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精神疾病的成因分析 人类精神疾病的成因

来源:普通话 发布时间:2019-04-23 点击:

  [摘要] 从对青少年精神疾病形成的原因分析入手,寻找其致病因素,并对防治措施进行了讨论,为减少青少年精神疾病的发生提供了参考资料。   [关键词] 青少年; 精神疾病; 成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4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3-290-01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愈来愈关注个人的身心健康,特别是有关青少年的精神卫生问题备受心理学家和教育界、医学界人士的关注。为了更好、更深入地对青少年精神疾病进行研究,本文通过文献调研的方式,对青少年精神疾病的产生进行了剖析,着重分析了此方面疾病的形成过程和产生原因,并针对这些成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以期为减少青少年精神疾病的发生提供参考。
  1 生物学因素
  1.1 遗传因素 父母的精神健康对下一代的正常发育起着重要作用,父母对酒类、药物、烟草等可影响精神活动并可导致成瘾的物质滥用和精神疾病可影响家庭环境,引起家庭教育和父母滥管缺乏而对后代造成不良影响。赵敏[1]分析了父母物质滥用和精神疾病对青少年精神疾病的影响,结果显示,父母物质滥用合并精神疾病史与青少年精神疾病有关,父母物质滥用合并精神疾病史是青少年发生广场恐怖伴惊恐障碍、逆反性障碍的危险因素。
  1.2 内分泌因素 青少年处于生理发育的高峰阶段,生理机能迅速增强,内分泌功能与精神疾病的发生具有相关性。宋新宇[2]的研究显示,青少年精神疾病的发病与默写内分泌因素也有关。如5-羟色胺(5-HT)功能降低可出现抑郁症状,5-HT功能增强与躁狂症有关。此外,青少年中枢神经系统中去甲肾上腺素(NA)或5-HT及受体功能低下,是抑郁症的主要发病原因。
  1.3 体质因素 有关低出生体重与精神症状和精神疾病关系的报道不多。仅国外学者Indredavik M.S [3]曾报道,低出生体重儿童生长到14岁时,发生精神症状与精神疾病的风险较高,尤其是注意力低下、焦虑症和相关精神问题等更为突出。
  2 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与青少年精神病理学在临床精神医学领域备受各国学者的关注,关于家庭关系、生活事件对青少年心理、行为方式、精神卫生方面的影响亦有资料报道。较早关于精神分裂症家庭研究的假说有Fromm(1948)的“精神分裂症源性母亲”和Bateson所谓的“双重约束”,以及受幼年期各种创伤性体验和不良家庭环境影响的精神分裂症心因性起源学说[4]。
  2.1 家庭不利因素与情感障碍 家庭不利因素、情感障碍与青少年精神病理学在临床精神医学领域备受各国学者的关注,日常生活事件如家庭成员间关系、父母养育方式、入学及学习环境等对青少年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为青少年常常把日常家庭环境及与父母间关系所产生的不良后果作为心理应激的主要反应。唐茂芹[5]等认为,长期的家庭不利因素与情感障碍的发生有着肯定的联系,这种联系取决于青少年对事件的识别以及事件本身的精神病理学特性,家庭成员早逝、父母离异、分居等因素易造成青少年产生失落,抑郁情绪;个人或家庭人员健康、安全以及暴力问题等因素则易造成青少年产生恐惧、焦虑情绪。
  2.2 父母教养方式 精神分裂症的发生,除环境中的心理应激的影响因素外,父母教养方式与精神分裂症发生的关系越来越引起重视。父母教养方式对个体的心理发展及整个心理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陈兴阳[6]通过探讨青少年精神分裂症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发现多数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父母或者对子女过于严厉、惩罚过多、低情感温暖,或者对子女提出的建议与要求拒绝与否认,而这种不良的父母教养方式会促进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发生。伍洁云[7]等研究结果亦提示,父母不当的养育方式如过分溺爱、过分保护、过分干涉,可能增加子女患精神障碍的危险因素。此外,青少年心理素质差,心理负担过重,心理卫生知识贫乏也是不可忽略的原因。
  3 心理应激因素
  青少年的个性心理还未完全成熟,处于个性的塑造和形成阶段,当面临各种不良刺激带来的冲击时,很容易引起各种心理障碍。王俊凤等[8]通过调查分析,认为应激因素是青少年精神疾病的重要发病诱因,尤其以学习紧张、压力大、升学落榜等明显应激因素诱发青少年患病的可能性大。
  4 结语
  综上,青少年精神疾病的发生主要与生物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心理应激因素有关。为了减少此方面疾病的发生,父母应该在子女儿童时期注意培养其良好的性格,尽量减少和避免各种不良刺激,并在青少年时期对其进行良好的性格教育和培养,以提高其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父母亦应该对子女实行正确的教养方式,给予子女充分的情感温暖,多给予子女关心、理解、信任和鼓励,而不要给予过多的惩罚、拒绝、否认。
  参考文献
  [1] 赵敏.青少年精神分裂症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J]. 中国药物依赖型杂志,2004,13(2):146-149.
  [2] 宋新宇.青少年青春期抑郁症的成因及对策[J].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2:17.
  [3] Indredavik M.S;Vik T.;Heyerdahl S.青少年精神分裂症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J].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儿科学分册),2005,2:25.
  [4] 郑成畴,黄运坤,张小聆,等.家庭环境因素对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影响[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9,8(1):51-53
  [5] 唐茂芹,胡蕾,黄劲松,等.家庭关系、生活事件与青少年精神病理[J]. 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2,29(1):34-37.
  [6] 陈兴阳.青少年精神分裂症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J]. 现代实用医学,2006,18(6):420-421.
  [7] 伍洁云,陆惠红,刘广兴.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父母养育方式的研究[J].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2004,16(11):677-678.
  [8] 王俊凤,赵树美,于兰娟.712例青少年精神疾病与个性特征应激因素相关分析[J].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6):507-508.

推荐访问:成因 青少年 精神疾病 分析
上一篇:吸入笑气是什么感觉 [笑气吸入在产程中的应用观察]
下一篇:[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护理] 上消化道溃疡出血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