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50例疗效分析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来源:华图网校 发布时间:2019-04-22 点击:

  [摘要] 目的 评估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疗效。方法 将5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2组。研究组29例,患者的治疗方法为清热利气清淤中药方剂加西药消胆胺4g及苯巴比妥钠0.03g、维生素K48mg,每日3次口服,再加地塞米松10mg,肌肉注射每日1次。对照组21例,除不予中药治疗外,余治疗方案与研究组相同,以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1周后瘙痒症状明显减轻。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汁酸(TBA)也明显下降。结论 中西医结合是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 R2-03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4-241-01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中、晚期特发的并发症,它以皮肤瘙痒、胆汁酸及肝酶升高为临床特点。孕妇多预后良好,但对胎儿危害较大,往往易导致胎儿宫内窘迫、早产、胎儿生长受限,甚至突发性死胎、死产,因而临床处理较为棘手。2007年5月~2009年4月我院收治ICP者50例,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7年5月~2009年4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910例,其中ICP患者50例,年龄为21~38岁,平均25.3岁,于妊娠早、中、晚期分别测定肝、肾功能。
  1.2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诊断标准
  (1)无肝脏、胆道系统疾病;(2)妊娠中、晚期出现非皮肤病引起的瘙痒;(3)血清总胆汁酸(TBA)升高或伴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4)分娩后上述症状消失,生化指标迅速恢复正常。
  1.3围生儿预后不良的判断标准
  有以下情况中的一项为围生儿预后不良:(1)胎儿宫内窘迫,羊水Ⅱ度以上污染;(2)新生儿窒息,出生时Apgar评分≤7分;(3)低体重儿,出生时体重0.05)。2组用药方法如下。研究组29例,按常规给予清热利气清淤中药方剂加西药消胆胺4g,苯巴比妥钠0.03g,维生素K48mg,口服每日3次,再加地塞米松10mg,肌肉注射每日1次。清热利气清淤方剂组成如下:茵陈20g,黄柏6g,酒军5g,枳壳10g,厚朴10g,茯苓15g,白术10g,杜仲10g,水煎服,每日1剂,7剂为一疗程。如果肝功能异常,按常规予以能量合剂、肝太乐保肝。对照组21例,仅给予消胆胺4g,苯巴比妥钠0.03g,维生素K48mg,口服每日3次,再加地塞米松10mg,肌肉注射每日1次。肝功能异常者与研究组同法保肝。
  2组患者孕周均超过28周且进入本研究前未进行任何治疗,观察用药1周后肝功能的变化。2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随访瘙痒症状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包括TBA(正常值为0~10μmol/L),ALT、AST(正常值为0~31 U/L),分娩后比较2组围生儿的预后情况及患者的妊娠预后情况。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后瘙痒症状改善情况
  瘙痒按文献[1]中的标准分为重型和轻型2种。重型为明显瘙痒遍及全身,可有抓痕;轻型为瘙痒轻,局限于躯干。研究组29例用药前有14例重度瘙痒,难以入睡,15例轻度瘙痒;对照组21例用药前有11例重度瘙痒,难以入睡,10例轻度瘙痒。用药1周后,研究组14例重度瘙痒者瘙痒症状全部明显减轻,能安静入睡,15例轻度瘙痒者瘙痒症状全部消失;而对照组11例重度瘙痒者中仅5例瘙痒症状明显减轻,能安静入睡,10例轻度瘙痒者中,仅4例瘙痒症状消失,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推荐访问:淤积 胆汁 疗效 中西医结合
上一篇:【自动CPAP呼吸机治疗OSAS的疗效分析】 呼吸机插管的疗效
下一篇:阑尾周围脓肿_中西医结合冶疗阑尾周脓肿60例临床体会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