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南药赋传|四大赋

来源:初三 发布时间:2019-08-19 点击:

  南药是什么?有学者认为:南药就是热带地区生长的药材;有人说越南产的药材为南药;中国药材行业则称进口的药材为南药。本文所述的南药参照国内药学界通用的定义,即指中国长江以南地区所产的地道药材为南药,约计1 500种。 我国素有“四大南药”之说,系指槟榔、益智仁、砂仁、巴戟天为“四大南药”。四大南药,还蕴含着四则神奇的故事。
  槟榔驱瘟促一统
  
  公元前221年,始皇帝秦嬴政吞并六国和平定中原后,遂把统一的坐标插向岭南,即当今的广东、广西和海南等地。秦国50万士兵多为北方人,进军两广后由于水土不服,难耐阴霾,士兵阵营中瘟疫流行。岭南军寡不敌众,又担心自已的军队也染瘟疫,便想出和解对策,派阿房女带着医治瘟疫的药材前往秦营。
  秦嬴政早年在赵国邯郸沦为人质时,曾与阿房女相识相知,互生情愫,结为初恋。秦嬴政返回秦国后,两人再没见过面,此后阿房女迁徙岭南。想不到如今在此重逢,俩人相见百感交集,共叙阔别之情。秦嬴政接受了阿房女赠予的防治瘟疫的药材,立即分发给秦军,瘟疫很快就解除了,秦嬴政万分感激。
  阿房女趁机与秦军达成停战和解的协议,为中国和平统一奠定了基础。秦嬴政最终完成了统一大业,遂立阿房女为妃。阿房女带去的防治瘟疫的药材,即是四大南药之魁――槟榔。嗣后,岭南各家婚嫁时,男女双方都会以槟榔作为定亲的信物,其中沿袭至今的黎族“放槟榔”婚俗,也渊源于此。
  槟榔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种子,味苦、辛,性温,归脾、胃、大肠经,具有驱虫、消积、下气、行水、消肿、截疟的功效,用于治疗虫积疳积,食滞不消,脘腹胀痛,泻痢后重,大便秘结,疝气,脚气,水肿和疟疾等症。槟榔还有降血压、医治青光眼及防癌等作用。
  槟榔果实中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和有益物质,如脂肪、槟榔油、生物碱、儿茶素和胆碱等。槟榔具有独特的御瘴功能,常嚼食可增强肌体免疫力,预防山岚瘴气对人体的侵害。鲜食槟榔有一种“饥能使人饱,饱可使人饥”的奇妙效果,空腹食用则气盛如饱,饭后食之则易于消化。
  秀才夜尝益智仁
  
  唐代一裴姓秀才屡考未中,心神万分焦虑,从此不思饮食,夜不安寐,致使脾胃不和,失聪健忘,阴虚肾衰,学业荒废,惶惶不可终日,犹如白痴一般。
  又是一个难熬之夜,裴秀才辗转反侧,实在无法入睡,索性起床,踏着月光出门游历。他像夜游神一样漫步在杂草丛生的荒野,突然一缕暗香缥缈而来,只见银光下的一簇野果垂怜可爱,沁人心脾的诱惑迫使他无意考虑是否有毒,便胡乱地顺手捋下一把放入口中。裴秀才惊奇地感到,这野果馨香酸甜,清心爽口,触发食欲,他不禁边采边吃,饱享口福。
  从此,尝到甜头的痴人裴秀才,经常撷食此果。数日后,他脾和胃开,睡眠改善,博闻强记,精力充沛,可谓化痴愚为聪慧,翌年高中举人。这一改变裴秀才命运的神奇野果,便是四大南药中的益智仁。
  益智仁为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益智的成熟果实,味辛,性温,归肾、脾经,具有温脾止泻摄唾,暖肾固精缩尿的功效,用于治疗脾寒泄泻,腹中冷痛,口多唾涎,肾虚遗尿,小便频数,遗精,白浊等症。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益智仁对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并能改善营养、体重和耐受力,对阳虚怕冷的病人有明显的强壮和治疗作用。益智仁中所含有的苯丙基糖苷类化合物能明显提高男性的性功能和记忆力。益智仁还能提高女子垂体对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的反应和卵巢对黄体酮生成素的反应,从而促进女性性功能。益智仁温而不热,暖而不燥,补而不峻,涩而不泄,久服能养颜轻身,延缓衰老。
  砂仁益胃壮鼠牛
  
  硕鼠,即大老鼠、大田鼠。我国先秦时期的《诗经》,就载有《硕鼠》一诗:“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晚唐诗人曹邺的《官仓鼠》,则以硕鼠暗喻吸食百姓血汗的贪官污吏:“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健儿无粮百姓饥, 谁遣朝朝入君口。”显然,这两首诗描述了老鼠或官吏等一丘之貉的贪婪,他们皆以攫取民脂民膏而养尊处优,颐养得肥头大耳,肌丰腹满。
  在岭南莽莽原野,有一族靠采食姜科野果为生的田鼠,由于常年嗜食富有健脾益胃和补肾功效的野果,促使它们膘悍雄健,体长与黄鼬一般,胜过“大如斗”的官仓老鼠。
  无独有偶,岭南西部一次牛瘟大流行,境内方圆数百里的耕牛,一头一头地病死,惟有在岭南超级田鼠聚集的莽原一带的耕牛,却没有发瘟,而且头头强健力壮。原来,那里的耕牛也时常品味此果,凡是在那里放牧的耕牛,头头生得膘肥雄壮,牛劲无敌,对一些瘟疫具有极强的免疫力,难怪它们在牛瘟肆虐时而安然无恙。原来,滋养这些硕鼠和悍牛的是同一种植物――砂仁。
  砂仁,味辛,性温,归脾、胃、肾三经,具有行气和中、和胃醒脾、收敛止泻、理气安胎、芳香燥湿和宽胸健胃的功效,用于脾胃气滞或中气不足所致的多种消化道证候。如胸膈胀满,气滞食积,呕吐泄泻,饮食少进;或脾胃虚弱,冷滑下痢不禁;或妊娠呕吐,胎动不安,先兆流产;或气逆作咳,痰多喉痒,呼多吸少。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砂仁主要成分为挥发油,包含乙酸龙脑脂、樟脑、柠檬烯、龙脑、月桂烯等26种。所含有效成分可加强胃肠平滑肌蠕动,增加胃消化酶的分泌而不刺激胃酸分泌,调节胃动力,因而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
  砂仁为姜科植物阳春砂、绿壳砂或海南砂的果实,其全株皆可入药。叶、茎可提炼“砂仁叶油”,外用对唇周疱疹、皮肤湿疹、体癣有确实的疗效,并有较强的抗病毒、抗真菌作用。砂仁花有较强的疏肝解郁、行气宽胸的功效,用于肝胃不和的胸胁苦满、嗳气吞酸、经前乳胀和痛经等症。砂仁壳长于宽胸启膈、行气解郁,用于胸闷不舒、吞咽不利、喉中如梗、抑郁恼怒等症。砂仁根可用于妊娠胎动不安、先兆流产或习惯性流产。
  孔明难虞巴戟天
  
  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蛮王孟获犯境侵掠,孔明亲率大军南征平叛。“时值五月,天气炎热,南方之地,分外炎酷,军马衣甲,皆穿不得”。为此孔明特制了一种中成药,分发给士兵服用,使蜀军抵御了山岚瘴气的侵袭,曾七擒南蛮王孟获,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这种中成药就是流传至今的诸葛行军散,因为孔明曾被封为武乡侯,所以又名武侯行军散。
  然而,在这次进军中,还有一段尴尬的插曲令孔明啼笑皆非。那时,孔明率领的千名蜀军埋伏在岭南的十万大山,欲等待南蛮王孟获的兵马通过后,立刻卡断后路,一举将其擒获。结果由于过早暴露目标,孟获率军半路撤回,蜀军伏击未成。而蜀军暴露目标的根源,出自一种为士兵充饥的茜草科植物。
  蜀军埋伏在山间密林里,饥寒难耐,于是饥不择食,就地取材,挖取一种肥壮植物的根以充饥,这种草根酸甜适中,食用后周身发热,驱寒温身。然而下体勃起,经久不衰,难以忍耐,千名士兵身不由己地呼出声来,结果吓跑了孟获的兵马。导致蜀军阳事勃发的草根,即是十万大山里的南药――巴戟天。尽管孔明神机妙算,但还是无法预测出兵马采食巴戟天后的骚动,导致伏击计谋功亏一篑。
  巴戟天是珍稀南药,主产于广西的十万大山。其味辛、甘,性温,入肝、肾经,具有补肾阳、壮筋骨、祛风湿的功效,适用于腰膝无力,关节酸痛,子宫虚冷,肾亏阳痿等症。据现代药理研究,巴戟天含有糖类、维生素C、11种氨基酸、16种微量元素和甲基异茜草素等成分,尤其能提升男女性功能强度,防治肾虚阳痿,少腹冷痛,小便失禁,子宫虚冷,风寒湿痹和腰膝酸痛等症,素有“北方高丽参,南方巴戟天”之美誉。

推荐访问:南药赋传
上一篇:从王清任到血府逐瘀胶囊_血府逐瘀颗粒多少钱一盒
下一篇:三点育儿经书_十点育儿经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