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中的学习和感悟(之二):

来源:建筑师 发布时间:2019-08-18 点击:

  快乐、平衡和宁静是养生中三个层次较高的关键性问题,如果能把握得住,并得以实现,那将是人生中难得的幸事,无疑会延长人的寿命,而且使人的生存、生活更加健康、和谐。   快乐是很多人想追求的,在生理方面,快乐能使人体循环更通畅,新陈代谢更顺利,食欲可增加,消化会更好;全身感觉轻松,内在的免疫力必然提高。在心理方面,快乐能使人精力旺盛,提高工作效率,有利于事业的发展。
  快乐有时真的会改变人的一生。这里仅举一个突出的事例:26年前,一位中国人到加拿大去谋生,在加拿大的一位朋友去接他之前,他突然病倒,在医院里昏迷不醒。虽经抢救活了过来,但遭遇这个意外,使他像断了线的风筝飘流不定,曾被警察扣押,随后又被放出,语言不通,不认识路,没有老乡,又找不到那位朋友,身无分文,连回中国的希望都没有了,他的情绪极端低落,甚至萌生了自杀念头。恰在此时,他在一家餐馆外面,看见一个打扮成小丑的人在变魔术,一块手帕和一个空杯子,用手快速比划几下,突然变出一个鸡蛋来,又比划几下鸡蛋则无影无踪了,然后又从杯子里变出一只鸽子飞出来,周围一片掌声,他也笑了起来。一个小魔术使他换了心境,痛苦的心情缓解了,他随之顺着快乐的方向思考起来,不甘心如此死去,而是想办法去克服各种困难谋求生存。26年后,他已经成为华人鞋业公司的董事长了,还开了三个餐馆,每天都有“小丑”变魔术,供客人们开心一笑,他就是福建人韩志伟先生。这个事例充分说明,快乐会给人生带来滋润的营养,同时一个人的快乐还可以传播给别人,让别人与自己分享快乐。在生活中我们都愿意和豁达、乐观的人相处,因为和这些人交往,可以让我们也快乐、高兴。相反,谁也不愿意和整天愁眉苦脸地诉说自己的痛苦、挫折、无望的人长时间接触,因为和这些人在一起,会让我们的好心情消失,并产生抑郁和悲观。
  快乐的性质是不同的,比较集中的论述之一,是孔子所言:“益者三乐,损者三乐。”有益的三种快乐是“节礼乐,道人之善,多贤友”。就是以礼乐调节生活,使生活有序、和谐,在接人待物,立身处世,日常作息,休闲娱乐等方面都是合宜和有规律的,这是为自己的快乐人生打下的基础。平时多宣传别人的善行,有利于相关的人群互相期许,从而把道德实践作为共同目标,在此基础上广泛结交良友,相互知心,广开善路,增加快乐的有利条件。这“三乐”是正常的、有益的,其基点是“仁者爱人”,是付出而不是索取得到的快乐。后指“损三乐”是骄乐、佚游和宴乐。综合解释就是骄横放肆,凭借财富、地位、权利去狂乐而游荡忘返,甚至形成恶习,纵欲伤身,引火烧身,最后必遭惨祸,这就是不正常的且极有害的“乐”。因此我们要选择高尚、平和的快乐,远离卑劣、害人的“快乐”。
  如何才能获得应有的快乐,释永有句慧语:“菩萨畏因,凡夫畏果。”意为凡人俗子皆重结果,有大智慧之人却看重起因。我们做人的思想根基是很重要的,首先要甘于做普通人,有一颗平常心,这应是立身处世的根本出发点。客观地看,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然而这其中的大多数人又都想着“不普通”的事,面对社会中的种种诱惑,心里就经常攀比和幻想着,像钱财、名誉、权利、豪宅等都具有极大的诱惑力,一个个“不普通”的诱惑就搅乱了平静的心,狂躁的心灵一旦出窍,宛如潘多拉盒子被打开,人就会踏上错误的人生道路。在生活过程中,应该得到的和可能得到的有些是基本必须的,有些是可有可无的,明白这一点就会对得和失、成和败看得很淡,就会对一切泰然处之,怡然自得,品尝到快乐。
  得到一切的人,死时也要交出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对此有了清醒的认识,就会有一个从容地准备失去的心境,失去名利,失去面子,失去欲望无尽的私心;对于职务、职称晋升中遇到不公平的挫折,对于家中的钱财、贵重物品的被盗,对于人际关系中被误会、被委屈而遭受的伤害,就不会耿耿于怀,陷在烦恼之中了。失去,是一种睿智,是一种难得的清醒,更是一种珍贵的成熟。有了这种心境,就会作为仁者去爱人、去扬善,就会自然地乐由心生。要想获得应有的快乐,就要懂得失去的必要。正如柏拉图说的:“决定一个人心情的,不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快乐不是靠别人给予的,更不能要求别人给自己快乐,要靠自己精神自救,靠自己去发现,营造和把握真正的快乐,从而有利于养护自己的生命。
  什么是“平衡”?就是对立的各方面在数量或质量上相等或相抵。生意上常讲收支平衡、产销平衡等,其实人的生死、生存、生活都需要平衡,整个社会、世界也都离不开平衡,就连整个宇宙何尝不要平衡,如果宇宙失去了平衡,那就要毁灭了。现以人的养生平衡重点说明。
  首先要饮食平衡,也称为膳食合理。其内容包括了营养平衡、荤素平衡、酸碱平衡、钠钾平衡、主食副食平衡等等。在营养平衡方面,《黄帝内经》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的理论,这实际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混合型食谱,实践证明,这种平衡的食谱对人的健康长寿是有利的。现代营养学指出:人体所必须的营养分六大类: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水。它们都是人类必需的。其中蛋白质、脂肪和糖,能供给人体所需的热能,是构成身体组织的主要成分。维生素、无机盐和水,虽不能直接供给人体热能,但有调节生理功能的作用,如果食物的营养素不足,就不能补充人体的消耗。其次,各种营养素配合要适当。通常一种食品主要含某几种营养素,例如猪肉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无机盐、钙和维生素A;大米富含糖和维生素B1,而缺乏脂肪、钙和维生素A;蔬菜含有丰富的无机盐和维生素C,但缺乏维生素B1。所以一个人每天除了吃米、面、肉类外,还要吃豆类和蔬菜,才能获得人体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素,保证饮食的平衡而促进人体健康。
  再说动静平衡。一个人适当运动对于身体健康是非常重要的。早在2 500年以前,医学之父、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就指出:“阳光、空气、水和运动,这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这句名言的精辟之处在于:它把运动和阳光、空气、水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但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因为追求事业的成功,或者追逐名利和奢侈生活,忘掉了适当的运动,最后是付出了身体健康的代价。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人的适当运动,可以提高心肌功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防止骨质疏松与骨质增生,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激发和提高免疫力;还可以改善心理状态。应该强调的是:人的运动必须是适当的,活动的方式和活动的时间都要掌握好“度”,单纯强调“生命在于运动”是片面的。人需要休息,起码要睡眠充足,所谓静养,是说要得到身心的休息和养护。人的活动和运动意味着生理上的付出,消耗了能量,如果长期过度运动,就会破坏人体内外机制的平衡,加速体内某些器官的磨损,导致生理功能的失调,出现早衰,甚至早逝。静养可恢复体力和精力,有利于再运动。运动和静养如此反复穿插进行,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礼记・杂记》中明确指出:“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要在养生中强调动静平衡。
  最后再说说心态平衡。有人说能掌握好心态平衡就是掌握了健康的金钥匙,其作用甚至可以超过一切保健措施的总和。如此说法并没有夸大心态平衡的重要性。随着医学、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的发展和世间百态的发生,完全可以断定:人的心理状态对于人的健康越来越重要。曾有人对寿臻一百多岁的健康老人进行询问,他们长寿的原因是什么?答案虽然很多,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性格随和,心态良好。从医学科研方面分析,动脉硬化、冠心病、脑卒中,其实都是慢性病。动脉不是一下子硬化的,每年血管大约会狭窄1%~2%,动脉硬化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会把血管堵死。我们一般人活到50岁,如果抽烟,或患有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可能每年血管狭窄3%~4%或更多,但要是生气着急,一分钟动脉就可能狭窄100%,并导致人死亡,心态、情绪就这么厉害。像这样的事例,在实际生活里是很多的。至于心态和肿瘤的关系则更为密切。著名作家蒋子龙先生发表的“癌性格”一文,引述了中国癌症治疗专家谢东泽的论点,人得癌症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化学致癌物质,放射线、遗传、病毒感染等等。但现代医学发现每一个致癌因素往往都要在精神的参与和作用下,才能产生破坏力。也就是说癌性格是人体与生俱来的癌基因,从“癌”到“症”的催化剂,不良情绪是癌细胞最有效的培养基。孤僻、抑郁、多疑善感、好生闷气,自我体验深刻却不愿意表露;沉默寡言,处世冷淡;心胸狭窄,常钻牛角尖,容易记仇;易躁易怒,忍耐力差,看什么都不顺眼,这些都是典型的癌性格。只要占上一两项或更多项就构成了癌性格的精神因素。所以,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如果知道自己具有了癌性格,就要下决心改变它。性情转变好了,即使自身得了癌症,也能够顺利的活下去。北京市抗癌明星们的主要经验就是心情乐观、充满信心。他们都是努力改变自己癌性格的实践者。应了一句老话:“性格即命运。”
  还要指出的是,任何事物的平衡都会随着事物的发展变化而出现失衡,那就需要不断的自身调整再取得相对的平衡。在相对平衡时,人和事物是比较稳定的,但是各种意外的因素又导致事物很快失衡。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人的心态就需要经常不断地及时调整,首先稳定自己的思绪,遇常乐而不极乐,逢怒而不盛怒,遇仇而不忧郁,临悲而不过伤,使自己有一个平衡的心态,良好的性格。美国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家中失窃,损失惨重。朋友写信安慰他,罗斯福回信说:“亲爱的朋友,谢谢你的安慰,我现在一切都好,也依然幸福。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庆幸的是,作贼的是他,而不是我。”这种平衡的心态,不仅是一种豁达的态度,更是一种超脱的生活智慧。所以调整好心态,能使人的精神从“苦海”中欣然登岸,从“地狱”升入“天堂”。
  那怎样调整心态,使心态得以平衡呢?这里提出几条建议:一是多想积极因素,少想消极因素。凡世间的人和事物都是多种因素形成的综合体。如果在具体事物面前多想其中的消极因素,就会产生烦恼和愤怒,只有多想其中的积极因素,才能产生愉快和希望,使心情好起来。二是多想变化的趋势,少想停滞的状况。任何人和事都不是静止不变的,不变是相对的,变才是绝对的。人们应以从容、向前看的平常心来对待客观事物的千变万化。三是多些转换视角,少些思维定势。无论人或事物都具有多个侧面,如果多转换视角去观察,不但能看清其全貌,而且能分析出其表象和实质、主流和支流,发现其闪光点,从而避免出现偏执、扭曲的心理。有了正确的判断,心态就会平衡,从容和开朗。四是多些冷静与谦和,少些浮躁与攀比。人们的生活背景、工作阅历,由于个人的努力、机遇及条件等复杂的客观原因的千差万别,往往使人感到不如意或不公平,对此最好不要浮躁和愤慨,需要的是冷静与谦和,这两点于人于事及调整自己心态都颇为有益。否则就是自寻烦恼,不但于事无补,甚至害人伤己。五是多讲究些“度”,少些盲目和冲动。在心态平衡的同时,还要讲究“度”。很多人在待人处事方面,常说“难”,有的难在找不好自己的位置,有的难在说话、办事到什么程度为好。这里就必须讲究“度”的艺术和智慧,这样才能确定好恰当的位置,说话办事才能掌握好度,也就是常说的:适可而止,恰如其分,这样喜乐和顺畅就会洋溢在你的周围。

推荐访问:之二 养生 感悟 学习
上一篇:厌食症的初期症状_神经性厌食症的治疗
下一篇:乳腺疾病和心理情绪因素|自信心反映是一种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