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麻醉发生全脊髓麻醉是由于 硬膜外阻滞致全脊髓麻醉一例

来源:选调生 发布时间:2019-04-23 点击:

  [关键词] 硬膜外阻滞; 脊髓麻醉   [中图分类号] R826.2+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3-223-01   
  患者,女,55岁,50�。因“L2椎体压缩骨折,椎板减压,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后”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L2椎体钉棒系统取出术”。测BP 119/81mmHg;P 84次/分;ECG示窦性心率,心肌供血不足;实验室常规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患者入手术室后常规心电监护,开放静脉通路,于侧卧位行T12L1硬膜外穿刺,置管不顺,改为T11-12,穿刺顺利,负压明显,置管1�后受阻,稍用力脑脊液流出,退硬膜外针至无脑脊液且负压明显时再置管,进管通畅,置入9cm时回吸无脑脊液缓慢注入2%利多卡因2ml,置管6cm回吸无脑脊液后固定行俯卧位。患者生命 体征平稳,诉双脚能动。5min后患者双下肢无力,但循环稳定,呼吸良好,意识清楚,测麻醉平面T8,硬膜外管回吸有脑脊液流出。术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积极补液。患者生命体征一直平稳。手术顺利,历时40min。麻醉给药后约35min时患者双足可动,约45min后切口有痛感。术后随访无头痛。
  讨论 本例患者给药时回吸无脑脊液,呼吸、循环亦无波动,但有硬脊膜穿破史,实验量2%利多卡因 2ml,即出现了相对广泛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考虑为全脊髓麻醉。
  硬膜外阻滞是我国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时最常用的一种椎管内阻滞方法。2008年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组织专家制定的《椎管内阻滞并发症防治专家共识》总结其并发症可分为椎管内阻滞相关并发症、药物毒性相关并发症和穿刺与置管相关并发症三类。全脊髓麻醉属于椎管内阻滞相关并发症,也是硬膜外阻滞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据文献报道平均为0.24%(0.12%�0.57%)[1]。⑴其常见原因①硬膜外导管质地较硬,置管时穿破硬脊膜未发觉,直接注入蛛网膜大量局麻药入所致。②硬脊膜被硬膜外穿刺针穿通后更换间隙再行阻滞时,管理失当,发生“延迟性”全脊髓麻醉。③穿刺针穿破硬脊膜未能发现,常发生于用液体推注作阻力消失试验时,错误地将脑脊液当做液体回流及穿刺针被堵而未及时发现。由于硬膜外腔阻滞的局麻药用量远高于脊麻的用药量,注药后迅速出现广泛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表现为注药后迅速出现(一般5分钟内)意识不清、双瞳孔扩大固定、呼吸停止、肌无力、低血压、心动过缓、甚至出现室性心律失常或心跳骤停。⑵其预防①正确操作,确保局麻药注入硬膜外腔:注药前回吸确认无脑脊液回流,缓慢注射及反复回吸;②强调采用试验剂量,试验剂量不应超过脊麻用量(通常为2%利多卡因3~5ml),并且有足够观察时间(不短于5分钟);③如发生硬膜穿破建议改用其他麻醉方法。如继续使用硬膜外腔阻滞,应严密监测并建议硬膜外腔少量分次给药。⑶其治疗①建立人工气道和人工通气;②静脉输液,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循环稳定③如发生心跳骤停应立即施行心肺复苏;④对患者进行严密监测直至神经阻滞症状消失。本例患者硬脊膜被硬膜外穿刺针穿通后未更换间隙,仅置管长度加长,虽回吸无脑脊液,试验剂量小,但也发生了“延迟性”全脊髓麻醉,值得同行引起借鉴。
  参考文献
  [1] 黄盛辉, 主编.实用硬脊膜外腔神经阻滞学[M].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70-171.

推荐访问:阻滞 脊髓 一例 麻醉
上一篇:宫内节育器嵌顿【宫内节育器嵌顿原因及取出方法的临床分析】
下一篇:[剖宫产术后腹胀的护理体会]剖宫产术后腹胀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