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0例临床病理诊断和分析]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来源:实践技能 发布时间:2019-04-21 点击:

  [摘要] 目的 对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及鉴别诊断进行探讨。方法 采用光镜及免疫组化对10例SFT进行研究。结果 发病年龄38-66 岁,平均50.2 岁,发生于身体的9个部位。临床主要表现为局部肿块及其引起的压迫症状。主要病理学改变:肿�直径3-12cm,大部份边界清楚。镜下:瘤组织由梭形、短梭形、圆形细胞构成,细胞稀疏区和密集区交替分布,薄壁血管较多,细胞间富有粗细不等的胶原纤维。免疫组化结果:Vimentin阳性率10例,CD99阳性9例,Bcl-2阳性9例,CD34阳性7例,S100 0例,EMA阳性1例,Ki67阳性率2-40%。结论 SFT大部份为良性,诊断主要靠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可见于全身多个部位,根治性切除是主要治疗手段。
  [关键词]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诊断; 病理
  [中图分类号] R7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1-178-01
  
  下面本文通过对10例SFT进行组织学观察并结合免疫组化检测SFT的形态学及诊断进行探讨。
  1 材料与方法
  收集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2007年10月至2010年9月外科手术切除的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病例10例标本,男性7例,女性3例。标本经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4um),HE染色,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染色应用SP法,设阳性及阴性对照。抗体选用Vimentin,CD99,Bcl-2,CD34,S100,EMA,Ki67。所有抗体及试剂均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公司。
  2 结果
  2.1 临床资料
  10例SFT的发病年龄为38-66岁,平均50.2岁。其中发生于体表及腹膜后的为无痛渐增包块,发生于膀胱者有尿频尿急症状,发生于胸腔及肺者有咳嗽、咳痰,发生于鼻腔者有鼻塞,流涕症状。10例SFT发生于9 个部位,分别为腹膜后2 例,胸腔,肺,大腿、髂窝、腋窝、肩背部、鼻腔、膀胱各1 例。良性6例,不典型2 例,恶性2例。
  2.2 病理检查
  2.2.1 有9例均完整切除,只有1例巨检除鼻腔例外。大部分肿瘤为境界清楚的肿物,其中肿瘤最大者为16.5X13X8cm,最小者为1.1X1X0.9cm,大部分表面有包膜,切面结节状、实性,灰白色,质韧而富有弹性,3例有局灶出血及微囊性变,2例有粘液样变。
  2.2.2 镜检瘤组织共同的特征是组织结构复杂、细胞形态多样。瘤细胞呈梭形、短梭形及圆形,胞浆红染,核仁不明显,良性SFT的瘤细胞无异型,核分裂象不多见,平均0-2/10HPF,不典型SFT的瘤细胞轻度异型,核分裂2-4/10HPF,恶性SFT的瘤细胞异型明显,核分裂4-10/10HPF,并有出血坏死。细胞稀疏区和密集区交替分布,薄壁血管较多,细胞间富有粗细不等瘢痕样玻璃样变性的胶原纤维。少见的组织形态包括:2例有血管外皮瘤样结构,2例富含血管,且血管壁增厚伴胶原纤维变性,1例瘤细胞呈较大的上皮样细胞改变,伴有少数多核巨细胞,4例瘤细胞间有散在淋巴细胞浸润。
  2.2.3 免疫组化 Vimentin 阳性率100%,CD99 阳性率90%,Bcl-2 阳性率90%,CD34 阳性率70%,S100 0%(0/7),EMA 阳性率14.3%(1/7),Ki67阳性率2-40%。10例SF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表达情况见表1.
  3 讨论
  3.1 起源与命名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由(solitary fibrous tumor, SFT)由Klemperer和Rabin[1]于1931年首先在胸膜发现并命名,并认为是间皮源性肿瘤。而今,随着免疫组化和电镜技术的发展, SFT被认为起源于表达CD34抗原的树突状间质细胞而非间皮细胞。
  3.2 临床特点
  文献报道发病年龄为9-85 岁,以中老年为多,女性稍多,本组平均年龄50.1 岁,以男性居多,男女之比为7:3。多数病例为缓慢生长的无痛性包块,部分病例偶然发现,高杰等报道[2]35例中12例无任何临床症状,本组10例有6例无临床症状,特殊部位者可有相应症状,如头痛、眼球突出、尿潴留,膀胱刺激症状,鼻塞流涕等。
  3.3 病理学特征
  大体形态一般为单个卵圆形肿块,界限清楚,部分病例有纤维性假包膜;也可多个肿瘤(20%),肿块直径1-39cm,平均8.0cm,切面灰白色,质韧而富有弹性,可伴有粘液样变性、出血、坏死、囊性变。镜下:组织结构复杂、细胞形态多样,大部分瘤细胞为梭形,特征性改变为细胞稀疏区和密集区交替分布,薄壁血管较多,细胞间富有粗细不等的胶原纤维。少见的组织形态有瘤细胞呈杂乱无序、车辐状、神经纤维瘤样、血管外皮细胞瘤样等各种排列,可见石棉样胶原纤维、星状胶原纤维、血管壁增厚胶原纤维变性。根据肿瘤的组织学形态可将SFT分为3 级:良性SFT;不典型SFT:瘤组织含有不典型区域,细胞密度增加,核有异型性,核分裂象增多,但不>4/10HPF,可见小坏死灶;恶性SFT,诊断指征:肿瘤直径>10cm;瘤细胞高度密集,异型性显著,胞核呈多形性;核分裂象易>4/10HPF,大范围的出血、坏死以及侵袭性生长至邻近组织。大多数SFT都表达CD34、CD99、Bcl-2、Vimentin。Suster等认为,Bcl-2 在SFT诊断[3]中比CD34意义大,对CD34 阴性,而Bcl-2 高表达的可确定SFT的诊断,本组病例Bcl-2阳性率90%,CD34阳性率70%。本瘤应与恶性间皮瘤、滑膜肉瘤、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恶性血管外皮细胞瘤、恶性纤维性肿瘤、粘液样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等鉴别,依靠特征性改变及免疫组化可加以区分。
  3.4 治疗与预后
  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本病的首选治疗方法,如有局部复发,仍应考虑再次手术切除治疗,本瘤对放疗、化疗均不敏感。绝大多数SFT生物学行为在临床上呈良性过程,有的可局部复发转变为恶性,Sung[4]等认为,SFT的预后与肿瘤大小无关,而与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有关,单纯根据组织学形态并不能完全精确的判断其预后, 应注意长期随访。
  参考文献
  [1]KlempererP,Rabin CB. Pulmonary neoplasms of the pleura:a report of five cases〔J〕.Arch Patho,l 1931, 11(4): 385.
  [2]高杰,钟梅,等。孤立性纤维性肿瘤35 例临床病理研究[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8,15(1):4-7.
  [3]PenotM,Fischer S Brundler MA,et al.Solitary fibrous tumors of theplcurn[J].Ann Thorac Surg,2002,74:285-293.
  [4]Sung SH,Chang JW,Kin J.et al.Solitary fibrous tumors of the pleura:surgical outcome outoome and clinical course[J].Ann Thorac Surg, 2005,79:303-307.

推荐访问:病理 孤立 肿瘤 临床
上一篇:【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心绞痛吃通心络能行吗
下一篇:TEA方案治疗成人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脖子淋巴癌早期图片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