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 药方大全5000个药方

来源:高二 发布时间:2019-05-21 点击:

  夏季感冒中成药选用      中医认为,夏季感冒的治疗以清暑化湿、解表和中为主。可用于夏季感冒的中成药较多,如常见的暑热感冒冲剂、暑湿感冒冲剂、藿香正气软胶囊、四正丸、保济丸等,往往都能取得非常好的治疗效果。下面重点介绍一下夏季感冒常用的中成药。
  
  暑热感冒冲剂
  
  功效:祛暑解表,清热生津。适用于发热重,恶寒轻,汗出热不退,心烦口渴,溲赤,苔黄,脉数等。可用于夏季一般感冒、流行性感冒、乙型脑炎初起等。使用要点:发热重、心烦口渴、汗多热不退时,可首选此药。剂型及用法:冲剂,每袋10克,成人每次1~2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藿香正气软胶囊
  (口服液・丸・颗粒等)
  功效:解表化湿,理气和中。适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引起的头痛昏重,脘腹胀痛,呕吐、泄泻。使用要点:外感表证并出现胃肠道症状,即临床表现有恶寒发热,又出现胸膈满闷、恶心呕吐、肠鸣泄泻者,均可选服藿香正气软胶囊(或口服液、丸等)。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等疾病也可用此药。剂型及用法:剂型较多,因软胶囊剂、口服液吸收快、口感好,故常选用。每次2~4粒,每日两次。
  
  暑湿感冒冲剂
  功效:清暑去湿、芳香化浊。适用于外感风寒引起的感冒、胸闷、呕吐、腹泻便溏、发热不畅。使用要点:与藿香正气软胶囊同。剂型及用法:冲剂,口服,1日3次,1次1袋。
  四正丸
  功效:祛暑解表,消食化浊,化湿止泻。适用于内伤湿滞,外感风寒,头晕身重,恶寒发热,恶心呕吐,饮食无味,腹胀、泄泻。剂型及用法:棕褐色的大蜜丸。姜汤或温开水送服,1次两丸,1日两次。禁忌:风热感冒者不宜服用。
  
  番苏正胃丸
  功效:解表和中,消食行滞。适用于小儿署湿感冒,停食停乳,头痛发热,呕吐泄泻,腹痛胀满,小便不利。使用要点:适合儿童暑湿感冒者。剂型及用法:丸剂,1次1丸,1日1~2次,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保济丸
  功效:解表、祛湿、和中。适用于腹痛腹泻,噎食嗳酸,恶心呕吐,肠胃不适,消化不良,发热头痛。剂型及用法:丸剂,每次1袋,1日3次。注意事项:外感燥热者不宜服用。
  
  柴连口服液
  功效:解表宣肺,化湿和中。适用于感冒属风寒,风寒夹湿者,症见恶寒,发热,鼻塞,咳嗽,咽干或兼脘闷,恶心等。剂型及用法:口服液,饭后30分钟时口服,1次10毫升,1日3次。
  
  刘健平 摘自《药物与人・相约健康》
  
  夏日巧用藿香正气水
  
  藿香正气水是夏季家庭小药箱中的常备中成药,主要由藿香、苍术、陈皮、厚朴、白芷、茯苓、大腹皮、半夏、甘草、紫苏等中药组成,具有散寒化湿、和中祛暑的作用。人们常用它来治疗脘腹胀痛、呕吐腹泻以及胃肠型感冒。其实,近几年的临床研究表明,藿香正气水还可以治疗下列疾病。
  小儿痱子:取藿香正气水1支按比例加凉开水或生理盐水稀释,稀释浓度为:不满3个月者.药液与水比例为1:3;4个月至12个月者,药液与水比例为1:2,超过1岁者,药液与水比例1:1。用药之前先用温水将局部洗净擦干,然后用消毒药棉蘸稀释后的药液涂擦患处,每日2至3次。
  蚊虫叮咬:夏日若不慎被蚊虫“侵袭”,可用藿香正气水外涂患处,半小时左右可减轻或消除瘙痒感。
  足癣:将患足用温水洗净擦干,将藿香正气水涂于足趾问及其他患处,早晚各涂1次,治疗期间最好穿透气性好的棉袜、布鞋,保持足部干燥.5天为1疗程,一般1至2个疗程即可见效。
  湿疹:每日用温水清洗患处后,直接用藿香正气水外涂患处,每天3至5次,连用3至5天。
  晕车晕船:乘坐车、船前,可用药棉蘸取藿香正气水敷于肚脐内,也可在乘车前5分钟口服1支藿香正气水(儿童酌减).可预防晕车晕船。
  慢性暮麻疹:患者可口服藿香正气水10毫升,每日3次:连服2周为1疗程(若伴有喉头水肿、休克、发热者,近2周来曾用过皮质激素治疗者以及阴虚火旺者不宜采用此方法)。
  婴幼儿腹泻:取干净纱布1块,折叠成4至6层置于患儿肚脐处,将藿香正气水置水中预热,待药温适宜时倒在纱布上,以充盈不溢为度,用塑料布覆盖纱布后,再用医用胶布固定,2至3小时后取下,每日2至3次,一般2日即可见效。对于腹泻较重、中度以上脱水者要及时补液。
  外阴瘙痒:外阴瘙痒者,可将藿香正气水用凉开水稀释50倍后清洗外阴(男女皆可用),洗后不但瘙痒等症状缓解或消失,而且局部有清爽感。
  外痔:取藿香正气水20毫升,加凉开水1000毫升稀释后,以药棉擦洗,每日2次,有消炎止痛的作用。
  
  摘自《北京青年报》
  
  夏日吃“苦”有禁忌
  
  在中医理论中有“四气五味”的说法,四气指寒、热、温、凉;五味指酸、苦、甘、辛、咸。
  蒲公英和苦瓜都属于带有苦味的食物,可以清火,一般说来,比较适合于在炎热的夏日食用,但由于各人体质不同,也并非人人适宜。
  苦入心,心属火,苦的药材和食物多属于寒性,可以清心火。在食物中苦瓜的苦属于淡苦,相比中药里的黄连、黄柏这些重苦味来说,清火的作用可能相对比较弱一些,适合正常人食用。此外,苦瓜、蒲公英这些清淡的苦味对味蕾有刺激的作用,可以适当的刺激食欲,起到促进食欲的作用。
  炎热的夏季容易上火,出现口舌生疮、咽痛、大便干、尿黄赤、心烦、睡眠不好等症状,容易发生泌尿系感染以及疖肿等皮肤软组织感染等,治疗上常常选用一些苦味性寒凉具有清热泻火而养阴生津的药物。而在饮食上,选择苦瓜、蒲公英等带苦味的食物可以清热解暑,泻火生津,也是不错的选择。另外,还可选择苦丁茶作为夏季饮品,清肝火、胃火,适合于有糖尿病、高血压病的患者。而药性偏凉的绿茶,对于防止上火也有作用。
  中医还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说法。本身胃肠不好、脾胃虚弱的人到了夏天应当少食用一些带苦味性寒凉的食物,尤其是脾阳虚的人易出现腹泻、怕冷、腹痛、腹胀现象,在选择食用苦味食品时更应注意。如果食用过多具有苦寒作用的食物会伤人的阳气,且体质虚寒的人吃苦味过多的话,身体不易承受,体质会变差。
  另外,不是所有带有苦味的食物都可以吃,如果不是正常味道,食物出现了苦味就不可以吃,比如苦味的黄瓜,如果选择食用会引起身体不适。
  李 刚 摘自《中国中医药报》
  
  “四气五味”指的是什么?
  
  四气是指中药的寒、热、温、凉四种性能特征。能够治疗热性病症的中药,属于寒性或凉性;能够治疗寒性病症的中药,则属于温性或热性。
  五味指中药的辛、甘、酸、咸、 苦五种味道。其中辛有发散、行血之功效,多用来治表症。甘有补益、和中等作用,用来治疗虚症。酸有收敛、固涩作用,多用于治疗虚汗、泄泻之类病症。咸有通便泻下及软坚散结之功用,常用来治疗有肿块症状的疾病,亦可消除痰火结核等。苦味有泻火解毒和化湿作用。
  
  摘自《健康时报》
  
  服中药也要遵医嘱
  
  常有一些患者认为中药毒副作用小,且价格较西药便宜,尤其是一些老年慢性病患者,愿意选择中成药作为长期用药。
  他们认为中药大多是天然的动植物,药性平和,毒副作用较化学药品相对少些。殊不知某些药性平和的药物,如果长期大剂量服用,或炮制不当、配伍不合理也会产生毒副作用。
  比如人参,性味甘、苦,能大补元气、补益肺脾、生津止渴、安神益智,适量服用对身体的确有益,但若超量服用,很可能出现口鼻出血、烦躁不安等不良反应。在临床上也常有这样的患者,因长期轮换服用含有相同成分的朱砂安神丸、活络丹、补心丹等而引起汞中毒;过量服用云南白药,引起肾功能衰竭;过量服用六神丸治疗咽喉肿痛,出现头晕、胸闷、心悸、气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周及四肢麻木、大汗淋漓等症状,还有人因每天服用人参而引起“人参滥用综合征”,表现为高血压伴失眠、激动、精神错乱以及胸闷、腹胀等;因长期服何首乌,出现大便稀薄,腹痛和恶心、呕吐等。有些病人自认为“久病成医”,对所患疾病有些了解,就照方抓药,照法用中药;甚至有些患者过分迷信偏方而发生药物中毒;还有一些病人过分听信广告宣传,长期服用具有保健效果的中成药,而导致不良反应。
  中药的毒副作用是相对的,即使药性平和的药物,在超大剂量、久服时也会产生毒副作用。此外,每个人体质强弱不同,对药物的耐受程度也各异,因此,用药时应“因人制宜”,不可随意多服,如若滥服,不但不能治病,反而损害健康。因此,中药一定要在中医大夫的正确指导下使用,且不可长期过量服用。
  
  李 丽 郑 杨 摘自《健康报》
  
  清热去暑金银花
  
  奎银花又称“金银花”,夏初开花,花成对生于叶腋,初开时白色,后变黄色,黄白相映,故名“金银花”。金银花适应性很强,全国大部分地区皆有栽培。
  金银花性味甘寒,能清热解毒,可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急性乳腺炎、大叶性肺炎、细菌性痢疾、急性阑尾炎、痈疖脓肿等病症。用量可在10~100克。金银花之所以能清热解毒,据药理研究,其抑菌作用广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型链球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结核杆菌、肺炎双球菌均有抑制作用。
  金银花还可以制成银花茶。取金银花(或鲜品)5~10枚,先以水冲净,再加沸水浸泡15~30分钟,即可成一杯清香淡雅的金银花茶。金银花茶有清热去火之功效,夏日饮一杯,能防治内热外感,帮助你轻松度过暑热的夏天。但金银花属于性寒之品,故不宜多喝长饮,阳虚体弱之人也须慎用。不过,妙用可缓和金银花的寒性。
  
  摘自《东方网》

推荐访问:中医中药
上一篇:赵本山脑出血5大谜团|脑出血死前的15个征兆
下一篇:【抗癌新药可延长患者生存期】 延长生存期是什么意思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