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漫漫何其多多 [太和何其多]

来源:执业药师 发布时间:2019-08-18 点击:

  解放前天津中药界人士,本地人不多,通县人不少。这些通县人在药铺学徒出师,攒一点本钱,自己开药铺当老板。字号爱用“太和”两个字。通县帮是天津药业大帮,通县人办的“太和”,对天津中药业有相当影响。
  通县人果辅臣,14~16岁时在天津河北大街延生堂学徒,16~19岁时在东马路怡和堂当同事。1919年,年仅20岁的果辅臣在大兴街创办普太和国药店,成为天津“太和”第一人。
  1927年,通县人徐慕韩在河北小于庄开办怡太和药店。徐慕韩17岁来津,在清末开业的老药庄祥聚成学徒,四年后进天元堂当店员,22岁开办怡太和。1938年怡太和迁到唐家口,一直经营到公私合营。
  也是在1927年,通县人黄墨林在单街子开办太和堂。黄墨林松茂堂学徒出身,聘在松茂堂当过同事的李星三当经理。不久以后,黄墨林退出太和堂。由李星三任代股东经理。李星三经营太和堂18年,至1945年与股东分伙,辞职出号。李星三出号后,经理由李景堂担任。公私合营前,李景堂因患高血压,其子李风竹接任经理一职。
  单街子上的太和堂有不少能人。1930年~1944年在太和堂当会计的武清人高玉堂,1934年~1943年在太和堂学徒的通县人朱有仁,二人于1944年合伙开办玉隆药店。在太和堂学徒出身的雷玉林,掌握多种丸散生产全过程,对中成药的生产与管理,有相当丰富的经验。
  东马路上1934年开业的颐太和,是通县人曹振庭与同乡王俊臣合伙开办的。曹振庭出生于1911年,15岁进北京泰来药店学徒,18岁时在单街子太和堂当制药工人,20岁时合资开办颐太和,28岁与王俊臣分伙,29岁另组普安堂。普安堂座落在北门外,是一家大买卖,四万多元资产,三十多名店员,比颐太和大得多。曹振庭熟悉丸散膏丹生产制造全过程,还是一位中成药经营专家。
  东马路还有一家药铺,叫广太和。广太和的店主,是通县小屯人倪德斋。倪德斋15岁在通县泰来堂学徒,18岁在天津松茂堂当店员,21岁以后,在南关下头开过济仁堂,在劝业场绿牌电车道合资开过同济堂。广太和是倪德斋独资开办,店铺不大,店员是他的两个女儿和两个姓张的伙计。倪德斋对药材的蒸、炒、炙、煅很有经验,经营成药十分内行,而且能够鉴别牛黄、麝香等各种细料,在业内有一定名望。
  在广太和开业的同时,还有一家古太和。古太和在南市慎益大街,经理是罗龙蒲,武清人,万全堂学徒出身。古太和是一家批发中药成药的药店,只有一名店员。
  东门里坐北朝南有一家晋太和,南市清和大街有一家玉太和,都是山西人开的药店。前者店主是介休人曾敬敏,后者店主是汾阳人王茂元,都与通县人的“太和”无关。还有两家“太和”,也不是通县人所办。
  一家叫老太和,在锅店街,资东是河北省定兴人张体仁,经理是同乡卞兴周。卞兴周出生于1889年,1927年与张体仁合资开办老太和中药店。卞兴周善经营,会管理,精力过人,在任老太和中药店经理的同时,还担任天津华洋药房经理。华洋药房是一家西药店,一人同时能任中西两家药店经理,除卞兴周之外,天津尚无第二人。
  另一家非通县籍人士办的“太和”,叫隆太和。隆太和在北大关,是几个河北省武强人合资开办的。搞中药的武强人,大都卖过益正斋的膏药眼药。隆太和经理韩五典、副经理韩蕴琮、会计韩仲三,莫不如此。隆太和副理韩蕴琮同时还是小洋货街益和兴眼药社的经理,益和兴1938年在津开业。
  以上这些“太和”,数一数,有十家之多。除此之外,还有“太和”吗?还有。
  1927年开办单街子太和堂的黄墨林,后来不是出号了吗?黄墨林出号以后,在天津万育堂工作12年,于1942年在北马路办了一个药店,取名保太和国药社。
  1927年办单街子太和堂时,经理是李星三。李星三出生于1893年,安国县东张庄人,1907年在估衣街万全堂学徒,1914年进松茂堂当同事,被派到安国庙会驻庄搞购销。1922年李星三进东马路真一堂,两年后在东马路合伙开一和堂。李星三在一和堂三年,分到红利一千元,遂合资开办单街子太和堂。1945年李星三离开太和堂,在东马路独资开办一个药铺,取名叫作福记保太和。李星三精通中药各项业务,对广药也很熟悉,做生意不怕吃苦,曾背着包袱到外埠乡下卖药,经营成药经验丰富,是业内知名的管理专家。
  打着“太和”旗号的中药企业,经营有道,人才辈出。不知为什么,今天一家“太和”也不存在了。

推荐访问:太和 何其多
上一篇:[玉米须 缕缕保健康]玉米须
下一篇:[代人寻药的先导]先导药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