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后肝硬化|肝炎后肝硬化什么意思

来源:三支一扶 发布时间:2019-08-19 点击:

  肝硬化,顾名思义,是肝脏失去了原有的弹性和光滑,变硬,不能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肝脏之所以硬化,源于多种原因,比如病毒性肝炎、酒精中毒、胆汁淤积、自身免疫等多种因素都可能导致肝硬化。在我国,引起肝硬化最常见的病因是病毒性肝炎,也叫肝炎后肝硬化。
  从慢性肝炎发展到肝硬化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长期的肝炎病毒感染,使肝脏在已经变性坏死的基础上,发生纤维组织增生、肝脏结构紊乱、外观变形、质地变硬、功能丧失,最终变成不可逆转的硬化。乙肝患者中有10%~20%的人转成慢性乙肝,丙肝患者中有68%的人转成慢性丙肝,不论慢性乙肝或丙肝,患者的肝功能长期不正常,肝炎病毒在肝内持续复制,淋巴细胞在肝内浸润,并释放出大量细胞因子及炎性介质,在清除肝炎病毒的同时使肝细胞发生变性、坏死,病情再继续发展后,纤维组织增生,又生出大小不等的结节,即形成肝硬化。
  肝硬化的病理改变主要是肝实质的损害,原有的肝细胞出现变性坏死,肝小叶网状纤维支架塌陷,再生的肝细胞由于失去原有的网状纤维支架支撑,相互聚集成团,形成结节,称为假小叶,这种假小叶,失去了原来肝小叶的生理功能。另外,网状纤维出现胶原化和纤维组织增生后,还形成许多纤维束,使肝脏变硬失去弹性。最后的结果是,假小叶和纤维束压迫周围的门静脉或肝静脉分支,使门静脉和肝静脉的分支发生扭曲和闭塞,造成肝内血液循环障碍,形成门静脉高压,门静脉高压又是引起消化道大出血的主要诱因之一。肝硬化实际上就是肝小叶发生异常重建的结果;也是肝组织的纤维化与结节再生的结果;又是肝脏结构不可逆性改变的结果。
  肝硬化的病程极为缓慢,当肝脏代偿功能良好时,可以毫无症状,容易漏诊。代偿期除了消化不良、右上腹隐痛、全身乏力、肝脾肿大之外,肝功能检查仅有轻微的异常。到了失代偿期,肿大的肝脏反而缩小,质地变硬,表面凹凸不平,肝功能检查不断恶化,还会有其他更严重的临床症状出现。
  归纳起来,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可总结为两个症候群,分别由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所引起。
  1.肝功能减退所致的症候群:包括肝功能异常、食欲不振、腹胀、肝区疼痛、血清白蛋白降低、下肢水肿和腹水。肝腹水的出现,提示肝硬化已进入晚期并有门静脉高压的存在。正常人腹腔中有少量液体,大约50毫升,当液体量大于200毫升时称为腹水,腹水是肝硬化后期常见的临床表现。肝硬化患者因腹水和胃肠积气而感腹胀难忍,大量腹水使腹部膨隆,腹壁绷紧发亮,状如蛙腹,严重的可出现脐疝;有的患者因腹水过多使横隔抬高,胸腔压力加大,可有憋气和呼吸困难。
  肝功能减退还会影响肝脏制造凝血因子,可发生鼻腔、口腔和皮下出血;同时雌激素灭活作用也相对减弱,出现肝掌和蜘蛛痣。
  2.门静脉高压症侯群:包括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由于食管下端静脉和胃底静脉位于黏膜之下,在门静脉高压的影响下,食管下端与胃底静脉曲张,并极易发生破裂,破裂后会突然呕吐大量鲜血,并难以止住;脐周和腹壁静脉可有怒张,有时在脐周可听到连续的静脉营营声;内痔也是曲张的静脉,破裂后引起便血。
  肝硬化最主要的并发症是上消化道大出血、肝昏迷、感染,还可诱发肝癌。
  肝硬化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和实验室检查,并结合影像学检查,包括B超、食道钡餐和CT等,诊断一般不难确立。
  肝硬化的治疗:
  1.治疗原则:合理营养、清淡低盐膳食、严格忌酒、改善肝功能、抗肝纤维化治疗、积极防治并发症。
  2.抗病毒治疗:乙肝病毒或丙肝病毒复制超标,可选用拉米夫定、阿德福韦、恩替卡韦等核苷类药物或干扰素治疗,如能控制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的复制,就能使慢性肝炎引起的肝纤维化得到控制,减慢肝硬化的进展步伐。
  3.腹水的治疗:治疗腹水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因人而异。治疗的重点在于改善肝功能,提高血浆白蛋白,并降低门静脉压力。形成腹水的直接因素是肝脏和肠壁淋巴液形成过多,以及水和钠的潴留,因此任何措施只要能减少腹腔淋巴液形成和水、钠潴留,都将有利于腹水的消退。少量腹水可选用噻嗪类利尿剂双氢氯噻嗪、或保钾利尿剂螺内酯、或渗透性利尿剂甘露醇;中等量腹水可用呋塞米;大量腹水可采取腹腔穿刺引流腹水。在应用利尿剂时,要注意电解质平衡,防止低血钾症的发生。
  慢性乙肝和慢性丙肝是引起肝炎后肝硬化的病因,预防肝炎是防止肝炎后肝硬化的根本。如果感染上乙肝或丙肝,就应该积极正规地进行治疗,直到治愈,这样就能避免发生肝硬化。一旦患上肝炎后肝硬化,就应该严格按照上述提出的原则进行治疗,预防并发症,稳定病情,延长生命。

推荐访问:肝硬化 肝炎
上一篇:母乳营养成分_母乳营养成分在不同阶段会不同吗
下一篇:辛温解表第一药_辛温解表药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