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辨证论(施)治这个茨木【漫谈中医的辨证(十七)】

来源:实践技能 发布时间:2019-08-19 点击:

  四、太阴病证太阴是三阴的屏障,病入阴经,太阴首当其冲。太阴病证是脾阳虚弱,寒湿内生的病变。脾与胃相表里,在伤寒病的过程中,胃阳旺盛的则邪从燥热而化,脾阳不足的则邪从寒湿而化,故在临床中,阳明属燥热伤津的里实热证,太阴属寒湿为患的里虚寒证。正因为脾胃同处中焦,相为表里,所以两经的病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例如,阳明病而中气虚者,可转化为太阴病;而太阴病中阳逐渐复盛者,则可转化为阳明证。所以有“实则阳明,虚则太阴”的说法。临床所见的太阴病,凡是由于中气不足,以致病邪由阳经病证转为太阴病证的,就称为“传经”;如果是中气素来虚弱,一发病就见到太阴虚寒证候的,则称之为“直中”。无论是传经还是直中,只要是表现为里虚寒现象的,就应从太阴病证论治。
  太阴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腹部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时痛,口不干渴,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脉沉缓或弱。
  本证由于脾虚不运,寒气阻滞,故有腹满时痛。腹满的特点是时轻时重,时胀时减;腹痛则表现为绵绵不甚,喜温喜按。如为实热证的腹满腹痛,则程度必重,且必拒按。由于中焦虚寒,故食少而或吐或泻。但与里实热证的便溏臭秽,呕吐酸苦,口渴欲饮不同,本证腹泻清稀,呕吐清冷,口不渴。本证在治疗方面,即要温中复阳,又要散寒燥湿,一般以理中丸的主方。
  五、少阴病证少阴包括心、肾两脏,少阴病的性质,是心、肾功能衰退的病变,也是伤寒六经病变发展过程中的严重阶段,因此,在《伤寒论》的少阴篇中多次提到死证。由于心、肾为水、火之脏,是阴阳之根本,因此病至少阴,可表现为两类不同的证型,即阳衰阴盛,病变从阴化寒的少阴寒化证;以及阴虚火旺,病变从阳化热的少阴热化证。但就伤寒病而言,少阴寒化证最为多见。
  (一)少阴寒化证本证是少阴病的主要证型,多为心肾阳衰,阴寒独盛,从阴化寒所致。临床表现为全身虚寒的症状,如无热恶寒,但欲寐,四肢清冷,下利清谷,呕不能食,或食入即吐。或身热反不恶寒,甚至面赤,脉微细等。
  在上述症状中,“无热恶寒”是因为阳虚,所谓“阳虚生外寒”。太阳病初起也有未发热而恶寒的,那是卫阳为寒邪郁遏所致,未发热的时间必然短暂,终必发热。“未”发热与“无”热,是两者的鉴别要点。又“但欲寐”,是指欲睡而不得,精神衰惫,似睡非睡的昏沉迷糊状态,并非真能安睡。《内经》说:“阳气者,精则养神。”故但欲寐是阳气衰微,精神失养的状态。本证“下利清谷”,是指大便溏泻夹有不消化的食物,乃因肾阳虚衰不能温煦脾土所致。太阴证虽然也有下利的症状,但它只是脾阳虚,并未涉及到肾阳虚衰,故其腹泻不似少阴证之严重。同时,少阴之泻较甚,伤及津液,可伴有口渴喜热饮。而太阴的下利只限于脾阳虚,程度较轻,津液虽伤而未甚,故口多不渴。此外,少阴证可伴有四肢清冷,呕不能食等阴邪上泛的症状。太阴证虽有四肢不温,但不见呕不能食,食则呕吐之症。至于少阴证的“身热反不恶寒,甚至面赤”,乃是由于阴盛格阳,虚阳外越的假象,足证其病情危重,亟需防备虚阳外脱的危候。
  少阴病的病机是阳气虚衰,阴寒独盛,治疗就需回阳救逆,逐散寒邪,一般用四逆汤方。如果出现格阳于外的危象时,就要采用通脉四逆汤(即四逆汤重剂),以救垂绝之阳。
  (二)少阴热化证本证的主要病机是阴虚阳亢,也即肾阴不足,心火上炎。临床的主要表现是心烦不眠,口燥咽干,舌尖红赤,脉象细数。这是少阴热化证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治疗的原则是滋阴降火,可以黄连阿胶汤为基本方。
  少阴热化证中除上述阴虚阳亢的类型外,较为常见的还有阴虚水结,阴虚火浮的证型。这两种证型均有心烦的症状,前者则兼有小便不利,大便溏薄,咳嗽,呕吐等水气不化的一系列症状,治疗不仅要滋阴,还需分利水气,如猪苓汤方;后者则是因脾虚下利而伤阴,以致虚火上浮,因而兼有咽痛、胸满等症状。虽然下利,但无小便不利的水气不行症状;虽然心烦,但无阴虚阳亢的不得卧眠的症状,故在治疗上要用甘润平补之法,如猪肤汤方。
  六、厥阴病证 厥阴病是六经病的最后阶段。其基本特点是寒热错杂,临床主要有上热下寒和厥热胜复的不同机转。厥阴经包括足厥阴肝,手厥阴心包,而肝脉络胆、挟胃,故厥阴病多显示肝、胆和胃的症状。
  (一)上热下寒证多由其他经传变而成,临床主要表现为: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热在上焦,津液为伤,所以有渴欲饮水;热邪上撞,扰动胸膈,故有心中疼热,知饥的症状;下焦虚寒,脾不健运,故虽饥而不欲食,勉强进食则能引发呕吐,内有蛔虫的,可因肠道虚寒而窜动,以致吐出蛔虫。
  (二)厥热胜复也是厥阴病的主要证型之一,主要表现为四肢厥逆与发热的相互演变。通过厥与热时间的长短,可以推测阴阳的消长,分析病情的转归和预后。例如,四肢厥冷与发热交替出现的时间相等,或发热的时间多于厥冷的时间,则表示正能胜邪、阳能胜阴,为病情向愈的佳兆。反之,厥冷时间多于发热时间,或厥冷后发热不止,则表示正不胜邪,病势进展或恶化。
  总之,病入厥阴后病情复杂,临床往往会出现寒极或热极的严重情况,需要慎重辨证,随证治疗。
  综上所述的六经病证,其实质是六经所联系的脏腑病理变化的反映。由于脏腑经络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某一经的病变,常会涉及另一经,从而出现传变的证候。六经病证的传变与否,取决于正气的强弱,受邪的程度的轻重等因素。正盛邪衰即不传而愈,正衰邪盛则传变多端。其表现方式,如传经、直中、合病、并病等。
  病案举例
  1.王某某,男,39岁。病腹泻一年余,经常肠鸣、便稀,日泻八九次之多,夹有不消化的食物,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经医多人,均治无显效。患者就诊时,见其面白无华,精神疲惫,询之腹胀喜按。舌淡苔白腻,脉细无力。辨证为脾虚泄泻,治予温中健脾,方用理中汤。处方:党参20克,炒白术15克,炮姜9克,炙甘草6克。守方连服14剂而愈。
  2.唐某某,男,75岁。冬月感受寒邪,头痛发热,鼻流清涕,自服“羚翘解毒丸”后,自觉精神疲惫,手足发凉,遂来就诊。接诊时,见其精神委靡不振,懒于言语,迷糊欲睡,按脉沉细,触手而凉,视其舌淡嫩。《伤寒论》说:“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故本病当属少阴伤寒之证候。患者年事已高,肾阳已虚,受寒后最忌用凉药,以重伤阳气。而今自服羚翘之辛凉药,遂使阳气更伤,以致但欲寐,脉沉细,四肢凉。治法宜急温阳气,予四逆汤。处方:附子12克,干姜9克,炙甘草10克,服1剂,精神转佳;再服1剂,手足转温而愈。
  3.郭某某,女,26岁。妊娠7个月,右上腹阵发性剧痛已3天,伴呕吐蛔虫2条。接诊时(住院病人),患者面憔悴、神识清,右胁痛,连及肩背,四肢厥冷,头汗心烦,呕吐苦水,口渴喜饮,小便色黄,大便秘结,舌淡红,根部苔薄黄,脉滑数。联想曾有吐蛔,而诊为“蛔厥”,予乌梅汤。处方:乌梅15克,川连6克,川黄柏6克,细辛、川椒各3克,桂枝6克,干姜3克,党参9克,当归6克。服1剂则痛减,服第二剂后症状消失。
  按本例属于厥阴病的典型病变,其中呕吐苦水,吐蛔,口渴喜饮,心烦等皆属上热;四肢厥冷则是阳虚下寒。治疗则应温下清上。但病在厥阴,正气已衰,又要兼顾正气,因而用乌梅汤,温下清上益气为治。

推荐访问:辨证 漫谈 中医 十七
上一篇:药性赋歌诀_《药性赋》释义
下一篇:中成药网站大全【中成药批发】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