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家称合成新生命拥有人工DNA等|华人女科学家DNA23

来源:招警 发布时间:2019-05-18 点击:

  美国著名基因科学家克雷格・文特尔表示,他利用在实验室里制造的化学物质,制成了一种合成染色体。文特尔说,他的研究对自然科学史具有重大意义,显示人类已从了解基因序列的阶段跃升至有能力编写基因。他希望这项突破有助于开发新能源,以对抗全球暖化现象。
  据报道,一个由文特尔召集、诺贝尔医学奖得主汉米尔顿.史密斯领导的二十人精英小组首次制出了这组合成染色体,染色体含有三百八十一个基因、五十八万个碱基对(basepair)的基因密码,研究员配制了多种化学物质,费尽心力最终将其驳成。
  
  新生命体拥有人工DNA
  
  这组染色体的DNA序列基本上参照一种名为生殖支原体(Mycoplasma Genltahum)的细菌。研究员把它的DNA序列简化了五分之一,只剩下足以维持生命的基本部分。他们完成了上述合成染色体后,为它涂上墨水,使其外形鲜明,并为它取了Mycoplasmalaboratorfum(即“实验室合成支原体”)的名字。
  研究小组已把这组染色体植入一个活菌细胞中,估计该细胞将会被新染色体控制,成为一个近乎全新的生命体。而他们此前曾成功把一种细菌的基因体植入另一种细菌的细胞内,进行了一次物种转换。文特尔表示有“百分百的信心”他们可以依样画葫芦。
  这个新生命体的细胞自我复制和新陈代谢的能力,要视接受移植的细胞的分子机理而定,因此该生命体将不至于变成彻头彻尾的合成生命。不过它将会拥有人工的DNA,而DNA不但负责控制细胞运作,而且是生物的基础材料。
  文特尔强调:“我们将从读取基因序列阶段跃升到有能力编写,这将贼予我们做一些从前从未想过的事情的能力。”
  
  道德风险需加管制
  
  加拿大生物伦理学组织ETC集团主席穆尼表示,文特尔正在发明“一种几乎可以制造任何东西的基本体”。他说:“它可以制成新药,有益于人类,也可以制造生物武器,对人类生命构成巨大威胁。”
  文特尔预计将在加州圣迭戈科学院的年会上公布他的研究成果。在实验完成前,研究小组已经对其作出了道德检讨,并“认为这是有益的科学研究”。此前外界已忧虑文特尔会为合成细菌申请专利,这项研究的进展势将使争议加剧。
  文特尔相信,只要当局加以适当管制,制造设计基因组的技术未来可能会带来非常可观的稗益,譬如用来制造人们目前意想不到的替代能源,像纯粹用蔗糖分解的丁烷和丙烷,或者创造出能吸收二氧化碳的细菌,以舒缓全球暖化。
  摘自《大公报》
  
  英国“智能?”购物车成抗击肥胖新阵地
  
  据报道,技术专家发明的一种新型“智能”购物车成了抗击肥胖的新阵地,当购物者把垃圾食品放入这种车内时,购物车会发出警告。
  高脂、高糖、高盐食品上的条形码会触发车内一块交互式屏幕上的红色警示灯,提醒购物者注意。条形码上的信息还可以被发送至手机。
  这种购物车以后还可用于减少食品包装。将来产品的大部分信息将显示于装在购物车上的电脑屏幕上,除了营养成分和原产国之外,屏幕上还会显示这个包装袋是否可以回收利用。
  “智能”购物车还会向购物者提示他们喜爱产品中的最佳选择,或适合他们生活方式的促销产品,甚至告诉他们产品在商店中的具体位置。
  购物车所掌握的信息来自购物者的会员卡。会员卡被扫描后,购物车上的感应式读卡器就会知道购物者家中是否有糖尿病患者或正在减肥的人。了解以前的消费记录后,购物车会引导购物者来到适合个人口味的最佳产品面前。
  科技公司EDS消费业及零售主管赛恩・罗伯茨认为,在帮助人们选择更健康的食品和解决包装浪费这两个问题上,“智能”购物车将发挥重要作用。
  摘自《泰晤士报》
  
  癌细胞本身能生产毁灭自己的“药物”
  
  据报道,癌细胞本身能生产毁灭自己的“药物”,德国慕尼黑理工大学的佩尔・松内・霍尔姆为首的科学家找到了这种方法,并在动物身上试验获得成功。
  报道说,获得成功的关键是量身定做的病毒,它们能够区分健康细胞和肿瘤细胞,只在肿瘤细胞中滋生,甚至能消灭对传统的治疗方法有抵抗力的细胞。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霍尔姆及其研究小组有目的地改变了感冒病原体之一腺病毒的基因,使它们为了繁殖而需要某种名叫YB一1的蛋白,在得到检测的所有癌细胞中都存在大量的YB-1蛋白。霍尔姆解释说:“与正常的细胞相比,肿瘤细胞中的YB-1蛋白数量要多得多。”
  腺病毒与其他所有病毒一样不能自己繁殖。它们侵入一个细胞,促使其宿主使它们上百倍地增殖。然后为了离开侵入的细胞,他们毁坏细胞壁。宿主在这过程中死亡,新病毒钻出细胞,并感染相邻的细胞,以便重新繁殖。癌细胞这样便“生产”了对付自己的“药物”。
  在德国,恶性肿瘤患者每年增加约35万人。这些病人的治愈率可能不到一半。除了通过外科手术切除肿瘤和放疗之外,化疗是目前治疗癌症中最常见的治疗方式。但这种疗法有副作用。与此相反,腺病毒只袭击癌细胞,不损害健康细胞。这种方法是否也适用于人类,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摘自《法兰克福汇报》
  
  早起不利心脏健康
  
  7点21分是最佳起床时间
  “早睡早起”一向被看作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不少现代人无奈且必须的选择――学生和“上班族”们天还没亮,就得往学校、单位赶,老年人凌晨四五点钟就睡不着觉,干脆起身锻炼……然而,日本科学家公布的最新研究认为,起床较早的人心脏不好。
  该研究结果是在“第五届国际睡眠研究及睡眠医学会联盟会议”上公布的。研究由日本东京几所大学联合进行。在调查了3017名23-90岁的健康成年人后,研究人员发现,起床较早的人更易患高血压、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研究人员同时表示,早起者中以老年人居多,而他们本身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就较大。因此研究人员也表示,该说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这多少也给大家提了个醒。那到底几点起床最健康呢?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研究人员发现,7点21分后起床最好,因为如果在5点22-7点21之间起床,血液中可能引起心脏病的物质会增加。英国拉夫堡大学睡眠研究中心教授吉姆・霍恩则建议:一醒来就应该将台灯打开,这样有助于调整生物钟,让人更快清醒过来。此外.起床时尽量不要太猛,而应躺在床上.用5分钟活动一下四肢和头部,否则会导致血压突然变动。
  摘自《生命时报》
  
  志向远大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据报道,一项持续50 余年跟踪上方名英国人生活的调查显示,志向远大的孩子成人后事业更成功。
  英国教育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分析了被调查对象在11岁时写的展望自己未来的短文,然后将短文内容与作者42岁时的实际情况相比较。
  分析显示,即使孩子家境贫穷或能力不那么强,在小学毕业时如果志向远大,长大后从事专业技术职业的几率就大得多,哪怕实际从事的未必是他们当年梦想的那一种职业。
  在11岁时便有专业技术职业抱贞(兽医、律师、建筑师等)的孩子当中,50%的人42岁时在从事这类职业;在没有类似职业抱负的孩子中,这个比例仅为29%。无论男孩女孩,无论其家长从事体力还是专业技术工作,这种差别都十分明显。
  研究依据的短文来自英国1958年启动的全国儿童发展研究。该大型研究计划跟踪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全程,为英国医疗保健、教育和社会变化提供数据。1969年,当这些孩子11岁时,学校要求他们参加了一项关于业余爱好、喜欢的科目以及对未来的预期的调查。
  他们还被要求写一篇短文,想像自己25岁时的情景,包括生活状况、兴趣爱好、家庭和工作等。负责分析这些短文的简・埃利奥特说:“11岁时的理想与长大后的职业之间绝对有某种明显的联系。”不过,她也表示,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核实远大理想与事业成功之间的直接关系。
  在接受调查的孩子中,抱负的分布并不平均。志向最远大的是来自中产阶层的较为聪明的孩子,而且多为男孩。
  李涛摘自《卫报》
  
  坏毛病让你少活十年
  
  第一大害:反复减肥
  危害:近来华盛顿医学中心的研究显示:多次反复减肥会使人体长期免疫力下降。尽管尚未找出具体原因,但研究人员发现反复减肥会降低细胞活力和对抗感冒、感染和早期癌细胞的能力。
  补救措施:对于体重超标的人来说,减轻4.5公斤体重就可以降低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发病率,减掉多余脂肪当然要比拖着一身赘肉健康潇洒,但关键在于如何保卫自己的减肥成果。首先,必须找出肥胖的原因,摒弃过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然后采取实际行动,根据营养学家的建议和自己的接受能力科学减肥。再次,定期运动既能够减轻人体压力还能够促进脂肪燃烧,让减肥的效果更显著、更持久。
  
  第二大害:酷爱日光浴
  危害:频繁或时间过久的日光浴可能导致皮肤癌和提前衰老(如色斑、皱纹、皮肤松弛和毛细血管破裂等)。研究表明,那些有曾经被日光灼伤经历的人罹患黑素瘤(皮肤癌中死亡率最高的一种)的几率要高于其他人。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在所有喜欢日光浴的人群中,白色人种的人罹患黑素瘤的可能性高出其他人群三倍之多。
  补救措施:从被日光灼伤到病发皮肤癌,其间可经过一个10-30年的潜伏期。因此如果你在小时候曾经被阳光灼伤过,那么现在必须提高警惕。每个月检查一下自己全身的皮肤,看看有没有新的痣记出现,有没有老的痣记变色、变形,如果你发现任何可疑症状应立刻就医。同时,如果你身上的痣记较多或经常晒日光浴的家人中有人曾罹患皮肤癌,那么你也应该每年做一次专业皮肤检查。
  
  第三大害:置身嘈杂环境中
  危害:年轻时酷爱摇滚乐的你会发现自己的听力大不如前。经常处于嘈杂环境容易造成听觉系统对中波声音接收能力下降,有时候听不清别人所说的话,周围有噪音的时候情况尤甚。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继而会对更高波段的声音反应迟钝,也就是说,听高音调声音,如门铃、电话的能力降低。
  补救措施:听力的丧失是无法挽回的。但是我们可以采取行动避免听力的继续下降。比如,看电视、听音乐时刻意将音量放小一点儿,在使用吸尘器等噪音较大的电器时带上耳罩等。如果耳边经常嗡嗡响,说明你可能患有耳鸣症,对于那些喜欢大声放音乐的人来说,这是一种常见病。虽然没有根治的办法,但如果出现此症状还是应该及时就医,以便排除患其他病症的可能性。
  
  第四大害:无保护性行为
  危害:你很可能在毫无意识的情况下感染传染性性病。专家指出,约有75%的女性携带衣原体,但并无任何临床症状,且大多数患有淋病的女性只表现出轻微症状,如小便不适或阴道有黄色液体流出,根本想不到自己需要治疗,无保护的性行为就会将这些疾病传染给男性。
  补救措施:如果你没有定期检查身体的习惯,那么从今天开始应该要求自己做到这一点。面对医生,你必须将自己性方面的情况开诚布公地说出来。疱疹是一种慢性疾病,使用药物可以控制病情发展,避免疼痛和传染。
  
  第五大害:酗酒、吸烟
  危害:酗酒很容易导致酒精中毒,尤其是在其直系亲属中有此类患者的情况下。由于大量酒精会杀死大脑神经细胞,长此以往,会导致记忆力减退,还可能引起脂肪肝、肝硬化等肝脏疾病,情况严重者必须进行肝脏移植才能保全性命。而吸烟会大幅提高你罹患心脏病、肺癌和其他类型癌症的危险。
  补救措施:如果你对酒精尚未达到依赖的程度,那么从现在开始给自己规定每天最多喝一瓶啤酒。专家指出,即便戒烟时间只有一年,也能够有效降低至少一半以上患心脏病的危险。如能坚持15年以上,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便可恢复到从未吸烟者的水平。在戒烟期间,应多多食用富含抗氧化剂的水果和蔬菜,这些成分可以促进细胞的修复、消灭体内致癌自由基。同时,应积极参加运动以加强肺功能,促进肺部的血液循环。
  摘自《广州日报》
  
  输血对多数病人可能弊大于利
  
  美国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日表示,输血对病人而言可能弊大于利,原因是血库中的血在采集之后会失去一种重要的气体――一氧化氮。
  研究结果显示,一氧化氮有助于将氧气通过红细胞输送到机体各个组织中去。但是,在血液输入血库的3小时中,一氧化氮不断流失。杜克大学心血管和肺科学教授施塔姆勒指出.“输血对患者可能造成伤害的问题是美国医学界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原则上,我们现在能够解决一氧化氮的问题,我们能够将它再输回血液中,但这需要得到临床验证。”
  施塔姆勒领导的研究小组在重新对血库中的血液输入一氧化氮之后已经成功提高了流向狗身上缺氧的心脏的血流量,下一步要做的是验证这种方法在人身上是否有效。
  研究发现,接受输血的病人心脏病复发、心衰竭、中风甚至死亡的概率较高。施塔姆勒说.“一氧化氮可以扩张血管,从而使得红细胞得以通过血管并输送氧气。如果血管不能扩张,红细胞便会在血管中堆积,机体组织就会缺氧,进而引发心脏病,甚至造成死亡。”
  摘自《太原新闻网》   
  阑尾真的没用?
  
  专家发现可能有大用
  阑尾看似没用,还会带来麻烦,但美国一所医学院的外科医生和免疫学家近日发表研究报告说,阑尾的真正作用是为肠子制造和保护有益的细菌。
  报告说,阑尾的作用似乎与人体消化系统内的大量细菌有关。正常人体内的细菌比人类细胞还要多,其中大多数是有益菌,能够促进食物的消化。
  但肠子里的细菌群落有时候会死亡或是被排泄出去。霍乱、痢疾等疾病也会清除肠子里的有益菌。阑尾的作用就是在这种时候“重新启动”消化系统。
  参与撰写报告的外科学教授帕克说,阑尾就像细菌的避风港,这个像虫子一样伸出来的器官就像培植有益菌的工厂。在大肠里,食物和细菌通常走的是“单行线”,“死胡同”一样的阑尾就位于这条“单行线”的下方,这一点有助于证明他们的理论。
  摘自《科普天地》
  
  抵御乳腺癌、胎儿可帮助母亲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怀孕女性体内的胎儿可能通过子宫将具有较强防御力的细胞传给母体,从而降低母体患乳腺癌的几率。
  据报道,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的华盛顿大学和弗雷德哈奇森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对82名女性开展调查,其中35人被确诊患有乳腺癌。
  研究人员对母体血内的男性胎儿脱氧核糖核酸(DNA)抽样比较发现,患有乳腺癌的被调查对象中,14%的母体血内含有男性胎儿DNA,而未患乳腺癌女性血内含有男性胎儿DNA的.比率为43%。
  由于男性胎儿DNA较女性胎儿DNA更易实现分离,研究人员此次调查只拿前者作研究对象。
  “我的假设是,胎儿细胞可能在母体内识别出乳腺癌细胞雏形,并在癌细胞开始活动前将其杀死,”研究带头人V・K・加迪说。
  研究人员希望通过实验证明存在母体中的胎儿细胞――胎儿微嵌合体可为母体提供保护。加迪说,希望这一实验可以带动其他关于胎儿细胞的研究。
  “关于嵌合体,大部分研究都着眼于它造成许多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负面影响,但大量女性在怀孕后体内都出现微嵌合体,大自然这么做肯定有它的原因,”加迪说,“可能是为清除体内的癌细胞,也可能是它参与了组织修复。”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
  
  化疗初期测定化疗效果新法
  
  一位澳大利亚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染料测试方法,能在数日内检测出化疗是否在杀死患者的癌细胞,从而使医生能早日制定其他不像化疗那样使人虚弱的治疗方案
  据报道,这种测试法要求在患者首次接受化疗或放疗24至43小时内给其注射一种能附着在将死或已死癌细胞上的分子染料。目前,在医生能够确定肿瘤是否已缩小前,癌症患者必须接受整个疗程的化疗。一个疗程长达数月,在此期间,健康细胞也会被杀死。
  新南威尔士大学癌症研究中心主任菲利普・霍格说:“我们合成了一种化合物。它在被注入人体后能附着在将死或已死的癌细胞上。这是一种能确定目前使用的药物是否有效的无创伤手段。治疗癌症的医生需要在首次治疗的第二天就能确定目前这种疗法是否能杀死癌细胞。”
  CT扫描能显示已有多少染料附着在癌细胞上,从而表明目前的疗法是否有效。
  霍格说:“你将发现,如果抗癌药物有效,那么肿瘤上就会出现大片这种染料。如果无效,那么染料的面积就不会很大。”霍格说,这种染料测试法能用于所有固体肿瘤,例如肺癌、乳腺癌、结肠癌和前列腺癌。
  这种测试法将于明年开始临床试验。他希望这种方法能在5年内获得临床运用。这种测试法的专利已卖给了美国制药公司科维丁公司。
  摘自《新华网》

推荐访问:美国 成新 科学家 拥有
上一篇:[浓后淡等]眉毛前浓后淡
下一篇:[科学看病是一门“学问”] 看病的学问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