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老年抑郁症的常见误区]抑郁症能彻底治好吗

来源:证券从业 发布时间:2019-05-31 点击: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抑郁症老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7%~10%。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和老年性疾病发病率逐渐增高,老年人抑郁症的患病率也相应增高。常见的家人判断老人是否患上抑郁症的误区有以下三个。
  
  老伴去世导致的悲伤过度不是得了抑郁症
  
  赵女士的老伴半年前因病去世后,她一直无法从悲伤中摆脱出来,心里非常难受,觉得十分孤单。半年多过去了,她心情一直好不起来,看见什么都觉得没意思。子女们来陪她,她也觉得心烦,不愿出门,整日唉声叹气,有时甚至想死。大家都觉得这是亲人去世后的正常反应,不是病。
  亲人去世后,亲属可能会在情绪行为上变得与平常不同,医学上称作居丧反应。居丧反应是一种正常的悲痛反应,而居丧者惠的抑郁症则是一种异常的悲痛反应,抑郁症患者会有强烈的负罪感和自杀倾向,有明显的体重减轻和睡眠紊乱,患者几乎不想也无法重新开始工作与社会活动。若这些异常的情绪持续1年以上,就要引起注意了。
  
  退休后抑郁是不适应
  
  老刘以前在单位当局长,一呼百应,非常风光。但老刘退休后在家总觉得不适应,家里没什么事让自己拍板,老伴也不听自己的。半年都过去了,老刘还是觉得特别没意思,不想说话,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周围的人都说老刘只是适应不了退休后的生活,性格不够开朗,不是得了病。
  遇到不如意的生活事件,每个人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抑郁、焦虑的情绪。抑郁症与性格、生活事件有密切联系,性格不开朗、不乐观的人,在不良生活事件发生后,更容易得抑郁症。中老年抑郁症患者发病前常有家庭矛盾、经济纠纷、身患重病等诱发因素。特别是在退休后,由于离开工作岗位,社会活动圈子缩小,更容易产生孤独、无助、自卑等不良心理,很容易患抑郁症。
  
  想自杀只是说说而已
  
  老徐得了抑郁症,医生一再叮嘱家属,老徐有自杀倾向,要严加防范,最好住院治疗。可家里人觉得没那么严重,认为老徐也就说说,不会真去自杀,家里人多陪着就行。结果,当天晚上,老徐趁家人熟睡后,把一瓶安定都给吃了。幸亏老伴及时发现,送到医院经过抢救后才脱险。
  抑郁症患者长期心情低落,愉快感丧失,觉得自己没用了,没有希望了,生不如死,经常出现自杀念头、自杀企图,甚至有自杀行为。与青壮年患者相比,老年抑郁症患者一旦下定决心自杀,意志更加坚定,行为更加隐蔽,自杀的发生率更高。因此,千万不可忽视抑郁症患者的自杀倾向。
  
  服老是一种清醒
  一凡
  
  一位古稀老人被晚辈尊称“您老人家”时,居然愠然作色:“这样称呼我可不高兴了,谁说我老了?”诚然,生活中的老年人确实少见了传统印象中老态龙钟的模样,60岁健步如飞、70岁鹤发童颜、80岁精神矍铄者比比皆是。
  有这样一个老人,从厂长之位退下后,不甘寂寞,不甘平庸,凭着他的精明、干练,另起炉灶,办起了一家企业。他身兼生产、采购、销售数职,风风火火地走南闯北,几年下来,拥有了私家车、别墅。正当他踌躇满志、准备再展宏图之时,竟在一天凌晨因心力衰竭而猝然离世。
  人老了,身体机能减退是一种自然规律。“服老是一种清醒”,应该称得上是一句警世恒言。鹤发童颜也好,老而弥坚也罢,充其量只是一种表象。古人云:生活有度,人生添寿。一个年逾六旬的老者,还像青年人那样废寝忘食、夜以继目地透支生命,便是一种缺少自知之明的“失度”。
  美国柯达公司创始人乔治・伊士曼说,人生有4个“存折”:健康、情感、事业和金钱,如果健康丢了,那么其他的“存折”也都会失去意义。
  然而,大千世界,物欲横流,老年人同样会遭遇各种诱惑。如何保持清醒?唯保持一颗平和、淡泊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用超然物外的秋光晚霞之眸,淡看人世间的功名利禄,远离凡尘中的牵累,才能真正拥有老年人最宝贵的生命养料――宁静。
  正视“老”字吧,“老”的下半部分弯曲乏力,需要坐思,需要休憩。唯宁静致远,淡看世态,才是老年人拥有健康、幸福的秘方。

推荐访问:抑郁症 误区 老年 判断
上一篇:烫和染哪个伤害更大?【过度饮酒对女孩伤害更大等6则】
下一篇:看看你是否气血不足_气血不足如何调理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