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不能吃什么食物【健康信念模式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来源:环球网校 发布时间:2019-04-22 点击:

  [摘要]讨论将健康信念模式运用于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从健康信念模式的三大组成部分逐步探讨其指导健康教育的计划和实施,证实健康信念模式在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过程中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健康信念模式; 糖尿病; 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12-231-02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1]。糖尿病是社区常见的慢性病,一旦确诊需要终身治疗,如果在日常生活中采纳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有效地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健康教育是督促患者采纳健康行为行之有效的方法。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全民性社会教育活动,将有关生育保健的知识传播给人们,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认识危害健康的因素,使人们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减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2, 3]。
  健康教育者只有更深层次地了解影响人们行为改变的因素,才能通过有策略地教育,实现人们行为的改变,达到健康教育的既定目标。健康信念模式(Health Belief Model, HBM)是用社会心理学方法,从人们健康信念形成的角度出发,解释影响人们采取健康行为因素的重要理论模式[4]。在临床护理实践中,运用健康信念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对于促进个体采纳健康行为配合临床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健康信念模式(HBM)
  HBM是由霍克巴姆(Hochbaum)于1958年在研究了人的健康行为与其健康信念之间的关系后提出的,其后经贝克(Becker)等社会心理学家的修订逐步完善成为健康信念模式。此模式主要用于预测人的预防性健康行为和实施健康教育[3]。健康信念,即人如何看待健康与疾病,如何认识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易感性,如何认识采取措施后的效果和采取措施所遇到的障碍[5]。
  HBM认为,健康信念的形成,主要受三大方面因素的影响。①个体知觉因素,包括知觉到易感性和严重性;②调节因素;③个体对行为效果的期望,即知觉到益处和知觉到障碍。知觉到易感性是个体对自己是否易患某种疾病的估计。知觉到易感性越大,采取健康行为的可能性越大。知觉到严重性包括个体对患病引起的临床后果和疾病引起的社会后果的知觉程度。过高或过低的知觉到严重性均会阻碍个体采纳健康行为.只有中等程度的知觉到严重性才能够促进个体采纳健康行为。知觉到易感性和知觉到严重性这两种个体知觉程度,形成个体对某种疾病知觉到威胁,从而引起个体采纳健康行为。调节因素包括个体的年龄、性别、经济条件、疾病知识等,还包括采取行动的氛围,如大众传媒对某疾病相关行为的报道,亲友的患病体验,来自他人的劝告等。在对行为效果的期望中,知觉到益处和知觉到障碍之间的比较,会影响个体是否采纳某种健康行为[7]。
  综上所述,HBM认为,当个体通过各方面的调节因素知觉到自己对某种疾病的易感性高、患这种疾病的严重性大,并且相信自己改变不良行为的益处大于害处时,才会努力去改变不良行为方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当护士期望个体采取健康的行为方式促进健康时,可以利用HBM来帮助个体达成目标。
  HBM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2]。临床护理工作中,可以通过健康教育改变护理对象的行为方式。护理工作者首先对服务对象的健康信念和影响因素进行评估,然后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其树立或增强健康信念,最终使个体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
  1 HBM对糖尿病患者评估的指导作用
  1.1 评估个体知觉 评估知觉到的易感性和严重性
  1.1.1 评估个体知觉到的易感性 根据疾病的流行趋势、易感因素、危险因素、易感人群等评估个体对该病易感性的认识程度。护理工作者在为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首先应了解接受教育的个体对糖尿病的流行趋势;易感因素(如是否具有家族遗传史);危险因素(如饮食、肥胖等)的认识。
  1.1.2 评估个体知觉到的严重性 评估个体对该疾病引起的临床和社会后果的认识程度。对于糖尿病患者,护理工作者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评估。(1)临床后果: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生理方面:①初期消瘦、疲乏、体重减轻; ②疾病进展引起的感染、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③不遵医嘱用药等引发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并发症;④个体运动锻炼、饮食、糖尿病足护理方法不正确或根本不重视等。心理方面:患病后产生焦虑和恐慌。(2)社会后果:①糖尿病需要终身治疗,药费昂贵,常年服用增加家庭经济负担。②注射胰岛素以及服用降糖药的时间要求严格,外出聚会、旅行等增加麻烦和困难,影响个人事业、导致交际圈狭窄。③发生急慢性并发症,需要家人长期照顾,给家人增加社会及心理负担,进一步影响到家庭关系。
  1.2 评估调节因素
  ① 评估个体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经济条件等。青年、女性、受教育程高、经济条件优越的个体相比中老年、男性、文化程度低、经济条件差的个体来说更容易采纳建议的健康行为。②评估个体自身、亲人、朋友对个体采纳健康行为的看法及支持程度。糖尿病患者个体及其社交圈内的人如果支持健康行为,其更容易采纳建议的健康行为。③评估个体自身及其亲人朋友中有没有人是糖尿病患者或者对糖尿病的严重性有深刻的认识,如有很有利于个体健康行为的采纳和实施。④评估个体是否对媒体关于该病及其相关行为的报道有所关注,及由此获得的了解程度。个体如果平时比较关注糖尿病方面的知识和新闻报道,对建议的健康行为的采纳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⑤评估个体是否乐于采纳他人的建议、是否看重他人的看法。糖尿病患者如果是一个乐于倾听、积极接受他人意见的人,则易于采纳建议的健康行为。
  1.3 评估个体对行为效果的期望
  ①评估个体对采纳健康行为益处的认识。如个体认识到严格遵医嘱服药、合理运动锻炼、合理饮食,能够有效地控制血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进而能够获得家人负担减轻、关系和睦,一定程度上的自我实现等益处。②评估个体对采纳该行为障碍的估计。如个体是否有信心坚持体育锻炼,改变以往的不良饮食习惯,控制体重;是否认为这些行为与日常生活时间安排冲突过大、开销过高等。个体对采纳健康行为益处与障碍的权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患者是否采取健康行为。
  2 HBM对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计划制定的指导作用
  2.1 让个体知觉到糖尿病的威胁和严重性。根据上述评估的结果,如果个体对糖尿病的严重性没有足够的认识,没有知觉到糖尿病对个体、家庭及社会造成的威胁,就不可能积极地采纳健康行为。因此,护理工作者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个体,使其形成对糖尿病严重性的认识,从而促进个体采纳健康行为。具体措施包括:①向个体介绍糖尿病的流行趋势、易患因素、危险因素、易患人群以及个体现有的不良行为(如高糖饮食、缺乏运动等)与糖尿病发生的密切关系。②让个体了解糖尿病的临床后果,不能有效控制血糖,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导致失明、残疾甚至死亡的严重后果。③与个体共同讨论糖尿病的社会后果,如角色转变、家庭经济负担增加、个体兴趣爱好受限、工作中断或丧失。在讲解和讨论的时候,适当配合医院科研的统计数字和严重并发症患者的图片,使个体有直观的认识和视觉上的冲击,留下深刻的印象,激励个体去改变。请一些患者进行现身说法、病友之间沟通交流,这样效果会优于单纯的说教。通过上述措施,当个体认识到自身不良行为方式与糖尿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明确了糖尿病会产生失明、残疾甚至死亡等的严重临床后果时,显示个体已经感知到糖尿病对健康的威胁,知觉到易感性和严重性,于是接受采纳健康行为的建议。这个步骤要求护理工作者要根据个体差异掌握适度的原则,不能导致个体过于恐慌和担忧。
  2.2 强化调节因素对个体采取健康行为的影响 具体措施如下:①向个体的亲友介绍利于糖尿病患者治疗和护理的健康行为,使他们对这些健康行为有正面的评价以此来促进个体采纳有益的健康行为。②如果个体的亲朋好友中有人有糖尿病,可以请其讲述自己治疗过程中经历。同时告知个体糖尿病的遗传易感性等,这样可以有效地帮助个体认识到采纳糖尿病健康行为的重要性。③向个体提供与糖尿病相关的报刊杂志、健康宣教手册、相关电视节目,定期电话随访、邮寄健康提醒卡等帮助个体从各个渠道及时获得相关知识,提高采纳健康行为的意识。④在社区中,还可以协助糖尿病患者形成互助小组,让组内成员相互督促、相互鼓励,分享经验,共同采纳健康生活方式。
  2.3 帮助个体知觉到采纳健康行为的益处,克服知觉到的障碍 个体认识到疾病的危害性和严重性以后,也会知觉到采纳健康行为的益处和障碍,个体权衡了利弊后,才会决心克服困难采纳健康行为。护理工作者告知个体,积极改善生活方式、遵医嘱用药,可以减少或延迟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反之,易发生致残、致死的并发症。同时,帮助个体知觉到障碍,即克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难处。鼓励个体用坚强的意志坚持。通过上述指导,帮助个体扩大知觉到的益处,缩小知觉到的障碍,意识到通过努力克服障碍能够获得更大的益处,使其有动力积极主动地去采纳健康行为。
  小结
  以上是健康信念模式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初探。在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中运用健康信念指导健康教育的计划与实施,能够有效地提高个体的健康意识、促进个体采取健康行为、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率。
  参考文献
  [1] 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 黄津芳,刘玉莹.护理健康教育学[M].北京:科技文献出版社,2000:368.
  [3] 李小妹.护理学导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6.
  [4] 李小寒.健康信念模式在护理实践中的运用[J].继续医学教育,2006,20(29):21-24.
  [5] 马骁.健康教育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32.
  [6] Becker M H,Drachman R, Kirscht J. A new apporoach to explaining sick-role behavior in low-income populations[J]. Am J Public Health,1974,64.
  [7] 张海燕,张美芬.应用健康信念模式,提高健康教育效果[J]. 护理研究,2001,15(6):311-312.

推荐访问:健康教育 糖尿病 信念 模式
上一篇:手足口病第几天最危险【义乌市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
下一篇:虚实难辨电影 [辨虚实治疗闭经的临床体会]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