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中的学习和感悟(之一)_

来源:执业药师 发布时间:2019-08-19 点击:

  关于养生之道众说纷纭,使人眼花缭乱。因为人体的差异很大,如果片面选学养生知识,若与自己的实际状况不适用,也许还会有害。所以应该抓住其根本性质,并以具体共性的养生之道为指导,寻求适合自己的具体办法,坚持下去,这样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现就养生中的生命、寿命和心灵问题,以祖国的传统文化论述为根据,谈谈个人的观点。
  养生就是养护生命。那生命是什么呢?《黄帝内经》认为人是自然的产物,“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中医理论把人的机能概括为形、精、气、神四个方面。现代医学则认为一切生命都具有遗传和代谢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核酸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人体是由各种细胞组成,其数量惊人,如大脑至少由140亿个左右的神经细胞组成,遗传和代谢就是在一个个独立的小细胞中进行。代谢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它几乎都是在酶的催化下进行的。另外,对代谢起调节作用的还需要许多激素。生命的来源和生命的活动是非常复杂的,一方面生命充满了活力,另一方面生命也很脆弱,任何破坏因素都会威胁生命的存在。生命是需要不断代谢过程的顺利完成,如果代谢停止了,生命也就结束了。所以必须珍惜生命,对人的生命要善待和养护。
  同时还要认识科学。从进化论的观点出发,如果任何一种生物个体的寿命无限延长,那对该生物的生存是不利的。例如猴子生活在森林里,以食果为主,若猴子们都长生不死,同时又不断繁殖,那就用不了多少世代,地球上所有的森林都挤满了猴子,果子则被吃得精光,最后猴子也会被饿死,与果子同归于尽,随之森林也将灭亡,又殃及其他生物。因此,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都具有一种遗传特殊性,即有一种极限。也就是说每种生物都有一定的自然寿命的极限,其中任何生物幻想长生不死都是不可能的。中医古代文献中的“天年”一词,就指的是人的自然寿命。《礼记》中称人活到百岁为“期颐”。《尚书・洪范篇》称:“寿,百二十岁也。”是说我国古代学者认为,人的自然寿命限度为100~120岁。这个论点与一些外国学者的研究大致相同,像美国的海弗利克以及弗罗尔斯基都认为人可以活到100~120岁。
  目前人类的自然寿命还远没有到达120岁,让我们通过相关的统计数字,做一思考。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人类寿命是逐渐增长的。据卫生部统计: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已比解放前延长了近一倍。又根据1980年的统计,多数地区人口平均寿命已超过70岁。可以说,从近现代的人类平均寿命逐渐延长和少数人已经活到100岁的事实看,人类还有一定的潜能。经过妥善的养生,人类的平均寿命是可以达到100~120岁的。
  研究人员通过长期观察,发现哺乳动物的平均寿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就是该动物的平均寿命是其生长期的5~7倍。举例说:狗的生长期为2年,其平均寿命便是10~14年,马的生长期为5年,其平均寿命便是25~35年,猿的生长期为12年,其平均寿命便是60~84年,而人的生长期为25年,那么人的平均寿命应该是125~175年。从目前实际情况看,哺乳类中的大多数动物的平均寿命与按照规律推算出的自然寿命是相差不多的,惟有人的平均寿命与推算的自然寿命却相差很远。目前人类在衣食住行的客观条件和各种养生知识以及智力、能力等方面都远远超过任何动物,那为什么按规律的推算比较,人类的平均寿命却不如哺乳类的其他动物呢?我们要真正有效的养护生命,就不能回避这个问题。
  现就人类的平均寿命还比较低的主要原因试作分析:
  1、 工作任务重。 一般人在自我感觉良好,又还没有发现严重病症的情况下,都是努力工作的。尤其在竞争愈加激烈的情况下,就更加繁忙地工作。人在极为紧张的条件下,身体就像一台机器不停地运转,一转就是几十年,没有进行必要的检修和保养,从而为各种疾病敞开了大门,或是给以后埋下隐患,等到各种疾病爆发了,补就也来不及了。
  2、 人际关系难。 人际关系的确是越来越复杂,难于相处,究其原因,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尤其是客观原因,对人的伤害、磨难很大。难怪很多人感慨地说:“现在工作当中,至少要用一半的精力去应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来自人际关系的难处,也确实防不胜防,一些误会,流言诽谤有时竟不期袭来,其伤害后果难以估计。
  3、遇事想不开。 遇事想不开,绝大多数人都有过,凡事都能想得开的人恐怕鲜见。在道理上,很多人都知道要“常想一二,不想八九”,然而在实践中是难以做到的,有的人甚至还把一二当作八九,那就更惨了。遇事想不开,就使很多人成天心烦,甚至陷在苦恼、忧愁之中,其中少数人还延伸而产生嫉恨。愤怒的恶劣心态,随之使肌体形成恶性循环,长此以往哪能不伤神,不伤身呢。
  4、 欲望无止境。 人们都有种种欲望是自然的,但必须要有节制,否则欲望没有了止境,一味地攀比、贪婪,就好像一个力不从心的举重运动员,一味地强行举起远远超过自己能力的杠铃一样,给自己带来很多恶果。一个人耗尽毕生精力追逐金钱、权利、名声、地位,把自己放在一条狭窄,困难、痛苦的轨道上,折磨自己,伤害自己,最后丧失的是生命价值。
  人类个体的死亡现象可以分为老死、病死、被伤害致死和意外死亡等,但就其根本性的原因,绝大多数人是被累死的。以上所说的工作任务重和人际关系难,有着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原因,后两条情况恐怕大多是主观原因了,这就涉及到人的心灵问题。
  关于心灵问题,在人生中是最重要的问题。只有心灵健康了,身体才有可能健康;身体健康了,心灵又坏了,身体必然也将走下坡路。《黄帝内经》指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唐代名医孙思邈认为:“养生之道,贵在养神;养神之道,贵在养德。”前苏联生物学家巴甫洛夫也说过:“药物中最好的是愉快和欢笑,忧愁和烦恼是一切疾病的导火索。”净空法师在讲学时明确的说:“知足是福,清心是禄,寡欲是寿。满足是至高无上的财富,安详是至高无上的幸福。”这些都足以说明心灵对于人的身体健康是极为重要的。
  健康的心灵就像心中有一盏永恒的灯,它引导人走上一条光明、幸福的人生之路,而不会误入歧途。正像罗兰所说:“要有光,太阳的光明是不够的,必须有心的光明。”就是说,无论社会之光强或弱,都一定不能丢失个人心灵之光。具体讲,就是真、善、美。“真”主要是指真实、真情、真理;“善”主要是指善心、善良、善意;“美”主要是指美好、美感、美德。这真善美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要珍惜人生的价值,养护好个体的生命,就要切实地按照真善美来调理好我们的心灵。例如善良问题。扬善是一种新的精神财富,是荣辱观的内容之一。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说:“物种以竞争为原则,人类则以互助为原则。”印度一位哲人说:“财富无常而仁德永恒,故一旦有财须及时行善。”李嘉诚说:“强者特别要学习聆听弱者无声的呐喊,没有怜悯心的强者不外乎是个庸俗匹夫。”罗曼・罗兰说:“灵魂最美的音乐是善良。”让我们从两个旅行者的奇遇中受些启示吧。
  有位叫郑伍科的旅行者,一次去张家界旅游,在荆棘丛中看到了两条眼镜蛇的决斗,两条眼镜蛇都竖起上半身用头猛撞对方,但都不用各自的毒舌去使对方毙命,后来一条斗败了,钻进了草丛。另一条斗胜了,用身体盘住了旁边的一棵很大的灵芝(动物自救的“保护神”)。郑某在返途中共议此景时,大家都认为,眼镜蛇的毒液对同类不起作用。后来看“动物世界”电视节目时,才知道眼镜蛇的毒液对同类也是致命的,但是它们在同类争斗中却不使用此毒招,说明眼镜蛇在没有自然法力约束的情况下却恪守此“道”,也许正因为这样,眼镜蛇才能生存到现在。
  还说一旅行家到马来半岛旅游,恰遇该岛的萨凯部落的两名男青年为了交一位女友而决斗,两人都赤裸上身、严肃地摆好架势,各执一根孔雀翎,手握羽梗,将尾部指向对方,同时起跳并触向对方薄弱的上身,给对方搔痒。随之两人的表情也由严肃变为“忍俊不禁”,最后有一方难耐搔痒“折磨”而笑出声来,决斗就此结束了。决斗的双方竟然怒气全消,互相拍拍肩膀,一前一后地离开了。向导游问清楚后才知,那不是表演,而是萨凯族的传统习俗,若一个人以为受到了别人的侮辱,便可以约定用决斗来泄愤,决斗的方式只有一种,先笑者为输家,胜者高兴,输家也不烦恼,最后双方握手言和。这已是该部落世代相传的规则。对此,旅行家的心灵受到了震撼,这个近乎原始的地方竟然存在着高超的生存智慧。这充满艺术魅力的维护尊严的方式值得现代人类深思。
  人的生命非常需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她像是慧根深扎在沃土,而产生真正的智慧,使人群更好地生存。人在扬善的过程中是不会图名利、图回报的,然而扬善的过程又会使人产生精神上的愉悦,也就是常说的:助人为乐。这种愉悦自然地养护了人的生命。一个人的扬善还可以对别人产生心灵反应。你曾经一个甜蜜的微笑,你曾经扶助一个人的温暖的手,你的爱心、你的智慧都可以长久留在别人心里,就像雷锋精神能在人们的心目中得以流传一样。赵丹在他生前的遗言中就有这样一句感人的话:“人活着或者死了,都不要给别人增添忧愁。”
  要维护一个好心灵还必须经常清除心灵中的杂草。心里容易滋生的杂草很多:一是贪婪,人需要一定生存的物质条件是无可厚非的,但必须有节有道,如贪得无厌,不择手段,其结果就是“人为财死”。二是淫邪,人对于性处理得当是天经地义,如走上邪路,则会“腥风血雨”,后患无穷。绝大多数贪官都有着腐化堕落的劣迹,既是特征,也是规律。三是骄横,骄横的人必然是自以为是、气躁狂言、排斥异己,到头来伤人害己,被人们唾骂而已。四是报复,俗语说“仇恨入心要发芽”,这芽就会发展为报复,从而使可化解的矛盾产生激化,恶性循环,以至多面树敌,招来横祸。所以要经常清除这些杂草,让心灵充满健康的生机,只有这样才能使生活灿烂、阳光。

推荐访问:养生 感悟 学习
上一篇:[代人寻药的先导]先导药
下一篇:【《红楼梦》与中医药,(之二)巧用钩藤治肋痛】红楼梦与中医药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