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黄褐斑20例]黄褐斑的中医治疗

来源:一级建造师 发布时间:2019-04-22 点击:

  [关键词]中医; 黄褐斑   [中图分类号]R758.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2-085-01      黄褐斑是面部常见的一种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好发于颜面的颧部、前额、上唇、眼眶周围,有时呈蝶形不规则皮损分布,多数边缘清楚,无自觉症状,冬春季较轻,夏季较重。好发于中青年女性,此病给大部分患者带来了精神上很大压力,笔者从2006年以来,自拟化痰汤治疗黄褐斑2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例均为女性患者。年龄最小22岁,最大45岁,其中以30―40岁妇女最多,占16例;病程最短1年,最长10年;其中妊娠黄褐斑3例,长期服避孕药2例;多数患者伴不同程度的月经紊乱、经期前后不定、经量或多或少、痛经等。
  2 治疗方法
  自拟化痰汤方药组成:黄芪30克,鸡血藤、坤草、赤芍、当归各12克,桃仁、红花各10克,川芎12克,柴胡10克,牛膝20克,枳壳10克,白芷20克,知母、黄柏、生内金、水蛭、白僵蚕各10克。气血两亏加黄芪90克,党参20克;湿热偏盛加苍术、泽泻各15克;脾胃阳虚加附子、肉桂各10克;淤血明显加三棱、莪术各10克。水煎服,一日2次,14天1疗程。
  3治疗结果
  痊愈: 皮肤色素斑全部消退6例; 有效:皮肤色素斑50%以上范围消退,色素颜色变淡10例;无效:皮肤色素斑消退在50%以内及无变化4例。总有效率80%。
  4 病案举例
  张某,女,35岁。患颜面部黄褐斑3年,加重半年。尤以颧部、颊部,前额,鼻背、口唇周围皮肤为重,面积逐渐扩大颜色由黄褐斑转为黧黑色,分界明显。曾服中西药,用面膜等疗法效果不明显,伴月经延期而行,痛经,经行不畅,经量过少,心烦易怒,胸胁胀满,乳房胀痛等症,舌质黯淡有瘀斑,苔薄黄,脉弦偏数。2008年8月来诊。予以自拟中药化斑汤服药两个疗程,月经提前一周而至,经量明显增多,经中夹杂有大量的黑色血块排出,月经期一周后,观察面部皮肤斑片明显消退,斑片上可见分叶条纹,斑片逐渐缩小,部分消退,继服中药2个疗程,月经周期基本正常,仍排出少量黑色血块,自觉症状大减,心情舒畅,共服药6个疗程。面部所有斑片全部消退,基本已不见斑片痕迹,半年后随访未复发。
  5 体会
  黄褐斑属于祖国医学的“肝斑”“黧黑斑”等一类疾病,历代医家认为此病多由忧思抑郁、肝失调达、肝郁气滞;或脾虚精微化生不足,气血两亏,肌肤失于濡养、湿热熏蒸;或肾水亏虚不能制火,虚热内蕹,郁结不散,阻滞于皮肤。临床上多见患者舌质黯淡或紫红或瘀斑、多伴月经量少、经行不畅及诸多肝郁症状,均见不同程度瘀热之象。但临床单用活血化瘀治疗并不明显,笔者认为此症必须详加辩证,瘀热是标,气血虚弱是本,治疗必须标本兼顾,气血兼治。“气为血之帅”故确定基本方以益气化瘀为主,兼以清热化结,在治疗中要引经药物的运用,因颜面部褐斑多以阳明经循行部位为主,阳明经是多气多血之经,能使人身气血调达,才能使瘀斑祛除,疗效迅速。
  现代医学认为,黄褐斑发病原因多与性激素失调、卵巢功能不足及植物神经紊乱密切相关,临床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月经紊乱,少数患者伴有植物神经紊乱症状,故在治疗中以调经血为主,益气化瘀。部分患者伴植物神经紊乱症状时,可加益心脾、安神之剂,往往可增加疗效。

推荐访问:黄褐斑 中医治疗
上一篇:单卵双胞胎血型不同一例_单卵双胞胎的性别和血型
下一篇:[基层医院护理管理模式探讨]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什么管理模式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