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疾病防疫中心【灾区宝宝的疾病防疫】

来源:公务员考试 发布时间:2019-08-23 点击:

  地震发生后,大量房屋倒塌,下水道堵塞,垃圾遍地,污水横流,饮用水被大面积污染,蚊蝇孳生,生态遭受严重破坏,腐烂变臭的畜禽尸体更成为各种病菌生长繁殖的理想场所。灾区的幼儿跟随父母和亲人集中在临时住所,居住拥挤,人口密度大,加之幼儿年纪小,抗病力弱,极易感染传染病和其它常见病。因此,对小宝宝的亲人和救援人员而言,多了解并掌握必要的幼儿保健知识至关重要。
  
  肠道传染病
  
  由于灾区饮水和饮食卫生无法得到保证,肠道传染病历来是大灾过后的最常见传染病,比如感染性腹泻、伤寒、霍乱、食物中毒、甲型肝炎等。宝宝的消化功能不稳定,喂养不当、受凉等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尤其是人工喂养的,如果不注意消毒,还会得细菌性痢疾。单纯的消化不良主要是腹泻,大便呈蛋花样或水样。如果是细菌性痢疾,发病就会较重,宝宝一起病就会出现高热、神昏、呕吐、抽搐等,往往在起病1~2天后出现脓血便。
  预防措施:一是保证孩子饮用水的安全,不喝生水和不明来历的水,不吃腐烂变质的食品;二是管好孩子的粪便,不要把平时让孩子随地大小便的坏习惯带到临时住所来,要带孩子到定点临时搭建厕所大小便;三是灭苍蝇,灾区目前的自然环境正适合苍蝇的生长繁殖,而苍蝇是传播肠道传染病的主要元凶,必须坚决杀灭;四是无论孩子有多小,也必须做到饭前便后要彻底洗手,可以用手拿东西吃的孩子更应该注意对手背、指甲缝、手指指间等有皱褶部位的清洗,那是最容易藏污纳垢的地方,有条件者擦用肥皂的洗手液;五是哺乳期的年轻妈妈要注意哺乳卫生,给宝宝哺乳前要洗手,最好对乳头进行消毒,哺乳时要选择卫生、宽畅的地点,不要在拥挤、不通风的地点哺乳;六是平时给宝宝准备的食物一定要煮熟,食具要经常消毒,可每次煮沸10分钟以上,玩具也要定期冲洗,太阳底下暴晒,教育宝宝不能因为爱吃冷饮而随意进食。六是家长要带宝宝到住地医疗点注射甲肝疫苗。
  
  蚊虫传播的传染病
  
  目前灾区正值夏季,天气潮湿,污水较多,正是蚊虫孳生的理想场所,幼儿是它们攻击的重要目标,且传播许多严重的传染病,比如寒战高热的疟疾、致人昏迷痴呆的乙脑、使人一瘸一拐的登革热等。
  预防措施:一是家有幼儿,必须防蚊、灭蚊、驱蚊,注意引流居住地附近的污水,喷洒消灭躲藏在倒塌建筑物下面、瓦罐、树洞等隐蔽部位的蚊虫;宝宝睡觉的地方最好有蚊帐:饮用水加盖、勤换水;家长要带宝宝到住地医疗点注射乙脑疫苗;孩子万一出现寒冷、高热、举动异常时尽快与医生联系,寻求帮助。
  
  呼吸道传染病
  
  灾区气候变化快,早晚温差大,幼儿的抵抗力下降,很容易发生感冒、麻疹、风疹、流脑等呼吸道传染病,而且呼吸道传染病的人群聚集地、灾民区、救援人员驻地一旦流行,将对幼儿造成后果严重。
  预防措施:一是注意宝宝的防寒保暖,尤其夜间露宿,防受凉、淋雨;二是家长要使室内空气流通、清洁;三是别吓着孩子,让他们保持充足睡眠;四是千方百计确保孩子们有足够营养摄入,饮食结构合理平衡;五是预测有麻疹、风疹疫情时,注射麻疹减毒活疫苗和风疹疫苗,一旦出现发热、咽痛、咳嗽等症状,要多休息和饮大量开水,服解热止咳化痰药,必要时用抗生素。
  
  老鼠等动物传播的传染病
  
  灾区的老鼠等动物也处在极度恐慌之中,已经死亡和从洞中跑出来并混进人群的老鼠明显增多。老鼠能传播不少疾病,比如鼠疫、钩体病等。
  预防措施:一是防鼠、灭鼠,不养动物;二是临时居所建在地势较高、干燥、向阳地带,四周挖防鼠沟,保持一定坡度;床铺距离地面二尺以上,幼儿尽量不睡地铺。
  
  外伤后引起的传染病
  
  地震灾害时可能使一些幼儿的皮肤被划破、受伤,厌氧菌等可能会从伤口侵入身体,导致严重的破伤风、气性坏疽等传染病。
  预防措施:一旦出现破损,一是应及时清理创口,用干净水冲去污物和血迹,不要让破损伤口与土壤接触:二是及时找到医生寻求进一步治疗和观察,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和类毒素。
  
  宝宝夏季热
  
  炎热的夏季,宝宝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汗液排出功能差,引起干燥灼热、食欲减退、疲乏嗜睡、形体消瘦,有时胸闷、气滞、烦躁、口渴、多尿、无汗或少汗,伴有持续低热(39~40℃),还有部分宝宝喜欢伏地而卧。
  预防措施:一是去医疗队检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发热性疾病,尽可能使宝宝居室阴凉通风,睡前给宝宝用温水洗浴,可以刺激皮肤血管扩张,易于散热,这样可以预防夜间体温过高;二是可以让宝宝喝点淡盐凉开水,或喝些西瓜汁、绿豆汤、冬瓜汤等凉性食品。
  
  手足口病
  
  今年入夏以来全国许多地区发生了此病,灾区的孩子更需要预防。发病时,宝宝有发烧或感冒样症状,如头痛、鼻塞,容易误诊为感冒。发烧一般都不高,多在38℃以下,且持续时间较短,最短为半天,最长的三天。宝宝的口腔、舌头、腭部会出现程度不等的大小疱疹,手足出现粟粒大疱疹和小丘疹,有的宝宝在臀部和肛门处也会出现皮疹,一般2~5天皮疹会逐渐消退。有一部分宝宝由于口腔疱疹破溃以后形成了小溃疡面,于是出现咽痛、流涎、拒食、哭闹不宁等症状。
  预防措施:一是一旦宝宝得了手足口病,妈妈要立即带宝宝就医,并配合医生的治疗,密切观察病情,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二是注意保持宝宝皮肤的清洁,不要让宝宝挠抓疱疹,让宝宝多饮凉开水,要为宝宝准备清淡无刺激的流质或软食;如果发现住处有其它孩子得了该病,一定要报告医生,尽量别带宝宝去公共场所。
  
  中暑
  
  中暑是夏季幼儿常见的病症,临床以头昏乏力,口渴胸闷,面色苍白,手足发凉,猝然晕倒,或以高热抽搐为特征。
  预防措施:一是家长不要让幼儿在烈日下玩耍,室内要通风,平时多给宝宝饮水;二是万一宝宝中暑了,应把患儿移到阴凉通风处,解开衣扣,平卧休息,能饮水者,可给予含盐的清凉饮料,如果条件许可,应急送医院抢救。
  
  痱子和痱毒
  
  痱子是一种夏天常见的皮肤病,临床以皮肤出现红色小丘疹、丘疱疹或粟粒小脓疱为特点,伴有皮肤瘙痒、灼热和刺痛,患儿烦躁不安,遇热则加重。痱毒又称热疖,好发于幼儿的头、面、颈等部位,病变处表现为红、肿、热、痛及流水征象,该症发生多由婴幼儿营养不良、抗病力差和痱子被抓破感染所致。痱毒若治疗不及时,常可继发肾炎,严重的还会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故应引起高度重视。
  预防措施:一是注意室内通风,别让幼儿在烈日下玩耍:二是要给宝宝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三是对已形成痱毒者,要及时就诊治疗。

推荐访问:灾区 防疫 疾病 宝宝
上一篇:贯穿一生 让“十万个为什么”贯穿孩子的一生
下一篇:[半文盲冒充“博士后”,财色兼收好张狂]颠张狂素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