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

来源:教师资格 发布时间:2019-05-25 点击:

  敏感易受打击 迟钝更利健康?      一个人谨小慎微,凡事看得过重的自寻烦恼的时代应该宣告终结了。现代人太过敏感反而容易受伤,与其容易受到外界干扰,不如让自己的神经变得粗大。
  
  新闻背景
  6月初,英国一家健康组织对英国媒体表示,在伦敦奥运宣传短片播出后,他们已经接到了许多起癫痫发作报告。这些病人突然发病的原因是观看了“2012会徽”宣传短片中“闪烁和移动的彩色图像”。近日,伦敦奥组委在征求了感光性癫痫症领域的权威医学专家意见后,将短片从官方网站撤下。
  “伦敦奥运宣传片致癫痫”事件让许多人知道,光敏性癫痫患者,只要被闪光刺激,就会引起神经元的兴奋,从而引起病情发作。英国这则申奥宣传短片之所以会诱发癫痫病,主要是因为屏幕上连续的闪光刺激达到了一定的频率,使癫痫病人的脑细胞兴奋起来,并刺激到了他们脆弱的神经。
  在人类的词汇中,有许多词本身没有好坏之分,被称为中性词。但在不同的语境中,它们又会“变身”为具有情感指向的褒义词或是贬义词。例如“敏感”和“迟钝”,很难说它们哪一个是褒义词,哪一个又是贬义词?关键还要看究竟是对什么敏感?又是对什么迟钝?
  在“伦敦奥运宣传片致癫痫”事件中,“敏感”和“迟钝”便扮演了不同的角色。癫痫病人,因为神经过于“敏感”,再加上那些跳跃的光影,刺激到了他们脆弱的神经;而普通人的神经,则因为“迟钝”,所以躲过了那些跳跃光影的副作用。
  有人说,现代人变得越来越“敏感”,并且他们易染上各类过敏性疾病,这些过敏性疾病既包括如今越来越常见的鼻炎和皮肤病等生理过敏,也包括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理过敏。例如前阵子的“铊中毒”事件,就是因为一名大学生仅仅因为同学间产生了小矛盾,便向同学茶杯中注入剧毒物质硝酸铊,最后导致三人中毒。
  过敏原的概念,不仅仅是芒果或海鲜这类有所指向的特定物质,还包括一句话语、一个眼神、一个动作。许多时候,某一个刺激点或是过敏原,虽然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但它却能把我们身体里潜在的疾病因素激发出来。
  最近,有一个词挺热门,叫“钝感力”。创造这一词汇的渡边淳一认为:“一个人谨小慎微,凡事看得过重的自寻烦恼的时代应该宣告终结了。现代人太过敏感反而容易受伤,与其容易受到外界干扰,不如让自己的神经变得粗大。”
  如此看来,敏感,有时还真不是什么好事。人,一旦变得敏感,烦恼也就接踵而至了。受到打击了?那就学得迟钝一点,自我调节吧。
  
  自检台
  你过度敏感吗?
  当感到自己受到伤害的时候,心中便升起极度委屈的情绪。比如在商场里,如果售货员用干巴巴的口吻对你说“没有你要的尺码”,心情立即就会变得很坏。
  朋友说了在你看来很难接受的话,你就会耿耿于怀,心里不舒服。他们的言语越是在你心里挥之不去,你就越感到无法释怀。
  如果感到身边的朋友欺骗了你,那情况就更糟了,你会一连好几个星期躲在家里医治心灵的创伤。其实你自己也知道,应该从自我沉默中走出来,重新与朋友交流,否则很快就不会再有朋友可以去一起逛街或下馆子了。
  你不能接受别人对自己的负面评论。在别人对你的工作提出某种批评时,你会好几个小时在那里琢磨,缓不过劲来。
  你生活在情感过于充沛的海洋里,敏感的神经随时都可以被调动起来,因为周围发生的一切都会在你的心里留下深深的痕迹。电视新闻里一个话题沉重的报道会让你没有食欲。有一天,你目睹了一场车祸,要用好几个月才能将此忘记。
  如果你有上述现象出现,那么,就说明你是一个比较敏感的人。
  
  摘自《新闻午报》
  
  引发心理敏感的原因
  
  一、生理原因。个体本身的相貌、身材、身体素质、体力及生理上的缺陷、疾病所带来的限制(这种限制将导致个体对某些工作不能胜任,导致个体行为失败,目标无法实现),无形中在社会适应上会增加许多困难,他们会担心受到别人的歧视、嘲笑或议论,因而产生心理敏感。
  二、以往过失。以往的过失行为、问题行为会造成心理敏感,这些过失行为曾使自己受到过屈辱、歧视,精神上受到严重挫伤,事过境迁以后,他们想重塑自身形象,赢得他人尊重,但又害怕自己以往的过失行为被人了解或提起。
  三、家庭原因。急剧的社会变迁导致离异家庭、寄养家庭、贫困家庭增多,处于这些不利家庭环境的孩子缺乏情感上的关爱,经济相对贫困。成人后他们对自己家庭不幸“不堪回首”,产生强烈不满甚至憎恨,不愿也害怕别人提起或蔑视自己的家庭,也会产生心理敏感。
  
  摘自《心理健康》
  
  毕业生应尽快“心理断乳”
  
  面对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角色转换,“新鲜人”应该积极调整心态,尽快度过毕业后的心理断乳期。
  如今,在一些工作单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部分已毕业一两年的职场新人却仍未从心理上真正“毕业”,他们怀念大学时代美好生活,对职业前景焦躁不安……面对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角色转换,“新鲜人”应该积极调整心态,尽快度过毕业后的心理断乳期。
  在某机关工作的小王,去年毕业于某知名高校,一年中她几乎每个月都要回一趟母校。毕业初期,怀着对公务员工作的向往,小王干劲十足。可是她渐渐发现许多工作无法按照自己意愿进行,和领导、同事的关系,也远比学校里复杂。郁闷时,她更怀念大学生活,感叹好日子已一去不复返。去年毕业于北京某知名高校的小司在一银行数据中心任职,每天和大量数据打交道。枯燥乏味的生活,和大学时代的理想相距甚远。他不甘于平庸,却又无法改变现状,变得焦躁不安。不少年轻人反映,毕业一年后同学重聚,大家都有一种“迷惘”的感觉:工作不如意,抱负无从实现,不知是该跳槽还是考研重回学校。
  用人单位对尚未“心理毕业”的年轻员工也抱怨多多。不少单位表示:同等条件下,他们更愿意把重要项目交给至少有3年以上工作经历的员工;刚毕业的员工往往目标定位很高,实际表现却不尽如人意。
  毕业后仍把大学当“娘家”,这是心智不成熟的表现。现在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的人生轨迹均由父母设计,独立处理问题的经验较少。虽然参加了工作,但潜意识里仍把自己当学生,角色还未完成转换;竞争日益激烈,也导致年轻人心态浮躁,急于攀比出成绩。“耐得住寂寞”是每个独立的社会成年人必经的一关。职业初期人人都有理想抱负,但最后真正成就大事业的,反而是最初沉得住气、甘当配角的人。期望一开始就脱颖而出,非但不实际,反而会增加适应期困难。
  毕业生已是离开校园的“社会 人”,其最基本职责之一,就是通过努力工作改善自己和身边人的生活。在此基础上,保留一点纯真、一份个性,不在庸庸碌碌中随波逐流,才是真正成熟的表现。
  
  摘自《千龙网》
  
  人生跟着心态变
  
  罗伯特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博士,他在哈佛大学主持了一项为期六周的实验,即“老鼠通过迷阵吃干酪”的实验,其对象是三组学生与三组老鼠。
  他对第一组学生说:“你们太幸运了,因为你们将跟几个天才老鼠在一起搞实验。这些聪明的老鼠能迅速通过迷阵,抵达终点,然后要吃许多干酪,所以你们必须多准备些干酪放在终点。”
  他对第二组学生说:“你们将跟几个普通老鼠在一起搞实验,但它们最后还是能通过迷阵抵达终点,然后能吃到一些干酪。因为它们智能平平,所以你们的期望不要太高。”
  他对第三组学生说:“很抱歉,你们将跟几个愚笨老鼠在一起搞实验。这些愚笨老鼠的表现会很差,几乎不太可能通过迷阵到达终点,因此你们基本不用准备干酪。”
  六个星期之后,实验结果出来了。天才老鼠果然能迅速通过迷阵,很快就抵达终点,普通老鼠也能到达终点,不过速度很慢;至于愚笨的老鼠,只有一个通过迷阵到达了终点。
  其实各组的学生并不知道,参加实验的所有老鼠全都是同一窝的老鼠,根本就没有什么天才老鼠、普通老鼠与愚笨老鼠的区别。这些老鼠的表现之所以出现天壤之别,完全是因为参与实验的学生受到了罗伯特博士心理暗示影响的结果,是学生对老鼠能力抱有不同心态的结果。
  不错,学生们当然不懂老鼠的语言,然而老鼠却能感受到学生们对它们的心态。
  著名的英国心理学家哈德菲尔德做过一个心态对人影响的实验,同样证明了心态是奇妙的东西,会产生神奇的力量。
  他请来了三个人,让他们全力握住测力器,并让他们先后处于三种不同的心态。在正常的心态下,他们的平均握力为101磅。当他们被警告身体相当虚弱,可能患有大病,处于萎靡不振的心态时,他们的平均握力只有29磅,还不到正常握力的三分之一。第三次测试时告诉他们,每个人的身体都非常强壮,没有任何毛病,处于最佳的心态时,结果平均握力可达142磅。
  从上面的两个实验,很容易联想到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的一段论断:“心若改变,你的态度就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就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就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就跟着改变。”
  蒋光宇 阿 紫 摘自《武汉晨报》

推荐访问:心理健康
上一篇:【刘德华的减肥饮食菜单】生酮饮食减肥菜单
下一篇:[七种癌症可被治愈]七种癌症可以治愈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