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拔针方法的改进】血液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来源:二级建造师 发布时间:2019-04-23 点击:

  [关键词]血液透析; 动脉; 静脉; 内瘘; 穿刺   [中图分类号] R459.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2-128-01
  
  慢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要求有足够的血流量(250ml-620ml/min),以保证透析的顺利进行。因此动静脉内瘘血管会明显增粗,管腔扩大。这就使得在血液透析结束拔穿刺针时,经常会出现针眼出血及皮下淤血。为此,我院血液净化中心对动静脉内瘘的拔针方法进行改进,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 方法
  1.1 传统组 血液透析结束时,将血流量调至100ml/min,护士左手拇指与示指持无菌纱布卷(2cm*2cm*1cm)沿内瘘走行轻放穿刺针上,右手以拇指、示指持针柄,顺血管方向往外拔针。当针头即将拔出体外时,左手拇指以无菌纱布卷压住穿刺点,拔针后以弹力绷带包扎,继续按压5-10分钟。
  1.2 改进组 血液透析结束时,将血流量调至100ml/min,护士左手拇指与示指持无菌纱布卷(2cm*2cm*1cm)沿内瘘走行轻放穿刺针上,右手以拇指、示指持针柄,顺血管方向缓慢向外拔针,当针头拔出少许(约0.5cm)时左手拇指将无菌纱布卷的末端斜压于针头前方(以阻短血流),此时纱布卷长轴与内瘘血流方向成15-30度角,右手继续向外拔针,当针头即将拔出体外时,左手拇指按下倾斜的无菌纱布卷,压住内外两处的穿刺点,拔针后以弹力绷带包扎,继续按压5-10分钟。
  2 结论 由于动静脉内瘘管腔明显扩大,而且在内瘘穿刺时,皮肤针眼和内瘘血管针眼经常不在同一个部位。按照传统方法拔针,内瘘管腔内存有较多血液,纱布卷按压时易将部分血液挤出,引起出血、皮下淤血等情况,而且血管针眼不能得到及时按压,也易形成皮下淤血。可是,如果为压住血管针眼而提前按压内瘘,则易因血管腔被压瘪,针头与血管壁紧贴,拔针时,针头两侧锐利的斜面对血管壁及皮下组织产生切割力,造成损伤而引起出血、疼痛,且易发生炎症反应。采用改进方法后,因先阻断了内瘘血流,内瘘管腔内血流量明显减少,且血泵不断将内瘘管腔内的存血抽出,这样针头所在部位存血很少,此时拔针按压则不易出血,且无菌纱布卷的末端斜压于针头前方也减少了拔针时针头对血管壁的损伤,从而明显减少血液透析患者失血和疼痛,又保护了内瘘血管,有效的提高了护理质量。

推荐访问:穿刺 透析 患者 血液
上一篇:【1例舞蹈症伴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护理体会】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共同特征
下一篇:微波联合干扰素局部封闭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60例疗效观察 重组人干扰素a2b泡腾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