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述清末改革_评述清末预备立宪

来源:注会 发布时间:2020-03-30 点击:

   评述清末改革原

 洋务运动

 19世纪60年代初,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刚刚结束和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时,为了挽救清政府的政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创办近代工业,包括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19世纪60、70年代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包括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和福州船政局等。这些军事工业搬来了西方的枪炮、轮船,使外国机器也由此运入中国,中国社会因之出现了若干大规模机器生产的场所。但是此类企业,经费由政府调拨,生产不计成本,内无利润积累,外无市场联系,故缺乏发展的动力。其采用衙门式的管理,因此,其生产不是价值规律制约下的商品生产。从生产关系来说,它是历史上官办封建工业的继续。同时,技术上受外国资本主义国家的制约。l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洋务派打出“求富”旗号,兴办民用工业,这些企业涉及采矿、冶炼、纺织等工矿业和航运等交通运输业,包括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等。这类企业的建立用两个目的,其一是为了适应各军工企业燃料、材料的需要,其二是为了获取利润,即“求富”。同时,洋务派举办军用工业以来,屡患经费不足,连年内外战争,又闹得民穷财尽。他们也意识到“求强”没有经济实力是不行的。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为其提供了一定的社会条件。他们在“求强” 的同时,着手兴办以“求富” 为目的的民用工业。第二、建立陆海军。19世纪六十年代,京师、天津和上海等地的军队纷纷改用洋枪、洋炮,聘用外国教练。1874年日本侵略台湾,清政府认识到建立海军的必要性和迫切性。19世纪70年代中期起,开始筹建海军。到80年代中期,近代海军初步建成,包括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北洋海军,拥有舰艇20多艘。洋务派筹建海军有两重目的,一方面担负着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任务,镇压国内一切反抗势力,另一方面又负有抵抗外寇的责任。第三、创办新式学堂。中国旧时代的教育场所主要是私塾和书院。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洋务派为适应中外交涉和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开始创办新式学堂。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它以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为宗旨。此后,洋务派在各地相继开办了一些科技学堂和军事学堂,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在沟通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和学习西方近代科技方面,打开了窗口。为了培养人才,洋务派还有计划地向西方国家派遣留学生。这些留学生不但学到了外国语言文字和近代自然科学、军事技术以及某些社会科学知识,而且得以了解西方资本主

 义国家的社会情况。他们中的不少人,在以后的政治、军事、外交和经济文化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像严复、詹天佑等人。

 失败原因: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依赖性和腐朽性,在当时的中国,其失败命运是必然的。第一,洋务派试图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长处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种手段和基础的矛盾,使洋务运动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同时,洋务运动处处受到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从而加大了洋务运动开展的阻力。第二,洋务派本身具有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既是近代工业的创办者和经营者,也是摧残者和破坏者,其封建衙门和官僚式的体制,是导致洋务企业的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第三,洋务运动的目的之一是抵御外侮,但洋务派在主持外交活动中,坚持“外须和戎”,对外一味妥协投降,他们所创办的近代企业有抵御外侮和“稍分洋人之利”作用,但却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第四,当时的大多数中国人对洋务知之甚少,思想还处于被愚昧迷信和封建礼教束缚的阶段。

 教训:第一,新的生产力是同封建主义的生产关系及其上层建筑不相容的,是不可能在封建主义的制压下充分地发展起来的。所以,要发展近代企业,维护民族资本,培养洋务人才,就必须要改变封建制度。第二,西方国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故不可一味仰赖外国,需自己独立自主,新式企业需要新的管理体制,给与商人一定的发言权,政府干预不要太多。洋务运动是封建地主阶级发动的一场爱国运动,其目的是为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在运动过程中他们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只注重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而忽略了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这也是导致洋务运动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意义:洋务派 继 承了魏 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提出了“自强”,“求富”的主张,通过所掌握的国家权力集中发展军事工业,同时也发展若干民用企业,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戊戌变法

 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加之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以及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等原因。代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要求的知识分子通过光绪皇帝掀起了一场戊戌维新运动。

 其内容是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改革,包括:第一,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机构,裁撤闲散、重叠的机构,撤销湖北、广东、云南三省的“督抚同城”的巡抚;裁汰冗员,澄清吏治,提倡廉政;提倡大臣向皇帝上书言事;准许旗人自谋生计,取消他们受国家供养的特权。经济方面,保护、奖励农工、商业和交通采矿业,中央设立农工商总局与铁路矿务总局,各省设立商务局;提倡开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注重农业发展,提倡西法垦殖,建立新式农场;广办邮政,修筑铁路;在上海、汉口等大城市开办商学、商报,设立商会的各类组织;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决算。军事方面,裁减旧式绿营兵,改练新式陆军;采用西洋兵制,练洋操,西洋枪等。文化教育方面,创立京师大学堂,各省书院改为高等学堂,在各地设立中、小学堂;提倡西学,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经济特科;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派人

 出国留学;奖励新著,奖励创办报刊,准许自由组织学会。

 戊戌变法的影响:戊戌维新运动是19世纪末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矛盾激化的产物,既是一场旨在挽救祖国危亡的爱国运动,又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启蒙运动。它是中国人民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反帝反封建斗争的一个驿站,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首先,戊戌变法,是由一次资产阶级发起的基于封建统治的改良运动,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经济上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完全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其次,它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在民族危机极度加剧的时候,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进行广泛的宣传鼓动活动,希望通过改革,使中国走向独立、民主和富强,从而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与殖民,表现了强烈的爱国热情,激发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最后,戊戌变法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潮流的解放。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为近代资本主义思想的启蒙运功的蓬勃兴起开辟了道路,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进程。维新变法运动留下了许多遗产,诸如解放思想、变革观念、建立社团、兴办学堂、创办报刊、提倡女学、改易风俗等有益于国民、有益于进步的观念。将永远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同时,戊戌变法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维新派提倡新学,批判旧学,提倡新思想,批判旧思想。着重宣传“兴民权”的思想观念,极大地提高了全国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自此以后,民主主义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极大地改变了中国思想文化界的面貌。中国资产阶级新文化也是在戊戌维运动时期和稍后几年初步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的新学术,哲学、历史学、经济学、文学理论等自此萌生,“诗界革命”、“文体革命”、“小说界革命”、“戏剧改良”等相继而起,资产阶级的新文化,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开始成为中国近代文化的主流。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从主观上来说,第一,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型和妥协性,缺乏反封建的勇气,只能采取改良的办法,并且还对封建反动势力寄予幻想。从变法诏书的内容看,具体表现为:

 变法诏书没有触动封建顽固派的实权地位。政治上,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精简机构,提高效率,但是没有涉及论战中君主立宪等政治主张。最突出的是慈禧太后仍然牢牢的控制着光绪帝和左右整个局势的权力。维新派幻想顽固派会放任他们去变法。显然,他们对资本主义制度与封建制度的严重对立性认识不足,也缺乏政治斗争的经验。 军事方面,精练陆军,改习洋操,实行征兵制,添设海军。有利于加强军队战斗力,抵抗外来侵略,加强对人民的统治,却没有采取由维新派掌管军队的措施,以致于面对政变阴谋,束手待毙,最后运动失败了。很明显地,他们对政治斗争残酷性认识不足,没有认识到军队在政治斗争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维新派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却不明确提出反帝的具体主张,甚至还对侵略者抱有幻想。第三,维新派既没有政治实力,又缺乏政治经验,更没有经济和军事实力,却有自命清高脱离了广大人民群众,一味依靠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第四,维新派改革操之过急。始终同情变法的李鸿章把维新运动的失败归咎于“变法太急,用人不当”,是很有道理的。变法中,康有为等政治运作的最大失误,莫过于把清廷最高实权人物——慈禧太后弄到了敌对的方面。自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六月十一日颁布“定国是诏”开始正式变法,光绪皇帝推进改革的办法,是靠急风暴雨式地、毕其功于一役式地发布谕旨。有时一天竟多达十几道。据统计,在“百日维新”期间,他一共发了110道谕旨、诏令。而所有这些上谕彼此之间几乎没有相互的支持,甚至说缺乏政治上的基本章法。欲速则不达,反而适得其反,得罪大批既得利益者。光绪帝和维新派全变、大变的急进变革主张,造成整个社会结构的强烈震荡,使许多与现存社会有利害关系的社会集团和政治势力觉得受到了威胁。废除八股改革科举制度这一举措,在庞大士人群体中引起普遍的恐慌。客观上,代表顽固思想和利益的顽固派大力阻挠。祖宗崇拜和“华夏中心”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祖宗崇拜将祖先、祖制神圣化,使任何改革都非常困难,总被视为“数典忘祖”。“华夏中心”论认为,中国是居世界中心的“天朝上国”,只有中国文化最优秀。“祖宗崇拜”与“华夏中心”结合在一起,使学习、参考外国的任何改革都被斥为‘以夷变夏’的大逆不道,因而更加困难。从国际环境上,中国戊戌维新于19世纪90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的高潮已经基本上把世界瓜分完毕。中国成了列强在东方争夺的“惟一富源”,出现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这时帝国主义列强绝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维新运动很不利。于是,维新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共同绞杀下失败了

 。

 戊戌变法带给了我们十分惨痛的教训。戊戌维新作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竟然失败的这么快,不但暴露了这个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要想争取国家独立、民主、富强,必须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戊戌维新的失败再次暴露出清朝统治集团的腐朽与顽固,“戊戌六君子”流血的教训促使一部分人放弃改良主张,开始走上革命道路。无论是从国家政治角度还是从个人生活角度,都必须吸取戊戌变法的失败教训,吸取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逐步地缓慢地提升,才能做到“又快又好”地发展,不至于导致悲惨的失败。戊戌变法的失败教训对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也具有警醒作用。我们做事情不能操之过急,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让自己有一定的把握;在竞争中离不开合作,但是要分清是敌‘是‘友‘不要亲敌远友;做事情或是学习要脚踏实地,步步为营,制止幻想主义,不幻想别人无条件付出,要具备合作精神而不是完全依靠精神。总之,戊戌变法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产生于新民族危机之中,是成功是失败也好都要中国人民去尝试,去经历的,这样历史才会有发展。戊戌变法失败了,其原因错综复杂归根结底是中国资本主义发展薄弱,经济基础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弱小。然而教训是需要我们时刻谨记的。在当时的中国改良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中国近代化进程漫长而曲折。

 戊戌变法具有多重意义。第一,进步意义。戊戌变法表明历史走向是进步的。在政治上,维新派深刻地批判了封建制度,希望通过改良的道路逐步变封建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度。虽然最终失败了,但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在经济上,维新派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这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第二,爱国意义。刚刚登上政治舞台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面对着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的瓜分狂潮,挺身而出,为救亡图存奔走呼号,是近代中国摸索救国救民真理的一场爱国运动。第三,启蒙意义。维新派在中国最早创办近代报刊,把旧式书院和私塾逐渐转变为近代学校,广泛建立了政治性和学术性的社团。大力提倡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和科学知识,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观念,打开了知识分子的眼界,使他们重新认识世界,为后来人们接受新思想扫除了一些障碍,这种思想影响是不会因政变而消失的。

  

推荐访问:清末 评述 改革
上一篇:2018春开学典礼主持词|开学典礼精彩主持词
下一篇:自我评价党员【优秀党员自我评价范文】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