。同一病例有上述一种或多种临床症状,症状同时或者先后出现。均符合《实用儿科学》第7版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诊断标准[1]。
  1.3 治疗与转归主要治疗措施为抗炎、抗病毒及对症治疗。抗病毒用药为阿昔洛韦、更昔洛韦或病毒唑等。肝损害者给予保肝治疗,心肌损害者给予能量合剂。本组住院时间4-10天。治愈23例,无死亡病例。
  2 讨论
  2.1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点 主要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侵袭性和免疫反应,从而造成全身多系统损害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可以累计全身多个系统,包括肝、脾、淋巴结、肾、心、肺、脑、血液系统等,虽以网状内皮系统损害为主,但也可同时有多个系统损害,病情轻重不一,发病的首发症状各不相同,临床早期容易误诊,在“三联征”没有同时具备的情况下容易误诊。
  2.2 误诊原因分析 (1)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很大一部分患儿都不是以“三联征”同时具备为首发症状,因EB病毒的嗜B淋巴细胞特性[2],导致感染后全身各个系统的变化,症状复杂,因此当症状、体征复杂时,要综合分析,不能只凭发热、咽峡炎、肝脾淋巴结肿大而做出诊断。(2)诊断思维局限:对该病缺乏充分的认识和警惕,往往以患儿的主诉和首发症状作为分析疾病的思维方向,而不能开拓广泛的思维范畴。例如,在本组病例中,以发热、扁桃体渗出物为主要表现即诊断为化脓性扁桃体炎,没有意识到该病有外周血象白细胞总 及中性粒细胞分类明显的增高,曾有报道34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中有6例误诊为腭扁桃体炎,占14.8%[3];出现发热、全身猩红热样皮疹即诊断为猩红热,没有详细询问流行病学史,没有仔细分析外周血象的特点;眼睑水肿,加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部分患儿尿常规镜检可以出现少许红细胞及蛋白即联想到急性肾炎,没有认真分析有无其余的伴随症状如高血压、肉眼血尿、少尿等;肝肿大伴肝功能损害可以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伴随症状;较长时间的鼻塞没有经过详细的体格检查就将病人转至五官科;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三系血细胞减少,易误诊为嗜血细胞综合征等血液系统疾病,而未及时完善病原学及相关抗体检查;外周血象出现异型淋巴细胞时,检验科医生容易与幼稚细胞混淆而误诊为白血病。(3)基层医师对该病的认识还不够充分,体格检查马虎,没有及时做相关的检查。另外,虽然临床怀疑该病,但未能坚持反复多次的相关实验室检查,从而缺乏诊断该病的证据,例如:异型淋巴细胞虽然在疾病初期就可能出现,但50%以上患儿要在病程1周末或第2周才能达到诊断标准。(4)部分医疗机构没有完善的实验室检查设施,检验科医生诊断水平参差不齐,缺少对该病的认识,也是造成该病误诊的原因之一。
  2.3预防误诊的方法(1)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仔细询问病史,详细多次的体格检查,包括咽部、淋巴结、肝脾等;(2)一旦临床怀疑本病,应反复多次多样相关实验室检查;(3)加强医技科室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提高技术诊断水平;(4)应与患儿及家属做好医患沟通,告知该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预后,让家属有充分的认识和思想准备,才能有较好的医从性,才能配合医生的检查和治疗,从而降低医患矛盾。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21-825.
  [2] 邓继岿,郑跃杰,袁雄伟,等.儿童非典型EB病毒感染临床回顾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6,21(2):123-125.
  [3] 冯勇,梁传余.误诊为腭扁桃体炎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分析[J].临床耳鼻喉科杂志,2005,12:560.

推荐访问:传染性 增多 临床 细胞
上一篇:肺炎支原体阳性会传染【1200例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观察与分析】
下一篇:循证护理六个基本步骤 循证护理在产后便秘护理干预中的应用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