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比服药更能预防心血管病]治疗心血管病期间为什么不能走路

来源:新加坡移民 发布时间:2019-06-01 点击:

  20年后心血管患者增加2000万   据预测,2010年-2030年,由于人口老龄化与人口增长,中国心血管疾病发生数上升幅度将超过50%,血压、胆固醇以及糖尿病的增长趋势导致心血管的发生数将额外增长23%。如果不加以控制,那么在2030年,中国心血管病患者将增加2130万,心血管病死亡人数将增加770万。
  调查显示,从1984年到1999年这15年间,心肌梗死的发病率提升了48%,在35~45岁的男性中,心肌梗死的发病更是提升了112%。而2000年之后,情况更严重。现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每周平均接诊心梗新患者15~20人,其中1/3不到50岁,35~40岁之间的心梗患者很常见。
  吸烟是心血管病头号危险因素
  现在人们定期测量血压、血脂或血糖的意识已经逐步增强,但是血压、血脂等指标正常,并不等于完全没有心血管病风险。实际上,在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之中,血脂异常、血压高和糖尿病只能算是下游,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吸烟等才是上游。不良生活方式导致心血管炎症或氧化应激、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和凝血功能异常,到一定量后才会出现血脂异常、高血压和糖尿病。
  而在不良生活方式中,抽烟又是心血管疾病的头号高危因素。根据研究,同等条件下,一天吸烟1~2包的人群比完全不吸烟的人群心血管病发生的几率高8倍。中国女性吸烟人群虽然少,但长期生活在二手烟环境中,心血管病的发生率也不低。
  长距离走路可降低心血管风险
  除了控烟外,加强体力活动也是预防心血管病的必要手段。很多人说,我们都知道体力运动的好处,但社会竞争激烈,平时工作那么忙,哪有时间运动锻炼啊?人们总认为游泳、打球、打拳、跑步或到健身房等才算是体力活动,实际上体力活动的方式多种多样,走路也是一种很好的体力活动。
  走路除了可以增加心血管体能外,同时具有轻度降低血压、降低体重、降低空腹胰岛素、降低血脂、减少体内脂肪含量等作用,对代谢综合征有很好的控制作用。研究发现,长时间或长距离的走路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研究显示,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下降与走路步数和强度成正比,以往没有体力活动习惯的人,坚持走路同样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而对于已经诊断为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运动也可以帮助他们心脏康复。
  日行万步 每周五次
  走路是最简单易行且经济有效的运动方式,也是每个人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技能,但是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减少这项技能,能坐不站、能躺不坐、能坐车绝不走路、能乘电梯绝不走楼梯等现象很常见。有鉴于此,卫生部医务界积极倡导增加体力活动、多走路,2010年卫生部将每月的11号定为“步行日”。
  2008年美国体力活动指南提出,每个人应该逐渐增加行走能力,达到每周5天、每日走路30分钟、每分钟至少100步的最低目标。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建议,对于广大人群来说,每天行走10000步是普遍适用的最佳运动目标,每周应坚持5天。行走一万步的时间约为1小时,这种运动强度相当于快步走30分钟,或慢跑15分钟。
  (摘自《广州日报》)

推荐访问:心血管病 服药 更能 走路
上一篇:无糖食品的四大麻烦|
下一篇:你的生活我的梦想【长寿测验:拷问你的生活方式】

Copyright @ 2013 - 2018 优秀啊教育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优秀啊教育网 版权所有